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专题一:

深度报道的理念和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高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院长、博导

一、中国新闻工作者面对的环境挑战

1.社会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影响

2.受众环境:受众群体的年龄跨度加大;受众群体的社会构成日益复杂;受众群体价值标准日益多元化;印刷媒体受众数量趋势性锐减;数字媒体的用户数量趋势性剧增。

快速获取最新信息,精确接近深度信息,主动选择有用信息,已经成为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普遍需求。

3.市场环境:各类媒体已经覆盖广大受众群体,占据了传媒市场各个领域。

4.技术环境:信息数字化技术

时代的询问:新闻媒体怎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二、全面引入深度报道理念

深度报道:国际新闻界的主流操作方式,是高等级报道。 深度报道是对主体新闻的时间与空间维度进行深度扩展的报道,它通过对主体新闻的生成背景、波及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展示与剖析,而深刻地反映客观环境的最新变动状态。

美国深度报道的种类有调查性新闻和解释性新闻两类,通过文字数量去识别(是多篇的专题集成,每篇不少于2000~3000字)。

我国的深度报道一般聚集在四大领域,分别是:

1. 社会文明的重大动向

2. 各级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

3. 社会运行的重大缺陷及作弊端

4. 重大突发事件

深度报道类型有两种:

1

1.发掘涉及主体新闻背后的原因及实质性的调查性报道;

2.在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作出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 深度报道的结构示意:

背景 —— 主体 —— 趋势

新闻价值标准

时效性

影响力

显赫度

接近:地理上的接近,感情上的接近

冲突:事件所包含的冲突越激烈,越是深刻

异常:事件越是超出常态,越是反常,就越具有新闻价值 新闻是一个相对概念,它随着地理、人口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一个新闻往往会集合多种新闻价值因素,这种因素在一条新闻中聚集得越多,新闻就越重要。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一、新闻报道的最高原则和终极要求

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真实性在两个层面的体现:

①新闻报道涉及的事实要素必须真实;

②新闻报道必须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本值真实。

2

三、怎样保证新闻真实性

(1)力求准确

为了准确:

①直接观察

②使用权威的灵活的可靠的消息

(2)交待来源

一般来说,除非来自直接观察,否则就要交待信息的来源。

(3)坚守客观

客观公正——新闻职业者的基本立场

为此就需要:

为问题提供更多的观察视角,找出事实背后的原因,全面解释新闻。

(4)保证公正

客观性要求的具体操作要求:

①提供争论双方的观点,以便识别冲突之外对手之间的真实主张;

②提供代表这些真实主张的确切陈述;

③直接用引号指明这是信息来源而非记者陈述;

④首先依照提供最多实事材料的方式组织报道。

(5)谨慎验证

验证的技巧:用事实与所引用的消息来源的说法做比较。用一个消息来源的说法去反对另一个消息来源的说法不是验证。

新闻写作的技术要点

一、断定主题

在新闻写作中,记者面对的第一个尖锐挑战就是识别并确认报道主题。你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准确地找出新闻核心内容, 3

锁定报道的焦点。

面对已经得到的丰富报道素材,你最好对自己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什么事情是从来没有发生的?

什么事情最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

什么事情最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它实际上对人们有重要意义?

什么事情是人们在以往的经验中熟悉而实际上它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什么事情最打动你?

新闻敏感:

一个记者,要培养起对独特的、不寻常的新闻实事的敏感。这种敏感建筑在记者对环境了解和对受众了解的基础之上,建筑在记者的知识基础之上,记者的人生阅历之上,记者的专业素养之上。

二、选择角度

面对一个新闻事件,记者可以考虑从下面的要素中选择报道角度:

1.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新闻要素;

2.最能表现事物非同寻常之处的新闻要素;

3.与受众利益最为密切的新闻要素;

4.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新闻要素;

