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校一年级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校一年级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的目的

目前大学生的入党行为和动机表现出越来越功利化的趋向。动机是产生行为的直接动力,并决定行为的发展方向。只有在正确的入党动机下,才能使党员的思想和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想纯洁党的队伍,确保大学生党员群体走上社会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而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必须深入了解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原因,以对症下药。所以本文结合社会学知识,重点研究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问题,并着重分析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原因,以唤起社会及有关部门对大学生入党行为和动机功利化倾向的关注,最终期望可以从深层的社会心理和宏观的社会背景上认识青年学生面临的思想意识挑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调查旨在通过对学生入党动机的了解,解决大学生“为什么要入党”和推进优秀青年人才入党的先决因素,以便帮助大学生培养具有信念信仰型的正确入党动机。大学生的入党现象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是什么原因趋使莘莘学子向党组织靠拢?其加入党组织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为此,我对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入党现象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以期对大学生入党动机作一个初步探讨。

二、调查的对象、方法与内容

1、调查对象

大学一年级学生    

2、调查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书面问卷法进行调查:(发放207份,回收124份),基本上做到随机发放。

表1  样本分布情况

三、调查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的主要类型

据我的调查显示,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出现多种偏差性的动机。

影响入党动机产生偏差的因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它是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同辈群体、大学思想教育体系和个人因素聚合作用的结果。当前大学生除了基于主体性的共产主义信念、信仰型入党动机外,还呈现出多种偏差性动机,具体表现在:

(1)人生设计型动机:持有这一类型的大学生一般有较为明确的自我人生设计和职业发展规划,他们懂得不同年级、阶段有不同的自我发展层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青春激昂,积极进取,追求个性化发展;积极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追求人生的意义和最大价值,以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反映在入党动机上,他们把入党和大学学习生活作为人生道路上成长成才的铺路石,在入党行为和日常生活中能够“服从党的利益,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在价值取向上,他们有较强的兼容性和复合性,在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模式中,他们不做严格的边界性取舍,而是力图同时兼顾。来自调查报告表明,有54%(N=100)同学选择“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个人利益”。虽然这一类型的入党动机能够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抉择中寻求最佳平衡,但在两者冲突的情况下,通常申请入党主体有利己主义的念头闪现或张扬。

(2)实用功利型动机:主要表现在入党动机上的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部分人把入党定位为提高能力和锻炼自我的机会,或异化为追求个人发展,打造择业就业竞争资本的功能性手段。为了达到尽快实现程序上的组织发展,他们积极迫切地表达入党意愿,紧密跟随和接触党建工作队伍,具体表现出行为上的“入党前一身汗,入党后挑着干”的特点。另一部分人则是为取得党票,表现为在某一阶段追求动力较足;他们认为,入党可以为自己未来的名、利、权等方面获取政治资本和实惠;受社会腐败风气的侵扰,党员→从政→谋利的成长思维路径,或轻或重地在其脑中根植。同时,他们认为,入党可以更有机会被选拔为主要学生干部,能在评奖评优时特殊加分,会影响学生鉴定上的德育评定――这样的复合功能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入党追求动力。

(3)趋同从众型动机:社会心理学认为,同辈群体之间在心理志趣上有较强的示范和感染作用,在行为选择上会出现从众附和、跟风随流的倾向。在当前大学校园中,入党热潮集中表现在低年级的班级集体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现象;这一类型的入党主体在动机上表现为被动性和自我虚荣性,他们大多没有从实质上理解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应承担的社会义务。而是基于“别人写我也写,否则显的太落后”,“这样可以满足父母和亲友的期待”,或者认为“入党是一种荣誉,这可以让自己在政治上镀金,可以增光添彩”的认识。而在现实生活中,持有这种入党动机的同学却不太热衷于公益活动和集体生活。

(4)投机摇摆型动机:少部分同学入党动机飘忽摇摆,追求动力十分不足,对党内组织生活时而冷漠时而热衷。平时中规中矩,但关键时刻却选择明哲保身、独善其身的态度,行为上敷衍塞责。他们甚至信奉“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途”的观念,内心抱着“党票到手,革命到头”的念头。

(二)、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深层因素和现实背景

如调查结果所显示的,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多层次和多样化;他们既认为党员是一种身份,更意味着做人的责任,同时部分的他们又在一定的场合下视党员的身份为政治光环,甚至是家族的荣耀。

