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控制的自查报告

关于食品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控制的自查

报告

望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公司从最初组织生产开始,公司一直严格遵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步步为营,坚实走好发展的每一步。在公司的组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县质监局大量的无私帮助,公司一直有着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道路。产品质量一直很有保障,没有出现过什么质量事故。

厂里所用的主要原辅料必须都是经过正规的渠道,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购进,并附有出厂检验报告,质量要求很严格,必须符合国家对该食品的卫生要求。

根据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要求,我公司成立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由公司总经理秦昌军任组长,组员由质量负责人和质量检验人员、生产加工人员担任,按照各自分工,对照《食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自查表》,从企业质变化情况,采购进货查验落实情况、生产过程控制情况、食品出厂检验情况、不合格产品管理情况、食品标注标识情况、食品销售台账记录情况等10个方面逐条进行自查。

根据以上自查内容进行自查,我公司基本符合质检部门的要求,对稍有差次的及时做了整改。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更高层次,我公司现将所有的塑料包装改用国标的玻璃瓶包装。

经过此次自查,我公司基本符合食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

主体责任的要求,提高了质量安全意识,杜绝质量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我厂建立了质量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为长期持续地生产优质产品打下坚实基础。

贵州芳阳特产有限公司

20xx年9月10日

 

第二篇:20xx年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状况报告

20xx年市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状况报告

市政府: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当前广大市民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20xx年质监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以开展监督抽检为抓手,以预防和排除隐患为目标,以分类监管为模式,切实履行食品生产监管职能。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市食品生产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不断改善。

一、食品生产企业概况

我市共有食品生产企业670家,其中大型企业14家,中型企业56家;小型企业600家。(图1)全市发放了食品生产许可证839张,涵盖了除特殊膳食食品之外的国家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的所有食品种类(共计28大类食品)。全市还有27家获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生产15大类食品添加剂。茶叶、饮用水等饮料、糕点、大米等粮食加工品、调味品是我市生产最为集中的5类食品,占全市获证总数的60%。由于上述行业消费面广、工艺简单、投资少,企业呈现数量多、规模小、管理差的特点,一直是监管的难点。(图2)

20xx年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状况报告

20xx年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状况报告

二、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状况

食品的质量安全状况主要取决于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工艺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能力,直接体现在食品的抽样检验结果上。《食品安全法》赋予了县级以上质监部

门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抽样检验的职能。这一制度的确立为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食品生产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打击违法生产行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提供了最有力的技术支撑。今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市、县(区)两级质监部门都陆续落实专项经费开展了食品生产环节的抽样检验,初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三级抽检构建食品安全监控网

1、县、区级抽检逐步展开

江阴、宜兴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县级抽检制度,年初就开展了抽样检验。等7个区陆续落实专项经费开展抽样检验。截至11月底全市县区抽检已抽检1245批次,合格1082批次,平均合格率86.9%。监管部门结合监督检查开展抽样检验,及时排查食品生产中的安全隐患。锡山在开展纯净水专项整治中连续抽检3轮,46批次,合格率分别为46.7%、62.8%、80%,企业逐步得到了规范。

(2)市级抽检加强补充和监督

为规范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我局对实施单位明确了各项工作要求和纪律,并根据市政府的部署制定了市级抽检计划,提高乳制品、豆制品、饮料等重点产品的抽检覆盖率,加强对县区抽检的补充和督促。(图3)截至11月底,市局抽检了全市573批次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其中合格550批次,不合格23批次,合格率为96.0%。

20xx年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状况报告

(3)省级抽查合格率得到提高

市、县(区)两级抽检采取了根据食品风险程度和企业质量保障能力而制定相应频次的定期抽检与针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和各类专项检查而实施不定期抽检相结合的方式,为从根本上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指明了监管重点和方向。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实施抽样检验的效果来看,三季度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高出二季度5.59个百分点,高出去年同期0.7个百分点。(图4)

20xx年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状况报告

2、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水状况不断改善

(1)总体水平稳中有升

在20xx年国务院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来,质监局根据地方政府和上级质监局的统一部署,按照全省整顿工作总体要求,制定方案,精心组织,落实责任,深入开展全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全市食品生产领域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高。(图5)

(2)部分食品有待提高

从我市生产较为集中的生产许可证数量前12类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抽检情况来看(图6),茶叶及相关制品、粮食加工品、速冻食品、罐头和食品添加剂的质量都较为稳定,未出现不合格情况。炒货、酒类、调味品、饮料、豆制品5类食品的合格率低于平均合格率96.0%,产品质量有待进一

