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

啃老族”现象的调查分析

啃老族又称尼特族,尼特族是NEET在台湾的译音,NEET的全称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最早使用于英国,之后渐渐的使用在其他国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在英国,尼特族指的是16~34岁年轻族群;在日本,则指的是15~34岁年轻族群。 尼特族的心态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毕业人数逐渐增加,因为高学历的心态,使他们不愿意从事较低的薪资工作,感觉心理上不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部分被称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太辛劳的工作不愿去从事,要求工作轻松钱又多,就呈现空等状态,没工作也没读书.尼特族的特性 可分为四类“追求梦想型、丧失自信型、自闭型和家庭溺爱型”追求梦想型:对于自己的现实工作有理想,非要达理想才能满足自己所需,会有一直转换工作的情形。丧失自信型:因一次的工作经验失败,对往后就业会有挫折感,信心遭受打击,不敢再面对就业。自闭型:从小与社会接触环境自然隔阂造成。家庭溺爱型:从小受到家人的期待,认真读书只为了满足家人的期待,拥有高学历却不懂自己将来打算,遂成米虫的心态 .概况“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生活状态曾有一谜语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这帮“啃老族”的生活状态,说的是“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而谜底就是“啃老族”统计数据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类别据中国媒体调查,目前“啃老族”主要有以下六类人:一是大学毕业生,因就业挑剔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约占20﹪二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他们觉得在家里很舒服。 占10﹪左右 三是“创业幻想型”青年,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却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总是不成功,而又不愿“寄人篱下”当个打工者。占20﹪;四是频繁跳槽,最后找不到工作,靠父母养活着。占10﹪;五是下岗的年轻人,他们习惯于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紧张繁忙的工作相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就离职,约占10﹪;六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呆在家中,占30﹪。原因及事例原因:现在的啃老族的诞生多半是因为儿时父母过于溺爱的行为而导致的。大多数啃老族们因为从小依赖父母习惯了,失去了在生活中和社会上独立自理的能力,而且也养成了懒惰和只接受别人的劳动果实的习惯,因而长大了还只会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啃老族生活现状调查:啃一口书本啃一口父母“啃老族”现象的调查分析8月11日,“‘啃老族’系列报道之一”在本版刊登后,引起强烈反响。社会科学家认为,在当前就业压力日增,独生子壮大的前提下,“啃老族”有扩大的迹象。当中国进入老年社会的时候,“啃老族”必将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襁褓青年”的独立,除了依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也应为其创造适合的工作机会。与其让父母养活“啃老族”,不如给他们工作岗位,让他们成为有能力养活父母的“养老族”。有一则调查报告总结“啃老族”6类常见人群:第一类是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过于挑剔;第二类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第三类属于“创业幻想型”,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又不愿当个打工者;第四类是频频跳槽者;第五类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的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最后一类人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工作,但因怕苦怕累索性躲在家中。刘文彪属于第七类,与他境遇类似的大学毕业生还有不少。他们对辛劳的父母,怀着发自内心的愧疚;对远大的理想,又有着不切实际的执着。矛盾交织之下,他们边“啃”书本,边“啃”父母。陶醉在对未来的种种设想之中,他们连心理“断奶期”都还没过。 关于“现象分析调查报告—以松溪县金山小区为例【内容提要】本文采用问卷法,对青年人对于“啃老族”现象的看法进行实践和调查。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身子女,父母儿时的溺爱,导致大多数的“啃老族”因从小依赖父母习惯了,失去在了在生活和社会独立自理能力,而养成懒惰和只接受别人劳动成果的习惯。另一方面随着大学毕业人数的增多,因为高学历的心态,不愿从事较低薪的工作,心里上不平衡,要去工作轻松,工资丰厚的工作。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来分析大学生对“啃老族”现象的看法原因,

