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招商考察的报告

关于赴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招商考察的报告

围绕我旗科右中1×33万千瓦热电厂发电后产生的粉煤灰、石膏、热、汽等副产品,以及我旗丰富的、硅等矿产资源以及蒙医药资源,百吉纳新区管委会组织有关人员赴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进行了招商考察。

一、考察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克服了时间短、项目多的困难,集中对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一汽客车有限公司、吉林省中鼎药业公司、国电吉林龙华长春热电一厂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长春市地处于环日本海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距蒙、俄、朝等国家都比较近,是开发图们江金三角珲春至长春间经济走廊的内端,是周边地区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实行科学配置的最佳区域。长春市在东北地区处于中心位置,成为南北物流、人流的集散地,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和核心优势。长春市经济实力雄厚,在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50强中上游。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位于长春市东部,毗邻长春母城,是长春市“双心、三翼、多组团”整体规划中工业化推进的主要区域,长大、哈大、长吉高速公路从中经过,交通十分便利。19xx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辖区面积1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

建区以来,经开区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发展方针,经济和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开放型经济水平逐步提升,投资环境日臻完善,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源。目前,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84家跨国公司来开发区投资兴业,世界500强投资兴办的企业29户。经开区累计投入近1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配套,修建了水、电、气、热、通讯等源头设施,全区已有近50平方公里实现了“九通一平”。通过了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双认证,成为国际认可的绿色、规范化投资区。在商务部20xx年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排名中,长春经开区在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排名第14位;在中部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排名第1位。

长春经开区已初步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化工、服务业三大支柱产业集群。以大成集团为代表的生物化工产业,以恒力、中兴、一汽客车、一汽专用车为代表的专用车及以富奥集团、富奥-江森、西门子、丰田发动机等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在长春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和生物化工产业产值已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0%。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20户,销售收入超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64户,其中200亿元以上的1户,100亿元以上1户,10亿元以上企业12户,年纳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45户。

未来几年,经开区将发挥环境优势、产业优势和体制优势,实施南部建城、北部建区的“两区”联动战略;建设“九大特色产业园区”,即南区建设汽车零部件园区、快速消费品园区、生物制药园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区四个园区,北区建设生物产业园区、专用车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业园区、综合保税及物流园区、新兴产业园区五个园区;发展“八大产业”,即做大做强专用车及零部件、生物化工、现代服务业三个支柱产业,发展壮大装备制造、快速消费品两个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光电信息、生物制药和新兴产业;打造“三大商圈”,即会展中心–临河街–自由大路商圈、东方广场商圈、兴隆山商圈;建成“两个千亿级产业基地”,即专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成为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经济起飞的引擎、长吉图区域经济发展的旗舰。

在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投资促进一局周義文局长在听取了新区管委会包根柱主任对新区面积、产业定位、发展状况等基本情况的介绍后,对百吉纳新区的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提出了真诚而宝贵的建议。

在周義文局长的陪同下,考察了长春一汽客车有限公司混合动力客车生产线。详细了解了从安装发动机到组装整车完成及下线试车的整个流程,对制造装备业的生产线有了初步的认识。

吉林省中鼎药业公司始建于19xx年,原名为吉林省长春同心制药厂,20xx年公司体制改革,更名为吉林省中鼎药业公司。公司占地12900平方米。生产区域由中央空调系统控制温、湿度、尘埃粒子数,保证洁净区达到GMP要求。公司现有多个品种通过国家药监局认证。年产口服液750万支,喷雾剂160万支,丸剂2000万盒,颗粒剂600万袋,硬胶囊剂10000万粒,煎

膏剂1600万(块)盒,片剂10000万片。在吉林省中鼎药业公司,详细了解了中药从草药提取到制粒(剂)生产全过程。

考察组围绕我旗科右中1×33万千瓦热电厂发电后产生的粉煤灰、石膏、热、汽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考察了长春市百年老厂--国电吉林龙华长春热电一厂。该厂始建于19xx年,系国有大型热电联产企业,隶属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目前,总装机容量为17万千瓦,年发电能力约10亿千瓦时,年供热能力约300万余吉焦,担负着约5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是长春市的主要热源大户。该厂发电后主要的副产品为粉煤灰、热及汽。粉煤灰主要用于水泥原料,商品混凝土的配料,也可做为制造蒸压砖、空心砖的原料,还可做为生产铺设人行道、广场等场所的步道砖,马路路边石等建材的原料等;“热”主要通过供热管道,用于取暖、工业用热等;“汽”方面主要是利用“汽变水”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应用于如大型烤漆、洗浴中心、制药等用热需求大的企业。

