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检验

概述编辑

国外标准检测:ISO国际标准、AATCC美国标准、EN欧洲标准等国外标准及非标检测业务,并出具英文检测报告。

2纺织品常规检测编辑

常规检测:纤维、纱线、化纤长丝、纺织(针织)面料、服装与羽绒制品及乌斯特纱线专家分析系统等各类纺织品的检测。

特种检测:纺织品的阻燃、耐磨、透湿、透气、渗水、抗静电等特种性能的检测。 生态纺织品检测:纺织品的PH值、甲醛含量、禁用偶氮染料、可萃取重金属含量、杀虫剂残留量、染色牢度、气味的检测。

染料、助剂检测:染料和助剂的PH值、甲醛含量、染色坚牢度、禁用偶氮染料、重金属含量、过敏性染料、染料鉴别、含固量、杂质分析等的检测。[1] 3纺织材料检测编辑

纺织材料是指纤维及纤维制品,具体表现为纤维、纱线、织物及其复合物。 依据纺织材料的定义,纺织材料的内容包括纤维及纤维集合体。

”纤维、纱线、织物及其复合物“描述了纺织材料的形成过程,可以顺序进行,也可以跳跃完成;表达了从单一、分散、微小的纤维变为聚集排列、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纤维集合体,乃至复合物的加工成形。前者”形成过程“告知我们纺织材料存在多种变体,存在从对象到产品的多级转换;后者”加工成形“喻意着纺织材料结构的复杂与多变,及纤维作用的奇妙和有趣。

纺织材料最关键和本质性的内容是以表面作用及排列组合为主要特征,以微小个体纤维构造(fabricate)的纤维集合体。

纺织材料是以微小的纤维单个体为特征,通过人工方法,利用纤维的性状,将纤维排列、构造成具有实用结构、性质和形状的材料。这种人工行为可以实施到细长微小、形态和性质多变的单根纤维。

纤维

纤维是纺织材料的基本单元。纤维的来源、组成、制备、形态、性能极其丰富与复杂,并直接影响着其构成物——纤维集合体的性质,以及纤维的实用价值和商业价值。认识和了解纤维应该从纤维的名称、分类、命名及纤维的基本特征、现状与发展着手,形成客观、清晰和较为准确的认知判断及归类命名的概念与规则。 纤维按来源和习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或按英美习惯将化学纤维分为人造和合成纤维两类,共为三类。根据纤维的物质来源属性将天然纤维分为植物(类)纤维、动物(类)纤维和矿物(类)纤维。按原料、加工方法和组成成分的不同,又可分为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三类。

纱线

用纺织纤维加工而成的纱线呈多样性,因为有不同类型的纤维和不同成纱加工形式;因为由此产生的不同的纱线结构;因为不同纱线结构导致的不同物理性能和使用特性。

纱线按其体系(即纱线的基本构造要素和构造形式),有”纱“、”丝“、”线“之分。

纱线按纤维组成,有纯纺纱线、混纺纱线、伴纺纱线之分;按混合纤维的分布,有均匀混合纱线、变化混合纱线、组合或复合纱线之分。

纱线依其用途可作为半成品或成品使用,即对应着加工用纱线和最终用纱线。 其他分类,主要是在生产加工中对纱线的习惯叫法。

织物

织物,简称布,是纤维制品的主要种类,是纺织品的基本形式。

纺织品按生产方式的不同,可广义地分为纱线类、带类、绳类、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和非织造布等门类。[2]

欧盟《官方公报》于20xx年3月31日刊登欧洲委员会法规(EU) No 286/2012,修订法规(EU)No 1007/2011.法规涉及纺织纤维名称以及纺织品纤维成份的标签及标记。

