人际交往心理学

什么是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可以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意思是说,连鸟都要寻找朋友和知音,何况人呢?而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人际交往。人,既是自然实体,.又是社会实体,但更重要的是社会实体。所以,人的存在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更是作为社会成员之一而存在。这样一来,人际间就构成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和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等错综复杂的交往关系,.犹如千姿百态的万花筒一样。同时,人际交往既可以给人带来无穷的幸福号陕乐,也可能给人造成无尽的悲伤与烦恼。因此,探索人际交往的奥秘显得越来越迫切,心理学的发展也为这种探索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于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就蓬勃地开展起来,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从单学科研究发展为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很多新学科多处于各门学科之间的边缘地带,往往需要两门或多门学科的知识来回答和解决有关问题。近年来,在自然科学之间、社会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甚至还出观了一些多学科的交叉科学,如创造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

人际交往心理学也是这样一门多重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的学科主要有: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行为科学等。人际交往心理学就是运用以上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的学科。它属于将心理学应用于社会实践的分支学科。所以,人际交往心理学涉及很多具体的内容,比如,人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的个性心理差异和A际交往、人际交往的动机、人际知觉、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与调适、人际交往技巧、人际交往的心理卫生等。

[编辑]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

(一)人际交往的个性心理

“个性”一词,英文为Personality,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原意是舞台上演员戴的面具,后来演变为一个人与他人不同的特征,它是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的,是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

个性的心理结构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成分: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和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某些稳固而经常出觋的心理特性,它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人际交往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气质和人际交往性格。

人际交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等。有的人善于侃侃而谈,有的人与他人交谈时就结巴;有的人能察言观色,有的人却不能——这就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别。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的人比较温柔,有的人比较粗暴;有的人稳重,有的人急躁——这是人际交往气质的差别。

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狂妄自大;有的人畏畏缩缩,有的人积极进取;有的人懦弱,有的人坚毅——这是人际交往性格的差异。

人际交往的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际交往的动力系统,是人际交往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人际交往需要、动机、价值观等。人际交往动机的基础是人际需要,人际交往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人际需要。如果说人际需要是人际交往的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那么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调节着人际需要、交往动机等人际交往的个性倾向性成分。

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自觉因素,它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心理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识的(自我观念、自我概念、自我认定、自我评价等)、情绪的(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卑、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意志的(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自律等)三种形式。

(二)人际知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并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知觉进行分类:

根据知觉对象,可以把知觉区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根据事物具有的空间、时问和运动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区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中占主导地位感受器的活动,可以把知觉区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昕知觉、触摸知觉等。

人际知觉就是对人与人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人际关系的知觉,它包括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否融洽、自己在某个群体中是否受欢迎等。比如,由张三的外貌、举止而认知“他是个热情好客的人”;由某人怒发冲冠、摔东西、大喊大叫等而做出“他生气了”的判断;从李四和王五两人整天都形影不离,谈到对方都.是眉飞色舞的样子而认知“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等等。这些都属于人际知觉,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三)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与调适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对爱、关心、尊重等交往性活动的需要,在重要性上并不亚于食物、性等生理性需要。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像因吃不饱饭而营养失调一样,导致心理上的失调,即产生心理障碍。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的人自高自大,不可一世;有的人却+自卑、羞怯,缺乏自信;有的人疑神疑鬼,猜疑心重;有的人忌妒他人……诸如此类,都属于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引起人际排斥的各种心理因素。它是可以调适的,比如,及时地加强人际沟通,求同存异,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和体谅,这样就可以使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消除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是增强人际魅力、改善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也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四)人际交往技巧

前面我们谈到,人际交往很重要。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学生,还是老师;无论你是商人,还是学者;无论你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老百姓……只要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换言之,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如同我们不能没有空气和水一样。人际交往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人际交往有很多技巧。比如,微笑是一种很文明的经营哲学,也是一种很高明的人际交往艺术。正如李白在一首诗里所言:“眉语两目笑,忽然随风飘”,可见,微笑对于人际交往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又如,闻名于世的希尔顿饭店从20世纪20年代创业到70年代扩展到七八十家,现在已遍布于世界各国。集团的总裁经常不断地到各地视察,他向高级人员询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正是:“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吗?”

