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根楚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 加快发展“六大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试验示范基地科学发展

雅尔根楚办事处“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雅尔根楚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具体部署,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坚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实践载体,加快发展农村“六大建设”,在破解“三农”工作难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三农”工作基本情况

雅尔根楚现有人口15712人,其中农业人口13658人;实用耕地11.48万亩,人均不足10亩,20xx年人均纯收入4460元。辖区没有工业企业,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农业生产基本停留在“靠天吃饭、雨养农业”的层面,加大化肥农药剂量等传统办法不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制约阻碍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瓶颈问题。为此,办事处党工委勇于创新,大胆尝试,于20xx年末成立了呼伦贝尔市第一家种植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凤鸣合作社,打破一家一户的土地界线,整合农业有效资源,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以规模生产巩固阵地,以批量优势占据市场,进而克服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切实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当前,雅尔 1

根楚办事处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先后成立了38家合作社,其中种植业类9个,入社农户465户,集中土地19260亩,辐射农户961户、周边土地11390亩;养殖业29个,入社农户352户,带动养殖户313户,近万名农民群众从中得到实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实践,盘活了农村现有资源,激活了农业发展活力,推动我办“六大建设”稳步推进、健康发展。

(一)以合作组织为依托,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由于专业合作组织能够用抓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依托产业调整,拉长产业链条,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大部分劳动力从“小生产、低效率”被解放出来,积极从事二三产业,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创业积极性和发展科学性。今年以来,我们大力实施经济建设“433”战略工程,即发展四大产业(以以土地有序流转、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为主线的现代种植业;以奶牛业为龙头、生猪养殖为重点,庭院饲养为补充的现代畜牧业;以野生榛子、小笨鸡、黑木耳、野猪和鹿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共同发展的绿色特色产业集群;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农民工外出创业),强化三大举措(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实施项目拉动战略,培育优势产业;扩大招商引智规模,破解发展瓶颈),实现三大目标(实现乡域经济一体化,以合作社为纽带、农投公司为平台,大力提高乡域产业间的关联度和协作面;实现“农、畜、特、劳”产品品牌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继续整合项目资金,夯实农业基础建设,重点解决截水排涝、旱田节水灌溉、中低产田改造等问题,努力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同时,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加快种植、田间管理、收割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应用,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2

20xx年,办事处新钻抗旱井35眼,深水井10眼,购臵喷灌设备25套,抗旱水箱390个,整理土地10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5300元;建设现代化生猪养殖场1个,与淳江油脂公司签约合作合同,农户按股份制形式参与经营;完成奶联社前期准备工作,建成后可年存栏奶牛2000头,年产鲜奶7500吨;以天宝山产品加工厂为龙头,对榛子、木耳、小笨鸡等纯天然绿色产品精深加工,统一标识,打造品牌,努力打入外埠市场;引进河北省平菇育繁客商,投资200万元建设平菇育繁基地和加工项目,带动当地农民就业30人,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建立劳务输出基地2个,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1200余人,实现增收1000余万元;注册资金200万元成立兴雅农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筛选支农项目重点扶持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格局优化升级,广泛吸纳民间资金投资农业,为有效搭建现代农业发展投融资平台进行了有效尝试。

(二)以一事一议为媒介,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开展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依法顺利完成了第七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着重以“一事一议”为重点,致力于规范村务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增强村民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彻底消除那些以村民觉悟低、文化水平低为借口,排斥群众参与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的做法;把好预算关、程序关、监管关、公开关,通过一事一议加大村民自主筹资投劳力度,推动农村公益事业长足发展。今年,充分发挥村民民主监督作用,完成了新建村—集体村四个村、34.1公里的道路整修,维修桥涵4座,安装涵管100余节,以及7.1公里道路硬化工程,解决长期困扰发展生产“晴天一身灰、 3

雨天一身泥”的问题,有效调动了农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走进规范化轨道。

(三)以深化改革为重点,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无论是搞基层党建工作,还是搞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还是人的因素,如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了经营的科学性,农民就会“敢闯敢干”、“敢破敢立”,改革动力就会顺势激活,发展活力就会显著增强。在干部群众中,大力倡导雅尔根楚办事处的 “勇于创新、加快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念,做到深入人心、扎根基层,形成全体人民不断创新实践的一种文化氛围;同时,紧紧抓住呼伦贝尔市委政研室,发改委和党校在雅尔根楚设立理论调研基地、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与科研教学基地的有利契机,勇破老规矩,建立新机制,激发新干劲,千方百计提高雅尔根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雅尔根楚又好又快发展。 (四)以改善民生为基础,推动农村社会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以解决“住行”问题为重点,加快农村社会建设。20xx年,在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形式推进农村道路整修的基础上,本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自筹自建、适当补贴”的原则,对生态移民项目、扶贫开发项目、危草房改造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砍块投入,整合资金1192万元,建设生态移民新村100户、442人,并对全部新建住房统一规划,加强配套,力争使移民新村人口聚集度达到700人以上,成为呼伦贝尔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五)以新型能源为平台,推动农村生态建设。雅尔根楚满语为“森林茂密的地方”,我们有义务维护其生态安全的责任。坚持以改 4

