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0到3年内薪酬调查报告

          题    目大学生毕业0到3年内薪酬调查报告

姓    名 周龙祥                     

学    号 2090284                    

所在学院 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年级专业 物流管理                 

完成时间 2012        11       20  

综合评定成绩:       

       大学生毕业0到3年内薪酬调查报告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而毕业生因学历、职能的不同薪酬水平也不尽相同。

一、本次调查对象均为毕业0-3年的大学生,样本分布如下

地理分布

本次调查参加者主要集中在北京(17%)、上海(14%)、广州(8%)、深圳(8%)以及东莞(3%),这几个城市的参加者一共占参加调查总人数的50%以上;其他地区参加者则比较分散。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参与者比例的总和接近40%。

性别比例

在本次调查的参与者中,男性依然占大多数,参与调查的女性比例增加。



学历

参加者的学历以本科和大专为主,两者一共占总数的77%;另外有7.5%的人有过海外的经历。


单位性质

外企、私营民营企业参加的人数最多,一共占62%;国有企业以及中外合营企业的参与者也不少,分别占16%和12%;参加者最少的是政府机关,仅占总数的2%。大专学历的应届生成为毕业生的主力军,本科占据38%,而硕士和博士只是分一本羹,占整体就业的7%和1%。造成这种情况原因如下:

1、本身基数大

就拿本科生来说,四年大学毕业后,有些考研,有些自主创业,而一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就业。就此形式看来,硕士、博士人数基数显然会小于大专或者本科。而这部分人中的就业人数因受就业形式的影响,其就业率也必然会低于本科、大专学生就业率

2、市场需求差异

“如果一岗位低学历也能做,而求职者的能力相当的话,我们应该会倾向于学历稍低者。任何一个公司都会这样做。”驻济某知名外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介绍,相同能力情况下,较低学历使用起来更实惠,成本更低。

   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倒挂”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中一个是毕业生的心态问题。很多毕业生认为自己学历高,就应该有份好工作。殊不知,学历高并不代表能力强。尤其是从20##年起,国家教育政策对应用人才培养的倾斜,使得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更多的学生有了动手的机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研究生学生在这方面则很欠缺。在高职院校定向培养人才的冲击下,很多研究生找工作的难度无形加大。

3、毕业生期望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距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现在有的研究生就业期望值太高,找工作要找薪水高的、待遇好的、工作轻松的,这无疑造成了研究生就业中的“高不成低不就”局面。而面对研究生的这些错位态度,一些比较出色的本科生就脱颖而出,成为用人单位的首选。

二、本次调查对象所从事岗位分布如下

本次样本主要集中在销售类、技术类的岗位中招聘,其中销售类最多。

1、行业特色

   因为这个行业的起点比较多样,并且可塑性强。如销售类行业,对年轻人而言,销售或许是最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的职业。销售人员作为企业员工中相对独立的一个群体,和财务人员、研发人员、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等岗位相比,销售工作的平均岗位进入壁垒较低。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无论是从事技术性工作或服务人员,只要身体健康,年龄适当,都有可能转到销售岗位上,较低的岗位进入壁垒,使销售成为很多人的就业切入点。由于销售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大家全凭业绩说话,而且业绩也比较容易衡量,所以除了一些特别专业的技术销售职位外,大多数销售岗位对学历要求并不是很高。

2、自我职业定位

   而大部分毕业生的自我定位在这些岗位上,也是受专业等各个方面的限制,如下表:

影响毕业生选择职业三大因素排序

    从图表中可知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主要是薪酬水平和行业发展前景。有些岗位能够满足应聘者带来自身所需要的安全感,人各有不同,因此职业倾向亦不尽相同。

三、毕业0—3年的大学生工资水平

从数据统计中,可以得出一下信息:

1、高学历毕业生工资普遍高于低学历毕业生工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国人的潜意识中,“白领”的工资应该比“蓝领”高。就普遍意义上来讲,我们不可否认这个事实。无论大学生还是中专生,走出校门找到一份好工作是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 然而,工作机会少、竞争激烈、求职不易,是当代年轻人所面临的一个残酷的现实。 谁能拿到开启好工作的金钥匙,打开人生的黄金之门?这把金钥匙即是学历。学历影响工资的因素如下:

1)       成绩决定论

    成绩决定了起点,作为应届毕业生,企业对其自身能力、潜质、态度、学识不够了解,加之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的空白,种种客观因素无法平衡应届生的工作能力,这时用人单位多采用以学历来评估一个人的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以及工资的给付。然而不同学历即造成了不同的工资待遇。

2)       人力资本投资

     高学历毕业生涉及知识领域比较宽泛,用人单位在录用这些人之后,可以进行较少的培训,直接投入工作中,结束时间,提高时间效率。节省的培训成本即用于人力成本的投资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再者,高学历毕业生大都从事高精尖的岗位,他们的新思想、新活力和独特的理念能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这时企业采取必要的薪酬策略来留住高学历人才。而相对低学历毕业生其工作专业或者技术含量不及高学历,劳动力流动性比较大,且低学历毕业生基数大,在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用人单位选择性大,毕业生成被动的一方,因此工资水平不高。

2、技术类工资、设计类工资比较高

    这类职业特色专业性或技术含量高,举例说明:

软件工程师在一个IT企业中的地位,就像外科医生一样,软件工程师不能做好本职工作,企业的信息系统可能就会出问题,企业的财务数据、生产数据可以会荡然无存。因为他们拥有企业的核心技术,掌握着企业的命脉。您说企业敢随便解雇这样的人吗?这样的人工作稳定吗?当然稳定。如果现在从事的这份工作,技术含量太低,少了谁,企业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所以企业没必要用工资来吸引。

3、同等学历在不同行业的工资不一

首先,社会分工导致各个行业的产生,社会分工与它有着直接联系的有商品经济、私有制、阶级、职业划分、个人发展等重要经济和社会现象。各个行业在社会分工中重要性是一致的,但因其对社会贡献度不同,导致了一些产业不同等级的划分,即所谓朝阳产业、夕阳产业等。

其次,员工工资的多少与企业利润有些直接关系,企业发张前景好,必然会导致员工有幅度的提高,从而造成同等学历不同行业的工资差异。

4、高学历在某些行业中存在职位空缺

有些岗位如果设置较高学历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容易产生大材小用的现象。如客服类,其技术含量低,所需技能要求不高。如客服类岗位,设置博士学历岗位,一方面专业不匹配,造成人力资本投资的浪费;另一方面从岗位意义上分析,不需要设置过多学历等级的职务。

四、总结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学历不同产生了就业率的差异和工资水平的差异。作为即将毕业的我们,要认清市场形势,进行取舍和抉择。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工资,但抉择不好就会与工作机会失之交臂。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随时了解市场动态。

 

第二篇:大学生毕业实习调查报告

[摘 要]毕业实习是大学学习的一项重要课程,作为从学生角色转变到社会人的重要环节,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局势下,毕业实习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实习调查,发现社会的需求状况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引导大学生自强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并对毕业实习的完善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调查结果

通过对问卷分析发现,当今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存在缺陷,亟待提高。

1.市场对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更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拥有多少证书上面,更表现在真正的实际操作能力上。从调查反映结果来看,大多数的毕业生都有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的等级证书,但是却非常欠缺实际操作能力,连最基本的Office办公软件都不能进行熟练地操作,也不能熟练地运用简单英语进行交流。

2.学历仍然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用人单位除了强调工作经验外还非常关注文凭。调查显示,不少毕业生反映“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所以大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更为严峻。暂时用不上,但专业知识的熏陶,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专业的眼光和态度。要在夯实专业基础之上培养自己敏锐的专业眼光和态度。不能片面地认为自己今后不会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作就对专业基础不重视,只有专业基础打牢了,才可能在各方面更快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更好适应社会发展,更符合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保证自己有能力抓住各种自己想要抓住的机会。

