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实用知识读本

气象实用知识读本

气象实用知识读本

主编:成本文

审定:田吉阶

作者简介:成本文(1938—— ),男,湖南湘乡人,19xx年毕业于北京气象专科学校,气象高级工程师。19xx年在成都气象学校任教,19xx年支边来桑植县,至今已在桑植工作生活了五十年,主要从事气象科技服务方面的研究。

气象实用知识读本

气象实用知识读本

气象实用知识读本

一、桑植县自然地理及气候概述

1、地理位置

桑植县位于湖南西北部,地处武陵山北系中段,云贵高原的前缘,澧水上游。东经109°41′至110°46′,北纬29°27′至29°48′之间。东与慈利县、石门县和武陵源区接壤,南与永顺县和永定区相依,西与龙山县交界,北与湖北省的 鹤峰县、宣恩县相邻。总面积3474平方公里,东西长104公里,南北宽57公里。全县地貌形态多变,崇山起伏,纵横交错。地形趋为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多山,以中山为主,山丘相间,系武陵山脉北支和中支的延伸,形成九条主要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北高南低,有大小山头10426个,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3座,全县最高点位于西北部八大公山的斗蓬山,海拔1898.8米,最低点位于东南部竹叶坪乡的柳杨溪村,海拔仅154米。属于中山——中低山——丘陵——岗地——平原等多层地貌,并且分级较明显。

2、气候概况

桑植县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季明显。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与我省同纬度的岳阳地区相比,具有四个不同的气候特点:即内、外半县差别大,霜期长短大不同;雨季开始迟,春夏多暴雨;盛夏行雨多,常有插花旱;冬季严寒短,夏季少酷热。本县光热偏弱,但雨量充沛。梯带气候明显,山地小气候多样。年平均气温14——17℃,年平均降雨量在900——2000毫米之间,年日照时数为900——1400小时,无霜期为260——330天。

二、气象基础知识

2

1、常见的气象观测项目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气象观测可以分为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卫星观测、雷达观测等。地面气象观测在特定的地面气象观测场进行,观测场要设在能较好的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候特点的地方,避免局地地形的影响,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避免建在陡坡、洼地或邻近有公路、工矿和高大建筑物的地方,要避开有地方性雾、烟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地方。

地面气象观测站按不同的需求分为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站。桑植是属于国家基本气象站。每天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每天2.5.8.11.14.17.20.23时进行八次观测和发报等,主要观测的气象要素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风向和风速、降水量、日照、蒸发量、地面温度和雪深等。

(1)云: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可见聚体,其底部不接触地面。云的形成和演变,是大气中错综复杂的物理过程的具体表现之一,也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征兆。因此,学会看云可以预知一些天气变化。

根据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低云、中云、高云三大族,共有29种云。有云才可能有降水,但产生强降水的云是低云。

A、积雨云:云体浓厚庞大,垂直发展非常旺盛,远看像耸立的高山,花椰菜园弧形重叠的轮廓开始模糊。云顶由冰晶组成,有白色毛丝般光泽的丝缕结构,常呈铁砧状或马鬃状。云底阴暗混乱,起伏明显,有时呈悬球结构。积雨云形成后常产生雷暴、大雷阵雨、冰雹,云底偶有龙卷风产生,积雨云所产生的降水为阵性降水,持续时间不长,但强度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等,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较大威胁。

B、雨层云:这种云层厚而宽,它低而漫无定形,云体均匀成层,能 3

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云的底部常伴有碎雨云。常产生较大的雨、雪,它不是阵性而是连续性的,它造成的危害没有积雨云那么严重。

C、层积云:团块、薄片或条形云组成的云群或云层,常呈行、成群或波状排列。云块个体都相当大,云层有时布满全天,有时分布稀疏、常呈灰色、灰白色,常有若干部分较阴暗。层积云有时可降雨、雪,通常雨量较小。

D、高层云:常呈条纹或纤缕结构的云幕,有时较均匀,呈灰白色或灰色。云层较薄部分,可以看到昏暗不清的日月轮廓,看去好像隔了一层毛玻璃。厚的高层云,则底部比较阴暗,看不到日月,云底没有显著的起伏。它可降连续间歇性的小雨、雪。

看云还要进行云量的观测。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把天空分成10等份,云把天空遮蔽几成就是几份云。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晴天,是指天空晴朗无云或有不到天空可视面积10分之3(即3成)的云层;多云是指天空有3——7成的云量,阴天是指天空有8成以上的云量,通常是云量布满全天。

(2)能见度:

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能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交通、航空和航海的安全。所以能见度的观测是“安全气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气象台站观测的能见度,是有效的水平能见度。即指四周视野中二分之一以上的范围能看到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

(3)空气温度和湿度

A、空气温度: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是构成一地气候特征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各种天气现象,产生天气变化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

4

气象台站所测定的气温是离地面1.5米高度的温度。观测的项目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等。日平均气温是指当天02、08、14、20时四次气温的平均值。

B、湿度:湿度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和潮湿程度的物理量。它是形成云、雾和降水现象的重要因素,湿度的变化往往是天气变化的前奏。

气象台站测定的湿度是离地面1.5米高度的湿度。观测的项目: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等。

(4)风

空气运动产生的气流,称为风。地面气象观测中的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用风向和风速表示。

A风向: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最多风向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出现频数最多的风向。人工观测风向是观测最多风向,用16个方位表示。

B风速: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移动的水平距离,用米/秒为单位。人工观测风速是测量的平均风速。在没有仪器测量风的情况下,用目测风力来确定风的等级(见风力等级表)。