二、考察后的启示

通过此次考察,不仅看到我区同先进发达地区开发区(园区)间的差距,同时,也看到我们自身存在的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强劲的发展后劲,更加大了我们主动融入东三省、积极参与到东北三省分工与合作当中来的决心。针对我们的实际及优势,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紧紧围绕我旗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针对我旗丰富的硅、锌、高岭土、叶腊石等矿产资源,进一步发挥好“洼地效应”,通过我旗廉价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吸引企业来新区投资。

(二)要发挥好龙头企业的效应,延伸产业链。引进一个大项目,就等于招来一个企业家团队,催生一个优势产业。将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配套企业都列入招商对象,力促取得突破性进展。龙头企业是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以制造业和煤电化工、能源项目引进为目标,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技术含量高、发展后劲足、带动能力强的名牌企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从而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

目前,要紧紧围绕已经并网发电的科右中1×33万千瓦热电厂,利用好发电后产生的粉煤灰、石膏、热、汽等副产品,积极开发水泥粉磨、蒸压砖等利用粉煤灰、石膏等副产品为原料的新型建筑材料项目,同时,对开发这

些项目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要加快年产6万吨煅烧高岭土加工项目一期工程的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产,实现规模生产,在启动二期工程的同时,抓紧开发高岭土下游产品,引进以高岭土为生产原料,如制造玻璃纤维、陶瓷等项目的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三)要按照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要求,重点围绕能源电力、煤化工、有色金属、食品工业、新材料开发、制造装备业等主导产业,加快构建循环型产业链。

一是能源电力产业。结合科右中旗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打造煤电产业链条,发展热电多联产清洁利用和煤、电、高能耗产业的综合开发模式;打造风电循环型产业链条,发展配套零部件、整机、风电场运营等三个环节。

二是煤化工产业。充分发挥科右中旗近邻盟市大型煤田的区位优势和水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确定以煤化工产业为主的化工产业集群的产业地位。

三是有色金属产业。结合科右中旗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打造铅锌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链。

四是食品工业。结合科右中旗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打造有机食品和畜产品两大循环型产业链条。

五是新材料开发。依托我旗丰富的硅资源,打造以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主的硅材料产业链。

六是制造装备业。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发挥我旗资源、能源、土地优势等优势,加强与具有竞争力的科工贸一体化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发展农业机械加工产业、建设机械加工集群。

(四)要充实好适合我区实际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库。围绕我旗水、矿产、土地、蒙医药等优势资源,以铅锌、硅石、高岭土、叶腊石等矿产品精深加工、蒙医药制剂为重点,编制一批市场需求旺、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轻、带动作用大、竞争能力强的项目。抓好项目库建设,提升招商项目质量。分项目编制出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以使新区软硬环境和招商项目的投资情况可以一目了然,清楚详尽地向投资商进行推荐,促成投资意向的最终达成。在捕捉项目信息上下功夫。加强对国家部委重点投资信息、产业政策、相关产业龙头企业的投资信息的收集工作。

 

第二篇:长春赴苏州、上海开发区学习考察情况报告

长春赴苏州、上海开发区学习考察情况报告

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激发斗志,推进高新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按照亚明主任的意见,由党工委刘泽臣书记带队,委领导班子大部分成员,各部门及市直派驻机构、双德乡、发展总公司的主要负责同志共55人组成的考察团,于11月28日至30日,对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新加坡裕廊集团(裕廊中国)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学习考察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这次学习考察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听情况介绍和发展思路;二是看成果展示和城市建设;三是相互交流和深入思考。在苏州工业园区,考察了综合保税区的规划、功能和发展业绩,参观了环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的建设景观,听取了裕廊集团在规划设计、发展战略和产业定位研究等业务拓展情况,以及在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规划设计方面的精品案例;在苏州高新区,听取全面情况后,考察了苏州科技城的规划及产业发展情况;在上海张江,重点了解了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等方面情况,听取了《关于张江高科技园区与长春高新区合作方案》介绍,包括双方合作基础、合作领域、合作模式,以及推进安排等方面内容。考察期间大家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与对口单位、相关领导进行沟通和交流,还利用车上、饭后休息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刘书记还要求大家对照各自分管的工作找差距、换思想,把所见所学所感转化成精神动力和具体的创新举措,谋求各项工作实现新的突破。总之,这次学习考察虽然仅用三天时间,但所到之处,所见所闻,令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收获颇丰。

二、三个开发区的主要特点

这次选择的三个开发区在体制上各不相同: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政府间的合作模式,苏州高新区是与城区(虎丘区)合并,上海张江是公司化管理。但是,他们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创新能力、产业规模等方面创造的突出业绩,探索的成功经验却有着很多相同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经济发展速度快

苏州工业园区自19xx年启动开发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累计上交各类税收1027亿元。20xx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6亿元,地方

一般预算收入76.3亿元,分别比开发之初增长了近100倍和300倍;进出口总额从几百万元增加到569亿元,预计今年可达到600亿元。目前,园区土地和人口分别占全市3.4%和5%,但完成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则占全市的15%左右,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30%。