5.最能触动受众情感的新闻要素。

高质量的采访——成功报道的前提。

三、 考察背景

不使用背景材料,几乎没有什么报道是全面的。忽视这个忠告的记者,决不可能为读者和听众提供充分的情况。事件并不是没有缘由地,突然间从天而降的。记者的任务就是发现它的起因,说明它的发展,而且最好是在一个最短的篇幅里做到这一点。 4

四、 展现细节(新闻报道的核心技术)

细节展现着人物的行为和事态的进程,用细节展现的新闻才能够再现新闻事实本身的生动性、独特性、丰富性和深刻性,从而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个启示:不要急于概括对新闻事件的观察结论,而要注重展现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

使用引语:

在新闻报道中,没有任何一个因素能够像直接引语那样可以在一瞬间将读者置于新闻人物面前。

怎样选择直接引语:

采访对象说的关系到事物本质的话;采访对象说的独特的话;采访对象以不同寻常方式说的话;重要人物说的话;重要场合中相关人物说的话;争论中各方说的话。

谴词造句

新闻语言应该符合下面的标准:准确、通俗

新闻报道中使用词语的建议:

1.使用具体的名词(例如不使用“水果”,而使用具体的“苹果”、“葡萄”);

2.谨慎使用形容词,不要使用副词(形容词是名词的天敌,副词是动词的天敌)。

3.使用行为动词。

造句时的重要原则:

①使用主动语态;

②使用肯定语气;

③不要玩否定之否定的把戏。

构建段落:准确、简捷、清晰。

“记者”能在新闻中出现的条件:记者是事件的直接目击者。

5

产生高质量新闻报道的必备条件

一、建立高质量的信息采集渠道

1.信息渠道的质量标准

权威性、极时性、全面性、连续性

2.信息渠道的种类

官方信息系统、专家信息系统、媒体信息系统、互联网信息系统。

二、 建造强大的网络数据库

数据库是增加新闻传播影响力的基础支撑力量;没有数据库就没有说服力。

三、 打造专业队伍

《二十一世纪美国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劳工部) 三大基础:

1.智力基础:

2.思维基础:想象、学习、推理能力。

3.素质基础:善良、诚实、正派;有责任心、自尊心,能自律、能协作。

五大能力:

1.统筹能力:具有统筹人员、资源、时间、财力及物资设备的能力。

2.合作及交际能力

3.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

4.系统运作能力

5.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工作的能力

建议:

1.学习:让我们拥有丰富的知识

2.思考:让我们拥有深刻的见解

一个新闻工作者要具有思考的习惯;一个新闻出版机构要建 6

造起研究问题的机制。

3.同情心和正义感

真正的记者必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关注和同情不幸者、无辜者、需要救助的人、弱势群体、儿童、妇女、老人。

我们的职业是要担负起社会责任。

4.不断质疑、不断求证

5.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6.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7

专题二:

新闻策划与采编统筹

刘永钢 东方早报总编辑助理

一、关于新闻策划

1.所有的新闻都要策划

2.不是特稿,大部分是日常报道

3.还包括一些大型的主题策划性报道

4.基本特点是快速反应,充分报道

5.编采互动

二、新闻策划分类

1.突发事件策划

2.动态专题策划

3.节点型策划(比如高考、节日)

4.宏大专题策划(报社年度大型策划)

5.主题先行策划(预测新闻的发展方向)

6.主旋律策划

7.软性与活动策划

8.国际报道策划

三、东方早报与新闻策划

1.东方早报特别重视新闻策划(渊源于定位特色以及从业人员的特性)

2.现代新闻竞争,尤其是新媒体竞争之下的生存环境

3.东方早报的声名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策划获得的

四、新闻策划总结

1.思路上:快、全、深、透(第一时间全方位的报道)

