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评估自评报告(澄海实验高级中学)

广东省第四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汕头市澄海实验高级中学

二〇##年四月

广东省第四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中期评估自评报告

汕头市澄海实验高级中学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掀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应用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已成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绿色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目标,“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底气的新人”,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教育教学信息化环境得到了优化,数字化校园初具特色。现将有关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汕头市澄海实验高级中学位于韩江之滨,是汕头市澄海区属的全日制高级中学,她背靠四季如春的花果山,南面始创于明代的冠山书院,东承中华英烈许包野纪念陵园,西枕“华侨米丘林”谢易初先生创建的原澄海国营示范农场。在这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的科学精神交相辉映,勤劳朴实的优良品质和崇高的献身精神永续传承。学校占地面积82004平方米。几年来,共投放资金8000多万元,完成了一批工程项目的建设,基础设施略具规模,教学资源丰富,设备设施较为齐全。

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52个,学生3000多名。全校教职工213人,任课教师182人(含行政),职工31人。教师中高级教师34人,一级教师65人,大学本科学历172人,研究生学历2人,高中教师达标率100%。学校于20##年10月被评为澄海一级学校, 20##年10月被评为汕头市一级学校,20##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年3月被评为澄海区“双优学校”,20##年1月被评为汕头市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20##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年6月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绿色表彰学校。20##年11月顺利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并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20##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

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情况

(一) 成立领导小组 制定管理措施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配有由主抓行政、专职电教人员组成的专业组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研组,以保证人员的落实到位。具体人员如下:

1.领导小组

组长:侯庆生(校长)

副组长:林洽仲(副校长)、许守武(副校长)、曾瑾(副校长)、陈汉文(副校长)

组员:林晓(技术教研组长)、陈子良(办公室主任)、翁炳峰(教务处主任)、潘昱(总务处主任)、林伟宏(德育处主任)

2.专业组

组长:林晓(技术教研组长)

组员:陈焕佳(信息技术教师)、蔡晓环(信息技术教师)、陈丹壁(电教实验员)、吴雁容(信息技术教师)、林晗(信息技术教师)、曾陈钏(通用技术教师)

3.教研组

组长:辜向荣(副教务主任)

组员:叶松欣(语文教研组长)、李琳(数学教研组长)、蔡馥菁(英语教研组长)、陈薇儿(化学教研组长)、谢海燕(生物教研组长)、王文洽(物理教研组长)、朱锐纯(政治教研组长)、杨淑华(历史教研组长)、林宏莲(地理教研组长)、陈汉洲(音乐教研组长)、包敏祥(美术教研组长)、苏永强(体育教研组长)、陈春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长)。

    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要抓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为设备的科学使用,使管理上和使用上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学校成立由教务处、总务处及信息技术组人员组成的管理领导组,并根据我校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比如设备定时检修登记表、班级电教设备检查表、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和电教设备领取登记表等等,力求做到管理到位,事事有章可循,从而使设备的使用处于良性状态,应用更有效,更好的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

随着学校教室从“两机”向“多机”,从“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为科学管理好各级各班的电化教育设备,学校成立了年级电教管理组织,每学期由电教组老师对各班电教管理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同时制订相应的“电教设备报修卡”“电教管理员手册”,使教室电教设备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学生电教员制度的实施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电教员加入到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行列,为我校电化教学正常开展和运作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在区教育局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由学校任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按本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学校电教教研组负责网络技术支撑。“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所需的软、硬件购置,校园网的运行维护等经费除小部分由学校自行筹集外,主要靠政府投入专项资金,经费有保障。

(二) 统一规划,制定方案 

1.建立完备的科研制度

我校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科研工作,形成了校长带头,教务处主导,科组和备课组为研究单位的良好局面。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评价制度,在每年的“奖教奖学”中都对工作贡献突出的教师和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并且将教师掌握现代技术教育的水平与教师评价挂钩,积极推进和鼓励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活动。