苏州高新区20xx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7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520亿元,同比增长11%;全口径财政收入114亿元,增长30.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亿元,增长35.5%;外贸进出口总额420亿美元,增长18.6%,其中出口259亿美元,增长2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75亿元,增长12%。

张江高新区自9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实施聚焦张江战略以来,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阶段,20xx年实现技工贸总收3204亿元,工业总产值2783亿元,占全市14.2%。张江高科技园区在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98亿元,税收59亿元,注册企业已累计有5359家。三个开发区都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2、城市建设气魄大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苏州工业园区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为定位, 系统引进并全面借鉴了新加坡经验,从而在国内开发建设领域首推“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即“两先两后”的科学程序。苏州高新区总面积258平方公里,围绕建设科技、文化、生态、高效的现代化新城区,规划发展“三大组团、五大功能区”。“三大组团”分别为商贸中心组团、出口加工区组团和苏州科技城组团;“五大功能区”分别为中心城区、通浒片区、苏州科技城、湖滨片区和横塘片区。

二是坚持从严执法。苏州工业园区编制了具有前瞻性的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后,共实施了300多项具有法律效力的专业规划,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经批准的园区总体规划至今未出现过任何结构性或原则性修改,确保了规划的严肃性和延续性。

三是坚持加大投入。苏州工业园区按照“适度超前、滚动开发”的原则,先后投入500亿元资金,在8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建设了高标准的“九通一平”,结合金鸡湖整治开发,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绿化覆盖率达45%。苏州高新区“十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50多亿元,高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铺设各

种管线1700公里,建成城市化道路300多公里,拥有10多条公交线路,基本形成了“外成环、内成网”的交通网络,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功能完备。

四是坚持生活配套。苏州工业园区集中建设了独墅湖高等教育区、新加坡国际学校、九龙医院、金鸡湖高尔夫球场等一批高质量的社会事业载体。国际博览中心、科技文体艺术中心等地标工程相继建设,环金鸡湖区域已经成为新的集社交、购物、休闲、旅游、娱乐、商务活动为一体的现代商业文化中心。同时,集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多个“邻里中心”,极大地提升了园区的人居环境质量。

3、招商引资标准高

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实现从“优惠政策招商”到“产业集群招商”的转变,形成了与发展战略相一致的招商格局,并适时提出了“服务业倍增计划”,迅速把招商重心向服务业和科技领域倾斜,高科技、研发型、生产性服务项目及税源型项目明显增多,经济结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目前已累计引进合同外资34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2亿美元,注册内资1325亿元。有7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122个项目,其中上亿美元项目95个,10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项目平均投资额超过3000万美元。

苏州高新区截止20xx年底,累计新增合同外资133亿美元,到帐外资68亿美元,内资企业注册资金346亿元。20xx年, 104家规模以上工业项目开工建设,25个重大项目快速推进,新引进外资项目平均规模达867万美元。

近年来,张江在招商引资中把握产业定位,严格筛选项目,把园区招商重点从先前的“引进”大企业,转向引进研发机构和“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已累计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 140家,成为全球研发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技术企业集聚地。

4、科技创新能力强

苏州工业园区实施了科技“跨越计划”,科技投入、创新载体、创业项目和科技成果均实现跨越式增长。科技三项费用连续三年翻番增长,R&D投入占GDP比重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达3.4%;累计投放150多亿元,推进国际科技园、生物纳米园、中新生态科技城等载体建设,总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建成了IC

设计、软件测评、生物医药等10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集聚各类创投机构52家,创投资金规模超过160亿元;拥有各类研发机构116个,高新技术企业384家,100余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在区内实施,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以每年50%以上速度增长。

张江园区以建设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科学城为目标,着力打造“两条服务链”(专业性知识创新服务链和综合配套创新服务链),实施“三个聚焦”(高端产业聚焦、高端人才聚焦和高端研发聚焦),搭建“四个平台”(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孵化器平台、产学研联合平台、国家基地平台),建设“五个体系”(人才引进培训体系、资本市场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环保发展体系和科技文化体系),形成了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目前,园区积聚一大批国家级研究中心和上海市重点研究所,累计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140家,国家级、市级研发机构65家;培育了一大批领军人才,有博士2843人,硕士16925人;建立了张江创新学院,下设微电子设计、软件与信息、生物医药和文化创意四个分院;园区现有各类孵化器10个,孵化面积达3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500多家,已有200多家企业达到毕业标准。园区已吸引各类投资机构58家,直接掌控的投资基金总量近20亿,受托管或间接控制的各类基金总量超过200亿。实施了一大批科技项目,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张江园区企业承担5个,专利年增长达30%以上。

