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报告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技术报告

蜀山区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安徽同绘家园土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二○##年六月


目    录

一、建库概述.... 3

(一)数据库建设背景.... 3

(二)蜀山区基本情况.... 3

(三)数据库建设的主要任务.... 6

(四)目的.... 6

(五)主要作业依据.... 6

二、技术准备.... 7

(一) 硬件与软件环境.... 7

1、硬件环境... 7

2、软件环境... 8

(二)数据库建设基本原则.... 8

1、统一标准及程序... 8

2、忠实现状及原始资料... 8

(三) 数据库建设人员技术培训.... 8

三、资料准备.... 9

(一) 原始资料的收集、分析.... 9

1、原始资料的选择原则... 9

2、图形资料基本情况... 9

(二) 矢量数据采集前预处理.... 10

1、资料预处理的几个方面... 10

2、预处理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11

四、工艺流程.... 12

五、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14

(一) 数据库创建及字典设置.... 14

1、创建数据库... 14

2、行政区字典和权属单位字典设置... 14

3、地类字典设置... 14

(二) 坐标系.... 14

(三) 分幅信息录入.... 14

(四) 数据矢量化.... 15

1、数据采集原则... 15

2、扫描及校正... 15

3、分幅数据采集... 15

4、分幅数据接边... 18

5、构链、生成图斑、数据检查... 19

6、图斑属性录入及权属属性拷贝... 19

7、数据检查入库... 20

8、图斑融合... 20

9、打印检查图、检查数据... 20

10、飞地、国有图斑属性修改及零星地类录入... 21

11、数据整理... 21

12、报表统计... 21

六、数据库综合检查及处理.... 21

(一) 图形表现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21

(二) 属性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检查.... 22

七、数据质量控制.... 22

(一)建设严格的质量规范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 22

(二)质量控制的内容.... 23

1、扫描影像质量控制... 23

2、图形数据校正质量控制... 24

3、数据采集质量控制... 24

4、数据接边质量控制... 25

5、图形和属性一致性的检查... 25

八、各种专题图件的编辑及输出.... 25

(一) 标准分幅图的编辑输出.... 25

(二) 区域图的编辑输出.... 26

(三) 行政区划图的编辑输出.... 26

九、面积对比分析.... 26

十、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说明及处理方法.... 26

十一、数据使用安全与保密工作.... 27

十二、建议.... 30

(一)应用问题.... 30

(二)数据的及时更新.... 31


一、建库概述

(一)数据库建设背景

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现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要求,为使蜀山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达到准确、规范的管理和使用的目的,加快蜀山区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等新技术、新方法,按有关技术规定要求,建立蜀山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实现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信息化管理,全面满足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需求。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进行土地登记和统计,加强土地产权管理,全面管理土地资源等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资料。

(二)蜀山区基本情况

蜀山区位于合肥市西南部,区域总面积168平方公里,东以金寨路为界与包河区为邻,东北以环城西路和南淝河为界与庐阳区相望,西南与肥西县接壤。辖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和正在建设中的合肥科学城,区属6个街道、1个镇、1个新产业园区,常住人口43万,是以科技教育为先导、以商贸服务为支撑,较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新兴城区,是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先进典范,先后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社区服务示范城区、社区教育试验区、文化工作先进区、普法工作先进区、老年工作先进区等众多荣誉称号。
   交通通讯便捷。合肥火车西站位于境内,京九、合九、宁西铁路,312、206国道及市内的长江西路、黄山路、一环路、二环路等8条主干道贯通我区;华东第二电信枢纽坐落我区,电话、电传可直通世界各个国家及地区,通讯便捷。
   科教优势突出。区内驻有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等39所大中专院校以及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43所等科研单位。安徽科技馆、合肥科技馆、合肥图书馆等一批现代化的科教文化设施座落我区。

