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贸易组织的理解

对世界贸易组织的理解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

19xx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19xx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世贸组织成员分四类: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转轨经济体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

世贸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知(IMF)、世界银行(WB)一起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世贸组织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实施各项贸易协定;为各成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并为多边谈判结果提供框架;解决成员间发生的贸易争端;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与法规进行定期审议;协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关系,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世贸组织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方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和利益。

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内容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使之可以包括关贸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非歧视贸易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和国民待遇条款;可预见的和不断扩大的市场准入程度,主要是对关税的规定;促进公平竞争,致力于建立开放、公平、无扭曲竞争的“自由贸易”环境和规则;鼓励发展与经济改革。

世贸组织的基本职能有:管理和执行共同构成世贸组织的多边及诸边贸易协定;作为多边贸易谈判的讲坛;寻求解决贸易争端;监督各成员贸易政策,并与其它同制订全球经济政策有关的国际机构进行合作。世贸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与关贸总协定相比,

世贸组织管辖的范围除传统的和乌拉圭回合确定的货物贸易外,还包括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外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和非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领域。世贸组织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是总理事会,该机构负责处理围绕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所包括的任何协定或协议而产生的争端。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承诺,在发生贸易争端时,当事各方不应采取单边行动对抗,而是通过争端解决机制寻求救济并遵守其规则及其所做出的裁决。

争端解决的程序是:

(1)磋商:根据《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谅解》规定,争端当事方应当首先采取磋商方式解决贸易纠纷。磋商要通知争端解决机构。磋商是秘密进行的,是给予争端各方能够自行解决问题的一个机会。

(2)成立专家小组:如果有关成员在10天内对磋商置之不理或在60天后未获解决,受损害的一方可要求争端解决机构成立专家小组。专家小组一般由3人组成,依当事人的请求,对争端案件进行审查,听取双方陈述,调查分析事实,提出调查结果,帮助争端解决机构做出建议或裁决。专家组成立后一般应在6个月内向争端各方提交终期报告,在紧急情况下,终期报告的时间将缩短为3个月。

(3)通过专家组报告:争端解决机构在接到专家组报告后20-60天内研究通过,除非当事方决定上诉,或经协商一致反对通过这一报告。

(4)上诉机构审议:专家小组的终期报告公布后,争端各方均有上诉的机会。上诉由争端解决机构设立的常设上诉机构受理。上诉机构可以维持、修正、撤消专家小组的裁决结论,并向争端解决机构提交审议报告。

(5)争端解决机构裁决:争端解决机构应在上诉机构的报告向世贸组织成员散发后的30天内通过该报告,一经采纳,则争端各方必须无条件接受。

(6)执行和监督:争端解决机构监督裁决和建议的执行情况。如果违背义务的一方未能履行建议并拒绝提供补偿时,受侵害的一方可以要求争端解决机构授权采取报复措施,中止协议项下的减让或其它义务。

 

第二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和财政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和财政的影响

――可计算一般均衡(CGE)分析*

翟 凡

(财政部综合司)

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已经正式成为WTO的一员。加入WTO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将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重大影响。财政政策和管理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面临巨大挑战。本文运用中国经济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定量评价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和财政的影响,分析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财政政策在中长期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全文内容组织如下:第一节简要介绍本文所用的中国经济CGE模型和模拟方案的设计;第二节通过描述主要的定量模拟结果,分析中国加入WTO的对经济整体、行业、地区、收入分配和财政收入的影响;第三节讨论应对加入WTO冲击的主要政策调整以及这些政策调整所形成的财政支出压力;

第四节运用一个中长期财政框架,分析在加入WTO背景下中国财政的中长期持续性;最后总结全文。

1. 研究方法-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

由于经济活动中各部门、机构间的复杂联系,本文运用一个中国经济的CGE模型作为主要分析工具,以相对综合地分析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整体和部门影响。CGE模型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政策分析工具,它在一般均衡理论的框架之下,明确而具体地定义了各经济主体的生产与需求函数,它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市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关系,并给出对有关政策变化所引起的经济效率与收入分配影响的数值估计。这一模型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帮助决策者综合评价政策变化的经济和社会效果。它所能揭示的经济联系比部分均衡或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更为广泛。

估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影响是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应用的一个主要方面。近年来,在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推动下,有许多研究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和估计有关乌拉圭回合贸易自*本文部分内容基于作者与Tom Hertel教授的合作论文。作者感谢Ray Brooks先生在形成中期财政框架方面的帮助。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与作者所在单位无关。本文为初稿,欢迎提出批评意见。如需引用,请先与作者联系fzhai_99@yahoo.com。

