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民俗调查报告

淮南市地方民俗调查报告

学号:

姓名:

专业:

——民间艺术

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地处安徽省北部,辖八公山、谢家集、田家庵、大通、潘集五区和毛集实验区、凤台县,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保留并传承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具有典型代表的“凤台花鼓灯”、“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紫金砚制作技艺”、“火老虎”、“小马灯”、“六洲棋”等均在沿淮地区、江淮地域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项)

(一)花鼓灯(已列入国家级)

(二)火老虎(已列入国家级)

(三)谢郢锣鼓

(四)马戏灯

(五)推剧

(六)六洲棋

(七)紫金砚制作技艺

(八)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九)采莲灯

(十)藤牌对马

(十一)永京拳

(十二)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

民间手工艺

淮南地区的民间手工艺主要有顾桥陈醋、淮南牛肉汤、马店羊肉汤、老虎堂膏药等为代表的部分传统技艺,大部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部分技艺虽不复杂但传承失去原有风味。

一、淮南牛肉汤

淮南牛肉汤选用几十种滋补药材及卤料按一定的比例经传统工艺炮制。久经熬制而成,青香可口,不黑汤,喝多不上火,嗓不干,再配以粉丝和干丝,令人百吃不厌,是江豫皖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淮南牛肉汤的由来:清乾隆年间,淮南人翰林大学士张政深研百草,擅长美食,曾任宫庭御膳高官,深得皇上厚爱。告老还乡,回到山清水秀的淮河岸边,将清宫秘方流传后人。因此淮南牛肉汤以它特有的风味名盛淮河两岸,传遍大江南北,百吃不厌。

由中国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淮南首个集体商标——“淮南牛肉汤”成功注册。注册集体商标,旨在加大自主区域品牌创立意识,提升区域品牌核心竞争力,用法律手段加大力度保护这一产业区域品牌不受非法损害,打造出叫响全球的区域特色小吃品牌。

二、马店羊肉汤

马店羊肉汤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以其香辣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驰名。至20xx年底,全镇羊肉汤馆已达数十家,其中中心镇老街羊肉汤馆最著名,被淮南市餐馆(烹饪)行业协会命名为“淮南市地方名小吃”并颁发证书、匾额。

马店人多有外出经营“马店羊肉汤”的。

“朱马店羊肉汤”是凤台美食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一页。近几年,朱马店镇党

委政府审时度势,深谋远虑,立足镇情,紧紧抓住发展这根主弦,大打品牌战,

深挖朱马店羊肉汤这一美食文化,以此带动全镇经济发展。

三、顾桥陈醋

清朝嘉庆由山西寿阳传入凤台,以顾桥王端甫的“夏昌醋园”最为著名。顾

桥陈醋,有一百八十五年生产历史,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名牌声誉。顾桥陈醋酿造于清朝乾隆年间,产品以“顾桥红双喜陈醋”品牌系列陈醋为主,质量高、信誉好。顾桥陈醋,一九七八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命名为“双喜牌”。一九八二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一九八五年荣获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产品在国内畅销,还远销东南亚诸地,可谓名扬四海,香飘九洲。

四、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

寿州窑是唐代七大瓷窑之一,陆羽《茶经》记载“(寿州)瓷黄色紫”,将

寿州窑列为第五位。寿州窑以中原文化为主,兼含南北方文化,并具有地方特色。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的寿州窑融合了我国南北方青瓷造型的特点,形成了过渡地带寿州窑器物造型鲜明的地方特色。

寿州窑发现于19xx年,经过多次调查,陆续在淮南田家庵区(下窑)三座

窑、徐家圩、费郢孜、李嘴孜及凤阳县武店灵泉寺东等地发现10余处古代窑场。其中以大通区上窑镇周围分布最为集中,从马家岗、余家沟至外窑,沿窑河两岸一带窑凸密集,残瓷片规程遍地皆是,形成长达四、五千里的大窑场。历史上的寿州窑绵延几十里,规模巨大,曾是江淮地区的制瓷中心。

