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2012-2013-2)

一、 考试目的

本次命题依据课标的有关要求,紧扣教材,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考查学生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强调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由于该试卷考查的主要目的是对七年级学生进行初中学习适应性检查,相对比其他年级试题难度要小,同时还力求试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力求适应新课标要求,起到良好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9人,参加考试19人,平均分是66.2分,及格率是63%。有7人不及格。最高分96.7分,最低分39.2分。主要原因是:学生粗心大意,做题不够细心,特别是计算题出错最多。后进生的基础太差,优生的成绩不够理想。

三、考题分析

本次考试题型丰富,难度一般,涉及全册大部分知识点。

1、内容注重实用性和生活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命题体现了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第22、23、24题。

2、知识注重综合性和学科的整合。命题要赋予新的背

景,综合性的题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自主创新的机会,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呈现形式注重多样性和开放性 。试题的题型讲究图文并茂,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精心设计,创设喜闻乐见的栏目。开放性的试题,能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需求,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探索,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学生的答题情况很不理想,试卷中主要表现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牢固,基本技能仍须加强。如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错误,包括第10小题“无理数大小的比较”、第17小题的计算。

2、思想方法方面的问题较大,主要表现在:

(1)、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2)、推理能力存在差距,推理过程思路不清,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差,缺乏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手段。这些问题在第21题中有明显表现。

3、计算能力有待加强。第19、20、22小题计算失分率很高。

4、解应用题的能力较差,阅读理解能力低,有些同学根本不知该从何入手,导致第23、24题失分率较高

五、改进措施

1、强化那些最基本的知识与内容的教学工作,这一方面的损失,关系到的不仅仅是此次期末考试,更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

2、联系实际,重视应用,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的思想方法源于生活实践,其形成过程正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将数学教学工作与生活实践割裂开来,是从前教学工作的最大弊端,也是课程改革急于解决的问题,为此,今后的教学工作,应充分发挥探究性活动课程的功能,把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及劳动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身边的数学,研究数学的应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单一的数学能力是不存在的,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是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种蜂场九年制学校 黄凤莲

20xx年6月26日

 

第二篇: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小河中学 徐会琴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全校七年级有两个班,共100人,其中拔尖率为46%,优秀率为84%,及格率为90%,不存在低分。

二.试卷分析

本试卷共有三种题型,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覆盖了整册书各章节的重点知识,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具体分析如下:

1. 选择题,共10道,考查了全册书各章节的基础知识,在本大题中,失分较多的是第4、5、6小题。第4小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难度不大,但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漏掉“a.>b>c”这一条件,故选择A导致失分,第5小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问题,仍有少数学生不认真审题导致错误,第6小题主要考查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分析失误的原因是少数基础弱的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除此之外,其它各题得分较好。

2. 填空题,共6道,其中第11题失分最为严重,主要因素是教师改卷失误导致错误,实际绝大部分学生正确得分;其次是第13题,求正多边形的内外角,少数学生不认真看题,错将“每一个外角”当成“内角和”,还有极少数学生忘记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第14题少数学生计算不过关丢掉分。

3.解答题,共8道,其中失分较严重的是第18、21、23、24题;第18题考查了坐标平面内已知三角形面积求点的坐标,失分的学生是因为没考虑到线段的长与点的坐标之间存在符号的差别,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书写过程不到位扣分;第21题和第24题分别有两个问题,主要考查列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平时基础较差,分析问题能力差的学生失分较大,第23题是求等腰三角形的三边,此题有两种情形,少数学生因考虑问题不周全只求出一种情况,导致失分;其它各题绝大部分学生掌握很好,几乎没失分

三.学生成绩分析:

这次考试结束后,有些学生进步很大,但也有学生退步的。通过试卷分析发现,这次的考试主要是基础题,但还是有一些学生不及格,这就说明平日里学生学习不扎实。在近阶段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对于讲过的重点知识,落实抓得不够好。

2.在课堂教学时,经常有急躁情绪,急于完成课堂目标,而忽视了同学对问题的理解,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久而久之,一部分同学就养成懒惰的习惯,自己不动脑考虑问题。

四.改进措施

1、抓好基础,搞好数学核心内容的教学,注重对支撑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才能为学生能力提高创造条件。因此,教师的平时教学要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是要搞好数学核心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等)的教学,不仅要注重这些基础知识的本身的教学,而且要揭示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2、关心数学“学困生”,从试卷分析中,这些考生对容易基本题也不会做,说明这些学生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从而成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大“颈瓶”,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认真反思。

(1)抓好数学概念的入门教学,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关键。“不懂”是他们最难过的门槛,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方面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加强数学概念教学,既可以帮助“学困生”加强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起到“治本”的效果。 讲概念要寻根求源。因为几乎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都伴随着一个数学问题的背景,让“学困生”了解问题来龙去脉;具体到抽象、以旧引新引入新概念,用置换或改变条件的方法引入新概念。如:等式和不等式、方程与等式等等,让他们了解数学概念之间联系与对立,减少概念之间的混淆,让“学困生”用准确的语言讲述概念。通过语言对“学困生”有组织、有系统的训练,重视引导“学困生”对概念中的关键字、词的理解,逐字逐句地推敲,如分辨“解不等式、不等式解、不等式解集”这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数学概念。

(2)针对“学困生”的“双基”的教学,“学困生”苦于缺乏学习的基础,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缺乏。数学知识可以分为思辨性的和程序性的两类。基础教育中的数学内容,很多属于程序性知识。例如,分式的化简、有理数

的运算、证明书写格式等,其记忆与运用,都是反复训练学困生的教学内容;思辨性基本知识却要靠教师既有耐心而且有方法去引导、讲解。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许多思维灵活的学生能掌握住老师所讲的全部内容,但就是老爱犯审题不认真的习惯,而这一点不是一、两天能改掉的问题,这也与学生平时的生活习惯密切有关,所以也是老师们感到头痛的地方,因此需要老师持续不断地进行监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