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防灾科技学院

实训报告书

                    勘查技术与工程                   

                      防灾工程系                     

报告题目               岩土工程勘察实习                  

指导教师                徐国栋   林玮                    

报告人      xxx        班级学号      105021131      

实训时间  2013.7.8-2012.7.14  实训单位   防灾科技学院    

教务处监制

                       目录

前言·······························································1

1  实习目的·····················································1

2  实习内容·····················································2

第一章 工程地质勘查软件的使用···································3

   1.1 概述·························································3

   1.2 成果图·······················································3

   1.3 成果表·······················································5

第二章  原位试验··················································7

2.1 原位试验方法··················································7

2.2 试验场地地形地貌··············································7

2.3 钻孔布置······················································7

2.4 钻孔深度确定··················································7

2.5 钻孔类型······················································8

2.6 标准贯入试验··················································8

2.7 静力触探试验·················································10

2.8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12

结束语····························································14


  

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按其进行阶段可分为:预可行性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勘察、施工勘察等。

根据勘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水电站、水工构造物的勘察)、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大型桥梁及工业、民用建筑等。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等工程一般比较重大、投资造价及重要性高,国家分别对这些类别的工程勘察进行了专门的分类,编制了相应的勘察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等,通常这些工程的勘察称工程地质勘察。因此,通常所说的“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指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勘察对象主体主要包括房屋楼宇、工业厂房、学校楼舍、医院建筑、市政工程、管线及架空线路、岸边工程、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等。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本次实习的目的就在于掌握岩土工程勘察的手段以及各种勘察方法的运用,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1实习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实习”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走向生产一线的桥梁。课程实习的主要目的:

(1)进一步巩固《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中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掌握岩土工程勘察方案的制订,能根据场地条件、勘察阶段和建筑物特点,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并进行工作量布置;

(3)掌握岩土工程勘察现场编录、岩土工程参数数据统计分析与评价、图件编绘、报告编写;

(4)通过室外钻探与取样、标贯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技术手段。

(5)能熟练使用理正勘察软件完成岩土工程勘察的数据分析、模型计算、编图和报告撰写等工作。

2、实习内容

(1)7月8日-7月10熟悉工程地质勘查软件的使用,并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查找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实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相关资料。

(2)7月11日-7月12日在北京东燕郊防灾科技学院6号楼西侧场地对勘探点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实验、防灾科技学院西南角进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3)7月13日-7月14日在防灾科技学院北校区实验楼209机房进行数据整理,写实习报告。


第一章 工程地质勘查软件的使用

1.1概述

   本次实习使用的是软件是工程地质勘察CAD8.1,主要利用廊坊市盛世豪庭小区的勘查报告所勘查的内容熟悉软件。主要对钻孔zk11到zk20这10个钻孔所得的土层信息以及土体的原位以及室内试验所得数据绘制了相应的成果图、表,包括钻孔平面布置图、钻孔剖面图、钻孔柱状图以及固结试验曲线图;钻孔一览表、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物理力学参数统计表。

1.2成果图

1.2.1钻孔平面布置图

     以zk11号钻孔左下角的脚点为坐标原点,东西向布置了两条测线,测线间距为15m,每条测线上布置5个钻孔,钻孔横向间距为25m,钻孔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图1-1 钻孔平面布置图

1.2.2钻孔剖面图

对测线A-A’(包含钻孔zk11到zk15)绘制了剖面图,在输入各标准层信息以及各钻孔基本数据后,在“剖面层”一栏输入了测线编号以及包含的勘探点号后输出了测线A-A’的剖面图如下如所示:

图1-2 工程地质剖面图

  

1.2.3 钻孔柱状图

    由于zk16深度比较深,揭示的土层信息比较全,故将zk16的钻孔柱状图绘制如下,便于后期试验的对照。

1.2.4 固结试验曲线

利用对zk13号钻孔所取的图样13-2-1(取土顶层埋深为2.5m,图样长度为20cm)所做的室内试验所得的重度、含水率、比重以及压缩试验所测得的压缩量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

由于针对粘土层这一土层,勘查报告只给出了部分钻孔的数据,不能绘制土层固结试验曲线。

图1-4 固结试验曲线

1.3成果表

   1.3.1钻孔信息一览表

   为了更加直观的反应钻孔的情况特将10个钻孔列表如下,未列出的为未涉及到的内容

  

表1-1 钻孔信息一览表

1.3.2 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统计表

   为了更好的反应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将zk16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列表如下:

 表1-2 土层力学参数对照表

1.3.3 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

    对zk13、zk16、zk20所采取的土样,做的土工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3 土工试验结果对照表

第二章 原位试验

2.1 原位试验方法

    原位试验主要包括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2.2 试验场地地形地貌

试验地位于北京东燕郊,是潮白河冲积扇平原。场地内地形较为平坦,相对高差不大于1米。地属黄河冲积平原,第四系全新地层,其成因为潮白河冲积物,质地疏松。

根据该工程附近有关勘察资料,本区主要由地层多为浅棕黄色粉砂、粘土、粉细砂、浅黄色砂土,在工程勘探中很难取到原状土样;另一方面,由于潮白河多次泛滥形成多层砂土和粘性土,地下水位5米左右,覆盖层厚度大于20米。

2.3 钻孔布置:

勘探点宜按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布置,对无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或建筑群的范围布置: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重大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勘探点,重大的动力机器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勘探手段宜采用钻探与触探相配合,在复杂地质条件、湿陷性土、膨胀岩土、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区、宜布置适量探井。

2.4钻孔深度确定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 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 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 倍,且不应小于5m;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群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在上述规定深度内当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在确定钻孔深度时,综合考虑了基础宽度、埋深有较小的变更等问题。为评价场地湿陷性,布置一定数量的探井,探井深度一般挖至基底以下10米或见砂层,一般深度约13米。