入党动机的因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它是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同辈群体、大学思想教育体系和个人因素聚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宏观分析与微观考量,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是个体社会化的宏观背景。在当前,党内腐败现象导致了党员群体形象局性受损,这成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社会用人单位的人才观体现着不同程度的政治偏好,在就业压力吃紧的形势下,大学生表现出了更强烈的入党意识。良好的环境是形塑一个人成长成材和促成正确入党动机的强大背景,社会转型是当前我国的最大发展背景,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2.当前高校党员培养教育体系在思想和内容上的时代性脱节:

   在当前高校大规模扩招,积极寻求外延扩张、内涵发展之改制道路的过程中,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体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教育偏差,主要表现在:

(1)由于高校党建工作队伍与申请入党学生规模的比例较为悬殊,党建工作者在入党程序上大多只注重初期的教育考察,但对入党后的再教育意识普遍弱化;存在着任务式、指标式的量化培养倾向。

(2)理论学习时间较为充裕,特别注重形势与政策教育,但在教育方法上依然进行灌输式教育;同时,由于现代资讯的发达,党建工作者自身的信息汲取渠道和质量有时还不如培养教育考察对象来的丰富多元,从而降低了学生党员对教育联系人的心理认同,理论学习兴趣也逐渐减低。

(3)集中教育较多,个别互动和深度教育较少,从而导致党建工作者一方面能总体地把握学生的入党动机,另一方面却鲜能适时、恰当和完整地收集到申请入党学生动机的具体波动和演进情况,容易造成对学生党员评价上的以偏概全。

(4)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力量,他们在学生与高校管理者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的管理服务工作千头万绪,因此,学生党员和团员骨干天然地成为了基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队伍的重要辅助力量。为了激发和强化学生干部和党员骨干的工作积极性,学生党建工作者有时在有意无意地满足学生的功利需求和虚荣心理,入党的政治价值被部分地异化为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激励手段,从而慢慢形成对学生政治价值取向上的误导。

(5)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反差,校园围墙内外的反差,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使学生内心拓积着强烈的矛盾空间;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体系的思想滞后和内容脱节,造成学生蕴涵于入党动机的激情与理性大打折扣,从而带来党员发展路径上不良的后续连锁效应。

四)社会化的大学与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

在改革开放以前,大学在象牙塔生活中形成的经典理念,并没有受到逐步确立起来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影响。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后,经典大学理想受到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大学已不再是一个固我忘他的象牙塔,而是一个开放性的区域性共同体。当前,市场法则、社会利益分化以及社会上的许多风气、潮流都会即时地反映或潜入到大学这一社区共同体中,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1.市场法则下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削弱了大学生产生高尚入党动机的需要基础

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严峻,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就业分配制度已全面实施,使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

社会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人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动机,动机是由需要转化、激发出来的。从这个理论上来讲,要使大学生有为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抱负的高尚的入党动机,必然要使其达到高层次的需要。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在其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的需求满足是阶梯式的,是一个需要满足后再追求下一个需要。[17]他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认为只有人的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能向高层次需要发展。而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能满足使其受尊重的岗位,有的甚至连工作都找不到。在校大学生毕业后连找一份可以满足自己安全、社交、受尊重需要的工作都困难重重,就很难产生高层次的需要,于是也难以产生较高层次的动机,他们追求入党时抱着为了就业升迁等功利动机,与其仍停留于低层次需要的心理是分不开的。“面临新的形势,他们不能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参与激烈的竞争,导致崇拜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产生功利心理。”

2.社会阶层分化下家庭对子女的期待,催化了大学生产生功利化的入党动机

当前我国以利益和收入为标准、以职业为区分标识、体现为不同生活方式的社会阶层逐渐出现分化。社会阶层分化下,大学成为家庭实现社会地位变迁这一愿望的重要场所。每个家庭都期待通过子女上大学以及子女在大学获得的竞争资本,来向更高层次的社会阶层流动,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在这种期待下,很多家庭都把子女能否在大学入党这个问题看的很重,因为子女实现入党后可以增加毕业后的竞争资本,从而最终有利于家庭社会地位的提高。所以,现实中很多的家长都会语重心长的对子女寄予改变家庭地位的期待,同时把入党与改变家庭命运联系起来,要求其子女在大学入党,时不时向子女灌输“一定要争取在大学入党,入党后有很多好处”这样的思想。背负着改变家庭地位的期待,同时受到家长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在大学里尽量抓住一切机会为个人以后的发展铺路,许多大学生虽然没有共产主义信仰,但是为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也积极地追求入党。现实中许多大学生反映,他们追求入党是因为家庭、父母的要求,因为父母觉得入党有好处。当代大学生背负的家庭责任越来越大,而相应的挤兑了社会责任,他们入党动机功利化的背后,有着诸多的家庭因素。