(5)降水

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或固态(经融化后)的水。降水的观测包括降水量和降水强度。降水量是指某一时段内的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气象台站测量降水量的仪器,主要是雨量器,雨量器口的内径为20厘米,仪器口距地面70厘米高。单纯测量降水的站点尽量选在避风的地方,不宜选在斜坡或建筑物的顶部,不要太靠近障碍物。

人工观测:02、08、14、20时4次定时的6小时降水量;一般统计20时至20时24小时的降水量;通常测定10分钟和1小时的最大降水强度。

5

(6)日照

日照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描述日照的长短有两个概念,可照时数与日照时数。气象台站观测的日照是指日照时数。以小时(h)为单位,取1位小数。

2、常见天气现象

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它包括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他现象。天气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反映着大气中的不同物理过程,是天气变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天气预报的参考依据之一。

(1)降水现象

A、雨——滴状的液态降水,下降时清楚可见,强度变化较缓慢,落在水面上会激起波纹和水花,落在地上可留下湿斑。

B、阵雨——开始和停止都较突然,强度变化大的液态降水,有时伴有雷暴,是容易产生洪涝的天气现象。

降水量划分的标准(指24小时降水量):小雨小于10.0毫米;中雨10.0——24.9毫米;大雨25.0——49.9毫米;暴雨50.0——99.9毫米;大量雨100.0——249.9毫米;特大暴雨250毫米以上。如果任意3小时内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5毫米也叫暴雨。

C、雪——固态降水,大多是白色不透的六角形片状结晶,常缓慢飘落,强度变化缓慢。温度较高时多成团降落。

D、冰粒——透明的丸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 ,较硬,着硬地一般反跳。直径小于5毫米,有时内部还有未结冰的水,如被碰碎,则仅剩下破碎的冰壳。

E、冰雹——坚硬的球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雹核一般不透明,外面包有透明的冰,或由透明的冰层与不透明的冰层相间组成,大小差异大,直径大于5毫米,大的可达数十毫米,常伴随雷雨大风出现。冰 6

雹可造成严重的灾情,适当时可开展人工防雹作业。

(2)视程障碍现象

A、雾——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雾有辐射雾和平流雾之分。雾的能见度为500——1000米;浓雾能见度为50——500米,强浓雾能见度小于50米。

B、沙尘暴——由于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混浊,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

(3)雷暴

雷暴——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表现为闪电并有雷声,有时亦可只闻雷声不见闪电。这是强对流天气的特有表现,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较大威胁。雷暴多发地区的基建工程等一定要进行防雷审核,并做好防雷工作。

(4)其它现象

龙卷——一种小范围的强烈旋风,从外观看,是从强盛的积雨云底盘旋下垂的一个漏斗状云体,有时稍伸即隐或悬挂空中,有时触及地面或水面,旋风过境,对树木、建筑物、船舶等均可造成严重破坏。

3、天气预报

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天气包括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演变过程。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与人类生活、生产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相关。

所谓天气预报是根据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大气运动的演变规律,对某一地区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做出分析和预测。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对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有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7

(1)天气预报的制作

目前制作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有:天气图方法,数值预报方法和统计预报方法等。

所谓天气图方法就是将世界各地在同一时刻所观测到的从地面到高空的各种气象资料填在专用的地图上,预报员根据各种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分析各个天气系统的演变规律,从而预测未来的影响系统及其相应的天气情况。

数值天气预报是以全球气象观测资料为初始条件,利用高速、大容量电子计算机电子求解大气运动方程组,得到未来不同时次的气象要素分布状况。

统计预报是根据历史资料或数值预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求出预报对象与其他因子的相互关系,根据所求的关系式作出预报。

气象台站在实际预报时常常是各种方法相互配合,还要根据预报员的实践经验进行会商,最后综合得出预报结论。

(1) 天气预报时效分类与主要预报内容

目前,天气预报按预报时效的长短可以分为:1——3天的短期天气预报,4——10天的中期天气预,月、季、年长期天气预报,0——12时以内的短时预报和0——2小时以内的临近预报。公众接触最多的是短期天气预报。

A、短期天气预报:短期天气预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天空状况、降水的种类和强度、其他重要天气或灾害性天气现象、风向和风速、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等。

短期天气预报除预报降水现象外,还预报其他重要天气现象,如寒潮、雾、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道路结冰、大风、沙尘暴等天气现象。

B、中期预报:中期预报是指3天以上至10天的天气预报。中期天 8

气预报有各旬天气预报、周天气预报。各旬天气预报主要预报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主要降水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周预报主要预报一周平均气温趋势及每日天气状况及降水情况。

C、长期预报:长期预报只预报未来一个月,一个季度或一年的平均天气情况,即只预报该月或该季、该年的温度或降水量对气候平均值的偏差。预报平均气温常用正常、偏高、偏低来表示。预报降水量用正常、偏多、偏少来表示。

D、短时预报和临近预报:短时、临近预报主要是监测和预警台风、暴雨、冰雹、雷雨大风、龙卷、雷电、雪暴等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落区、移动方向、可能的影响等。信息员要特别关注短时预报和临近预报,并及时传达到广大公众,以便采取避险措施。

针对降水预报特别是夏半年雷雨、阵雨的天气预报,要正确的理解。在预报有雷雨、阵雨的范围内均应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以避免或减轻降水天气造成的危害。当然如果当地未出现降水,也不能说是预报错误,因为降水可能发生在预报范围内的另一个区域内。

