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村调研报告

新华村走访调研报告

新华村书记助理 许朋朋

20xx年9月底至10月上旬,根据县委选派办工作要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前期工作安排,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等方式,我对新华村的村情概况、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做了详细了解,并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和建议,现将走访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村情概况

1、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

砀山县葛集镇新华行政村位于葛集镇东北角,地处苏、皖交界处,交通十分便利,是砀山县、丰县、徐州之间的交通纽带,毗邻黄河故道。四季分明,气候适当,适合水果栽培,是远近闻名的砀山酥梨、红富士苹果基地。

新华行政村下辖吕堤湾、田楼、毛阁、朱兰店、王阁5个自然村,现有农户1094户,人口4687人,其中劳动力1980人,全村土地面积7566亩,人均1.6亩土地;其中各种水果种植面积5876亩,主导水果品种有黄金梨、绿宝石梨、皇冠梨、砀山酥梨及红富士苹果、元帅苹果等,人均收入在7000元左右。

新华村党总支下辖5个党支部,党员101人,今年培养积极分子5人,预备党员5人,“两委”班子成员6人。新华村是县命名的也是葛集镇唯一连续四年的“五星级”村。近几年来,村两委紧紧围绕工作重点,切实树立宗旨意识,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活动。

2、主导产业发展状况

砀山县是安徽省水果大县,而新华村所在的葛集镇又是砀山县水果主产区,近几年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下了功夫,先后从郑州、山东等果科所引进黄金梨、绿宝石梨、皇冠梨以及早熟苹果等名优品种,目前新华村已形成了早熟梨的基地品牌。

“一村一品”以红富士、早熟梨和特色养殖为重点,目前有2400 1

多亩早熟梨、2000多亩红富士苹果、1000多亩油桃大棚,每年水果总产量20万吨,产值178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0%。另外,全村有200多个养鸭大棚,蛋鸡养殖户100多户,养羊500余头,畜牧业产值130万元,占新华村总产值12.5%,第二、第三产业收入198万元,占新华村总产值的17.5%。

新华村集市农贸中心是一条十字型大街,东西长770米、宽35米,南北长550米、宽30米。街上住户122户,人口467人。其中,有医院4所,加油站2处,农村信用合作社1家,烟酒批发部7家,五金装潢门市部5家,日用品超市5家,饭店及餐饮服务12家,其他加工服务等行业4家,年贸易纯收入达150万元。

3、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新华村有六年制小学一所、三年制初中一所、幼儿园2所,师资力量充足,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入学率均达100%。

新华村内有过境水泥公路2条,过境柏油路1条,铺设下水道1220米,改进高架输电线路16000米,全村电网覆盖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视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0%,通讯电话普及率100%。

20xx年,新华村修毛阁村生产石子路1400米,通过阳光工程新打机井31眼,修筑小涵桥27座。20xx年4月,新华村启动一事一议项目,筹资筹劳35万元计划修建王阁村水泥路4460平方,现工程已基本竣工。此外,新华村新建自来水管道一条,用以替换原先破旧的自来水管,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

二、发展现状

1、发展优势

(1)水果品牌优势。自20xx年开始引进新优早熟梨品种以来,黄金梨、绿宝石产业基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小有名气,新华街自然形成了早熟水果销售贸易市场,吸引周边省市地区水果商前来销 2

售,极大方便了本村乃至周边地区的果农进行水果生产与销售。据统计,在水果销售旺季,早熟水果日销售量有30至50吨。

(2)新华街优势。新华十字街形成贸易市场已有20多年的历史,距周边乡镇贸易市场均有十多里路,加上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非常畅通,为新华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基层组织和人文资源优势。自20xx年至20xx年,新华村连续四年获得“五星级村”荣誉称号,因为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引导,新华村完善了强有力的群众基层组织,是全县最年轻、最有战斗力的班子集体,为群众办实事,为经济谋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近几年来,随着新华村蕴涵的历史遗址、文化风俗进一步开发,加上美好乡村建设的机遇,新华村正处于发展进步的关键时刻,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发展规模

新华村初步形成种养殖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核心,将水果种植和大棚养鸭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升了种养殖规模和效益。同时,大力支持昌海塑业代表的套袋厂和周转箱厂发展,为村民的水果销售提供基础设备支持。

新华十字街集中了本村医疗保健、家用电器、烟酒批发、五金装潢、生活用品、蔬菜超市、饭店餐饮和加工服务各个行业的规模商店,形成产业集中效益,基本满足新华村民日常生活、农业生产所需。

三、存在问题

(一)生产发展方面

党组织带领致富手段单一。表现在:一是发展缓慢,村队集体经济总量偏小,“造血”功能不足,实力薄弱;二是发展不平衡,村队之间差异较大;三是主要依靠集体土地开发创收,形式单一、后劲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农村基层组织集中力量办大事、多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形成瓶颈制约,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和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

3

(二)生活富裕方面

1、群众致富手段单一。新华村村民仍以种植业为主,只有少部分人有第二、第三产业,但是也只是以蔬菜超市、餐点小吃和理发服饰为主;剩余劳动力无法更好的转移,急需得到培训或是就业指导。

