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金溪县工业园区非公企业党建调查与思考

在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并成熟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加强企业党建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我县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这直接关系到我县经济能否再续辉煌,四大产业能否健康发展,“中国香都”能否快速打造。因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到县工业园区进行专题调研,了解基本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对如何推进园区非公党建工作有关问题进行探索。

一、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基本情况

金溪县锦绣谷工业园区自06年建立以来已引进企业120家。其中已竣工投产企业76家 ,规模以上企业41家,20xx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17万元,同比增长18.72%;从业人员7578人,共有党员83人,占职工总数的1.09%,其中女党员12人。现有机电治金党总支1个,联合香料党支部1个,综合党支部1个,单独党支部12个,单独组建率为15.7%。在香料化工产业中,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83.3%。06年以来共发展党员12人,现有培养对象32人。总体来说,自园区成立以来规模以上企业党建工作已取得一定成就,各类典型已经初步建立,但规模较小的企业党建工作还有待完善,园区非公企业党建正处于把点推向面的关键阶段。

二、近年来园区非公企业党建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虽然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起步晚,基础薄,但在园区党工委及领导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下,有几家规模较大,思想较先进的企业党建工作已取得一定成绩,并积累了大量经验,具体为以下四点:

1、创建“三位一体”格局,搭好党建平台。为确保企业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坚持设臵党组织与推进产业发展相结合,依托产业,在行业集聚度、关联度相对较高的机电、食品、纺织、香料等四大产业中成立党总支或联合党支部,形成园区党工委—产业党支部—企业党支部的“三位一体”党建新格局。这种党组织设 1

臵新模式,既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又为企业搭建了沟通协作的平台,使各产业能在融资、订单方面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促进了产业聚集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效益“双赢”。

2、创建管理模式,扩大党建覆盖面。为进一步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园区党委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一是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坚持加强领导与服务企业相结合,将园区企业党组织和党建工作从经贸委党委整体划入园区党工委统一管理,扭转过去“多头”管理的状况,更好地发挥园区党工委协助企业建厂、招工、#b@2、协调周边矛盾、解决用水、用地等管理主体作用,增强园区党建活力。二是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采取企业独立组建、产业联合组建、就近靠挂组建及园区派入组建等多种方式加强党组织建设,确保每个企业的每位党员不失管,能参加组织生活。三是加强活动阵地建设。通过与企业主面对面的交流,规模较大的企业纷纷慷慨解囊,建立起条件优越、设施齐全的党员活动室,使党员有个好的活动场所。

3、探索培养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加强党员队伍与培养企业业务骨干相结合。围绕培养企业骨干,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在抓支部班子建设中,一方面注重在企业中选拔那些思想觉悟高、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优、热心党务工作的生产经营骨干任支部书记,另一方面采取企业和被选对象双向选择的形式,挑选一批党性强、有丰富党务经验的党员干部,派入企业担任支部书记。在抓发展党员中,重点把管理层、技术岗和一线工作中的优秀分子吸纳为党员,扩大党的影响力号召力。

4、创新活动载体,发挥党员作用。坚持把创新活动载体也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一方面,企业党支部在企业生产经营遭遇急、难、险、重时,带领党员带头,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另五方面,组织党员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六争先六在前”、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岗、党员承诺等活动,强化党员先进意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永青林公司车间主任、共 产 党员叶邦坤利用业余时间对生产工艺进行 2

技术改选,使权节油的出油率提高了3%,得到业主和员工的好评。

三、当前园区非公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几年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的非公有制企业相继涌现,非公有制企业在推动金溪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目前在我县注册、纳税的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共有76户,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速度、规模以及从业人员相比,显得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党组织组建不多,覆盖面不广。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数量少、规模小、分布广的特点,以及部分企业主思想认识不足问题,仍是加大组建力度的主要障碍。县工业园区非公有制企业76家,组建党支部仅12家,从业人员7049人,党员57人,占职工总数的0.81%。党员人数偏少,与员工数量相比比例偏低,致使党组织的影响力和作用发挥受到限制。且非公企业从业党员流动性大,数量不固定,“朝增暮减”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部分企业党组织组建后得不到巩固。

