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分析报告

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分析报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和国际竞争加剧,国际贸易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和新特征,使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加。我国应在继续扩大开放的前提下,加快外经贸发展战略调整,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为外经贸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国际贸易 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进出口贸易可以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知识既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国际竞争的重点。由于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必将促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国际间的相互依赖和渗透进步加深,从而推动国际商品范围和贸易量的不断扩大,并使商品生产的内容、形式以及组织等方面都将发生变革。因此,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今天,国际贸易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新趋势。

商务部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年春季)》,回顾20##年全年和20##年一季度中国外贸运行情况,并展望了20##年全年中国外贸发展趋势。

  报告指出,20##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趋于改善,增长动力有所增强,但风险因素依然突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经济开局平稳,但仍然面临下行压力,部分领域风险有所上升。总的看,中国外贸具备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但困难和挑战较多,形势严峻复杂的一面不容低估。在外部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情况下,20##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有望保持相对稳定增长。

  报告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深入落实已出台的稳定外贸增长政策,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外贸企业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同时挖掘出口新增长点,大力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积极扩大国内短缺产品进口,推动中国外贸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20##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

  20##年,世界经济继续温和复苏,增速总体弱于预期,不同国家间增长态势分化明显。在结构性矛盾突出、地缘政治紧张、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下,一些国家经济增长明显下滑。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平稳,但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着力优化外贸结构,改善贸易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了进出口增速逐步企稳回升、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出口增速逐步回升,进口增速低位企稳

  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31626亿美元,增长3.3%。其中,出口16971亿美元,增长5.1%;进口14655亿美元,增长1.3%。贸易顺差2316亿美元,增长37.8%。分季度看,进出口增速逐季回升。一季度,受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进出口下降1.1%,其中出口下降3.5%。二、三季度,随着外部需求日趋改善、国家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政策逐步落实,进出口增速分别上升至3.4%和7.4%,其中出口分别增长5%和13.1%。在国内投资需求增长下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中国进口增长动力不足,前三个季度分别同比增长1.6%、1.5%和1.2%。但9月份,进口增长7%,扭转了7、8月份的下降态势,初步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二)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增长较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偏低

  前三季度,中国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3593亿美元,增长6.3%,高于整体出口1.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9402亿美元,仅增长1.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手机、集成电路等主要电子产品出口额均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但随着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好转、新一代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开始出口,三季度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5%,扭转了上半年的同比下降局面。外需好转也带动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提高,三季度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11.1%,增速较上半年提高7.7个百分点。

  表1  20##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

    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包括部分相互重合的商品。

    (三)民营企业增长较快,一般贸易出口表现良好

  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11480亿美元,增长4.4%,比外贸总体增速快1.1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额的36.3%,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外资企业进出口14483亿美元,增长3.2%;国有企业进出口5648亿美元,增长1.4%,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回升。

  前三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1.72万亿美元,增长6.5%,高于进出口总体增速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7%,进口增长2.4%。加工贸易进出口1.01万亿美元,增长2.2%,其中出口增长1.3%,进口增长3.5%。其他贸易进出口4309亿美元,下降5.5%,其中出口下降5.8%,进口下降5.3%。

表2  20##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和企业性质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四)对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出口增长较快,对新兴经济体贸易走势分化

  在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趋稳的带动下,前三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7.5%,自美国进口增长4.9%。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11.3%,自欧盟进口增长12.4%,分别比整体出口和进口增速高6.2和11.1个百分点。中国对印度、东盟和俄罗斯出口分别增长9%、9.3%和10.5%,对南非、巴西出口分别下降10.3%和2.6%。自印度、东盟、俄罗斯、巴西进口分别增长8.5%、5.3%、2.9%和2.3%,自南非进口下降15.6%。

    (五)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动力强劲,东部地区进出口小幅增长

  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潜力继续迸发,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最大亮点。前三季度进出口增长17.3%,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对全国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68.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4.7%,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8.1%,高于整体出口增速13个百分点,重庆、广西和湖南出口增速均超过20%。东部地区外贸正处于结构转型阵痛阶段,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前三季度增长1.2%,占全国进出口的比重为85.3%,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2.8%,进口下降0.5%。