该项修订法规把一项新的纤维名称polypropylene/polyamide bicomponent(聚丙烯/聚酰胺复合纤维)纳入法规附件I内,并在附件VIII及IX内为该种新纤维的统一测试方法做出界定。聚丙烯/聚酰胺复合纤维纳入附件I成为新纤维名称后,在欧盟各国,纺织产品的标签及标记必须使用这个名称说明这种纤维成份。 法规(EU)No 1007/2011是关于纺织纤维名称以及纺织品的纤维成份标签及标记,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必不可少,其规定纺织产品(包括纺织纤维的重量百分比至少达80%的产品)以及包含在其他产品中成为有关产品不可分割部分的纺织品,均在规例规管范围,在欧盟市场销售时,必须附上标签、标记或相关商业文件。

符合20xx年纺织品指令所定规格以及于20xx年5月8日前投放到欧盟市场的纺织品,直至20xx年11月9日仍可在欧盟市场销售。

近年来,纤维成分标签已逐渐成为欧盟、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对我国服装出口设置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焦点。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继颁布有关纤维成分标签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如欧盟发布的2008/121/EC号指令,分别对纺织纤维的名称、纺织品标签内容和其他标记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纺织品名称、纤维成分和标签所标内容不符、标签字体不明显或含混不清、生产商没有在相关文件中清楚列明纤维成分的名称和资料等,都将被列为不合格产品,而且还对成分标签标注及纤维含量允许偏差作了具体要求,规定仅有一种纤维组成的纺织产品方可使用”100%“、”纯“、”全“等标识。

4纺织原料检测编辑

棉:

优点:穿着柔软、舒适,色泽鲜艳,颜色丰富,耐热,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缺点:易起皱,需整烫,易染色,易发霉,耐酸性较差。高档服装常用棉类:①长绒棉(一般采用埃及棉),棉花纤维细长、洁白、精巧、手感极柔软、舒适。一般采用特幼纱线织成,手感松软,细致,悬垂性极佳,但洗后不可用衣架悬挂。②海岛棉,产自加勒比海岸的几个岛屿,因该区域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所以其纤维又细又长,光泽亮丽、韧性大、柔软性好、吸水性大,是夏季服装的最佳面料。但产量极少,极为珍贵,用海岛棉制作的服装价格一般在2000.00左右,PC及AQ服装中均有此类产品。③洗涤中可用各种洗涤剂,可手洗机洗。白色衣物可用碱性较强的洗涤剂高温洗涤,起漂白作用;不要长时间浸泡,贴身内衣不可用热水浸泡,以免出现黄色汗斑,及时洗涤,深、浅色分置;宜阴干,避免曝晒,以免深色衣物褪色,在日光下晾晒时,将里面朝外。不可拧干。 麻:

特性与棉基本相似,吸水性更强,穿着凉爽。缺点:易皱,布料粗糙,穿着时没有光滑的感觉。

毛:

主要为羊毛及羊绒,其优点为保暖,轻,穿着时无潮湿感,柔软而舒适,颜色丰富,遇水不易掉色。缺点:洗水处理难,不能机洗,需平干,易变形,缩水性强。PC的羊毛服装是选用羊毛中精选之上品----即“精疏羊毛”,不仅手感佳、质地细致,品质更有保障。除了保有羊毛特性:保暖、轻柔、透气之外,更以“可水洗”、“防缩水”等机能性功能,适合一般家庭洗涤方式,可节省经济,达到节流效果发挥节流效

羊绒制品:

具有穿着舒适、保暖性强、绒面丰满、手感柔软、光泽柔和、独特风格,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羊绒有山羊绒及绵羊绒,山羊绒价值高于绵羊绒,PC服装均采用山羊绒主要产自于山羊身上的一层细绒毛,山羊绒的产量很低,一般每只山羊年产绒量仅为150克-250克左右,其质地柔软、细腻、滑爽,有光泽等被誉为"软黄金",其织成的面料羊绒含量越高,其价格越昂贵羊绒纤维以其柔、轻、软、滑的特性,享有“纤维宝石”的盛名。同时它也以所制成的羊绒制品具有穿着舒适绒面丰满、手感柔软、光泽柔和的独特风格,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羊绒制品细腻、高雅、华贵、穿着舒适性强。如:(PAS-PSP-XR05—)。洗涤时一般情况下干洗,也可手洗;手洗时把专用洗剂放入35oC水中搅匀,将已浸透的羊绒衫放入浸泡15-30分钟后,在重点脏污处及领口袖口用浓度高的洗剂,采取挤揉的方法洗涤,其余部位轻轻拍揉(如果沾有咖啡、果汁及血渍等,应送专门洗染店洗涤),花或多色羊绒衫不宜浸泡,不同颜色的羊绒衫也不宜一起洗涤,以免染色。用30oC左右清水漂洗,洗干净后,可将配套柔软剂按说明量放入,手感会更好。将洗后羊绒衫内的水挤出,放入网兜在洗衣机的脱水筒中脱水。将脱水后羊绒衫平铺在桌子上,用手整理成原型阴干,切忌悬挂爆晒。阴干后,可用中温(140oC左右)

