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区政府工作报告(定稿)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xx年1月6日在济宁市任城区

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岳 根 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全区上下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团结拼搏,砥砺奋进,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二五”实现平稳开局,任城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xx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2亿元,是20xx年的1.8倍,年均增长14.4%;地方财政收入达

—1—

到18.67亿元,是20xx年的2.81倍,年均增长29.51%,迈入全市第一方阵,4个镇街跻身亿元镇街行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亿元,四年累计完成349亿元,年均增长26.42%。三次产业比例由20xx年的10.4:54.9:34.7调整为8.6:56.4:35。工业加快调整振兴。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医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16家。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15.2亿元,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77.5%。战略性新兴企业发展到3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1%,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5%。现代服务业迅速成长。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发展到199家。“两大综合物流园区、四大专业物流中心”初具规模,开发区医药物流园成为省级重点服务业园区。都市农业特色初显。“四大园区、四大基地”格局基本形成。25个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长沟葡萄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李营苗木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李营牌”商标。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5家,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46个。农村六大工程全面启动。被列入山东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改造中低产田6万亩,粮食连年增产丰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体系日益健全。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6%。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4.05万亩。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积极抢抓济宁中心城区扩行政区划调整机遇,坚持规划引领,全力推动城乡“三年大建设、三年大变样”。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4.6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

—2—

52.3%。任城新区成为中心城区北延的重要板块,“六纵三横”路网形成,城市框架大幅拉开,商务中心、科技中心等一批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现代森林阳光、宜业宜居宜商形象初步展现。老城改造稳步推进,实施拆迁改造200多万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60余条。济宁大道、临菏路建成通车,105国道、济邹路、济梁路及城市主要出入口升级改造基本完成。小城镇提升行动扎实推进。薛口、桃园等11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回迁。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城乡环卫一体化、综合执法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绿地达到589万平方米。新修农村公路152公里。城乡环境面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发展后劲逐步增强。投资拉动、创新驱动、园区带动一体推进,转型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累计招引项目1252个,到位区外国内资金24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621万美元。园区持续扩区增容。任城经济开发区、济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建成面积分别达到20平方公里和4.3平方公里,森达美跃进港区、南张综合物流园区加快集聚成型。科技人才支撑日益凸显。连续五次成功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建立国家级实验室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省市级院士工作站2家,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948名。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46项。创出中国驰名商标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5个。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区镇财政体制改革等扎实推进,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持续推动全民创业,民营业户发展到3.06万户,民营企业发展到4038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3—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探索出“治用保防控”结合的治污减排新模式,先后实施截污导流中水库、洸府河入湖口人工湿地等5个重点生态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淮河流域治污检查。秸秆禁烧长效机制基本形成。森林覆盖率达到23.32%。

民生状况显著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46元,年均分别增长12.1%和12%。坚持每年兴办为民利民十件实事,财政累计安排民生支出20.9亿元。就业形势持续稳定,累计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85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五大保险参保人员达到86.8万人次,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纳入国家级试点县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8%。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12.5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780户。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新建、改造校舍1.5万平方米,省市级规范化学校分别达到8所和21所,占全区学校总数比例提高到44%。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基层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创建“全国基层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区”。与齐鲁医院合作、托管基层卫生院及“先看病,后付费”等模式取得成功经验。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疾病得到有效防控。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

和谐局面巩固发展。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坚持重大事项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区政协通报制度,主动接受

—4—

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6件,政协委员提案533件。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依法行政迈出新的步伐。着力打造 “平安任城”,构建起“四条线、两个面”的综治工作格局,“小档案促大平安”经验在全国推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普法工作深入开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第九、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依法完成。建立起以“三资五制”为重点的村级民主决策长效机制。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公民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建设农村文化大院300个、农村书屋300处,庄户剧团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团体大量涌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到332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区、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全省双拥模范先进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等称号。广电新闻、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防震减灾、应急管理、统计、审计、物价、档案、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会等事业统筹推进,和谐稳定的局面不断巩固发展。

