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我该分手吗

——一位女求助者的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本案例记录了一位21岁女大学生,因恋爱问题而抑郁的心理咨询过程。综合分析求助者问题的表现,程度及持续时间,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通过摄入性会谈,采取尊重、真诚、共情等技术,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引导、指导等技术,帮助求助者认识到第一次恋爱的失败,加上过去的负性情绪记忆,导致其本人形成了敏感、内向、偏执的性格,在面临婚恋问题上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冲突,出现了心理问题。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咨询,通过四个阶段的咨询,采用了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RET家庭作业等方法,改变了求助者过去对婚恋问题的不合理信念,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成长。

正文:

1、一般资料:

求助者,张某,女,21岁,汉族,大学大一在读,未婚。

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家境贫寒,自幼被亲生父母抛弃,由养父母收养。养父母务农,忠厚老实,但养父脾气暴躁,一有不顺心,就要打她。4岁时,养母因病离世。童年时懂事,过早承担家中事务,缺少童年时的欢乐。

性格内向,但个性独立,坚强,常以自我为中心。学业坚持到初中毕业。为了能减轻家里的负担,选择报考职高,因分数差了几分,没有被录取,曾痛苦了一阵子。于是,在老乡的帮助下,远离故乡来到本市开始她的打工生涯。求助者无重大疾病史,平素体健。

3、外表:

身材娇小,着装整齐、朴素,面容稚嫩而冷静,脸色略显憔悴。

4、生活状况:

在本市打工已有6年,现在某服装公司工作。与同乡同租一室,经济条件一般。

5、主诉:

近二周来入睡困难,做事提不起精神,常在半夜惊醒。

6、个人陈述:

我和男友是高中同学,高三时我们不顾老师但我忘不了他,他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脑子里。这二周来,做事没劲,不想吃饭,晚上更是不能好好睡觉,在同乡的陪同下,主动来心理门诊咨询。

7、既往健康状况与治疗史:

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疾病史,否认重大手术史,家庭遗传史不详。

8、求助者老乡反映:

老乡证实求助者的陈述。并反映求助者性格内向,胆小,做事谨慎。该男同事的离开对她打击很大,那时只要一提起或想起他,眼泪就会流下来。为了让她想开点,老乡和同事常劝她,天下的好男人多的是。她也表示要好好工作,去参加自学考试,充实自己,可就是不能摆脱这种苦闷和思念。现在这种状态,对求助者的工作和学习带来影响。为了帮助她,建议来心理咨询。

9、咨询师观察:

求助者情绪低落, 声音较怯,说话时避免目光接触。刚开始时,“我”字说了好几遍。平静下来时,断断续续地讲她的故事。当说到男同事时,脸上有一种喜悦,语气好像也重了,语速也提快了不少。但当说到男同事离开她时,眼里有一种惆怅。

10、心理诊断与评估:

(一)、使用病与非病三原则作心理正常与异常区分

1、本例是在客观存在的“男同事离开”刺激下导致的主观上的情绪低落,表明了主观体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2、该求助者因为自己暗恋的男同事离开自己,情绪出现低落,影响睡眠,导致失眠,具有知、情、意的内在一致性。

3、求助者人格相对稳定。其表现为求助者年幼时性格内向、胆小,做事认真,与现在的人格相符。

综上所述,可排除精神病性疾病。

(二)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

1、该求助者病程为二周,根据评定得1分。

2、情绪低落,自己无法摆脱,根据评定得2分。

3、社会功能未受影响或轻度受损,得分1分。

(三)鉴别诊断:与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不良情绪未出现泛化,心理冲突不满一个月,反应强度不大,社会功能未受影响。心理测验:抑郁自评量表(SDS)总粗分为45分,标准分为56分。

(四)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11、咨询目标的制定:

经过与求助者的共同商定,制定下列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改变求助者不合理认知。

具体目标:

(1)消除初次见面时的焦虑。

(2)能正常入睡。

(3)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长期目标:通过咨询让求助者理性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最终目标:完善人格,促进求助者的自我成长。

12、咨询方案的制定:

1、咨询师首先向求助者表明,同意与其建立咨询关系。

2、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及心理咨询的性质。

3、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求助者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

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定;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作奉献的信念,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歧视求助者;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咨询的局限和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与求助者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达成书面协议;不得与求助者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对于自己不能胜任的咨询,本着负责的态度将求助者转介给其他心理咨询师或医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5、咨询时间与收费:每周一次,时间为50分钟,每次80元。

6、主要咨询方法和原理

由于求助者的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是对婚恋的错误认知造成的一系列情绪上的反应,因此,选择应用合理情绪疗法(RET)。

咨询方法的原理:合理情绪疗法就是“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13、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和诊断评估

第一次咨询主要是通过摄入性会谈,采取尊重、真诚、共情等技术,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诊断。