2.制订实验工作规划

我们按照省教育厅《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了《澄海实验高级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澄海实验高级中学教师20##—20##年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规划》等工作规划。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为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主要实施方案:

① 近几年共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学校信息化的建设,硬件环境基本得到满足。

② 明确领导小组的职责,领导小组与专业组、教研组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具体工作是每学期制定工作方案,协调各组工作的实施,强化设施建设,定期检查总结与评价。

③ 规范教育技术管理制度,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制度和奖励机制,每学期实行分类过关,设进步奖和优秀奖。

④ 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把教育教学资源、学校管理信息平台、教师备课资源、跟踪反馈信息等等都纳入资源库的管理范畴。同时本着实用、高效的原则,鼓励教师自制课件,逐步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后勤服务管理的数字化。

⑤ 到20##年,使用电脑和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课程要达到95%以上。鼓励教师从教育理论上、教学实践上,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教育整合的途径与规律,推进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⑥ 继续按实际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程(高一年级每周2节,高二年级每周1节),争取选修模块全部开设。落实课程目标,探讨课程评价的方法。

⑦ 建立连贯性的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每学期开展四个以上的兴趣小组:包括程序设计、动画制作、硬件维护、多媒体素材采编等),挖掘尖子,培养信息技术特长生。

⑧ 进一步落实科研课题的规范管理,做到研究经常化,发现问题及时化,调动教师写论文、写案例、筛选课例的积极性,及时收集成果。

⑨ 增加专业人员,配齐附属人员,通过培训与实习,促进信息教育骨干教师的成长,并发挥积极作用。

⑩ 每学期进行教育技术实验总结,召开总结大会,并撰写总结报告。

(三)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近年来我校在现代教育设备的建设上,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原则,力求用最少的资金,建立功能大、实用性强的电教系统,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及管理提供硬件保障。

1.校园网建设情况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校校园网的规模、配置、连接点以及覆盖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校已建成1000M光纤主干网络到各办公室楼层, 100M信息接口到桌面,20M光纤连接基教网的网络通道。主干网采用多模光纤相连,从教学楼室二楼的网管中心开始,采用多模光纤,将科学楼、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生活中心以及教师宿舍等功能区有机地连接起来;网管中心配置了两台高性能的H3C核心三层交换机,是整个网络的核心;整个教学区内还配置了17个无线局域网发射器(无线AP),方便教师们随时随地使用笔记本电脑接入校园网进行办公,使得移动办公的理念得到实现,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相结合的网络拓扑结构,构成了一个贯穿全校的1000M高速局域网,校园网的人性化更加突出。为学校实现教学、科研、办公、管理和学术交流提供一流的网络平台。现拥有高考网上巡考视频监控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校务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教学评价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资财管理系统等子系统)、K12资源库、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库、鸿雁网上行为管理系统、图书借阅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校讯通”系统等平台。学校现有4台服务器,包括宝德系列服务器和IBM服务器,为学校提供WEB,FTP,VOD,DHCP等服务,可以说我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功能完善、性能优越、安全、稳定、可靠和具有良好扩展性的网络中心系统。

2.计算机配置情况

学校共有各种用途的计算机598台,所有计算机均接入互联网,其配置情况如下:

① 主要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学生机房4间,学生计算机数量272台,教师教学用机以及考试服务器共8台。

② 应用于教学和阅览的电子阅览室1间,学生计算机数量40台,教师机2台。

③ 应用于教师办公的教师用机共212台(包括台式机35台和手提电脑177台)。

④ 应用于日常班级教学的多媒体课室52间,物理、化学、生物、电教专用多媒体实验室12间,美术、音乐室各4间,共有多媒体计算机64台。

3.专用或综合电教室设备配置情况

 学校拥有专用或综合电教室共73间,平台71套,学生座位总数近6000个,其配置情况如下:

 ① 报告厅2间,学生座位数1100个,配有手提电脑、投影、实物展台以及音响。

 ② 会议室2间,学生座位数300个,配有手提电脑、投影以及音响。

 ③ 多媒体课室52间,每间拥有学生座位数64个,配有多媒体台式电脑、投影、实物展台以及音响设备。

 ④ 学生计算机室4间,学生座位数272个,电脑配置为长城系列商用台式机,所有电脑室兼作高考英语听力考试使用。

 ⑤ 电子阅览室1间,学生座位数40个,电脑配置为长城系统商用台式机。

 ⑥ 物理、化学、生物、电教专用多媒体实验室12间,配有多媒体台式电脑、投影、实物展台以及音响设备。

4.应用系统与平台建设

学校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数字化校园,大力加强了对信息技术应用平台的建设。为了能使应用平台能真正适合我校教育教学的需要,我校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校园信息化软件系统。到目前为止,我校拥有30多万册电子书籍的远志电子图书馆系统,远志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校务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教学评价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资财管理系统等子系统)、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库、鸿雁网上行为管理系统、图书借阅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校讯通”系统、校园广播直播系统、新课程标准排课系统,以及涵盖13个学科的K12教学资源库系统,自建FTP系统,以学校网站和学科专题网站为主的网络系统。此外,还建设了“潮汕非遗”专题资源网。

(四) 资源建设情况

学校购买各种音像资料、软件。每学年均购足省推荐的录音、录像、投影教材,基本上保障教师每人一套,满足教师教学要求;为了整合学校大量的教学资源,学校网站开设了校本教学资源板块,建立FTP服务中心,设立两台数据资源服务器。教师每两周上传一次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习题、参考资料等。由于在教学资源收集上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各门学科的教学。投入资金建设了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K12资源库;学校自建的门户网站、“潮汕非遗”专题网站和“历史视窗”专题网站既是我校的特色资源,同时也是我市的优质资源网站;我校教师还积极参与到资源共建的行列,每周固定为省、市、或教育资源中心共享中心提供各类优质资源。学校鼓励教师使用省、市教育网和各种教育专业网站的资源外,近三年还先后向全校教师发放了总价值20万元的教学网站使用卡;我们还大力加强学生电子教材、实用性软件等教学资源的自主开发工作,目前已自主制作课件2311个、资料光盘78个、录制优秀课例104个、投影片811张。以上资源来源的途径主要有:课件制作比赛积累了大容量、高质量的自制教学软件;全校性的多媒体优质录像课比赛,有力地带动了全校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开展,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经验和资源财富;利用网络教程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积累了大量的多媒体学习教程;以信息技术小组教师为核心组成学校信息资源建设小组,各学科骨干教师参与,结合学科教学需要,多方收集教育教学的有关素材及其相关链接,共同制作课件资源;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收集校外优秀课例作为自身参考学习资源。

(五) 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科学的制度化管理,才能提高教师的学科整合水平,只有我们教师队伍具有了一定的操作技能水平,我们才能够驾驭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够让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此,学校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高中教科研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等,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为了提高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技能,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信息技术教师林晓被选派到广东教育学院参加省高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二期培训,有效提升学校网络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实验员陈丹壁老师参加了广东省举办的中学实验员专业技能培训,掌握了先进的实验技术,促进了信息技术和我们学科实验课的整合;林晓、吴彦容、陈焕佳三位信息技术教师还参加了广东省电教馆和汕头市教仪站举办的各种教育信息化专业培训,提高了我校信息技术教师的各种专业技能;此外,不仅信息技术教师接受培训,各学科的教师也积极踊跃参加各类培训,例如,全员分批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45位骨干教师参加汕头市教仪站举办的“INTERNET未来教育培训班”,这对提高我校教师课程整合能力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有关培训,我们还富有针对性地在校内组织和开展了相关专业培训,包括全体行政在内的全校员工都参加了适合自己的培训,每学期一次。培训内容包括电教设备使用培训、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WORD和EXCEL高级应用、课件设计培训(PowerPoint、几何画板、Authorware、方正奥思)、Flash动画制作、网页制作、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培训、网络应用培训等,这些培训,让我校全体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我校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目前,我校学科的电教覆盖率达到100%,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教师的电教覆盖率达到100%,所有的教师均能独立制作个性化教学课件,课时的电教覆盖率达到96%以上。有多门学科的教师开过市、区级以上的公开课和示范课,显示了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以及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学校配有信息技术专职教师5人,兼电教管理工作,学校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比较充分。

