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调研报告

卓尼县康多乡多玛村

村情调查报告

(多玛村“千名干部下乡”活动小组组长 陈亚平)

20xx年12月15日

20xx年10月,我被组织上安排,参加卓尼县康多乡多玛村千名干部下乡进村宣传和服务基层活动。驻村两个月来,通过“进千家门,吃百家饭”、和村民一起攀谈等调查摸底方式,对康多乡多玛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初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制约村子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几点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村情概况

卓尼县康多乡多玛村村位于康多乡西南部,距乡政府6公里。全村共有5个村民组,82户,总人口467人,耕地面积约880亩。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为大豆、小豆、小麦、青稞、洋芋和油菜籽。村中无任何村办企业和矿产资源。

一、 农村经济发展

1、 经济发展现状

康多乡多玛村算是全乡的落后村,20xx年人均收入1050元,远低于乡平均水平。经过调查,多玛村村民的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渠道:一是靠传统农业,种植大豆、小豆和油菜籽等经济作物;二是靠传统牧业,养殖牦牛、奶牛和绵

羊、山羊,几乎每家都有养殖(哪怕是烧到养一只),这是村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但由于结构、资金、销售等因素制约,没有形成规模;再次就是依靠外出打工赚钱。据统计,多玛村20xx年外出打工的人数有25人,只占总人口的1/18。

2、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方面。以前村民是靠天吃饭,只种少量的青稞、燕麦和油菜籽,留够自己用的,多余的拿去卖掉。现在,一部分村民在乡政府和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改良种子品种,种植大豆、小豆、油菜籽等特色经济作物,大力推进科学种田,给农牧民增产增收。

牧业方面。一直以来,全村主要养殖藏牦牛、奶牛(偏雌牛)、绵羊和山羊,由于是各家各户分散经营,各类养殖都形不成规模,并且全村没有肉制品和奶制品加工点,全是零散销售。从20xx年开始,全县实施“一特四化”增收项目工程以来,多玛村也积极响应号召,改变养殖结构,改良养殖项目,把“一特四化”增收项目做得有声有色。目前,全村完成种植大豆和小豆牧草100亩、青饲料燕麦90亩,建成牛羊育肥暖棚14座,出栏育肥牦牛200多头,出栏藏羊500多只。

二、 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设施建设

村三委成员在支书蒲建国和主任闫财峰的带领下,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

的成绩。全村共有党员20人,入党积极分子18人,村两委成员10人,其中县委组织部下派挂职村干部1人。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圆满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受到乡党委的表扬。

村两委干部坚持与时俱进,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牧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牧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完善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维修建设。新修了村活动室暖廊,对内墙进行了粉刷,对院落全面平整,修建了“农村书屋”,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2、修正拓宽了合冶公路至各村组通村道路,方便村民出行。

3、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村干部的管理上,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培养制度、坐班督查、干部包队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三、 创先争优活动

在这次“创先争优”活动中,多玛村确定了“积极服务项目建设,从我做起争创佳绩”的活动主题,要求干部党员

亮身份、比奉献、争先进、促发展,通过党员示范带动,比学赶超,着力营造创先争优活动的良好氛围。

争做先进党组织。村两委干部在多玛村“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心系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多做好事、实事,得到了村民广泛好评。一是维修村活动室,新建了村活动室暖廊,对内墙进行了粉刷,平整院落,修建了“农村书屋”,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二是延长电路,架通了村活动室周围的动力用电,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电方便。三是探测水源,为未接通自来水的群众铺设管道,接通了自来水。

争做优秀党员。在活动中,村中20名党员亮身份,做承诺,用实际行动率先垂范。截至目前,多玛村的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各自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向全村群众公开承诺事项8件,内容涉及搞好农村政策法规宣传、提供农业科学实用技术服务、义务维修村组道路、带领群众发展各种种植、养殖业等方面。

四、我的几点看法

1.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旅游经济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寻求有价值招商线索。多玛村比邻康多峡风景区,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开发建设以景区藏家乐、农家乐等农牧民致富项目,要鼓励优秀青年创业,以一带百,全民致富。

2. 培训党员

建议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增强我村基层组织活力,更好地与时俱进。

3. 大力发展农牧村沼气项目建设

在我两个月的走访调查中,村民提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要在本村建设沼气项目。推广沼气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发展沼气可用于做饭、照明、发电、烧锅炉等,它能给社会带来许多好处,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生态型生活和生产的关键环节,是环保设施的关键设备。

4.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了电视和“农家书屋”平台外,村里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载体,没有体育运动场所。村民劳作之余,只能看看电视,精神文化生活极为单调。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开辟村精神文明活动室和文体活动和健身活动场地,购臵图书报刊供村民阅览,这样,既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增长他们的致富本领,更好地促进我村乡风文明。

 

第二篇:孙庄村村情调研报告

永城市新桥乡老孙庄村

村情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扶弱培强”工程的整体要求和部署,老孙庄村驻村工作队迅速行动,及时进驻永城市新桥乡老孙庄村开展帮扶。为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工作队紧密结合孙庄村实际,通过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对该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人口耕地情况、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村民经济收入情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情况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综合调研,初步掌握情况如下:

一、老孙庄村村情现状

(一)地理位置

新桥乡老孙庄村位于永城市南5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S201省道在该村西侧穿过,永登高速永城新桥出入口座落该村巢庄组,永青铁路新桥矿段在该村穿过,区域电力充足,距商丘豫东电厂仅2公里,4条高压线穿村而过,构成了独特的优势。

(二)人口和耕地

近年来,由于村“两委”工作得力,该村人口始终控制在9‰以内,全村共有2415人,耕地4215亩。

(三)村“两委”和党组织建设

村“两委”班子由7人组成:

目前,老孙庄村有党员41人,男36人,女5人。 年龄结构:35岁以下11人,36—45岁4人,46-59岁6人,60岁以上20人。

文化结构:大专及大专以上4人,高中、中专4人,初中15人,小学13人,文盲5人。

(四)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老孙庄村是地道的农业专业村,全村以发展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目前,该村共有规模化种鸡、肉鸡养殖场8家,养猪专业户100多户。在村“两委”的努力下,各业经济蓬勃发展,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二是科学制定规划,全面组织实施,被永城市农业局确定了优质麦、无公害大豆基地示范村,并建立了标示墙,实现了“种、管、施、收、销”五统一,市农业局技术员定期检查考评,发放农资等,切实使群众收益。

(五)村民经济收入状况

根据新桥乡统计部门测核,老孙庄村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

(六)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1、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该村高度重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投资6万多元,在巢庄南地建设高标准村室8间,硬化了水泥路面。村室内

桌椅摆放井然有序,各项制度、工作版面齐全。

2、“五通”情况

在20xx年,该村各自然村已经实施了“村村通”工程柏油路面,但由于年久失修,养护不利,造成了“晴天扬飞尘,雨天水泥路”,自然村之间无法通行的局面。区域电力充足,距商丘豫东电厂仅2公里,4条高压线穿村而过,构成了独特的优势。全村共安装程控电话51部,基本上实现了户户有手机的良好的通讯网络。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较早,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有线电视的目标。该村地下水资源丰富,户户使用无塔供水设施,未通自来水。

3、农田水利基本设施

全村共有机井83眼,其中可以正常使用58眼,主要河道大曹沟、小曹沟通畅。

4、住房格局和村容村貌

为切实做好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2余万元,共拆除简易棚屋6间,拆除危房及断墙残壁4处,主要干道涂白6000多平方米,安装路灯120盏,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5、新型能源建设

截止20xx年6月份,全村共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15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用户35户,只要一拧阀门,水龙头就流出冒着热气的水流。如今,在该村,人们利用沼气烧

水做饭、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6、基础教育

该村现有1所公办小学,在职教师9人,学生192人,7个教学班,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本科1人,专科6人,中专2人,学生成绩在全乡名列前茅。

7、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重大疫情救治

该村现有村级医疗服务所2个,乡村医生2名,主要处理本村村民常见病等。群众参合积极性较高,参合率达到98%以上。

8、文体娱乐生活等基础设施

该村在20xx年建设1所村级文化大院,现存图书1000多册,安装篮球架1副。

(七)精神文明建设状况

一是开展文明村创建。按照新桥乡文明村、卫生村条件积极开展创建活动,20xx年创乡级文明村。二是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及“三户”、“好婆媳”、“好妯娌”等各种创评活动。三是狠抓“信用工程”建设创建活动,争创了信用村,创建信用农户130户。四是以“四城联创”活动为契机,借助新农村建设的契机,进一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八)民主法治建设状况

法制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包村联校干警坚持每季度到学校上法制课,提高青少年守法自觉性,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

犯罪。同时,还认真做好“两劳释解人员”帮教工作,经常与帮教对象结对子,搞帮服。全村无越级上访、集体上访案件发生,达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为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状况

该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基础较好,一是领导重视,能把综合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村两委”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二是落实工作专职人员,成立专门的领导组,建立了孙庄村义务巡逻队。三是建立健全各种综治工作制度及板面,各类综治台账10多册,达到硬件应有尽有。五是认真坚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公民恳谈日制度,村主要领导每月5号主动到调处中心接访,处理问题,做到及时摸底,定期排查,认真处理,各类纠纷调处率达到百分之百。六是大力加强技防设施建设,全村电子狗、门磁安装率达到95%以上。

(十)主要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1、种粮直补。为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扎扎实实搞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工作。一是采取多种形成广泛宣传,让党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张贴了《通告》,书写标语、墙字、印发了宣传单。二是认真搞好基础数字核查,把每户的土地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做好优质服务,把《直补通知书》逐户发放,《直

补存款折》送到每个农户手中。四是严格落实"五到户、六不准"工作方法,把党的惠民政策送到了千家万户,使直补资金顺利发放,无一差错。

2、良种补贴。该村按照乡党委、政府的要求踏踏实实开展工作,并把良种面积核算到户,给农民朋友的一封信送达到户,良种补贴券发放到户,全村良种补贴每年发放补贴券6万多元,农民购买良种120万公斤,真正让种植良种的农户得到了实惠。

3、落实了母猪繁育补贴政策,全村养猪专业户100多户切实受益。

二、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

1、农业基础还很脆弱,产业化进伐缓慢,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主导产业不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效益小。 2、资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难题,整体协调性不强,群众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

3、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多,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4、民营企业发展规模小,效益不高,管理水平跟不上,无支柱发展产业。

三、帮扶工作思路

一是壮大村级经济。在服务好现有企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民企落户,特别要利用畜禽养殖结对帮扶的优势,新建改建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场,解决部分劳动力,提升经济效益。

二是提高农民收入。根据发展畜牧产业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充分发挥便捷的交通优势,首先将陈天棚和孙村建成现代生猪养殖示范村,发动村组干部带头,推进现代农业生猪发展项目和标准化养殖项目,以凤鸣养殖场为龙头,壮大孙庄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逐步由传统养殖发展成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专业组、专业村,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生产基地,用项目带动农民致富。

三是努力帮扶贫困户。首先对该村重点贫困户逐一走访,了解贫困原因和可利用的劳动力资源、智力资源,除帮扶人员和帮扶单位根据可能给予适当的经济扶持外,重点通过村外能人和本村企业生产特点,联系户外加工产品,逐步使贫困户实现劳动致富,创业脱贫。 四是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抓好落实,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