2.5钻孔类型

一般性勘探点:为查明地基主要受力层性质,满足地基(包括桩基)承载力评价等一般性问题的要求而布设的勘探点。

控制性勘探点:为控制场地地层结构,满足场地、地基基础和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变形评价的要求而布设的勘探点。

取土测试勘探点: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每栋不应少于 3个;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 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取土试样钻孔和进行原位测试的钻孔孔数量,一般占勘探孔总数的1/3~2/3,且每个场地不得少于2个。取土试样钻孔占总勘探点数量满足规程要求的采取不扰动土试样和原位测试勘探点数量不少于全部勘探点总数的2/3要求。

2.6标准贯入试验

(1)试验仪器

车载钻机1台、标准贯入器、钻杆若干、泥浆管等。

(2)试验原理

适用范围:

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

技术要点:

采用回转钻进,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

为防止涌砂或塌孔,可采用泥浆护壁;

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锤击速率小于30击/min。

贯入器打入15cm后,开始计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

统计分层标贯锤击数平均值时,应剔除异常值。

根据现场钻孔记录,以及我们的现场分析,地层分层如图表3.1,钻孔柱状图如图3.2。

表2-1  钻孔分层图

图2-1 钻孔柱状图

2.7 静力触探试验

(1)试验仪器 车载静力触探机一台,双桥探头

本次实习采用双桥探头,可测锥尖阻力和侧摩阻力。

(2)适用范围

静力触探适用于软土、一般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含少量碎石的土

技术要点:

1.探头测力传感器应连同仪器、电缆进行定期标定,现场试验归零误差应小于3%,绝缘电阻不小于500MΩ

2.探头应匀速压入土中,贯入速率为1.2m/min;

(3)结果处理与使用

1.绘制比贯入阻力、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摩阻比随深度的变化曲线;

2.划分土层、判定土类

3.估算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

利用科尔静探绘制出静力触探曲线去下图所示:

图2-2 静力触探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0-1.2m范围内属于杂填土,摩阻比没有规律;在1.2m-4.2m范围内摩阻比较低,可判为砂土,因为砂土的锥尖阻力比侧壁阻力大的多;在4.2m-11m范围内为粘土因为侧壁阻力比锥尖阻力大,而且局部有尖点,可能是由于局部含有砂土夹层或是局部砂粒含量较高。故做出静力触探柱状图如下图所示:

 

图2-3 静力触探柱状图

2.8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1.实验装置

加载装置:一般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千斤顶的反力装置有: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联合装置。观测装置;百分表及固定支架等

2.实验过程

在拟建建筑物场地上将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圆形或方形)的刚性板,安放在被测的地基持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并测得每一级荷载下的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得到荷载(p)-沉降(s)曲线(即p-s曲线)。

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前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试坑宽度不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在拟压表面用粗砂或中砂找平,起厚度不超过20mm。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对于软土和粒径较大的填土不应小于0.5

应注意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结构和天然湿度。加荷分级不应小于8级,最大加荷量不应少于设计要求的2倍。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测读一次沉降,以后间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连续2小时内,每小时沉降量小于0.1时,则认为已经趋于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可终止加载,并将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1) 某级荷载作用下,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侧向挤出;

(2) 沉降急剧增大,曲线出现陡降段;

(3) 某级荷载作用下,24h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4) 总沉降量与承压板直径(或宽度之比)超过0.06.

最终得到载荷试验曲。

    实验的具体流程为:安置载荷板并放置千斤顶架设基准梁(要远离载荷板保证测量仪器不受地基沉降的影响)连接加压装置并接上主机仪器连接好之后进行参数设置参数设好之后进行检测(要防止载荷板偏斜引起仪器报警)摆放堆载装置(一般要保证载荷板两测基本对称)测量。

   3.承载力确定

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p-s曲线上有比例极限时,去比例极限所对应的荷载;

(2)  当极限荷载小于比例极限的荷载值的2倍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3)  当不能按上述二款确定时,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同一层土参加统计的实验点不应少于3个点,当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平均值作为图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结束语

通过近一周的岩土工程勘察实训,我们对圆锥动力触探实验、标准贯入实验、静力触探实验及平板载荷试验的原理以及操作步骤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利用理正工程地质勘查软件及AutoCAD工程制图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及成果输出,从而得出钻孔平面图、钻孔剖面图、钻孔柱状图级室内土工试验要采集的一些土力学参数图表,生成一份合格的勘查报告以供建筑施工使用。对于静力触探车、钻机车、平板载荷试验的操作原理及流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总体来讲,此次实训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最后感谢老师们的耐心教导和学校的鼎力支持。



 

第二篇:勘查技术与工程生产实习实习报告

河南城建学院

实习报告

         名:                                  

       号:   011111112569                   

       业:   勘查技术与工程                  

间:2010/11/222010/12/24      

   师:贺瑞霞肖有才翟聚云                   

目录

1. 前言 …………………………………………………………………3

1.1实习目的和任务……………………………………………………3                     

2. 实习概况 ……………………………………………………………3

2.1项目地点……………………………………………………………3

2.2工程概况……………………………………………………………3

2.3实习地点……………………………………………………………5

2.4实习工作……………………………………………………………5

3. 实习内容 ……………………………………………………………5

3.1各类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5

3.2钻孔布置原则………………………………………………………9

3.3勘察钻探过程………………………………………………………11

3.4岩土工程钻探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13

3.5钻孔地质编录………………………………………………………15

3.6溶洞的处理…………………………………………………………25

4. 实习心得…………………………………………………………… 28

5.附录《岩土工程勘察野外施工记录表》 …………………………30

1.前言

1.1实习目的和任务

  生产实习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之一。通过实习,使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想结合,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验证、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亲身参与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和参加一定的专业劳动,对系统了解专业情况,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全面理解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顺利实现有学校到社会的转化,为毕业生能尽快胜任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实习的具体任务是:

  (1) 通过实习,巩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尤其是专业理论知识;

  (2)在教室实习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钻探工程、基础工程、工程勘察、掘进工程施工的感性知识,全面熟悉施工过程、掌握钻探工程、基础工程施工、工程勘察、掘进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 为今后从事钻探工程、基础工程、工程勘察、掘进工程、岩土工程等领域的工作,分析解决实际工作只中的技术问题、实验研究新工艺、新方法打下实践基础。

2.实习概述

2.1项目地点: 河南平顶山新华区焦店

2.2工程概况

亿嘉·西城国际项目是由河南亿嘉集团出资承建开发建设的鹰城唯一一个集生态社区、核心商业、商务办公、休闲娱乐、生活配套为一体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打造平顶山市的第三城,项目总投资高达53亿,也是我省目前最大的楼盘项目。

    亿嘉·西城国际项目北靠程平路,南临湛河,东起西斜路,西至平郏路,占地4000余亩,总建筑面积高达300万平方米,项目绿化率在40%以上。整个项目依托万亩生态园的建设和湛河水系改造的发展大势,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总体发展方向。整个亿嘉·西城国际项目计划分三期开发,开发周期约3-5年。

    十里画廊做为项目首期,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包括由东向西一列排开为1栋高层办公楼和10栋高层住宅,地上26-32层,每栋地下1层,钢混结构,外墙刷涂料,安装电梯。沿湛河和建设路两条主线向西展开,将自然景观和人造风景完美融合,犹如一条景观长廊。十里画廊项目共设计户型23种,住宅1538户,整体依据客户意见进行户型、景观、建筑选材的调整。项目还设置1048个停车位,其中地下停车位为778个,是我市目前最大的地下停车场。同时,项目还设置了677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

   在亿嘉·西城国际项目开工兴建的同时,湛河上游治理工程也将同期进行。政府将和亿嘉集团共同投入到湛河的治理中,河道总长度3.5公里,总投资1亿元,总体工程将于20##年6月份完毕,对于湛河的改造,将引入地下水源,完成后河道将进一步拓宽。工程完成后,音乐喷泉、景观游园、娱乐公园将落户湛河两岸。

    作为新老城区间崛起的“第三城”,亿嘉·西城国际将成为未来新老城区间的连接枢纽。亿嘉·西城国际的开发,将缩短新老城区的距离,为新老城区的链接架桥搭线,进一步加速新老城区的开发建。

2.3实习地点:河南平顶山新华区焦店

2.4实习工作:在一台钻机旁边学习操作流程,进行收集土样,岩芯编号、土样编录等。

3.实习内容

3.1各类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

3.1.1房屋建筑与构筑物

房屋建筑物与构筑物是指一般房屋建筑物、高层建筑物、大型公用建筑物、工业厂房等高耸建筑物。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各阶段的基本要求如下。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这个阶段的基本要求为:首先要全面收集充分的与该工程有关的资料。其次要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最后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场地当不能够全面掌握其信息的要进行工程地质测绘等工作。

在初步勘察阶段,对场地内拟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岩土工程评价,该阶段的基本要求为:首先布置初步勘察的工作量,其次确定地质地基勘探线、点间距好勘探孔深度,最后做取样和原位测试。

在详细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这个阶段的基本要求和初步勘察阶段的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是这个阶段要做的工作的要求更高,更加细致。

3.1.2地下洞室

地下洞室是指以岩土体为介质,在岩土体中用人工开挖或者利用天然形成的地下空间。地下洞室勘察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地质条件优越的洞址,从而进行洞室围岩分类和稳定性评价,提出洞室和洞口的布置方案和施工方法。因此地下洞室的岩土工程勘察的各阶段的基本要求如下。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通过收集区域地质资料、现场踏勘和调查,了解拟选方案的地形地貌、土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环境条件,做出可行性评价,选择合适的洞址和洞口。

在初步勘察阶段,要初步查明选定方案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初步确定岩体质量等级,对洞口稳定性做出评价,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在这个阶段主要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与测试等方法。

在详细勘察阶段,要详细查明洞址、洞口、洞室穿越线路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段划分岩体质量等级,评价洞体和围岩的稳定性,为设计支护结构和确定施工方案提供资料。在本阶段主要采用的采用钻探、钻孔物探和测试等勘察方法和手段。

3.1.3岸边工程

岸边工程为在水陆交界处和近岸浅水中兴建的水工建筑物,包括港口工程、造船和修船水工建筑物以及取水建筑物等。岸边岩土工程的勘察阶段与上述几种稍有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勘察阶段。以下简述岸边工程各阶段的基本要求。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基本要求是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等勘察方法,测绘和调查土层分布、构造特点、地貌特征、岸坡心态,冲刷淤积、水位升降、岸滩变迁、淹没范围等情况和发展趋势。必要是应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工作,并应对岸坡的稳定性和场址适宜性做出评价,提出最优场址方案的建议。

在初步设计阶段,要满足合理确定总平面布置、结构形式、基础类型和施工方法的需要,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提出方案和建议。同时要调查岸线变迁和动力地质作用对岸线变迁的影响,以及潜蚀、沙丘等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发展趋势和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

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查明地基土的性质并且评价它的稳定性。要根据工程总平面布置确定勘探线和勘探点应符合地貌特征和地质条件;按工程规模和设计要求和岩土条件确定勘探孔深度。除建筑物和结构物特点与荷载外,还要考虑岸地稳定性、坡体开挖及支护结构、桩基等的分析计算。

3.1.4废弃物处理工程

废弃物处理过程的勘察主要包括工业废渣堆场、垃圾填埋场等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的勘察。它的主要勘察内容为:地形地貌特征和气象水文条件的勘察;地址构造、岩土分布和不良地质作用的勘察;水文地质条件、岩土和废弃物的渗透性的勘察;污染物的运移、对水源和岩土的污染及对环境影响的勘察;全新活动断裂、场地地基和堆积体的地震效果的勘察等。它的勘察阶段也是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基本要求如下。