1

由化的影响。本文所用的CGE模型,是一个针对中国经济的多部门动态模型,它考虑了中国经济在外贸方面的一些结构特征,如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区分等。我们曾经运用这一模型分析过中国加入WTO的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998;李善同等,2000;Zhai and Li, 2001;Zhai and Wang, 2002)。本文所用的是该模型的最新版本,在这一版本的模型中,我们基于中国加入WTO的实际最终协议,重新设计了加入WTO的模拟方案;并且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刻画,反映了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征(Hertel, Zhai and Wang, 2002)。

本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描述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这两种不同的贸易机制。早在1986-19xx年间,中国就建立起双重的贸易机制。一种是出口加工(或出口促进)机制,它是非常开放的,大部分外资企业和部分出口倾向的国内企业参加这一机制;另一种是传统的,但也在逐步改革的普通贸易机制。90年代以来,加工贸易出口增长迅速,目前已占总出口的一半以上。显然,要分析中国外贸行为和不同的贸易自由化措施,在模型中明确地描述其双重的贸易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模型中的生产活动用多层的不变替代弹性(CES)的生产函数描述,居民需求则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描述,而所有其他最终需求则用固定支出系数的函数描述。进口需求采用阿明顿(Armington)假设,即认为国内产品和进口品是不完全替代的。在出口方面,相应地也假设出口需求和国内需求也是不完全替代的,模型采用CET函数描述这一假设。在进口方面采用小国假设,即进口品的国际价格不受中国进口需求的影响,出口需求用不变弹性的需求曲线描述,其价格弹性较高,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对国际市场价格有有限的影响力。

所有商品和因素市场都通过价格调整来出清。模型按城乡和受教育水平区分了6类劳动力。城镇劳动力在部门间完全流动,而农村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间是不完全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可以流动到城镇部门,但是他们需要为这种流动付出一定成本。城乡劳动力工资的差别一定程度上即是由这种流动成本造成的。

这一中国CGE模型具有一个简单的递推动态结构,模型中动态特性来源于生产要素的积累和生产率的变化。在动态模拟中,静态模型解出从1997至20xx年间的数个单时期均衡。在各时期之间,一些参数在联结各时期的动态模块中被更新,这些参数更新或者基于基本趋势外生给出,或者由前一时期的解推出。模型中,人口、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是外生的。资本增长率由模型的储蓄/投资关系内生决定。

在进行政策分析分析时,CGE模型是通过比较在给定政策框架下的经济均衡状态和有一定外生冲击或政策变化下的经济均衡状态,来估计外生冲击或政策变化的影响。我们首先建立一个未来10年在没有贸易和其他改革情况下的基准增长情景,它提供了与其他方案比较的参照系。基准情景假设中国在不加入WTO的情景下,中国将不作任何贸易自由化的改革,并保持粮食自给的政策不变。 2

然后我们模拟与基准情景相对照的加入WTO的情景。加入WTO的情景在基准增长情景的基础上,假设中国在20xx年加入WTO,并且在20xx年完全实现以下五方面的政策变化:(1) 工业品的关税削减;(2)农产品的关税削减和关税配额机制的引入;(3)分阶段取消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多纤维协定(MFA)配额;(4)服务业的贸易自由化;(5)取消对企业的亏损补贴。由于数据和建模技术的限制,我们的模型没有包括与WTO成员地位相关的一些其他重要方面,如开放服务贸易,保护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的保证等。但是,通过比较两个不同情景下的模拟结果,可以使我们对中国加入WTO一些主要方面的影响有更加清晰的把握。 专栏1:中国加入WTO的市场准入承诺

中国为加入WTO所作的市场开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工业品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的取消。在20xx年,工业品的平均关税将从目前的17%降至9.4%,其中汽车、电子及通讯产品、家具、烟草等产品的关税削减幅度在目前针对汽车、成品油、化肥、橡胶和部分机电产品的非关税管理措施也将在2000-20xx年间逐步取消;

(2) 农产品关税由平均22%削减到17%,并对小麦、大米、玉米、棉花、植物油、食糖等大宗进口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即对配额内的进口征收1%-3%的低关税,而超过配额之上的进口征收通常40%以上的高关税。在2000-20xx年期间,配额量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并且配额外的关税税率也将逐步降低;