外来投资首选。区内有国家级的两大开发区,产业链条匹配,科学城建设的启动和位于该城核心区的蜀山新产业园,蕴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无限商机;政务文化区的建成将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形成一个全新的投资服务的"高地";便利的交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丰富的科教资源,不断上扬的人气等都为外来投资者营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投资回报的福地。20##年我区招商引资达15亿。
   当前,蜀山区人民正围绕着加快发展、富民强区、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区的奋斗目标,强力推进"科教兴区、工业强区、三产富区、环境靓区"四大经济发展战略,扎实苦干,为早日把蜀山区建设成为经济充满活力、科技教育领先、社会事业发达、人居环境最佳的现代化新城区而努力奋斗。

(三)数据库建设的主要任务

蜀山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基本农田等内容,集影像、图形、属性、文档等数据于一体,互联共享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四)目的

为了及时掌握蜀山区土地资源利用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国土资源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土地利用现状基础数据和图件资料,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蜀山区国土资源局开展了此次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本次数据库建设以20##年的航摄正射影像图作为工作底图,20##年12月—20##年3月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标准对全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野外调查,建立蜀山区20##年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土地利用图件。

(五)主要作业依据

(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土调查办发〔2007〕54号]

(2)《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

(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4)《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1016-2003)

(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6)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GB/T 17941.1)

(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 1:10000、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 )

(8)《蜀山区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报告》20##年6月

(9)其他《规程》、《规范》

二、技术准备

(一) 硬件与软件环境

1、硬件环境

五十台P4 2.0G/ 2G/ 120G工作站

一台HP5000 A0高分辨率绘图仪

一台contex彩色扫描仪

三台D-LINK 24口10-100M交换机

一台HP PROLIANT ML370 G3服务器

2、软件环境

数据的集成选用苍穹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KqGis、扫描矢量化系统等影像处理及数据库建设、管理软件,用它完成蜀山区正射影像图处理及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均采用微软公司的windows 20## / XP及MS SQL Server 2000。

(二)数据库建设基本原则

鉴于蜀山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土地利用变化较大,由于受到原始资料及技术手段的制约,历年的变更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精度、覆盖度仍很难保证。此次更新调查涉及面广,地形复杂,作业难度大。因此在作业过程中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统一标准及程序

根据有关技术规定的要求,制定统一的作业标准,统一采用国家、部、省或行业标准中对相关内容的规定。对影像的处理、内业预判和数据库建设制定了统一的作业程序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

2、忠实现状及原始资料

由于影像资料与实际调查存在时间差异,外业调查时忠实于实际的现状情况。同样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严格忠实于外业调查记录手薄。

 (三) 数据库建设人员技术培训

针对内业数据库建设部分人员不熟悉外业调绘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内业数据库建设阶段,我公司就外业调绘过程、方法、外业成果的形成对数据库建设技术人员技术交流,同时我公司内部进行技术培训,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规范、工艺流程及技术质量达到国家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的要求。

三、资料准备

主要是准备了1:1万正射影像图、权属界线协议书、外业调查记录表等资料,同时还做了以下工作:

(一) 原始资料的收集、分析

1、原始资料的选择原则

1)图幅资料应尽可能选择那些内容详尽、完整、且能满足应用需要的原始资料。

2)数据源精度、质量控制。选择精度能满足应用要求,坐标系统一致,质量良好,具有权威性的原始资料。

3)数据源现势性。选择建库年份最新的,尽可能反映当时现势情况的原始资料。

2、图形资料基本情况

蜀山区行政辖区总面积266平方公里,现有土地利用资料为20##年1:1万卫片,共计26幅。以下是现有主要资料的情况表:

(二) 矢量数据采集前预处理

1、资料预处理的几个方面

所选择的建库资料要经过预处理才能借助数字化或其它途径转换成符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要求的数据格式,预处理工作的完善与否,对数字化作业或数据录入工作有直接影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权属界线与背景行政界线在图面上是否清晰完整;

2)图纸的清晰度是否满足数据采集的要求;