三、桑植县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桑植县是个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桑植县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雷电、低温冷害等。据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气象灾害给桑植县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年将近有1亿元,它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桑植县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4——9月为雨季,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强降水天气过程较频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每当汛期,强降水天气常造成山洪暴发,河水上涨,冲毁淹没农作物、道路、街道、房屋、冲毁水库、桥 9

梁、电站等设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0——3月是干季,总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易引发森林火灾。

1、暴雨洪涝与防御措施

春末夏初副热带高压日渐西伸北抬,偏南暖湿气流云集境内上空,若遇冷空气南下易产生暴雨,引发山洪。以6月最多,5、7月次之。在地理分布上,由于县域地势西、北、东三面高,中南部低。而形成西北最多,东南较少,由西北方向向东成带状分布。最多的是八大公山、五道水、四门岩、天平山以及细砂坪、芭茅溪一带,其次是上河溪、沙塔坪、蹇家坡、苦竹坪、龙潭坪一带,再次是河口、岩屋口、陈家河、凉水口、谷罗山、淋溪河、长潭坪一带,从上洞街、疗家村、打鼓泉以至洪家关、芙蓉桥、马合口、官地坪以南一带较少。

1950——19xx年30年间共发生暴雨21次。如19xx年8月22日,全县普降暴雨,14个公社严重受灾,特别是19xx年7月22日,桑植遭受特大洪水灾害。7月20日晚上9时至22日上午8时,全县范围内普降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农田冲毁,公路塌方。县城五分之四城区一片汪洋,淹没5.34平方公里,3.5万人受灾,万余名干部群众被洪水围困。县委机关、邮电局、乡镇企业局、发电厂、自来水厂等80多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被洪水淹到一至三楼,全城停电断水,通讯中断。全县受灾36.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6.2%,因灾死亡2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2.4亿元。

人们在长期与洪水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对山洪和地质灾害展开了研究和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山洪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在山区更易发生,它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天行有常”,它又有一定的内在规律。许多残酷的事实一再警醒我们:不适当的甚至违背自然规律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山洪和地质灾害的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山洪,由于人们的防灾意识淡薄而措手不及,也加强了山洪和地质灾害程度。由 10

此可见,不断的认识、探索其规律,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有效的减轻、避免山洪和地质灾害损失是十分必要也是完全可能的。防治山洪和地质灾害、减轻灾害损失,涉及众多要素,相关关系也相当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长远看,必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关键是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全面开展综合防治。各地应主动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健全防御山洪和地质灾害的组织体系,制定和落实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增强人们避灾和自救的能力,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体的防御洪涝和地质灾害的措施是:一是搞好暴雨的监测预报工作,对水库进行科学调度,并在雨季来临之前兴修水利以增强排泄洪水的能力,并注意稻田及时开沟沥水,减轻洪涝灾害。

二是退耕还林还牧,减轻水土流失,整疏河道,增强雨水调控能力。在丘岗山地要注意地表植被的有效保护。

三是洪水来临前,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或者镇政府,村委会提供的有关洪水信息,按照应急预案中设定撤离路线,撤到预定的安全区域,不要沿着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四是当处于滑坡体上,感到地面有变动时,要立即离开,用最快的速度向两侧稳定区域逃离,向滑坡体的上方或下方跑都是危险的!

2、干旱与防御措施

桑植的地质大部分属石灰岩结构,地下溶洞密布,阴河多,雨水多从地下流走。加之石灰岩发育的红黄壤土的保水、蓄水能力差,一年中各个季节都有可能发生干旱,秋季干旱发生的机率较高,此时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有时一两个月都不见雨水。随着旱期的延长,旱情也日益严重,有些年份会出现冬春连旱,春夏连旱、秋冬连旱等现象,对农业部门和电力部门等造成严重影响。而秋冬连旱还会造成森林火险等级偏高,容易诱发森林火灾。地域上以坡地、梯地、石灰岩区为主,在程度上以块块旱,插花旱为主,具有分散不连片和平丘区重于中,低山区的特点。 11

主要有官地坪、利福塔、桥自湾、细砂坪、苦竹坪、打鼓泉、竹叶坪、四方溪、两河口等乡镇最易遭干旱。

1958——19xx年的24年间,全县大旱4年,干旱7年,缺水10年,其中大旱和干旱年占46%。严重干旱的19xx年6月30日——9月2日,连续64天基本无雨,全县44个公社中有561个村严重缺水。

20xx年3月1日——6月3日的春旱和6月30日至8月26日的夏旱,全县受旱作物15300公顷。其中以汩湖、竹叶坪、上河溪、蹇家坡、凉水口、桥自湾、利福塔、官地坪、人潮溪等乡镇较为严重。

桑植县山丘区秋季常因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控制,晴热少雨,常造成秋旱或夏秋连旱。加上桑植的水利工程少,山塘水库少,工程质量差,蓄送水不配套,病险水库多,蓄水减少,渗漏严重,供水不足,从而加剧了山丘区旱灾的威胁与危害。干旱不仅影响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和农业用水的矛盾也将越来越突出。防御干旱应采取如下一些对策措施:

一是加强计划管水用水。做好水库早期蓄水和田间用水的科学管理。做好丰水季节与缺水季节的统一综合计划,科学管水、用水。

二是防御干旱灾害的工程措施主要是修建水库、修建机电灌溉工程,打井提水等,即利用水利工程来解决降雨时空分布不匀的问题。

三是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是山区抗旱的重要手段。繁茂的林地植被不仅能显著减缓,减少地表雨水径流,减轻暴雨山洪,避免水土流失,还能有效地增加表土层的涵水能力与补充地下水,使林区在干旱期也能清水长流。