2、企业主支持不够,注重党建不多。目前,很多企业主集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权、生产经营的指挥权、人财物的支配权于一身。有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决策和管理群体,带有比较复杂的血缘、地缘、人缘等关系。特别是在私营企业中,财会、供销等重要岗位大多由企业主直系亲属担任,领导体制家族化现象比较突出,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有的企业主表面上支持企业建立党组织,实际上是把党组织当作一块招牌或摆设。有的企业主迫于外部环境压力而建立党组织,但对党组织的活动持“冷漠、戒备、压制”的心态,有意或无意地掣肘企业党组织的正常运作。

3、党员发展渠道不畅。一方面,很多员工存在经济观念强、政治观念弱;雇佣意识浓、主人意识淡;短期行为多、长期行为少的倾向,入党的积极性不高;“临时观念”强,流动性大,有的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不久,组织上未来得及考察培养就已“跳 3

槽”,使考察培养工作出现“断层”。 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队伍不稳定,新手多,而且多数党务干部是兼职,缺少必要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对党务的基本业务知识理解不深、掌握不牢,对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程序不清,很多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因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望而却步”,以致发展党员工作难有作为。再者,企业主的主观思想较为复杂。企业主更倾向于发展自己身边的人,担心过多的发展党员,尤其是在一线员工中发展,党组织壮大后会影响自身对企业的权利控制。还有人主观认为,与企业骨干相比,一线职工能力差、素质低,发展为党员后,起不到带头作用,长期忽视在一线发现、发展优秀人才入党,致使视野狭窄,组织内部逐渐趋于“近亲”。

4、党建工作机制不全。一是活动经费难以保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不同于农村、机关党组织,没有固定的活动经费,得靠企业主的支持。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因经济效益不好或企业主不重视,虽然建立了党组织,但对党的活动不支持,没有投入足够的经费,党组织成了“无源之水”,党群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二是党员管理松散。党员职工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决定了对党员管理难度较大。非公企业尤其是小型的非公有制企业,点多面广,从业多样,经营活动节奏快,存在着游散、流动等不确定性。这些企业中的党员流动性也大,难以纳入稳定规范的管理体系,不少“口袋”、“隐性”党员处于游离状态,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不密切。三是活动难开展。由于企业主以追求更多的经营效益为目标,生产管理日益严密紧张,工人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地工作,党员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很少,不少企业党组织往往由于生产任务紧而无法集中搞活动,在客观上给党组织开展活动带来了困难。 特别是建立联合支部的,要过一次组织生活难度更大,有时因为人数不够而无法正常活动,影响了党员队伍先进性作用的发挥。

四、进一步加强园区非公党建的思路和对策

今后,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要以规范、提高和工作创新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把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 4

设工作全面推向新的层次。

1、创新观念定好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是是壮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不断提高党组织覆盖面的需要;是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增强党的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的需要。更新观念,适应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特点,树立“服务、促进、引导”的党组织功能理念。同时,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不能定位于“企业的政治核心”,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是,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必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因此,应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定位在“企业职工中的政治核心”。这个定位有助于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包含对非公有制企业投资者的教育,对企业发展方向、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上的引导。

2、创新模式抓组建。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步伐,是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思路,抓好组建,做到哪里有群众,那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那里就有党的组织。一要整合资源,灵活组建党组织。以区域为单位组建党组织,建立片区党建联席会;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按照行业垂直管理的原则,成立行业协会党组织,管理辖区内行业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二要抓好衔接,同步改建党组织。要按照行业相近、地点就近原则,相应采取独建、联建、统建、升建等方法,统筹组建区域性或香料化工、食品加工、机电冶金和轻工纺织四大产业性党组织。三要强化观念,群团先行组建党组织。要抓好非公有制企业群团组织建设与党组织建设的衔接,不断强化“大党建”意识,把工会建设纳入党的建设范畴,创造性地抓好群团工作,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实现组建党组织目的。