3)相邻图幅接边情况是否正确;

4)线状要素的连接完整性;

5)面状图斑是否闭合;

6)道路水系的相连接关系是否正确;

7)外业调查资料属性完整状况的统计分析。

2、预处理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进行矢量数据采集之前,我公司首先对各种资料进行了审核,对其中不清楚的地方咨询外业专业技术人员;

1)查看所有的图件,对不能明确判断图斑线或者权属界线走线的图面问题,提交局方或外业单位予以说明或处理,共同制定解决办法。

2)对矢量化底图的处理

考虑到图件数字化的精确性与数字化的便利性,本次图件全部使用A0幅面扫描仪以彩色模式、300DPI进行彩色扫描,完全保证数字化所需底图的精确性与清晰度。

3)属性资料整理、分析

整理提供建库的各种属性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看其对后续建库工作有何影响。

根据图件资料和《技术规范》以及《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成果检查验收办法》的要求,分析资料的完整性,对缺失的资料进行统计处理。

4.对于外业调查中遇到权属界线与国家提供的行政界线不吻合时,按飞地处理。此次内业建库县级行政界线不采集直接套合图上,对于与权属界线不吻合的地方,依然作为飞地处理。

四、工艺流程

整个项目过程严格依照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操作。在对图斑进行矢量化过程中,以图幅为单位,分层数据采集、分幅数据接边、属性录入等,内业忠实于外业调查着墨图,将图件扫描校正后作为矢量化工作底图。在对矢量数据进行严格分层拓扑检查、要素层间的拓扑关系叠加检查后入库,建成土地利用数据库。此次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工艺流程如下:

 

五、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一) 数据库创建及字典设置

1、创建数据库

使用苍穹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创建一个数据库框架。

2、行政区字典和权属单位字典设置

行政区字典和管理区字典按照(GB 2260-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查取蜀山区行政代码,对区级以下单位,参照有关资料编制代码表,并在数据库中建立行政单位代码表。

3、地类字典设置

地类字典在创建数据库时便已经完成且与国家规范一致。此次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采用土地利用分类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二) 坐标系

本次建库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投影3°带,中央经度117度。

(三) 分幅信息录入

在数据处理工具系统的设置菜单下进行标准分幅设置,通过分幅信息设置功能录入左下角x、y坐标及增量,生成出整个范围的分幅索引,并按国家标准生成了相应的图幅号、图幅名称,然后将建库区域外的分幅信息删除,最后根据正射影像图录入图幅号、图幅名称、测量单位、调查时间、测图时间、图式规范名、图幅理论面积、比例尺分母、测量员、绘图员调查员、检查员等。

(四) 数据矢量化

1、数据采集原则

蜀山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工作底图为1:10000卫片,以此作为内业建库的工作底图。

我公司采用将工作底图扫描矢量化方式,并保证工作底图的精度在规定误差范围之内,然后进行矢量数据的采集。

2、扫描及校正

²  扫描方式

对外业着墨成果图进行彩色方式扫描,采用contex彩色扫描仪,分辨率为300DPI。

²  图形校正

为较好的纠正图纸误差和图纸扫描等误差,保证数据采集精度,本次误差校正采用图廓内、外及所有十字丝,进行多点校正模式进行纠正。

3、分幅数据采集

此次矢量数据采集使用的是苍穹公司扫描矢量化系统KqScan,在保证所有要素层不重复采集的情况下,按点、线、面的顺序以分幅为单位依次进行采集,数据采集无具体“线”或“链”的要求。

(1)拐点矢量化

拐点矢量化要求在工作底图上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²  采集符号的几何中心或定位点,并且直接赋上拐点编号,由于河中间不能有拐点,所以河中心的拐点移至河边的界线上;

²  对底图上可能的错误或疑问在查阅有关资料尚不能解决的,详细记载到《作业情况记录表》中,并与蜀山区国土局联系进行解决。

(2)权属界矢量化

²  打点准确,采集精度限差为图面值0.1mm;