寿州窑创烧于南北朝后期,隋唐进入繁荣时期,五代逐渐衰落,历时300

余年。早期以烧青釉瓷为主,青年釉中微闪黄色。产吕有四系壶、高足盘、小口罐、瓶、碗、盏等,胎厚质坚,造型端庄凝重。器身往往有划花、印花、雕花、贴塑等装饰。器体多施半釉,釉色润滑。唐代以生产黄釉瓷为主,兼烧黑釉、茶紫釉和白釉瓷等。其中,黄釉瓷中由于窑温控制原因,又有黄绿、黄褐、蜡黄、鳝鱼黄等窑变品种。产品有壶、杯、钵、注子、盘、碗、枕、玩具和琉璃瓦等品种。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点彩、堆贴等,以斑斓的褐色点彩装饰最美,线条流畅,造型优美,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技术。

寿州窑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寿州

窑现已重点划为管嘴孜、高窑、上窑医院住院部、柏树林和东小湾、余嘴孜等5个保护区,在每一个保护区范围内均落实了“四有”保护措施。19xx年,淮南人民政府在上窑镇西北的山上,兴建了“寿州窑陶瓷陈列馆”,内收集有许多标本,供陈列展示。人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古代寿州窑的风貌,透过那些晶莹似玉的瓷器,为古代窑工们的精湛技艺所折服。

五、八公山豆腐

据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清朝汪汲的〈事物原会〉说:西汉古籍有“刘安作豆腐”的记载。刘安是汉刘邦的孙子,建都于寿春(即今寿县),招宾客,方士数千人,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八人,号称“八公”。刘安常在八公的陪伴下,炼长生不老之灵丹妙药,不想炼丹不成,反以黄豆.盐卤(又有说石膏)做成豆腐。关于八公山豆腐还有一种传说:刘安在家炼丹不成,胸中烦闷,外出散心,忽见对面北山下来八位老人,虽须长齐胸,但神采奕奕,健步如飞。刘安大惊,疑是神仙,便求长生不老妙方,老人说是吃了用磨碎大豆做成的食物。刘安如法炮制,得豆腐。从此,豆腐之法就从八公山下传播开来。

八公山的豆腐之所以美,美就美在山泉水。八公山拥有珍珠泉、玉露泉等多处名泉,泉水澄清味甘,终年不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同时,周围农民拥有世代相传的制作豆腐的技艺,更使八公山的豆腐独具特色,久盛不衰。如今这种老少皆宜的豆腐,制作出来的品种已达千余种,用八公山豆腐制作的“豆腐宴”已经成为淮南地区独具一格的上等宴席。因为豆腐所含的植物蛋白,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已经被全球公认为“国际性保健食品”。

六、紫金砚

八公山,古称“紫金山”,此山蕴藏着大量独特的天然石种——紫金石,石色赤紫而质润泽。开掘紫金石制砚,始于汉,盛于唐。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善的北宋宰相杜衍之孙杜绾所著《云林石谱》中记载:“寿春府寿春县,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为砚,甚发墨,叩之有声,余家旧有风字样砚,特轻薄,皆远古物也”。《中国美术辞典》,“文房四宝”栏载:“紫金石砚产于安徽寿春紫金山,亦称寿春石砚,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借得米芾所藏紫金砚,嘱其子入棺随葬”。大书法家米芾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紫金帖》中曰:“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用此石矣!”“苏子瞻携吾紫金砚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此外,米芾的《宝晋英光集》卷八还载有杂志一则记此事:“吾年老才得紫金石,与余家所收右军砚无异,人间第一品也,端、歙皆其下”。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题丁有煜砚铭》曰:“南唐宝石,为我良田,缜密以粟,清润而坚,麋丸起雾,麦光浮烟,万言日试,倚马待焉,降尔遐福,受禄于天,如山之寿,于万斯年”。