各位代表!四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历届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的关心帮助,凝聚着包括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在内的全区人民的心血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为任城改革和建设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5—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也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煤电产业占比较大,路径依赖没有打破,产业竞争优势不够明显,缺乏支撑带动作用突出的大企业、大集团,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成长不快,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城乡建设管理水平亟需提升。城市建设起步较晚,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水平有待提高,辐射带动功能不强,新型城镇化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快,城乡环境面貌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社会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够稳固,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经济社会转型期间矛盾问题增多,创新完善社会管理的任务异常繁重。四是政府自身建设需要加强。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干部的创新能力、执行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在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方面有待继续加大力度。对这些问题,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任城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们爬坡过坎、负重奋起的关键阶段。从宏观形势看,我们既面临着国内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有利环境,也面临着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不确定、不稳定性上升的复杂局面;从区域竞争看,我们既面临着济宁组群结构城市加速融合带来的

—6—

重大机遇,也面临着周边县市区特别是“一城四区”竞相发展的激烈竞争;从产业结构看,我们既取得了资源型县区转型发展的新成果,也面临着产业层次不高、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土地、资金、人才、环境等瓶颈制约带来的压力。综观发展大势,虽然形势复杂多变,但机遇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与先进县市区并肩比拼,勇当转型崛起的先行军,再谱任城发展的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十三次党代会既定部署,牢牢把握转方式调结构主线,不断强化科技创新、项目带动“两个支撑”,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战略,加快构建现代新城区、产业发达区、生态宜居区、和谐首善区“四区”格局,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政府自身建设,为全面建设民富区强、文明和谐新任城而努力奋斗!

立足实现“经济翻一番,城乡同发展,提前达小康,生态得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转型实力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5%、17%以上,绝对值分别达到470亿、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绝对值达到270亿元,均实现翻番目标。资源型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5:52:43。精细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医药三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70%以上,培育出1

—7—

个百亿级企业、2个50亿级、8个20亿级企业。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以上。基本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整体实力跃升一个新台阶,稳居全市第一方阵,跨入全省一流县区。

——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5%。任城新区一体两翼、三面拓展,建成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15万,基本实现由新区向新城、由建设城市向经营城市转变。金城、仙营成为引领服务业发展的时尚街区、精品城区。南张、李营加速融入主城区。任城经济开发区坚持产城融合,统筹产业聚集与新型城镇化,高标准开发洸府河以东片区和蓼沟河片区,打造东部工业新城。石桥北接工业新城、西连北湖新城,形成具有湿地特色的滨湖生态城镇。二十里铺依托济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快驻地改造提升,建设生态工业新城。长沟镇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交通枢纽型、产业带动型的省级中心名镇、运河物流重镇。农村社区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构建起同发展、共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文化强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体现,任城精神广泛弘扬,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城乡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艺精品力作、优秀文化人才不断涌现,塑造出一批彰显任城特色、社会影

—8—

响广泛的文化品牌。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走在全市前列。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任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治用保防控”结合的生态保护模式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各项约束性指标如期完成。发展低碳经济、推动绿色增长,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加快形成,走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森林覆盖率达到28%以上,城市绿地率达到40%以上。

——全面小康提前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均保持在15%以上,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双倍增”。民生投入年均增长12%以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加快实现,普惠型、增长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加均等。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群众的幸福感普遍增强。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的发展,任务光荣艰巨,前景光明美好。只要我们只争朝夕、奋发努力,就一定能够早日把任城建成产业发达、优势凸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县区,建成城乡秀美、生态良好、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县区,建成文化繁荣、事业进步、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县区,建成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安定团结良好局面不断巩固发展的县区,建成民生殷实、生活富足、城乡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的县区,让任城大地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9—

20xx年政府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城建、关键抓项目”,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开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全面完成市里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围绕实现上述目标,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就我区来讲,抓经济,重点就是抓工业;转方式,重点就是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调结构,重点就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我们要坚持工业强区理念不动摇,实施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战略,不断推动工业经济增量提质。

增强优势主导产业支撑力。把着力点放在调整优化结构、增强配套能力上,大力实施“双轮驱动”,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40个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机械制造产业,突出抓好工程机械及机床配件、汽车零部件等项目,积极向高附加值的整机制造、终端产品发展;精细

