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目标管理考核整改报告

20xx年工作目标考核自查整改报告

德江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教育局:

针对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教育局领导对我校2011 年工作目标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意见。我校再次对各项工作组织自查,广泛听取师生的反馈意见,现就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图片资料说明较过于简单,有日期但不具体,某人在何地方做何事未具体说明。

2、留守儿童过程资料单一。具体应从心理、学习、生活三个方面着手。

3、骨干教师培训措施不够有效。

二、整改情况

1、一部分说明不具体的图片由田锋老师将从新加以编辑说明,已于20xx年12月23日——12月25日打印完成,

2、对留守儿童的关爱。20xx年12月22日学校召集全体教师开会,由罗校长传达德江县教育局督导室领导的反馈意见。同时,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关注留守儿童的的身心健康,把这项工作想法从心理、学习、生活三个方面着手做细做实,将其纳入月业务检查范畴,并绩效考核挂钩。其次,构建家校联络平台,及时向留守儿童家长反馈信息。由各班主任负

责让各位学生将学校或班主任的联系电话告诉家长或监护人,自20xx年12月22日——12月27日完成,规定每位教师一月至少两次家访学生或监护人(含电话与家长沟通)。

3、结合学校实际,由教导处从新制定骨干教师培训措施,于20xx年3月初完成。

总之,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目标管理效能。落实整改措施,切盼各级教育相关领导多多指导,我们一定按照你们的要求将今后的工作进一步抓细、抓实。

 

第二篇:学校改进报告

学校改进报告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三路小学

二0一三年九月

为了进一步改变思维方式,再次认识学校资源,拓展学校发展思路,促进学校发展,我校自20xx年10月起通过问卷调查、随机听课、座谈访谈、考察校园、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邀请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校长培养项目一班103工作室的理论导师、实践导师、召集人、全体成员及20xx年广州市校长高级研修班第三组指导老师、全体成员到校开展学校发展诊断活动,开展校园诊断活动。校长及领导班子成员在共同研究、分析数据,汇总社区、家长、师生、专家、同行对学校发展提出的意见,寻找出校长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差距之后、完成对学校发展目标及策略的诊断分析,写出自我诊断报告(诊断报告见附件),近一年来为推动问题的逐步解决,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行动,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发展的现实状态

学校拥有一个“自主、合作、务实、创新”的行政领导班子和一支“敬业、好学、严谨、创新”的教师群体队伍,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管理”之路。以“以夯实基础、养成习惯、扬长发展”为办学目标,以提高全面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学校校园文化品位为抓手;大力倡导“团结、诚信、进取、创新”的校园人文精神(校风)和“敬业、务实、爱生、博学”的教师工作作风(教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履行“爱校、守纪、勤学、创新、”的校训,养成“守纪、勤学、合作、创新”的学风;用丰富的文化内涵陶冶人的情操,建设了一个集自然美、艺术美、人文美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精细的管理、精心的态度、精良的方式,创造精品的教育,是一所“师生留恋、家长信赖、小而精致、特色鲜明”的学校。

近一年来,我校以创建规范化学校为契机,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效:学校被定点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广州市优秀家长学,在市、区中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特等奖,学校工会被区教育局工会评为模范教工之家。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岗位中,总结出了大量鲜活的育人经验。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有4篇在省市区刊物上发表,20篇获全国、省、市、区奖励(合计获奖发表论文24篇,我校只有专任老师54人,约每三名教师中就有有1篇文章获奖发表)。学生在各类各级竞赛中有431人次获奖(我校只有784名学生,约每两名学生中就有1名学生在区级以上的各类竞赛中获奖,获奖的面和比例都是相当高的,突显了我校的办学成效)。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山三路小学校舍建筑不断更新。学校的抗震加固工程已全面竣工,墙面是崭新的,大部分的课桌椅是崭新的,校园氛围也是崭新的,课室的阅读主题喷画背景墙,楼道的读书格言,操场的经典长廊,每一堵墙,每一块砖都散发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德育功能,一切一切的崭新,一切一切的变化,都让中山三人无不惊叹校园变美了,让中山三人深深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对青少年的关爱。抗震加固工程的强大动力使中山三路小学陈旧的校舍成为历史,抗震加固工程落成后中山三路小学翻开了新的篇章!定位在更新更高的起点上,向现代化的规范学校迈进,是中山三路小学的奋斗目标。美好的前景令中山三人欢欣鼓舞,既定的目标促使中山三人永不停步!更使中山三人深深地知道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中山三人将以不懈的追求,努力的工作,大胆的创新,谱写新的业绩,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全社会对学校的关爱,以更优异的成绩向祖国献礼。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山三人满怀壮志,致力于谋求学校教育的优质化和办学的特色化,建设一流的专业化师资队伍,营造一流的人本化的育人环境,探索一流的校本化的管理机制,努力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能的小学毕业生,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现代优质的规范化学校而努力奋斗。