民间舞蹈

一、花鼓灯

相传,花鼓灯起源于夏代,在涂山脚下,大禹会诸侯的地方,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儿——女娇为妻,新婚不久,大禹便出征为天下人治水。大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女娇十分想念大禹,每天抱着儿子启站在山坡上向着远方眺望,祝愿丈夫治水成功,早日归来。由于她望夫心切,精诚所至,化成了一块巨石,后人称为“望夫石”、“启母石”。为了纪念他们,人们盖起了禹王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赶庙会,打起锣鼓,跳起舞蹈,从此就有了花鼓灯。至宋朝花鼓灯已发展成为比较系统的艺术形式,在民间舞蹈艺术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举行的艺术灯会,花鼓灯都是做为压轴戏,因此被称为“缀大灯”而闻名于世。

花鼓灯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它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节奏多变,或高昂激越或婉转纤柔,是汉民族最具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从古至今,始终以华夏文明的主体形象出现,屹立于世界舞蹈之林,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二、火老虎

火老虎是流传于凤台境内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在该县刘集乡山口村和大山镇淮丰村。

火老虎的形成,来源于五代十国的一个传说。后周与南唐争夺淮南,激战寿春(今寿县),这次战争在凤台人民群众中留下许多传说,其中就有后周将领赵匡胤率领数万精兵攻打寿春,使南唐将领余洪被迫逃到八公山篼笼冲,后周名将刘金定率领精兵追赶,并放火烧山,八公山上和淮河岸边芦苇大火,林中老虎被烧起火,急跑下山。火老虎根据这个历史事件和传说衍生而来。

火老虎的形成,反映了淮河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可以表演。这一民间艺术,反映了凤台历史背景,人文景观,对研究淮河中段历史文化、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推剧

推剧又名“四句推子”,是不在民间舞蹈“花鼓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年轻剧种。

民国27年(19xx年),日军入侵,凤台沦陷。盛行一时的花鼓灯歌舞因战乱冷落下来。为谋生计,陈敬之、来廷香等组班到霍邱玩灯。在此期间,向戴张集艺人白玉山(艺名:白穗子)学会[清音」调。经反复传唱,拓宽了?清音」的音域,旋律更为委婉,节奏也较以前有了明显的跳跃性。使用凤台方言演唱,增强了地方色彩,群众誉称为“一条线调”。

凤台推剧的再度复兴更引起了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关注。县主要领导多次亲临该团及演出地调研,并多次拨款扶持。据了解,投资二千余万元的凤台艺术正在积极筹资中。相信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凤台推剧艺术会不断发扬光大,成为凤台精神、凤台魂,成为淮河文化的代表,向世界展示独有魅力。

 

第二篇:滁州地方民俗调查报告 2

滁州地方民俗调查报告

——婚丧嫁娶,节日习俗

我的家乡在山好,水好的安徽滁州。滁州市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缘,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南京市江北门户、皖东区域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北翼城市。郡起元徽,州建大同,名始开皇,文扬庆历。开天首郡,金陵锁钥,江淮保障,逾史千年。形兼吴楚,气越淮扬。像其他地方一样,滁州也有它的特色民俗,在这里,我主要从婚丧嫁娶,节日习俗这方来介绍滁州地方民俗。

一、婚嫁

旧式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男婚女嫁,悉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经媒人说定,双方即行订亲礼,就算是把婚姻定下来了。其程序如下:

送庚帖由媒人将女方“年庚八字”(出生年、月、日、时)送交男方家,男方家将所送“年庚八字”放在祖宗牌位前的香炉下压着,通常经过10天“天合”后,再请算命先生“命会”,生辰若无“冲克”,媒人就互通双方愿结百年之好。俗称“合八字”。

纳采男女家双方同意择一“吉日”,由男方家备聘礼(鸡鸭鱼肉、糕点、茶叶和4对或8对布料)请媒人连同庚帖送交女方家,为“下礼”,又称“下茶礼”。女方家至亲来“捧场”,男方家还要包份茶礼(小茶壶和茶叶)给女方至亲。当日,女方家备礼品回赠,作为正式订婚礼仪,又称为“回好”。通信届嫁娶之年,男方家将择定好的结婚日