—10—

化工产业,突出抓好卡松绿色环保液压油、小松油品研发中心、云天化氨化造粒复合肥等项目,推动化工产品深度开发、高端发展;食品医药产业,突出抓好方健制药、天博食品工业园等项目,着力提高科技含量;新兴产业,抓好晨阳碳素沥青基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等项目,加速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链,放大引领带动效应。年内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三大工业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增幅保持在25%以上,占工业经济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保持在65%以上。

增强骨干龙头企业带动力。年内力争销售收入过5亿元企业突破30家,其中过50亿元企业1家,过20亿元企业2家。实施“百户企业扶持工程”和“百名高管人才培训工程”,选择70家传统企业、30家新兴企业重点扶持,对100名高层企管人员重点培训。围绕建设企业梯队,把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摆在突出位置,选择成长性好的重点骨干企业,积极寻求与区外大企业的合资合作,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技改扩能、资本运作等途径,推动重点企业裂变倍增。鼓励中小企业围绕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开展技术协作与产品配套,形成“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群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要素保障、扶持上市等方面,制定落实更具突破性、更有含金量的政策,给予更多个性化的“贴身”服务,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引导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优选部分重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加快推进两化融合。

增强特色工业园区集聚力。坚持产业集聚、项目集中、开发集约,打造主导产业清晰、带动作用突出的特色园区。任城经济

—11—

开发区按照“千亿园区”定位,严格落实功能分区和区中园规划,不断优化项目布局,增强配套功能。坚持“小机构、大服务”,实行强镇扩权、松绑减负,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激发释放内生动力,集中精力主攻产业发展,加快打造装备制造、现代医药和新兴产业聚集区。济北高新技术产业园依托碳素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吸引高端关联项目入驻,打造高端化、生态化、循环型的精细化工园区。建立资源共享、利益分享的发展机制,吸引镇街工业项目、招商引资项目、退城入园项目入驻两大工业园区,不断提高项目密度、投入力度和产出强度。

二、加快成长现代服务业,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现代服务业是任城转型跨越的最大潜力所在。我们要协调发展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融合互动,着力构建“水陆相连、业态齐全、模式现代、规模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力争年内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6个百分点。

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统筹推动商业服务与城市开发建设,科学规划商业设施,预先留足发展空间。加快传统商贸业提档升级,完善城市商业网点,兴建一批各具特色的美食、购物、休闲“一条街”。积极引进大型城市综合体,沿金宇路、济安桥路布局亿丰时代广场、太平洋商业广场、金宇商贸城、娱乐城片区综合体等项目,打造业态全、层次高、贡献大的“城中之城”,带动西部城区、任城新区商贸服务业,崛起中心城区北部商圈。

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港区、园区、城区多区联动,煤炭物

—12—

流、苗木物流、医药物流、化工物流、综合物流齐头并进,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打响“运河物流”品牌。统筹布局新上项目,加快推进金宇汽配城二期,推动南张综合物流园集聚成型。抓住长沟船闸泵站、南水北调输水与通航结合工程机遇,规划建设长沟临港产业园、石桥航运物流园和二十里铺化工码头。鼓励物流企业紧贴产业链条,推广应用电子商务,搭建信息化、数字化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完善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实体配套,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优先发展新兴服务业。积极引进银行、保险证券、担保抵押、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整合区内楼宇资源,吸引企业总部入驻,发展特色楼宇经济。启动大唐高鸿电信、仙营3C商圈建设,促成国内知名数码企业落地,实现研发、生产、仓储、销售一体发展,打造鲁西南信息产业高地。积极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中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周边旅游资源,借力借势发展旅游经济,加快交通中转、住宿餐饮、网络信息平台等旅游要素建设,建设区域性旅游集散地。

健康发展房地产业。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区内骨干房地产企业做大做强,引进国内外实力雄厚、理念先进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参与城市开发建设。加快蓝天花园二期、长安花园三期等续建项目进度,启动蓝天豪庭、新华片区一期、华任尚品小区等新建项目,打造高品质房产,形成地标性建筑。科学安排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供应比例,满足不同层