(3) 开放服务业部门的市场准入。在20xx年将取消对大多数服务业部门的地域限制,提高电信、保险、证券等行业合资企业的外资所占有股份的比重限制,对外资银行,则在加入WTO的5年后给予全部的国民待遇。

(4) 取消目前针对特定行业和企业的亏损补贴。

此外,在中国的出口市场方面,将分阶段取消发达国家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多纤维协定(MFA)配额。在20xx年以前,中国出口到北美和欧盟市场上的纺织品和服装将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可以享受到配额加速增长的待遇,并且在20xx年出口配额限制将最终取消。这是乌拉圭回合“纺织品和服装协议”也是中国加入WTO后在国际贸易环境方面的所能获得的主要改善。

2. 中国加入WTO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1) 经济增长和贸易扩张

表1给出了有关主要宏观经济影响的模拟结果。加入WTO将会使中国获得较大的效率收益。这一收益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即资源再配置效应和内生增长效应。前者指根据比较优势而重新配置资源所导致的配置效率的提高,后者则反映对外贸易的扩外资的进入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因 3

为它们可以促进市场竞争和技术的引进与吸收,从而有利于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表1的模拟结果表明,在仅考虑资源配置效应的情况下,与中国没有加入WTO的基准情景相比,在20xx年中国加入WTO的各项承诺完全实现后,中国的实际GDP增加91亿元(19xx年价格),即比基准情景提高0.56%1。由此导致GDP增长率在2002-20xx年期间年均提高0.1个百分点。而如果进一步考虑外贸和投资扩张所导致的内生增长效应,我们估计加入WTO将使中国的GDP增长率在未来10年间平均每年约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

表1 中国加入WTO的宏观经济影响,20xx年(相对于基准情景变化的百分比)

社会福利 (占当年GDP的 % ) GDP 消费 投资 出口 进口 财政收入 城镇居民收入 农村居民收入 贸易条件 实际汇率 来源: 模拟结果

加入WTO

0.63 0.56 1.25 0.08 15.15 14.40 -0.67 1.21 0.80 -1.34 1.16

在20xx年,由于中国加入WTO,居民消费将比基准情景提高1.25%,这代表着贸易自由化为消费者带来的利益。加入WTO几乎没有导致投资的扩张,这主要是由于加入WTO导致财政收入下降,从而财政赤字扩大,并导致总投资相对减少2。当中国加入WTO,它的贸易扩张是相当大的,出口和进口将分别增长15.15%和14.4%。

许多因素交互决定了这些一般均衡结果。通常,在GDP上所获得的收益主要源于根据比较优势而重新配置资源所导致的效率的提高,但是另外两个原因也对GDP的增长有重要贡献:(1) 取消高保护将导致实际汇率贬值,从而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 “多纤维协定”的废除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工业的竞争力,导致这些部门的出口扩张,而这些部门在中国是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

贸易的大幅度扩张一方面是由于进口保护的削减,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对外贸易本身的结构特征。如前所述,目前加工贸易已占中国总贸易的一半以上,中国的出口中含有很高的进口内容。

1

这一结果小于我们以前的模拟结果。我们以前的模拟结果表明加入WTO所导致的GDP的提高约占GDP的

1.2%-1.5%。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在以前的模拟中,我们假设了更大的农产品进口保护的削减;第二;我们以前的模拟没有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刚性,假设农业劳动力是在城乡间完全流动的。

2

我们将在后文中详细讨论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4

出口的增长将导致进口的相应增长,从而形成货币贬值的压力,并造成出口的进一步增长。这一特征从在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过去贸易依存度迅速提高的原因,也解释了中国加入WTO所造成的巨大的贸易扩张相应。

2) 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

整体的经济效率收益并不是在各部门间平均分配的,加入WTO将导致较大的结构调整。图1列出了所有产出调整大于2%的部门。可以看出,由于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出口限制的取消,纺织和服装部门是中国加入WTO的主要的受益者,它们的产出将分别扩张17%和41%。而另外一些受到较高保护的部门和部分农业部门(如汽车、羊毛、植物油等)受到的冲击较大,其产出水平与基准情景相比都将有所减少。在农业部门,由于小麦和棉花的进口配额增长较慢,在2002-20xx年间年均分别增长7%和4.7%,在20xx年,这两种农产品的进口配额仍将起到实际约束作用。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和财政的影响