从而寻求解决的对策。

【关键字】 “啃老族”;毕业大学生;独身子一、 问题背景现在“啃老族”的诞生很多是因为父母儿时的过于溺爱而导致的,以及在传统思想的束缚下,使得大多数的父母不得不拿出自己大半辈子的积蓄供养早已成年的子女。大多数的“啃老族”因从小依赖父母,失去了独立自我的能力,养成了有困难找父母的习惯,因而,长大了还是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中国园长发展论坛主席,幼儿教育专家李俊杰说:“就拿吃饭来说,孩子都好几岁了,父母还给他喂饭,或者当孩子吃饭把饭洒出来时,一些父母不是耐心的提醒,纠正动作,而是对孩子大声呵斥,这对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信心都是一种打击。致力于幼儿教育科学普及工作的学前教育硕士李俊杰说:“对儿童正常行为的压抑和约束,不利于培养孩子独自,自主,自信的品格,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过分的依赖父母,做事畏首畏尾的。成年以后,在经济,心理,生活等方面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社会竞争激烈,毕业生不好找工作,即便是找到了工作,在生活上也不可能完全独立,因此还是只能依赖父母,在家啃老。二、 研究方法研究情况如下:

(一)调查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问卷数量(份)2011.1.20 金三小区

三小区 高校毕业生 152011.1.21 金三小区 因多种原因自动离职离岗者 金三小区 下岗青年 52011.1.29 72011.1.23 金“创业幻想型”青年102011.1.25 金三小区 文化,技能低的青年 3(二)具体步骤1.为了调查更具真实,客观性,笔者从小区所有住户中抽取一部分住户进行调查。2.所选抽样方法为等距抽样。3.抽样总体:小区住户 N=390 4.抽出的样本量: n=40 5.将住户按照高校毕业生;因多种原因自动离职离岗者;“创业幻想型”;下岗青年;文化,技能低的青年的顺序排。6.390/40=9, 即每隔9个样本抽取一个人7.在这每分隔9个样本抽取1个人,制作9个大小相同的卡片,分别编上序号。8.所抽取的40个号码所代表的住户,即为这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三)样本分布(n=40)变量 变量取值 样本量

化,技能低的青年 3 百分比 性别 男 23 57.5%女 17 42.5%调查对像类型 高校毕业生17.5%“创业幻想型”青年 10 25%下岗青年 5 12.5%文7.5% 、问题现状。 三环顾四周,我们身边的“啃老族”并不鲜见。劳动部指15 37.5%因多种原因自动离岗 7 出,城镇新增劳动力只有40%,50%能够实现就业,新成长失业青年增幅为63.2%,劳动力市场普遍出现的青年就业问题正成为主要矛盾。“啃老族”为何就业难?“太辛苦”“太累”这是不少“啃老族”拒绝工作的原因。他们身上存在致命的缺陷,如责任心差,父母的溺爱,升学压力大等原因,使这批年轻人心情颇高,价值观也出现偏差,常常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困惑“啃老族”中绝大部分是最初的几代独身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呵护,没有受过任何的委屈,适应社会能力较差,大多数的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更多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穿衣是否保暖,膳食是否均衡,从而忽略了孩子人格发展是否健康,不注重孩子的独立性,自我奋斗和家庭责任感。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教育,造就了孩子“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的性格依附心里。很难让孩子从家庭,父母的教育中得到解放。此外,随着物质条件的越来越好,人们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有条件的家庭都尽量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即使是家庭困难,也会先满足孩子的需求,“寒门养贵子”。在就业上,因为社会的岗位有限,再加之对学位的要求甚高,那些从小在就在高起点长大的孩子,虽然暂时离开父母的保护圈,但遇到挫折与困难,还是希望回到父母的羽翼下躲避风雨。有关专家还指出,受长期精英教育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就业能动性没有得到提高,而是执着于“公务员”,“白领精英”等职务或是“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开放城市”到热门区域。就业期望和社会需求量大。县城及中小型企业需求量大,很大部分的毕业大学生不愿去生产线工作,择业观念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群体竞争优势,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往往即使没有去工作,也不愿去急需人才的县城,中小型企业,乃至贫困地区及西部地区,因此,“啃老族”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位叫红泥岭的网友说:“我们的教育体制本身就是组织生产这种现象的不良发动机。”教育应该给孩子都中道路选择,起码不让他们考不上大学也有些养家糊口的本事,不要逼着他们只能往考上大学这条道路上逼,从小就逼着往“废物”;“社会的负担”;“父母的累赘”那条道路上狂奔。从表面现象看,中国社会出现“啃老族”现象,如专家所言,有两大原因:一是观念上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及分担,让年轻人接受父母的支援是理所当然的,另一个客观原因:目前社会还是处在转型期,生活成本急剧上升,客观上形成他们伸手向父母给予帮助的原因。教育除了是给人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功能上,更重

