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公司的力量》有感

观《公司的力量》有感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在《公司的力量》这10集的纪录片当中,看到了许多知名公司成功的案例,让我第一次对公司有了一个正确、全面的了解,着实震撼了一回。其实每一个公司的成功,都有自己的成功法则,而每个公司的法则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公司的竞争就像自然界动物的竞争,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公司的成功法则就像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一样。结合以前的学习,下面我浅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一、团队意识

狼是陆地动物食物链的最高终结者,就连老虎、狮子这样的兽中之王都要对狼退避三舍,原因无他,就是害怕狼群这个团队。狼知道自己的力量弱小,和老虎、狮子、豹子比,狼比不过,甚至与野牛、斑马等动物比,狼也自认实力不足,正是由于狼有自知之明,知道单打独斗不仅不能成事,相反还有可能被吃掉,所以他们选择群居,选择了团队。

公司也是如此,没有团队的合作,光靠个别英雄是难以成功的。有人说现在经济社会已到了后英雄主义时代,以前靠英雄式领导托起一个成功企业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公司发展靠集体的智慧,靠团队密切的合作精神,狼的这种的团队意识,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二、整体利益至上

在群狼中,当一匹狼嚎叫时,其他的狼都会响应,于是我们就听到了此起彼伏的群狼的嚎叫,让所有的动物,甚至人类都胆战心惊。狼在行进中经常采用单列式行进方式,就是一匹接一匹,头狼的体力消耗最大,当头狼累了时,它就让到一边,其身后的狼自然替补它的位置,而它就可跟在队伍的最后,养精蓄锐,正是靠着每一匹狼的共同付出,才有了一只谁见谁怕的团队。

狼群中最健壮的狼在捕猎中总是冲在最前面,当他捕获猎物后不是安然享用,而是将猎物留给后面身体较弱的狼,自己再向下一个目标奔去。

这就是狼性,这就是狼的整体利益至上的精神,因为狼知道,只有整体利益的实现,才有自我利益的实现。在公司中也是如此,公司中的整体利益,不仅仅是公司单方面的利益,它还包括员工的利益、客户的利益、股东的利益、社会的利益,而所有这些利益的实现首先是公司利益的实现,否则其他利益将无从谈起。

三、优胜劣汰,原则至上

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时坚决的离开它,让它自己去闯,去适应自然,因此,有很多的小狼会葬送狮口,或被自然灾害吞噬生命。狼群有着淘汰老、弱、病、残的不良族群的传统,以迫使其族群进化得更优秀。

这是狼性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公司必须要进行优胜劣汰,必须迫使我们的员工队伍不断进化,否则就会出现弱者淘汰强者的局面,试想,如果一个公司出现了能人留不住,只有混日子的一群无能之辈的话,公司也就注定走向衰亡。 其实公司本身就不是谁的家,在家中我们无从选择,赡养老人、养育子女

是我们的应尽义务,是道德使然,是人性使然。而作为公司,她的天职和使命就是赚取利润,在这个平台上公司和员工是一个交易,员工通过努力工作创造价值取得报酬并实现自我,而公司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支付报酬而取得利润,进而发展,天经地义。不能给公司创造价值混日子的员工毫无价值,他们最终要被淘汰,正如狼群淘汰老、弱、病、残一样。

狼性还让我们看到,领导的注意力永远都要放在优秀员工的身上,而不是落后员工的身上。我们要不停地及时激励那些优秀的、有上进心的员工,让他们不断成长,对于那些落后的员工,要舍得淘汰,敢于淘汰!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才能激励所有的员工追求卓越,才能建立起一个人人比贡献、人人比能力的良性竞赛的企业文化,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影片中,百年老企福特公司就曾经因为老福特个人的一言堂,导致人心涣散,使福特公司在二战之后濒临破产,而后通过聘请专业职业经理人,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而起死回生。