期,托媒人带着备好的礼物通知女家。女方家则将成婚必需衣服、首饰等(俗称“彩礼”)开出清单,交给男家预备,于婚期前送交女方家备用。

结婚出嫁的姑娘,要在婚期前10天“扣饭”(减饭量)。临嫁前几天,女家将陪嫁妆奁送往男方家,以便布置新房。婚前一天,舅舅来贺喜,要升号放炮(鞭炮)。迎娶之日,男方家备花轿,雇乐队,带礼品,由全福小孩压轿,到女方家接新娘。其赠礼中必有满坛酒和连条肉,酒为“丢娘酒”、肉为“离娘肉”。新娘黛眉粉妆、头蒙红盖头。出门时脚不能履地,须由其兄或弟背上花轿。新娘离家时必哭一场,称为“哭喜”,俗云:可以弃苦就乐。起轿时,娘家向轿底下泼一盆水,意为“嫁出门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路上,鼓乐齐鸣。轿至,男家大门紧闭不开,谓之“抑性子”。顷刻开门,迎新娘下轿。接轿妇人用捎袋(即红布袋或麻袋)两条在地下轮流翻转铺地作毯,新娘由伴娘牵引着走于红布袋上,传袋人边轮传边诵贺喜词,如“捎袋传口袋,一袋传百代??”,谓之可以传宗接代(袋、代谐音)。“拜堂”时,先拜天地,次拜高堂(父母),再夫妻对拜,继而向亲友长辈行礼。致贺的女客,皆致送“拜金”(塞红包)。进入洞房,由新郎揭去新娘头上红盖头,同吃洞房饭,喝交杯酒,为“做富贵”。至晚,众人“闹洞房”。“闹洞房”三天不分大小(即不问辈份高低、年龄大小),青年人随意出嬉弄性难题,摆布新娘,逗引哄笑。洞房内的被单、箱子、抽屉里摆有花生、红枣、桂圆,意为早生贵子。

现在婚姻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基本不存在了。大多数人

都是通过自由恋爱而结婚的,有少部分是通过相亲。在我们那边要结婚的两个人必须先见彼此的父母,见过父母之后,等觉得合适结婚时,双方父母见面吃饭,然后定亲。定亲时,男方应该下彩礼,在我们那边彩礼一般是俗称的“三金”,再加上一些礼钱,礼钱的多少一般是女方家要的,不同的人家要的钱也不一样。女方出嫁时,女方父母应该准备一些东西陪嫁,现在这些东西基本上是一些电器,家具之类的。女子出嫁当天 ,就在男方开车来接的时候,接走时,女子的母亲要哭,这跟旧式的婚姻有点像。现在“闹洞房”仍然是一个有趣的节目,现在闹洞房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闹洞房时常会闹的声势浩大。近年来一些五花八门的闹洞房怪招,以传统婚俗的名义大肆恶搞新人,让性私密当众表演,使新人当众出丑、苦笑奉陪。 现在结婚一般为三天,三天后得回门,也就是夫妻二人携礼偕行回到女方娘家女方均须以盛筵招待,并请人作陪。这样这次婚礼才能算是结束了。

二、丧葬

老人死后,全家人嚎啕大哭,在床前烧纸。为死者沐浴净身,有的用白稠或白布裹尸后,再穿新衣服、新鞋袜,穿戴完毕后移尸于堂屋的木板上,脸盖草纸,脚前点灯,设香案,亲属头扎白布,腰束丝麻,脚穿白鞋。然后入棺,几天后出殡、下葬(即入土为安)。葬后还有一些礼仪,即初葬之日,每日黄昏于坟前烧纸,其后以死日计每七,“七七”为止。满一百天为“百期”,三周年以内家中不娶不嫁。现在会叫一些戏班子来吹锣打鼓以示哀悼 开吊发引(出棺)时,棺