—13—

次的住房需求。大力发展商业地产,持续提高经济贡献比重。

三、打造都市农业亮点,促进产业延伸融合

坚持以“农村六大重点工程”为抓手,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产业化的理念提升农业、合作化的模式发展农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积极发展标准农业、品牌农业、旅游农业。

提升城郊型农业。围绕城市特点、市民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农业结构,巩固发展长沟三韩蔬菜、石桥池藕、二十里铺千户特菜、孟营西红柿、崔庄黑木耳基地,建设城市居民的“菜园子”。结合发展都市农业,突出南水北林特色,依托李营苗木、长沟葡萄、石桥荷花,加快运作推进中国北方名优花木集散中心、长沟葡萄休闲园、接庄吉康精准农业示范园、二十里铺塌陷区生态观光园等“四大园区、四大基地”重点项目,更好地满足市民近郊出游、休闲观光、体验参与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旅游助农富农。

打造标准化农业。坚持“高效、生态、品牌”理念,健全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技术标准研究、质量检测检验和追溯体系,加强从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监管,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地认定,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力争2个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以农业标准化带动农业品牌化,打造一批市场信誉较高的地域性知名品牌,争创“乔禾王”国家苗木名牌。

发展设施化农业。高标准实施全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利用3年时间,完善提升10.07万亩耕地的水利设施,建设旱能浇、涝能排,现代化、生态化的高产良田。启动南、北跃进沟、幸福河等骨干河道治理和涝洼地综合治理,抓好二十里铺项

—14—

目区土地综合开发、长沟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农机化效益提升工程,建设3个万亩机械化作业示范推广基地。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为重点,完善农业防灾体系,确保农业生态安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提升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和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

推动产业化经营。坚持强龙头、建基地、扩规模、伸链条,进一步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培育扶持一批加工型、品牌型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年内新增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规范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土地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集中。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配送专卖等现代流通方式,渐进推动“区超对接”,加快实现超市“直购”、农产品“直供”,提高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组织化水平。

四、统筹推动城乡发展,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深入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协调推动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服务功能完善、特色魅力彰显。

高点打造中心城区。统筹抓好新区开发、老城改造和工业新城建设,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任城新区重点突出功能完备和产业成长。按照“行政办公、商务金融、文化休闲、现代物流”四大功能板块规划布局,坚持分步实施、分区开发、确保续建、突出重点,提速推进商务中心、科技中心、疾控中心、汇翠园小区、金融大厦、翠都国际、鲁西矿业小区和金宇变电站等重点工

—15—

程建设,年内完成党政机关搬迁,汇翠园小区具备入住条件。加快成长新区产业项目,湿地公园东部商务区启动中德商业广场,西部商务区推进信用联社、电信大楼建设,协调推动产业业态提升和城市布局优化。老城区重点突出改造提升与疏朗空间。坚持整体改造、连片开发,加快防爆电机厂片区、南岱商业街区开发建设,协调提升服务功能、城市形象与居住环境。推动城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退二进三,进一步拓展城市经济成长空间。任城经济开发区重点突出打造东部城区重要功能板块,实施蓼沟河景区东部行政办公、商贸服务、高端社区建设,尽快初具新城雏形。启动省道338线、供销路北延、任兴路东延和金宇路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稳步推进镇村建设。全面完成镇村规划修编,明确发展定位,界定功能分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格局。加快镇街驻地改造提升,引进有实力的开发企业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进行商业开发,同步实施景观改造,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坚持村为主体、先建后拆,优先启动具备条件的城郊村、园中村、驻地村、压煤搬迁村规划建设,推进刘堤头社区、史行社区、石桥社区等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快和谐社区搬迁。强化社区管理服务职能,配套建设各类服务设施,让群众享受到更完善、更满意的公共服务。启动桃源、曹刘等社区回迁商业街区建设,探索完善壮大村居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和分配方式,增强社区的持续发展和社会保障能力。