可行性研究阶段,在可行性研究勘察是要采用踏勘调查方法,必要时辅以少量勘探工作,对拟选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

初步勘察阶段,初步勘察以工程地质测绘为主,辅以勘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对拟建工程的总平面布置、场地的稳定性、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等进行初步的评价, 并提出建议。

详细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应采用勘察、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手段进行,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获取工程建设所需的参数,提出设计施工和监测工作的建议,并对不稳定地段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提出治理建议。

3.1.5 边坡工程

边坡工程勘察指的是工程场地的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的岩土工程勘察。勘察任务主要是:查明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边坡稳定性岩土工程计算参数;分析边坡和建在坡顶、坡上建筑物的稳定性,对坡下建筑物的影响;确认人工边坡的最优开挖坡形和坡角;提出不稳定边坡整治措施和监测方案的建议。根据工程条件边坡勘察主要划分为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和稳定性评价四个阶段。以下就各个阶段的基本要求如下。

初步勘察阶段,初步勘察阶段应收集地质资料,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少量的勘探和室内试验工作,初步评价边坡稳定性。

详细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应对不稳定的边坡及相邻地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观察和分析计算,做出稳定性评价。对人工边坡提出最优开挖坡形坡角;对可能失去稳定性边坡提出防护处理措施。

施工勘察阶段,施工勘察应配合施工开挖进行的地质编录,核对、补充前阶段的勘察资料,进行施工安全预报,必要时修改或者重新设计边坡并提出处理措施。

稳定性评价阶段,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应在确定边坡坏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可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图解分析法、极限平衡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3.2钻孔布置原则

3.2.1钻孔布置:

    勘探点宜按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布置,对无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或建筑群的范围布置: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重大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勘探点,重大的动力机器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勘探手段宜采用钻探与触探相配合,在复杂地质条件、湿陷性土、膨胀岩土、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区、宜布置适量探井。

3.2.2钻孔深度确定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 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 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 倍,且不应小于5m;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在上述规定深度内当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在确定钻孔深度时,综合考虑了基础宽度、埋深有较小的变更等问题。为评价场地湿陷性,布置一定数量的探井,探井深度一般挖至基底以下10米或见砂层,一般深度约13米。

3.2.3钻孔类型

一般性勘探点:为查明地基主要受力层性质,满足地基(包括桩基)承载力评价等一般性问题的要求而布设的勘探点。

控制性勘探点:为控制场地地层结构,满足场地、地基基础和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变形评价的要求而布设的勘探点。

取土测试勘探点: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每栋不应少于 3个;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 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取土试样钻孔和进行原位测试的钻孔孔数量,一般占勘探孔总数的1/3~2/3,且每个场地不得少于2个。取土试样钻孔占总勘探点数量满足规程要求的采取不扰动土试样和原位测试勘探点数量不少于全部勘探点总数的2/3要求。

3.3勘察钻探过程

3.3.1仪器设备

主要设备:钻机钻进深度100米;泵量95L\min;平孔直径110 mm;终孔直径75mm;钻机质量620Kg;最大起重量10KN;最大泵压1.2Mpa;柴油机功率12马力;压力表0-2.5Mpa;柴油机型号ZS1105;标定功率12.1Kw;标定转速2200r\min;净质量160Kg 

地下部分主要由钻杆和钻头组成,钻头有五颗钻齿,合金刚成分。当碰到强度大的基岩时,用钢砂管取岩心。麻花钻用来取土心。垫叉起支撑钻杆重量的作用。自由钳用来换钻尜和钻头。 

3.3.2操作过程 

 我们先到达实习现场。在钻机开启前,工程师师傅向我们介绍了钻机的结构,钻机主要由柴油机,传动装置,钻掘装置组成。钻进装置由水压机,油压机,钻头,钻杆组成,钻头的较较钻杆粗,直径约10厘米,钻头钻进材料为合金钢,主要是在较软的土.页岩泥岩等较软的岩石或土中钻进,用于中小型钻机的配置。本次钻进的主要目的是划分基岩面,同时取出岩芯,供编录使用。 

钻机开动后,工程师傅在调节钻机的同时,向我们介绍了钻机各个机械调节杆的作用,并在他的帮助下,有几位同学试着操作钻机。随后,开启泥浆泵,调节合适的压力,开始钻进。 

大约半个小时后,钻机的速度明显下降,此时的深度为6.4M,碰到基岩,随后,工程师师傅开始调节钻机,以能够更好地钻进。  对于钻进速度,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因素。                       

1. 柴油机的标定功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配套的柴油机的标定功率越大,钻进速度越大,效率越高。当然,也不是标定功率越大越好,否则容易造成能量的额外消耗过大。 

2. 另一个影响钻掘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钻杆和钻头的质量。钻头一般为合金钻头,合金钻头的使用范围较大,主要是由于它的价格较便宜,同时,在技术条件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其钻进效率不断提高; 

3. 金刚石钻头的钻进效率最高,但是它的价格较高,对于较小的钻进效费比不合算,其主要在较大较深的钻进过程中使用。 

4. 基岩的强度大小。土.软岩软土中的钻进速度较快,而在较坚硬的岩石中,如砂岩.灰岩中的钻进速度就慢得多了。 

5. 钻机的泥浆循环装置。现在的钻机采用液压机抽取泥浆池的的泥浆,并临时储存在高压储存罐中。液压机的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钻进的速度。 