(六) 应用实验与效果

1.信息技术课程

根据我校新课程教学的开设计划及我校的实际条件,我们制定了我校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开设计划:

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留意到大多数的学生对平面设计、动画、程序等各方面兴趣较为浓厚(这从和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充分体现了出来),学生也向我们表达了想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求知欲望,结合学科情况,以及各种学生竞赛,我们开设了相关内容的校本课程,充分利用时间对学生进行平面设计、动画开发和程序设计等进行系统辅导,激发学生的各种潜力,培养学科尖子,参加各级学生电脑制作活动,硕果累累。从20##年9月起,我们便开始编写校本课程教材,在老师们的协助、配合下共同完成。教材主要分《FLASH动画制作教程》《网页制作教程》《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讲座》《Microsoft PowerPoint制作教程》《计算机硬件系统》等教材,拟今年完成改版编写工作。

2.办公自动化应用情况

 我校教师每人配备一台IBM“ ThinkPad SL400系列”手提电脑,而且拥有了功能完备的无线有线相结合的网络系统,还引进了大批有信息技术专长的年轻教师,这对我们日常教育教学无纸化办公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我们拥有了发布各类对外信息的学校网站,拥有了各科组自己独立的网站、博客以及学科教学资源库等,为了顺应汕头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们更是按照上级有关要求,严格落实,狠抓培训,这大大提高了学校办事的工作效率,极大地方便了学校的各类办公。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学校行政能积极地起到带头作用,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师生建设良好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全校教职员工都虚心求学,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大家互帮互助,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便利,把日常办公各个方面的工作有效地做好。

3.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我校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我们拥有了各类专用和综合的多媒体课室,多媒体课室中拥有功能完备的投影系统和多媒体系统,并且连通了学校的各类资源和互联网,在教学条件方面我们达到了比较先进的水平。我们全校老师深知,只有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好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信息技术和各学科之间的优质整合,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动下更上一个台阶。因此,我校逐步开展了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推广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并且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校开展的培训有网络基础知识培训、办公系统基础培训、多媒体素材制作培训、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课程整合设计培训等,此外,我校还积极推荐教师参加汕头市教育局举办的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我们在教学中,所有老师的教案均为电子教案,而且必须配有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平台的使用方面做好了详细的记录,学校相关部门也会进行严格的检查,而且我们还拥有一套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评价系统,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教学情况。

在学校的大力发展下,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同学们也逐渐感受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先进性,教学的方式多样化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同学们兴趣高了,知识面广了,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我校近几年年高考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七)开展课题研究情况

    教育科研是一项具有先导性和前瞻性的工作,是提高教学水平出科研成果的有效办法。几年来,学校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促进教学改革,积极地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省级以上课题研究

2.课题开展保障条件

    课题组组长、副组长长期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在省、市各比赛中多次获奖,在市、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力。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具有较好的理论修养和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是学科骨干教师,有着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与较好的研究水平,多位教师参加过各级各类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或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为课题研究快速促进教改奠定了基础。

辅助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首的课题研究中心组

纪律保障:制定相应的课题研究规章制度。

物质保障:目前初步形成数字化校园,全面实现“班班通”,学校通过第四批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经费保障:设立课题研究专项资金,并实行专款专用。