领导班子心怀对教育的梦想,我们经常抚心在自我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办怎样一所学校才可以实现真正的教育?因为有了这些追问,才使我们的工作和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近一年来,困难是有的,学校一直处在抗震加固工程基建中,我们不但没有被困难击倒,更没有因为学校的工程影响了学校的发展,而是带领全体教职工,迎难而上,促进了学校的跨越

式发: 20xx年9月举行“中山三路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暨我校参与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主导下的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共育模式研究》子课题——《学校、家庭、社区合育,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实践与研究》开题仪式、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及南校区抗震加固工程落成典礼;20xx年10月学校被评为广州市优秀家长学校;20xx年11月学校被定点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目前全区只有东风西路小学和我校获得此殊荣);20xx年12月13日顺利通过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验收;20xx年12月17日顺利通过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评审;20xx年1月5日顺利通过越秀区第三批中小学依法治校示范校评估,都是明显的例证。

区委、区政府、教育局十分重视我校的教育发展状况,近一年来,不断地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良好氛围。具体工作如下:进一步规划校园建设,营造校园环境,拓展立体化、精品化绿化,建造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经我校领导的努力争取及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乘着抗震加固工程的东风,我校进行了多项大规模的设施维修改造:两校区均重新装修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棋室等;调整教师办公室,添置新型办公用品,积极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改建校园墙报宣传栏,营造既美化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氛围;新建课室多媒体教学平台;新建荣誉室、德育实践基地、阅览室、课室特色阅览园地等场室;重新装修两个校区的教学楼,铺设塑胶操场, 增建电话分机,方便校内教师沟通,合理利用有效的资源;对校园内的安全隐患设施进行修缮维护,大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的竞争能力。现在学校不仅拥有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也逐步建立起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根据建立“书香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的构想,师生们共同参与设计和制作,建起了德育宣传长廊,绿色环保宣传橱窗,在楼道建起读书宣传橱窗和各班级图书角。在楼梯道旁,展示了学生自已的艺术作品。改造后的校园形成了一种新的校园文化氛围,环境育人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学校改进的举措与成效

(一)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1、坚持新的教育观念,促进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学校办学新的教育观念包括新的管理观、教学观、质量观。我们在创办规范化学校中,力求

将新的管理观念贯穿于学校的一切工作之中,坚持以服务于学生为宗旨,积极创设条件,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优质的服务;主要体现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发言权,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充分发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们要求教师要树立适合于不同学生的多样化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因材施教,让不同个性,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让其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

2、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逐步形成科学管理模式

学校一切管理工作都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属,坚持民主决策。逐步建立起“校长全面负责,副校长主管,小行政、大年级”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奋发有为、绩效优先”的用人机制。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实行年级、行政目标管理制,教职工岗位责任考评制,确保各校区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求真务实”的原则指导下,修改教师岗位津贴的发放办法,建立“各类人员的岗位工资发放制度”,量质并举,绩效优先。

3、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使其朝着规范化轨道运转

区委、区政府、教育局十分重视我校的教育发展状况,近两年来,不断地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良好氛围。具体工作如下:进一步规划校园建设,营造校园环境,拓展立体化、精品化绿化,建造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经我校领导的努力争取及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乘着抗震加固工程的东风,我校进行了多项大规模的设施维修改造:两校区均重新装修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棋室等;调整教师办公室,添置新型办公用品,积极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改建校园墙报宣传栏,营造既美化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氛围;新建课室多媒体教学平台;新建荣誉室、德育实践基地、阅览室、课室特色阅览园地等场室;重新装修两个校区的教学楼,铺设塑胶操场, 增建电话分机,方便校内教师沟通,合理利用有效的资源;对校园内的安全隐患设施进行修缮维护,大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的竞争能力。现在学校不仅拥有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也逐步建立起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根据建立“书香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的构想,师生们共同参与设计和制作,建起了德育宣传长廊,绿色环保宣传橱窗,在楼道建起读书宣传橱窗和各班级图书角。在楼梯道旁,展示了学生自已的艺术作品。改造后的校园形成了一种新

