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实验报告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实验报告

一、前言

“数学知识生活化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收集到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参与各种数学活动,再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实验主要侧重于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利用生活经验探究数学规律;通过模拟性实践活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计算教学、形体知识教学、应用题教学、综合应用教学、实践活动教学为纬,以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信息、师生与生生交互讨论、学生模拟性实践活动为经。

二、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课堂教学多是以分数为标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突出了知识的严谨系统,而忽视了知识来源与去向,与现实中的问题拉出了一定的距离。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实践中我们愈来愈深切地感受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必须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因此,当前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切实加强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为此,新修订大纲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既具有针对性更具有时代性。《数学课程标准》也在学生应用意识方面明确表示:要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认识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发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习活生生的数学。

基于以上的认识,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新课程标准为参照,我们提出了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探索适应小学生学习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操作策略,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三、课题的目标与假说

1、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转变应试观念,切实克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2、通过课题研究,寻求和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总结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本规律,为相关课题研究与加强学科教学提供有效策略。

四、课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课题的指导思想:

本实验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作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为指导,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效率低的现象,通过“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2、基本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

我们的实验立足于课堂教学,寻求、探索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式与途径,从而创立能在一定范围中加以推广的某些有效的教学变量,能具有较好的可操作

性。

(2)整体性原则

本课题着眼于各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涉及计算教学、形体知识教学、应用题教学、综合应用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只有将相关要素优化组合,才能发挥实验的整合效应。

(3)和谐发展原则

本实验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将学习的主动权更多地交付给学生,让学生在广阔、轻松的氛围中乐于学习数学、学会学习数学、学习运用数学,长才干,学做人。

五、课题的研究过程和实施策略。

本实验立足于课堂教学,以计算教学、形体知识教学、应用题教学、综合应用教学、实践活动教学为纬,以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信息、师生与生生交互讨论、学生模拟性实践活动为经。通过优化组合、相互联系,充分发挥实验因子作用,以求整合效应。

(1)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信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使学生能主动的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大背景密切联系起来,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数学同其他科学知识一样,是在人类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学生秋游活动中,引导儿童讨论:你是坐第几辆车,你在车上坐的第几排。同学们会纷纷说,我可以坐第1辆,也可以坐第3辆。车经过几小时到达目的地,引导学生猜一猜,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如果路上有耽误,为了按时到达秋游地点,车应该快一些或慢一些,快多少。引导学生热烈的讨论、研究、思考。

(2)利用生活经验探究数学规律: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数学规律。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索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根据开放性的原则,选取容量大具有开放性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看出多个数学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有关“8”的加减法时,我要8个同学上台模拟买电影票的生活场景,选取的8个学生有不同特征,性别上有男有女,穿戴上有戴帽子的,有戴眼镜的,有戴红领巾的。这样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看出多个数学问题。台下的学生通过观察提出了“共有几个小朋友?”、“需要买几张票?”、“有几个男生?”、“有几个女生?”、“ 戴眼镜的同学有几个?”等好几个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又如: 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在教室里面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问:老师想买7支菊花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老师想办法吗?老师又想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3)学生模拟性实践活动:让学生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性活动中去应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数学的优越性以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他们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无论是概念背景或例证,还是应用题内容的选择或练习题的设计,都应注意贴近实际,富有趣味性。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进行“再创造”。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去体验、探索,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和态度,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的用途。

如第一册实践活动“有趣的拼搭”,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拼搭,课后还可以在班级举行搭建模型比赛,同时填写操作表格,看用了哪些模型。这里面要考虑形状、大小、个数、美观、独创等因素。用这样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们利用几种立体物体模型进行看似幼稚的搭拼其实也是一种创造。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再次认识了几种立体图形,发现问题。而且还学到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要考虑很多因素,不光是简单的拼搭。可见加强课堂实践活动,牢固掌握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必须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而这种能力和意识必须从小就进行培养。

又如认识人民币后,组织学生在教室里开展“小小商店”的活动,请几名学生当售货员,其余学生做顾客去购物,让学生经历付钱、找钱等购物过程,产生对购物的体验。同时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又如学习了1~6的乘法后,组织学生开展队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用什么样的乘法算式,还可以预算在活动中需要物体有多少。这种模拟生活问题情景的练习,学生热情高涨,发言积极,并能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将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变枯燥、单一为丰富、生动,既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五、今后课题研究的方向

1、 利用各种学习研究的形式探索数学知识。

2、 关于小组合作探索的问题,如何使小组合作有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获取知识,有什么好的途径?

