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报告、科普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报告、科普文 编写:方梦龙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报告、科普文

2007~20xx年广东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情况一览表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报告科普

调查报告

[知识梳理] 认真阅读《金版学案》第238-239页,完成以下空格:

调查报告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是根据特定目的,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调

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按调查报告的性质和内容,一般可以划分为综合调

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和专案调查报告。

一、调查方法:

开调查会、个别访问、蹲点调查、现场察访、抽样调查等。

二、调查报告的结构:

1.开头:就调查的一些情况作简要的说明,比如说明调查的目的、对象、经

过、时间、方式、方法和结果等。这样做,有利于作者展开和读者理解整个调查

报告的内容。还可以在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写一个类似于消息的导语一样的文字,

提示一下全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先形成一个总的印象,以便迅速把握全文的中

心。

2.主体:调查报告中关于事的叙述和议论主要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地表现

主题的重要部分。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是采取 、

和 三种结构形式。

3.结尾:可以是总结全文,简短有力,深化主题;也可以是展望未来,提出

希望;可是归纳主题,强调意义。

三、调查报告阅读方法:

1.迅速准确阅读文章 ,把握调查的 。

2. 阅读全文,了解清楚事件的 ,重点关注 。

3. 重点精读 ,注意 及调查

者 ,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 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

分析方法一样。

补充:

1.注意调查报告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1 / 4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报告、科普文 编写:方梦龙

调查报告是在叙述中把观点表达出来的,即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观点。

因此,我们要注意在阅读中把握好文章中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问题。

(1)运用一个或几个典型材料说明观点。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同时也

要注意材料内部的相互逻辑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说明观点。

(2)运用对比来突出观点。这种对比,可以是今昔、新旧、正反和成败等的

对比。通过不同事物不同方面的对比,能够更好地突出事物特点,更好地划清是

非界线,突出观点。对比还可以是具体的事实,也可以是统计数字、百分比。

(3)用精确的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基本统计数字、百分比,都可以反映事

物的面貌和实质,可以增强说服力。在运用统计数字说明观点时,要注意它的精

确性,要实事求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运用时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力戒盲目堆

砌数字,淹没观点。

2.调查报告的鉴赏评价。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他们支

持自己相关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尤其是对调查报告中的

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高考考察一般会以正面的为主。

四、典型题答题思路:(参见《金版学案》第239-241页)

题型1:数据作用类;

题型2:评价类;

题型3:探究类。

补充:(文本见《金版学案》第240页例2)

题型4:这份调查报告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调查的,是怎样整理、归纳调查

所得到的材料的?

【答题思路】本调查报告是通过抽样调查法来进行调查的。抽样时能关注到样

本的典型性、区域性、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等各种因素,因此,样本具有较

强的代表性,所获得的数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整理与归纳所得的材料时,作

者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列表,筛选出相关数据说明问题,结合调查的目的,最终

得出调查的结论。

题型5:本文的开头部分为什么要详细说明样本抽查的形式与方法。在数据材

料的运用上,本文有什么特点?请你结合文章进行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调查报告的调查对象应具有典型性。不管从哪方面取材都必须注

意典型性。只有被调查的对象具有典型意义,调查报告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和指

导作用。本文开头对样本抽查的形式与方法进行详细的解说,体现的是调查报告

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对抽样方式的详细说明,更能体现作者进行调查时的科

学与严谨,所获得的调查结果更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五、训练:

1.《金版学案》第237-240页导练3篇:《学以致用被过于功利化了》、《八

成贫困生相信上大学可以改变命运》、《广东省通报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

2.《金版学案》第241-243页3篇:《学历越高求职越难》、《“短命建筑”

现象》、《京沪高铁》

3.《课时训练》第55-56页1篇:《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评估报告》

2 / 4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报告、科普文 编写:方梦龙

科普文

[知识梳理] 认真阅读《金版学案》第246页,完成以下空格:

科普文章就是把已有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精神,

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使之为读者所能理解的文章。科普文章往往有着宏

观叙事的风格,即以科学发展的宏观脉络为基础,告知读者科学界的主流观点。

一、科普文特点:(补充)

1.科学性: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

2.文学性:运用文艺形式来介绍科技知识,创作过程中,不仅使用逻辑思维

来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同时还采用形象思维,使之以情动人。

3.通俗性:笔调轻松、活泼。使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另外,知识性、思想性??它在向读者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读者受到科学

