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作 者: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著 董秋斯 译

出 版 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xx年 12月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这部小说场面浩大,人物繁多。它以史诗般的广阔和雄厚的气势,生动地描述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国社会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作者把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援,境内与境外,上层于下层连接起来,既全面反映了当时时代风貌,又将各式各样的时代典型人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典型环境。它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争与和平的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展示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一系列事情。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 那么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

从书中,我感到了作者表达了一种永恒,自然和人类精神的永恒。安德来公爵和彼挨尔是书中的主人公,他们的身上有着作者自身的影子。在书中,作者多次描绘了美丽的自然,而这一切又是多么和谐地和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相呼应。自然是永恒存在的,它有着自身运行的规律,并不因人事变迁而有丝毫改变,自然的美与不美纯在于注视它的人的内心感受而已。人富有感情,感受着世事纷扰,感受着名利分争和爱恨情仇。如何超越尘世平凡的生活,让心灵达到一定的高度,让精神到达永恒,书中的主人公通过注视那广阔无垠的天空,那遭受雷电后依然有着生机的橡树,从自然的力量中感受到生命的本质,从而使自然和精神成为一体。

从书中,我还看到了作者对人性的悲悯和博爱,而这主要是通过安德来公爵之妹玛丽亚公爵小姐,安德来公爵和彼挨尔的思想表露出来。

“是的,爱,”他(安德来)又十分清楚地想着,“但不是那种爱,即因为什

么东西,为了什么目的,或者因为什么缘故而爱,而是这种爱,即当我临死时,我看见了我的敌人却仍然爱他的时候我第一次所体验到的爱。我体验到那种爱的心情,它是心灵的本质,它不需要对象。我现在也体验到了那幸福的心情。爱邻人,爱仇敌。爱一切——爱有着各种表现的上帝。爱亲爱的人,可以用人间的爱;但是爱敌人,只能用神圣的爱。因此当我觉得我爱那个人的时候,我感觉到那样的快乐。他的情形怎么样了?他还活着吗?……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1305页)。

这也许就是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博爱,爱一切的人。作为个体,爱自己爱亲人和爱朋友是很容易的,而爱其他人则是不易的。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们能够抛弃一切包括我们的生命吗?由此我也想到了那些为着民族独立和富强,为着人民幸福和安康而献身的无数英烈,想到了汶川大地震中那些无私的志愿者,想到了中国的未来,想到了我们肩负的责任。历史在公正地记录每一代人走过的足迹,历史也忠实地把发展的课题留给后来者。

我认为,在书中,作者通过对战争的描述,也为提出历史的推动力问题作了很好的铺垫。作者认为历史的主题是各国人民和人类的生活,古代的历史家们常常只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去描写、去了解人民的生活。他们描写那些统治人民的个别人们的活动;他们认为这种活动就是全国人民的活动。个别人们怎样使各国人民按照他们的意志去活动,而他们自己的意志又是被什么领导的?古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相信上帝直接参与人事。新的历史科学在理论上否认了古人的理论,在实际上却效法他们。假若历史的目的是描写人类和各国人民的运动,则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各国人民?假使有别的力量代替神权,则必须说明这个新的力量是什么,因为历史的全部兴趣正是在这种力量里面。个人传记的历史家,各国人民专史的历史家,认为这种力量是英雄和君王的固有的权力。通史的史家,他们不承认这种力量是英雄们和君王的固有的权力,认为它是各种不

同方向的许多力量的结果。文化史家,走着通史家所开辟的路线,他们认为文化,精神活动就是这种力量。假使推动各国人民的力量不是历史人物,而是各国人民本身,那么这些历史人物的重要性在哪里?如果说历史人物表现人民大众的意志;历史人物的活动便是表现人民的活动。那么表现大众意志的,是历史人物的全部活动,还是只有某一方面的活动呢。

最终作者,是这样回答历史上的两个主要的问题:一、什么是权力?二、什么力量产生各国人民的运动。一、权力是某一个人和别的许多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这个人愈是表现进行中的共同行动的意见、预料和辩护理由,便不愈不直接参与行动。二、产生各国人民的运动,不是权力,不是精神活动,也不是两者的结合,如史家所想的;而是参与一切人们的活动,并且他们是这样地结合的,即是,最直接参与事件的人,负的责任最小;反之亦然。事件的原因在精神方面是权力;在物质方面则是那些服从权力的人。但是因为精神活动,离开了物质活动,便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事件的原因,既不在此,亦不在彼,而在两者的结合。