3.社会上的物质主义渗入校园,淡化了大学生入党动机中的精神追求

大学作为一个社区生活共同体,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上物质主义的影响。注重物质追求,使大学生相对忽视了精神追求,反映到入党动机的选择上,就可能放弃信仰,讲求实用。在基于人情、面子、关系纽带的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交往的物质资本前提,在学习意义之外,大学生的身份有了更多的来自物质条件的追加定义,而且这些物质资本一定意义上成为区分交往圈子的标签符号。甚至在性别间交往中,也出现了重财不重才的风气,如现在很多大学女生认为“干的好不如嫁的好”。调查中,83.0%的人表示认同或比较认同“当代大学生比较普遍地注重物质追求”的说法。

(五)同辈群体示范与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

社会心理学认为,同辈群体之间在心理志趣上有较强的示范和感染作用,在行为选择上会出现从众附和、跟风随流的倾向。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必然受到其所在群体的影响,如班级同学、同窗好友,或者更大范围的周围大学生群体的影响。调查显示,有入党意愿的同学和党员同学中,52.9%的人表示自己的入党动机受到了周围同学或同辈群体的影响。由于周围许多大学生抱着“为就业从政升迁”的功利化的入党动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论和表现,使不少大学生个体受到感染,在价值选择上不断靠近,把入党作为政治上的镀金。如有的大学生本来抱着正确的入党动机,可是看到周围的大部分同学的入党动机和思想行为都存在一定的功利性,于是也放弃了自己的高尚追求。还有许多大学生将身边的学生党员作为“参照群体”,而这些党员的示范作用如出现“暗化”,那么会导致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负面反应”,便会产生“人家低标准,我为啥高标准”的想法。

(六)大学生自身因素与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

大学生虽然生理已经成熟,但他们的心理仍处于全面发育成长时期,人生观、价值观等还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更容易受外界影响。他们由于年轻,社会阅历浅,是非鉴别能力较弱,面对外界社会环境的刺激,在思想认识“过滤”上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又有容易接受消极因素的一面,其人生观、价值观便会产生较大波动,“尤其在市场经济和种种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容易偏向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

此外,党的理论作为要求入党的大学生必备的极其重要的思想武器,将对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其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学生自身缺乏对马列主义、党的相关理论政策的学习和了解,也相应缺乏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正确认识,这是他们不是抱着共产主义政治信仰而是抱着世俗功利目的追求入党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对马列主义、党的理论的学习”,只有10.0%的人表示兴趣较大,而明确表示不感兴趣的人占到41.4%;对于周围的大学生掌握的党的理论知识,55.4%的同学认为不够多,还有31.6%的同学认为比较匮乏或很匮乏;关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描述,有13.5%的人认为是欠科学的,有9.7%的人认为是主观臆断的,还有46.5%认为太遥远了说不清楚。“由于理论学习的弱化,他们在政治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深,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在人生目标追求上,有的则狭隘地认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和目标就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20]

五、解决的办法

一)整顿社会失范现象

国家应注重各种规范和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规范人们的行为。同时要坚持两个文明建设并举的方针,大力打击各种社会丑陋现象,肃清社会风气,特别是打击、根治腐败现象。“从严整党,惩治党内腐败分子,抵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弘扬真、善、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加强中观环境的建设是改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入党动机影响的根本对策。”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充分运用舆论手段,在社会上形成激浊扬清的舆论氛围,对社会各种丑恶行为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进行鞭笞。社会心理学认为,舆论起着评论作用,对个人、对社会团体乃至政府,都起着一定的约束和监督作用。它是一种社会控制力量,对个体产生压力,约束每个人的言论和行为,例如个人的一些不道德行为,悖于情理的社会失范行为,通过社会舆论的评论,可以加以制止。同时舆论还起到指导作用和鼓动作用,所以整顿社会失范现象、倡导主导社会价值观、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必须十分重视做好社会舆论工作。

(二)创造良好的社会导向

首先,社会用人单位应该树立正确的、更加全面的人才观念,形成更加公平的选人用人机制,不以具备党员身份作为衡量一个毕业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非特殊岗位,对应聘者不应以具备党员身份为准入条件进行一刀切,把众多非党员毕业生拒之门外,从而为非党员毕业生创造相对公平合理的就业机会。其次,高校在学生工作中,要坚持去功利化导向,不应把是否为党员作为大学生评奖评优等的硬性条件或隐性规则,学生工作者也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和提高,在平时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以身作则,以高尚的思想感染带动学生精神境界的升华。再者,国家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民主,进一步铲除“官本位”思想产生的土壤,在社会上形成多维的社会价值衡量标准。