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着眼点,积极开展沼气开发利用推广工作,推行“一池四改”(改水、改灶、改厕、改圈),发展循环经济,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现有林业资源,做好经济林有序开发,20xx年完成“三北四期”1600亩,义务植树15000株,荒山改造2480亩,推动了农村生态建设。

(六)以基层组织为先导,推动农村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推进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真正把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年富力强的党员选到村党支部中来,村书记平均年龄40.2岁,较原来下降7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今年,新建村部3个,维修村部3个,村级活动场所已经做到全覆盖。制定每季党务工作调度会议制度,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探索在产业链上创建党支部的做法,在组织体制设臵上采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措施,即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中包括村党支部成员,村党支部成员中也吸纳了优秀的理事会党员,强化职责,集体联动,共同致力于搞经济、谋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经济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雅尔根楚办事处“三农”工作的形势是好的。但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一)土地流转和合作经营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部为村级内部合作,没有摆脱行政区域的圈子,合作范围较 5

窄,没有跨区合作,导致部分合作社规模普遍较小,产业链条不长,服务手段落后,难以实现“产供销、农工贸、产学研”一体化的目的。同时,受到资金瓶颈制约,配套项目和专业人才缺乏,相关制度不健全,导致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不到财政和信贷上的扶持,等等。

(二)农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不少农民不同程度的存在小农意识,目光短浅,墨守成规,安贫乐道,对土地的依赖意识较强,缺乏创新精神和致富门道。

(三)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依然滞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增加,而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就业途径单一,不能很好的实现转移,影响了农民增收。同时,农村种养协会多,而加工、流通、综合服务等新经济组织很少,不能有效地把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全程服务,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的实际问题,激发农民参与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农民生活质量较低,民生工程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雅尔根楚个别基层组织建设还很薄弱,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居住在危草房之中,出行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民生活质量仍然较低。

三、工作对策

(一)坚持土地合理流转,发展农民专业组织。曹征海在扎兰屯调研期间指出,现在一家一户的单一生产形式生产成本较高、资源配臵浪费,千家万户小生产无法满足龙头企业的需求,这种经营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现实需要。为此,要通过加快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引导农牧民联结合作,提高农 6

牧民组织化程度,使合作经济形式与市场要素充分对接,增强农牧产品的价格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探索组建合作社联合社,实现合作社跨村经营,计划在四道沟村和集体村选择基础好、热情高的合作社1-2个进行重点扶持,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的发展格局。建设中心农机合作社,实现农机合作社与种植合作社的分离;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强科学指导与统一服务,推进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健康发展。同时,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积极引导,稳步推进”三个基本原则,引导农牧民围绕支柱产业和大宗特色农产品培育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农资供应、产品销售以至信用贷款、农业保险等方面的服务,逐步形成“小生产、大市场,小基地、大群体”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格局。

(二)坚持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牧业产业化。重点扶持发展农畜林产品加工流通带动型的农牧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建立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发展订单农业,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提高畜牧业生产比重,壮大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努力拓展农牧业发展新空间;鼓励有实力的农业企业灵活运用资本运营手段,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推进上下游产品加工的联合与合作,以五道沟农业产业园区为基础,做好四道沟、集体村的产业规划,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带”。

(三)坚持劳务有序输出,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进程。推动劳务输出由季节型向长期型、苦力型向技能型、分散型向成建制输出转变,提高其市场化、组织化、技能化水平;开辟创业平台,给予政策扶持, 7

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农村青年、农村妇女和返乡农民工首先创业,领办新兴实体经济,大力发展二、三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合作社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充实就业与增收,激发农村发展生机与活力;鼓励和引导集体经济薄弱村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特色产业、农牧林副产品加工业,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构筑壮大集体经济的新优势。

(四)坚持强化基层组织,实现民生事业进步。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扎实开展“双链双推双提”活动;继续实施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壮大创业实用人才库规模,切实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大学生村官的先导作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扶持和社会各界帮扶,有序解决“住行”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动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汇报完毕。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