2.操作上:小分队作战;采编统筹互动;及时沟通、相互配合;有效领导和贯彻;报道和活动相结合。

3.几个关系的处理

8

①一定要有一个责任人

②一定要团队作战,不要迷信个人英雄主义

③可以征求多方意见,但决定是单一迅速的

④宣传纪律和通知没有禁止的就可以做。

4.核心理念

新闻是平的;新闻要从大视野来看待,从全区、全国、全球来看。

9 整理:冯学娟

 

第二篇: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

试析当前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

赵智敏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媒体新闻报道失衡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于:报道的“一边倒”;对不同阶层生活画面反映的过度扭曲;娱乐化消解着新闻报道本身的严肃性和启示意义。报道失衡的后果严重,如何破解此难题?本文从四方面提出对策:拓宽新闻的信源渠道、把握好单篇报道的平衡、重视报道的整体平衡、制度保证。

关键词:新闻报道、平衡、客观性原则

众所周知,媒体是以传播信息为要务的大众传播工具,不论传媒发展和演化出多少功能,都不能弱化其最基本的功能--传播信息。为确保信息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新闻报道的平衡原是不可或缺的。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的80年代,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由于我国的新闻事业强调喉舌性质和凸显宣传功能,平衡原则实际上长期被忽略。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媒所面临的媒介环境的变化,这一原则才开始被人们逐渐认识和重视,19xx年孙旭培先生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1]但从目前的媒体实践来看,以上重要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的初期,新闻报道的不平衡操作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能被社会所吸纳的话,那么在社会利益多元、文化多元的格局基本形成的态势的今天,忽视新闻报道中应遵守的平衡原则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总体看来,当前我国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失衡现象主要有三种表现:

一、 报道的过度偏向:“一边倒”

今天的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整个社会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同时不同利益群体各自的利益诉求也呈现多元化色彩。在这种背景下,及时而准确地反映社会的不同呼声及需求已势在必行。可是,媒体却常常视而不见: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和看法的反映往往只有一个声音,于是便出现“多元社会 一个声音”的失衡报道——注重一面之词的“一边倒”的新闻占据媒体。当前媒体在新闻报道时的过度偏向,使得新闻资源的供给无法满足整个社会的正常需要,导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公众在信息资源享有上的不公平。“一边倒”的报道,使得媒体报道所制造的社会幻像遮蔽了实际存在的诸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不仅损害了媒体自身的公信力,也误导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其实,意见和利益的公开表达,多种意见和多元利益的畅通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对不同阶层生活画面反映的过度扭曲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和国家公共政策制定的倾向性调整,我国社会的整体人群出现了急剧分化的趋势,这种深刻的变化给作为以反映社会现实变动为己任的媒体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如何合理地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画面。从媒体近年的报道应对来看,情况并不能让人感到满意,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媒体对于不同阶层生活画面反映的过度扭曲,其表现和危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对强势阶层报道的圣像化。在传媒日益商业化运作的今天,媒介越来越多趋向于把精力放在对富人和精英的报道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已经走向市场的媒体必须尽可能多地吸引受众眼球,借此获得最大量的商业利润。同时,对于财富、成功和美貌的向往和追逐则是当下众多国人的共同心理。在以上商业原则的支配下,便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当今的传媒,是城市的传媒,而不是农村的传媒;是富人的传媒,而不是穷人的传媒”。[2] 如果说,在份量上媒体更倾向于对富人和精英加以报道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话,那么媒体对于此类人群报道取向的选择却存在着不容小视的问题,即不惜版面、时段过多地渲染此类人群的超出常人的价值观念、利益需求、思想感情、生活方式,而对于他们艰苦创业历程的孜孜求索、崇高的理想的不断塑造等更可以激人奋进的内容却视而不见。这种完全圣像化的报道取舍不仅掩盖了此类人群的生存真相,还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糜享受攀比的风气,无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2.对困难人群报道的悲剧化。当前,我国一部分都市类媒体把报道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投放于困难群体,关注底层人的生活,这是一个极好的现象。但是,关注困难群体的媒体的一些报道也出现严重的取舍偏见:新闻报道主题的悲剧化。进城男民工们让人胆寒的讨薪,生活无着的打工女被强逼卖淫,等等。诸如此类足以震撼眼球的媒体报道只能集中反映一个主题:在现实状况下困难人群的悲剧命运。“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曾尖锐指出:一种人群如果因为所谓的影响力和距离关系,而渐渐被社会的主流记忆力选择性地忽略,乃至淡忘,要等到下一次有新闻发生才能显示他们的存在----这样的状况,难以说得上是全面发展。大众传媒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不愿意长期关注弱势群体,商业的逻辑使其在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中更有可能采用一种“炒作”的姿态,而不是旨在作为长时间的利益代言人。