(五)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即人际魅力,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亲近的心理关系,是心理距离缩短的表现。它是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形成人际吸引主要有外在条件和内在因素,例如空问距离、外貌吸引、相似吸引、互补吸引等。

(六)青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主要探讨人们如何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在人际交往中,青年大学生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心理卫生。以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来说,交往需要在其心理构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青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比以前更复杂、更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他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他们已经学会运用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并深知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他们渴望爱与被爱、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正是因为如此,青年大学生在建立健康的交往心理的时候,要力争避免由第一印象、光环效应、投射效应等造成的认知偏差,克服激动易怒、焦虑恐惧、忧郁苦闷等情绪障碍,弥补自己的人格缺陷,注重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使自己的人际交往心理更加卫生、更加健康。”

[编辑]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特点

1.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不因人而变或随意而变的科学特征,它既不能凭研究者个人主观意见而改变既定准则,也不能按研究者个人好恶而随意曲解事实。人际交往心理学客观地研究人际交往_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任何一种心理、行为的产生都是由客观刺激所引起的。 在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中,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各种心理活动的经验,所以很容易把自己的主观体验和客观观察的事实混淆起来。

为了更好地体现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客观性特点,我们研究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时候应注意记录客观、分析客观和结论客观。即在收集资料时,必须如实地、详尽地记录作用于个体的外部刺激和他的行为反应,包括口语报告,切不可用研究者自己的主观体验、主观感受来代替客观观察到的事实,或附加在客观观察到的事实上面;在进行资料的处理、结果的分析整理时,应尽可能用某种客观的尺度来评定,切忌主观偏见的影响;在做结论时,要根据客观的事实下判断,不要做过分的推论。例如,所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就不能把结论推广到中学生或小学生身上;研究的是女学生的交往心理,就不能把结论推广到男学生身上。

2.综合性

人际交往心理学是研究人际交往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多重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综合运用了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但绝不是多种学科知识与方法的简单堆积,而是根据本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性质等,进行有机的结合,有选择地吸取有关对人际交往心理有指导作用的知识,从而去构建一个新的体系。这体现的正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综合性特点。

3.系统性

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与机构的整体。人际交往心理学具有系统性,因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人的心理是具有各种机能的有机整体,而且是活动的,它总是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态即绝对的动态中。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系统性要求我们要把人的交往j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来加以认识。

4.实用性

人际交往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交往的心理。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它的许多原理、方法,都可以直接应用于我们的人际交往实践,使我们有一含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生活的美满、事业的成功。

例如,运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个性心理的理论,我们可以优化自.己的性格,增强人际交往能力;运用人际知觉的知识可以灵活利用第一印象、晕轮效应等,游刃有余于人际交往中;运用

人际交往技巧,.可以让我们在言谈、举止等方面吸引正在交往的对象,拉近相互的心理距离,使人际交往的环境更加宽松。

[编辑]

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曾有人进行过这样的1比喻: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哲学是父亲,生理学是母亲,而生物学是媒人。以生物学为媒介;哲学与生理学结合,其生育的“新生儿”就是以后脱离传统哲学范畴而独立门户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一般公认始自德国人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的实验工作。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正式从事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因此j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规律和事实,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它最起码的一项工作是在质上和量上确定心理生活的具体事实;它还揭示心理的规律、心理的机制、心理的本质。心理学既研究人的一般心理过程及规律,例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注意等认知过程,情绪、情感等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同时还研究个性心理规律,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格二气质、能力等个性特征。因此,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原则和方法对入际交往心理学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人情感的好恶.、性格是否相投等因素。

2.人际交往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形成于19世纪末,经历了哲学分析、经验描述、实验分析三大阶段。它是系统地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研究的是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具体说来,它既研究大团体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社会情绪、阶级和民族心理、宗教心理、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又研究小团体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如心理相容、心理排斥、团体气氛、领导与被领导等;还研究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以及时尚、风俗、舆论、流言等。,可见,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但是它却比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更微观、更深刻。

3.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一词译自英语Public Relations,是公共关系、公众联系等意思。公共关系学于19xx年在美国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蓬勃发展。它是研究如何使企业和社会之间建立并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状态,以促进事业成功的一门科学。它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工具。由于公共关系学一般要涉及与公众建立良好关系的问题;所以人际交往心理学要吸取其有关知识。

4.人际交往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的是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以及组织发展等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和人际交往心理学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人际交往一曲里学的许多理论和实践也来源于组织行为学。

5.人际交往心理学与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人和人之间如何交往,它总是离不开一定的交往原则、经验、技巧等,而这些东西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所以;人际交往心理学还要吸取教育学中有关的知识和理论。