(三)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市场经济下,市场法则、社会利益分化以及社会上的许多风气反映或潜入到大学,冲击着大学的育人环境,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所以应采取多方措施,缓解市场经济对大学的冲击,进一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为大学生树立正确入党动机提供更多的条件。从大学自身来讲,应发挥对社会大环境的“过滤”和“调控”作用,对社会因素进行筛选,弘扬和宣传积极的社会因素,抵制和隔离消极的社会影响,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从国家来讲,应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在校大学生相信毕业后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满足大学生的较高层的需要,为其提供产生“实现共产主义、为社会奉献”这样高尚入党动机的需要基础,为使大学成为大学生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乐园增加保障;同时应大力缩小国内贫富差距,使分配更显公平,让每个社会家庭和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削弱社会阶层分化对大学育人环境的影响,也促使家庭看重子女从思想上入党而不是组织上入党,尽量消除影响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背后的家庭因素。

(四)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

社会心理学认为,理想、信念、价值观涉及到个体的生活、人生目标,也决定着个体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成为推动人从事活动的动机。

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端正入党动机,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强对追求入党的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的培养和教育,使其对党的基本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只有通过学习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逐步确立起无产阶级世界观,确立起共产主义信念,才能对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是树立正确入党动机的思想基础”。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化的必由之路。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所以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学生多参加服务、奉献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到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扶贫助困、青年志愿者服务、科技下乡服务等活动,使广大学生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体验奉献的精神愉悦,深化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解,升华人生价值观,增强他们抵御消极影响的免疫力,为他们逐步克服功利化入党动机和增强动机的正向强度创造良好条件。

(五)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为他们提供利他行为的榜样

要实现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去功利化,必须使他们树立利他主义的动机。

社会责任感是利他主义产生的基础,是激发行为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内在动机。通过增强个人的责任心来培养利他主义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在平时要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个体利他主义的产生。

同时,社会心理学认为,榜样力量对人们利他主义的产生具有显著效应。如果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提供利他行为的榜样就会促进人们利他主义的产生。“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提供利他行为榜样可通过不同的实施途径,主要有传播媒介的宣传和教育者本身的示范。”[23]所以电台、报纸等主要传播媒体应加强对社会上利他型、奉献型人物的广泛宣传,学校、家庭教育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

六、结语

     综上可见,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新特点是把入党与个人发展联系起来,把入党作为参与现实生活的一种身份或资格,作为一种实现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把入党、参与政治生活与个人成长和发展相联系,相对于过去那种把政治与个人发展相对立、相脱离的空洞的政治来说是一种进步,更加符合入党、参与政治生活本身的意义,政治不是游离于个人发展的异已力量,它与个人成长密切相关,政治素质本身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而入党又是一个人政治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把入党与自身政治发展、个人发展相联系,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过份注重现实成份,对党的感情、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信仰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热情较为欠缺,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党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追求只停留在外在层次上,较注重组织上入党,而不太注重从思想上入党,较注重结果,而不太注重过程,大学生入党动机中存在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的倾向,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正是社会现实在大学生思想中的一种折射。当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学生党建工作应当认清这一社会转型、变化的大背景,适时做出科学地调整;应当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坚持“高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原则,贴进实际、贴进生活、贴进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与感染力,从而对学生深入地进行党性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科学地构建与时俱进的高校党建体系,锤炼和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从而有效地发挥新时期学生党员群体的先进性。

附录A:

编号:_______

关于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相关问题的调查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是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测控08级的学生,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及原因的调查,需要向您了解一些相关情况。调查不记名,答题时请勿顾忌,只需按您平时的实际想法填写即可。您的回答将对我的研究产生很大影响,感谢您的真诚合作与大力配合!祝您生活愉快! 