要是教会人们独立意志,精神及家庭,社会,个人的现实责任。但今天的孩子只知道如何埋头考试,不知如何做人。教育的多样性遭到应试教育的严重迫害,大学教育全面工具化和功利化,乃至教育的功能“中硕果仅存的求知一项也被异化,”变成教育只是为了拿文凭,中国教育场所是个不折不扣的“淘汰教育”,而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不是把每个人变成意志,心态健全的人,而是把无数的人从层层考验中淘汰,最后只留下一堆使命感缺乏,意志薄弱的“社会精英”,至于那些读完大学,拿到文凭的幸运者,读大学,拿文凭的到最后会怎样,还是个未知数。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追求,一代青年也有一代青年的困惑,面对这些成长的问题,他们也是在成长中摸索,在困惑中成长。至少,在青年成长过程肯定是有困惑,迷茫,尤其对当代青年来说,社会发达,科技进步,本身就为当代青年成长提供了更为广大的平台。笔者认为缺少困惑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不完整的人生,事实上,即使是那些躺在父母怀里的“啃老族”,也是有困惑之余,积极思考人生,因此对青年的困惑,给他们点时间,给他们点空间,谁能说在暂时的迷茫,偶尔的困惑,能挡住青年青春的脚步?更何况,盛世人人知奋斗,谁又能断言,本着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勇于探索的成长旋律中,成长与困惑,不是青年成长最好的教科书和参考本么?这些现象的产生,基于不同角度分析,“啃老族”群体在“啃老”方式上表现出“多元性”的特点,然而不论其出于何种目的,基于何种方式,他们这种“啃老”行为都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其对于父母,家庭乃至社会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上诉的这些情况,我们应该从源头上遏制这些问题的产生。(一)从根本上改变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二)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生涯教育(三)改善就业环境(四)加强社会保障机制(五)加强提高思想教育

青岛啃老族现状调查:养大的儿女断不了奶“啃老族”:养大的儿女何时“断奶”?近些年来,不知不觉地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养大的儿女断不了“奶”, 大学生“毕业而不就业”,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每天“窝”在家中,看看电视上上网,找找朋友打麻将,每月靠父母接济过日子,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啃老族”。

啃老族

那么,青岛市“啃老”一族现状是什么样?这一现象又该如何解决?日前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走近城市中的“啃老族” 家住台东附近的周伟(化名),今年28岁,至今还与父母合住,连对象也没找到。他的生活十分单调,每天睡到中午起床,等父母做好饭吃饱后,就去小区门口或者附近和退休老人一起打牌、下棋,吃过晚饭就在家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直到半夜才睡觉。周伟的父亲为此伤透了脑筋,他一脸忧愁地对记者说,儿子自幼娇生惯养,不好好学习,职高毕业后,工作一直不好找。前些日子,亲戚托了熟人让周伟去一家单位当保安,可周伟喝酒打架被“炒鱿鱼”。父母曾经也让他参加下岗再就业培训,可是周伟觉得那些“低档次”的工作,让他无颜见人。现在,周伟每天以养老的心态在家里白吃白喝,身上没有钱了就伸手向父母要。这种寄生虫的生活方式,只是“啃老族”的一种类型。 高不成、低不就,也是形成“啃老族”的另一类型。去年从某重点大学毕业的小赵,所学专业是被人羡慕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他至今还没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记者和小赵聊天得知,在家待业的一年多时间里,小赵在多家公司工

啃老族

作过,但都干不长时间就辞职,后去过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寻找创业的机会,但都无功而返。小赵认为自己大学毕业就应该从事体面的工作,对于一些起点很低的工作不予考虑。今年初,他和朋友开办了一个猎头公司,到最后还欠了一屁股债。直到现在,小赵还在人才市场上徘徊,靠父母每月接济度日。 面对这些要靠上辈养活的“啃老族”,他们的父母或长辈又是持何种态度呢?“现在的孩子个性很强,逼他去做他不想干的事,家长又舍不得,看着孩子整天在家混日子,心里虽恨,可又没有办法,既然生下了孩子,那只有养着吧”,家住市北区的刘先生说起“养斜经历,一脸无奈。“养儿防老,现在倒好,女儿已经二十好几的人了,还不能自立,夫妻俩那点可怜的退休工资,已很难应付女儿要吃要玩所需的开支”,王女士也是一肚子的苦水。据了解,目前“啃老族”的构成主要有二类人群:一类是部分高校毕业生,或者对工作过于挑剔,总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或者属于“创业幻想型”,有着强烈的创业冲动,但总是不成功,又不愿“寄人篱下”;另一类人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工作,但因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啃”父母。 此外,有经济来源却因支配不当,依然常向父母“伸手”的“月光族”,似乎也应归“啃老族”之列。 “啃老族”产生的原因“2030”群体应是“啃老族”的主体。这部分人有着前辈不具备的优点,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平等意识,对新事物敏锐。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存在致命的缺陷,如责任心偏差,勤劳、勤俭意识较弱,再加上父母溺爱、精英教育思想等原因,使这群年轻人心气颇高,