[3]以上评论道出了媒体对于困难人群的报道以及报道取向的悲剧化的真正原因。

其实,困难人群在当前的中国数量巨大,其生存现状也呈现出多元的态势,可能有悲剧,但更多的不是悲剧。如果媒体把对困难群体的关注点仅仅集中在那些具有强烈矛盾冲突的一小部分人身上的小部分颇有冲击力的偏激事件上,则其对现实的反映无疑是失衡的,其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民众对于社会的不满甚至引发仇恨,当然也可能导致一部分人对于弱势群体的心理漠视甚至歧视。

对困难人群报道取向的悲剧化还表现在有关此类报道的传播方式的超常化上。当前,媒体在极其有限的对于困难群体的报道中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通过突发的恶性事件表现出

来。20xx年夏天,一位农民父亲因女儿考上大学付不起学费自杀,这起事件曾被全国的多家媒体相当卖力地报道了一阵儿,直到当事人在媒体的帮助下得到了各界的捐助,从而解决了女学生无钱上大学的难题。此类让人咂舌的突发而且恶性事件的报道,正在媒体不断上演。

传播方式的超常化往往导致民众对于媒体本身和公共政策制定部门的误读,致使他们产生这样的误解:要改变自身的生存困境就必须想出出人意料的花招来“做秀”,借此吸引媒体的目光,进而得到社会决策层的注意。就拿民工讨薪来说,这样一个既定的“跳楼秀”模式似乎在各城市不断重复:民工讨薪未成----集体跳楼(也有单个人的)---媒体报道----政府插手----找到欠薪黑心包工头 -----讨薪成功-----笑逐颜开拿着钱高高兴兴回家团圆。如果说媒体第一次报道的民工为讨薪未成而跳楼还能称为好新闻的话,那么以后对于同类跳楼事件的报道只能叫着可悲的“模仿秀”了,没有任何新意可言。

以上现象本身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就媒介来说,如何能够在问题激化以前就能够将其凸显以引起社会和决策机构的关注?就民众来说,如何能经常性地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的利益立场?必须指出的是,媒体在代表弱势群体的利益过程中,不仅仅是在他们权益受到侵害时投以关注。更重要的是,媒介应通过合乎理性、有建设性的意见交流,来达成共识,促成问题的解决,起到政策讨论和政策传播的平台的作用。[4]

3.对普通人群报道的丑化。在对普通人群的生活画面进行报道时,媒体也似乎形成一个惯式:从寻常要素中极力挖掘出富有戏剧化的因子来制造噱头,吸引眼球,如对于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的报道,对于这一有着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的未来中国栋梁群体的正面报道并不多,对他们的报道却往往通过自杀、性、精神病、贫困、犯罪等矛盾冲突异常剧烈的事件来显现。如此的报道在媒体上比比皆是,而积年累月的此种报道使公众形成了对这一群体的错觉:他们没有社会责任感,正在走向堕落。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媒体这种丑化普通人群的报道涉及面很广,几乎包括所有的从事着一般职业并有着一般收入的人群,比如医务工作者、教师,等等。