除此之外,钻进速度还受传动装置、泥浆水压等其他条件的影响。 

各钻杆和钻头、钻杆和钻杆之间一般采用锥形螺纹,即是越向内,钻杆的孔径越小,这样就更好地保证了钻杆间的连接牢固性,同时,也容易拆卸。钻机除可以打钻外,还可以取岩芯。岩芯管和钻杆间的接口处的设计更为独特。为了保证取芯顺利,接口处有以自由活动的钢珠,在钻进的过程中,在一定的泥浆压力作用下,钢珠所堵的孔是通泥浆的,从而保证了取芯管中无空气。而在停止钻进后,钢珠堵塞了孔,下部则处于真空状态,这样就形成了自岩芯至钢珠段的负压,从而成功取芯。平顶山市焦点下部岩层为灰岩,有节理裂隙发育,有铁质渲染有红色部分。 

3.4岩土工程钻探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

3.4.1难下套管

在巨厚层的可塑~软塑状的粘性土钻探时,土层易缩孔 ,需要跟管钻进 ,但因其粘性大 ,与管壁的摩擦力大 ,难以下套管 ,以致无法钻进。其处理方法:先把难下的套管夹紧 ,再用 2 个千斤顶慢慢把套管顶起 ,在孔壁间注水 ,以减少阻力 ,利用卷扬机反复拉动套管 ,并继续在孔壁间注水 ,最大限度地降低管壁与土层间的摩擦力。在感觉到利用套管自重便能下到孔底时 ,再继续跟管钻进 ,在钻进中应经常在孔壁间注水 ,并来回提动套管 ,使套管始终保持“松”的状态。例如我这次实习的工地,钻进中当套管下至 15m 深时 ,已极难下套管 ,被迫用吊锤锤击套管 ,下至 18.5m 时 ,无法再下套管 ,用链钳扭动旋转套管 ,在套管被扭扁的情况下 ,亦丝毫不动 ,套管被“卡”死 ,可见管壁与土层间的摩擦力非常大。利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后 ,很快就把该土层钻穿 ,在其它钻孔的施工中 ,当钻至该土层时 ,均利用上述方法钻进 ,结果施工顺利 ,钻探时间只用 2 天便钻穿该土层 ,效率提高 1 倍多 ,工人劳动强度亦大大降低。

3.4.2卡钻

用抽砂筒跟管钻进圆砾层时,当进尺过大 ,抽筒中的岩芯会满至溢出 ,易发生卡钻。钻进大都采用抽砂筒跟管钻进方法 ,即边抽圆砾 ,边来回扭动套管钻进 ,但若回次进尺过大 ,会使进入抽筒中的岩芯过满溢出 ,掉入套管与抽筒间的管壁内。因圆砾砾径常大于套管与抽筒间的间距 ,使抽筒被卡死 ,造成卡钻事故。其处理方法:在进尺时要经常往套管中加注清水 ,做到勤起钻 ,回次进尺控制在抽筒长度的一半以下 ,防止岩芯过满溢出卡钻。如发生卡钻时 ,可用吊锤反打 ,将落入套管与抽筒间管壁的圆砾磨碎 ,使抽筒能顺利提起。如某大夏工程 ,使用套管外径为Φ 127mm , 抽砂筒外径为Φ110mm ,在钻入圆砾层 3m 时 ,一回次在进尺 80cm的情况下 ,才打算起钻 ,结果抽砂筒被卡死 ,用吊锤反打使抽砂筒提起 ,发现抽筒中的岩芯已满 ,圆砾砾径大者 25mm~30mm ,抽筒外壁已被圆砾划得伤痕累累。再继续钻进时 ,采用了上述预防措施 ,避免了卡钻事故 ,顺利地把圆砾层钻穿 ,满足地质设计的要求。

3.4.3 钻孔涌砂

圆砾层大多地下水丰富,部分还具承压性 ,在地下水作用下 ,钻探过程中常遇“涌砂”现象。这时如做动探试验时 ,会因动探头的推入 ,挤密孔内的砂砾石 ,使其与探头和套管紧密结成一体 ,出现卡钻。其处理方法:做试验前 ,实测套管内的“涌砂”高度 ,根据此高度来决定套管的拔起高度(拔套管时 ,速度不)应太快 ,使触探头深度大于套管底部的深度 ,即可避免“卡钻”事故。如某大夏工程 ,圆砾层承压水头 4.3m ,水量丰富 ,在跟管钻进圆砾层 3.2m 处 ,下触探头和触探杆做动探试验 ,在击15 击后 ,触探杆剧烈跳动 ,难击入 ,用卷扬机拉不动触探杆 ,出现“卡钻”事故。用吊锤反打触探杆 ,打松后实测触探头的深度 ,并以套管深度对比 ,发现套管比触探头深度大 0.3m ,说明钻孔“涌砂”,将套管往上缓提 0.4m ,再做试验 ,一切正常。以后再做动探试验 ,按上述处理方法 ,使触探头深度大于套管底部深度 ,避免了“卡钻”事故。

3.5钻孔地质编录 

3.5.1地质编录的内容

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 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l )文字资料 也称为文字描述,即在野外记录簿上用规定的格式记录各种地质现象,如矿体产状、形状、厚度;矿石的物质组成及矿物共生组合、结构构造;矿体与围岩接触关系;围岩类型及其蚀变作用;地质构造及其控矿关系等。它包括坑探工程、井巷工程中地质现象的记录,钻孔、井巷煤芯、岩芯(层)的描述,岩石薄片和煤薄片、光片及化石鉴定的文字报告,野外及其他所有第一性地质资料和数据的描述记录。

2 )图表资料 原始地质编录图件主要包括各种素描图,素描图是用简易的皮尺、钢卷尺和罗盘等工具,测绘各种以矿体为中心的地质现象并将其画到坐标纸上,各种勘探工程的素描图见后述。如天然露头和各种坑探工程、井巷工程的地质素描图、实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以及其他照片、素描材料等。原始地质编录表格主要包括各种坑探工程原始记录表、钻探工程原始记录表、岩芯鉴定表、采样登记表、样品测试分析化验结果表,以及其他记录原始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数据的表格、卡片等。