通过摄入性谈话,咨询师发现求助者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待事物的看法比较极端,对他人也总有一种提防心理,生怕受到伤害。暗恋的男同事离她而走,让她感觉很伤心,因为她有一个不合理信念:我爱的人,也应该像我爱他一样爱我。在这不合理信念的作用下,使求助者产生了负性情绪反应,让她情绪低落,做事没兴趣,夜不能眠。

但求助者病程较短,有自知力,社会功能未受损,属于心理问题。

第二阶段:实施合理情绪疗法

心理诊断(第二次咨询):本次咨询中,咨询师按照ABC理论模式帮助求助者明确她的不合理信念。

在谈话中,咨询师帮她找出令她苦恼的根源在于对爱情的错误认知,由于她胆小、内向、敏感、偏执的性格,在爱情问题上产生了心理冲突,引发了心理问题。

咨询师向求助者解说了合理情绪疗法和情绪ABC原理,求助者表示能够接受。咨询师让她认识到A、B、C之间的关系,分析如下:

诱发事件(A):“男同事离开”,

情绪和行为上的后果(C):“求助者产生难以入睡和抑郁的情绪

反应。

不合理信念(B):我爱这个人,这个人却离开我,我太伤心了。 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是因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和思维方式造成的。接着咨询师和她一起分析出她的2个不合理信念:1. 我对你很好,你也要对我好;2.我失恋了,我没法过了。

作业:请求助者根据本次的分析,将不合理信念进一步具体化。 领悟阶段(第三次咨询),经过作业,求助者认可了一些不合理信念,通过合理自我分析:我爱他是自愿的,我有理由要求他必须爱我吗?难道仅仅是因为我曾爱过她?使求助者觉得,原来很多问题都是自己的一些不合理信念造成的,脸上露出了一点不好意思的神情。

对此,咨询师为求助者布置了家庭作业,使用RET自助表。让她写出事件(A)和结果(C)然后在自助表中列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B),并对B进行分析,找出可以代替B的合理信念,同时写出自己得到的新情绪。

修通阶段(第四次咨询)

本阶段咨询师要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消除焦虑症状。

根据RET自助表,求助者对很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针对目前求助者的心理状况,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展开辩论。咨询师运用提问、面质等技术,主要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辩论1. 我对你很好,

你也要对我好;2.我失恋了,我没法过了。在本阶段,求助者在上述二个问题上产生了明显的阻抗,咨询师对她讲了“黄金规则”,她则从将心比心的角度反驳,咨询师又通过“塞翁失马”的典故深入分析,引导她分析了现在的状况。

咨询师帮助求助者改变不合理信念:自己失去的是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而不是一个爱自己的人;一个人不爱自己,会有更多人可能爱自己,自己的爱并没有被彻底否定,还可以与别人建立起来。

再教育阶段(第五次咨询)

在修通阶段之后,求助者逐步认识到自己信念中的不合理之处,并尝试用合理的理念去对待自己的问题。

本次咨询的主要任务: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强化合理的情绪体验,让求助者摆脱原有的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之后仍能用学到的东西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好的适应现实生活。

在求助者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咨询师将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扩大到她对生活其它方面的认知上,如对工作、同事和朋友以及对自己的态度上,让她根据ABC理论,自我审视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等方面重新建立起新的反应模式,自信、理性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在解决上述问题之后,咨询师认为之前设立的咨询目标基本达到,可以结束咨询。

14、咨询效果的评估:

在咨询结束前,将咨询效果和整个咨询过程进行评估。

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求助者认为咨询改变了自己不合理的信念,让她对恋爱有了新的认识,有了较客观的自我评价,树立了自信心。入睡困难的情况基本消失。

求助者老乡的评估:

求助者心情开朗了,工作也比以前进步了,还报名参加了裁剪培训班。

咨询师评定:

根据咨询师的观察,求助者在情绪上有了改变,树立了合理的婚

恋观,在个人的自信心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用于职业技能鉴定三级). 第一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年8月

 

第二篇:心理咨询案例

个案辅导

一、来询者基本情况:

小丁现在高二了,上初中时,他的学习方法较好,成绩名列前茅。中考很顺利,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进入高中后,他住进了学生宿舍。

整天都和同学们在一起,有了很多接触的机会,先后有了很多好朋友。但是,正是由于朝夕相处,很快发现了同学们身上的一些缺点。于是,慢慢的和同学们疏远了。并且,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开始对有些同学的做法看不惯、想不通,郁积在心中,整天很苦闷。高一时学习成绩中等,父母都很失望,小丁自己也无法置信。那个寒假,他是在痛苦和焦躁中度过的,自信心降到了极点,什么都不想做,而且突然之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做了。有时候,头痛欲裂,自己觉得得了什么大病??