价值观出现偏差。虽然暂时离开了父母的保护圈,但每当遇到困难与挫折,还是希望回到父母的羽翼下。归结起来,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啃老族”的出现,与我们的教育有关。在西方,孩子成人后,不管家庭背景如何都要自立;而在中国,父母觉得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孩子,中国的父母通常会尽全力让孩子成年后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包括结婚、买房、养育下一代等。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责任。父母的这种观念,同样影响到子女,让年轻人以为接受父母的支援,是理所当然的。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造就了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的性格依附心理,使得孩子从精神上无法“断奶”、经济上难以独立。同时,我们学生时代也是在精英教育中度过。在和小赵的交谈中,小赵对于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自己也很烦恼,他说:“所有教育我们的人都在重复着一句话:上大学才有好的前途。可没有任何人从现实角度告诉我们上大学后会怎样,毕业后会怎样。”毕业后面对竞争时,发现自己过去十多年的学业全是白废,浪费了十多年的时间学到了别人并不认可的文凭。当出现这种强烈反差时,往往心理上会产生过度的消极情绪,茫然不知所措,成为“啃老族”一员就不足为怪了。“啃老族”的出现,还与大环境有关。市社科院有关专家分析说,现在这群年轻人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小皇帝”,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而在以升学为取向的应试教育中,他们又没有得到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在就业市场中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加上这几年高校扩招的膨胀,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众人拾柴烧开这壶水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崔凤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对于社会上的“啃老族”群体我们应该分两面来看待,主动式和被动式的啃老,解决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 主动式“啃老族”主要包括文化素质低下,缺乏必要的谋生技能,整日寄生在父母家啃老。对于寄生虫式的“啃老族”,社会以及家长应该帮助他们创造机会。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新失业群体”的动态档案,建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妥善安排培训、就业打好基础;其次,要就业,须有“一技之长”,政府要加大各种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这些“啃老族”没有经济来源,技能培训就应该免费。另外,还要对他们进行责任心和自信心的培养,让他们主动承担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当然,改变自己生活的关键还是他们本人思想观念得改变,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加强学习,摆脱眼前的困境。被动式的“啃老族”,主要包括高校毕业后未就业的人群。崔教授分析,受长期精英教育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往往执着于“公务员”、“白领金领”等热门职业,或者“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开放地区”等热门区域,就业期望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一方面,中小企业和基层单位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往往没有工作,也不愿去急需人才的中小企业、基层单位乃至广阔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择业观念的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群体竞争力,为此,高校也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在校期间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就业培训,思想上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应先就业再创业。 “啃老族”就如一壶没烧开的水,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柴”有缺陷,当自身素质之“柴”缺乏,这壶水怎能烧开?众人拾柴,火焰才高,“啃老族”方能“断奶”。

“啃老”是一个与家庭不能分割的概念。家庭是是个人社会化的开端,是所有人社会化必经的场所。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父母的教化下,孩子逐渐形成独特个性,适应社会生活。另外,社会化强调一种互动。家庭中的一对主要关系就是亲子之间的互动。因此在父母传授、教育、引导的同时,孩子也在主动接受和学习。父母的引导正确与否,关系到子女社会化的方向正确与否;孩子的主动认知和态度行为的形成合乎社会规范与否,也关系到其社会化的成败。城市NEET的出现,充分表明他们没有形成健全的个性,没有学习并掌握相应的角色知识,更无法适应社会生活,折射出家庭社会化和个体社会化的严重失误。