3、创新渠道壮力量。要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队伍不大、不 5

强等问题,积极拓宽渠道,不断壮大党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力量。一是发展党员。要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骨干中的优秀人才入党,做好“造血”这篇文章。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双重培养教育”制度,防止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流产”现象发生。同时,在规模较大、从业人员较多的企业中,量化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指标,建立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三支队伍”,采取结对培养、委托培养、联系培养、跟踪培养等方式,有计划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二是引进党员。要扎实做好“引”文章,打破行业、身份局限,注重宣传教育,强化舆论导向,引导有一定专长的党员加入到非公有制企业中。特别是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在企业务工多的优势,采取农村劳动力转移党员优先考虑的办法,从农村党组织中引进党员,变农民党员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员工,有效壮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队伍。三是挖掘党员。要大力开展流动党员普查登记工作,推行外来党员身份确认和“两证一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证、党费证、流动党员活动卡)制度,简化组织关系接转手续,动员、支持和帮助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党员亮明身份,接转组织关系。出台鼓励外来党员转移组织关系的措施,通过开展非公有制企业评先评优活动,适当安排外来党员作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把外来党员凝聚到党组织中来。四是荐派党员。把荐派党员与实施再就业工程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渠道把经过培训、适合企业需要的下岗、待岗职工党员推荐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从机关事业单位选调一批素质较高、作风过硬、业务熟悉、责任心强的青年后备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挂职锻炼,在壮大党的力量的同时,有力提高工作水平;有效指导企业党建工作,加强企业党的力量。

4、创新载体增活力。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党的活动,必须讲究活动方式,找准活动载体,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按照“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党员所欢迎”的要求,积极 6

开展党的工作,切实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活力。注意引导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坚持把依法经营,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作为开展活动的重点,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劳动竞赛”、“为企业发展出谋献策”等活动,以实际行动体现党的先进性。积极引导各企业党支部广泛开展党员工作示范点、党员先锋岗、非公党建“八个一”活动(即建立一个规范的党员活动室、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党员活动日、设立一个教育宣传栏、建立一套良好工作机制,每个党员联系一名优秀员工或技术骨干、提一条好建议、做一件好事、协管班组),有效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同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党组织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开展活动上,坚持“业余”、“小型”、“务实”原则;在活动时间上,坚持“见缝插针”原则,注重开展一些“小、快、灵”活动,把党组织的影响力贯穿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以取得企业主的理解和支持,确保足够的活动经费的投入,为积极开展党的活动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把企业文化当作党建工作的载体,激发职工爱厂如家的热情,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和彼此友善、理解信任的工作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党组织要积极争取企业的支持,加强阵地建设,逐步完善活动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益活动,借助企业文化活动载体,寓教于乐,努力在企业中形成爱岗敬业的风气,团结奋斗的风气,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推动力。要在职工中增大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解劳资纠纷问题,不断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增强企业的向心力。 7

 

第二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

2004-6-30中共盐城市亭湖区委组织部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区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要求出发,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积极开展党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区共有非公有制企业 1699家,从业人员达7万多 人,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实现亭湖区经济快速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市委组织部组织课题调研组,采取集体座谈、实地调研、个别访读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调研情况,结合我区实际,就目前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一、工作现状

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是:

(一)各级领导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日益重视,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近几年,全区各级党组织根据我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状况,不断提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加强党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它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作为党建工作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考核各级领导工作业绩的重要方面。区、镇两级建立了领导干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系点、向非公有制企业派党建联络员、指导员,以及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实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等制度,初步形成了分级分块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各级党政领导经常深入非公有制企业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步伐不断加快。全区各级党组织把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组建党组织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向非公有制企业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启发他们的政治意识,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争取他们对建立党组织的配合与支持,因企制宜合理设置党的组织。目前,全区非公有制企业中已建立党组织的有214 家。