的校园文化氛围,环境育人的功能得到发挥,突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及我校的办学特色。

4、大胆尝试“人本”管理,全方位调动人的积极性

近一年来,我校注重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的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学校加大了民主化管理的范围,制定了《校务公开制度》,《教职工大会制度》,积极推进民主化管理。一是在全校通过推荐形式选拔学校中层干部,形成了“尊重人、发展人、培养人”的用人机制。二是实行了以人事、招生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务公开,将学校发展、财务、招生政策等向全校公示,建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使学校管理走向民主化。三是实行干部述职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让教职工对学校干部进行全面评议。在民主管理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四是坚持每周行政例会,各项工作提交办公会讨论,实行民主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五是坚持每学年一次的全校教职工大会,并不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关于学校发展的大计和关系教

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

案。

5、借助校园网为依托,逐步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学校两个校区并存,更是需要我们在管理上有所创新。为便于管理,学校建立起了“四网”,综合改造工程使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校园网、OA办公系统、校讯通家校互动平台等发布信息、收集信息已成为学校管理的手段。学校建立了教师教学业务电子档案、教师继续教育电子档案、学生学习成绩档案、学生学籍管理电子档案等。为了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规范网页网站建设,有效发挥网络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学校制订了校园网的管理制度等。

(二)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学校发展之本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校本发展,办优质化和特色化学校,必须要有一个率先垂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勇创一流的领导班子;要有一支师德高尚、政治过硬、业务

精良、教有风格、勇于创新、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这好比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1、领导班子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学校领导班子的素质如何,关系着学校的整体工作,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发展水平、品牌特色和办学效益。为了形成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下了功夫。

一是狠抓作风建设,躬身垂范,作出表率。我们狠抓领导班子作风建设,要求班子成员做到五个表率:加强廉政意识,做廉洁奉公的表率;树立优质意识,做勤政高效的表率;扎实搞好教学工作,做教学工作的表率;增强群众意识,做谦虚谨慎的表率;提高合作意识,做团结奋进的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极大地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使原来分属两校的教师和学生在“中山三”的旗帜下融合为一体,走上优质化和特色化的办学道路。

二是深入教学一线,练就好身手,成为名师。我们要求领导班子:更新教育观念,用现代优质的素质教育思想武装自己;坚持任课,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朝着个性化有独特教学风格的名师目标前进;深入教学第一线,总结鲜活的有创意的教学案例,解决教学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本届领导班子成员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

三是实行民主管理,优质高效,成为行家。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及时修订颁发《中山三路小学学校管理制度汇编》,为学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发挥教大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增强教职工的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实行校务公开,确保各项工作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2、教师队伍素质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1)职业道德教育为教师树立良好形象

学校立足于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品位和层次。我们把崇高师德、敬业奉献、精湛教艺、健康心理、强健体魄、开拓创新作为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基本要求,紧紧抓住师德建设这一龙头,制定了《中山三路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师德教育,组织教师开展职业道德大讨论,写学习心得,

进行师德演讲。要求教师具备无私奉献的师魂、热爱学生的师德、教书育人的师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师观,牢固树立“以教为荣、岗位建功”的思想,做到教书育人“五个要”-—了解学生要家访,转化后进生要结对,辅导学困生要补差,关心贫困生要奉献,对待全体学生要公平。使教师在工作态度上注重服务学生,在工作作风上注重廉洁从教,在教育行为上注重依法执教,塑造良好教师形象。

(2)校本培训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经常性组织学习培训,开展师德演讲比赛、信息技术培训、教学技能比武等活动,坚持每学期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交流会,科级组集体学习,进行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研讨和经验交流学习。每年对起始年级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根据新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专业化要求,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两年多来,先后选送数十人次到外地外校参观学习,培训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形式活、重实效的校本培训,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3)教师队伍的优化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动力

