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我国从晚清开始出现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根据茅盾先生的解释是:报告文学(REPORTAGE)是散文的一种,介乎于新闻报导和小说之间,也就是兼有新闻和文学特点的散文,要求真实,运用文学语言和多种艺术手法,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迅速地,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往往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事件及时的传达给读者大众。题材既是发生的某一件事,所以“报告”有浓厚的新闻性;但它跟报章新闻不同,因为它必须充分地形象化。必须将“事件”发生的环境和人物活生生地描写出来,读者便如同亲身经验,而且从这具体的生活图画中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茅盾《关于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简单地说就是运用文学艺术形式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具有“文学轻骑兵”的作用。特征是写真纪实 报告文学兼有文学性、新闻性和政论性三种特点。[1]

 

第二篇:报告文学的写作

报告文学的写作

开头语:今天站在这里,我有些诚惶诚恐,今天这个不叫讲课,而是在在座的领导和同事面前班门弄斧,在新同志面前,我也只能说是就报告文学这个话题与大家共同切磋,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什么叫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是报告,也是文学。说它是报告,是指题材而言,必须选择真人真事的新闻题材,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说它是文学,指表达而言,必须用文学表达方法,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

但报告文学又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纯文学,是报告或者说是新闻与文学相融合的产物,是“事”学(记事),与“人”学(写人)、告知与审美相结合的文体。报告文学不仅需要像小说、散文那样具有高超的文学性和创作性,而且更需要有报告意识。报告是报告文学的灵魂。社会的良知体现在报告上,责任也体现在报告上。它灵活机动、真实生动,既可以粗线条地勾勒和刻画,也可以用一些特写镜头来展现,还可以截取生活中的横断面来反映。人们还常常把文艺性较强的通讯、文学色彩较浓的报告称为报告文学。

它既有新闻性,又有文学性,但它又不同于通讯、小说、散文,它是一种独立的文体。

报告文学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夏衍的《包身工》是我国报告文学的标志。后来又有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近几年又有一大批好的报告文学,比如钱钢的《唐山大地震》、赵瑜的《马家军调查》、陈桂隶的《中国农民调查》、何建明的《落泪是金》,特别是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朱晓军的《天使在作战》,何建明的《部长与国家》、党益民的《用胸膛行走西藏》王宏甲的《新教育风暴》,王树增的《长征》(上百家讲坛)等等。(据说,全国报告文学奖的评委也是全国长篇小说的评委,评委们在评长篇小说时评的是作品的艺术水平和写作技巧,而在评报告文学作品时都感动得落泪。这说明报告文学的感召力是多么强大。)

二、报告文学的特征

1、真实性。报告文学要写真人真事。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也是报告文学创作中自始自终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真实有两种,一种是文学艺术的真实,一种是事实的真实,报告文学既要文学艺术的真实,又要事实的真实,具体说,在报告文学中,所写的人必须实有其人,所写的事必须实有其事,不能杜撰,也不能虚构,以真服人,以真取胜,以真实感人,以真情感人,不能像《红楼梦》中搞“甄士隐”、“贾雨村”。(举例:我记得最初学写报告文学时,写一个司机十万公里无事故,题目〈破记录的人〉,写出来人家本人说写的不像他本人。

就像画家画画,画出来不像本人,这就是最大的失败)一位著名作家说过,生活是作家的母亲,尤其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真正的生活要比作家想象的精彩得多。

2、强烈的文学性。报告文学属文学范畴,作者通过深入现实生活,认真采访调查研究,选择和挖掘那些能表现强烈的时代特色,反映时代特点的典型,然后运用各种文学手段,形象地再现生活,刻画典型创作成篇。文学性必须严格地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而真人真事又必须通过文学性来表现,离开文学性,真人真事也不能起到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举例报告文学中12页、13页《哥德巴赫猜想》中的两段)

文学性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再现,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和文学语言的运用等等,大致有以下几种:1巧妙地安排结构。作者要善于把最精彩、最动人,作者感受最深,而又最能吸引、打动读者的关键材料,放到最显著的位置,来增强艺术效果。比如开头(举例:刘亚州《女人的名字是弱者吗》、《黄植成少校》的开头一个是飞机上记录灾难事故的黑匣子,一个是黄植成从台湾驾机起义回来前夕的那一瞬间的思想斗争。)2、运用想象。作者可以凭借丰富的想象,联想到有关事物,并杂以抒情和议论,进行形象的表达,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3,运用文学语言。有人这样总结,报告文学的语言是有新闻的客观,小说的形象,散文的笔调以及政论的力度等等。已经举例《歌》中12页、13页。