作者接着说,假使历史是研究外表现象的,那末发现了这种简单明显的规律便够了,我们也可以结束我们的讨论了。但是,人是历史的主题,人坦率地说:我是自由的,因此我不服从规律。人的意志自由的问题,它的存在在历史的每一步中却是都感觉到的。作者探讨了自由意志和必然性的关系。

我无法赞同也无法反驳托尔斯泰的观点,我认为关于历史推动力的这一部分使这部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性,超越了一般文学作品的范畴,带有一种史学、哲学的意味。而史学哲学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它很深奥,非一时半刻便可领会。但这部作品因为它不是史学哲学著作,所以它看待历史的角度与其它著作不一样,它在我的眼前打开了一扇窗,原来历史是可以这样解读的,它也让我对史学和哲学著作产生了兴趣。在大学四年应利用难得的学习机会好好读一读,拓宽视野,提升修养。

 

第二篇:昭和的战争与和平 影评

日本人的“二战”

战争,对日本人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从其明治维新之后,战争与扩张一直伴随着这个国家。19xx年的甲午海战,日本舰队一举击败了号称世界第七的中国北洋海军,随后日本也成为了世界帝国主义的组成部分之一,而日本参加“一战”更是确立了战胜国的地位,成为与西方列强并列的帝国。“二战”把日本推到了世界的最前沿,与全世界人民为敌,然而最终也吞下了战败的恶果。而日本国民身为战争的局外人,也不可避免的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昭和的战争与和平》以昭和天皇的年代按时间的顺序角度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看到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和战争带给人民生活的变化,以及灾难,这些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日本国民的角度,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日本社会对战争反省的认识。

《昭和的战争与和平》本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通过搜集旧的珍贵的彩色影像,并经过数码修复,恢复原来的色彩,剪辑成约两小时的纪录片,所以片子在看起来的颜色是比较粗糙的,不像现在的这种彩色。然后加上当时一些人物的回忆、书信手记等资料来叙述的,而这些使得片子更加的真实。

首先片子的选材和表现的主题上,侧重描写的是战争中日本人民的生活以及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对比战争前和战争后,日本人民生活的差别,反映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深刻影响和灾难,也体现了日本国民对战争的反省。

其次在结构上,在外部结构上,它是按照昭和的时间一步一步的叙述事件的;而在内部结构上,一方面描写战争,另一方面描写日本国民的生活。两个结构的结合使得本片的条理十分的清晰,而在内部结构的内部方面上,两者互为条件互为背景,而最终是为了突出体现战争中日本国民的波澜的生活。

而在细节描写方面,片子通过大量的细节,反映战争的残酷性,也反映日本人民在战争中所受的灾难。像在《昭和的战争与和平》前篇的后半部分,也就是昭和19年战争的后期,那是的日本开始实行配给制,而那些健壮的动物们由于当时食物供给的不足而被毒死,在加上“上野动物园的儿童来信”的信体述说的这些细节描写,生动的体现战争给日本国民带来的变化。还有就是在美军攻入冲绳

岛的时候,岛上的日本居民面对迎面而来的炮火无能为力,一个劲的寻找避难的地方,加上美军炮击冲绳岛后,岛上惨状的画面描写,反映战争的残酷性和无辜的人民确实战争的牺牲品。而在美国扔下原子弹的日本长崎,一个被爆者的家属的回忆更是让我们动容,战争毁灭了他的家园,毁灭了他的家庭。像上面的一系列的描写还有很多,战争的最大受害者就是无辜的人民,不仅仅是外国国民,也包括本国的人民。

对于本片的节奏,在生活节奏上,有原本的缓慢节奏,就是在战争之前,日本人民生活的一种悠闲地状态,而当战争来临之时,日本人民的生活急转直下,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战争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而战争结束了,日本人民也是随着战败国的身份生活着,条件艰苦。而在镜头的节奏方面,虽然是彩色的历史资料画面构成,但是在节奏上还是十分的合理的。像原子弹在长崎爆炸后,被爆者永井隆的回忆时,长镜头画面描写长崎被爆后的一片狼藉的惨状。而在“后篇”日本战败后,对他们教育状况的特写,凸显战后之初,日本国民生活条件的困难和对未来希望的憧憬。总体上镜头剪辑十分的合理。

当然了这是从战争发动者的国家来说的战争,主要的是叙述战争给自身带来的痛苦,没有反映其发动的战争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以及对其他国家带来的灾难。当然了片子创作者的角度,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日本的另一面,那就是对于战争,大家都是不愿看到了。战争是军国主义获利的工具,而我们作为平常人只能会是战争的受害者,这让我们必须要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