3 )实物资料 实物资料也称实物标本,它是采集有代表性的矿石、蚀变岩和各种围岩标本,以便进行综合研究。对一些特殊的标本,包括岩石、矿物、煤、化石的标本和样品,以及对研究地质规律有重要意义的其他标本和样品等进行收集和整理。

4 )照相 有条件情况下,对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如矿体与围岩接触带、各种矿化穿插关系和地质构造现象进行拍摄,并附以简要文字说明。照相与素描图可互相取长补短。

3.5.2地质编录的要求

为了提高原始地质编录的质量,使收集的资料真实可靠,并能客观反映矿床地质特征,各种勘探工程的原始编录要求在编录过程中,做到如下几点:

l )编录及时 一般地质勘探工程都是连续不断地施工,因而原始地质编录也要随着工程的进展及时地进行。如不及时进行编录,有些岩石就会潮解、失水或风化,特别是井下丰富而珍贵的原始地质资料就会被密集的支架所掩盖,或被掘进、回采工程的推进及井下随时可能发生片帮、冒顶等情况所毁坏,而失去收集资料的机会。资料收集后,还应及时地加以整理和清绘。 因此应及时经常地进行编录,并尽量简化一些不必要的手续,避免内容重复。

2 )准确全面 不符合实际和不完整的地质资料,不仅不能指导生产,而且还会造成错误的认识和判断,给工作带来损失。对原始地质编录的文字、图表等资料,必须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可靠而且要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因而要求文字描述的内容简单、明了,能够充分的说明问题。

3 )系统统一 系统统一是原始地质编录的重要原则。对各种地质现象、地层划分、岩石命名与描述原则和内容、图例、素描图的比例尺(可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和要求而定,但一般情况下都要求为 1 : 50 一 1 : 200 )、图表格式、工程名称及编号、编录方法等均要有统一的要求。因为地质编录的各种图件是地质工作的语言,如果原始地质编录没有统一的标准、格式和规定,而是因地、因队、因人或因工程而异,这样的编录成果使用起来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无法进行对比而报废,失去编录的意义。

4 )重点突出 为了更好地完成原始地质编录任务,应该突出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重点,如对影响矿井建设的主要地质问题,有地质变化异常的地段和重要巷道等,必须重点详细观测描述;对于地质条件简单、变化不大的地段,可进行一般的观测编录。同时也要求素描图的重点突出,即素描图及其文字记录均要求突出矿体或矿化部位。

3.5.3钻探工程地质编录

钻探工程的地质编录是根据钻孔中取出的岩芯、煤芯或岩粉、煤粉等实物资料和各种测量数据、测井资料,以及对钻孔中各种地质现象的观测而进行的。钻探工程地质编录是钻探施工过程中地质管理工作最重要部分。钻探有各种不同类型,下面主要介绍岩芯钻探的地质编录。

(一)岩(煤)芯的分层、鉴定和描述

在钻进过程中,当不同回次取出的岩芯或者同一回次取出的岩芯有不同的岩石接触时,就需要根据岩石分层原则和岩性变化的特点,对所取岩芯进行分层。从钻孔开始钻进到提出岩芯,称为一个回次。每个回次提出的岩芯应按自上而下,由左向右的顺序放人岩芯箱内。对分层后的不同岩性的岩芯,分别测量其在本回次中的长度,再除以本回次岩芯采取率、即得到不同岩性的岩层在本次提钻中的伪厚度。

由于岩石的硬度各异,在钻进过程中磨损情况不同,如煤层、泥质岩等易磨损,而砂岩、石灰岩等难磨损,故各岩层所确定的伪厚度仅是初步的,真正确定岩(煤)芯的分层,还应参照钻探判层记录和测井解释成果。

对岩芯分层后,应逐层详细鉴定和描述岩石的成因标志和构造特征,如岩溶或裂隙发育程度、断层面及其破碎带等;对于煤芯应详细描述其物理性质、结构构造特征及宏观煤岩组分与类型。

(二)换层深度的计算

换层深度即岩(煤)分层界面在钻孔中的深度。在岩(煤)芯分层后,可根据岩(煤)芯采取率、回次钻探深度及岩(煤)芯磨损与回次残留岩芯情况等,经过计算而获得换层深度。

岩层的换层界面有时正好在回次终点换层,但多数情况是在回次进尺中间换层,并且在一个回次中常常有一个或几个换层界面。在钻进过程中,由于不同岩性的岩芯磨损存在很大差异,使得回次岩芯不能代表回次进尺的孔段长度,再加上取芯技术的原因,造成残留岩芯的影响,使换层深度的计算更为复杂。现简要介绍换层深度计算的一般方法及步骤如下:

1、求岩芯采取率

岩芯采取率分为回次岩芯采取率和分层岩芯采取率两种。 

(1)回次岩芯采取率。每回次所取岩芯长度与本回次实际进尺的百分比,即

                                 

当有残留岩芯进尺时,则

              

式中       X―回次岩芯采取率,%;

          ―回次岩芯采长,m;

          ―回次实际进尺,m;

          ―本回次残留岩芯长度,m;

           ―上回次残留岩芯长度,m。

图1 岩芯采取率计算示意图

(2)分层岩芯采取率。即某一岩层的岩芯累计长度与其相应的实际钻探进尺的百分比。

2、计算不同岩性岩芯孔段长度

计算公式为

                       S=h/X                                

式中   S―各岩层岩芯孔段长度,m;

       h―对应岩层岩芯采长,m;

X―回次岩芯采取率,%。

需要指出,上述计算公式中,都是把同一回次中不同岩性的岩芯采取率视为相同。由于岩石在钻探过程中的磨损情况差别很大,其岩芯采取率的差别亦很大,松软岩层的岩芯采取率低,坚硬岩层的岩芯采取率高。若用回次岩芯采取率计算岩芯孔段长度,将会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因此在计算不同岩性岩芯孔段长度时,必须用岩层岩芯采取率。不同岩性的岩层岩芯采取率,通常可通过大量资料统计分析获取其经验数据。