5、产业集群成规模

主要表现在主导产业均衡发展,良性互动;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张江园区培育发展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软件、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建立19个国家级基地。集成电路产值20xx年已经达到162亿元,占全国16.1%, 占上海41.7%。在三大巨头——中芯、宏力、华虹的带动下,上下游企业包括芯片设计、测试、封装等300多家相关企业集聚园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形成;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国内最为密集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高地,罗氏、诺华、辉瑞等医药销售额排名世界前20位的企业,有近一半已入驻园区;浦东软件园经认定的软件企业380家,占上海总数的30%以上,成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带动了金融服务业和文化创新产业的快速发展。

苏州高新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服务业加速崛起,苏州科技城等3个项目被

列为省服务业集聚区;保税物流中心、中外运高新物流被列入省首批重点物流基地;绿宝广场、赛格电子市场等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投入运营,中国刺绣艺术节、汽车及零部件展等展会影响不断扩大。

苏州工业园区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目标,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制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均得到较快发展。拥有从IC设计、芯片制造以及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产能居全国前三位,IC业产值占全国16%;汽车零部件产值占苏州的55%,软件产值占苏州的90%。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大力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去年已经达到28.4%,国际知名品牌服务业项目日益增加,形成了国家服务业外包示范基地、综合保税区等一批新的功能亮点。

三、学习考察的几点启示

通过学习考察,大家开阔了思维,学到了经验,更主要的是,三个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规划建设的高标准,让大家感受到了强烈震憾,看到了明显差距。尤其是他们站位之高、思路之宽、政策之活、办法之多,谋事、干事、成事的工作能力和精神状态,让大家深受感染,深感压力,深受启发。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有益的启示:

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高新区正处在跨越发展、全面提升的重要关口,深入解放思想,不仅是形势所需,更是当务之急。我们与发达地区、先进开发区的差距,说到底就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行为方式上的差距。大家一致感到,高新区要有一个大发展、大变化,迈上一个大台阶,就必须破除小富即安思想,树立永不满足、敢于超越的意识;必须破除自我封闭思想,树立全国视野、全球化的思维;必须破除因循守旧思想,树立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必须破除畏难消极思想,树立攻坚克难、争创一流的勇气;必须破除本位主义思想,树立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的观念。用解放的思想、更新的观念、创新的举措,去谋划发展、推动发展、跨越发展。

2、要坚持高标准,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快发展,规划先行,这是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高新区要加快发展,实现超越,就必须立足长春、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地科学谋划发展战略,精心制定发展规划。这方面大家已经形成了思想上的共识,一致感到,这项工作领导抓到了点子

上,抓到了关键处,不能有任何迟疑,也容不得我们有任何迟缓。现在这项工作已经启动起来,正在抓紧进行。下一步我们要近学宽城,远学苏州,依托国内外一流战略规划研究团队,依靠领导班子和干部群众的集体智慧,把高新区的发展战略谋划好,把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研究好,把总体规划、控制规划、详细规划编制好,确保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要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发展理念新,工作招法多,这是考察三个开发区区的鲜明特点,大家很受触动。一致感到,高新区要实现新的超越,必须采取新的工作方式,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当前,宏观形势多变,困难矛盾交织,要化危为机,破解难题,就要大胆创新,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能做,既要有突破成规的意识和勇气,更要有突破成规的能力和水平。在工作实践中,要在做大融资平台、解决投入不足,提高运营能力、创新合作模式,提升环境水平、加快项目落位,改革体制机制、强化企业服务等方面,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努力实现多点突破,整体推进。

4、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充满工作激情。精神状态也是生产力,三个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与他们永不言败、勇于超越、激情澎湃的工作状态分不开的。大家感到,高新区实现新目标,迈上新台阶,这副沉甸甸的担子已经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些人肩上,任务艰巨,使命崇高。必须要有一种干不好事、干不成事就“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工作劲头,有一种“只争朝夕、星夜兼程”的工作紧迫感。要按照加强“四个建设”、提高“五种能力”的要求,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争当业务工作的能手,争做开发建设的功臣。

5、要加强学习和交流,提高干部素质。学习和借鉴是做好工作的一条捷径。管委会组织如此大规模的考察团组赴外地学习,这还是第一次。三个开发区都很重视,接待周到热情,介绍经验认真,正象张江集团刘小龙总经理说的那样,“全国高新区是一家”。大家感到,这种学习考察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尽管时间较紧,有些问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也有很多经验没有更多地认真了解,但是,单就他们思想解放的程度、敢闯敢试的精神,就足以对我们产生莫大影响,足以起到洗脑的作用,对于我们创新思路、拓宽视野、激发活力、破解难题、促进发展大有裨益。建议管委会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当然不一定都要这样大的

规模,可以采取小团组、多形式,学习经验,领悟精髓,带着问题去,带着办法归。必要时也可以选派干部赴发达地区和先进开发区交流和培训。

二OO八年十二月三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