(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选配了好的党组织班子。班子选配时,有条件的尽量从企业内部产生,对没有合适书记人选的企业,在充分征求企业主意见的基础上,从区直部门、乡镇机关以及其他企业选派优秀党员到企业担任书记或支委。二是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素质。采取办班培训、以会代训、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尤其是书记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开展岗位技能、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建立健全制度,提高党组织的自我管理水平。大多数党组织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民主评议、谈心交心等十项党内生活制度,有的党组织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了党员向企业献计献策、党组织目标管理等制度,实行了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预算制度等,较好地推动了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四是注重引导培养,积极发展新党员。各级党组织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认真在非公有制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改善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结构和素质。近年来,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生产一线人员中发展新党员160多名。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有效性逐步增强。全区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根据自身的特点,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做到“参与不干预、配合不迁就、监督不滞后、引导不强制”,积极开展党的活动。有的把党员推荐到企业关键岗位任职,把党组织的意图转化为企业的决策和行为。如江苏伯乐达集团28名中

层干部有24名是党员,从而增强了党组织自身的战斗力;有的企业党组织改变单一的开会、学文件、上党课等做法,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生产经营的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有的企业党组织把党建工作与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结合起来,促进了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的看,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成效、有进步,尤其在抓典型培植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但在一些少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组建难、党员发展难、党员教育管理难、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难等“五难”问题,仍是困扰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现跨越式前进的重大障碍。究其原因,本质上是部分党组织和为数不少的企业主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根本的是尚未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

(一)思想认识的偏差,困扰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从各级党组织看,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现象;从非公有制企业主看,普遍存在“重建厂、轻建党”现象;从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看,主要有“三怕”:一怕企业主不支持,关系处理不好,影响自身利益;二怕党员不积极参与,活动难开展;三怕员工不理解,吃力不讨好,导致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工作起来理不直、气不壮,“底气”不足。从企业党员看,有的以“打工者”自贬,把党员的政治角色等同于“员工角色”,不愿发挥也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企业管理部门看,有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只要企业能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就行,没有把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对如何支持、配合各级党组织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主动抓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

(二)企业性质的特殊性,束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一是企业生存生产的不稳定性,导致党组织组建难。现阶段不少非公有制企业“小”、“变”、“散”等特点,制约了党建工作的开展。企业的不稳定状态,给党组织的建立带来一定难度。二是企业用工制度的灵活性,导致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难。由于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党员人数“朝增暮减”,加之企业经营活动流动性大,一些党员成为名副其实的“流动”党员,企业党组织难以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三是企业资产的非公有性,导致党组织活动开展难。企业生产资料归企业主所有,工作时间由企业主支配,因而党组织开展活动在时间上缺乏自主性,活动经费上存在依赖性。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党组织连党刊杂志等基本学习资料都难以保证,一些党组织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党组织自身建设的薄弱,影响了党建工作开展。存在着党组织的数量偏少,党员力量比较单薄,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党组织负责人难选。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在今后工作中,迫切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认识的提高,切实加强党的组织领导。首先,要提高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水平。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牢固树立执政意识、阵地意识、占领意识,充分认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担负起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其次,要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认识水平。要使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充分认识到党组织是一个政治组织,不能把非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混同起来,克服无所作为的“雇佣”思想,树立“以有为赢有位,在其位谋有为”意识,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努力成为企业所有人员的政治核心。第三,要加强对企业主的宣传教育。对一些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上存在模糊认识的企业主,一方面,要以实际生动的事例向他们讲清在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

建工作对凝聚员工人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使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消除建立党组织怕影响生产、怕受监督、怕受约束的顾虑;另一方面,要按照建设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要求,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主素质的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措施,在提高企业主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依法生产经营的同时,进行党的知识的教育培训。