前放“铭旌”(俗称“招魂幡”),铭旌前放供桌,两旁挂祭幛、挽联,放置冥器(纸扎的生活用具)。吊丧人在供桌前行礼,子孙跪哭。 抬棺有16人,上覆棺罩及木制龙头、凤尾、太平床、松圈等物。一路撒冥币,爆竹连天,意为给死者“送盘缠”。沿途亲戚“路祭”(家门前供公鸡、鲤鱼、猪头三牲),孝子须叩首致谢。抬棺快到墓地时疾跑,称“发龙”。棺材落地后,抽“龙杠”(抬棺竖木)猛跑,杠夫接受死者家属“发龙糕”。长者铲土撒在棺上,随后鸣炮填土,烧掉“冥器”,唯留“招魂幡”、“哭丧棒”插在坟上。送殡人返回死者家中时,进大门前要跨火而过,喝“回丧茶”,吃“回丧饭”,以图吉利。年过花甲人去世,吊丧人还可以带走少量碗盏,名曰“偷寿”。

三、节日习俗

讲到节日,主要是一些传统的节日,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类的。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这天天亮时,家人都起床,穿新衣,戴新帽。早餐吃水饺、面条,水饺形似元宝,取大富大贵之意;面条细长,取长吃长有之意。早饭后,到亲友家拜年。拜年有一定次序,先拜家里的长辈,次拜舅舅、姨娘、岳父岳母,最后拜朋友、邻居。给长辈拜年时,晚辈多携带礼物,所拜之家均拿出烟、糖、瓜子、花生等招待来客。从初一到初三,俗称“三天年”。三天内不开生、不动剪、不拿针、不扫地、不说不吉利话。在全椒一带,三天年内女子不上厨,由男子代劳。新春佳节,亲戚朋友互相串拜,见面时,总不免说一声“新年好”、“恭喜发财”。

年初四,大放鞭炮,送年。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我们称为“过小年”,元宵节晚上,家家户户吃元宵,有的地方称汤元,元宵里包糖煮吃,也有的放油炒蘸糖吃。农村一带,这天晚上还有“撂火把”、“燃篝火”的习俗。城郊、农村青年或孩子聚在一起,将扎在一起的秸草或废扫帚点燃,在旷野里撂掷,边撂、边跑、边喊:“正月十五撂火把,地里不长草,全部长庄稼”、“向东撂,结冬瓜!向西撂,结西瓜!向南撂,结南瓜。向北撂,结白瓜!向上撂,结大瓜广火光飞舞,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清明节一般在公历4月5日或6日是祭悼亡灵的日子。家有新丧,便要在第一个清明节办素食,到坟上烧纸、叩头,以示祭奠。清明上坟扫墓,是城乡人们的传统习俗。扫墓时,要除草整枝,添土盘坟,挖坟茔帽,最后还要在坟茔帽下压上白纸条,称“压幡”。这天,城郊农村,还有屋檐下插柳的习俗。一些地区的青年男子和姑娘们爱用柳枝做成柳球,戴在胸前或发辫上。俗称:“清明不戴柳,死后变成大黄狗”、“清明晒死柳,三铺麦子打一斗”。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或五月端午。这天,多数人家门窗上、屋檐下插有艾枝或菖蒲。早晨吃棕子、鸭蛋、油条、糯米饭等。中午还要喝雄黄酒,并用此酒擦小儿耳、鼻、脚手心、肚脐等处,在前额写“王”字,以解毒祛邪。有的人家还将雄黄酒洒遍室内或庭院,谓能灭蚊蝇,消毒杀菌。多数地方小孩均佩戴香荷包,荷包的形状各异,有鸡心、粽子、老虎、小猴等形状。围红色老虎兜兜,兜兜上画有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毒图案,以此避邪去秽。在

乡村,家人还将小孩手腕、脚腕上系上各种颜色的丝线,称为“耍线子”,也有称“花花绳”或“长命缕”。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八月节,或称八月十五。晚上,当月亮升起时,家家在庭院中摆上香案,供上糕点果品,有苹果、石榴、栗子、鸡头果(芡实)、月饼、糖果等。一家人在家主的带领下,对月叩头,拜月祭祖,然后合家围坐在一起,边吃果晶,边赏月。俗谚:“在家不敬月,出门遭雨雪”。在滁州,每至中秋节的前一日,媳妇要向娘家送月饼、鲜果,但不能送梨和柿,因梨同“离”、柿同“事”谐音,都是不吉利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