3.实习指导有待完善、提高。调查发现,90.7%的实习生反映在简历制作、求职礼仪、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欠缺,虽然有实习导师进行指导,但指导教师和实习生之间缺乏沟通,因为指导教师都是兼职,实习生也缺乏主动沟通能力。尽管实习导师制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但是如果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只有不断完善导师制度,导师制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大学生才会真正从中受益。

4.大学生对于就业现状缺乏了解,定位不准。调查发现,89.8%的大学生都希望毕业后就能找到待遇好、稳定的工作,尤其是女大学生更倾向于找一份稳定而高待遇的工作,虽然很多男大学生表示毕业后不会去找工作而是要自主创业,但对自己的期望值都非常高。

5.对毕业实习重视不够,缺乏职业规划。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奋斗目标具体体现在职业生涯规划上面,职业生涯是指个人遵循一定的道路或途径去实现所选定的职业目标。从广大实习生的反映结果看,竟然有36.54%的毕业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其中女大学生更为突出,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达45.53%,更谈不上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的了解,对职业生涯目标更定和高的待遇。因此,端正心态,清醒地审视自己,准确地定位自己,为毕业做好思想准备,为进入社会找工作打好基础。

二、建议和意见

1.夯实专业基础,提高综合能力。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离校后,很难从事与专业真正对口的工作,但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在校期间都应该夯实专业基础,接受了大学的专业训练,即使有些知识面暂时用不上,但专业知识的熏陶,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专业的眼光和态度。要在夯实专业基础之上培养自己敏锐的专业眼光和态度。不能片面地认为自己今后不会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作就对专业基础不重视,只有专业基础打牢了,才可能在各方面更快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更好适应社会发展,更符合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保证自己有能力抓住各种自己想要抓住的机会。

2.重新审视自己,准确定位。毕业实习是大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从学生角色转到社

会人的重要步骤。因此,在毕业实习这个环节上,毕业生应该明确自己已经是一名准社会人了,要抓住能够顺利进入社会人角色的机会。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知识经济社会这一高度来看待,稳定的、高待遇的工作,只有通过自己在社会中不断地拼搏,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才有可能达到最终的稳定和高的待遇。因此,端正心态,清醒地审视自己,准确地定位自 己,为毕业做好思想准备,为进入社会找工作打好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毕业生才高几斗,要在实践中由用人单位来衡量、裁定,而不是自己随心所欲,薪酬仅仅是起点并不代表 未来。同时,毕业生就业高期望还体现在不愿意面向基层或农村以及普通劳动者上,从广大毕业生的反映结果分析,很少有同学愿意从基层做起。由此可见,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 学生,世俗观念仍然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但是,这样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存在十分大的差距,以致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3.转变观念,准确定位。现在社会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要清醒地认识自己,不能太具有自我优越性,同时,也不能自卑。在许多人眼里,上过大学的人就应该一进入社会就会有非常稳定的工作,十分可观的收入。作为真正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走出世俗观念,撕下大学生这张面具,放下大学生的架子,从基层做起,理性地找寻自己的定位,尽快地融入社会,找到自己的定位。同时,又不能产生自卑心理,作为大专生,在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许多毕业生不可能一出去就能找到工作,要放平心态,找准自己的位置。尽量减少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4.积极实践,积累经验。从大学生实习调查反映的结果分析来看,普遍认为社会实践太少,经验积累不充分。那么还没有进入毕业阶段的大学生,应该重视社会实践,多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为毕业后从学生角色转变到社会人的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5.完善毕业实习导师制。实习导师制的建立对于大学生实习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这种导师制是一种新兴的指导制度,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因此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有待提高。(1)将毕业实习指导时间提前。(2)增加专业指导内容。(3)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毕业实习作为大学生学习的一个必经阶段,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一个将理论真正运用到实际的机会,大学生应该对这个环节引起重视,充分利用。提前准备,为做好此阶段的工作而努力,尽可能降低在这个环节上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作为还没有走上这一环节的大学生,应该好好利用在校学习的机会,学好专业基是模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