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宣传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和思想素质。

二、结构技巧特点:(补充)

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或新问题、新挑战,后

面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介绍它的形态、构造、成因、功用、原理、

演变、发展、现状、评价等。

说明顺序一般有 、 、 等。逻辑顺序主要

有原因到结果、主要到次要、整体到部分、概括到具体、现象到本质、特点到用

途、总分总等。

三、科普文阅读方法:

1.将科普文当作说明文来看待

(1)理清 ;(2)掌握 ;(3)分析 ,

常用的说明方有: 、 、 、

、 等;(4)把握 ;

(5)学会提取科技信息。

2.将科普文当作文学作品来看待

(1)揣摩写作技巧;(2)品析文章语言;(3)体会情感思想。

四、典型题答题思路:

题型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

题型2:分析文本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类;

题型3:分析语言特色类;

题型4: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类;

题型5:评价探究类

(参见《金版学案》第246-249页)

补充:

1.命题——科普作品的命题方式有直叙式,如“青少年吸烟危害大”;疑问

式,如“小儿缺钙会影响智力吗?”;警句式,如“气候纵横谈——宇宙、日、

月”;故事式;如“从《血疑》谈到白血病”;比喻式,如“植物的‘医生’—

3 / 4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报告、科普文 编写:方梦龙 —啄木乌”;此外还有寓意式、启迪式、成语式等多种命题方法。如:《绝妙的

错误》(讲DNA的演变过程)、《追踪逃亡者》(讲利用科技手段追踪逃犯)等。

例题1:(08广东卷《绝妙的错误》见《金版学案》第246-247页):作者为

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①“绝妙的错误”指的是DNA的演变过程,在不断的“错误”中由单细胞生物逐渐形成不同的生物(是什么)。②之所以称为“错误”是指演变过程中“每一个突变都是某种随机的全然自发的意外”,比如(联系文本)“在进化路上

的某处,核苷酸旁移,让进了新成员;也可能还有病毒迁移进来,随身带来一些

小小的异己的基因组;还有来自太阳或外层空间的辐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

缝,于是就孕育出人类”这些错误。说错误是“绝妙”的主要是说这一个个的意外错误,才成就了今天的生物(为什么)。③所以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总

结)。

2.开头——科普作品的开头的技巧有:以生动的故事开头;以发人深思的提

问开头;开门见山,起首点题开头;描述性开头;议论性开头等。

例题2:《珍惜湖泊的生命》文章第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作

用是什么?

原文第一段:湖泊,是大地面孔上最动人的眼睛。它们有的像清晨的露水一

样在草原上闪着光亮,有的像蓝色的美玉隐藏在白云缭绕的山谷里,有的又像是

珍珠漫无边际地散布在广袤的平原中。

【答题思路】首先回答使用的修辞手法,再结合文本回答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在

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

答:①使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②作用: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湖泊的美丽,

增强吸引力和可读性,启发读者珍惜保护湖泊。

3.结尾——科普作品的结尾也象文学创作一样要令人回味无穷,并与文章的

开头相照应。其方式有总结性的结尾;启发性的含蓄结尾;鼓动型结尾;首尾照

应型结尾等,无论哪一种结尾方式,都要求文字简洁。

例题3:《珍惜湖泊的生命》文章结尾使用疑问句有什么好处?文章体现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原文结尾: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们打开《中国地图》,上面将不再有湖泊。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答题思路】一方面要答出使用疑问句在内容上的启示、警示作用;另一方面

要答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答:①启发人们反省思考,对人类有警示作用;引起人们探索保护湖泊的方

法。②体现了作者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热爱自然的情怀、对自然受到破坏的忧患意

识,呼吁社会来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索精神。

五、训练:

1.《金版学案》第244-248页名题导练5篇:《山水画中的地质学》、《蟋

蟀之话》、《绝妙的错误》、《大脑的顿悟》、《经络究竟是什么东西》

2.《金版学案》第249-251页4篇:《昆虫的飞行》、《没有天堂》、《一

滴水能够映现出整个太阳》、《你能听到我吗》

3.《课时训练》第57-58页1篇:《雪花秘史》

4 / 4

 