2、群众实际困难多。新华村现有5户五保户、94户低保户、140户贫困户,困难群众74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5.8%。这些贫困户多数靠低保或朋友接济生活,生活困难较大,缺少劳动力和生产科学技术,收入来源单一,没有脱贫致富的路子。其中大部分家庭有大病重病或残疾人员,医疗开支较大,虽有新农合和大病救助,但是仍然无法解决村民后顾之忧。

(三)乡风文明方面

村集体公益性事业建设缓慢,休闲娱乐学习与百姓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图书馆、阅览室、篮球场、老年活动室等尚不完善,或是还没有建立。村民锻炼身体缺乏活动场所和锻炼器材,只能在村委会大院跑步晨练。村民学习农村适用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基本依靠每月党日活动时播放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播放课件,时间少、内容不够全面。而村委会每年组织的集中培训,无法满足众多村民的学习培训愿望,只能一批批轮换培训。

(四)村容整洁方面

1、农作物树枝大量剩余,有的干脆倒进沟河或焚烧,不仅造成“脏乱差”,也给农村的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

2、乱建房屋问题严重,缺乏新农村建设规划。出现“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等问题。

3、改水改厕问题,群众强烈要求政府扩大惠农政策覆盖范围,实现安全饮水工程和改厕工程全覆盖。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葛玄路延伸段建筑材料乱堆放,占用道路;新华街道亮化、绿化、美化程度不够。

4

(五)班子建设方面

新华村两委班子年富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在新农村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方面锐意进取,带领广大村民群众真干、苦干,为新华村迈上新台阶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村里工作千头万绪,计生社保、农合低保、民生建设、安全生产各个方面的工作虽然获得上级领导部门的肯定,但细节上仍有不足之处。

(六)社会管理方面

村两委领导班子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方面做的较好。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凡是村民关心的事情,都向村民公开,由村民评议,接受村民的监督。重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综治维稳常抓不懈,安全隐患排查解决,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透明。不过,由于资金限制,仍有一些困难户的实际生活困难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村两委班子管理还没有做到尽善尽美。

四、原因分析

1、贫困户问题严重。新华村的贫困户家庭多是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长期患病或突患疾病和重病,又或者是供养子女读书,家庭经济开支较大,生活条件拮据。加上以种植业为主,劳动力文化素质差,想发展又缺资金,缺项目,每年的自然灾害也使得贫困户家庭雪上加霜。

2、农民收入增长较慢。新华村以水果种植业为主,长期的传统观念束缚了部分中老人的思想,引导他们调整产业结构,很难转过弯来,累调累败。除个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基本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外,再没有哪个村有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同时村里大部分年轻人民外出或就近打工赚钱,导致村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和新血。没有其他增收渠道,没有产业支撑,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投入。

3、基础设施建设尚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关键是投入不足。 5

过去靠农民筹资筹劳建起来的低标准的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国家和地方政府不可能面面俱到,安排资金进行维修,村委会拿不出钱来,年久失修,利用率低或废弃。根据此次走访调研了解,村里的水泥路不能正常晴雨通车,果园灌溉渠需要疏通硬化,村里大部分人不同程度存在饮水难或不安全卫生。

4、思想认识不统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统一上主要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一方面是等待观望的多,引导扶持的少。另一方面是畏难情绪的多,量力而行的少。村级组织或群众把无经济来源,产生的畏难情绪,工作缺乏主动性、行动迟缓,村委会支持不够、投入不够;第三方面是重点示范村投入多,一般贫困村投入少。镇里资金有限,不可能村村整改投入。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比如白腊园行政村,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倾斜到了这个村,新华村集体资金较少,无力支持整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改造。

5、规划建设实施困难。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要有社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总体规划。由于过去没有这方面的规划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滞后,导致农民盖房,公益事业发展无规可循或有规不循,随意性大,往往是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村民未批先建,乱塔乱建,垃圾乱堆乱倒的乱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公路交通和人居卫生环境。

五、发展建议

一是重点发展特色产业。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发展实际,按照“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向上级部门申请给予村集体经济一定的奖励政策,提高村级集体组织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各村依托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村有民营等方式发展油桃、黄桃、红富士等特色林果和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兴办农家乐等旅游产业。

二是合理利用村级自有土地。吸收借鉴葛集村、白腊园村的发展 6

经验,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遵循依法自愿的原则,鼓励村级集体组织将集体土地返租外包或自主经营、融资参股开发等方式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同时,及时清理集体闲置土地,或不合法的土地利用合同,发挥土地最大效益。

三是提高村民素质。充分利用县技能培训、镇集中培训、村远程教育、成人科技文化学校等资源,积极向其他村、其他乡镇、其他县市学习好经验、好做法,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提高农民掌握技术能力。总结发扬宿州鞋城招工的好经验、好做法,依托劳务输出和县技能培训,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鼓励村民深造学习。县劳动局和镇畜牧站、农技站等部门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以及农民群众,组织好对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双培双带”工作,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党员。