3、计算换层深度 Hw

 当求出岩芯采取率和回次中各岩层的岩芯孔段长度后,便可计算各岩层的换层深度。换层有以下两种情况:

( 1 )回次进尺终点换层。即岩层换层位置恰好位于回次进尺的终点,这种情况下比较简单,其换层深度即为回次累计孔深。

( 2 )回次进尺中间换层。即岩(煤)层的换层界面位于回次钻进所采取的岩芯之间。这种情况可根据岩层在本回次中的孔段长度和有无残留岩芯分别计算换层深度。

当回次进尺无残留岩芯时,则

                Hw = Hn -                                         

或              Hw= Hn-1+                                        

式中     Hn―本回次累计孔深,m;

―本回次中换层上部各岩层岩芯

Hn-1―上回次累计孔深,m;

―本回次中换层下部各岩层岩芯孔段累计长度,m。

当回次进尺有残留岩芯时,则

        Hw =Hn-- LB  或    Hw = Hn-1+- LC                            

(三)岩层倾角的确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的倾斜线及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α ,又叫真倾角。它是换算岩(煤)层真厚度和判断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在钻孔钻进过程中,凡能测量到的岩层倾角都应系统地收集,尤其是在煤层顶底板、标志层、构造点附近和岩层分界面等位置都要加密测点,以利于构造的分析判断和岩(煤)层厚度的准确计算。

钻孔岩层倾角是通过测量岩芯倾角,并经换算而确定的。

1 .岩芯倾角的测量

岩芯倾角是指岩层层面与岩芯横断面之间的夹角。通常利用岩层分界面、水平层理面等进行测量,切不可把斜层理、交错层理及节理面误认为层面。岩芯倾角可利用量角器或地质罗盘直接测量(图2、图 3)。

图2 量角器测量岩芯倾角示意图                图3罗盘倾斜仪测量岩芯倾角示意图(a)岩芯端面有平整的层面时;(b)岩芯有平整端面时

2 .钻孔岩层倾角的确定

   (l)垂直钻孔的岩层倾角

在垂直钻孔中可直接在岩芯上测得岩层倾角,因为岩芯倾角θ就是岩层的真倾角 α 。

当钻孔发生歪斜时,则应根据钻孔歪斜实际情况,对测得的岩芯倾角进行换算,才能得出岩层倾角的值(图 4 )。

(2)垂直岩层走向斜孔的岩层倾角

垂直岩层走向斜孔可分为孔斜方向与岩层倾向一致、孔斜方向与岩层倾向相反两种情况。

①孔斜方向与岩层倾向一致时(图4a ) ,岩层真倾角为

图4 垂直岩层走向钻孔岩层真倾角示意图

(a)孔斜方向与岩层倾向一致时;(b)、(c)孔斜方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时

                                  α=θ-γ                                

式中    α―岩层真倾角;

θ―岩芯倾角;

γ―孔段天顶角,即垂线与钻孔轴线的夹角。

②孔斜方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时,当γ≤θ时(图4b),岩层真倾角为

                            α=γ+θ                                

当γ>θ时(图4c),岩层真倾角为

α=γ-θ                                 

③任意孔斜时。在钻探施工过程中,任意方向孔斜是最常见的。求任意方向孔斜岩层真倾角的方法为:首先按照垂直岩层走向斜孔求岩层倾角的方法,求出一个角度,该角度为任意斜孔岩层的伪倾角,再把它代入上式中,经换算即可求出任意孔斜时岩层真倾角(图5)。

图5任意孔斜求岩层真倾角示意图

       AB―岩层走向;AC―岩层倾斜方向;AD―孔斜方向

                                       

式中    α―岩层真倾角;

β―岩层的伪倾角;

ω―孔斜方位和岩层倾向方位的夹角。

在钻探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详细记录,掌握第一手工程地质资料,这是全面阐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和正确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主要依据。

 基岩钻孔的编录和要求:认真填写报表和钻探日志。要详细记录钻具陷落、进尺较快、漏水、孔壁掉快、跨塌等的深度。岩心描述的内容包括岩石颜色、成分、结构、产状、裂隙发育程度、风化程度等。钻进深度和岩性分层深度的测量误差不超过0.05米。岩心采取率一般不能小于80%。岩心按顺序编号,妥善保管。终孔后编制钻孔柱状土和说明书。 

土层钻孔编录:土层钻孔的钻金速度较快,下钻提钻频繁。所以要求地质编录人员熟练掌握土样描述、分层、取样、原位测试和进尺深度测量等项目的操作技术,及时填好钻探野外记录表。

3.6溶洞的处理

   在打钻过程中我们发现在30m左右存在溶洞,另外拟建楼盘主楼高度有30层,所以对溶岩地基的处理非常重要。以下是几种关于溶洞的几种处理方法。

3.6.1 冲孔灌注桩

在强岩溶发育区, 冲孔桩成孔工艺在岩溶地区具有以下优点: 1) 冲击钻对复杂的覆盖层有比较强的适应性, 能较顺利地通过孤、卵漂石层、钙质胶结层等, 在处理刃脚、斜面开孔、溶槽、溶沟及裂隙等情况时, 相对回转钻机容易, 且成本低; 2) 冲击锤提升速度快, 遇到溶洞时一旦出现漏浆、坍孔等异常情况, 可迅速提起冲锤, 避免发生掉锤、埋锤事故; 3) 施工中可以挤土固壁, 防止泥浆流失, 通过回填片石、黏土等造壁堵漏, 提高成孔质量; 4) 冲击钻在倾斜岩面或穿过溶洞重新开孔, 可通过投入片石改变孔底虚实不均的问题, 有利于保持桩孔垂直。