全面加强城乡管理。大力推行“社会化城管”,按照责权利对

—16—

等原则,科学划分区、镇街、村居权责,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管理格局,提高城乡管理的精细化、网格化、数字化、专业化水平。围绕清脏、治乱、拆违、造靓,进一步健全环卫队伍,完善环卫设施,配置环卫设备,健全常态长效保洁机制,下决心使城乡环境实现大的改观。严格市容执法、规划执法和专项执法,不断增强执法刚性,维护城乡建设秩序。

五、突出抓好项目带动,增强产业升级后劲

坚定不移地以投资保增长、以项目促调整,集中开展“大项目突破年”,形成投产一批、在建一批、签约一批、在谈一批、盯住一批的良性循环,在扩大投入中优化投资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力争引进过亿元项目10个,过5亿元项目3个,过10亿元项目1个。

扩大开放引进项目。国内盯住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国外主攻日韩、欧美,形成新的招商攻势。抓好产业招商,围绕四大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着力引进关联度大、配套性强、产业链长的基地型、龙头型项目,实施更多上下游配套协作项目,推进招商引资由“点式”向“链式”转变。抓好企业招商,进一步凸显企业的招商主体地位,鼓励骨干企业和成长性好的企业舍得拿出优势资产,积极寻求与区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合资合作,以开放促裂变、以存量换增量,引进战略投资者落地兴业,依托大型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抓好园区招商,按照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优势特点,分类集聚,有效对接,打造特色鲜明、集群发展的经济增长极。

—17—

择商选资优选项目。紧扣产业转型升级,注重研究政策、对接政策,研究产业、对接产业,研究客商、对接客商,主攻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跨国公司、大型央企和民营巨头,了解掌握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动向和投资重点,科学研判重点区域的资本流向、产业转移信息,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项目筛选论证,严把用地控制、投入强度、财税贡献、节能环保等标准,进一步提高项目门槛,促成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优化环境服务项目。紧扣环境生命线,牢固树立“投资任城就是造福任城”的思想理念,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透明的法制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和灵活优惠的政策环境。加强项目服务,开辟绿色通道,有效解决从前期运作到落地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提供从洽谈签约到投产达效的全过程、一条龙、规范化、系列化服务。集中开展施工环境、涉企检查、规范执法专项整治等工作,下大力气纠风治乱、治庸治懒,整治不作为、慢作为和无错不为现象,把任城打造成投资洼地、服务高地、兴业宝地。

六、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引领服务转型发展

深入落实科技兴区、人才强区战略,进一步加快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任城制造向任城创造转变。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与著名高校、大院大所深化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在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依托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建立

—18—

社会化、网络化的服务创新体系,构筑科技资源共享、投融资、技术交易等中介服务平台,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及产业化水平。力争新增2个以上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3.6%以上。推动科技资本与风险资本、金融资本紧密融合,促成高技术服务企业上市融资。年内力争卡松科技进入上市辅导期,做好在创业板上市的前期工作。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开展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活动,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参与各类标准的制定修订,加快培育一批研制先进标准、采用先进标准的优势企业群体。调整用好政策杠杆,更多地重奖创新、重奖标准、重奖品牌,增强任城企业的市场“话语权”,年内力争新创2个国家级名牌。

构筑区域人才高地。提升智力资本作用,加快由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由项目牵引向人才引领转变。深入推进九大重点人才工程,培养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采取“人才+项目”的方式,依托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和创新项目,集聚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领军人物和研发团队。在任城经济开发区探索设立“人才特区”。积极构建创业孵化、科技评估、金融支撑、政策保障体系,进一步形成助推创新型企业发展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推进绿色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环保优先,更好地统筹地上与地下、当前与

—19—

长远、生产与生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分解落实重点用能单位目标责任,逐步强制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项目用能审核,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加强用能审计,发展清洁生产,开展工业锅炉改造和余热余压利用,扶持发展循环示范企业,把任城经济开发区、济北高新技术产业园打造成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节能设备、节能工艺、节能材料,组织实施绿色照明、热电联产、炉窑改造等重点节能项目,继续抓好公共机构、交通运输和建筑节能改造,持续降低能耗水平。