麦奎尔下了如下的断语:大众传播是一个和社会一般大小的传播过程。大众媒介的社会位置,既不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也不是处于社会背景中的一个组织,而是所有的社会关系之中----它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连接者。[5]与此道理相悖,当前我国媒体在对社会整体中各阶层人群的失衡报道造成了媒介对社会现实投射的“碎片化”,而不是对社会各阶层人的典型画面的整体反映,严重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理解。

三.娱乐化消解着新闻报道本身的严肃性和启示意义

从近代报纸产生一直到现在,大众传媒已经开拓出了丰富的功能,以信息传播为基础的其它功能的延展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多方面需求。一个健康的媒介运行环境应该是各级各类媒体所合成的媒介整体能够均衡地发挥各方面的功能,为公众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营养,而不是单方面有意地使某方面功能的凸显或者夸张性发挥。否则,过度发挥某一方面的功

能,则媒介的整体运营环境是病态的。从我国媒介目前运行的状况来看,媒体对娱乐功能的过分强调已经对其信息传播功能的发挥造成了严重的挤压。更为严重的是,新闻娱乐化的泛滥正消解着新闻报道本身的严肃性和启示意义。

媒体的娱乐化不仅表现在娱乐类节目在数量上的过度扩张,还表现在新闻类节目的娱乐化包装上,尤其是严肃的新闻以娱乐为导向报道出来。现在的媒体报道中,许多严肃的新闻常常被处理成了娱乐,比如腐败官员的曝光,还有杀人、强奸等刑事案件……一次次都逃脱不了变成茶余饭后的娱乐材料。过于强化新闻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一些方面会导致新闻事件本身的严肃性和启示意义的丧失,如此则无疑是整个社会的悲哀了。 总体来说,报道中平衡原则被打破往往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是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的宣传化。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习惯于站在政府立场上,扮演政府领导的角色。此种情况下,报道的宣传味过浓当然无法避免。比如在灾害报道中对灾害发生过程中更有新闻价值的受众更感兴趣的内容置之不理,却非要突出救灾英雄和领导;做正面的报道时,硬要把成就的取得完全归于领导人的“丰功伟绩”。类似情况的存在,不一而足。其实,新闻和宣传在出发点、归宿、传播的方式和要求等方面都有着巨大差别。然而,多少年来对新闻报道中的“鲜明的立场”的要求至今仍束缚着记者,导致其在新闻报道中时时不忘从宣传的角度来采写新闻。

二是媒体的商业化炒作。在现实媒体的运行中,媒体在经济压力下往往对报道对象的某一方面做夸大性的报道,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比如媒体在电影《无极》公演之前的报道,便几乎是各家媒体都说好,一片叫好声,听不到一点不同的声音。当然,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导致的我国新闻工作者平衡理念的长期缺失也是造成新闻报道失衡的重要原因。 新闻报道失衡的后果相当严重:更深地损害着媒体的公信力,导致社会各方矛盾的激化,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呼唤媒体对于平衡原则的重视以及规避由于新闻报道忽视平衡原则带来的种种弊端已迫在眉捷。在试图破解当前我国媒体新闻报道失衡难题的时候,仍然有必要对平衡原则的具体内涵做出清晰的阐释。

什么是平衡?有论者认为平衡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要注意点出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6]还有论者认为平衡报道就是“客观、中性地刊登被报道人之间的论争”,“新闻机构在刊登这些意见时,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两种意见之间存在分歧,新闻机构也应当如实客观地刊登,以保障公民言论和新闻自由”。[7]

在肯定以上说法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清楚地对平衡的精义加以表达,必须把握下面的几个重要内涵:给涉入新闻事件的各个方面以平等的表达机会;摒弃中庸的不分主次的表达;对于相互对立的观点要进行客观地陈述,不能故意作任何主观的掩饰和忽略;平衡要内化为记者的职业道德,而不仅是简单的技术操作。