四是重视水库调度在抗旱减灾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好水库防洪与抗旱的矛盾,在留足水库防洪库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抗旱用水,争取在汛末将水库蓄满。

五是实施人工增雨抗旱作业。利用有利的时机,在旱期实施人工增 12

雨抗旱作业,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是抗旱减灾的主动措施,也能取得明显的增水效果。方法是在有形成降雨条件的云层中播撒催化剂,促使云层早下雨,下大雨。云是由水汽形成的,下雨必须有云,但有云不一定都下雨,对不下雨的云,在合适的条件下,通过人工撒播干冰、碘化银、盐粉、尿素等催化剂,促进云滴加速凝结成水滴从而形成降雨。要进行人工增雨抗旱作业,首先要加强天气监测、做好天气预报,分析和预测是否有合适的天气过程影响本地,当有天气系统及相当的云系影响本地时,进行人工增雨抗旱作业,则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是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抗旱服务体系,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是有效组织抗旱的保证。它将国家的投入变成固定资产(抗旱设备),形成持续抗旱的能力,充分发挥机动灵活的特点,在农村抗旱服务中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

3、大风与防御措施

一般风力达到8级以上,风速大于每秒17米时,称为大风。影响桑植的大风一年之中各月均有可能出现,大致可以分为冷空气大风、雷雨大风、低气压造成的大风等。冷空气大风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具有范围广、时间长的特点,并伴随有强降温过程;雷雨大风以春夏季为主,具有范围小、时间短、强度大、破坏严重等特点。如19xx年6月29日,出现雷雨大风、瞬时最大风速达28米/秒(即达十级大风),当时芙蓉桥、珠矶塔、城关、赤溪、南贫等四个公社,81个大队、312个生产队,受灾最为严重,刮倒早稻3670亩,吹倒包谷7800亩,吹倒电杆10处,烧坏变压器一台,停电5小时,刮倒仓库一栋。经当时实地调查,城关公社纪念塔大队有95%的民房刮掉部分瓦片和茅草,吹倒民房一栋和小学墙壁一面,打伤5人,吹倒大树6蔸,吹倒大部分包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大风的应对措施:

13

一是在得知天气预报有大风天气后,应把容易被风卷走的东西搬进房子里。门窗要关锁妥当,迎风一面的门窗更应牢固关好。刮大风时,不要站在迎风一侧的玻璃窗前,同时要将贵重物品远离迎风的玻璃。狂风大作时常常伴有强雷电,此时应尽量拔下电器插头和电视天线等。

二是如果大风已经来临,人尚在户外,应加倍小心,要视情形采取不同的防风措施。如果风势很大,不能把面积大而牢固程度低的建筑设施当作避风场所。远离广告牌、建筑工地上尚未完工的危墙和危房等。如果正在荒效野外,又一时赶不到目的地,当风势太凶猛,千万别在风里乱跑,也不要骑自行车,可暂时下蹲或原地卧倒。

4、冰雹与防御措施

冰雹是强大的雷雨云中水汽凝结的产物。冰雹维持时间不长,多为几分钟到几十分钟。降雹范围一般不大,雹打一条线,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雷暴而来,下冰雹时能毁坏庄稼,果园、房屋,甚至打伤打死人畜,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冰雹成因主要与山地地形及大气环流背景有关。2、3月西风槽盛行,低空急流经常出现,加上北方冷空气移动速度快,冷暖空气活动异常剧烈,最易产生强对流天气,特别有利于冰雹的形成,所以这两个月是桑植县防范冰雹灾害的主要时期。7、8月对流旺盛,容易形成冰雹云,在山区的傍晚或夜间也易出现冰雹。

冰雹多发生在桑植西、北部中山区,雹的路径主要有四条:一自湖北鹤峰方向向南侵,经五道水、八大公山至细砂坪;二自龙山经上河溪、岩屋口、蹇家坡、仓关峪、沙塔坪至苦竹坪;三自湖北鹤峰铁炉坪经长潭坪、淋溪河至官地坪;四自永顺县北上经上洞街、利福塔、赤溪、瑞塔铺、空壳树至汩湖。

出现冰雹时的防御措施是:应及时向气象、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汇报情况;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驱赶家禽、牲畜进入安全的 14

场所;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室外物品或者电器设备等;还要特别注意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大风灾害。

5、雷电与防御措施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声现象的天气,气象上称为雷暴,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闪电击中地面或击中目标时就造成雷击,如果放电击中人员、建筑物或各种设备,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防御和救护措施:普及雷电防护知识,对输变电工程加强技术防护,科学安装避雷装臵,积极开展避雷装臵检测,保证防雷设施完好,必要时切断危险电源;防止感应雷击造成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和住宅楼的电源设备被破坏,避免或减轻伤害。

雷电发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接近的地方避雨;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是洞、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另外要注意在雷电时不要使用手机,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轨附近,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当感觉到身体有电荷时,如头发竖起,或者皮肤有显著颤动感时,要明白自己可能就要受到雷击,应立刻倒在地上,等雷电过后,呼叫别人救护。

