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文化民生调研报告

浅谈发展 镇文化民生的对策措施

为深入研究文化民生的内涵外延和现实要求,调查分析当前解决文化民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发展文化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笔者特根据多年工作经历,结合土桥镇的实际现状,对 镇文化民生的发展进行浅要的分析。

一、文化民生工作的必要性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今天,民生已经不仅仅是衣食住行之类物质层面的东西,它还应当包含文化的层面。因此,文化民生的理念顺势而出。

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也就是人民生计中的文化层面。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城市规划和拆迁等问题,属于经济、物质层面的民生。获得安身立命之道,得到精神激励和智力支持,接受教育(包括终身教育),享受体育和医疗服务、图书影视消费、旅游休闲,以及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讲座展览等,则属于精神层面的民生。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两个方面所涵盖的内容及其范围,都是文化民生的基本方面。

文化民生解决是广大群众的精神生命的安顿问题,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倡导的思想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呈现的基本内容,是文化民生的精神生命所在,是当今社会的精神支柱,当前我们社会的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不满情绪的蔓延和宣泄,除了分配问题之外,不同层级的人民的精神生命没有很好的解决,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解决群众的精神生命,重视文化民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镇近年来重视文化民生,在对民众的安身立命之道的确立和引导的同时我们增大投入,加大力度,从日常生活的层面,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疏通文化民生的脉络,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文化设施,文化场所,文化机遇,让民众时时处处浸润在健康的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文化生活的便捷和美好。

二、 镇文化民生发展现状

1、群众文化活动

(1)举办各种节庆文化活动。每逢春节、国庆等节庆期间,乡镇村委都会积极参与组织策划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另外每年的“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等全县性节庆活动都积极参与组织。

(2)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大力开展唱红歌活动;每周在镇街播放红色电影;组织大学生村官红色经典故事宣讲团,

定期到各村院坝进行宣讲;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真心喜欢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2、群众体育活动

着力打造“健康 ”,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始终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各中小学每年均开展一次运动会,群众体育运动名目众多,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求。另外,积极组队参加县、市(地区)级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取得过优异的成绩。

3、基础设施建设

(1)乡镇、村级文化设施建设

镇辖11个村(社区),现建有乡镇文化站1个,村委

会(社区)文化活动室11个,已能基本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要求,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升级。

(2)申明亭文化公园

申明亭公园总投资340万元,占地36亩, 建设过程中, 镇安排了专职的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监管,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经过了仔细的评判和考量。镇党政主要领导也多次到现场督察。从2009底动工建设以来,用近1年的时间,完成了3年的建设任务。此外,申明亭文化公园还配套了一个农民健身广场,占地2160平方米,设置了塑胶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2个,并配备乒乓球台4张,以及其

他健身器材24套、健身路径上千米,实现了村民拿上锄头劳动,放下农具健身的目标。 如今,申明亭公园内遍植银杏、香樟、紫薇、樱花等30多个种类的乔木、灌木和花草。申明亭、旌善亭内既可一览园中美景,也可小坐休憩。土桥镇还特地邀请县内知名学者,撰写了亭记、楹联,使前来游玩的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雷开池是大磨村的村民,说起公园建成后的变化,他特别感慨:“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原先一天上完坡就只能回家看看电视,或者和邻居聚在一起打麻将。现在好了,可以到公园里散步、休息、看风景,有花有草还有歇脚的亭子,大人小孩都觉得生活和原来大不一样了。”和雷大爷一样,不少村民都喜欢在饭后或是闲暇时到公园里逛逛。家里来了亲戚,也不愁没去处。到公园看风景、拍照,这些原先从未想过的城里人的休闲方式,在土桥的村民中也开始流行开来。

申明亭文化公园的建成,也成为了全镇“唱读讲传”、节日庆典、露天电影等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更是学生、群众开展体育运动等健身休闲的重要场所。

三、乡镇文化民生发展存在的问题

1、乡镇文化民生工作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活力。

现在的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体制性障碍。现行文化站的人、财、物都由乡镇直接管理,由于各方面资源

有限。一是文化专职工作人员不专的问题。一些文化站工作人员常年承担乡镇行政工作任务,难有精力组织文化活动;二是现行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常年在基层,造成文化工作人员缺乏活力,对先进的文化现象、思想了解落后。使乡镇文化工作处于“想做不能做”的困难境地

