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结题报告的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结题报告

深圳市红岭中学 廖春风

一、问题的提出

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已成为当前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的共识。“学会求知的方法远胜于求得知识本身”这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中心思想。该课题明确提出:“教育的使命就是使人学会学习,借以充分发掘每个人的所有潜能和才能,因为学习就是人类的内在财富。”

现行的新课改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一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为出发点的全新教学模式,使课堂实现由“教”到“学”的转移,促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在实践中“创造自我”,促进其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呼唤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进一步确立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教学理念的确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更重要的还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

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中学英语教学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我们也常常听到一些教师这样责备学生:“这种类型的题,我不知讲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不会做呢?”从这句责备学生的话中,可以看出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费时低效”的问题。传统的观念认为英语是教会的,过分强调教师的讲,造成“一言堂”、“满堂灌”。素质教育则认为英语是学会的,强调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有两个特点:一是实践性特强,二是方法十分重要。只有用正确的方法多实践,才能学好英语。真所谓:“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英语教学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遗憾的是,现在中学生中苦学者不少,好学者不多,会学者更少。因此,我们把实验的突破口瞄准课堂教学,从“如何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如何在新目标英语的要求下,利用多媒体上好英语课”、“在小组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小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潜能生的分析与培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何在学生的评价上体现分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9个不同侧面来研究课堂教学问题,并且确定了“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这个总课题,旨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效率,减少学习的困难和阻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双赢目的。

   

二、该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根据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中渗透学习方法的培养与指导,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内涵。

   教育心理学“认知——指导”以及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等理论都强调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动机意念,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学习方法。

   本研究采用教育部新课标的定义:“学习方法指导是为有效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必要行动和步骤”以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研究过程

   研究对象为初中三个年级的全体学生。参加研究的班级不设对照班,全员参与,可比照的是以往同类型的本校初中各班。参加研究的教师,以自己的任教班级为研究对象,开展行动研究。整个研究分三个阶段,历时两个学年。

  第一阶段: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及国内外有关英语学习方法指导、课堂教学研究等文献资料,撰写研究方案与计划,确立课题。

  第二阶段:采用教育行动研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期间开展了多种集体研究活动:参加福田区的新课程培训、学校两周一次的课堂集体备课、全员的研究评议课、青年教师课堂展示课、校级公开课、组内研讨课等。

  第三阶段:整理数据和资料,总结和反馈。

四、研究实施和研究成果

(一)研究实施

1. 探索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渗透学法指导,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听、说、读、写方面全方位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有效学习策略,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2.典型引路,鼓励、表彰学生的兴趣、动机,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鼓励学生大胆把课堂所学进行延伸、拓展,在英语活动周上大放异彩。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

3.整合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协作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实现学习目标的方法。

4.介绍和讨论教学行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组内评议课提高教师对影响教学的诸因素的认识。

5.提倡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 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通过观察和分析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加深

自己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完成行动研究的报告。

(二)研究成果

 1.通过课堂研究,发展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学生掌握了记忆方法。

  (1)在课堂研究中,我们把培养元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的重要举措,并从我们学校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即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积极监控和调节,使在学习中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的学生在教师的关注和控制下,元认知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如教师示范时的学生静听习惯、用英语思维习惯、课堂发言声音洪亮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习惯、预习习惯、认真书写习惯、勤做笔记勤总结习惯等,在我们的课堂研究中,学生的这些良好习惯都在我们教师的引导下,由不自觉到习惯成自然。

 (3)帮助学生掌握了记忆方法。比如,帮助学生过好语音关来掌握单词的记忆方法,充分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记忆、思维、想象等训练,指导学生学习与复习。

2.通过课堂研究,加强了思维训练,使学生学会了思考问题。

  (1)引导学生学会了积极质疑。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学生的思维总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和锻炼。在英语活动周上,学生的创造和意境可见一斑。

   (2)指导学生学会了积极联想、明确思路、自己总结规律,做学习的主人。比如:教学中教师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产生表达的欲望,从而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再比如:课堂上教师角色的转变、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教法、课堂教学的交际化和课堂教学全方位开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自尊、自信,并且敢于思考、敢于求异、敢于创新。另外,我们还改变了“秧田式”的座位编排形式,组织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范围和途经,提高了课堂效益。

  总之,通过课堂研究,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方法,会学、善学,素质全面提高;老师会教、善教,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五、问题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

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努力,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1)校区之间、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还存在差距。

 (2)有些教师教学观念依然陈旧,还未达到彻底抛弃“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教学效率比较低下,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备课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英语教研组中专家引领的教研风气还不够浓,备课组活动常常停留在交流计划、交流课件与习题等一般性业务活动方面。

 (4)今年秋季我们初中三个年级的英语教材将面临全面改版的情况。在这套《深圳版牛津英语教材》中,学生学业的多元评价非常凸显。然而,目前我们的形成性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有效的英语教学评价制度。

 2.应对策略

   问题客观存在,现实不可回避。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科组准备采取的对策有:

(1)广开培训渠道,采取“外学内培”的方式,加大教师对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力度,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实践性能力和全体初中教师的学科本体性知识和文化性知识的培养。

(2)开展组内教研有效性的研究,提高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效益。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核心,开展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课题研究和专题研究。