首先来看子女。成为NEET成员的人,往往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缺乏独立意识,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也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说,在个体社会化的阶段,他们在精神上始终没有“断奶”,没有完成社会化中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形成过程。这与个体接受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主体有关。他们“啃老”与否,主要并不是谋生能力或知识准备不足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格心理成熟度,或者说精神状态是否成人的问题。所谓“精神成人”,实际上指的就是一个人如何由生命个体成长为价值主体的过程;是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形成自己独立而完整的个性和人格的过程。一个人要想实现精神成人,绝不可能寄希望于外在的施舍或赐予,唯有通过不断发掘自己的内在价值潜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则,一个人不管他的生理年龄多大,坐拥多少薪水、物质财富,一旦丧失这种“求诸己”的人格价值取向与精神坐标,就很

难走出“精神哺乳期”。父母在家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父母的教育理念、教养方式、教育态度和培养方案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雕塑着子女的形态。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很多父母在观念上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孩子的幸福,自己早年没有得到的东西便想让自己的孩子全部拥有。而且,大多数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养身”往往胜过“养心”。多数父母对自己子女实施传统的“养身之道”,对子女身体是否高大健壮等生理性指标的关注,要远远超过对其人格是否成熟健康等精神性指标的关注。抚养子女的重点就是其衣着是否避寒保暖,膳食是否可口营养,而忽略了孩子人格的涵育,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我奋斗精神及家庭责任观。这一点导致家庭社会化产生严重偏差,是形成NEET的重要原因。可以说,许多父母本身便没有让子女“精神成人”的意识,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免打上保护、帮助、代替的烙印,使得家庭社会化和学校社会化、职业社会化等脱节,产生了那些精神上处于襁褓中的成年人。中国自19xx年改革开放以来,正在经历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在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社会价值观念也进行了全方位的转换。由于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带来的物质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发展的严重不协调,也即存在着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提出的“文化堕距”,使得许多人变成了文化上的边际人。这也是城市青壮年“啃老”的重要原因。中国向来具有一种特殊的不同于西方的家庭观,这种家庭观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家庭的强关系。与社会上的其他关系相比,家庭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凌驾于其他关系之上的趋势。无论个人怎样发展,家庭永远同他站在一个立场上,家庭永远是他的港湾。“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这句流传已久的民间俗语,似乎说明了中国人历来就有“靠父母”的传统。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靠父母”是件天经地义的事,伸手向父母要钱要物、取父母之所有、尽父母之所能,心安理得、理直气壮。也许正是出于这种传统。子女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投靠父母。父母此时更是欣然接受,因为不管在外面怎么样,父母家的大门永远为子女敞开。即使是那些生活条件不错的子女,父母通常也愿意让他们常回家看看。这就是家庭强关系引发的“啃老”现象。诚如奥格本提出的“文化堕距”所言,精神文化的变迁往往慢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中变迁最慢的又数风俗民德和价值观。中国人的传统家庭文化观念是一种延续千年的社会意识,很难在短时间发生变化。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的NEET们需要“啃老”,中国的家庭文化更为他们提供了“啃老”的伦理支持。

大学生的长处。他们自我效能感低自身价值认同感没有得到体现在遭受挫折时不能形成适当的自我评价耐挫力从而出现了严重的就业自卑心理。这种缺乏自信的自卑心理给人一种缺乏生气、从而减少了成功的机会[1 ] 啃老族”现象分析能力低下、适应性差的感“ 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即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大量研究表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求职路上,部分大学生因行业不景气或对自身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其他综合素质的评价极低,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这是一种轻视自己、低估自己的自我否定倾向,这种学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 “啃老族”是指已经成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靠父母供养的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啃老族”的队伍中,他们成为“啃老族”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些毕业后本该就业却没有工作的大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就业指导部门虽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其就业,但收效甚微。一、大学生“啃老族”现象形成的心理原因从校园到校园,大学生习惯了从一种学习环境到另一种学习环境的变化,毕业时需要走向社会,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与生活,面对这样重大的变化,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应。1. 自我同一性混乱,致使责任感丧失。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同一性,指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感觉和体验, 以及别人对自己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知觉或意识。自我同一性混乱是自我同一性的另一个极端,是个体发展到青年期,自我意识大为增强,并进一步形成了过去经验和对未来预期的一种新的混合,但往住还没有来得及认识就要面临生活的多重选择,因而常常被各种问题所困惑而陷入冲突,继而产生同一性混乱。大学生“啃老族”对自我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或不愿考虑个人的品质、努力目标、须扮演的角色以及价值观等。不少毕业生对择业认识仍然处于“别人怎么说”的阶段,缺乏对自己未来事业发展的独立思考和准确评价,甚至还未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生活责任。大学生在这一阶段,很容易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他们单纯地重视自我价值,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把个人眼前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不能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缺乏应有的社会