四、目标明确,前赴后继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辆军车在公路上没油了,几只狼来了,军人开枪打死了一只,狼群马上散去,但不想散去的狼群很快就回来了,这次来的更多,军人不停的用枪射击着,狼一只接一只的被击中死去,但军人发现狼越打越多,弹尽粮绝后,军人最终被狼群吃掉了。看完这个故事后很受震动,在为军人的悲惨遭遇感怀的同时,更加重了对狼的敬重,狼在遭受打击之时毫不退缩,目标明确,前赴后继!这正如比尔盖茨说过的一句话:要成为世界第一,不是能力,而是决心。因此,公司要时刻让所有的员工知道公司的使命,知道奋斗的目标,并将这一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级领导要身先士卒,带领团队勇往直前,百折不挠。

通过《公司的力量》和狼性的感悟,我想,一个公司想要成功,只有人人树立团队的意识、树立整体利益至上的观念、建立严格的的汰换机制、从最高领导到每一位员工都明确了各自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完成,就一定能打造出一个令世人敬佩、令对手胆寒的执行力团队,这样才能充分展示公司的力量。

 

第二篇:观《力量》有感

观《力量》有感

巍巍沂蒙山、清清沂河水,伴随着解说员动情的解说及亲历者饱含泪水的回忆,沂蒙山中的这段艰苦岁月和这些感人故事又仿佛重新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记录片中可敬的沂蒙红嫂明德英,在旧道德观氛围下,为救八路军伤员毅然解开衣襟,将乳汁滴进伤员的嘴里,救活了战士,却总是饿哭了自己的孩子。尊敬的沂蒙母亲王换于说“他们的父母打鬼子去了,不一定还能回来,咱得把人家的根留住了”,简简单单一句话,道出的就是军爱民、民拥军的深厚情谊。而冰冷的汶河水中,32名妇女用自己的身躯铸就了通向胜利的桥梁,她们没有豪言壮语,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对革命胜利的向往和对新生活的渴望激励着这些柔弱的妇女坚强地扛起了重担。陈若可抱着出生仅13天的女儿英勇就义,替部队首长抚养孩子的沂蒙母亲王桂花??历史的瞬间,被定格成了永恒,这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催人泪下,发人深省。质朴的沂蒙人,平凡的如同这大山里的一草一木,但他们却用自己最质朴的行为,最无私的奉献,表达着对党的信任和对人民军队的深情。

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连同如林的担架,如流的推车,英雄的沂蒙儿女铸就了人民军队的胜利。但过去的那个年代,那段历史,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慢慢成了传奇成了故事,不经意间我们一些人就遗忘了烈士的鲜血,遗忘了前辈的付出,甚至遗忘了一个共 产 党员应有的本

色。

当年的沂蒙人民为烈士挪坟分文不取,说:“人家把命都搭上了,咱还要钱”。这就是沂蒙人民,他们用鲜血和乳汁供养了我们,他们用双手和脊梁支撑着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以敬畏之心来面对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常怀感恩之情来报答他们 、服务他们呢?

面对着无私奉献的沂蒙人民,想一想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问问自己,为什么现在交通便利了我们与群众的距离反而疏远了?为什么通讯发达了,有的干部同群众的沟通似乎更困难了?为什么党员干部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反而下降了?为什么作为三大优良作风之一的密切联系群众,有些党员干部却讲得少了做得更少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办公条件的改善、党内出现了一些极其不好的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由“公仆”变为“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野蛮,不讲理、是刁民,怕接触群众、对话群众,从心理上拒绝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等等。

尽管这些现象仅存于党内少数成员身上,但这些行为,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伤害了人民的感情,降低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度,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在发展与改革

面临拐点的关键时刻,中央看到了问题的所在,果断部署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中央的政治眼光、群众情怀。

这些日子里细细品味着纪录片《力量》,头脑中一直回放着那段光辉的历史,这种力量震撼人心。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这才知道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红色革命精神,更多的是深刻学习和领会群众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