蒸汽熨平整烫,熨斗与羊绒衫离开0.5-1cm的距离,切忌压在上面,如用其它熨斗必须垫湿毛巾。

蚕丝:

是衣料中的高档品种,蚕丝是世界上最好的纺织原料之一,它丝支纤细,光洁柔软,耐磨耐拉,富有弹性,而且能够吸收人体排出的汗湿潮气。蚕丝是天然纤维中最长、最细、最软、最光亮的纤维,一个小小的蚕茧,把它解开,它的蚕丝可长达一公里以上。蚕丝的弹性好,吸湿性也强。但蚕丝也很娇贵,不耐日晒,不耐水洗。柞蚕丝比桑蚕丝粗,耐晒力稍强,但由于天然色素的存在,柞蚕丝难以漂白、染色,日晒后容易返黄、褪色。用蚕丝织成的丝绸给人的印象是轻薄、飘逸,是四季皆宜的服装面料。洗涤以干洗为最佳方式,如标明可水洗时,用冷水手洗。洗好捞起后,不要拧去水分,而让衣物上的水分自然滴干,再挂于通风处阴干,禁用曝晒。

动物纤维

主要组成物质是蛋白质,又称为天然蛋白质纤维,分为毛和腺分泌物两类。

1.毛发类:绵羊毛、山羊毛、骆驼毛、兔毛、牦牛毛等;

2.腺分泌物:桑蚕丝、柞蚕丝等。

矿物纤维

化学纤维

主要成分是无机物,又称为天然无机纤维,为无机金属硅酸盐类,如石棉纤维。 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纺丝而制成的纤维。可分为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无机纤维。

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而制得的纤维的统称。因所用高分子化合物来源不同,可分为以天然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人造纤维和以合成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合成纤维。化学纤维的制备,通常是先把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物质或无机物制成纺丝熔体或溶液,然后经过过滤、计量,由喷丝头(板)挤出成为液态细流,接着凝固而成纤维。此时的纤维称为初生纤维,它的力学性能很差,必须经过一系列后加工工序才能符合纺织加工和使用要求。后加工主要针对

蚕丝

纤维进行拉伸和热定形,以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拉伸是使初生纤维中大分子或结构单元沿着纤维轴取向;热定形主要是使纤维中内应力松弛。湿纺纤维的后加工还包括水洗、上油、干燥等工序。纺制长丝时,经上述工序即可卷绕成筒;纺制短纤维时还须增加卷曲、切断和打包等工序。

材料

合成纤维主要有聚酰胺6纤维(中国称锦纶或尼龙6),聚丙烯腈纤维(中国称腈纶),聚酯纤维(中国称涤纶),聚丙烯纤维(中国称丙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中国称维纶)以及特种纤维(包括用四氟乙烯聚合制成的耐腐蚀纤维,耐200℃以上温度的耐高温纤维,强度大于10克/旦、模量大于200克/旦的高

强度、高模量纤维,以及难燃纤维、弹性体纤维、功能纤维等)。20世纪50年代开展合成纤维的改性研究,主要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改善合成纤维的吸湿、染色、抗静电、抗燃、抗污、抗起球等性质,同时还增加了化学纤维的品种。?? 人造纤维