图1. 加入WTO所导致的部门产出调整,20xx年

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和财政的影响

图2. 加入WTO所导致的部门就业调整,20xx年

结构调整必然带来相应的调整成本。劳动力在部门间的转移和替代可能是最主要的调整成本。特别是由于目前中国农业部门所占的就业比重较高,农业部门的收缩意味着部分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部门。与基准情景相比,从20xx年到20xx年,由于中国加入WTO,大约有220万农业劳动力要从种植业转移到其他行业。此外在汽车、机械、钢铁等部门,也各有几十万至上百万的劳动力需要调整出来。“多纤维协定”配额的取消和全球纺织品市场的扩张,对于中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纺织和服装行业部门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性,它们的增长将有利于解决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模拟结果也表明,中国加入WTO后,到20xx年纺织和服装行业与基准情景相比会增加约450万人就业。

考虑到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有一亿以上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由加入WTO而导致的劳动力调整应是可以承受的。但是,伴随这一调整过程可能发生的结构性失业,却又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导致整体失业水平的上升。

3) 收入分配和地区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加入WTO虽然促进了经济增长,在整体上为中国带来较大的收益,但收入分配状况却有可能因此而有所恶化,这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保护的成本会逐渐增加。虽然通过进口保护可以在一段时期内提高农民的收入,但这却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加入WTO将使农业部门受到一定冲击,从而导致农村居民的收益少于城镇居民。我们的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加入WTO对农业部门的冲击,虽有部分农业劳动力可以转移到其他部门,与

6

基准情景相比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仅提高0.8%,而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则增长1.2%。考虑到目前已经较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收入分配影响将是负面的。

对收入分配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在地区差距方面。中国加入WTO也可能导致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通过区分广东省和中国其他地区的两地区模型的模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广东省在GDP增加上所获得的收益,约占全国总收益的一半。

中国对外贸易的绝大部分由沿海地区的省份实现,其中仅广东省就占中国外贸的40%以上。同时,由于大量的加工贸易,沿海地区的出口部门与内地经济的联系很弱,出口活动所需的原材料等中间投入品主要依赖于进口。沿海地区出口部门对内地的依赖主要体现在大量便宜的内地劳动力流入方面。在这种外贸格局下,中国加入WTO所导致的贸易扩张,将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而且,沿海地区的贸易扩张对内地经济的辐射能力很弱,对内地需求的扩张带动力很小,相反,它将促使更多的生产要素由内地流向沿海地区。这将导致沿海和内地间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且,由于沿海地区相对优越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条件,以及人口较为集中从而具有较强的市场辐射力,加入WTO后外资的流入也会更多地集中在沿海地区。因此,沿海地区将是中国加入WTO的主要受益者,而内地省份,特别是一些主要的农业省份,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

4) 财政收入影响

表2列出了有关财政收入影响的模拟结果。加入WTO促进了整体经济的增长,但由于关税削减和出口增加导致退税增加的因素,它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负面的。在20xx年财政收入将比基准情景略有下降。在20xx年关税平均税率约削减60%,但由于进口比基准情景增加14%,关税收入将减少约50%。进口增加也相应导致进口增值税收入的增加,在20xx年它将比基准情景提高9.3%。由于增值税率较低的农产品的进口增加较多,所以进口增值税收入的增加幅度小于进口增加幅度。

由于生产的扩居民收入的提高,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收收入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企业所得税收入则有轻微的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加入WTO取消各种非关税壁垒后,一些国有贸易公司将不能借助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相应的寻租机会,其利润将相应减少,从而导致总的企业所得税收入的轻微下降。出口的大量增加也会导致出口退税支出的增加,出口退税支出将比基准情景提高18%。由于我们假设在20xx年以后将取消企业亏损补贴,加入WTO后企业亏损补贴将降为0。

以上收入变化的结构特征导致对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由于关税收入是中央财政收入,而出口退税也由中央财政支出,因此,加入WTO对中央财政的影响是负面的。在20xx年由于中国加入WTO,地方财政收入将比基准情景提高3.5%而中央财政收入将比基准情景减少4.1%。

7

表2 加入WTO对财政收入的影响,2007

财政收入

中央

地方

关税

进口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

其他税收 WTO情景相对基准情(100亿元, 19xx年价格) (100亿元, 19xx年价格)景的变化的百分比(%) 259.3 257.6 -0.7 142.2 136.4 -4.1 117.1 121.2 3.5 16.9 8.6 -48.9 27.9 30.5 9.3 42.6 42.1 -1.1 17.0 17.2 1.1 88.3 89.2 1.0 84.7 85.0 0.4