2、乡镇文化站队伍素质偏低,人才匮乏

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大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趋于老化,知识面偏窄,思想观念较为陈旧。近年来,新增人员大多不是专业人员,文化站工作人员难以评上专业技术职称。有些乡镇文化站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低、能力有限,文艺人才更是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3、文化设施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后劲

由于受财力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乡镇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对于发展大型文化事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 镇文化体育事业(民生方面)发展对策

对今后如何实现文化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真正让群众满意,特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1、县级财政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如城建经费一样,确保乡镇建好“三馆”(即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深度开发一中心(即体育活动中心),乡镇都有达标文化中心(站),

丰富村级文化活动室,逐步建成县、乡、村配套的三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建设,确保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人人都有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

2、继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送戏、送书),丰富下乡演出的内容、增加下乡演出的场次,解决农民看戏难、好戏少得问题。

3、加大全县范围内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实现文化市场繁荣,市场经营秩序良好,让群众满意。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产值逐年有明显提高,力争让文化产业成为农民的一项支柱产业,成为全县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5、落实市委提出的五个重庆中的“健康重庆”口号,国民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提高全县年平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占同类人口数的百分百。

6、大力培植各种文化体育队伍,根据各村特色和优势,逐步实现“一村一队”的目标,确保一村至少要有一个以上的人员相对稳定的文化体育活动队伍如歌舞队、登山队、篮球队等。

7、利用各种节假日和盛大庆典,经常组织全镇范围内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营造民生文化的浓厚氛围,让普通群众的参与中获得满足,在观看中享受快乐,在欣赏中受到启发,在思考中受到教育。

 

第二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调研报告

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情况的

调 研 报 告

近年来,**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臵,实施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县民生状况明显改善。

一、 发展现状

(一)社会保障方面。近年来,我县的社会保障工作经过积极的改革探索和推进,形成了以参保对象多领域、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城乡居民全覆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我县建立的社会保险种类有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20xx年,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4.5亿元,发放、支付各类社保基金3.18亿元,完成社会保险扩面40233人。20xx年上半年,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2.2亿元,发放、支付各类社会保险基金1.7亿元,完成社会保险扩面7259人。

2、创业就业工作成效明显。20xx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910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293人,困难群体人员就业援助33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就业193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4%;转移农村劳动力10.2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8万人。20xx年上半年,全县共实现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3780人, 1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1%;转移农村劳动力10.1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35万人,国外输出1080人。

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进展顺利。当前,我县有12.6万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后,60周岁以上的老人不用缴费,每月可领取55元基础养老金,每年660元,大大缓解其基本生活开支压力。其他不到60周岁的居民在每年交纳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费后,财政给予每人每年不少于30元的补贴,以后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养老金。目前,我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工作进展顺利,机构已设立,人员已到位,于8月底进行基础养老金的发放工作。

4、城乡低保范围扩大、待遇提高。截止去年底,我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824户3776人,农村低保对象22119户28988人,农村五保对象2584人,城乡各类优抚对象4723人;今年以来,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对象新扩面分别为500人、5000人。20xx年以来,城市低保标准先后提高6次;农村低保标准自20xx年开始,先后5次提高,全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以有效解决。

5、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新成效。投资2100万元对全县各乡镇进行改扩建和新建,并全部安装了电视、洗衣机、冰箱、风扇,其中9个乡镇敬老院安装了空调。针对城乡因病治贫群众生活困难实际,逐步加大资金扶持,对生活困难的城乡困难群众,在给予新农合报销的基础上,给予一次性大病救助。20xx年,全县拨出专款153万元,对城乡1157名病困群众实施大病救助。2011 2

年上半年,全县拨付57万元,对338名农村大病群众和70名城镇大病群众进行了救助。加大孤儿保障力度,全县92名孤儿每人每月发放600元的生活补助。推行爱心助孤活动,组织一对一、多对一帮扶孤儿活动,全县孤儿实现了有学上、有衣穿、有饭吃。开展爱心复明工程,免费为80名贫困老人实施了手术。开展重生行动,为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了免费手术。

(二)公共服务方面。

1、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0处,其中小学 164处,初中23处,普通高中4处,职教中心1处,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15处,教师进修学校1处,特殊教育学校1处,高考补习学校1处。共有在校生103366人,在职教职工8688人。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真正实现了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工资、津贴、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统一标准,统一发放。大力加强学前教育,提高全县幼儿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继续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扎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各项政策的落实。20xx年县财政配套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保障经费509.3万元。