(3)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负担。

(4)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有效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使其有利于深化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书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2.胡春洞《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3.孙喜亭《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Harmer.J.S. (2000) How to Teach Englis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年

4.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出版社,20##年

 

第二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培养》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培养》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当前英语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课堂提问的效率和功能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能否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否作为核心素质来培养。因此,研究课堂提问对于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研究表明课堂提问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提问“无意义”现象。提问的内容没有针对课堂教学目标,而是提一些与课堂教学目标无联系的问题,随随便便提一些走过场的并且浪费时间的无效问题,造成教学不严密。

2、提问“放鞭炮”现象。正当学生的思维活动朝着本单元内容的某环节进行时,突然提出与学生思维脱节的问题,来一个380度的急转变,进入所谓教学的新环节,使人感觉转入新内容学习时太突然,摸不着边,不流畅,缺少衔接的艺术性和逻辑性。

3、提问“不公平”现象。提问优生、尖子生多,提问后进生少,提问前排中间多,提问后排,尤其后排两角落少。

4、提问“走过场”。提问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落实教学目标。但一些教师遇到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时,或者学生答错时,就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现象,缺少耐心,一心想着教案中备好的内容要完成,没有考虑让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解决疑难知识,而是教师自己在表现,存在着教师自己为中心的教学现象。

5、提问内容“表层”化。提问多数是“yes or no”的简单问题,或者是课文的表层理解的识记性问题,缺少深层理解的开放性问题。

6、提问方式“单一”化。教师大多采用“教师——整体学生”和“教师——个体学生”的师生问

答,较少采用“学生——学生”,“小组——小组”,“学生——教师”的提问形式。先点名,后提问方式一是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二是给被点名学生压力,感到突然袭击,没有思考的时机。

7、教师的评价简单化,甚至干脆以自己代答,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回答尽管不全面,但要尽量启发,帮助他完成,耐心点拨或给些时间思考,或将原先的问题降低难度,鼓励学生再次回答,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学习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它强调: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以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学习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学生学习的原有状况是教学深化的根本出发点和依据。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逐步形成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思想和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英语教学课堂提问时效性的策略研究目标就是以树立全面正确的有效课堂提问的理念为先导,立足于我校英语教学实际及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通过对课堂提问

策略的分析、改进和应用,探索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最佳教学途径,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素养,促进教师教学业务的专业化成长,造就一个新型的高中英语教师群体。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英语教学课堂提问时效性现状的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才能发现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这是本课题研究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求解,才能保证研究的针对性、应用性与实效性。

2.提高英语教学课堂提问时效性的策略研究。这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从教学流程的推进序列维度来说,主要包含有效课堂提问的准备策略、有效课堂提问的组织与活动策略、有效的课堂提问的评价与评估策略等。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分析。

2.案例研究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学课例进行研究,探求从个别到一般的教学方法。

3.行动研究法: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具体的行动进行实践、研究。

4、反思研究法。及时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提炼策略成果,互相交流,专题研究,验证完善,提升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过程

1.准备阶段: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认真学习,进行资料搜集,并做深入的资料分析和文献研究,把握有关“提高课堂提问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

2.实施阶段:展开课题研讨课,参加课题组的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研讨课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困惑;交流课题研究的做法与体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录制课题研究成果汇报课。

3.总结阶段:对研究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撰写研究心得与论文,把形成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介绍。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课题研究表明,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趣味性。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善于创设情景,设计问题要新颖,难度适中,要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元认知能力。

2.针对性。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一次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同时课堂提问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每个提问都有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切中要害。

3、探究性。在提倡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情境下,教师要设计学生的同伴合作学习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常设计探究性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这种探究性问题往往在课堂阅读教学的深层理解阶段,或者课文的事实性整体理解的发展间段。目的是使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和拓展。

4、思想性。教学过程要渗透德育。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渠道。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当前教育的三大主要任务。教师要挖掘教材的深层意义,设计有思想教育意义的问题,自然而然地给予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

5、逻辑性。提问是以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为标准,根据知识迁移i +1的理论,设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等逻辑性强的问题或问题链(questionaire)。问题链方法是以问题为主,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问题——再解决问题为教学过程。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通过不断深化和逐步推进,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问题意识。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6、全面性。课堂提问要顾全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的需要,提问要眼看四处,耳听八方,

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使他们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性还体现在问题内容集合起来所涉及面要广,如学生的习惯,品德的影响作用等。

7、灵活性。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问方式的灵活性。教师可用多种方法来提问:“师——生,生——生,个别——全体,小组——小组,小组——全体,小组——个别,先提问——后点名,先提问——后抢答,先提问——后讨论。师生以双边活动变师生的多边互动。二是评价的灵活性。教师对待学生的回答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允许说完,适当点拨;允许犯错,适时纠正;允许质疑,适当宽容;评价多元,鼓励为主。三是教师对课前备好的提问如在课内发现太浅或太深,要作灵活的变更,将已设计好的问题进行修改,或者补充辅助的子问题,调控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好在“学习发展区”中,体现教师是helper, coach, organizer, 学生是center的学习氛围。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英语教学课堂提问实效性的策略研究,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际运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作为一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实效性和显著现实意义的课题项目,还要进行扎实的后续研究,以下几方面是今后还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1.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过于追求形式完美化的倾向。

2.英语教学课堂提问策略研究侧重于对英语阅读课,新授课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教学内容的特点兼顾不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