-5.4 0.0 -100.0

-12.9 -15.2 18.0 基准情景 WTO情景 企业亏损补贴 出口退税

数据来源:模拟结果

3. 中国加入WTO后的对策与政策调整

以上对中国加入WTO的影响分析表明,加入WTO在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机会的同时,也在劳动力转移、收入分配、城乡与地区差距等方面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在迎接机遇、面对挑战、趋利避害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加入WTO的同时,政府应对国内政策做出积极主动的调整,以最小化WTO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调整可能是必需的。

第一,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一项重要挑战是在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方面。在一个拥有50%以上农业劳动力的经济中,是不可能通过对农业保护的方式来保证农民收入的提高。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劳动力由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转移,这也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由于加入WTO可以使中国在向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出口方面更加有保障,中国加入WTO在形成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压力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为这一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未来的双边与多边谈判中,中国应当注意防止发达国家新的歧视措施,以保障我国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在国内应及早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实现他们的平稳转移,减少可能由此带来的社会冲击。减少城乡间劳动力流动在户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土地等方面的壁垒,积极推进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投资于农村教育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等,都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第二,无论从城乡收入差距还是从沿海内地差距的角度来看,中国加入WTO都有可能使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恶化。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争取良好的国际市场环境,积极支持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改善城乡收入分配的主要途径。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中央政府应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减少国内市场交易成本的方式促进国内经济的一体化,加强沿海和内地的 8

贸易联系,同时,还应该减少目前出口部门和国内经济在体制上的分割,使外贸出口具有更强的带动国内经济的作用。与此同时,国内财政和税收政策应当起到更强的收入再分配功能,通过加强完善个人所得税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减缓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收入差距扩大,使各利益群体较为均等地享受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福利提高。

第三,考虑到部分行业和企业在中国加入WTO后会受到相对大的冲击,政府也应当运用产业政策手段,对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给以一定的支持,以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抵销贸易自由化对这些产业的不利影响。这种产业政策应是功能性的,而非部门倾斜性的,应通过适当的方式对其弱势方面加以帮助,如帮助资金筹措、技术开发、研究开发成果的推广以及在存在规模经济特性的部门鼓励企业合并等,而非简单的给予补贴或保护。

第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减小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冲击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失业和养老保险体系,可以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减少在劳动力市场方面的调整成本。显然,目前在各地区和不同所有制间分割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无法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的。

第五,虽然加入WTO对整体的财政收入只有轻微的负面影响,但它对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影响却是不平衡的。加入WTO后,在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关系方面的改革和调整也将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分析这些针对WTO而进行的补充性的政策调整的影响,我们又运用CGE模型进行了两个示意性的模拟试验。这两个模拟试验主要针对加入WTO后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分析减少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壁垒和投资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第一个模拟试验假设减少阻碍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壁垒,使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下降约40%;第二个模拟试验则在第一个模拟试验基础上,进一步投资于假设农村基础教育,使得在2002-20xx年间有额外2000万农村劳动力获得中学程度的教育。表3列出了在加入WTO的同时进行这两项补充性的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宏观经济影响。可以看出这些补充性的政策调整不仅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有助于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

表3 加入WTO的对策与政策调整――宏观经济影响,20xx年(相对于基准情景变化的百分比)

社会福利 (占当年GDP的 % )

GDP

消费

投资

财政收入

城镇居民收入

农村居民收入

来源: 模拟结果 加入WTO+减少城乡劳动力流动壁垒 加入WTO+减少城乡劳动力流动壁垒+投资于农村教育 0.82 1.12 0.78 1.14 1.99 2.00 0.61 1.30 -0.48 -0.46 1.17 -0.44 1.43 4.61

9

无疑,针对加入WTO而进行一系列补充性的政策调整,能够使我们在争取WTO所带来的各种好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它对中国经济和社会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些补充性的政策调整,都是以相应的政府支出为基础的。事实上,相对于财政收入而言,加入WTO对中国财政的更大挑战是在支出方面。无论是在加入WTO的过渡期还是在过渡期之后,中国的经济都会因此处于重大的调整和改革进程之中。政府在改善经济环境、调整经济关系和促进社会公平方面所起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也将越来越强。这将大大增加政府在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调整方面的支出负担。具体而言,这些增加的财政支出负担可能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在涉外经济管理方面,加入WTO会直接增加在海关管理、卫生检疫、技术和环境标准检验以及

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成本。此外,由于国际经济交往的增多和可能的经济纠纷的增加,国际间协商和谈判体系及其相关支持手段的建设,也会要求一定的财政支出;