开学以后,情绪更加低落,郁郁寡欢,觉得自己是一个废人。同学们好像也看不起我。而小丁的抵触情绪还没有消除,整天在自我压抑中度过。

二、辅导过程:

1、收集信息:

⑴来访者的家庭与社会背景:家庭成员情况,成长经历;与家长的关系,沟通情况,家庭教育模式以及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等。

⑵来访者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特别的经历和事情发生;

⑶来访者一般的思维模式,有没有非理性的信念。

2、分析原因:

仅仅从以上的案例提供的内容来看,来访者出现问题的原因有:

⑴青春期的孩子情感非常丰富,道德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成功人士,名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坏人坏事嫉恶如仇。他们追求公平,一旦发现有私心杂念,就嗤之以鼻,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妥协和容纳不同意见的人,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高二的小丁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这个时期的男孩非常注重人际交往,渴望交朋友,但又不善于沟通交流。对同伴的和自己产生的各种矛盾与困惑不知如何处理,也没有及时处理,以致造成矛盾加深,影响了友情的进一步发展。

⑵从以上案例中反应的情况看小丁的可能有不适合的价值观,即有不合理的信念。例如不能容忍同学身上的缺点,对有些同学的做法看不惯、想不通。所以当事人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对周围的人要求太高,同时缺乏宽容,不能容纳他人,不能容纳他人的缺点。

反过来说,其实来访者也无法容忍自己有错,无法容忍自己的失败。他不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这样的认知心理使他总是自寻烦恼,自找麻烦,最后使自己陷入痛苦的泥潭。

⑶“那个寒假,他是在痛苦和焦躁中度过的,自信心降到了极点,什么都不想做,而且突然之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做了。有时候,头痛欲裂,自己觉得得了什么大病??”从这段文字看,最后小丁由于长期的不良心境,已经有点抑郁的倾向,甚至有点影响了社会功能。是否有抑郁症还有待进一步的咨询。

来访者的问题是不合理的信念造成的人际交往问题和抑郁情绪。

3、辅导措施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反映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负性认知和情绪、行为互相加强,形成恶性循环,是情绪和行为障碍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

本案例主要采用认知治疗,协助来访者找出这些负性想法和假设,以及其中的逻辑错误,使其明朗化、意识化,并同时辅以人际关系治疗以及行为治疗(音乐治疗和放松训练等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第一步,收集信息,分析情况,确定辅导方案。

通过案例介绍,可以初步看出来访者人格特点,即来访者追求完美但是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尽可能地回避困难并在潜意识里拒绝失败事实。来访者对现在的学习状况显然是不满的,家庭可能也给他造成压力,因此造成内心冲突。贝克认为:“只有当认知中的不良成分被揭示出来,进行正确合理的再认知,并有效予以调整,不良情绪才随之改善。”由此,确定了来访者的咨询方案。方案确定后,向来访者进行了认知治疗的常规解释,并简要分析情况,要求来访者回去后想想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最感到挫败、最心烦和不安的是什么?想好后写下来,下次咨询时带来。

第一次咨询时,告诉来访者负性认知即不合理的信念,改变当事人不合理的信念。包括 ①找出不合理的信念,辅导者通过聆听,帮助当事人找到导致心理困惑的不合理信念。 ②验证不合理的信念,要求当事人为自己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护,从而证实辅导者对当事者不合理信念的推测。

③挑战不合理的信念,辅导者对当事者不合理的信念提出挑战,帮助他认识到他的信念 是不合理的,是不符合逻辑的,是非理性的。

第二步,实施辅导过程。

1、支持疗法,辅导者聆听,来访者在述说自己的痛苦和焦虑时,充分共情,让来访者把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同时使来访者产生信任,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2、采用理性情绪疗法,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并进行辩论和验证,最后进行效果的评估。

3、开展相关的人际关系指导和训练,分步骤、按程度布置作业(比如“了解同学真实想法”、“迈出主动交流第N步”)。

4、对来访者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可商量着进行了一次“空椅子对话技术”,了解父母对孩子的压力有多大,了解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模式。如果发现有问题,可进行与父母沟通技巧的辅导。

5、让来访者抑郁的情绪得到宣泄:邀请来访者所信任的班主任老师、同学,选定轻松适宜的场所,引导其释放、抒发、宣泄个人的不良情绪体验;并共同进行来访者所认可的活动方式如打篮球等体育运动,户外活动等方式。这一过程适宜的氛围、亲近的老师同学、感兴趣的活动让来访者从情绪上暂能放松,体能上有所释放。

5、解决了上述一些问题,针对她身体上的一些问题,要解决她过于焦虑的事情,我们可以学习使用音乐治疗、放松训练、想象训练以及三者结合的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而且实用,如果一直在坚持练习,效果很好,也同时促进她的学习效率。

整个咨询过程中,都要注意运用鼓励、支持等技术,着重消除来访者顾虑,提高其行动能力和自信心。在鼓励、支持之下,来访者开始体验内心资源以及为自己做选择的力量,挑战自己的自我局限并将计划付诸行动。

第三步,辅导评估。

来访者经过心理辅导后,要在认知上去掉了消极的观念和看法,表现出正面的自我评价,能正确看待别人,并能正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不再自卑;在情绪上,不再沉迷于不快,没有了烦燥不安、焦虑的表现;在行动上,积极向上,提高抗挫能力,特别是学习上的挫折;能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平时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没有明显的人格缺陷。如果达到这样的效果,辅导就是成功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