  表3  20##年前三季度中国东中西部进出口情况

    注:东部11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8省市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12省市、自治区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六)大宗商品进口量涨跌不一,进口价格普遍下跌

  表4  20##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数量、金额及增速

             注: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包括部分相互重合的商品。

二、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瓶颈

1.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不断加速,我国的适应能力如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其作为一个必须经历的经济过程,国际经济贸易紧密联系,国际经济的微微变化都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世界经济总量排名位居前列,但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仍集中在粗放式的、低价值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国际经济贸易加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否可以做出积极应对,是否可以紧随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全球经济开放的大市场中,我国经济贸易是否能积极、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技术和资金,并且达到优化配置?这均是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适应能力所要承受的。

2.区域化、贸易全球化化程度不断加强,我国内地经济产业何去何从?

从1980年开始,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地推动者贸易自由化,贸易全球化的对象不断再扩大,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绝大部分经济行业,均主动或者是被动的加入了全球化的贸易中。国际贸易的涵盖范围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货物贸,发展到包含金融、服务、技术等在内的多种经济贸易。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加强,我国的国内经济和世界市场及国际交易紧密联系起来,而我国内地的经济行业,包括货物贸易以及非货物贸易的其他种类贸易经济竞争力如何?能否在国际经济贸易全球化不断加强的趋势之下,推动自身的加强(例如20##年——20##年我国光伏出现的困境以及欧盟对我国光伏产业设定的经济壁垒)?这将会明显的形成“最大限度地拆除国际交易阻碍,使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与“保护国内经济贸易”之间相互矛盾,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未来发展中,将势必面对的问题。国际经济的全球化,势必会产生国际经济的区域化,由于国际贸易的不断自由化,加强国家自身的国际经济竞争实力,将在一定区域内的数个国家之间建立起相互合作与依存的贸易关系,如此的区域化设置,将会减少区域内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但是,在区域内经济贸易协调发展的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经济行业亦会产生经济贸易全球化下的经济矛盾问题,(“最大限度地拆除国际交易阻碍,使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与“保护国内经济贸易”之间相互矛盾)。

3.国际经济贸易是否面临可持续、生态化问题?

对于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可否持续、能否生态化问题,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国际经济贸易引发了极大的环境问题,这不仅仅是我国将要面对的问题,是世界各国均要面对的挑战。世界经济贸易全球化、自由化不断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但是随着而来的,不仅是积极影响,其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资源的消耗、浪费严重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其次,虽然国际经济贸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仍然以劳动力、资本为主要贸易方式,价值与技术含量较低,而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出口商品的种类以及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均开始向绿色方向跟进,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随之而来的就是“绿色壁垒”,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在欧盟的绿色贸易壁垒中所受到的限制于惩罚是非常严重的。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已经或者是早已面临着可持续与生态化问题。

三、关注经贸发展四大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报告,世界经贸发展四大趋势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提高、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大宗商品价格攀升以及各经济体相互依赖程度提高。报告强调这些趋势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和挑战。

  这份题为《20##年世界贸易报告》的年度报告说,自2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占全球贸易的份额从33%提高至48%。

  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通过全球价值链以较低成本融入世界经济,并从大宗商品价格攀升中获益。但世贸组织强调,发展中国家仍面临重要挑战。

  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成果显著,但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很多发展中国家目前处在全球价值链下游,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活动,竞争优势容易流失,而向价值链上游攀升需要很大的努力。以农产品为例,发展中国家占全球农产品出口市场份额从十多年前的27%提高至36%左右,但关税、补贴等市场准入障碍仍然影响这些国家农产品出口,而农产品价格提高给净进口国带来压力。

  自然资源是报告强调的另一个重点。世贸组织称,部分资源丰富的国家得益于资源价格上涨,经济发展有所加快,但开采自然资源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多样化仍是这些国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报告说,全球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提高使得各经济体能够彼此受益、互享成果,但在一地爆发的危机同样能够迅速蔓延至其他经济体。