一是着力培养青年教师。我们坚持做到工作上压担子,成绩上多鼓励,生活上多关心,政治上严要求,业务上多指导。组织和开展了“教师岗位练兵”活动。主要做法有:开展评选活动;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的实验,在实验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通过以上的措施,形成了以学校为基地,以科研为导向,以常规管理为依托,以基本功训练为主线,以名师工程为拉动的教师培养机制。我校教师正在迅速成长,我校现有“东教新星”3名,区的教研中心组成员6名。

二是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学校坚持严格考核,绩效优先。在劳务分配、职评晋级、评优评先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工作上坚持依据考核,绩效优先,“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差不一样”。不断修改和完善常规管理制度和教学、教研奖励制度,从德、能、勤、绩几方面,综合考查教师每日、每月、每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评估,与工资和奖金挂钩。同时,我们注意发挥团队作用,不仅对个人进行评定,也对科级组进行考核。合理的激励竞争机制,引领教职工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涌现了一大批教改积极分子和教书育人的典范。

(三)走科研兴校之路,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两年多来,我校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加快教师专业发展,扎实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以教师们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的工作为基础,逐步形成了我校创新实效的校本教研模式。

1、加强学习,统一认识

理论提高是校本教研的基础保障,达成共识是工作畅通的根本。“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我校教师的共识。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学校组织教师们认真学习、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新课标学习活动,语、数、英学科组织教师开展使用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试行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讨论。学习后,教师们还就“怎样备课”、“什么才是有效的讲授”和“如何避免走入‘满堂灌’与‘满堂问’的误区”等问题进行了学习心得交流。

2、加强监控,确保质量

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毕生追求。教育质量反映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效果的优劣。学校组织广大教师重温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控的通知》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学业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稳定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抓紧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单元测试等教学流程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参与集备,随堂听课,召开师生座谈会等手段全面监控教学质量。具体突出“三抓”:

(1)抓备课。

变“应付式”的备课为“实用式”的备课。要求老师们在备课中努力做到:突出练习活动的设计,充实练习设计的思维内涵,突出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练习要求;突出教学行为的反思:对照课堂实施从教案的可行性,目标的达成度,过程的有效性等方面作深入的反思,逐步形成反思的习惯。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进行教学反思,对教材、教法的理解更深刻,并能寻找出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了观察、分

析和研究,不仅在研究和反思的状态下实践,把教研的主战场放在课堂上,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还发挥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作用。

(2)抓上课

近两年来,我校坚持开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的岗位练兵活动,本着“人人为我开一课,我为人人开一课”的思想,老师们都很珍惜这种研讨课的学习氛围,都在自己的课堂上张扬个性、展示风采。在向别人学习的过程中,又是一次教学欣赏的过程,更促进了教师的快速成长。

(3)抓作业

要求老师们作业设计形式多样,批改作业做到及时、认真、细致、规范,适时地采取措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强化校本教研,创新与实效相辉映

1、课题引路,促进发展

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最基础的就是课程的创新和发展。要促进学生优质发展,就必须要从课程改革入手。以教育科研为切入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国家课程,有作为地研究地方课程。我们还明确地知道学校教育科研应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校的总课题,第二层次是教师集体或个人的子课题,一般要求子课题对应总课题,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学校“科研兴校”的总目标,因为学校通过总课题统一了全校教师的科研活动,使群体性的研究活动方向一致,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使学校教育科研实现了由“自发研究”向“计划研究”,由“个体研究”向“集体研究”的转变。同时,为了更好地达成共识,形成合力。20xx年暑假期间,学校新领导班子乘着省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与社会资源开发整合实验研究》和国家级课题《对学校周边德育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的探究》成功结题的东风,顶着酷暑,挨家挨户地走访了全体的教职工,把当前开展科研的有利条件、困难因素、解决措施、质量要求等,向教师做详细的说明,以统一思想认识,激发教师承担课题研究的责任感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做到上下结合,把学校的意图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使全校教