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在家庭中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责任心极低。2. 职业自我效能感低下,产生自卑心理。职业自我3. 心理合法延缓期拉长,导致无所适从。心理合法延缓期是指“允许还没有准备好承担义务的人有一段拖延时期,或者强迫某些人给予自己一些时间”[2 ] 。对许多家庭来说,并不因为孩子失业在家而感到经济上的不堪重负,有的父母甚至认为自己的孩子还未长大,这种心理断乳期的再一次延长,使得许多大学毕业生缺少独立性, 耐挫力差,出现成功恐惧,频繁换工作或是不愿工作。为了避免失败,他们逃避选择工作的机会,对就业产生恐惧,这种恐慌心理表现为既害怕就业,又希望就业,最终导致无所适从。4. 职场屡屡受挫,引起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 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由于学习而形成的无能为力的心理体验[3 ] 。就业难,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是深有体会的。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学生的职业观不明确,不能根据自身能力素质正确把握就业方向。另一方面,在社会转型时期,用人单位面对这如潮般的就业人群,不切实际地提高了标准,普遍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有的单位则片面地把经验当作准入条件,无端地把有潜质但缺少经验的大学生挡在门外。这种供求关系的冲突,使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双选过程中丧失优势,缺乏信心。多次受挫的职场经历以及未就业先失业的形势,使得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出现了偏颇,在他们感觉到自己不能对某事物进行控制时,就会产

生一种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5. 归因出现偏差,导致消极就业观。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在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仍旧坐、等、靠,有人甚至认为找不到工作是因为自己父母没钱没关系,从而更多地将不能就业归因为社会存在不公平等外在原因,而不是从自身能力以及所付出的努力等方面审视自己,从而产生消极的就业观。大学生要以清醒的头脑、理智的思维把握生活的主流,从内因出发,对择业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二、消除大学生“啃老族”现象的策略1. 增强责任意识。大学生是一个成人群体,许多人忽视了对这个群体进行责任心教育。尤其在家庭中,传统的教育模式暴露了其弱点,有意无意形成了子女的依赖性,不懂得承担家庭职责和义务。因此,要对他们进行责任心教育,让他们承担家庭管理的责任,自立自强,让他们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会衣食无忧。大学生应该转换自己的角色,从学生到从业人员需要承担不同,

2. 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只有当自身能力与所求工作相匹配时才能发挥最大的信心与积极性。在择业时要引导大学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

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建立在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认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想与现实、成功与失败的关系以积极向上、乐观自信而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来面对人生的选择。3. 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学校应形成一整套就业指导管理体系从最初的职业生涯规划到最终的职业定位助大学生转变就业理念加强择业观教育。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呈现多元化。通过就业指导教育使大学生的择业观与社会主导的价值观相吻合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及其事业的发展

[4] 。要以恰当的方式指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自我评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在面临人生重大的决策时能正确权衡在就业决策中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端正就业态度调整心理准备倡导从业即就业的新理念。4. 倡导积极的社会关注。社会应多一点机会多一点鼓励更要多一点宽容。大学生刚走出校园社会应给他们一些机会指导他们就业多为他们收集就业信息开拓就业市场。招募人才的单位应少一些门槛多一些尊重更应在心理上对高校毕业生给予信任与支持尊重这些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允许他们在一定社会的合法延缓期内不断调适自己适应工作适应社会。5. 形成正确的归因假设。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自主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择业动机。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前景下大学生不能消极地坐、等、要将择业成功与否归因于自己是否具有这方面的能力与素质较少地归因于社会和家庭。在国家多项就业政策的指引下大学生应从自我进行归调整就业期望树立积极的就业观。作为大学生毕业时都需要对自己的择业取向作出选择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极有可能成为“啃老族”的一员。因此大学生在刚入学时就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在老师和学校的生涯指导下逐步开拓自己的思路磨练自己的意志完善自我人格以饱满的热情、乐观向上的心态选择职业。这样大学生“啃老族”现象会在个人、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趋于消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