第二篇:与名师对话20xx高考语文对点训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报告和科普文章

板块一 报告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66%的人认为保健品业滥用孝心绑架消费者

本报记者:肖舒楠 实习生:刘雅琴

近年来,保健品市场鱼目混珠、夸大宣传等乱象丛生。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189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47.0%的人表示对保健品的信任度降低,其中20.3%的人对保健品“完全不信任了”。另外,47.0%的人表示“一直对保健品有怀疑”。受访者中,71.5%的人购买过保健品。

保健品到底有没有用

武汉市市民吴先生坦言,自己一直对保健品的功效不大了解,“据说燕窝的营养价值不如鸡蛋,只是被贴上了营养圣品、保胎圣品、美容圣品等各式‘圣品标签’而已,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调查发现,受访者对当前保健品的功效普遍持怀疑态度——51.0%的人感觉保健品“没什么作用”;21.5%的人担心保健品“反而有害”。另有36.0%的人确信保健品“有一些作用”,

2.5%的人认为“作用很大”。

北京某高校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周爱琴认为,大多数人买保健品就是买个“安慰”和“放心”。周爱琴参加高考前,母亲曾为她买过保健品,据说“每天一瓶可以舒缓神经,增加记忆力”。她“吃了之后觉得轻松了许多”,但现在想来那只是一种心理作用,“因为当时身体其实没有明显变化。”

调查中,30.5%的人觉得很多人购买保健品就是一种“安全感消费”。另有44.9%的人认为,保健品市场火热是因为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39.0%的人觉得很多人“生活习惯不健康,希望用保健品来弥补”。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食品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提出,有针对性地服用保健品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保健品的一个明显优势是本身有营养,有的还具有医疗辅助作用。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保健品市场的繁荣还将继续。当前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规范保健品市场。

76.6%的人呼吁加大对虚假宣传的惩罚力度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凤指出,如今保健品市场火热,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消费者对健康高度关注。很多商家正是抓住了这个契机,通过广告宣传等形式向消费者传递信号,比如“小孩子一定要补钙、补锌才能成长”,“成年人要补充各种维生素”等,以此来操纵消费者的购买观念。此外,保健品广告还会通过视觉上的冲击、明星的代言来诱导消费者。

保健品市场存在什么问题?调查中,87.5%的人首选“虚假和夸大宣传的情况较多”;66.0%的人认为,滥用“孝心”宣传的情况较多,有绑架消费者之嫌。

与名师对话20xx高考语文对点训练实用类文本阅读报告和科普文章

- 1 -

周爱琴认为,当前保健品宣传主打“孝心牌”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商家在广告和促销过程中将顾客买不买直接与孝不孝顺挂钩。一些保健品的广告上,还经常描述一个孝子拿着保健品送给父母,一家其乐融融的场面,这是一种变相的“滥用孝心”现象。

调查中,76.6%的人呼吁加大对虚假和夸大宣传的惩罚力度。

《保健品监督管理条例》一直未能出台

对于当前保健品市场存在的问题,73.3%的人直指“市场鱼龙混杂”。

业内人士张先生告诉记者,要解决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国家在20xx年出台的新《食品安全法》虽然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一致,但具体的《保健品监督管理条例》一直未能出台。保健品市场没有具体的行业规范,因此相关的监测和监管工作也无法展开。

张先生说,在一些发达国家,保健品类属于食品,与药品界限明晰。但我国很多东西都是药食同源的,比如枸杞子,既可以作为食材,也具有保健作用。所以在我国,保健品介于食物与药品之间,如果相关的界定和审批标准不够完善,会导致界限不明晰。这样一来,很多厂商会将保健品当做药品来宣传,且虚假宣传比较多,从而误导消费者;有的厂商则为节省成本,不走保健品的审批程序,但在售卖时极力宣传其保健功能。

中国保健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政府应尽快出台《保健品监督管理条例》,同时保健品行业应建立安全诚信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成为企业自觉自愿的行为;另外,国家还应加强营养保健知识的科普宣传和教育,让消费者树立“只吃对的,不吃贵的”的消费观念。

(选自20xx年8月31日《中国青年报》)

1.下列对报告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购买过保健品的1891人进行调查,结果,47.0%的人表示对保健品的信任度降低,20.3%的人对保健品“完全不信任了”。

B.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保健品市场的繁荣还将继续。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规范保健品市场。

C.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凤认为,当前消费者对健康高度关注是当今保健品市场火热的唯一原因。很多商家正是抓住了这个契机,操纵了消费者的购买观念。