 

第二篇:人际交往论文

与人交往的原则

摘要:在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首先要学会交往的艺术,遵守交往的原则,才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我们要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宽容他人,并且善于倾听,做到这几点,我们就成为交往中的俘获他人的芳心。然而这一切都得我们在现实中不断磨砺才能获得的。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行业都充满了竞争,仅凭单一的个人,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有所作为,似乎不怎么现实。但是,如果我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每个朋友向我们提供哪怕是一丁点的帮组,累积起来,势必会成为我们成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正处于学校和社会的过渡期,不仅要学习好课本的知识,日常的交往也不容忽视。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可以使我们得到他人的信任,从而达到广交朋友的目的,为日后的社会生活增添色彩。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呢?对此,我们必须遵守交往中的几个原则。

1.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人格。

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是任何交往中都必不可少的。没有人生来就比别人高贵,在交往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愿意跟一个高傲,践踏人尊严的人推心置腹。不管你身份高低与否,只有尊重他人的尊严,才能获得他人的好感,这是人与人交心的前提。如果没有平等的心灵交流,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交往。

2.诚信待人。

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歌颂的美德,也是我们与人交往必不可少的品质。任何的交往都是基于诚信之上的。只有让人感觉到你的诚信,也只有获得他人的信任,才能与他人成为真正的朋友。如不然,我们相互之间说的每一句话,自己都觉得不可相信,都认为其中有诈,总是相互猜疑,相互隐瞒。即便表面上笑容满面,热情无比,那也只不过是用来掩饰心中的不安。这样的交往实在是太累了,没有人愿意和自己不信任的人做朋友。所以,在交往中,我们要避免夸夸其谈,将真诚寓于细节当中,去获取别人的信任,从而成为真正地朋友。

3.对待朋友要宽容。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在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宽容他人的错误,就像我们自己想要得到别人的宽容一样。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人永远得不到知己,他们眼中容不下他人的错误,但是他们却忘了,自己同样会犯错。既然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肯容忍别人的一点失误,却要别人容忍自己,那还有谁愿意和我们做朋友呢?

4.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群忠实的听众,无论喜悦还是痛苦都可以他们分享。与人交谈时要认真倾听他讲话,不要随意打断他们,更不能喧宾独主。别人的牙痛远比山崩地裂更严重,你不让人家倾诉,他又如何会听你讲呢?在认可时表示赞许,在听到苦衷是表示同情,让他知道,你一直很在意,他对你很重要。这是我们拉近心与心之间距离的最好办法。

学习交往的原则在交往中很重要,但并不是说只要我们知道了交往的原则,我们的交往就会一帆风顺。想要在交往中获得成就,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在现实中磨砺。而在历练的过程中,我们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问题。

我有这么一位朋友。他生性活泼开朗,对人也相当好。但我对他的一个缺

点却相当排斥,那就是他那张犀利的嘴巴。就平时来说,我同意那是他口才好的表现。但是在交往中,不管好话,坏话他都说个没完,基本不会留有机会让他人去说,而且他有时候说的话也确实是令人气愤。比如一次,我和几位同学正在讨论学习上的问题,正当我有机会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表达能力的时候,他一进门就将我们研究问题的严肃气氛给破坏了。对待一些比较严肃的问题,他总是无厘头地在取笑我们。而特别让我难受的是,当我讲话讲到一半时,他却突然插进来,并用他的声音盖过我,让我根本开不了口。那种感觉,真是又难受气愤。我当时就在抱怨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朋友?我以后要怎样才能和他走下去?我还要和他这种人做朋友吗?这一切都困扰着我,让不知该如何抉择。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学习之后,我慢慢领悟了一些和他相处的方法。我认为他之所以会这样着急讲话,无非就是要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干扰到他人的。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我首先得做个榜样。我在他身边总是扮演一个聆听者的身份,每当他或者别人在阐述着自己的想法时,我从不打断他们,并提醒他不要去打断他人讲话。另外,在和他谈论时,我总是等他说完了再问一句“还有别的吗?”以确定他讲完后我再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与相互适应,我越来越能体谅他,而他也越来越少地破坏我们谈话的气氛了。如今,我们的相处也就变得越来越融洽了。

交往的艺术无处不在,在交往中,我们要学会掌握相关的技巧,遵守交往的原则,从而让我们在交往中更加如鱼得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