师共同努力为学校教育科研双重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将教育科研工作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改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工作,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课改的重点。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是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对象,立足解决日常教学的真实问题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我校乘着课程改革这股东风,以校本科研的先进理念为先导,制定了学校的科研课题----《学校、家庭、社区合育,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实践与研究》。首先我们采用了教中研,研中教的科研思路,形成以课题组为骨干力量,全体教师乐于参与的教育科研机制,各科在学校科研课题的指引下,组织制定出子课题,积极开展研究活动。接着又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研究结合,研究成果与教学成绩结合,研究与培训结合的目标,使科研课题与新课程相结合,重点研究如何落实课标精神,正确使用教材;研究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及发展性评价学生学业等问题,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和整体效益。

20xx年9月3日,中山三路小学迎来了开学的第一天,美丽的校园里欢声笑语、花团锦簇、彩旗飘飘、喜气洋洋,到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领导、嘉宾、师生、家长欢聚一堂,相约在学校南校区,参加主题为---“最是书香能致远”的中山三路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暨学校参与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主导下的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共育模式研究》,子课题《学校、家庭、社区合育,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实践与研究》开题仪式,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及南校区抗震加固工程落成典礼。东皋干休所的老将军、解放军官兵、广东课题组的领导、特邀课题指导顾问(专家)、省市区校关工委的领导、越秀区教育局刘小明副书记、赵佩霞副局长、陈志华副调研员、教育发展科王东科长、人保科郑穗文科长、教育局纪委办公室陈阳红副主任、小教科麦志青副科长、德体卫艺科罗明君副科长等领导及社区领导、共建单位的领导、家长代表、课题组全体成员、全体学生参加了典礼。区教育局刘小明副书记情深意切的讲话,鼓舞着全体中山三人携手共进,再创佳绩。省课题组的领导、越秀区教育局赵佩霞副局长为学校基地揭牌,掀开了学校国家级课题研究的序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带着对教育的深情厚意和殷切之情来到中山三路小学,与全校师生一起参与盛典,一起见证了一年级128名同学, 由领导嘉宾和学校校级领导牵手共同走过“健康、阳光、乐学”之路,跨出走向学校的第一步,庄严地佩上绶带,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山三人,

大家都看得出一年级小同学的内心无比激动,因为他们把幸福、把自豪写在了脸上。 今后,中山三路小学将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下,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积极开展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系列读书活动,把读书活动与沸腾的社会生活、与温馨的亲子活动、与特色的社会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同学们走进社会,与社区的居民、自己的家人父母一起悦读人生,增长知识,了解文化,走向世界。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2、形式创新,增强实效

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既是科研活动和新课程实践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我们认为,要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必须明确校本教研的“三要素”,即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家,它们构成了“校本教研”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家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我校以“创新、发展、提高”为主题,深化校本教研活动,组织广大教师通过专家、学者的引领,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思考和研究,在研究和反思的状态下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经过实践,形成了我校“走出去,请进来;与专家对话,和学者交流;同名校联谊,跟域外接轨”的教师学习培训模式,旨在不断拓宽视野,提高研究水平,打造出一支具有现代理念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区、市、省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走出去”观摩学习,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走出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思想巨人的肩头,顿感视野广阔,洞察万物,跳出思维的桎梏,“更上一层楼”,见地别具,出语不凡。见识多了,交流多了,反思多了,自然积累就多了,感悟也多了,经验也丰富了。所以,学校经常组织老师们走出去听课交流。 请进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是把老军人、老模范、老党员、老专家和老教师请进来。关心下一代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

重,学校在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关工委的领导下,在完成教育教学中心任务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好老军人、老模范、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的作用,下大力气,抓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为青少年营造优良的教育环境,全面促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经研究决定,我校聘请了老将军张继武等18位同志为中山三路小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成员,把老军人、老模范、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请进来,促进学校的自我发展。

二是把家长请进来。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们发挥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善家长委员会,密切了沟通家长与学校的联系,诚恳地接受家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建议和监督,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把专家请进来。与专家对话,和学者交流:专家、学者的专业引领对于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名校联谊:学校领导带领教师们参加了黄花小学、旧部前小学的联校教研活动。在这些教研活动中,通过精彩的讲座、生动的课例、引起共鸣的集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使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如何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跟域外接轨:近几年,学校外派教师到杭州、武汉、上海等教改前沿的城市学习,回来后在全校进行课例移植以及专题讲座。“跟域外接轨”让教师们拓展了思路,把握了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