D.我国很多东西都是药食同源的,既可以作为食材,也具有保健作用。在我国,一些相关的界定和审批标准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了那些介于食物与药品之间的保健品归属不好界定。

E.规范保健品市场,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应尽快出台《保健品监督管理条例》,保健品行业应建立安全诚信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消费者则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解析:A.“购买过保健品的1891人”错,应该是1891人中有71.5%的人购买过保健品;此外,根据原文,“对保健品‘完全不信任了’”的20.3%的人应该包含在对保健品的信任度降低的47.0%的人当中。C.“唯一原因”错,原文是“重要的原因”。

- 2 -

答案:AC

2.这次调查反映了购买保健品的中国消费者存在着哪些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把购买保健品当成一种“安全感消费”,买个“安慰”和“放心”。②觉得自己的生活习惯不健康,希望用保健品来弥补。③对健康高度关注,相信包括明星代言在内的广告宣传。

3.目前中国的保健品业存在哪些问题?请分条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虚假和夸大宣传,市场鱼龙混杂,没有具体的行业规范,相关监测监管工作无法展开。

4.对于本次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你有什么样的认识?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于消费者而言,保健意识增强,固然是件好事,但不能一味听信商家的宣传,盲目跟风,而应有针对性地服用保健品。对于保健品业而言,应学会自律,建立安全诚信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应尽快出台相关条例,使监管落到实处。

二、阅读下面的调查报告,完成5~8题。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广州方舟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受广州日报委托,对509位广州市民进行随机抽样电话访问的结果显示,消费者认为,过去半年来,食品、调味品、日用品的虚假促销行为明显下降,服装、IT产品、家用电器的问题明显上升。半数消费者认为产品质量问题是目前侵害消费者权益较多的问题,尽管相比去年的调查结果已有明显下降,食品行业的质量问题仍然最受关注。消费者对消协的了解有所提高,而相对去年的调查结果,向消协投诉过的消费者比例几乎翻倍。

针对去年的热点问题——虚假促销行为,方舟本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从消费者的反馈看,过去半年内,各项不规范的促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可见国家针对店铺促销推出的多项规定起到了一定的成效。

不规范促销得到一定遏制

尤其是在前期3·15的调查中了解到的“天天清仓甩卖”“标高价再打折”等消费者最不满的虚假促销行为,在本期调查中,近半数消费者认为有所减少。相比而言,“打折商品概不退换,使消费者买到不能使用的商品”“商家拥有活动的最终解释权,令消费者利益受损”则仍有六成以上的消费者认为没有改善,甚至有两成以上的消费者认为是有所增加的。

当被问及在购买哪些商品时会遇到较多的虚假促销时,食品调味品、日用品和服装的提及比例都比较高,三者合计达72%。但是相对去年的调查结果,食品调味品、日用品的虚假促销情况分别从34%降到22%、29%降到18%,均有明显下降,而服装(从去年调研结果的22%上升到32%)、IT产品、家用电器(从7%上升到12%)虚假促销情况则有明显的上升,尤其是 - 3 -

IT产品,从去年的2%飙升到14%。本期新增药品保健商品的虚假促销调查,结果发现11%的消费者认为,此类商品也存在相当多的虚假促销行为。

半数消费者受困质量问题

半数的消费者认为产品的质量问题是目前侵害消费者权益较多的问题。其次是价格,超过四成的消费者认为,虚假、夸大的价格也是侵害其权益的重要问题,这与近半年来物价的大幅上涨有一定关系。

出现质量问题较多的几大行业中,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认为食品行业的质量问题最值得关注,但是相比上期来说,已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去年的80.7%降到今年的56.5%),这说明经过这一段时间各方对食品行业的监管,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质量更具信心。与之产生明显对比的则是医药行业的质量问题,消费者的关注度从28.1%大幅上升到43.5%。

此外,对化妆品、保健品、手机、服饰质量等方面的关注度也有相当的提升。

食品的质量问题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那么消费者通过哪些方面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呢?调查显示,生产企业的品牌(22.8%)、购买场所的信誉(17.1%)、外包装(17.1%)、食品本身的色泽(16.3%)等,是消费者判断的最主要依据。

