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xx-20xx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2015—2016学年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所有的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2.阅读漫画,从哲学上看,漫画中学生家长的做法表明

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xx20xx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D.②④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该做法脱离实际,犯了主观唯心的错误

C.该做法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只有形成系统化的世界观才能正确认识世界

3.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观点类似的是

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

B.“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朱熹

C.“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

D.“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

4.长期以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进行了无数次争论,但最终只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

对垒。这是因为

①对世界存在状况的认识从属于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②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

③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可能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要么与辩证法结合,要么与形而上学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下列对“真正的哲学”理解正确的是

A.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1

B.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真正的哲学将会取代具体科学

D.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6.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①电磁场 ②科学发展观 ③市场经济改革 ④人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世界是物质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有一副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

阁不飞”。与这副对联所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B.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C.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9.近日,“Tuhao(土豪)”、“Dama(大妈)”等中文热词有望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

的消息引发网民热议:有人将之归结为中国影响力的提升,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输出的新例证;但也有人认为这些词汇本身带有贬义或嘲讽意味,有损中国人形象。这说明

A.有时候真理是说不清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不同的人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不同 D.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象

10.在我国云南,纳西族地区沿用了十多个世纪的东巴文字是一种原始象形文字。它既源于

生活,又保持着生动、夸张、简约的图画特征,这表明

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xx20xx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B.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具有能动性,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1.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先生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

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以下哲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的是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

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

C.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2.20xx年3月,中科院理化所与清华大学医学院联合研究小组研发出世界首个自主运动

的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该机器的问世引申出了全新的可变形机器概念,将显著提速柔性智能机器的研制进程。该机器的成功研发佐证了

①人的意识能够直接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2

③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④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突破客观规律的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庄子·外篇·至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

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唯物论启示是

A.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

14.伴随着20xx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临近,北京及周边5省市采取的一

系列措施逐渐显效,出现了“APEC蓝”。因此有人说:“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天气了”。从哲学角度看,这种观点

A.错误,人类只能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

B.正确,看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并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C.错误,人们干预、影响天气否认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D.正确,人们干预、影响天气承认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15.针对当前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出台“营改增”、暂免征收小微企业22项

收费等“放水养鱼”的政策。“放水养鱼”政策的目的是

A.体现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推动企业的发展

C.尊重客观规律,反对工作中的唯心主义

D.坚持唯物辩证法,保持政策的发展性

16.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从50年代起,政府就组织专家对南水北调进行

勘察和可行性研究,相继攻克了调水工程中的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目前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均接近尾声,北京与南阳共饮一江水即将变成现实。由此可见: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②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是顺利开展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④人们能够创造条件摆脱规律的制约,造福人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用吊车

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主观能动性 B.社会历史性 C.客观物质性 D.直接现实性

18.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

题接踵而至,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由此在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环境学。这表明实践是

A.认识的重要来源 B.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类认识的目的 D.检验认识的标准

19.20xx年A省高考语文作文以“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谈谈对探究的理解”为话题。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的。从认识论角度上看,探究性学习坚持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辨证统一

3

②认识和实践的辨证统一

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统一

④真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

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

A.①③ B.①④

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xx20xx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C.②③ D.②④

21.从哲学上看,漫画中二人争论的焦点是

A.实践是不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不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和认识何者起决定作用

D.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22.倒洗澡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经过细心观察和研究后

指出:由于地球的自转,美国的洗澡水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漩涡会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见解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同时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实验。水漩涡方向的研究体现出

①对既有论断的怀疑是真理发展的基础

②真理与怀疑在比较和斗争中共同发展

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任何真理都有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属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3.无需WiFi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上网。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不久前发布消

息称,已研究出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短距离通讯技术LIFi(Ligt-Fidelity,可见光通信)。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w的LED灯珠,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灯光上网”的成功研制:

①体现了意识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前提

②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及人类认识的无限性

③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无法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④基于实践活动,发挥了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中央提出,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

格局,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 4

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这体现的哲学方法论是A.重视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B.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D.整体和部分是有区别的

25.下面漫画《在阻止别人前进的同时,自己也停止了前进》给我们哲学启示

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xx20xx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这要求我们不能孤立的看问题

②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离开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③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要努力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④一切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这要求我们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50分)

26.当前,党和政府把城镇化作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

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立足本地的实际情况,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努力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高、快、宽、大、亮等形象工程,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的发展途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被严重忽略。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该科学决策,正确履行职责。

请结合材料,说明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应该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5分)

27.羊年春节,记录片《穹顶之下》在网络迅速传播。该片运用了信息可视化等很多新媒体

的呈现手段,展现形式也更加新颖。它以大量的数据向我们讲述了雾霾的来源及危害,揭秘了我国煤炭、石油、钢铁、汽车等行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传达了普通民众的诉求,有利于唤醒公民的环保意识。人的活动同自然息息相关,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消费不知克制,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抱怨不知建设,肆意掠夺、破坏自然的行为最终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环境质量的改善需要国家、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的世界需要我们的共同守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阐述应怎样共同守护我们的世界。(15分)

5

28.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新中国成立初,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遇刭严峻的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1)运用实践与认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14分) (2)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6分)

芜湖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答案

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xx20xx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二、非选择题

26.①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寻找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要立足各地实际状况。(5分)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要努力实现在产业、环境、社保、生活等多方面由“乡”到“城”的转变,政府要在政策、规划等方面正确作为。(5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决策,科学规划,反对盲目性。(5分) 27.(1)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联系,要求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以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共同守护我们的世界一定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5分)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共同守护我们的世界不能割裂联系,肆意掠夺、破坏自然。(5分)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共同守护我们的世界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分析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不能只知消费不知克制、只知抱怨不知建设,不能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

6

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5分)

28.(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目的和归宿。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得到检验。(6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人们对一个事韧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就是一个经过多次反复、不断提升的过程。(6分)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认识是随实践不断发展的,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提高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2分)

(2)①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合理开展经济活动。(2分)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研究把握和利用规律,搞好生态文明建设。(2分)

③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2分)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