强力抓好治污减排。实施治污减排动态管理,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双重控制,不断加大工业点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强环保专项执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清理取缔“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创新资源利用模式,大力推进中水回用,推动工业入园集中发展、企业用水综合调配;综合治理“三尘两气”,整治取缔城区燃煤小型炉具,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年内完成三个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配套管网,改善河流水质,确保20xx年南水北调东线通水过境水质安全。实施采煤塌陷地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推进洸府河入湖口人工湿地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湿地群、水世界。严格考核土地投资强度和投入产出率,抓好土地增减挂钩置换和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清理闲置低效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障城乡发展

—20—

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完备林业生态体系,年内新增造林3000亩。扎实推进生态镇街、环境优美社区等生态创建活动,打造一批卫生庭院、干净街巷、美丽村庄。

八、注重保障改善民生,不断加强社会建设

从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增加投入入手,尽心尽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继续为民办好10件实事,真正让城乡群众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园区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落实促进就业各项政策,突出“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被征地农民等重点群体,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完善区镇村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在8个镇街、50个村居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启动任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强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年内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施“彩虹计划”,实现集体劳动合同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全覆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进一步构建更高水平、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形成正常增长机制。加大企业减负力度,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0%下调到18%。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关心关注鳏寡孤独、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生活,利用2—3年时间

—21—

对镇街敬老院进行改造,实施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400套、10.7万平方米,让更多老百姓安居乐业。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落实教育优先战略,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2所、市级规范化学校4所。重视加强校园安全,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启动23届省运会任城赛区体育场馆建设,实现全民健身工程全覆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区中医院为龙头,积极发展特色中医。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化解工作。新改建县乡公路34.3公里。升级改造农村电网,建设30个标准用电村。继续推进农村公共供水工程,扩大建设二十里铺水厂,启动建设长沟水厂,加快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进一步巩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突出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群众诉求渠道畅通和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加强实有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切实把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健全城乡社区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完善城市社区、农村群众的自治机制,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深化“平安任城”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狠抓生产、消防、交通和食品药品领域的安全管理,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

—22—

产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实施文艺精品工程,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市场管理。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大力推进双拥共建。关心支持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统筹做好广电新闻、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防震减灾、统计、审计、物价、史志、档案、红十字会等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富民强区的重任,历史地落在我们肩上。面对人民的期望、组织的重托,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与时俱进,建设创新政府。能否顺应时代要求、担当起引领发展的重任,是对政府施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将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推进科学发展的一大法宝,紧密结合任城实际,深入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进一步提升境界,拉高标杆,凝聚共识,增强合力,激发起不甘落后的斗志和争先进位的精气神。把深化思想解放与建设学习政府结合起来,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学习掌握法律法规、产业发展、财税金融、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知识,保持思想和能力上的与时俱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3—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是政府的施政之本。我们将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主动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完善行政决策的程序规则,重大决策必须经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研究,适时进行决策后评估,真正纳入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受追究。

牢记宗旨,建设为民政府。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求福祉,是每个政府工作人员的政治责任和本色天职。我们将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先、以民为重,深入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顺应群众对就业收入“多元普惠”、文教社保“人人享有”、城乡发展“统筹一体”、生态环境“宜人宜居”的新要求,把公共财政资金用到发展最需要、群众最受益的地方,努力使城乡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幸福美好的生活。

勤恳务实,建设效能政府。务实高效是政府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将把作风建设牢牢抓在手上,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带头弘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对各项工作决策,定了就干、马上就办,言必信、行必果,跟进抓好政务督查、效能

—24—

监察和绩效考核,切实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每个政府工作人员都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求急功近利的虚假政绩,不讲不切实际的盲目攀比,力戒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发展。

惩防并举,建设清廉政府。廉政建设关系政府形象和民心向背。我们将讲党性、重操守,既创发展新业、又开廉政新风。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健全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财政投资评审等制度,深化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治理。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纪办案,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任城发展正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前进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积极投身任城跨越崛起的伟大事业,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奋发有为、激情创业,为建设民富区强、文明和谐新任城而努力奋斗!

—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