四是提高村民收入。首先,优化林果品种结构,稳定中熟品种,发展早熟、晚熟品种,扩大红富士、早熟梨种植规模,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其次是在发展肉鸡、鸭、鹅等家禽养殖,同时发展肉羊规模养殖。再者是采取招商引资、市场融资的路子,积极鼓励有一定资本积累、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的劳务能人,围绕农产品销售和农副产品加工回村领办私人企业,搞活二、三产业。

五是搭建平台,稳步推动,夯实乡风文明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寓教于乐,贴近农民,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活动;加大留守儿童乐园建设、农家书屋建设、党员活动场所建设,同时,定期开展组织群众参加各类文体活动,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

六是改造综合环境,提升文明乡村水平。一是合理规划。按照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便于生产生活、改善村容村貌、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编制科学合理的村庄布局规划,请设计专家对村庄道路、建筑、供水、排水、供电、消防等公共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和配置。二是加强 7

小城镇建设。按照“十二五”规划建设发展战略,坚持依托产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带动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小城镇建,实施以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为重点的“四化工程”建设,着力改善综合环境。三是抓好村庄建设。坚决制止农民乱建房,保护有效的土地。从农民群众最急需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集中开展村容村貌整洁活动,整修道路,栽花种树,美化环境,让农民逐步接近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七是加强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教育和制度建设相结合,围绕提高干部、党员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激发乡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以上只是本人在走访调研中得出的看法。我深深的体会到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了解民情,帮民解忧,化解民怨、倾听民声的一种好形式,应该长期坚持下去,要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地方入手,身体沉下去,工作抓落实,切实帮助基层和广大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真正体现出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8

 

第二篇:新华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新华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员,深入实地,搞好社情民意调查,是我的工作职责,是接近群众的基础,也是熟悉村情的有效途径,我通过查询资料,走访农户,深入地块调查等方式对新华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祥细调研。并在上半年的调研基础上对如何抓好新华村产业发展,富裕农民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新华村发展现状

新华村隶属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翠华乡,地处翠华乡南边,距翠华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17公里。东邻 汤郎箐村委会,南邻屏山镇,西邻屏山镇,北邻红石岩村委会 。辖中发村等10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03户,有乡村人口1586人,其中农业人口 1586人,劳动力 103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03人。

全村国土面积12.39平方公里,海拔 1845米,年平均气温 24℃,年降水量 1,38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烤烟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953.30 亩,人均耕地 0.62 亩,林地16,125.00 亩。20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科技发展滞后,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不高 全村广大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不高,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接受新科技运用新技术能力较弱,缺乏产品竞争意识,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二)思想观念落后,产业管理粗放

大多数青壮劳动力奔波于打工热潮,家里仅剩老人和子女,农业生产,产业管理投入不足,靠发展产业效益的思想认识不足,科技措施落实不到位,传统的耕作方式仍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生产出的产品竞争能力较弱,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低

自然村技术力量薄弱,产业协会运转机制不活,职能作用 1

发挥不突出,缺乏农村经纪人队伍,产业发展仅靠村“两委”牵头组织,组织化程度较低。

(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工程性缺水现象仍然突出,产业水浇条件仍然较差,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落后,靠天吃饭的现象仍然存在,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较低。

三、推进新华村产业发展的思路及措施

(一)产业发展的思路

立足新华村区位气候条件,资源状况,我们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紧紧围绕“长抓核桃,短抓烟叶,粮食不松劲”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巩烟叶、粮食产业,做优核桃产业,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以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

(二)加快新华村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要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典型大户、示范户,进一步加大对群众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力度,提高群众产业意识,继续抓好核桃种植,大苗移植工作,进一步提高核桃在全村的覆盖率;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扩大烟叶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推广良种,普及良法巩固好粮食产业。

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专业化。

2.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产业发展条件

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关键在投入,重在基础设施。要改善群众的生产发展条件,我们只有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抓住上级扶持导向,积极做好项目规划、申报、协调争取工作,争取实施好一批以水、电、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全村产业发展条件。

3.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水平

要加快建立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 2

服务相结合,忖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以农业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村级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健全特色产业协会,制定协会《章程》,明确协会职责任务,着力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采取联合经营、租赁、转让、转包等各种形式,扩大特色产业发展规模,通过服务机构的建立,科技人才的培养,科技措施的落实,为广大农户提供高效的服务,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

4.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业科技水平

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因此,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提升产业效益,扩大产业规模的动力,我们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扎实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办好特色产业科技培训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能力和水平,抓好核桃、烟叶示范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全村科技的窗口,培训农民的场地,扎实推进核桃、烟叶科技的推广普及。

5.逐步建立特色产业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产业新、机制活,则产业效益高。我们要下决心坚持不断地抓好核桃、烟叶两大基地建设,打造好产品品牌,加大产品对外推广力度,把两大产业建成真正意义上的订单农业,实现新华村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发展格局,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机制,真正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昆明市环保局驻新华村四群工作队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四日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