(二)加大组建力度,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随着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和党员人数将不断增加,如不适应形势需要,做好党组织的组建工作,“有企业、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的状况将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组建力度,扩大覆盖面,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一要加强调查研究,切实掌握非公有制企业现状。各级党组织要对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非公有制企业等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区别情况,分类指导,落实责任,并及时进行跟踪监督。二要因企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党的组织。要按照“先行组建、不断提高、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灵活设置,做到坚持条件,严格要求,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真正发挥作用。一是独立式。凡有3名以上党员,党员构成合理、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企业员工相对稳定的非公有制企业,都要独立组建党的基层组织。二是联合式。对企业规模较小、党员偏少的非公有制企业,本着便于联系和管理的原则,可以与同行业或邻近的企业建立联合党支部。三是挂靠式。对企业仅有个别党员,又不便于与邻近的企业建立联合党支部的,可将组织关系落户到所在社区、乡镇、园区、人才交流中心或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四是派入式。对党建工作基础较好,但党员人数较少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充分征求企业主意见的前提下,从区直机关、乡镇选派或推荐党员到企业任职,成立党支部。五是临时式。对企业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其组织关系转入企业确有困难的,由原单位出具党员证明书和发给《流动党员证》,组建企业临时党支部。三要理顺隶属关系,建立和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各级党组织应本着“便于联系和管理、便于工作指导”的原则,理顺隶属关系。要按照建立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管理体系的要求,使每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都有“娘家”。在党组织的具体隶属上,一是属地管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被买断、整体出售或转制的,原党组织关系原则上转往企业所在地党组织管理。乡镇、街道、农村的私营企业党组织,原则上隶属于所在乡镇党委或街道党(工)委管理。职工25人以下的非公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可隶属村或社区党组织。二是行业管理。对城乡农贸市场或商贸中心,有行业协会组织的可以选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行业协会党组织进行管理。三是归口管理。在非公有制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如开发区、工业园区、综合性大市场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企业联合党委(总支、支部)等,对本区域内的企业党组织集中进行管理。

(三)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1、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本着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作用的发挥,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则,挑选那些政治信念坚定、党性观念强、熟悉企业经营管理、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与企业主合作共事的党员,担任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在选配方式上,可以采取改制企业原有党组织负责人自然过渡、选派、外聘(公开招聘)、内选的办法。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注意征求和尊重企业主的意见,取得他们的信任、支持和配合。要建立解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报告制度。对确因工作另有安排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要解聘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必须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企业主不得随意解聘。

2、抓好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首先要严格选派条件。要把熟悉党务工作、思想政治素质好、懂经营管理、有组织协调能力、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文化、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选派到非公有制企业做党建工作指导员。任职上可实行一人一企、一企多人、一人多企等多种方法。其次要抓好业务培训,使其明确工作目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要加强指导督查。要定期召开党建工作指导员例会,听取工

作汇报,交流工作经验,布置工作任务,不定期地派人到企业,检查了解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在位情况和工作情况,并及时指导帮助其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第四要建立考核制度,把党建工作指导员任期内完成党建工作任务情况与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相挂钩,严格考核,切实发挥好党建工作指导员应有的作用。