? 在加入WTO初期劳动力在部门间的调整将造成一定的结构性失业,这要求政府在失业保险以及

劳动力教育和培训方面提供更多的服务,并形成相应的财政支出负担;

? 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将要求政府间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强,这可能导致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 ? 虽然不可能通过农业保护的方式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的收入,但在短时期,仍可能需要增加农业

补贴以保护农民利益不至于受损;

? 由于收入分配状况可能恶化,政府在扶贫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支出将会增加;

? 随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而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将要求更多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共投资; ? 金融部门的开放将使国内银行部门的竞争压力加大,国有银行的注资需求也会增加。

虽然难以对以上财政支出需求给出准确的估算,但考虑到中国目前财政的一些脆弱方面,显然,以上财政支出负担将对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财政管理提出严峻的挑战。本文下一节我们将利用一个中长期的财政框架下,在更全面的背景下进一步分析加入WTO对中国财政持续性的影响。

4. 加入WTO与中国的中长期财政持续性

讨论中国加入WTO对财政的挑战,必须放在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在过去二十年中,以分权和渐进为特征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取得极大地成功的同时,也遗留下一些严重的问题。其中有两方面的问题与财政政策紧密相关。第一,在改革过去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过程中,实行分权虽然提高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但它也导致了中央政府所控制资源的减少。同时,由于对政府和市场各自的分工定位缺乏清楚的认识,政府退出在一些经济领域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退出了一些重要的社会政策领域,如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等。这导致中国当前在很多重要领域的公共 10

服务严重缺失。第二,改革的“渐进”和“增量”特征使得旧体制的固有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往往被掩盖起来,而这些矛盾和问题往往逐步累积并互相交织在一起,最终使各种局部的改革措施难以奏效,形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当前国有企业不合理的生产结构、银行系统的大量坏帐、社会保障体系的巨额欠帐,都是这种若干年积累下来的矛盾的具体体现,它们互相交织,不可能通过单个部门的改革来解决。而这些旧体制所遗留下来的矛盾和问题,最终往往会表现为政府的责任和债务。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改革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必须进行一系列综合的、全面的和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加入WTO无疑加剧了推进整体性改革的紧迫性。应该看到,无论是加入WTO所要求的各种开放措施和国内改革措施,还是应对加入WTO所应进行的国内政策调整,都是与我们进行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WTO并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方向,但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将会使人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中国经济当前隐藏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政府推进改革、调整国内政策的压力更大,从而加速中国的经济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入WTO为中国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新的动力。

无论是应对中国加入WTO的挑战,还是系统地推进中国的经济改革,显然必须解决前文提到的政府公共服务缺失问题和旧体制所遗留问题。要解决它们,意味着财政支出的大量增加,无疑会形成对中国财政中长期持续性的威胁。

为了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财政中长期持续性,我们利用中长期财政框架3,建立了若干未来财政发展的可能情景。我们首先考虑没有任何政策改革的基准情景,该情景假设未来财政支出水平不继续扩大,也不进行重大的税收方面的调整,而当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逐步淡出,使得长期财政收支基本保持平衡。这可以看作是一个较为保守的、不作任何改革的财政发展前景。第二个情景为加入WTO情景,假设政府为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和进一步推进改革的要求,将提高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公共支出水平,并明确地承担起由于历史原因而累积形成的各种应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如养老金隐性债务等。

对于中国财政的隐性债务水平,存在很多争论(Lardy, 2001)。表4给出了我们基于目前已有的一些研究,在考虑各种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情况下,对中国财政总体负债水平的估计。可以看出若考虑社保、银行等部门的准财政债务,中国政府的总负债占GDP的比重将在150%以上。我们将对中国准财政债务的低估计值加入到加入WTO的中期财政情景中,假设政府明确承认这些债务并且将为其支付利息。此外,在这一情景中,我们还假设由于加入WTO,政府的失业保险支出占GDP3 专栏二介绍了中长期财政框架所基于的对入口和经济增长方面的预测。

11

的比重将在2003-20xx年期间提高0.2个百分点,而在教育、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将在2003-20xx年各自逐步提高1.5百分点。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和财政的影响

12

表4 中国财政总体债务规模, 2001(占GDP的%)

国债*

政府担保的外债

准财政债务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损失

养老金隐性债务

粮食企业亏损挂帐

乡镇财政债务

其他公共部门发行债券**

总体负债水平 低估计值 20.1 4.8 124.3 48.2 63.0 2.7 2.2 8.2 149.2 高估计值 - - 154.4 70.3 71.0 - - - 179.3