用纤维素、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化学加工、纺丝、后处理而制得的纺织纤维。用失去纺织加工价值的纤维原料,经人工溶解或熔融再抽丝而制成,其原始的化学结构不变,纤维成分仍分别为纤维素和蛋白质,而形成的物理结构、化学结构变化的衍生物,组成成分为纤维素醋酸酯纤维。

人造纤维主要有粘胶纤维、硝酸酯纤维、醋酯纤维、铜铵纤维和人造蛋白纤维等,其中粘胶纤维又分普通粘胶纤维和有突出性能的新型粘胶纤维(如高湿模量纤维、超强粘胶纤维和永久卷曲粘胶纤维等)。

1.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富强纤维、铜氨纤维等;(其区别为用烧碱、二氧化硫不同的溶液溶解)

2.纤维素酯纤维:醋酯纤维;

3.再生蛋白质纤维:大豆纤维、花生纤维等。?

合成纤维

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纺丝加工制得的纤维。

1.普通合成纤维:涤纶、锦纶、晴纶、丙纶、维纶、氯纶等;

纺织原料

2.特种合成纤维:芳纶、氨纶、碳纤维等。

化学纤维的两大类之一。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

丝光棉

纤维的统称。聚酰胺纤维素、聚酯纤维、聚丙烯晴纤维、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是我国合成纤维的四大品种。此外聚丙烯纤维、聚氯乙烯纤维也有一定的产量。 5纺织面料检测编辑

纺织品面料检测项目:

纤维成分及其他分析检测

成衣配料检测(拉链、纽扣等)

羽绒产品检测

色牢度检测

组织结构分析

皮革产品检测

尺寸稳定性及有关检测

填充棉检测

强力检测

性能检测

燃烧检测

环保纺织品检测 [3]

纺织面料检测内容:

物感性能(Physical Property):密度、纱支、克重、捻度、纱线强力、织物构造、织物厚度、线圈长度、织物笼罩系数、织物皱缩或织缩率、曲斜变形、拉伸强力、撕裂强力、接缝滑移、接缝强力、粘合强力、单纱强力、纱线的单位线密度强力、防钩丝、折痕回复角测试、硬挺度测试、拒水性测试、防漏性、弹性及回复力、透气性、透水汽机能、焚烧性、胀破强力、耐磨性测试、抗起毛起球性等

色牢度(Colorfastness):耐皂洗色牢度(小样)、耐摩擦色牢度、耐氯水色牢度、非氯漂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实际洗涤色牢度(成衣、面料)、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照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唾液色牢度

尺寸稳定性(Dimensional Stability):水洗机洗尺寸稳定性、手洗尺寸稳固性、干洗尺寸稳定性、蒸气尺寸稳定性

外观长久性(Apperance After Wesh):水洗机洗外观稳定性、手洗外观稳定性、干洗外观稳定性

化学成分分析(Chemical Analysis):PH含量、甲醛含量、含铅量、偶氮染料测试、重金属含量测试、吸水性、水份含量、异味、棉的丝光后果、热压、干热、蕴藏升华、酸斑、碱斑、水斑、酚醛泛黄等

成分剖析(Fiber Content Analysis):棉、麻、毛(羊、兔)、丝、涤纶、粘胶、氨纶、锦纶、含绒量等。

 

第二篇:纺织品检验论文

纺织品检验课程

(论文)

课程名称:纺织品检验

班 级: 工 分 0921

姓 名: 苗 林 娟

学 号: 2009444115

生态纺织品及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叙述了目前国内外生态纺织品的发展情况,以生态纺织品印染行业为实例阐述了生态纺织品的“清洁生产”,并探讨了生态纺织品研究开发的方向与趋势。

关键词:生态纺织品 清洁生产 发展趋势

21世纪是“绿色”的世纪,绿色产品、绿色消费将主导世界纺织品和服装消费的新潮流。绿色壁垒将成为国际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中新的贸易保护网。我国纺织企业要想在未来世界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实施绿色管理的步伐,实施绿色管理进行生态纺织品的研究与开发成为纺织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课题。