2、医疗卫生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20xx年全县参合人数866516人,行政村覆盖率100%,参合率99.93%,筹集新农合基金11227.54万元。全年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用8879.51万元,参合农民受益达365.6万人次。今年以来,全县参合农民79.58万人,参合率100%。1-7月份,我县新农合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用8076.88万元,参合农民受益达 3

218万人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20xx年,全县21处乡镇卫生院累计投入2600余万元,新建门诊楼、病房楼20座;累计投资900余万元,新建、改建、扩建179处村卫生室。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及综合配套改革。20xx年12月30日零时,在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县第二人民医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启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对国家公布的307种基本药物和216种省增补药物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

3、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全县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6处,一类文化大院280个,农家书屋240个,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站16个,每年送电影下乡6000余场次。每逢重大节庆日,各乡镇、各单位都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4、城乡供暖、供气、供水等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供暖方面。投资7600万元,完成主管网敷设52公里,供热保有量105万平方米,整体供热能力200万平方米。供气方面。完成投资3500万元,建设门站、主管网敷设等工程,中压管线敷设25公里,居民用户保有量7600户、工业用户2个、公服用户2个,年供气总量1100万立方米。供水方面。城区现有水厂四座,乡镇水厂三座,污水处理厂一座。水厂年供水量约为700多万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7万吨,污水配套管网26.3公里。

(三)城乡环境方面。

1、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我县提出利用三年时间创建省级文 4

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建设鲁南经济文化强县的任务目标,每年都组织实施一大批重点城建工程。20xx年,总投资8069万元,新建道路14.69千米,面积18.65万平方米;改造道路7920米,面积11万平方米;新增广场面积3.5万平方米,园林绿化1.8万平方米,新增排水管道19.12千米。20xx年上半年,投资4700余万元,新修道路2700米,面积5.2万平方米;改造道路5370米,面积11.8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铺设2400米,园林绿化2.1万平方米,郯子湖及排水管道清淤5.9万立方米,建设停车式港湾21处。

2、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20xx年,全县共投入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830万元,硬化道路面积12.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7.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960盏,建设广场3.2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道2.6万米。20xx年上半年,各乡镇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存量土地、市场运作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3670万元,组织实施一批小城镇基础设施及亮化、绿化、美化等工程项目,小城镇环境面貌改观

3、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进展较快。20xx年,全县共完成集中连片建设住房12073户、面积155.22万平方米;改造危房2325户,改造面积20.9万平方米,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截至20xx年6月底,全县整村建设在建和完成户数6637户,占全年计划(8740户)的75.9%,总投资9.5亿元,其中城中村改造3269户,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投资5.7亿元;改造危房 5

1388户,占全年计划(2400户)的57.8%,总投资1.2亿元。

4、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大力实施“防、治、用、保、控”的治污策略,以迎淮、创模为契机,不断加强河流断面水质监管,加快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对河流水质、企业排放执行更加严格的标准。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实现100%,沂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以上,沭河、白马河出境断面水质基本达到Ⅳ类以上,出境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总量减排任务超额完成。20xx年我县的污染物排放总量COD削减完成100%,二氧化硫削减100.3%。

5、环境整治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逐步扩大五化建设达标覆盖面,目前全县80%的村居完成了五化达标建设。农村社区“三上两处理”网络进一步完善。目前已完成“三上”工程建设的城市社区11个,农村社区5个,建设垃圾中转站18个,有4个社区的小型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完成。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了“县里补一块、乡镇拿一块、村户担一块”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通过保洁公司、保洁合作社、保洁协会和个人承包等形式来实现环卫保洁的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目前,乡镇驻地部分村发展保洁公司23个,完成工商注册的17个,专业保洁人员800余人,拥有叉车、铲车、三轮车等垃圾清运车辆600余台。各乡镇建立城管执法中队,落实人员编制、办公场所、执法车辆,目前乡镇共有管理人员117人、协管员39人、城管局派出执法人员6人。 6

