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读书笔记

读《双城记》有感 尽管《双城记》摆脱不了古典小说的大段说教,也无法避免英伦式的亲密又略显疏离的对话,没有现代小说繁杂的叙事手法,小说仍旧靠单纯讲故事取胜。 恩怨情仇,故事很简单。亚历山大?曼奈德医生囚于巴士底狱中十七年,出狱之后,在精神崩溃的边缘徘徊,幸而在女儿露西照顾关爱之下得以开始新的生活。露西与主动放弃继承权的法国贵族达尔南结婚,一家人幸福生活在一起。然而,一封法国革命之后送到达尔南手中的信,将一切打乱。为了使那位法国前仆人免予牢狱之灾,达尔南只身回到法国,却被当作出奔者关在狱中。在医生和劳雷先生的奔走努力之下,达尔南终于在两年后被释放。但故事并没有结束,幸福还未展开,刚刚出狱的达尔南又被重新投入狱中。在审判时,医生在狱中的记录被当众读出来:原来那使医生身陷囹圄的贵族,正是达尔南的父亲与叔叔。愤怒的狂躁的法国“公民们”,在审判大会上判处达尔南死刑。医生一家陷入痛苦之中,而一直深爱着露西的卡尔登先生,利用探访达尔南的最后机会将他换出监狱,替他死去。医生一家直到达尔南被送回才明了卡尔登的打算,才明白卡尔登那句“无论为了什么而改变方针或稍稍延宕,绝不能救出什么人的性命来的,那必然将牺牲掉许多条的性命”的真实意思。无奈中一家人匆匆逃离法国,回到英国。故事结束。

故事里许多描写革命前两个国家两个城市的剥夺与不公的场景,许多法国大革命的狂躁暴乱段落,常常让我觉得可怖。而夹杂在这革命中的深情浓仇,也是可叹的。

我只想说说卡尔登,他是整部小说我唯一深爱的人物。当然,相信还有很多其他有自虐倾向、自卑情结、柏拉图情结的读者爱他。

狄更斯本人一定也偏爱他,所以对他的描写才费尽心机。《双城记》的人物性格大多比较单纯,从出场那一刻就一目了然:露西是温柔贤良的;曼奈德医生是沧桑隐忍的;罗瑞先生是老成持重精明缜密的;查尔斯是正直高贵充满自信的……都没绕什么圈子,好像京戏里的角儿,都扮上了。

相比之下,卡尔登仿佛是团迷雾。在剑拔弩张的老贝勒法庭,当他那张漫不经心的脸孔第一次出现时,就与周遭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我甚至差点找不到他第一次出场时的描写,那是在审判达尔南的伦敦的老培雷。“另一位戴假发的先生,双手插在袋里,其注意力……似乎都集中在法院里的天花板上。”“他的情态上含着一种毫无顾忌的色彩,这不仅使他显得容貌不端正,而且大大地减低了他跟那囚犯相似的程度。”而这不羁的男子,却有细腻的心,是他第一个看到露西要晕倒,忙喊着让人扶她透透气。也正是他,替达尔南转达了对露西的谢意。 他表现得懒散、放纵、对他人漠不关心也不需要关心。随后的情节就交代了,他其实是个敬业又优秀的律师,也挺关心人。至于酗酒,倒是真能喝,可一个喝完酒还能整夜处理复杂案件的律师,恐怕说他“海量”还更合适。奇怪的是,他头顶似乎总被忧郁的阴影笼罩着,像是其他人庆贺时他独自玉立其下的老墙,他没打算抖掉这层阴影,反而时时仰仗它的庇护。狄更斯说:“他是个很有才华、感情深厚的人,却无法用那才华和情感为自己获取幸福。明知其危害,却听之任之,让自己消磨憔悴。”

男二号注定就是悲情式的人物。狄更斯用充满怜悯的讥讽不动声色地赞美着这个挣扎、高贵、美丽的灵魂。他才智与深情的唯一一次结合,却是完美地策划自己如何替情敌去赴死。这两者本是凡人所能期冀的最好礼物,却将他送向了死

亡。爱情,仿佛一颗橡树的种子种进一个细腻的瓷瓶。他从来都不会把那份感情流露一丝,甚至在告白之前,也明白自己必然会遭到拒绝,只是希望自己以后能偶尔地拜访她和他的家人,只要能看到她幸福,也是好的。仍旧爱她不悔,向她许诺:“为了你,以及你所亲爱的任何人,我什么事都愿意做的。”甚至是性命也是可以的。也许只有如此,她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可以被怀念的人吧?