  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当天表示,开放的、非歧视性的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是保证发展中国家取得经贸成果的重要基础,但很多发展中国家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强调,世贸组织的作用将因此而更为重要,去年12月达成的“巴厘一揽子协定”能够帮助较贫穷国家充分发挥出口潜力。

  “巴厘一揽子协定”包括简化海关及口岸通关程序、允许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具有更多选择权、协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贸易等内容。阿泽维多呼吁尽快有效落实协定内容,推动贸易谈判,以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并确保发展中国家从贸易中充分获益。

四、调整与转型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虽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了的世界经济的重大调整会使经济全球化暂时出现一些调整,但是从长期看,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多边贸易全球化和区域贸易合作将会蓬勃发展,基于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制造业全球化和国际产业之间的转移仍将深人发展,服务外包和重化工产业重组将是发达国家下一步产业转移的重点。因此,今后30年对于我们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将面临新一轮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机遇,也是我国外贸战略的重大调整和转型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总体战略,将加快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型

2、我国外贸发展方式,将从粗放型贸易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贸易发展方式转型

3、我国外贸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将实现从出口导向型向竞争优势导向型转型

4、我国参与贸易的商品结构,将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注重提高服务贸易比孟转型

5、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层次,将从以低端要素集成品向高端要素集成品转型

6、我国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将实现从以发达国家市场为主到多元化市场空间结构转变

【参考文献】

【期刊】理论界,Theory Horizon,第10期,浅谈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邱爽;杜宝旭233-234

【期刊】商场现代化,2013第17期,智库_国际经贸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新趋势——可持续化、生态化,郑重40

【会议】浅谈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趋势,李万竹;【会议录名称】 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

【会议】未来30年中国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特点,陈文玲; 颜少君;【会议录名称】 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2011)

20##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40505/140906693.shtml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5F2OjvP5oZwo4044SJaO4481HhiVoNXt_6hnPXS2ijbTiKd-VZhwUQEPiILRQZRnHoQTwqkLkg-BBDnPW7rtaPo8-xzctxHfk6b9aMwaMF_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年秋季)

http://www.govinfo.so/news_info.php?id=40274

20##年世界贸易报告:关注经贸发展四大趋势

http://www.cncmrn.com/cms/2014/1021/1443281.html

 

第二篇:21世纪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

21世纪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

时间:

21世纪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

2009-3-5来源:作者 作者: 作者点击: 51次

摘要提示:21世纪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表现出一系列的新趋势:国际贸易结构高级化、国际贸易区域化、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两极化、信息贸易化、贸易信息化以及国际贸易关系协调化。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竞争;经济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很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重要的趋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信息-网络技术革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字革命”,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国际经济的格局,而这一革命本身正在进行之中,还远未结束,每18个月产生一代新芯片的“摩尔定律”仍然有效;网络与无线通讯的连接技术正在迅速发展;网络与实业的结合和“网络公司”的兼并整合刚刚开始。人们目前或许感受不深,但未来可能影响更大的另一个技术革命即“基因革命”,也正在悄悄地发生。来自英、美、德等国的上百位科学家20xx年12月5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联合宣布他们成功地破译了老鼠的基因组。《自然》杂志介绍说,这将有助于理解人类基因组的相关奥秘。网络革命仅仅是改变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及其运用方式,而基因革命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本身,以及与此相关的农业、食品业、医药工业以及几乎所有与人的生活相关的产业。

经济全球化,就是指货物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程度提高的过程。它在几百年前就已经以各种方式出现,只不过在最近速度大大加快了,而且尤其是生产要素的流动速度加快了。目前流动的生产要素不仅有传统的资本,而且更多地是技术和拥有技术、知识的“人才”。美国著名的信息市场研究公司国际数据公司(IDG)最近的调查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一体化第二波阶段。这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是跨国公司产业外移、生产外包和电子商务。这种趋势为各国充分发挥本国的竞争优势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随着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需求结构的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急剧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占GDP比重一般为3%,美国只有2%;第三产业比重平均为60%~80%,美国为72%;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已达50%。显然,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已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

