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试行)》和《**届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和具体工作要求》,制定**学院**届毕业论文工作实施计划,确保各环节的工作规范化。

**年**学院共有毕业班学生168人,其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卓越)专业26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56人,工业工程工业工程专业44人,汽车服务工程42人,按照培养方案的安排,将参加本次毕业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卓越)专业因要涉及卓越计划教学改革,毕业设计前期工作需要延迟,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一.成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

(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

人员略

二.毕业设计(论文)实施及进度安排

(一) 选题阶段(14/15学年第一学期,9月29日-11月10日)

1、确定具有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资格的教师,结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科研课题,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和科研实践,从科研、教师自拟、学生自选等选题途径,进行申报拟指导设计(论文)选题。

2、以教研室为单位对教师的选题进行初审,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选题严格按照《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进行审核,保证选题的性质、难度和分量,确保选题达到本专业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要求,防止选题雷同。

3、学院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组成审核小组,负责对学生的选题进行审核。

4、经学院教研室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定后确定课题,并于10月30日前向学生公布。

5、11月10日前完成师生双向选题。

(二)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4/15学年第一学期,11月11日-11月

20日)

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专业的基本要求制定任务书,任务书必须明确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分阶段完成时间和最后的工作成果、主要参考资料、调研计划等,规定毕业设计(论文)的质和量的要求。任务书请各指导老师于11月5日前上传至系统,11月10日前各教研室主任完成审核。

(三)文献综述撰写和外文翻译(14/15学年第一学期,11月21日-12月18日)

学生通过系统的国内外文献查阅,进行文献资料搜集与整理,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综合性叙述与纵横向评价的文章,要求字数2000字以上,参考文献要求10篇以上(含外文文献),并把其中相关的外文作翻译。

(四)开题报告(14/15学年第一学期,**年12月19日~**年3月12日)

学生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任务书和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2000字左右。组织开题报告会,小组成员由具有指导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人数为4-5人,组长由学生所在教研室主任担任。开题报告会要求学生利用5-8分钟左右时间精要汇报,回答审核小组成员的提问。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年3月12日前将最终稿上传至系统。

(五)中期检查(14/15学年第二学期,**年3月13日-3月31日)

学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在中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集中检查(内容:工作进度、工作态度、纪律情况、翻译文章的原文来源等),并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并将书面总结报教务处。

(六)实验与研究,撰写论文(14/15学年第二学期,**年12月-**年4月底)

学生进行课题的实验、设计、开发、调查研究及结果的处理与分析,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 **年4月30日前完成正文撰写。

三.毕业(设计)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14/15学年第二学期,**年5月-6月)

1、成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

2、由指导教师和本教研室具有相同或相近专业具有指导论文资格的教师分别评阅并填写评阅书,评阅人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论文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评语,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并提出“是否可以进行答辩”的意见。5月9日前学生根据评阅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完善。5月13日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验收和评阅工作,5月14日前教务处组织毕业设计(论文)随机抽样送校外评审工作,并对所有申请毕业论文答辩的学生进行学术不端检测。

3、组织学生答辩(答辩时间初步定于5月16日、5月17日)、成绩汇总。

4、根据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得分情况汇总得到综合成绩,合分栏应注明

各部分成绩所占的比例,总成绩处应由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组长签字确认,并加盖学院的

公章,以百分制汇总,五级分制上报,成绩汇总表于**年5月27日之前交教务处实践

教学科。

5、各专业把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及总结报告按规定时间汇总到学院,学院毕

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对本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总体情况进行评析总结,

做好论文质量分析及数据统计工作。总结报告于**年6月19日之前交教务处实践教学

科。

6、学生第一次答辩不及格者,不准参加再次答辩,可先申请延长学业,并于下学

期开学第二、三周参加补答辩。

四.优秀论文推荐、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整理及归档(**年6月21日前)