三、努力写好人物

怎样写好人物,是报告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人物是否鲜明生动,是报告文学成败 的重要环节。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呢? 1、重视环境描写

2、重视人物性格刻画

3、重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4、重视细节描写

5、重视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

与短篇小说相比较,报告文学在写人方法上还有不同之处: 短篇小说:概括典型,重在虚构,塑造典型

报告文学:选择典型,重在揭示,刻画典型

四、形象的议论。

报告文学中常常出现作者的议论,有的报告文学议论所占的比例还很大,夹叙夹议,报告文学肩负着报告的任务,它可以也应该向读者直接报告,说明自己的观点。强烈的政论性,正是报告文学的特点。报告文学的议论,常常出现于叙事写入到达激动人心的高潮地方,往往这个时候,作者就会站出来,情不自禁地加以议论,说出了读者的心声,(举例报告23页《歌德巴赫猜想》中的议论)

五、当前的报告文学发展状态,有几种看说法

1、有人说,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纸质的文学即将死亡,代之而来的将是影视图像及网络文学,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答:就报告文学来说,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这样更注重个人

社会生活感受和依仗虚构的故事人物表现社会生活的文体不同,报告文学是立足于社会生活真实基础上的文学,在社会生活里存在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因素已经超出了作家自己的社会体验与虚构能力的时候,纯文学会遭遇严峻的挑战,这恰好给了报告文学这种文体以发挥和驰骋的田野。在西方,被称之为新新闻主义,非虚构文学,我们称之为报告文学的这种文体却大行其道,越来越繁荣。

2、在今天新闻传媒空前发达的时候,报告文学还会有多少生存空间?

答;新闻对于社会生活的表现,是比报告文学来的更加直接和快捷,但是,新闻永远又因为这种直接和快捷而存在着自己顾不及或无力抵达的社会生活领地。而这些地方恰好是报告我文学施展身手的好地方,好机会。(举例:通讯14期14页连战访大陆)

3、报告文学作家的使命

报告文学作家要以社会良知为己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学问来思考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力求为理解社会困境提出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报告文学作家的任务就是透过某一个真实的事实,发现带有普遍社会性的问题,提请人们注意和改正。没有个性的发现和独特的理性认识,只是平实叙述,是很难接近报告文学的。作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最直接的要求,就是要有一种“经世致用”的理想和现实追求,要有在复杂严峻的现实生活面前施展自己独特发现、理性见解,形象表达的才智和精神勇气。要有一种对高尚的歌赞,弱小的悲悯,对丑陋的鞭挞的自觉。记得我们中国著名的

杂文作家牧惠老先生在安阳师院讲课时给我的题了一句话,在人民的疾苦面前,不要闭上我们的眼睛,对于报告文学作家更应如此(举例:通讯15期51页,我们都知道《史记》,被称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报告文学作家要作时代的书记官,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良知,要有当当代司马迁的胆识)而且,报告文学是一种眼前就能够看到其价值的文学。只要我们关注的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作品就会引起全社会的共鸣。优秀的报告文学,足以影响人们的社会见识,甚至改变人们的命运。(举例:通讯14期16页《西行漫记》17页《用胸膛行走西藏》、《中国希望工程纪实》、《中国农民调查》,一月内销售十万册。举例:自己写残疾人薛玉双、诗人王海桑,产生社会效益。

六、 新闻记者与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有很多是由新闻记者写出来的,为什么?就是因为记者有很多接触社会各方面生活的机会,有采访的各种便利条件。而许多报告文学作家因为不是记者采访起来就很不方便。1、咱们新闻记者就有这种便利条件2、而且还有咱们《文峰》这本报告文学会刊练笔的园地。3、你们都年轻有为,赶上这个改革开放的年代,要作生活的有心人,在你们采访新闻时,写消息、通讯的同时,只要发现有可以写成报告文学的题材,就可以练笔。我们报社本来就有一个好传统,过去我们报社许多记者写出了很好的报告文学。举例:冯湘平、高安宁、刘剑昆、刘长青、王庆华、苏迅等等,这一期《文峰》咱们发了几个新记者去四川灾区的见闻、日记,这也是很好的练笔。在坐的新

来的记者都是大学生,科班出身,素质不错,相信你们只要用心,就能写出像《中国农业调查报告》、甚至《西行漫记》这样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还可以向鲁迅文学奖进军,你们的名字就会像作品一样一鸣惊人。我期待着。

耽误大家的时间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