                                                                     20##年9月

*注:以下问题如无特殊提示均为单选题。请在您选择的相应选项字母上打√

1、您是党员吗(包括预备党员)          A是              B否

2、如您不是党员,您是否有入党意愿      A是              B否

3、你信仰共产主义吗      A是          B否

4、您的性别:     A男           B女

5、您认为周围同学最主要的入党动机是什么

A 信仰共产主义,更好地为国家、人民、社会服务

B 入党光荣,入党能更好证明自己,展现自我      

C 入党有好处,如对自己的就业、从政、升迁等有好处

D 受父母、同学影响,大家都入了,所以也想入   

E不清楚 

F 其它(请注明)         

6、当前许多大学生把入党作为自己以后获取个人好处的一个砝码,您认为他们这种想法正确吗

A正确        B不大正确,但可以理解      C不正确

7、您认为周围大学生党员为同学服务的情况

A为帮助同学,即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B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能够经常替同学办事     

C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有时能够替同学办事

D很少积极主动的服务、帮助同学

E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在服务同学方面表现得消极被动

8、您认为周围大学生党员在行为上的先锋模范作用总体发挥得怎么样

A能充分发挥模范作用    B基本发挥了模范作用     C和普通同学没多大差别

D不好,甚至还不如普通同学 

9、您认为当前大学生党员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可多选)

A理想信念动摇    B服务宗旨观念淡薄    C信仰宗教迷信   D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E个人主义较严重,追逐个人名利     F无信念      G其他(请注明)              

10、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对未来世界的描绘,是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您认为这种描述

A是科学的       B 是欠科学的      C 是主观臆断的    D太遥远了说不清楚

11、您认为目前影响大学生信仰共产主义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A党内不正之风,特别是腐败现象

B苏、东巨变和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与西化渗透

C非主流意识形态及西方社会价值观念对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D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认为共产主义是不现实的

E大学生自身缺乏对马列主义、党的理论的学习和认识

12、您认为社会腐败现象对社会成员滑向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取向是否存在影响

A影响很大        B影响较大       C不影响

13、目前许多社会规则出现混乱,如医生为了致富而小病大治、收受红包与药品回扣,教师为了致富而违法乱收费、学术论文抄袭,政府工作人员为了致富而权钱交易出租权力等等,您的想法是

A厌恶,自己绝不会这么干

B虽然厌恶,但见怪不怪,以后自己工作了也可能这么干

C从厌恶到受到感染,以后自己工作了也这么干

14、您认为上题中(13题)出现的社会规则的混乱,对大学生产生功利化的入党动机(如抱着为就业、升迁等个人目的而追求入党)是否存在影响

A影响很大       B影响较大         C不影响

15、目前社会上表现出来的注重追求功名和个人利益的社会风气,您的想法是

A反对,应该加强引导

B可以理解,但是自己还是要讲究奉献 

C迷茫,跟传统价值观教育相左

D正常,为自己谋功利没有错

E随大流,我也会这样

16、您认为社会上表现出来的注重追求功名和个人利益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生产生功利化的入党动机(如抱着为就业、升迁等个人目的而追求入党)是否存在影响

A影响很大      B影响较大        C不影响

17、您认为当前社会上人们的最主要价值观是什么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 个人主义    D拜金主义   E实用主义    

18、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您行为的主要价值观念是什么(可多选)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 个人主义     

D金钱物质主义       E 实用主义          F说不清楚

19、当您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您怎么处理

A完全服从社会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B在服从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个人利益

C要看哪方面利益迫切、重要

D在保证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兼顾社会利益

E个人利益为主,牺牲社会利益

20、您认为拥有党员身份对毕业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否存在影响

A影响很大        B影响较大       C不影响

21、您认为拥有党员身份对您在校的评奖评优是否存在影响

A影响很大       B影响较大        C不影响

22、您认为拥有党员身份对工作后的升迁是否存在影响

A影响很大       B影响较大        C不影响

23、有人认为入党后既有利于得到“官本”(做官的资本),又利于得到“资本”(物质金钱),您对这种看法

A认同           B比较认同        C不认同

24、您平时是否遇到过部分高校干部、教师有意无意向学生灌输功利主义思想的情况

A有,还比较多     B有,但不多        C没有

25、有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比较普遍地注重物质追求,您对这种看法

A认同             B比较认同          C不认同

26、您对马列主义、党的理论的学习

A兴趣较大         B有点兴趣          C不感兴趣

27、您认为周围大学生掌握的马列主义、党的理论知识

A很丰富           B比较丰富         C知道一些,但不够多  

D比较匮乏         E很匮乏

28、您认为,您的入党动机是否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有入党意愿的同学及学生党员回答)

A影响很大         B影响较大         C不影响

29、您认为社会上孔繁森、焦裕禄等社会榜样对您有何影响

A让我看到了党的先进性,激发了我追求共产主义的入党动机和奉献精神

B我只是从一个普通先进者的角度去看待他们,不是党员也应这么做,但同样激发了我的奉献热情

C没什么影响

                                                          再次感谢您的真诚合作!

七、参考文献:

《优秀大学生党性修养》

《读者》

《新浪新闻网》

《形势政策与分析》

《河南日报》

《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