6、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去年以来,我县投资1.68亿元,完成路桥、站点、园区、社区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9个。其中,路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700余万元,改建花马路、曹李路等道路工程项目16个60余公里,建设重坊沂河大桥及县乡道路中桥5座1070延米;投资60万元修补黄山武河桥面;投资76万元,挖补庙泉路、苍郯线破损路段20公里;投资650万元的红花老沭河大桥下部机构已基本完工;投资4000万元的庙泉路升级改造工程正在积极进行施工。

(四)群众工作方面。

1、合理解决群众诉求,信访总量稳步下降。我县牢牢把握“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这条主线,坚持以五项机制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改进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全面夯实群众工作基层基础,认真解决群众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促进社会和谐。20xx年1—11月份,我县信访部门共受理来县以上信访总量950(件)起,同比下降24.2%。全县信访总量、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非正常上访、来信总量、联名信、重复信达到“七个下降”。20xx年12月份至20xx年5月份,县信访部门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36件(起),比去年同期447件(起)下降24.8%。尤其是在各级“两会”等敏感时段,没有发生去省进京集体上访、非正常上访和丢丑滋事事件,实现了“信升访降”的良好态势。

2、便民服务热线顺利开通运行。我县以建设政府服务热线 7

为切入点,整合便民电话和社会资源,设立全县统一的服务号码“12345”,形成制度完善、运行严谨的便民服务体系。20xx年7月1日,县便民服务热线开通运行。1个号码、20个接听坐席、24小时全天候运行,与15个乡镇、62个单位实现诉求转接,通过电话、邮件、短信等渠道集中受理群众诉求,及时有效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便民服务热线成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3、“行风热线”受到群众一致好评。“**行风热线”节目由

县政府纠风办和县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办。20xx年及今年上半年,成功播出了302期节目,共接听热线电话1068个,其中咨询1037个,投诉27个,建议4个,“一把手”上线率80.5%。“行风热线”及时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促使部门和单位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20xx年,我县公安机关精心组织开展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防范“两抢一盗”犯罪大会战、打黑恶反盗窃专项行动、社会治安集中整治等一系列严打整治工作,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593起,查处治安案件3113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649人。20xx年以来,集中组织开展了“打黑恶、反盗抢”安民行动、打击整治“四车”犯罪专项行动、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社会治安集中整治等一系列严打整治斗争,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950余起,查处治安案件165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840余人。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重点改善民生。一是把项目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主要举措。坚持从群众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项目入手,整合资源,重点推进。20xx年以来,共实施各项民生项目87个,总投入达到6.3亿元,城乡道路、农村自来水、敬老院建设、文体卫设施建设及设备更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加快了民生改善步伐。在此基础上,每年县委、县政府都确定10个以上民生工程,明确完成目标,公开承诺完成时限,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把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作为改善民生的主要推力。近年来,我县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惠民政策措施,加快了民生改善步伐。及时调整完善社会保险有关政策,解决了多年来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自由职业者、下岗职工等应保未保人员、断保人员的参保续保难题。加大就业援助力度。20xx年以来发放各类补助和救助资金470万元。积极开展援企稳岗和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工作,认定困难企业10家,发放社保补贴407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763个。提高低保标准,城市和农村低保分别提高到260元/月和1400元/年。对生活困难的城乡困难群众,在给予新农合报销的基础上,给予一次性大病救助。20xx年以来共拨出专款210万元,对城乡1495名病困群众实施大病救助。扎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各项政策的落实。20xx年共拨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保障经费5789.3万元,发放各类教育补助和救助金228.5万元。三是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改善民生的主要手段。创新镇村卫生保洁模式, 9

创建了“**模式”,按照“面向社会、公开透明、严格把关、低价高效”的原则,将保洁权推向市场、公开竞标。同时,鼓励引导村居采取保洁合作社、保洁协会、责任承包等多种形式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各乡镇共聘用保洁公司46个,其中完成注册登记23个,成立保洁合作社、保洁协会267个。采取“社会投资建设、政府出资租赁、公安管理使用”的运作模式,强力推进“天网”工程建设。投资1100万余元在全县布建监控网,各派出所全部建立相应的监控中心,共安装监控探头406个,实现了对全县重点要害部位、城区和乡镇政府驻地重要路口、出入**主干道的主要路口和部分治安复杂场所的动态监控全覆盖。同时,积极加强“天网”与“平安校园监控网”、“数字城管”监控系统资源的整合,实现“三网”并网运行,扩大“天网”覆盖范围,提高打击防范效能。

