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在农牧区学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校长和党员干部一道,全心全意把咱们教育孩子的事情办好,竭尽全力把学校的事情办好。为此,要务实地调查,精心地研究问题,扎实地解决问题。本次调研活动,针对我校部分学生、老师和家长,通过采取个别访谈、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活动,广泛听取基层群众意见。近两个月来,我共调研受访群众10人,召开座谈会1次,收集到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11个,建议意见22条。查找出共性热点问题4个,梳理出共性意见建议2个,现场解决问题1个。

一、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一)学生反映的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为:

1、课业负担太重;有的中小学教师中午布置作业多,影响住校生午休。

2、每天课程安排太多,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太少,冲击了自己的很多业余爱好;

3、厨房厨师做饭有油多辣子多,学生口味难调。(当场解决)

4、文科教学只注重课本,联系现实太少,不能很好地解决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之间的关系。

产生的原因有:

1、学校、教师、学生的有一定的升学压力大。导致很多教师用很大的练习量对学生进行训练,尤其初中毕业班级加上每天六、七门课程,累积起来,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

2、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课程安排上没有适当照顾学生的业余生活和业余爱好。

3、文科教学书本知识容量大,课时少,使很多老师忙着赶课,对课外知识的扩展不够,一些老师对时事的关注不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4、老师有时间,但学生却在上课;再就是很多课任老师认为和学生谈心是班主任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

(二)教师反映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1、平时活动时间少,身体素质差,经常感到身心疲惫;2、工作被动,需要应付的事情太多,有学校的、家长的、上级机关下发的文件累牍,抄不完,写不完,本职工作被挤占的现象多。3、没有班车,节假日往来不便,费用高。

产生的原因有:1、教师少,业务量大,寄宿制学校教师上班下班作息时间界限不明,有的教师晚间也在工作,或上晚自习,或改作业,这是长期形成的习惯。由于每天都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找个别学生进行辅导,使老师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去活动,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素质的下降,加之心理压力太大,使很多老师感觉身心疲惫。

2、学校的各项工作最终都要老师去完成,年级的工作、班级的工作、家长的接待、同事之间的专业切磋等都需要老师付出很多的心血,使老师经常有疲于应付的感觉。

3、腰坝地区的班车不定时定点,多数情况没有班车,有车也不和学校周末和节假日上下班的时间对应。

(三)家长反映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1、孩子的学科成绩不平衡,希望老师能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问题;2、个别班级教师更换和调动频繁,影响学生学习的适应性。

产生的原因有:1、教研组对这一问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学校也缺乏统一的安排。对有些学生在学科成绩不平衡方面的问题缺乏必要和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1、学校对老师的作业布置量要有强制规定,有些学科能不布置作业就不布置作业,如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学校对学生的作业量进行适当控制,并分类布置作业,指导学生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而不是所有的作业。

2、每天安排6节课,下午留出一节课给学生自己安排,或做作业,或问老师问题,或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等。

3、多开展有益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分散教师的注意力,缓解教师的精神压力,比如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象棋赛、围棋赛等。要充分了解教师的工作状况,解决教师工作中最紧迫的问题;要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关心教师的身体,真正让教师做到“为党健康工作四十年”。

4、充分了解家长的关切;和家长形成合力,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种教育资源的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有成效。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为:

1、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找到共性,充分考虑群众提出的个别意见。

2、形成工作思路,分部门、分层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针对每一个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处理好群众需要和现实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3、要抓落实,不要使这次调研活动流于形式,要使这次调研活动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真真正正的作用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四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巴润别立九年一贯制学校

周宝云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四日

 

第二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县气象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按照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和\\镇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气象局主抓王家堡村组,我局领导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成立专门工作组,进驻该村进行了深入调研走访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辖3个村民小组,共146户,650人,耕地面积957亩。全村经济发展以粮食、蔬菜、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四大主导产业,村内在明珠家居和砖瓦场打工的有100多人,种植蔬菜主要分布在1组和3组,现有中棚10个,露地菜110多亩,品种有西红柿、黄瓜、茄子、莲花白等,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550元。

我工作组从5月30日开始进驻该村,到6月15日结束,深入扎实地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入户走访调研活动。结合王家堡村情实际,我们以村组干、党员、群众代表和历任老干部为重点,通过采取召开村组干部会、入户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的了解掌握村情、民情和存在实际问题。先后入户走访105人,其中现任村组干部10人,历任老干部6人,党员15人,群众代表76人,召开村组干部会议3次,发放调查问卷100多份,收集各类意见、建议和问题共6类20条。

二、存在问题

1、村两委会班子新增了成员,在工作沟通、交流等方面处于磨合,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办法不多,缺少创先争优意识;

2、党员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党员发展缓慢,组织生活不经常,大部分党员年龄偏大,思想传统、保守、僵化;

3、大部分群众反映村内街巷道路年久失修,雨天出行极为不便,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制约全村经济发展;

4、反映村内环境卫生脏、乱、差,垃圾、柴草、粪土等乱堆乱放,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5、村内主导产业不突出,蔬菜产业规模太小,面积不大,没有“一村一品”的优势,经济发展缓慢,;

6、缺少科技能人、致富带头人,缺乏凝聚力,发展方向不明确,没有形成合力,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缓慢。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根据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我们认为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个别村组干部认识不到位,思想重视不够。表现在求稳怕乱,思想老化,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修养不强,有的甚至把自己作为普通百姓来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更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部分党员干部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只看到自身利益,无大局观念,思想上未真正同党委保持一致。

二是对村级干部管理教育和培训不够,表现在党员活动不能经常化,思想教育不能制度化、法制化。

1

三是村内街巷道路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卫生脏乱差。该村集体经济基本上没有收入,要想修路资金存在问题,在群众中筹资,因各户经济能力不同,筹劳筹款有一定难度。致使该村6条街巷至今仅硬化300米。街道多年来没有整修硬化,群众盖房庄基奠基没有标准,高低不平,群众各自为营,加之有些群众素质不高,垃圾乱堆乱放,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是农民生活生产以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异较大。村组干部及经济发展示范户带动作用发挥不够,服务能力不能进一步提高。

四、思路及对策

根据存在问题及原因,工作组认为要改变王家堡村现状,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干部理论学习,提高服务能力。由镇上包村领导和干部协助并监督村上干部抓好自身理论学习,并制定相关制度,重点学习关于农业、农村干部的大政方针及农业科技知识,使干部政策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使村内农民素质知识化。

二是规划先行,整体推进经济发展。要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制定出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发展有带动力、辐射力的特色产业,例如1组、3组内群众有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可采取宣传引导、资金扶持等办法,鼓励和发动群众发展设施蔬菜,壮大规模,提高效益。同时村上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产业优势,引进重点企业即可带动产业发展,又可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

2

三是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产生活质量。农民居住的分散性、随意性是当前农村存在的显著特征,要改变居住条件,必须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以居住集约化为重点,一方面可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可加强农户之间紧密性联系,提高组织化程度,降低通电、通路、通气、通水等设施成本。要大张旗鼓宣传各类示范户,通过示范引导,带动各户使生活习惯有一个较大改观。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采取向上争取、名人资助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改善基础设施。

四是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鼓励农民参加职业技术培训。通过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一批科技明白人、流通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继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围绕大中城市和东部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输前技能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着力培养家政、餐饮建筑、制造等行业的农民技术工人,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