²  对应不同符号代码分段采集;

²  权属界线交汇处分段采集;

²  分段界线的首尾衔接;

²  遇拐点时捕捉位点;

²  对底图上可能的错误或疑问在查阅有关资料尚不能解决的,建库单位详细记载到《作业情况记录表》中,并与局方联系进行解决。

 (3)线状图斑矢量化

线状图斑的矢量化是在拐点和权属界线矢量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为避免数据的重复采集,与权属界重合的线状图斑我们采用原地拷贝和修改代码的方式进行处理。线状图斑的矢量化同样在底图上进行,由于彩色底图相对容易判读,因此在矢量化的同时输入线状图斑的地类、宽度等基本属性。线状图斑的采集基本要求如下:

²  打点准确,数据采集精度限差为图面值0.2mm;

²  线状图斑与面状图斑交界处要打点;

²  如线状图斑在村界上,则拷贝村界在原地粘贴,并直接改村界代码为线状图斑代码;

²  不同宽度的线状图斑分段采集;

²  沟渠顺水流方向线采集;

²  线状图斑部分在村界上,部分在村内的分段采集;

²  线状图斑跨村时分段采集;

²  线状图斑采集准确;

²  在采集线状图斑的同时赋上地类和宽度。

²  对底图上可能的错误或疑问在查阅有关资料尚不能解决的,详细记载到《作业情况记录表中》中,并与局方联系进行解决。

(4)面图斑边界矢量化

面图斑边界在拐点层、权属界线层、线状图斑矢量化结果的基础上进行采集。凡以权属界线、线状图斑为图斑边界的不再进行重复采集。

图斑边界矢量化的要求:

²  打点准确,面边界采集精度限差为图面值0.2mm(一般为一个底图线宽);

²  与权属界线层、线状图斑、拐点相交的点必须拾取;

²  所有线不允许重复采集,图廓边界不采集;但在图廓边缘,图斑与图廓相交的部分,采集时必须打点在图廓上。

²  对底图上可能的错误或疑问在查阅有关资料尚不能解决的,详细记载到《作业情况记录表》中,并与局方联系解决。

完成整张分幅的矢量化后,使用苍穹公司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工具KqTools检查数据常规错误,如少交点、重叠、重点、悬挂等,并逐一修改,保存苍穹ShapeFile文件。

4、分幅数据接边

蜀山区选用的是1:10000比例尺的影像图,在分幅数据接边时,原则上以图廓线为界,并结合相邻图幅清绘线条取中接边,或根据影像图上实际地形适当调整(如:道路等明显地物)。如遇超出误差范围的情况,填写《作业情况记录表》,并与局方联系进行解决。

5、构链、生成图斑、数据检查

1、在土地利用数据处理工具中对数据进行检查处理后将拐点、行政界线、线状图斑单层提取保存备份;

2、通过土地利用数据处理工具中的“线转链”功能对数据进行构链处理,对链化后的线仔细检查(常规检查、悬链检查),并对错误进行修改,若检查过程中发现漏采图斑边界,则返回矢量阶段进行补充,检查无误后生成图斑;

3、导入拐点、权属界线、线状图斑层数据,通过地籍数据处理工具进行单层检查、叠加检查和常规检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及图斑无缝化;

4、对底图上可能的错误或疑问在查阅有关资料尚不能解决的,详细记载到《作业情况记录表》中,并与局方联系进行解决。

6、图斑属性录入及权属属性拷贝

a、对照外业着墨成果图,逐一录入地类代码、权属性质,图斑的座落单位和权属单位根据权属界线批量录入。如着墨成果图上的地类代码漏掉,或图斑漏注记的根据影像判断。

b、对底图上可能的错误或疑问在查阅有关资料尚不能解决的,详细记载到《作业情况记录表》中,并与局方联系进行解决。

7、数据检查入库

按分幅数据进行数据的单层、叠加检查等。将检查好的分幅数据逐一进行入库。在检查入库时,如果地类字典设置不完整,即图斑数据中的某一地类,在系统的“地类字典”中没有设置,则系统在入库时自动会检查出来;同样如果权属单位、所属系统不全等,系统都将根据图斑属性进行对比检测和报错,我们根据提示查看是由于数据采集失误的原因还是原始数据不准确的原因,根据具体情况将数据修改正确后,再进行入库操作。