(二)多方投入保障民生。通过财政优先安排、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充分激活民间资金等方式筹措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保障功能、放大效应。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构建公共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新增财力优先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确保民生投入与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同步增长。20xx年以来,全县各级财政民生投入达10.7亿元,占全县财政支出的68.9%。20xx年1-6月份,全县医疗卫生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教育支出分别增长315.1%、69.1%、94.1%和47.8%,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在城 10

乡基础设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文化教育、就业促进、社会保障等方面,主动作为,整合项目,积极申报。20xx年以来,共争取上级各类民生项目补助资金到6.89亿元。近期,上级公路建设资金1022万元和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先期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已到位。三是鼓励支持社会投入。发动在外成功人士回报家乡,捐资筑路修桥建学校。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成立慈善总会办公室,继续开展“慈心一日捐”等募捐活动,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收捐款113万元,接受企业捐赠40余万元。四是引导农民自主投入。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上的主体作用,出资出劳建设乡村道路、农村沼气等民生工程。20xx年以来,建设沼气池总投资770万元,其中农民自筹660万元。

(三)完善机制服务民生。一是完善民生工程建设规划。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民生项目超过100个,总投资达到70亿元以上,决定每年县新增财力主要用于实施民生工程,力求最大限度惠民富民。二是建立民生工程项目责任制。每一项具体工程都由一名县级领导挂靠,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牵头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切实做到领导到位、机制健全、保障有力。三是完善监管制度。对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开展绩效审计,对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实施严密监管,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和重复投入。将民生工程工作纳入了政府重点督办事项,严格督查督办。

11

三、存在问题

(一)改善民生的资金需求与财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从目前我县财力状况看,整体上仍然属于“吃饭财政”,20xx年全县保工资、保运转的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63.1%。受财力供给的限制,财政保障民生支出的压力很大。特别是20xx年,新的民生政策密集出台,原有的民生政策扩面提标,财政的保障压力前所未有,预计全年新增支出极有可能超出新增财力。同时,由于社会资本不足,民间资本投向民生领域的积极性不高,进一步导致了民生投入与该领域的实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近年来,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城乡统筹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基础薄弱,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发展差距等都有不断扩大的态势。同时,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对于县委、县政府部署的民生工作,有的乡镇推进的很快,有的进展较慢,差距很大。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县就业压力仍然比较严峻,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特别是每年都有大批大学毕业生无法就业,这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就业服务平台 12

还存在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等突出问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同时,由于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保意识淡薄,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积极性降低,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受当前市场经济冲击,经济效益日益衰退,缴纳社会保险费能力下降,我县社保扩面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较大。近年来,我县通过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增强了发展活力,优化了发展环境,推动了民生事业不断发展,但是,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城乡建设等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推进民生建设的过程中,因利益关系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存在的一些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群体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20xx年12月至20xx年5月,我县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36件(起),相对比其他县区,我县的信访总量仍处于高位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四、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重点

(一)把民政、民生工程摆在首位,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工作,鼓励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踊跃参保缴费。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力度,重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城镇居民等群体参保工作,努力做到“应扩尽扩”、“应保尽 13

保”。不断完善城镇医疗保险体系,快医疗费用结算方式改革,推进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全面推行居民医保门诊统筹,降低大病、重病患者的个人负担。切实做好工伤保险工作。建立工伤鉴定、工伤预防、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提高工伤保险待遇水平。进一步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健全完善各类监管措施,强化内部监管、部门联合监管和非现场监督,确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各项保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和水平。

(二)围绕百姓所需、所想、所盼,全力以赴办好各项为民实事。

努力改善上学、就医条件。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教学仪器和课桌凳更新工程,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争创国家、省、市级重点专业,统筹高中与职业教育发展。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加大校安工程资金筹措力度,执行每平方米补助320元的标准,确保完成20xx年新建校舍31700平方米的任务。加强和完善新农合管理,不断提高新农合补偿能力与参合群众受益面。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县医院医疗服务和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确保年前完成村卫生室建设任务。