型的转变,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将一些加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由单纯出口资源性产品和配套件向制成品转变。在国际经济呈现以上的三个新趋势的背景下,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表现出一系列的新趋势。

一、国际贸易结构高级化

在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今天,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逐渐高级化。1.工业制造品比重逐步提高。据WTO统计,19xx年全世界贸易额中,农产品占12.2%,矿产品为14.4%,制造品占70.4%,而20xx年则分别为9.1%、13.2%和74.8%。2.高科技产品贸易比重提高很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工业化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均高于全部出口的增长速度。1975~19xx年的10年间,美、德、英、法、日等5国高新技术出口额平均增长了73.1%,而1985~19xx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了353%,是前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的5倍,可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已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1985~19xx年,世界高科技产业年增长率为14.3,高科技产品在制造品出口贸易中的份额也日益上升,到20xx年占制造品出口比重约为1/4。3.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9.3%,高于同期的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和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据WTO的统计,19xx年~19xx年间国际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8%。20xx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14350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新的服务部门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从实物生产转移到服务生产。与此相应,国际服务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今后20~30年间,服务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约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预计21世纪30年代起,服务贸易的比重将赶上甚至超过货物贸易的比重,服务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结构高级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不断削减,降低了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致使国际商品贸易高速增长;第二,科技革命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即从以物质资源的占有和消耗为特征的工业经济,逐步向以知识资源的占有、生产、分配、消费作为决定因素为特征的经济转型。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形成一批朝阳产业。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都普遍重视科技的开发研究,实行科技发展战略,把高科技产业作为制高点,这就为在更高的产业结构上进行有效的国际分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三,世界技术发明创造与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也是加快国际贸易结构高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蒸汽机从研制到变为产品用了100年的时间,而平面型晶体管从研制到变为产品只用了5年的时间。产品技术更新的周期在20世纪70年代是5~6年,在80年代是4~5年,在90年代则是1.5~2年;第四,与高新技术贸易有关的社会条件日益完善,尤其是各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努力,为国际高新技术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法律环境,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浪潮使各国的经济合作与依赖进一步加深,国际技术交流更加频繁;第五,随着发达国家环保意识的加强,发达国家在国内实施了更为严厉的环境立法,那些对环境有害的产业就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这些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的实际顺序来看,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往往成为首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所谓的“产业空心化”,恰恰表明依照其产业转移的实际程度,

正在逐步走向彻底摆脱产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这个问题上,发达国家的另一种选择是关闭本土工厂,其产品改由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生产和供应。从当前的产业全球布局趋势来看,“干净”产业在发达国家,“肮脏”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似将难以避免,这是工业欧美-农业亚非拉的国际分工格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上环境因素之后的新版本。这样也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模式出现了以制成品为主的新特点。

二、国际贸易区域化

20xx年11月4日,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xx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xx年12月13日,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宣布成功结束同10个候选国的人盟谈判,它们将在20xx年5月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届时,欧盟将拥有25个成员国,其人口达

4.5亿,经济总量同美国相仿。此外,欧盟还宣布了同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结束人盟谈判、同土耳其开始谈判的时间。20xx年12月22日,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第23届首脑会议在多哈宣布,海湾关税联盟正式成立并启动。