8、图斑融合

因数据按分幅进行采集入库的,需使用程序手工融合图斑,将相邻两幅图上由于分幅采集形成两个面的图斑合并。

9、打印检查图、检查数据

打印检查图检查数据,对所有检查图叠加外业着墨成果图进行100%的核查,并将检查出的问题及时修改,其检查同容如下:

²  采集点、线位置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²  权属界线的代码使用正确性、跳绘的方向性、分段的正确性检查;

²  线状图斑的宽度、地类配置的正确性,线状地物走向、断开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²  面图斑的地类代码的完整性、正确性;

²  其他类型的数据错误。

10、飞地、国有图斑属性修改及零星地类录入

根据影像图进行图斑的国有属性、飞地权属的修改,并且矢量化零星地类,输入相应的属性。并对零星地物的地类错误、零星地物面积大于所在图斑面积的情况进行核查和记录。

11、数据整理

线状图斑的扣除系数,通过苍穹地籍数据处理工具完成。

12、报表统计

数据图形及属性完成后,在苍穹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下进行图幅平差、图斑平差、台帐来完成数据的统计,并可根据所需查出相应的报表。

六、数据库综合检查及处理

在对数据进行上述分项处理和检查之后,便对数据进行综合性检查和处理,综合检查和处理实质就是对数据做最终的检查和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 图形表现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点、线、面图斑表现及其相互关系的正确性、合理性;图斑与各类权属界、权属界的相互关系的正确性;土地利用要素与权属要素、地物要素的关联性等。

(二) 属性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检查

图斑的地类、权属性质等属性;各类地类要素(包括土地利用要素和权属信息要素)权属和坐落属性与实际或有关调查资料一致等。

七、数据质量控制

同绘家园公司在数据质量控制采用严格的执行“四检一验”制度,使项目组的成果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四检”制度是指作业员自检、项目组互检、质检员专检、部门经理抽查。实行自检测后再交叉互检、专人专检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将每个阶段、每个过程的阶段性成果数据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修正,以便将数据问题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后公司组织相关人员成立检查小组对成果进行系统检查,检查通过后提交职能主管部门检查验收。

(一)建设严格的质量规范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

1、按基础上质量控制体系的要求,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实行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2、严格执行“四检”制度,使项目组的成果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四检”制度是指技术员自检、项目组互检、质检员专检、及部门经理的抽查。

技术员自检贯穿于施工作业的全过程,是保证土地利用系统构建质量的关键环节,工作期间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并填写质量记录。项目组互检是在各技术员基本完成数据库构建后,由项目组组织技术员进行互检,发现问题由技术员负责解决处理,并报告处理结果,填写质量记录。专检是在项目组复查之后质检部门组织进行专门检查,发现错误及时记录并修改。抽检是部门经理抽查已完成的成果,一经发现问题,下不合格品通知单,经分析评审后,由责任人负责改正,并填写质量记录。

3、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二)质量控制的内容

数据质量控制采用严格的“逐级把关”制度,实行专人专检和交叉互检相结合的方式,将每个阶段、每个过程的阶段性成果数据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修正,以便将数据问题控制在最小范围。

1、扫描影像质量控制

在作业过程中,我们利用A0扫描仪对1∶1万比例尺正射影像分幅图进行彩色扫描,经过反复调试,我们确定扫描分辨率为300dpi、扫描速度为10%,要求同一数据库图件扫描进纸方向一致,这样的分辨率满足扫描精度要求,图像清晰,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对超出限差的图像进行重新扫描,直到满足要求为止。这样就保证了原始影像数据的精度,为下一步的数据采集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光栅图件。