答辩工作结束后,以专业为单位推荐优秀设计(论文)(篇数为不超过专业人数的

3%),要求格式规范,填写《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年5月30日之前将推

荐表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纸质材料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按要求规范,整理、汇

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资料,由学院教学科档案保管留存。

**学 院

**年*月*日)

 

第二篇: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探索

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探索

摘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本科教学的各主要环节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作为学生重要的综合训练环节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南京理工大学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对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团队;毕业设计;探索;实践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本科人才培养重要的综合训练环节,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反映。正是因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人才培养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所以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各高校都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一个包括指导老师和学生、条件支撑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的综合系统,其工作质量、教学效果受多种因素制约。研究探索并实践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和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南京理工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把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从19xx年开始连续xx年狠抓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从抓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入手,以构建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监控体系为重点,以制度建设和条件建设为保障,以工作创新为动力,深化改革,稳步提高质量。近年来,又积极探索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新的途径和方法。对以团队为单位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前3年我校就推荐了21个团队参加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审,有13个团队获奖。

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际就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要求,从科研、工程实际及社会生活实际出发,由多位学生合作完成较大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总题和分题),组建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工作团队和指导教师小组。以团队为单位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一般要求做到:总题和分题设计合理,系统性强,分工明确,工作量适当;学生团队由三名以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自由组合而成,鼓励跨院(系)、跨专业组建团队;指导教师小组由具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教师组成,由总体指导教师担任组长,每个学生的分课题都有各自的指导教师。

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一种新的形式和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它是以常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为基础的创新和发展。它既要遵守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同时又对选题、指导、答辩等许多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条件。学校必须把握以团队为单位的内涵和要求,根据

学校的实际条件和教师、学生的能力水平,稳步推进,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一般来说,只有学校实践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水平、教师科研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条件都能满足需要时,以团队为单位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条件才算成熟,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 学校必须持续加大投入,建设一流实践教学条件,满足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条件。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本身选题丰富,学科前沿知识多,涉及面广,实验实践条件要求较高。在一个专业如果没有较好的创新平台支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就会“软”化,更无法在更高层面上开展以团队为单位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我校之所以在以团队为单位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有所突破,得益于学校从“九五”以来持续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学校先后投入近1.5亿元实施了本科教学一期、二期、三期建设,大大改善了本科教学的条件。在建设中按照软硬并举、突出特点、资源共享、构建平台的思路,在全面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改研究的同时,重点建设一流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创新平台。各专业在建设中除考虑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外,都考虑了实验室开放、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创新平台建设需要,使实施以团队为单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了良好的条件支撑。

2 学校应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和条件,科研项目层次高,数量多,科研支持教学政策到位、成效明显。以团队为单位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一定要真题真做,选题应主要源于高层次的科研项目,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真正的科研能力训练,也才能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南京理工大学承担有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水平,科技经费逐年上升,20xx年达到3.63亿元。学校一直注重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关系,鼓励广大教师将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使其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进创新基地。同时学校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训练,一大批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与大学生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论文)有效结合,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基本科研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使以教师科研项目为载体组建毕业设计(论文)团队有了良好的基础。

3 学校要鼓励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科研训练、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活动,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和竞赛活动,是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这种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锻炼和提高,是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坚实基础。我校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强调学生自主成才的理念,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投身科技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课内课外一体化,各部门协调一致,目标明确,形成良好的科技活动氛围。除团委和各级学生部门组织开展的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外,教务处也从政策和经费上支持学生科技活动,既专项支持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也注重支持学生开展的机构设计、结构设计、程序设计、机器人等在校内已形成品牌、学生积极参与的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在培育良好学风的同时,对各教学环节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当然,要使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能稳步推进,还必

须在教学管理等环节有针对性地制订配套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工作推进之初要有适当的政策倾斜,如在经费、教师工作量、考核等方面要有明确的鼓励政策。