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纷纷缔结。区域经济合作采取了丰富多样的形式,已形成的区域贸易协定(RTAs)数量也相当可观。根据19xx年以来各国向GATT/WTO报告的RTAs的统计,世界上曾经出现过200多个RTAs,目前有150多个正在实施,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在过去的10年间建立的。从19xx年到19xx年,GATT收到了124份RTAs通报,自从19xx年WTO成立以来,收到了超过100份的RTAs通报。RTAs正日趋复杂、完善,很多国家参加了多个组织。截止20xx年年底,接近60%的已生效实施的RTAs通报来自于欧洲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通报大约占1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xx年的建成,将给双方带来“双赢”的局面。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约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1.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的研究认为,它将使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增加130亿美元,增幅为48%;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加106亿美元,增幅为55.1%。事实上,由于中国在进口东盟农产品和对越南等东盟新成员均采取照顾的方针,东盟不久就将通过增加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和取得关税优惠获得早期收益。由此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可以带来静态的和动态的福利改善。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与多边贸易体制一起互为补充和完善,对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世界各国关税水平都比较低的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贸易转移的效应更为明显,对非同盟成员国来讲是很不利的(在19xx年前,中国是输美纺织品的最大出口国,但自19xx年美国和墨西哥、加拿大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后,首先墨西哥就替代中国成为输美纺织品的最大出口国,目前连加拿大也超过了中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更多的国家建立或加入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WTO公布的20xx年度和20xx年上半年国际贸易统计报告中指出:20xx年,四个最大的区域贸易协定内的相互贸易占世界货物贸易的份额增长至36%。

三、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两极化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此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中,两极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明显,即所谓的“中心-外围化”趋势。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的“中心-外围”的地位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在国际技术贸易中,发达国家占80%的份额,其中美、英、德、法、日等5国又占发达国家技术贸易总额的90%以上,仅美国就占了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1/3,而且全球技术贸易的85%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在国际信息技术贸易中,发达国家同样占有重要地位,19xx年国际信息技术产品贸易额达6 000亿美元,市场份额基本被美、日、欧盟所瓜分;在全球电信市场上美、日、欧也占了3/4;在网络贸易中发达国家也占尽先机,19xx年全球网络贸易总额500亿美元中仅美国就占了170亿美元。在知识经济全面发展的21世纪,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发达国家“中心化”和发展中国家“外围化”、“边缘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这是因为:首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发明与创造中处于不对称地位,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世界科技发明与创造。据统计,诺贝尔科学奖95%以上是为发达国家的科学家所获得,二战后世界应用的主要新技术成果也绝大部分由发达国家所垄断,仅美国就占其中的40%,日本、欧盟和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则垄断了其余部分;其次,在国际贸易分工和产业升级换代中,发达国家也处于领先地位。有资料表明,在国际贸易中创造的每一美元,发达国家就可以拿到八十几美分,发展中国家仅能分到剩下的十几美分。所以一方面要承认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的绝对量在优化,但是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各国的相对量的恶化。

四、信息贸易化与贸易信息化

按照大卫.李嘉图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一国与另一国发生国际贸易的动因,主要是各国拥有的生产成本和要素禀赋不同,按照生产成本的不同和要素丰裕的程度进行国际分工,然后进行国际贸易,贸易双方均能获得相应的贸易利益。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为主要标志的知识革命迅猛发展,我们正在迈向一个以智力资源和知识要素占有、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代替资本成为竞争的根本要素,智力资源的丰裕程度将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禀赋状况的重要性日益削弱,以自然资源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被以知识和技术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所代替,技术已由原来的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科学技术知识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的重要动因。

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也证明了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在20世纪上半叶不到50%,但到20世纪90年代却达到80%~85%;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也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进步获得的。据美国商务部和美国电子协会统计,美国“新经济”增长的1/4以上归功于信息科学技术。此外,又据美国商务部和国家制造业协会的研究表明,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关的工作岗位比制造业的平均工资高15%,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不仅利润较高,而且使美国对经济紧缩或经济周期的抵抗力更强,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成为美国20世纪90年代

以来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交易日益借助国际互联网来完成,出现了所谓的网络贸易。网络贸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如国际互联网等现代化电子方式所进行的贸易或商务活动,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支付等大部分环节都在全球电信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如金融服务、网上娱乐、咨询服务、软件设计、信息传递等。实物产品交易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实物产品交易的交易磋商、签约、货款支付在网上进行,实物交付在现实中进行。