*含为补充银行资本金发行的2700亿元特种国债和中央转贷地方国债

**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铁道部门发行的债券

数据来源:政府财政统计,外债统计,王燕等(2001),刘尚希等(2002),作者估计

表5和图3-图5列出了不同财政发展情景下的收入、支出、赤字和债务余额变化情况。在基准情景下,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在20xx年之后将逐步下降。但是,应该明确,这一情景虽然保证了财政的持续性,却是以在众多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缺位、历史欠帐继续累积为代价的。这一财政发展情景显然是不能满足加入WTO和促进改革的形势要求的。而在WTO情景下,一旦政府承担起其所应负担的支出责任,如果没有额外的收入增加,财政债务在2002-20xx年期间将维持在140%-150%的水平上。显然,在这一情景下,财政是无法实现持续发展的。

由于养老金的支付缺口是在未来50年左右的时间里逐步发生的,我们在加入WTO的中期财政情景中,还假设了另外一种偿还养老金债务的方式, 即不将当前的隐性债务存量显性化,而是在将来用财政支出弥补每年的流量缺口。基于以前的研究,我们在此假设在2003-20xx年间需要额外增加相当于GDP的0.9%的财政支出以补贴养老金体系的赤字。从表5和图5给出的结果可以看出,在这种方式下,尽管初期债务规模有所下降,但由于基本财政赤字的扩大,债务余额却增长得很快,在20xx年仍将达到GDP的130%。这种情景下财政也是不可持续的。

加入WTO和推进改革所带来的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威胁,又进一步要求在财政收入和债务管理方面的政策调整。通常,可以采取增加税收和出售国有资产的方式来防止债务的过快增长。但是,考虑到当前财政债务水平高达GDP的150%以上,依靠税收的提高来减小债务以实现财政的持续发展,可能是不可行的。过高的税负将形成对经济活动的扭曲,会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若包括预算外和体制外资金,中国的实际宏观税负水平可能在25%以上(刘尚希等,2002),进一步增加的空间已经不大。考虑到目前大量的国有资产存量,出售部分国有资产为政府的准财政债务,特别是为或有债务筹资,应该是一个相对可行的解决办法。

13

表5 中期财政前景,2002-2015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10 2015

7.0 7.7 7.7 8.5 7.9 7.8 7.4 6.6

3.3 2.9 2.5 2.4 1.4 0.9 1.8 2.5

1.5 1.7 1.8 2.0 2.0 3.0 3.5 3.5

17.8 18.2 18.7 19.1 19.6 20.0 20.0 20.0

21.2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0.7 0.9 0.9 0.9 0.9 0.9 0.9 0.9

20.5 20.5 20.5 20.5 20.5 20.5 20.5 20.5

-2.7 -2.3 -1.8 -1.4 -0.9 -0.5 -0.5 -0.5

-3.4 -3.2 -2.7 -2.3 -1.8 -1.4 -1.4 -1.4

26.2 26.5 26.9 26.6 26.0 24.8 21.7 19.0 宏观经济假设 GDP实际增长率(%) 实际利率(%) 通货膨胀率(%) 基准情景(占GDP的百分比) 收入 支出 利息 基本支出 基本财政余额 整体财政余额 债务余额

收入 17.8 18.2 18.7 19.1 19.6 20.0 20.0 20.0 支出

利息

基本支出

基本财政余额

整体财政余额

债务余额* 21.2 22.4 22.9 23.6 24.2 24.7 26.9 27.8 0.7 0.9 0.9 1.0 1.1 1.1 1.7 2.8 20.5 21.5 22.0 22.6 23.1 23.6 25.2 25.0 -2.7 -3.3 -3.4 -3.5 -3.5 -3.6 -5.2 -5.0 -3.4 -4.2 -4.3 -4.5 -4.6 -4.7 -6.9 -7.8 147.7 143.4 141.6 139.2 139.8 140.9 148.5 151.9 WTO情景,假设养老金支付缺口在未来50年内逐步发生 (占GDP的百分比)