2、图形数据校正质量控制

苍穹软件在该环节工作中的特点在于:在矢量数据采集之前先对标准分幅图影像文件进行变形校正,避免了矢量数据校正的问题。

根据本次建库数据的特点,标准分幅图影像文件校正方法是采集内图廓线的四个角点和所有图廓间及图廓内部的公里格网点作为控制点对影像进行多点校正,数字影像图通过直接读取保证其精度。

3、数据采集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矢量数据线划与工作底图误差控制在0.1mm范围以内,在矢量化过程中,对界线拐点、线状图斑、权属界线等精度要求较高且容易出错的数据,在矢量化之后和分幅数据入库之前,我们以图幅为单位,采用工作底图与矢量数据套合检查的方法,行政区划要素采集与工作底图吻合,线划偏移的距离不超过0.2mm,其它线划偏移的距离不超过0.3mm的要求,对界线偏移距离超过误差范围内的矢量数据进行100%检查修改,保证矢量数据的精度。所有图形数据都按照《建库标准》作了分层和属性赋值。我们对分层和属性赋值作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图斑拓扑检查由软件自动完成,在生产工艺上就避免了错误的产生。

4、数据接边质量控制

由于1∶1万正射影像图是采用标准分幅的方式进行管理的,在建库过程中要对全部15幅图形数据进行接边处理。规范要求接边后图斑的同名弧段之间的偏差限差在0.1mm以内,线状图斑的同名弧段之间的偏差不超过0.1mm。

图幅的接边工作受原始资料的质量影响很大,本次建库原始数据存接边正确完整,自然内业数据接边完整合理。

为了做到数据的准确性,此次数据接边全部采用手工接边的方式进行。接边一般采用“取中消差”的方式进行,即取图幅线两侧错开部分的中间位置对接数据,并详细记录在《作业情况记录表》中,另加以说明。

5、图形和属性一致性的检查

对每幅图的图形和属性都作了一一对比检查,其中包括各项数据是否正确,权属性质、权属单位是否正确,在这过程中出现了个别的属性偏差,技术人员也及时做了改正,以确保图形和属性一致性的问题。

八、各种专题图件的编辑及输出

(一) 标准分幅图的编辑输出

当全部数据进入系统,经检查无问题后,即可进行标准分幅图的编制与输出。

(二) 区域图的编辑输出

区域图主要是行政乡图和行政村图,行政乡图由于图幅面比较大,一般用A0幅面出图,相邻村注记其村名,用权属界线区别村座落,图斑比较密集,故乡图没有显示其图斑号。

(三) 行政区划图的编辑输出

行政区划图是在宏观显示时城市的概略图,它只反映主要的、有意义的地物、地貌和重要的场所,但放大后能详细显示每一局部细节。通过在行政辖区点击右键,行政区划图基本图,然后利用软件的编辑功能进行点、线、面及注记的编辑,然后在不同的比例尺调出不同的图形显示范围,最后保存入库。

九、面积对比分析

蜀山区此次提供的面积是266.07595283平方公里,含肥西县飞地,面积为4.20021835平方公里。蜀山区辖区的面积应该由266.07595283平方公里减去4.20021835平方公里,其面积为266.87573448平方公里。数据库统计出的面积266.0759597平方公里,误差0.00000314平方公里,百分比为 0 %。

十、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说明及处理方法

1、权属界线交界处的拐点未打在交界处,根据权属界线协议书,将拐点移到权属界线交界处。

2、个别线状沟渠、农村道路、田坎等未标宽度的,按照相邻关系数据进行标注,无水流方向的,按相邻关系进行。

3、权属界线在遇到沟、河等面状图斑边界时,工作底图上权属界线也做了跳绘,解决方法是因权属界线只有在遇到线状图斑才跳绘,所以权属界线按图斑边界走向做了调整。

4、少数图斑因行政界线或权属界线经过将图斑分割为两个或多个相同地类的图斑,有地类代码漏注记,根据注记的地类符属性。

十一、数据使用安全与保密工作

随着蜀山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将汇集大量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数据库中有大量的保密数据,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将存在很大的隐患。为了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建库单位在行政技术两个方面采取了综合措施,二者互相交替,互为补充。