目前,网络贸易发展十分迅速。19xx年网上交易额只有23亿美元,19xx年网上交易额就为150亿美元,19xx年达500亿美元,20xx年增至3000亿美元,据美国Forrester预计,20xx年可达3490亿美元。正是由于网络贸易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它才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关注,纷纷制订各种政策和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和促进网络贸易的发展。如19xx年7月8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由40多个国家参加的部长会议上,一致同意在网络贸易中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各国不得自设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同意网络贸易不得征收新的税种,其中29个国家在通过的文件上签字;此外,WTO和APEC等国际或区域经济组织对网络贸易也十分重视。网络贸易将会得到迅猛的发展,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领域中一颗耀眼的明星。生产厂商通过网络贸易可以简化交易程序,降低贸易单证处理成本,节约费用。据美国《福布斯》的统计,网上交易可以节省美国企业成本的5%~10%,仅此一项使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00~200亿美元,厂商存货平均下降3 50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地点随时销售商品,获得了商机,这种长期的利益是难以估量的。

五、国际贸易关系协调化

20世纪80年代初左右出现的管理贸易政策很强调各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协调。因为通过对国际贸易发展史的研究不难发现,尽管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讲,自由贸易对参加国都是有利的,而历史上只有两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行过比较接近理论上的自由贸易政策,一个是自由竞争时期的英国,另一个是二战结束后的美国,但这两个国家在执行自由贸易政策后都无一例外地走向相对的衰败,究其原因可以用博弈论的静态模型加以解释。各国都执行自由贸易政策是“双赢”解,但它不是稳定解;各国都执行保护贸易政策尽管是“囚徒困境”解,但它恰恰是稳定解。世界各国痛定思痛后认识到,如果各国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那么受伤害的还是各国自己;而如果各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就需要有外力干扰来保护自由贸易政策的有效运行,这就需要各国加强贸易政策的协调。同时各国也很清楚由于各自经济发展的阶段、国内政治压力等因素的不同,不可能要求各个国家都实行严格意义上的自由贸易政策,所以管理贸易政策就应运而生。

从各自利益来说,相对自由的国际贸易对大家都有好处,因此各国都想要促进贸易的发展,这就需要各方一起努力降低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但从保护本国相关产业以及受到相关利益集团的压力的角度来讲,制度性的交易费用又难以下降,而技术性的交易费用相对容易下降,这样贸易便利化问题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这就更需要各国加强贸易关系的协调和合作。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挑战,实现可预见、低成本、高效率的通关环境,建立并维护一个健康、良好的进出境秩序,是实施贸易便利化战略的基本条件。各国政府为了促进贸易的发展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商界的合作,努力提供更加规范、更加宽松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方便合法进出,便利国际贸易。20xx年6月举行的APEC贸易部长会议通过了《APEC贸易便利化原则》,为开展贸易便利化提供了指导性准则。在20xx年前APEC贸易便利化原则将付诸实施,目标是力争在未来几年内将APEC地区的贸易交易费用降低5%。显然,各国都认识到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协调的范围和重点也转移到以服务业、电信业、知识产权为代表的知识经济领域。19xx年WTO的《全球基础电信协议》、《信息技术协议》和《开放全球金融服务市场协议》的签订就反映了这一发展趋势。在WTO的“千年回合”谈判中,高技术领域谈判更是发达国家首先关注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WTO谈判中的重要分歧之一。高技术领域协调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协调的重点。

当前各国在保护各自的相关产业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WTO所允许的各种合法措施,自然其中也有很多是在合法的外衣的掩护下的不合法的行为,这也是为何国际间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临时性保障措施频频出现和数量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它毕竟相对于以往的无序要好得多,它体现了各国希望通过协调来解决贸易争端的一种趋势。面对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的这些新变化、新趋势,我国应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采取符合国情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光恩.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对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2]郑吉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1).

[3]李军.知识经济时代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与我国的对策[J].经济问题,2001,(11).

[4]冯萍,张勉.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变化及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5]肖勤福.全球环境“两极分化”[N].环球时报,2002-12-06.

[6]樊茂勇.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1,(11).

[7]佟福全.竞争与合作互动——世界三大贸易集团发展新趋向[J].国际贸易,2001,(11).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xx年07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