南京理工大学较早对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了探索和尝试,近年来进一步从组织管理上给予重视,进行总结和推广,尤其是江苏省在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中设立优秀团队奖对此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促使我校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真正使以团队为单位成为每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20xx年我们向江苏省推荐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就达11个。

在探索以团队为单位开展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中,我们认为要做好这一工作要特别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 把握内涵,精心组队。团队是指特定的有互补的知识能力,愿意为共同目标、共同任务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最本质的特征是以任务为导向,拥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所指的毕业设计(论文)团队是由符合团队内涵要求的优秀学生所组成,是联系密切、协作配合的实实在在的团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团队实现“1+1>2”,才能保证团队绩效大于个体绩效总和的效果,才能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实际组队主要是要做好实施以团队为单位的选题和选人工作。

选题就是要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总题和分题的设计工作,使每个分课题在符合学校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求的同时又是总课题下有机联系的整体,这就使得以团队为单位的选题工作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必须认真进行研讨设计。只有选题合理,才能使团队名副其实。以团队为单位的选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从教师科研课题中设计转化,如我校20xx届省优秀团队“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研究”就是由材料系主任主持的高层次科研项目中设计出的选题;20xx届省优秀团队“智能药品管理系统研制”团队是由企业委托研制开发的项目中设计出的选题。二是从各类高水平的竞赛中设计选题,竞赛本身就要根据需要组队,构成事实上的团队,只要竞赛的主题和设计思路符合专业选题的要求,就可以设计出较好的团队选题,如我校20xx届省优秀团队“亚太机器人竞赛竞赛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团队,20xx届由3名学生组成的“飞思卡尔杯智能模型汽车设计及实现”团队等都是有需要运用多学科综合的高水平竞赛项目来设计选题,这类选题可以跨专业、甚至跨院(系)来设计。三是紧密结合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合理设计团队的选题,如由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参加的“微型电动汽车设计制作”团队,就是由教师根据生产实际自拟设计的团队选题。四是从平时开展的科研训练和课外科技活动中形成团队选题,如我校20xx届省优秀团队“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系统设计”团队就是由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小组项目来形成团队选题。

选人包括选好学生团队和组织好指导教师小组。组建学生团队要根据选题需要,考虑到学生兴趣和能力水平及专业分布,在学生自选的基础上由指导教师综合考核决定。指导教师小组由总课题负责人根据课题选择责任心强,教学科研丰富的教师组成,每个分课题的每位学生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根据选题的类型采取

不同的组建方式,如科研项目产生的课题,指导教师原则上在科研项目课题组成员中选择,竞赛项目的选题则可直接由竞赛教练组成指导教师小组。

2 严管善导,注重过程。把好指导关是保障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点环节。对以团队为单位开展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更是要严格要求,加强过程管理和指导,对每一阶段都要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除分课题的指导教师要按要求认真指导各自的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外,总课题负责人还要在总课题开题时召集团队成员进行研讨交流,下达任务。在中期检查时要采取报告会的形式互相交流,并根据课题需要让团队成员互相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既定的任务。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及科研能力。我们认为,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比成果更重要,更加要注重的是整个团队在工作过程中的协作配合、交流研讨,以及每个成员得到的锻炼和提高。

3 政策到位,保障有力。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本身环节多、任务重,学生和教师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需要更好的实验设备、工作场所等条件支持,必须比单篇毕业设计(论文)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因此在实施时要政策到位,保障有力。首先,要保障课题研究的实践条件,相关实验室要无条件免费开放;其次,要保证完成课题必需的经费,除正常的毕业设计(论文)经费外,通过科研基金、创新基金和竞赛专项等专项经费加大对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的支持力度;再次,要在工作量计算上向团队指导教师倾斜,在计算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标准工作量的同时可累加计算指导教师开放实验、指导科研训练、辅导学生竞赛的工作量。

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我们将进一步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使这项工作更加完善和规范,形成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新的特色和亮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