雷灾发生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情况,以便及时处理,避免再次遭受雷击。

四、气象与健康

凡是由于冷暖、干湿、风雨等天气与气候条件剧烈变化或持续刺激 15

的诱发,使人发生和感染的疾病或导致病情加剧的疾病,统称为气象病,它是环境病的一种,例如中暑,风湿性关节病、冻疮等。跟其它疾病一样,气象病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因此,了解和认识气象病的发病原因其及防治的知识,对于保证身体健康,发展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少人都认为,伤风感冒最容易发生在冬春季节,而中风似乎与寒冷的气候密不可分。但临床实践表明,夏日患伤风感冒(俗称“热伤风”)人数并不太少。而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的老年人,夏季则容易发生“热中风”。

夏季气温高,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而炎热又常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这样,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就下降,如果过于贪凉(如露宿、电风扇直吹、空调温度调得太低等),病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从而导致伤风感冒,即“热伤风”。

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要少,加上生理反应迟钝,所以在夏天最容易“脱水”。“脱水”会使血液粘稠,这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无异于“火上加油”,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变缓,发生中风的机率自然增高。脑血栓形成发病与四季气候关系很大,其中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占总发病人次的57%。学者研究发现,夏季易发生“热中风”,除了气温的原因外,较低的气压也是诱病因素,当气压降到1000帕以下时,此时一般都伴有锋面过境,最容易发生中风。预防“热中风”,首先是要注意补充水分,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时也要常喝水”;第二,有过中风史的病人,其家属要时时注意病人症状,一般来说,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等都是中风的预兆,这些症状明显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切不可视作一般的感冒或疲劳看待;第三,防暑降温要适时适度,饮食结构要科学合理,“保驾”药物要有备无患。

16

随着天气条件变化而发生的疾病现象,在医疗气象学上统称为“天气病”或“气象痛”。一般一年四季常见的“天气病”有如下13种:

1、花粉病:春天,风和日暖,是百花齐放的主要季节。当花粉散落时期,花粉就会随风满天飞舞,有的人吸了花粉就会咳嗽、气喘;有的粘到人眼的粘膜上,会使人流泪,长眼屎,或发痒,如若用手揉,还会引起眼病发生。

预防花粉病的办法是:凡有花粉病史的人,特别是小孩,要注意保暖免受凉,出外要戴口罩,尤其是春暖花开的天气,要少接近或避免接近花卉和开花的树、草。

2、桃花癫:“菜花黄,痴子忙”,是我国江南农村广泛流转的一句谚语。它说明江南地区油菜开花的季节,是精神病患者(即痴子)六神不定,坐卧不安,病情复发率很高的时期。因为春天一到,人的喜怒哀乐情绪亦开始随之活跃,稍受天气变化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或刺激,就很容易激发各样的喜怒哀乐情绪。而精神病患者对温度,湿度和气压等气象条件的反应更为敏感,并且对不同天气有不同的表现:有时,精神分裂症病人,表现出烦燥情绪,容易激怒、骚动、常发生冲动性的行为;有时,精神分裂症患者又表现较为安定,出现木僵状态。

3、咳嗽:入春后南方暖空气和北方冷空气活动均较频繁,常出现乍暖骤冷、潮湿、低温阴雨等天气,早期支气管炎患者受冷空气刺激时,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就会引起咳嗽。

具体预防措施是:要提倡锻炼身体,增强人体抵抗力。特别是要进行耐寒锻炼,以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同时,在北方冷空气入侵时,要及时增添衣服,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受凉。一旦发病,进行治疗原则是消炎、止咳化痰。

4、风湿性关节炎:入春以后,天气多变。在天气变化剧烈的时候,患有风湿病的人,常感到关节疼痛。了解春季乍冷乍热天气变化与关节 17

痛的关系。患有风湿痛的患者,就可以在天气剧烈变化前,做好预防,并加强体育锻炼,来改善自己机体的调节功能,以适应变化避烈的天气,减轻和避免关节痛所带来的痛苦。

5、中暑:俗称发痧。它是夏季长时间在阳光曝晒,或在其他高温环境下工作,所发生的头昏、眼花、心慌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体温升高、昏倒或痉孪。这种病在农村是常见的。

预防中暑的措施有:一是在烈日下劳动时,要注意载草帽,避免阳光直晒头部;二是多洗温水澡,帮助体温散发;三是盛夏天气炎热时,要调整作息时间,应多在早晚出工,中午前后休息,尽量不在烈日下劳动,减少中暑机会;四是可用冬瓜6克,莲叶一张,加适量米煮粥,或用绿豆煮粥加白糖食用,还可以用甘草配药煎茶服用,或多喝点盐开水等,都能起到防暑作用。

6、痱子:痱子是夏季经常发生的一种皮肤病。预防痱子,首先是要做到经常洗澡,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爽,注意居住处凉爽通风,少出汗,衣着柔软轻松,均可避免或少生痱子。

7、肠道传染病:肠炎、痢疾、伤寒、副伤寒等统称为肠道传染病,是夏季容易出现的病。只要我们注意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作好防暑工作,是可以防止和减少肠道病的。

8、拉痢:群众常说的“拉痢”,即细菌性痢疾,它是夏秋季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和常洗晒衣服,可以预防传染。患上了拉痢可以用陈醋泡些白糖吃,可起防治作用。

9、气管炎:由于秋季天气气候具有“一阵秋风一阵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特点,北方冷空气入侵时,气温剧降,湿度又不大。因此,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气管炎。