(四)创建绿色健康学校,彰显德体卫艺特色

环境与健康意识是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绿色学校”是21世纪学校环境教育的新理念。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基于此,我们意识到,创建“绿色学校”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的具体表现。而健康促进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倡导的学校健康新策略。它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环境等资源,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从而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知晓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学校环境,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素质教

育体系。我校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积极推进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近一年来,我校以创建广东省绿色学校和市健康促进学校为突破口,把活动作为养成教育的载体,更把创建绿色学校和健康促进学校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彰显学校德体卫艺科技工作亮点。

1、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近几年来,我校致力于逐步形成环境教育管理体系,赋予“绿色学校”,以崭新的理念,形成“绿色校园”——“绿色学校”——“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链条,把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绿色教育”作为落实整体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从管理环境、人际环境、校园环境、教学环境、德育环境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富含崭新理念的环境教育,并把它贯穿在学校工作的多个方面,从而推动课内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中山三路小学的教育特色。

学校以环境育人、培养全面发展、具有新时期文明素质公民的高度为出发点,努力营造一个绿色、洁净、优美、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1)建设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

校领导多方面征询有关专家意见,结合本校实际,设计出校园绿化蓝图。通过大力投资,以园林化、休闲化、教育化、校园文化等理念为设计思路,别出心裁,因地制宜,把环境建设与校园绿化有机的结合成一体。

(2)优化健康向上的绿色校园文化环境

人的“绿化”,才是创建绿色学校的终极目标。学校领导深知,硬件好置,软件难办。一个如锦似秀的校园,花点钱费点力就可以创建出来,但工作和学习在这花园般的校园里的人――老师和学生素质的提高绝非一蹴而就。学校领导以深刻、长远的理念,摆正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位置。提出“以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推出了“绿色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倡导营建“绿色教学环境”、“绿色人际环境”、“绿色

管理环境”,并声势浩大地开展“绿色工程”,以其把校风、学风、教风引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学校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各科教育和各项活动之中,重点注重加强环保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新世纪少年儿童。

2、效益高影响深的特色体育活动

体育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的精神,还为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打下基础。基于这一点,我校以击剑、跆拳道、篮球、国际象棋四项体育传统项目为突破口,成效鲜明的大课间活动为载体,学校周边体育场所共建为拓展,如今校园成为运动的乐园,同学们运动的热情也带来了良好的心理感受。

(1)熠熠生辉、成绩斐然的体育传统项目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依据,在学生的群体活动中,打造了击剑、跆拳道、篮球、国际象棋的优势强项,学校体育工作有声有色、富有特点、成绩斐然,被市教育局、体育局定为击剑、跆拳道、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我们更以此为支点,致力于营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组建的击剑、跆拳道、篮球、国际象棋队,严把训练关,注重培养勤学苦练,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的训练和比赛作风。近几年来,我校各个运动队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荣获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重剑乙组团体第二、国际象棋市级锦标赛团体第二、女子篮球广州市传统项目第三名、区跆拳道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等。

学校还是孕育体育尖子的摇篮。秉着“育人第一”的宗旨,分别为省集训队、市体校、各中学、区体校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2)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大课间”活动

“大课间”是一项集体育、智育、艺术教育于一体的集体活动项目,既要孩子们规范地执行

各项动作的要领,也要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创新,玩中锻炼,玩中发展,从而培养爱学校,爱集体,爱同学的良好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交往、竞争的意识。我校的“大课间”活动特点鲜明,推广性强,连续多年在区、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中分别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我校“大课间”的特点是:一是学生、老师100%参与;二是将学校击剑、跆拳道、篮球三个传统项目都渗透到整个活动中去;三是全程由音乐控制和指挥;四是一个典型的“小场地大课间”活动。我校的“大课间”实现了艺术与体育的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锻炼身体,是一种美的享受。“大课间”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的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

3、师生共同成长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艺术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之一。艺术的感受、想像、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学校进一步重视通过教师的艺术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谐发展,更进一步促进了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艺术科组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比赛,认真组织训练,积极备战,获得了较好的成绩组织师生参加各类的比赛活动既促进了教师们工作水平的提高,更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进取的激情,同时也展现了学生的才能,培养了学生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

三、学校发展的瓶颈及其突破

要突破的学校发展瓶颈主要为:一是必须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特别是要争取扩大学校体育活动场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条件。二是必须进一步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探索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管理一体化,加速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优质化、特色化办学道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