3、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做好发展党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既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更是巩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阵地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要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要严格按照党章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使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队伍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同时,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新党章规定,积极探索在企业主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二是要改进党员的管理工作。凡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作超过半年的党员,都应转移正式的组织关系。对暂未建立党组织的,党员组织关系应由属地党组织或行业管理部门党组织管理。对于组织关系不愿转、不让转、不便转的“隐性”党员,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动员教育他们自觉办理关系转移手续,积极参加企业或企业所在地党组织活动,保证每个党员都能够参加组织生活。三是要加强党员的教育。企业党组织要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规定和企业的实际,确立相对固定的党员教育活动日期,强化党员参加教育活动的考勤制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续,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规党纪教育,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不断改善党员的知识结构,同时要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发挥党组织的“四个作用”。本着“小型、分散、业余、务实”的原则,开展党的活动,使之为党员和广大职工所欢迎,为企业资产所有者、经营者所理解和支持。通过发挥“四个作用”,使党组织真正成为企业主“政治生活的老师”、“经济运作的参谋”、“法律保护的依托”。一是围绕企业决策开展活动,发挥参与作用。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集中党员、职工的意见建议,并通过党组织书记或决策层的党员向企业建言献策,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企业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做好“五个带头”,积极开展“争先创优”、“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鼓励和组织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勇挑重担,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更好地发挥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表率和带动作用。三是围绕保持企业稳定发展开展活动,发挥凝聚作用。广泛开展“四有”职工队伍建设、创建“职工之家”、“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等活动,并把这些活动寓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形成长期性、经常性、群众性、多样性的职工文化活动机制和联系、宣传、组织、团结职工的工作机制。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凝聚作用,全力支持帮助企业主,团结带领职工搞好企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五)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既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建设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则和经验,又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性质和特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是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和具体指导。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分析形势,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要顺应我区招商引资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成立党工委(总支),负责领导和指导本园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与企业主互动互利的工作机制。企业党组织要注意从双方的共同点出发开展工作,求同存异,在工作合作中让业主看到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有利于他们经营目标和经济利益的实现,从而使业主认识到企业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目标是一致的,并从这种认同感发展到与企业党组织建立起互相配合、互动互利的工作关系。三是要以实行党建工作目标管理为重点,建立严格、周密、可操作性强的考评机制。要制定

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按照“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要求,坚持把加强党建工作的目标要求与经济工作任务同步下达,与党员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同步考核,与评比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同步表彰,做到党建工作的成效与党员领导干部工作实绩挂钩,与党员领导干部和下派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年终考核、民主评议挂钩,与评选“十面红旗”、“六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组织”挂钩,对工作不力、关心支持不够、办事拖延推诿的要追究责任,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

三、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情况

我区现有各类社团和中介组织55个,从业人员达210多人,有3名党员的社团18个,单独建立党支部5个,联合建立支部15个,党组织覆盖社团达92%。一是广泛宣传,加强领导,通过广泛宣传,提高社会中介组织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不断创造出为中介组织党建工作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把社会中介组织党的工作纳入区委和各有关部门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二是健全组织,完善制度。从我区在社会中介组织成立党组织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多数是随着政府职能转变而分离出来的,如劳动力市场法律公证处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这部分人员素质较高且能正常开展党的工作。其他的中介组织均为人员少、流动性大不便管理,有的无任何营业执照,有的则人员极少甚至是“夫妻店”,还有的由于看到社会的腐败现象对党组织有抵触情绪,不愿与党组织接触。针对这部分人员按属地管理的原则,通过教育的方式转变他们的思想,改变他们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素质,条件成熟的,按党员数量的多少成立联合支部,对暂不具备条件成立党组织的中介组织,以选派党建工作政治指导员等方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党的工作有效性。三是明确职责,规范操作,理顺社会中介组织党组织的管理体制。社会中介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难点,关键在于管理体制不顺,解决这个难题就要在明确职责履顺关系,规范管理体制上下功夫。我们注重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方式来明确职责,不断加大党在社会中介组织中管理力度。以街道和社区党组织为主抓,以行业系统党组织为协管,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中介组织党建工作网络机制,推动党的工作在社会中介组织中开展。使社会中介组织在党的领导下沿着健康的方向协调发展,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四是创新思维,精选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载体活动,激发中介组织党组织自身的“生命力”,本着“小型、灵活、多样”、“业余”的原则,设计载体活动。针对中介组织个体党员人员数量少的情况,按照属地管理的方式,由社区党组织加强对所在地域社会中介组织的摸底调查,并归口社区党组织领导管理。同时还采取建立社会中介组织党员会员制的方法,把区域内流动分散状态的党员组织起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流动分散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