在医生的营救没有希望之后,他冷静地安排着一切。一如以往守护着她时,默默站在她曾经无数次驻足的街口,轻轻抚摸她曾经无数次碰触到的石墙、院门,代她所爱去死。

“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活着;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他必然没有消失,在天上静静看着她和她的所爱幸福安宁生活;看到她将为他哭泣,给自己的孩子以他的名字命名;看到那孩子用自己的名字带来新的荣光;看到他们卓越不凡;看到他们缅怀他,甚至来到这断头台,但此地必将不会是现时当下的丑态。于是可以闭上眼睛,告诉自己“我现在所做的事情,比我曾经做过的无论什么事都好得多。我现在将要得到安息,比我曾经得到过的任何安息都好的多。” 他用生命给自己画了一副壮丽的幻想,坚信自己这一次做了一件令人怀念的事,于是他的生命不再是“一串沉重的诅咒”。“死”,却成了他真正的“生”。

对于这样的爱的牺牲,常常会引人唏嘘不已。这样的人,常常是孤僻的,不合于群的,但感情却深厚,认定了就很难放手。也许,他也是自卑的,经由这牺牲,为自己所认为不堪的生命,增添最后的华彩。我不愿意将他的牺牲,做任何过多的猜想,猜想有时会把单纯的事情变复杂。也许爱只是驻留在一个人心中的依靠和力量,无关回报,重要的只是为所爱的人付出带来的满足。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第二篇:这个,我所谓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我一直对一句话耿耿于怀,塞穆尔·斯迈尔斯在《自助》中说:“人如其所读”。

自从我读到这句话并觉得它有一定道理开始,我就在探寻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回想从小到大的阅读,似乎也能从看似杂乱无章的各种书籍中找到一些共性。我始终觉得,读的书越杂的人,反而对自己的文学方面的喜恶观表现的更明显。举个例子,远的不说,就说现在争议最大的两位80后作家,哦,不,一位作家,一位商人,对于郭敬明,我已经不想发表任何评论,虽然我承认他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喜欢他的人我不会和他吵,不喜欢他的人大家心里都明白,不知道他的人,你还是不要知道比较好。韩寒,从小什么都读甚至包括八卦杂志的一个人,写文章的风格再明显不过了,反而,那些只读八卦杂志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却诡异难辨。当然,我在这里只是说我觉得书读的杂一点比较好,并不是觉得自己文学素养高,毕竟读不到的好文章太多了,伟大的共 产 党和谐了这个社会,我们只能45度仰望天空,扭曲自己的什么和什么,随便什么,虽然我不知道没有郭敬明那样诡异的身高,抬头的时候能不能达到那种效果。

回正题,读书笔记,不知道可不可以这么写,我就整理下从小到大喜欢的书和人物好了:

记得小学的时候,不懂事,在老师的教导下一向比较好学生,读的书当然是老师们推荐的各国名著,也许是小学真的很闲,也或许是我真的不喜欢和同学出去做这样那样奇怪的事。有幸比同学多读几本书,不过清一色是名著,记得当时家里书架上一长排名著,不知道的大人们或许觉得我很乖,其实只要稍微读几本我的书就知道多读那几本书绝对和好孩子没关系。第一次被一本书震撼,感觉到文学的神奇要从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开始,说实话,第一遍读的时候太小,没看懂,一次无聊重新拿起,我之前一直觉得狄更斯的书挺无聊的,就算是《雾都孤儿》《孤星血泪》《大卫·科波菲尔》这些被大家公认的好书,我也觉得一般般,现在想想,小学的时候估计只会看故事情节,对语言不敏感。而恰好,《双城记》故事情节更胜一筹,我当时特别崇拜书中的卡顿,他让我眼前一亮,原来伟大也可以这样,无法形容他的奉献是什么,却让所有认识他的人永远叹服。在狄更斯的《双城记》之后,又一一认识了很多外国作家,雨果,夏洛蒂·勃朗特,小仲马,马克·吐温,霍桑,塞万提斯,高尔基,莎士比亚等等,却因为我真的只是一个小学生,他们都没给我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不过,也有喜欢的像《野性的呼唤》《老人与海》《福尔摩斯探险》等书。

初中,一个过渡期,很少长时间看书了,一来天杀的这个学校作业很多,二来很少有一个人安静的时候,长篇小说越看越少。不过,似乎看到的都很精彩。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是我至今看过的最难忘的一本爱情小说,已经记不清看了多少遍了,我很喜欢斯嘉丽,因为她不是伟人,不是英雄,有时候很坏,但是她的好,她的坏都很真实。还有歌德的《浮士德》,一本写了60年的书,不用我多说什么。初三的时候,被提前录取,不用考中考,但是又居然因为伟大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必须完成,被强留在学校,安排在最后一排。度过了或许是我这辈子最遭人恨的一段时间,由于真的除了帮老师批批作业,去办公室打打牌(我还不怎会)之外没事可做,便到处借书,从那个时候开始什么书都看,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鲁迅,喜欢韩寒这样的作家。

高中,不看小说了,开始对中国作家刮目相看,除了鲁迅韩寒之外,周国平,王小波,钱钟书,毕淑敏等等,都是很喜欢的作家,也会被一些无名作家的小文章感动,并注意到一些很有意思的句子。不过,阅读量越来越小了。

大学,很纠结的一年,几乎什么书都没看,越长大反而越不容易接受别人的东西,是要被现实社会同化了吧。从篇幅就能看出这过程了。

大家都是这么长大的吗,从对什么都好奇,到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什么都无所谓,遇到决定都说随便。我不知道往下可以对这样的现象发表些什么评论,对之前像探寻我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也没有准确结论,回忆的人事离现在越近越觉得无趣。

年轻人就趁年轻多读点东西吧,就这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