认真做好供暖、供气、供水等工作。供暖方面。全面实施东 14

城新区主管网和中继泵站等供热工程建设,完善供热基础设施,扩大供热覆盖面,同时做好分户计量配套改造工作。逐步实施村镇供暖项目,积极采用地源热泵等新技术,认真落实新建楼房预留供暖系统、鼓励利用新技术供暖等措施,有效解决农村社区供暖问题。供气方面。加快**天然气分输站和门站建设和燃气管网建设;推进管道燃气向农村社区延伸,加快实施“气上楼”工程,努力实现“气化**”的长远目标。供水方面。进一步增强城市供水能力,加快东城新区水厂及供水管网建设,加强旧管网维护,提高供水量,扩大供水范围,实现安全供水;分批分路段敷设污水管网,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强水源地保护。进一步加强农村自来水工作。全面放开农村供水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农村饮水工程,今年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2.5万人。

(三)按照城乡发展方向、总体布局,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大力提升城市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东城新区建设,加快完善东城新区道路及配套工程建设,逐步实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增强城市功能和承载力。逐步完善主城区功能,完善路网和道路交通功能,加强公园、广场等休闲活动场所建设。全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充分利用用地、收费等优惠政策,多方筹集资金,确保保障性住房顺利建设、按期完工。

二是着力加快小城镇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加快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和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以科学规划引领小城镇建 15

设,突出小城镇特色,提升建设水平。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优先用于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加快重点镇、中心镇建设,增强小城镇集聚吸纳能力,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小城镇建设全面快速发展。

三是扎实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拓宽筹资渠道,探索完善联户担保、集体房地产抵押贷款机制,拓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有效解决资金紧张问题,推进农村住房建设深入开展。加强督促指导,在资金、物料、技术等方面适当帮扶,免费提供设计图纸,提供咨询服务,充分调动乡镇、村街的积极性,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严格监督管理,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新建农房质量安全;加强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确保专项资金运行不出问题。实施 “三上”工程,在推进农房建设改造的同时,强化配套设施完善,加快“三上”工程建设。对前两年已建和在建社区设施配套情况进行“回头看”,对社区“三上”方案进行论证、细化和完善,力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四是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按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规划要求,落实“以奖促治”政策,积极实施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力度,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县乡两级财政继续加大对村级环境整治的支持力度,使投入与市场化运作所需资金一致或基本一致。积极开展农村环卫有偿服务试行工作,制订村级环卫管理收费标准,合理收取和使用费用, 16

开辟村级环卫管理的经费来源。通过村规民约、卫生保洁公约、门前“五包”责任制、保洁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来实现有效管理。同时,通过完善考核机制,将环卫工作纳入对各村和村干部的绩效评估范围,与评先评优、报酬补助等挂钩,实现村级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全覆盖。

(四)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夯实科学发展的群众基础。

一是建好信访平台,协调群众利益矛盾。加强群众诉求接待服务中心、“12345”服务热线、行政审批中心建设;配强配齐县乡群众工作队伍,定期举行信访工作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扎实开展领导大接访活动,结合机关干部“十个必访”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下访,领导班子成员主动开门接访,把绝大数问题发现在源头,解决在苗头,稳控在基层,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疑难问题不出县。

二是提高保障能力,维护群众利益关系。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积极支持转方式、调结构,努力打造一批优质财源隆起带和增长点,不断培植壮大财源。继续加强与上级沟通对接,争取上级的理解支持,给予倾斜照顾,提高民生惠农政策的补助比例。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转移支付补助,进一步缓解财政收支矛盾,集聚更多财力用于民生支出,促进民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切实加强对各项民生惠农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追踪问效,坚决 17

遏制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资金的现象,确保政策资金落实到位。

三是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群众幸福感。把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好“12345”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党委政府领导、纠风办组织协调、部门主动参加、新闻媒体具体运作、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与“行风热线”、电视、网络等媒体的联动和对接,切实将服务百姓、为民便民工作落在实处,真正使“12345”便民服务热线真正“响”起来、“热”起来。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集中进行新一轮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清理。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政务服务体系。严格规范收费管理,推进统一收费和“一费制”,由企业定时定点、按收费项目和标准到政务大厅集中缴纳,杜绝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现象的发生。努力促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通过建立专家库,规范管理评标专家,完善代理机构管理办法,实行准入制等有效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机制,真正做到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阳光运行。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将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相结合,实现“三公开”工作合力,大力推进基层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扩大公开的范围,规范公开目录和指南,为基层群众提供便利高效服务。在采取公开栏、政府公报、政府网站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进行公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和有线电视视频点播等新渠道、新载体进行政务公开。 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