1、在行政上加强管理,严格行政纪律,使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数据安全意识,对个人生产的数据定期查查看,发现隐患,立即处理。在技术上数据加密主要是文件加密,也就是对存储在媒体上的文件信息进行密码保护。

2、系统登录密码控制。网上每个用户在进入系统时,必须先键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口令。这一方面,可以控制非本系统确认用户的登录进入,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用户用别人的用户名登录,造成管理权限的混乱。考虑到合法用户登录进入系统后,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临时离开,为防止非法用户“乘虚而入”,应设置“屏幕锁定”功能。屏幕一旦锁定,须键入口令方可再入。

3、读写权限控制。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用户设置不同读写权限,使用户只能使用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模块功能。同是本系统的用户,其对系统中的数据操作权限是不完全相同的。

编辑功能可以修改,增删图形及其属性数据,为了防止非法修改,不同类型用户对各类数据的操作权限按照国土局各科室的工作职责进行设定,只有在其职责范围内的数据,他才有权修改。对于编辑修改后的数据,必须经过数据的合法性检查,才能进入现时库。

4、数据备份。除了以上几种安全机制防止和保护,同时保证数据系统不受磁盘损坏、系统崩溃丢失等也是不可忽视的。为此,应该采用定期数据备份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防止不可预期和不可抗拒的自然及人为灾害对数据的破坏。系统在设计时就采用了数据与程序分离的方式。所有核心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都以SQLSERVER数据库单独存放。我们采用二级数据自动备份(即:日备份季备份)的方式确保数据安全性。说明如下:

(1) 日备份。每周一次小循环:即从周一至周末,每天由系统自动做在线增量备份,将数据变动部分拷到硬盘上,周末下班之后,由系统管理员将本周数据备份文件刻盘放入机要资料库中。

(2) 季备份:每季度的最后一周的周末,用一盘新光盘做一次完整数据备份,该备份盘永久存放到指定的保险箱中作为存档。

5、建立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除了从技术上考虑以外,还应建立健全一套办公自动化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6、培训及服务

为了方便用户能够方便的使用系统,根据系统在使用中的不同阶段,提供匹配的服务内容。

人员培训主要包括4个部分:信息采集人员培训、信息维护人员培训、系统管理人员培训和局内部土地业务人员的应用软件操作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Internet 基本知识、信息服务基本知识、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介绍、应用软件功能及操作介绍等。培训形式主要有面授和上机实习两种。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不同的培训教材和培训方式。

7、建立系统的更新维护机制

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和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局地籍股、规划股、土地已经开始考虑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更新、系统维护和土地利用资料的社会服务等事宜,力求充分发挥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8、病毒的防护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清除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指定了专门人员负责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工作,在每台用于采集工作的机器上均安装长驻内存的病毒检测软件,做好数据备份,定期病毒检查。

十二、建议

经过调绘队员和建库技术协作单位艰苦努力,蜀山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完成并建立了数据库,此次建设的数据库具有很好的现势性。为发挥地籍资料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将数据库成果真正的用好用活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议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以下问题:

在所建立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并及时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变化进行变更,实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动态管理。

(一)应用问题

要想真正发挥数据库的最大效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农村地籍管理和建设用地管理等,逐步应用于实际工作。同时要选择管理人员对数据库成果专人专管,另外对管理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并且要重视在系统应用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以促进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工作。

(二)数据的及时更新

要想让数据库能够完全利用起来,就必须建立一套更新机制、保证充足的经费供应,实现数据库维护的良性循环,保证数据库的现势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