收入 17.8 18.2 18.7 19.1 19.6 20.0 20.0 20.0 支出

利息

基本支出

附加的养老金支出

基本财政余额

整体财政余额

债务余额** 21.2 24.2 24.8 25.4 26.1 26.7 28.0 29.2 0.7 20.5 0.9 1.0 1.1 1.2 1.3 1.9 3.3 21.5 22.0 22.6 23.1 23.6 25.2 25.0 0.9 0.9 0.9 0.9 0.9 0.9 0.9 -2.7 -5.1 -5.1 -5.3 -5.3 -5.4 -6.1 -5.9 -3.4 -6.0 -6.1 -6.3 -6.5 -6.7 -8.0 -9.2 87.7 89.6 92.4 94.6 98.4 102.3 117.1 129.8 *包含表4中对准财政债务的低估计值。

**包含表4中对准财政债务的低估计值,但减去养老金隐性债务。

1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和财政的影响

图3. 基准情景下的财政收入、支出和债务,2001-20xx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和财政的影响

图4. WTO情景下的财政收入、支出和债务,2001-20xx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和财政的影响

图5. WTO情景下的财政收入、支出和债务,2001-20xx年 (排除养老金债务)

15

我们建议了一个示意性的中期财政改革情景,它通过提高收入和出售国有资产的方式来解决加入WTO后的中期财政持续性问题。在这一情景下,我们建议在税收政策方面,应通过加强征管、扩大税收覆盖面的方式,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使得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6个百分点,这样,在公共服务方面所需要增加的财政支出可由一般性的税收收入来弥补,基本性财政支出和收入基本持平。与此同时,在未来7年的时间内,通过出售国有资产,每年为准财政债务的利息和本金支出通过相当于GDP的6%左右的资金。这样,在20xx年之后,整体财政债务将稳定在GDP的40%左右的水平上并逐步下降(表6和图6)。

表6 建议的中期财政改革情景,2002-2015 收入

支出

利息

基本支出

附加的养老金支出

基本财政余额

整体财政余额

出售国有资产融资 债务余额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10 2015 17.8 19.4 21.1 22.7 24.4 26.0 26.0 26.0 20.5 23.2 23.6 24.4 24.9 25.4 26.8 26.5 0.7 0.9 0.9 0.9 0.9 0.8 0.7 0.6 20.5 21.5 22.0 22.6 23.1 23.6 25.2 25.0 0.9 0.9 0.9 0.9 0.9 0.9 0.9 -2.7 -3.0 -1.8 -0.8 0.4 1.5 -0.1 0.1 -2.7 -3.9 -2.7 -1.7 -0.5 0.6 -0.8 -0.5 4.5 6.1 5.2 5.5 6.0 6.6 6.3 0 83.2 78.2 74.1 68.6 62.9 56.0 41.4 39.7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和财政的影响

图6. 建议的财政改革情景下的财政收入、支出和债务,2001-20xx年

当然,以上中期财政分析框架和情景都仅是示范性的,还非常粗略。实际的政策分析和制定需要依赖于更详细的收入、支出分析和中期财政规划。但是,利用这些粗略的框架,可以揭示出财政发展中一些主要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帮助我们理解未来的风险因素和不确定性。它们可以成为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财政持续性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

16

5. 结论

中国加入WTO将对财政收入造成轻微的负面影响,并且这种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中央财政上。但是,加入WTO对财政支出方面的挑战远大于收入方面。无论是为应对加入WTO的冲击,还是为推进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中国财政的支出和债务都将大量增加,财政发展的可持续性将受到严重挑战。显然,我们需要一个覆盖贸易体制、国内税收制度、财政支出体制和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的综合的改革计划。这样的一个综合的改革不仅有助于加入WTO的平稳过渡,也将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17

参考文献:

李善同,王直,翟凡,徐林. 《WTO: 中国与世界》,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刘尚希,赵全厚,“政府债务:风险状况的初步分析”,《管理世界》,2002. 5

王燕,徐滇庆,王直,翟凡,“中国养老金的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经济研究》,2001. 5

Hertel, Tom, Zhai, Fan and Wang, Zhi (2001). "Implication of WTO Accession for Poverty in China”, mimeo, 2002

Lardy, Nicholas(2000), “Fiscal Sustainability: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Wang, Yan, Dianqing Xu, Zhi Wang and Zhai, Fan (2001), “Implicit Pension Debt, Transitional Cost, Options and Impact of China’s Pension Reform”,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2555

Zhai, Fan and Li, Shantong (2000). "The Implications of Accession to WTO on China's Economy," Third Annual Conference on Global Economic Analysis, Melbourne, Australia, June 27-30.

Zhai, Fan and Wang, Zhi (2001). "WTO Accession, Rural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rbanization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Xiamen, China, June 2728, 2001

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