1、生态纺织品的定义

有关生态纺织品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从完整意义上看应包括下列几方面的含义:①原来资源的可再生和可重复利用;②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不会造成不利的影响;③在使用过程中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环境不会受到损害;④废弃以后能在自然条件下降解或不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在国际上,关于生态纺织品的认定标准,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欧洲的“ECO—LABEL”为代表的全生态概念。依据该标准,生态纺织品所用纤维在生长或生产过程中应未受污染, 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生态纺织品所用的原料采用可再生资源或可利用的废弃物,不会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生态纺织品在失去使用价值后可回收再利用或在自然条件下降解消化;生态纺织品应当对人体无害,甚至具有某些保健功能,即所谓的广义生态纺织品的概念。由于这一标准相当严格, 目前完整意义上的生态纺织品寥寥无几,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纺织品进行开发探索的追求。另一种是以德国、奥地利、瑞士等欧洲国家的l3个研究机构组成的国际生态纺织品研究和检验协会(0EKO—TEX)为代表的有限生态概念。认为生态纺织品的最终目标是在使用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主张对纺织品上的有害物质进行合理限定并建立相应的品质监控体系,即所谓的狭义生态纺织品的概念。

2、国内外生态纺织品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国内外生态纺织品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符合生态要求的纺织品原则上要求满足以下四点:符合包括在生产各个阶段中所用化学品的生态——毒物学和卫生方面的一般性要求;没有某些有害物质,或在市售纺织品上以特定限度以下存在,以避免对使用者的危害;生产期间排放在水中或空气中的污染应符合对环境影响的限制;满足关于染色牢度和其他性能的质量要求。

关于生态纺织品的发展现状,现在,人类对环境的普遍关注,及有关的政策法规已成为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染料制造和染色加工等工业技术革新的动力。当务之急是在适应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出高新技术和商品。有关各方努力的方向主要有二:一是研究纺织品上可能存在的有害消费者及环境的化学品并试图得到一个可行的测试和检验标准以供产品的生态管理;二是研究如何妥善处理纺织品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问题。目前在印染工艺改进技术方面研究的课题有:研究测试新的染料并加以精心的挑选或研制新型设备, 以减少纺织品或排放物中的金属含量; 改进染色工艺,探索循环技术以节约能量和化学品并减少污染;进行非氢氧化钠丝光研究;着手气相着色和气相整理研究;进行禁用涂料代用品和无害涂料粘合剂、无害抗皱整理研究;开发将耗水量降到最低程度以及尽量回收利用剩余水量的加工工艺;从废液中回收有价值的物质及废物再资源化等。人们的努力业已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瑞士的山德士公司已使用了一种除铜设备以去除水中的金属,尚有残余部分则用废水处理装置将其充分去除;针对活性染料染色造成纤维素纤维的废水着色问题,降低废水着色反应性高的多官能性活性染料正在开发之中;具有价廉、可重复利用、极为安全的理想性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新型染色法已进入了实验室小规模研究阶段; 旨在全部再利用染色用水的膜分离等技术也在研究进程中。

生态学是如今欧洲纺织品印花业中的主题,目标仍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气和废水负荷。那么,废气和废水负荷的降低究竟能到什么程度呢?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从根本上解决印花工艺中的生态问题只能通过无花筒印花工艺来实现。此时,花纹的产生借助电子控制,并且,有时仅用少量的原色以无接触方式印上图案。现在最为重要且研究广泛的技术为喷墨印花工艺,或为静电印花工艺。正像个人电脑上使用的喷墨印刷机一样,染料由喷嘴喷出,或由静电充电的滚筒施加于织物。这种印花工艺省却了硬件中费用昂贵的清洗程序,有巨大的节约潜能。

但是,这种工艺仍处于初始开发阶段,目前存在的障碍是高昂的计算机费用和缓慢的生产速度。至于无废水染色厂的初例早已存在。关于废气负荷问题,就目前而论,反应性染料印花可达到无发散污染,涂料印花也可达到根本改善。一般来说,通过对添加物的适当选择,印花工艺是可以实现无发散污染的,或者,至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接近于无发散污染。