 

第二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初探 (2)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初探

                            重庆市云阳县凤鸣小学 邹红光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只要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就能发现,到处都是数学。然而,正是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引下,我重新审视了现行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却惊异地发现:时至今日,教材中随处可见的仍然是“修一条水渠……”、“加工一批零件……”等严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经典”应用题。学生既不知所学的数学“从何而来”,更不知将“走向何处”。他们每天只是在反复的“类化”训练中习得机械的解题技能,而一旦面对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他们往往束手无策。

  基于以上认识,我试图通过将现行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应用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并让他们在研究现实问题中去学习数学。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例题生活化。

儿童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我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例3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新学期开始了,小芳准备添一些学习用品,带了50元来到商店,请你们帮助小芳出一出金点子,要买些什么学习用品呢?

学生甲:我买一支钢笔和一只文具盒,再买一本笔记本。

10+8=18(元); 18+2=20(元)

学生乙:我买一只书包和一支圆珠笔。

20+3=23(元)

学生丙:我带了50元钱,买一只文具盒和4支圆珠笔。

8+4×3=20(元) 50-20=30(元)

学生丁:我带了50元钱,先买一支钢笔、一个文具盒。再买一本笔记本、一只书包。

10+8=18(元) 2+20=22(元) 50-18-22=10(元)

……

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都应该给予肯定、表扬,不能强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自身的生活需要,设计问题,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相互学习,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学会解决数学问题。

又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把例5改成“第28届奥运会冠军刘翔在110米跨栏比赛中,他跑了全程的十分之一,你能用线段表示这个分数吗?”通过多媒体电脑课件展示:课件播放刘翔在110米跨栏中的情景,再把110米跑道抽象成一条线段,然后,让学生说出表示的哪那一部分线段。这样,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应用题表述灵活化

  课程标准指出: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突破教材在内容呈现方式上的局限性,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在“改造”内容的同时,我们对应用题的呈现形式也可以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改某些应用题呈现方式单一,“纯文字化”的表述模式,有机地将对话、图画、表演等引进应用题教学。

  1、对话形式

  例如:“小龙和小丽住在一个院,上学时小龙每分钟走80米,到学校用7分钟。小丽比小龙多用1分钟,小丽每分钟比小龙少走多少米?”一题可采用如下对话形式:

  甲{小龙}:“我们俩住同一个院子,从家到学校距离一样,为什么上学你总是比我提前离开家?”

  乙(小丽):“因为我走得慢,比你多用1分钟。”

  甲(小龙):“我到学校用7分钟。”

  乙(小丽):“那我就是用8分钟。”

  甲(小龙):“我每分钟走80米,你呢?”

  乙(小丽):“我不告诉你,你能不能算出我每分钟走几米?比你少走几米?”

  这种形式生动、活泼,而且在对话过程中隐含了解题思路,降低了学习难度,易于学生接受。

 2、表演形式

  例如,“图书室第一周借出图书288本,第二周借出342本,还剩590本,图书室原来有多少本书?”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少、理解力有限,往往会被“还剩”迷惑,误用减法。这道题可以让学生借助简单的道具上台表演:第一周学生从图书室借走一些书,第二周又有学生从图书室借走一些书,管理人员经过查对,发现图书室还存有590本书,于是管理人员提出一个问题:“图书室原来有多少本书?”学生看完表演,立即会在脑海中建立正确的思路,图书室的书分为三部分:第一周借出的,第二周借出的,还剩下的。把这三部分加起来,老师图书室原有的图书数量。

  这样通过模拟生活、创设情境而呈现给学生的应用题,把静态的情节变为动态的亲身感受,学生亲身体验到应用题的实际情节,弥补了他们生活经验缺乏的不足,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量关系。

三、练习设计生活化,提高操作实践能力。

课后练习是学生理解、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课后练习的生活化,可以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如在教学"乘法估算"时,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先要把两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估算 。此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妈妈一行12人旅游,现在要买12瓶矿泉水,每瓶1元1角,请你帮忙算一算大约要多少钱?学生很快估算出10元〔10×10=100(角)钱,即大约要带10元钱。〕此时,有一个学生说:"10元钱买不回12瓶矿泉水,妈妈带20元钱就完全可以买回所要的水了。"那么,应该怎样进行估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争执中,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又如:在教学乘法后,我让学生猜一道题:有两对父子去吃饭,可是服务员却给他们发了3双筷子,这是为什么?再问:同学们都知道4×5=20,为什么服务员却只给他们发了3双筷子呢?

再如:现在只有10盆花,要求摆成5行,每行4盆,该怎么摆?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既能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兴趣盎然,亲近数学,真正让数学走近学生,让数学走入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四、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就是要求我们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地观察、思考、分析、揭示规律,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体验研究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

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又如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即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