10、流鼻血:秋冬季节鼻子出血大多是由于干燥的天气气候条件下 18

引起的局部原因。

11、冬痒病:有些人一到冬天皮肤就发痒,特别是晚上睡觉时更是奇痒难忍。则有人称之为冬痒病。预防冬痒病,宜穿柔软而爽身的内衣,避免衣袖和裤口通风,要勤换内衣。洗澡时不要用碱性太重的肥皂和太热的水。少吃辛辣食物,并多吃蔬菜瓜果。

12、脱皮:到了冬天,有的人皮肤不但发干而且变得粗糙,并出现一片片灰褐色互相连接的鱼鳞状脱落。医学上叫鱼鳞病。可以在皮肤上擦一些油脂类的护肤品以滋润皮肤,并适当服用维生素A和多吃一此含维生素A的水果蔬菜。

13、抑郁症:抑郁症是现代社会中激烈竞争带来的一类心理障碍。其表现有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工作能力下降或有心悸心慌、失眠多梦、胸痛腹胀等种种不适之症,但经多方面检查,身体内并无器质性病变,常被认为是神经衰弱。

气候对人类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各方面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冬季,寒冷的气候会使身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抑制状态,垂体、肾上腺皮质等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因此,冬季也是抑郁症的多发季节。当然,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亚临床抑郁,表现不明显,经过适当调适,加强身体锻炼,便会烟消云散。

五、气象知识问答

1、什么是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对局部大气的云物理过程进行影响,实现以增雨、防雹、消雾、消云等为目标的活动,是气象服务于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合理开发利用气象资 19

源、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重要科技手段之一。如果说科学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话,人工影响天气就是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去利用自然。

2、人工防雹和增雨的科学依据和原理有什么不同?

人工防雹采用地面高炮、火箭作业方式,通过发射人工防雹增雨弹在雹云中爆炸,把催化剂散布在云中,能使雹云中的过冷水滴冰晶化,由此产生大量的人工雹胚,这些人工雹胚就与自然雹胚争夺云中的水分,结果谁也长不成大冰雹,这就是所谓的“争食原理”。使雹胚吃不饱、长不大,受到遏制,造成“冰雹”早产、早落。

而高炮人工降雨的科学依据又有所不同,它是通过人雨弹的爆炸产生高温和冲击波的作用,1克碘化银迅速分解成2.0×109个的冰核数,以它们作凝聚核心,以炸震冲击波和炸轰分散形成传播催化剂,一是通过静力催化,在冷云中引入适量的人工冰晶吸收水分,凝结成水滴,增强小水滴相互碰拼增大而增加降水量;三是通过动力催化,在冷云中引入大量的人工冰晶,使云中过冷却水滴迅速凝华成冰晶,在凝华过程中释放出大量冻结潜热和凝结潜热,这样就增加了云体的温度和浮力,促使云体发展,延长了云的生命期,就会增加降水量。

3、云的基本知识简介

高炮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的对象是云,天上的云共有29种,其中只有低云中的5种云可以进行高炮人工增雨作业和1种发展最旺盛的强对流形成的鬃积雨云,可以产生冰雹,适宜开展高炮人工防雹作业。

云是由大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所形成的。它是由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混合组成的可见悬浮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大气运动的现状,又预示着天气演变的趋势。

根据云生成的高度和外部形态等,把云分成高云、中云、低云等三族和卷云、卷层云、卷积云、高积云、高层云、雨层云、层积云、层云、积云、积雨云等十属。按照云的生成和形态把云分成两大类:积状云和 20

层状云,积状云包括淡积云、积雨云;层状云包括高积云、高层云、层积云、层云和雨层云。

4、什么是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指暴雨、寒潮、大风、高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连阴雨等直接造成的灾害。以及由此引发的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植物病虫害、森林火灾、环境污染、流行疫情等气象次生灾害,叫气象灾害。

5、如何识别气象预警信号?

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4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气象部门将根据不同种类气象灾害的特征,强度等,确定不同种类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级别。

6、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正确获取气象信息?

可以通过96121、气象网站、手机、小灵通、气象短信、气象电子显示屏、气象电视节目和通过气象部门的信息通道和广播等媒体及时地、多渠道获取预警信息和相关防御措施。

7、为什么会刮风?

刮风是常见的现象,为什么会刮风呢?这还得从空气谈起。空气是有重量的,它压在任何物体上都会产生压力。我们把包围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压力叫气压。地球是运动的,大气是流动的,地球表面各种的气压是变化的。由于地热、水汽和气温的不同,造成各地气压的差别,气象上叫“气压差”。水往低处流,空气与水一样,它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人们感觉得到,看不见,这种空气的水平流动,便形成了风。当水平方向的气压差越大时,空气流得越快,刮的风也越大,相反,刮的风也越小。

8、雷电为什么容易打中孤立高耸的物体?

21

打雷、下雨的这种云叫雷雨云,它的底部是带了电的,这种电能使地面发生感应,并使地面与云底产生不同的电荷,如果云底带阳电,地面就带阴电,如果云底带阴电,地面就带阳电,这和睦相处而所带的电,称为“感应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在弯曲得厉害的地面要比平坦一些地面小得多。所以,电荷就必定会移到地面弯得厉害的地方去。在这种弯曲的地方,感应电荷就多一些,密一些,高耸物体是地面上最弯曲的一部分。因此在地面上受的雷雨云的感应而产生雷时,在高耸的物体上就会集中比较多的感应电荷。因此,就很容易地将闪电拉过来。产生雷击。所以在雷雨时,我们千万不要在高耸的物体如旗杆、高树、塔尖、烟囱、电杆下面去躲避。为使建筑物免遭雷击,一般都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由于避雷针的顶部高于建筑物,下部与地面地线相接,它能够吸引附近的闪电通过自身而流到大地中去,这样就不会损坏建筑物了。

9、什么是酸雨?酸雨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危害?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5的雨。

酸雨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主要是导致土壤酸化,肥力降低,毒害作物根系,伤害植物表面,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另外,酸雨还使本来固定的土壤矿化物的有害重金属,如汞、镉、铅等溶出,被粮食、蔬菜等农作物吸收,人类食后产生毒害。

10、在什么样的天气气候条件下,农作物容易发生病虫害?