在对平衡原则的内涵重新认识的基础上,笔者以为要彻底解决当前我国新闻报道中的平衡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拓宽采集新闻的信源渠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一俗语所昭示的真知同样适用于新闻报道。通过对于多个新闻源的使用和交代,媒体一方面可以表明新闻事实是有根据的,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同时,还可以通过集纳各方信息,兼顾矛盾各方,防止新闻报道的一面倒,为实现每一篇新闻报道的平衡奠定良好的信源基础。

在尽力拓宽采集新闻的信源渠道的时候,还要注意在其中寻找出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方面并使之加以突出,而不可各打四十大板,这可从梅尔文 ? 门彻的相关阐述中得到启发:平衡很重要。平衡并不是指他们必须让自己站在争论的正中央的位置。假如侯选人A今天做了一个重要演说,这个演讲值得上头版。而在同一天,反对者B只是重复了昨天的话或说了一些废话,报纸或广播电视台就没有必要在言之有物和言之无物之间保持平衡。一个绝对平衡的新闻界等于没有新闻界。[8]

2.把握好单篇报道的平衡,但不排斥倾向性。就把握好单篇报道的平衡这一提法,学界和业界早已达成共识。如何操作好?当然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实现,如多侧面呈现固定采访对象的意见,多了解不同采访对象针对同一个事件的意见,等等。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达到平衡,都只不过是一种技巧。“但实际上平衡是一种道德责任,不能够用秒表或直尺来衡量”。[9]所以,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中保持平衡的意识并有意为之才是最重要的。

单篇报道的平衡为媒体新闻报道的整体平衡打下基础。但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人会误认为平衡便是没有倾向。事实上,在平衡手法的操作中记者总会把某种因素、意见作为主要因素、主要意见突出进行报道,只是同时要顾及或者注意到其他的因素、意见。这些被突出出来作为主要因素和意见的内容就体现了新闻的倾向性。以典型人物报道为例,要重点体现出人物所展现出来时代精神,同时也要呈现出人物的丰满的人性化形象,当然展现出时代精神则是记者的倾向所在了。

3.重视新闻报道的整体平衡。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向人们呈现一副现实社会的真实图景:既不一边倒,也不是歌舞升平的媒体幻像。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从整个现实出发,决不漏报、瞒报重大新闻事件,也要注意各类报道议题的平衡,同时还要注意报道价值取向的适当平衡,当然也不能忽视媒体各类功能之间的协调,避免使某一方面的功能出现过度的膨胀。

4.制度保证。我国媒体生存的现时生态环境决定了其运行过程中会常常受到来自相关部门制定的特殊规则的制约。不可否认,这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媒体发展的传统决定的,也是媒体应该面对和自觉遵守的。但是,媒体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特殊小系统,它的发展和运行有着自己特有的运行规律,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律,则不可避免地导致媒体新闻

报道的失衡,所以破解我国新闻报道失衡难题的制度性因素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新闻报道的公正与平衡,是媒体公信力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新闻报道中的平衡原则,新闻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其内涵。平衡手法所追求的目标,是更准确地反映事物内部及其与外部联系,达到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现实世界的媒介图景的境界,即尽力呈现事物复杂而多元的本来面目。不能否认的是,平衡不单是技术问题,它还是道德问题。因此,平衡的实现需要新闻从业者自身高度重视,把它内化为一种职业素养。当然,平衡的实现还需要必要的制度加以保证,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许可,平衡也只能成为新闻界内部的一个概念游戏。

[注释]:

[1]据孙旭培:《论新闻报道的平衡》,《新闻学新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xx年版,

[2] [3] [4] 汪凯:《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年9月版

[5]据《当代西方新闻媒体》第204页 李良荣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xx年8月第1版

[6]孙旭培:《论新闻报道的平衡》载于《新闻学新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xx年7月

[7]转引自:谌达:平衡报道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动因初探 demofree 的传媒博客空间 20xx年3月17日

[8][9]梅尔文 ? 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第九版 展江 主译 华夏出版社2004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