3、生态纺织品的清洁生产

绿色纺织品所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除了要符合“环保纺织品”的全部要求,即按“OKO—TEX标准100”,考核织物上有害物质的含量对人类毒害性的影响外,还包括原料的取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和水资源的利用;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对环境污染的程度等。所谓“清洁生产”,按照联合国环境署提出的认可的定义,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即产品在技术、安全、卫生、环境标准上符合绿色消费要求,生产出的是环保成本低、质量优的绿色产品。很显然,就是要从源头上采用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的产生。而不是等成了污染,再去进行治理。只有实现了“清洁生产”,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做到“无过程污染”或“零污染”,绿色纺织品的生产才有了基本的保证。因此,纺织品的印染和后整理加工正是其关键所在。

传统的纺织印染行业用水量大,污染严重。印染废水若达到回用标准,治理费用高,相当于城市用水价格的4.5倍。实现“绿色印染”已成为印染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主要指应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化学品与替代技术的工艺。它具有以下特点:①生产工艺排出的三废少,特别是废水少,甚至无三废排放;排放的三废毒性低,对环境污染轻,或易于净化;②所用原材料无害或低害;③操作条件安全或劳动保护容易,无危险性;④环境资源消费少或易于回收利用;⑤加工成本低和加工质量及效率高。现阶段绿色印染行业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清洁生产:前处理工艺主要采用低温低碱前处理、生物酶前处理、高效短流程前处理。绿色染色工艺的主要特点在于应用无害的染化料,用水量少,排放的染色污水量少且易处理净化,耗能低,染色产品是无害的绿色产品。因此主要采用天然染料(或色素)染色(或着色),因为大多数天然染料与环境生态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而且毒性较低。另外还采取非水和无水染色(超临界二氧化

碳染色),非水和无水染色是减少染色废水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作为染色介质,其最大的特点是染色不用水,染色后一般情况下可以不经过水洗或只轻度水洗,且二氧化碳汽化后再变成超临界流体仍可以反复使用。绿色印花工艺也应该选用无害的染化料,用水量和排放的污水量也应该少,污水易于净化而且耗能低, 印花产品是绿色的。目前主要的绿色印染工艺有喷墨印花、涂料印花和电子照相印花。后整理工序主要采用生物酶整理,无甲醛树脂整理剂、防水剂和柔软剂。另外还有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改性整理。

4、生态纺织品开发的方向

绿色纺织品的开发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研究的范围广,开发难度大,从原料的取用、制作过程中能源的利用到产品使用后的处理等均需作详细的考虑和规划。目前,对绿色纺织的开发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4.1可回收纺织品的开发

可回收纺织品的开发主要是指回收合成纤维制品,因为合成纤维制品一般强力高,弹性好,耐磨性好,不变质霉烂,不虫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自然损害率低,即使是废弃的制品,也不能自动分解材质,容易对地球造成公害,所以,对于合成纤维制品,可开发回收再利用。

4.2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

功能性纺织品开发的范围相当广泛,目前,除了在纺织品的服用性能方面注重功能性开发外,在土木建筑材料、生物工程、医疗、卫生保健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4.3防治污染用纺织品的开发

防治污染用纺织品,主要是指两类纺织品,一类是直接用于治理污染用的纺织品,如在水净化、除臭、吸附酸性氧化物气体和油类污染、减少固体废气等,可用中空纤维分离膜、超细纤维毡片、离子交换纤维、汲油纤维和微生物降解纤维等;另一类是指其自身能防污染的纺织品。目前主要有如下两种研究方向,一种是研究生产可分解材质的纺织品可免除对地球造成的公害;另一种是研究本身具有特殊性能的纺织纤维。

4.4水土保持用纺织品的开发

利用特殊性能的纺织纤维做成遮地材料,防止地面水分蒸发,保湿,控制湿

气逸散,也可用一些特殊布料做成灌溉通水管、耕地袋,防止水土流失。目前,纺织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行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对纺织品科技开发的力度必然加大,因此,绿色纺织品等高新产品的开发必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同时,开发节能、无污染、多功能的绿色纺织品也大有前途,关键是纺织生产企业要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而消费者也要转变纺织品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