气象条件是决定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关键因素。水稻“三虫(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两病(稻瘟病、纹枯病)”及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等在低温、多雨、寡照的气象条件下容易发生;红蜘蛛、棉蚜虫等在干旱少雨时容易发生。

11、农药、化肥一般应选择什么样的天气,施用的效果才会好? 在20——30℃、晴暖、无风的天气喷施农药,效果最好。高温、高 22

湿或大风天气时忌喷施农药。

在晴天或阴天没有大风的天气施肥,效果最好。大雨和暴雨天气时切忌施肥。

12、什么叫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ELNIino的音译,在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海水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增暖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被当地渔民称为厄尔尼诺,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在厄尔尼诺一词已被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那些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的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增温幅度达到0.5℃以上并持续几个月以上时,就称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一般2——7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为半年至一年。

拉尼娜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源于西班牙语LaNina的音译,意为“小女孩”与“圣婴”(上帝之子)相对,也称为反厄尔尼诺事件或冷事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现象,在拉尼娜之后接着发生厄尔尼诺并非稀罕的事,但从19xx年以来的记录来看,厄尔尼诺发生的频率高于拉尼娜。

温暖的海洋就像加热地球大气的“热炕”。据研究,100米深的海水温度升高0.1℃所释放出的热量,足以使其上空的空气柱温度升高6.0℃.所以,大范围的海水一旦增温,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进入大气,引起大气环流和世界大气异常。产生一些异常极端的天气。

13、哪些温度是生活中的最佳温度?

人的体感最佳温度是18——20℃。

运动员比赛的最佳温度是20——22℃。

洗澡用的热水最佳温度是40℃。

23

泡茶用开水最佳温度是70——80℃。

保存冻鱼的最佳温度是-3℃。

冻肉解冻的最佳温度是10——15℃。

冲蜂蜜的开水最佳温度是50℃。

储粮的最佳温度是8——15℃。

气温高于27℃使人烦燥不适,精神疲惫,思维迟钝。气温高于34℃,相对湿度大于 80%,无风闷热,中暑人数会明显增多。

入冬后,初次低温,自0℃以上降至0℃以下1——2天后,感冒病人明显增多,如果气温连日持续在0℃以下,感冒病人不再增加。

14、购房为什么不能忽视气象条件?

一般人在购房时,考虑较多的是房子的价格、结构、质量、地理位臵、物业管理条件,对房子周围的环境考虑较少,尤其容易忽视“看不见、摸不着”的气象条件,等到住进去后,才因为气象条件不适而感觉别扭和不舒服,这就为时已晚。无论购买新房或二手房,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房子的气象条件。

首先是光线条件。现在绝大多数的商品房,光线条件都满足国家规定的“冬日满窗日照时数不少于1小时”的标准。楼房之间的间距越大,或楼层越高,房子的可照时数就越多。购房者可以根据对光线的不同要求,选择房子的地点和楼层。

第二是湿度条件。近地屋的空气湿度与当地的天气、气候有关,与地质和地貌也有关系。人们在购房(尤其是买底层的房)时,要特别注意房子的地质地貌条件。地势低洼、土质湿软的地方,可能终年湿度较大,雨季里墙壁、地板也容易潮湿,夏日里蚊虫必须较多。而地势较高,土质板硬的地方,则湿度相对偏小,即使住在一楼,一般也没有潮湿的感觉。考察房子周围的湿度状况,以春夏季或阴雨时节较适合,在秋高气爽或干燥的冬季,常常不容易觉察到湿度的差异。

24

第三是风的条件。一般购房者都希望房子的通风条件较好,这样就比较看重房子的朝向。多数商品住宅楼的门窗都是南北朝向,这是根据我国属季风气候区这一气候特点设计的。但各地的“最多风向”还是有些差别的,楼房门窗的朝向,宜和当地的“最多风向”保持一致,这样通风条件才能达到最佳。所以购房者在买房之前,最好能向当地气象台站咨询一下本地的“最多风向”(桑植气象局测定的最多风向是东北风),从而在选房时做到心中有数。

第四是温度条件。一般而言,门窗南北朝向的房子,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再结合光线、风的条件,购房者选择起来,相对比较“直观”。但顶层房则需要考虑隔热屋的质量和效果。

15、烟叶气象灾害防御与救护的主要服务措施有哪些?

首先要根据本地历年气候资料结合烤烟品种特性确定常规播种期、移栽期和采烤期后,再根据气象部门当年的长中期的天气趋势预报结合烤烟栽培技术措施对常规生育期作适当调整,以防御气象自然灾害。比如抢抓有利天气时段和最佳移栽期,大规模移栽,把烟叶大田生长和成熟期都安排在较佳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全年旱涝趋势预报,调整移栽期,就可避免低温阴雨和高温干旱等不利天气的影响。

在开展大棚漂浮育苗和地膜覆盖栽培时,可以根据当地气象台站对气象要素(温度、湿度、天气状况等)的预报,结合棚(膜)内外气象要素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对大棚内气温、水温或膜内地温等项目进行订正预报,适时给大棚通风通气,或者适时揭膜,防止高温烧苗现象。

针对烟叶大田生长期的干旱和冰雹灾害性天气,采用高炮(火箭)人工增雨抗旱、人工防雹减灾是实现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有力措施,是烟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重要手段,是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的重要举措。

16、烟叶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的效果效益怎样?