步提高。

20xx年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状况报告

20xx年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状况报告

不合格食品情况主要集中在豆制品、饮用水等饮料、调味品等3类食品,占到了不合格食品批次数的72% (图5)。

糕点、肉制品、方便食品、酒类、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和水果制品也都出现了不合格。

20xx年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状况报告

三、食品生产监管情况

(一)、严把生产许可,加强证后监管

我局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实行网上公开,提高许可工作效率和质量,切实把好生产许可准入关。今年累计已有196家企业223个单元的食品生产许可通过考核获得许可证,有18家企业的23个单元的食品生产许可申请经考核不符合准入条件而未予许可。全市系统共出动食品生产监管人员5522人,检查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2401家,集中开展各类专项检查30余次,检查企业覆盖率达到218%。

(二)、实施三分监管,排除安全隐患

今年我市全面实施食品分类、企业分级、监管分等的“三分监管”模式,突出监管重点,通过监督检查,抽样检验、

实施快检、整改回访等多种措施,及时查找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1-11月共检查企业2401家次,整改完成问题1286个,移交稽查案件132起。针对保障节日安全、保障重大活动安全、热点食品安全问题等开展专项检查30余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防范工作和重点行业领域规范整治工作。

(三)、保障重点食品,推进放心豆制品

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今年保障世博会期间食品安全和推进“放心豆制品”工程两项重点工作,加大对供世博园区和放心豆制品企业的抽检力度。世博会期间,市级抽检5家供博企业81批次产品,县区抽检113批次。我局积极推进放心豆制品工程,参与制定了“放心豆制品生产企业验收标准”;帮助长安阿三、阿四等5家特色小作坊规范升级为生产企业并取得生产许可证;对8家放心豆制品生产企开展每月两次的质量监测;采取树标杆、抓会诊、严监管的集中帮扶措施督促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四)、形成风险预警,提高应对能力

通过定期采集各类食品和各地区的抽检结果,我局着重分析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和监管盲区,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联席会议上发布各类风险预警信息。为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准备工作,我市在市质检所建立了应急指挥中心,加大了对应急设施装备的投入。市县两级都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机构,完善了应急预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突发事件应

急演练,锻炼和提高了监管队伍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协调配合、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置能力。 今年我局妥善应对了紫砂、问题乳粉、含三聚氰胺的全蛋粉等突发事件。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主体责任落实难

由于食品生产企业大多是从传统的手工业和小作坊转化过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法制、管理意识淡薄,对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认识还不到位。而去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主体责任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多数企业的现有管理水平与其存在一定的差距,形成了多数企业很难真正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的局面,也给监管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二)、风险防控不到位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污染、道德失范等影响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而食品生产联结着“种植、养殖”和“销售、消费”两头,聚集着原辅材料、生产控制、贮存运输等各环节存在的风险。但是仅凭企业感官检测和索取证照手段对原辅料把关,靠检测理化、微生物等常规项目对出厂产品进行检验,很难真正对食品中暗藏的各类有毒有害物质等安全风险形成严密和有效的防控。

(三)、监管能力存不足

质监系统承担食品监管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一是缺少像工商卫生一样延伸到乡镇的专职机构。二是监管队伍人员缺乏,全市在编监管人员只有20名,其余11名为聘用人员。而且大多数人不是食品专业人员,欠缺相应的专业知识。三是技术支撑不足。除了有下属检测机构,其余七个区的检验任务均由市级检验机构承担。现有的设备和人员已不能适应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

五、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信用体系,加强社会监督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以培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遵纪守法为核心,通过相应的制度规范、运行系统和运行机制建设,实现褒奖守信、惩戒失信,从而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机制,为鼓励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监督作用。对违法行为,要坚决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对屡整屡犯、违法严重的企业,要列入“黑名单”。

(二)、扩大监测范围,健全预警机制

一方面要加大对食品抽样检验的经费投入,市、县(区)二级政府要把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质监部门要进一步扩大抽样检验的覆盖范围,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重点开展风险监控工作,务求风险监控数据采集更广

泛、更科学、更准确,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预警机制建设,利用风险预警系统的统计分析和专家评估,预测预报食品安全隐患,同时提升食品安全风险快速反应的能力和水平。

(三)、配置机构人员,完善监管网络

要确保各项食品生产监管措施落实到位就必须加快基层监管体系建设,为基层履行职能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增加食品生产监管的行政编制,二是在镇、街道成立食品监督专职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事业人员编制。三是仿照原卫生部门的模式,建立区级检验机构,提高技术保障,努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盲点和死角”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