时间保障:有计划安排专用时间进行相应课题研究。

(八) 实验成果与示范辐射

1.近年来信息技术方面主要获奖情况

除各类课题研究外,我校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竞赛方面也表现突出。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名单:

2.示范辐射作用

我校每学期各学科均组织多次示范课、研讨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每年举办一次教学开放日活动,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专题进行研讨、交流,使老师们在同伴互助中共同发展。

为了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我校每学年都开展多媒体教学研讨活动,定期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等。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发挥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的窗口和辐射作用。

三、信息化的经验与特色

   (一) 坚持走科研创新之路

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深入探究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指导教育信息化实践沿正确方向发展。要积极鼓励教师以科研为先导,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加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规律的研究,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开拓创新环境下的教学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理论和经验;同时还要以科学的工作方法来推进教育信息化。

(二) 加强教师培训

一方面注意吸纳具有较高信息技术水平的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注重加大在职教师培训的力度。按照全员参与、分层培训、整体推进的原则,采用面授与基于网络异步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大面积地扩大培训规模,要求所有教师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和办公,实现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课程的全面整合,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主办的培训,让全体教师与时俱进,同时,学校要针对本校教师特点积极开办校本培训,力争让本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走在时代的前列。

    (三) 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硬件建设

教育信息化必须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做后盾,“十一五”期间我校将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筹措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奠定坚实的硬件保障,力争在3年内基本实现数字化校园硬件建设。

(四) 加强基于网络平台的系统应用

我们将努力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课程改革研究、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师观念的转变、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起示范性辐射推动作用。进一步改造和完善目前的现代化多层面、开放的教育信息化综合平台,加强各种基于网络平台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系统应用。

(五)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整合应用

学校提出“发挥优势,壮大学校艺术教育事业,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办学思路。依托课改,本着“人各有才,人尽其才,人人成才”的思想,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工具,开发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包括主体发展学习、科学素养学习、人文素养学习、艺术审美学习、健身健体学习等五个校本学习领域的校本课程体系,深入挖掘信息素养和艺术特色的和谐统一,渗透到学生的校本课程当中,抛砖引玉,引领我校的艺术特长生取得长足的发展。

(六) 利用网络,渗透绿色理念

学校在建设中强化“绿色”渗透,打造“绿色”品牌,取得一定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区、市、省、国家绿色学校。广泛开展网上绿色行动,突出网络环保教育实效。学校鼓励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利用网络挖掘本学科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网络资源,以研究性课题的形式开展网络研究,如物理课中光污染、辐射、噪声等产生危害和防止,化学课中废电池的危害和利用,白色污染防治,江河、湖泊水质的净化处理,地理学科中沙尘暴的形成与危害,大气污染,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在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校建立了环保兴趣小组,建设绿色网站,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撰写绿色文章,通过绿色网站推广绿色理念,交流绿色心得,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发展了智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劳动观念,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四、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一)存在问题

 1.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方面与先进学校存在差距。认识自身的弱点才能更好地去改进不足,我们认识到,我们与那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先进的学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是在硬环境的建设或软环境的建设。但是,我们相信,经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可以迎面赶上。

 2.教师学科整合的应用水平存在差异。教师的年龄层次结构以及专业知识的不同导致了教师个体之间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差异,我们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使教师个体之间的操作应用水平缩小,也使我们全校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展望

 1.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观念。

在具备优秀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的情况下,提高我们教师队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观念成为了我们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关键,我们会采取多种方法、多种措施、多种途径去提高这种观念。

 2.强调技术的合理应用。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一种方法和途径,所以,我们并不是盲目地追求教师个体的技术,而是去追求技术的应用与教育教学之间的最佳结合,否则,盲目只能导致舍本逐末。

 3.加强相关课题研究。

 我们将会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相关课题的研究,让我们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应用经验,最后又服务于教育教学。

澄海实验高级中学

20##年4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