25

开展烟叶人工防雹作业可争取防雹和增雨双重效果,是防灾减灾的重要举措,在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郴州等地的初步实践证明,效益非常明显。桑植县自20xx年开展烤烟人工防雹试验以来,在官地坪、八大公山、白石和人潮溪等乡设立了四个炮站,近8年在保护区未出现雹灾和旱灾,而在防区外靠近保护区就有多个乡镇出现了风雹灾和干旱天气。近三年来,在种植面积没有增加情况下,烟叶生产均获得历史性大丰收,20xx年烟叶生产又丰收在望。烟叶人工增雨防雹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湘西北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广泛社会反响,出现了不建防雹站不愿种烤烟,防雹站建到哪里老百姓将烤烟种到哪里和在外的打工仔返乡种烤烟的现象,烟叶人工增雨防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17、廿四节气划分的农业意义?

廿四节气的每一个节气都有它特定的意义。仅是节气的名称便点出了这段时间气象条件的变化以及它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现在把每个节气的含义简述如下:

夏至、冬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来。一般说来,我国各地最热的月份是7月,夏至是6月22日,表示最热的夏天快要到了,我国各地最冷的月份是1月,冬至是12月23日,表示最冷的冬天快要到了。又因为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古代又分别称之日长至和日短至。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这两天正是昼夜相等,平分了一天,古时统称为日夜分。这两个节气又正处在立春与立夏、立秋与立冬的中间,把春季与秋季各一分两半,因此也有据此来解释春分和秋分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按照我国古代天文学上划分季节的方法是把四立作为四季的开始,自立春到立夏为春,立夏到立秋为夏,立秋到立冬为秋,立冬到立春为冬。立是开始的意思,因此,这四个节气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26

此外,不论二至、二分还是四立,尽管源自天文,但它们中的春、夏、秋、冬四字都具有农业意义,那就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在古代一年一热的种植制度下,简单四个字就概括了农业生产与气象关系的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年里的农业气候规律。

雨水:表示少雨雪的冬季已过,降雨开始,雨量开始逐渐增加了。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生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入蛰。它们在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所以叫惊蛰。从惊蛰日开始,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在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来活动。这时气温和地温都逐渐升高,土壤已解冻,春耕可以开始了。

清明:天气晴朗,温暖,草木开始现青。嫩芽初生,小叶翠绿、清洁明净的风光代替了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

谷雨:降雨明显增加。这时期雨水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很有作用。越冬作物需要雨水以利返青拨节,春播作物也需要雨水才能播种出苗。古代解释即所谓雨生百谷。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所以称作小满。

芒种: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种是种子的意思。芒种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可以收割。而这时正是夏播作物,也正值播种最忙的季节,所以芒种又称为“忙种”,“春争日、夏争时”,这个夏就是指这个节气的农忙。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小暑是气候开始炎热,但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因此称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因而称为大暑。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快要“躲藏”起来了。

27

白露:处暑后气温降低很快,虽不很低,但夜间温度已达到成露的条件,因此,露水凝结得较多、较重,呈现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也更凉,有成冻露的可能,故称寒露。 霜降:气候已渐渐寒冷,开始有白露出现了。

小雪、大雪:入冬以后,天气冷了。小雪时,开始下雪,但还不多不大。大雪时,雪下得大起来,地面可有积雪了。

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小寒是气候开始寒冷,但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因此称为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因而称之为大寒。这两个节气是相对小暑、大暑来说明,相隔正好半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六、气象信息员的工作内容

湖南省气象信息员的管理按“湘气办发”?2008?364号关于印发《湖南省气象灾害信息员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执行。它对气象信息员的聘应、任职条件、权利和义务、培训及对信息的处理都作了具体要求。现对气象信息员的工作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1、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气象信息员可通过电视、广播、手机、固定电话、卫星数字音频广播系统(DAB)接收等方式免费获取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气象信息员收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及时向所在地的村或乡镇领导报告(1小时内),并采取高音喇叭、敲锣吹哨、逐户通知、电话告知等多种方式,协助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所在区域的广大干部群众。同时还可根据所掌握的气象知识,提出合理的气象灾害防御建议,努力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

2、气象灾情调查上报

28

气象信息员在气象灾害发生后,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赶赴灾害发生地,及时调查了解灾害情况,及时向县气象局报告(2小时内)。上报的内容包括气象灾害名称、发生时间、农作物受灾情况、财产损失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等。

当气象信息员在观察到突发性的天气现象时,要记录天象现象发生的时间、过程,及时向县气象局报告。

3、气象信息服务效果反馈及气象科普宣传

气象信息员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科普知识,经常向群众宣传气象信息的获取途径,帮助群众正确理解气象信息的内容,并协助气象部门宣传气象法律法规。

气象信息员可随时向各级气象部门反馈对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评价、意见与建议。

4、对气象仪器设施的看护

另外,气象信息员还可以协助对建立在乡镇或农村的气象设备(中小尺度自动气象站、DAB卫星接收装臵,电子显示屏等)进行看护和管理,在发现这些设备出现故障时可进行初步检查,或及时报告县气象局

七、附录气象图表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