   基桩穿越溶洞或多层溶洞、大裂隙时, 成孔和灌注混凝土的难度均很大, 特别容易造成混凝土大量超灌。冲孔桩在成孔过程中常出现漏浆、坍孔、埋钻、卡钻、掉钻、( 偏) 斜孔、地面塌陷及大溶洞处理等事故, 此时下好孔口护筒是成功的关键, 在桂林地区,如2005 年施工的漓江南洲大桥岸上桩, 采用直径为1 700 mm 孔口护筒; 在钻进过程中严重漏浆和坍孔时, 直径1 700 mm 护筒入土15 m 后, 在护筒内套直径为1 600 mm 护筒, 护筒跟至岩面, 最终护筒与钢筋混凝土结合在一起, 形成大直径钢管灌注桩支撑在岩石上, 对混凝土的灌注量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 也保证了成桩质量。在2001 年竣工的解放桥也是采用此方法进行桩基础施工。

3.6.2钻孔灌注桩

    钻孔桩的成孔直径大, 一柱一桩, 受力清楚, 施工方便, 适用于单桩荷载大、岩石质硬、地下有孤石、夹层分布、岩溶表面不平的情况, 用这种桩能钻穿孤石、夹层, 将桩端可靠地支撑在持力层上, 桩端的嵌岩情况也好, 对覆盖层, 回旋钻护壁效果好, 钻进速度快, 但入岩后存在以下不足: 1) 石灰岩的强度一般较高, 回旋钻破岩能力有限, 特别是遇到因溶洞顶板厚度不能满足终孔要求而需要钻穿的情况, 比较耗时耗工; 2) 因岩溶地区岩面倾斜较大、入岩时钻头与岩层接触不均匀, 且遇溶洞时很有可能存在半边岩的情况, 会造成回旋钻机跳动剧烈, 发生斜孔、偏孔甚至卡钻等现象, 导致无法钻进; 3) 不能挤土堵塞溶洞和裂隙及形成护壁来防止泥浆流失和大体积扩孔; 4) 钻杆拆除缓慢, 遇孔壁坍塌或坍孔时不能及时提起钻头; 5) 清孔难度大。如桂林市东郊某桥墩在进行钻孔桩施工过程中遇到漏浆、大范围坍孔及岩面倾斜的事故,无法钻进, 改用冲孔施工, 进展顺利。在强岩溶发育区, 综合利用钻、冲两种施工工艺往往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3.6.3 人工挖孔桩

人工挖孔桩基础由于成本低、施工简单、进度较快、直观且容易保证质量, 因此在桂林地区应用广泛, 在施工工艺及成桩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 主要适用于岩溶发育不强烈、上覆土层不厚及基岩可作为稳定桩端持力层的地质情况; 对于持力层深度大、地下水丰富、有软土及流砂存在或岩溶强烈发育的地方, 如果强行开挖( 凿岩) , 往往因护壁困难或涌水量骤增而造成施工困难或无法施工, 且强排地下水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此时挖孔桩可与冲孔桩、钢管桩等其他处理方法联合使用。

3.6.4 灌浆( 混凝土) 法

     灌浆( 混凝土) 法是桂林地区采用较多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也积累了较多经验, 对于浅层溶洞、深( 浅) 土洞、塌陷、溶沟( 槽)内软土及基岩面软土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在桂林地区也有采用灌浆法灌注混凝土处理大型溶洞的工程实例, 对溶洞进行不间断灌浆, 连续灌注十几吨甚至上百吨的混凝土, 虽然满足了建筑要求, 但在强岩溶发育区, 除非进行严格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否则不宜采用灌浆法处理大型溶洞。

3.6.5 复合地基

   对于建筑荷载较小、土层较厚、土洞较多、岩面起伏大的岩溶发育区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可满足建筑要求, 比桩基节约成本。目前, 桂林地区常采用水泥搅拌桩、CFG 桩、砂石桩、旋喷桩等多种复合地基类型, 并已在工程实践中取得成功应用, 如桂林某住宅小区场地范围内溶洞、陡坎及鹰嘴岩等岩溶发育, 溶洞多具开口,充填软~ 流塑黏性土, 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地基。地基加固效果见图1, 地基加固处理后承载力可以达到250 kPa 以上。   

4.实习心得

通过此次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更本学不到的东西,仿佛自己一下子成熟了,让我认识到了工作方面的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和不耻下问的精神,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总代表地去思考,多听别人的建议,不要太过急燥,要对自己所做事去负责。

    我知道工作是一项热情的事业,并且要持之以恒的品质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我觉得重要的是在这段实习期间里,我第一次真正的融入了社会,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掌握了一些与人交往的技能,并且在次期间,我注意观察了同学是怎样实习的。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期间,我勤奋好学. 谦虚谨慎,认真听取同学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虚心听取。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并努力学到把学样学到的知道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尽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最佳状态,培养了我执着的敬业精神和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也培养了我的耐心和素质。能够做到服从指挥,与同学友好相处,尊重老师,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并始终坚持一条原则: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

    实习期间,我的任务是施工进度安排的一系列工作,这对本学期才学到这门功课的我来说是一个挑战,通过同学的帮助,老师的指导,让我顺利的完成了这次任务。

为期5周的实习结束了,我在5周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收益非浅.现在我对这5周的实习做一个工作小结。

    回想自己在这期间的工作情况,不尽如意。对此我思考过,学习经验自然是一个因素,然而 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没有做到位。现在发现了这个不足之处,应该还算是及时吧,因为我明白了何谓工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我相信自己能够把那些不该再存在的“特点”抹掉。感谢老师们在这段时间里对我的指导和教诲,我从中受益非浅。

    本次实习使我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算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生产实习对于我们以后学习、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浅。在短短的几个星期中,让我们初步让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认识,也让我们初步的认识了这个社会,对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

我会把这此实习作为我人生的起点,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要求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做的更好。

5.附录《岩土工程勘察野外施工记录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