选择安全食品最重品牌

随着食品行业发展的正规化,销售场所管理的严格化,愈来愈多的消费者对食品的品牌认知度提高,对购买场所如超市、百货公司等正规渠道商品更信赖。

其实多数无法从产品本身的特性去判断产品安全性的消费者,经常是综合考虑品牌、购买场所、包装、价格、说明书等方面来作出判断的。

分别仅有12.2%和8.9%的消费者从国家授予的QS标志和绿色食品标志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这可能是因为目前不是所有的食品都进行了相关认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判断。

向消协投诉过的几乎翻倍

12315是消费者协会的投诉电话。调查发现,有53%的消费者非常熟悉该投诉电话,相比前期上升了8.3%。16.8%的消费者在自己的权益受损的时候向消协投诉过,相比去年的调查结果几乎翻倍。这说明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以及对消费者协会的认知度明显上升。

5.消费者判断食品安全性的依据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要解答此题,先根据题干要求,在文中找出关于“消费者判断食品安全性的依据”,这部分内容在倒数第二部分和倒数第三部分,在倒数第三部分中有“那么消费者通过哪些方面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呢”,下面列举了部分数字,再联系倒数第二部分找到“分别仅有12.2%和8.9%的消费者从国家授予的QS标志和绿色食品标志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本题的答案不难总结。

答案:从国家授予的QS标志和绿色食品标志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

- 4 -

6.该调查报告是怎样实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报告的文体特点的能力。要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这篇调查报告的观点,在文章的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句已经明确了本文的观点。文章从四个方面说明了这个观点,每一方面都运用典型材料和精确的数字。

答案:(1)运用几个典型材料说明观点。(2)运用对比的材料来突出观点。(3)用精确的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

7.本文在行文上有何特点?这样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了解行文方面的特点,如前呼后应、作铺垫、用某线索串起、小标题结构等等;其次,根据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本文在第一部分提出观点后,就用小标题从四个方面作了说明。

答案:用分镜头式的小标题展示内容。这样写便于从不同角度向读者展示调查的情况,便于读者快速全面地了解自己关注的内容;更便于行文,省去了衔接过渡。

8.请从自身的角度对文本的社会价值进行实例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本题是一道探究性题目,文本的社会价值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结合社会中的“毒牛奶”等事件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可从自身经历或所见所闻如学生牛奶中毒事件、肯德基苏丹红事件、禽流感、地沟油、过期食品等论述文本调查的食品质量问题不仅与民众的身体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联系密切,而且是保障消费利益的重要举措,它可对企业的生产作出引导,关乎经济的发展。(言之成理即可)

板块二 科普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别跑了,跑也逃不出科技的掌心

李春霞

气喘吁吁的逃亡者以为已经逃过了追踪,殊不知他留下了更多的线索,因为没有比身体更会背叛我们的了。

热血动物的痕迹!

在这座城市,一个叫Roger的在逃男人,所有的警察都在追捕他。是否他犯了重大命案,就像加利格兰特在《西北偏北》的那样?还是他掌握了国家机密,像威尔史密斯在《全民公敌》里的角色?这是像《第九区》里的沙尔多科普雷演的高危病患?这些都无所谓。我们只知道,借助夜色的掩护,逃犯在遍布大城市的监视摄像头下消失了。他已经成功脱逃了吗?当然没有!因为人们的身体总是会出卖他的主人。首先是体温,它在红外线下是最容易被察 - 5 -

觉的。人类与所有的热血动物一样,永远靠燃烧能量来维持身体活动,持续散发出相当于100瓦灯泡那样的辐射。再没有比使用特殊的望远镜或摄像头识别一个清晰浮现在稍冷背景前的热血两足动物更容易的事了。这种侦测手段甚至在几十公里外都是有效的。

不呼吸?不可能!

我们的身体也会经常留下一些气味。为了帮助维持身体的热量平衡,我们有300万到400万汗腺。汗液由水和盐组成,还有尿素和氨水,本身没有什么气味,但会由于寄生在皮肤上的细菌的繁殖转化成令人作呕的酸味。

再加入成百上千个从腋下和腹股沟的特殊腺体集中散发出来的,号称信息素的气味分子,所有这些就可以组成每个人特殊的气味线索。它可以影响到身边数米范围内的环境,并持续几个小时之久,足以让警犬大显身手。

当然,Roger可以穿上石棉防护服来隐藏体温,喷洒廉价古龙水来掩盖自己的气味。但是不呼吸对他而言实在太困难了。尽管呼吸的声音就连本人也很难觉察,但还是可以被几十米外的监听装臵捕捉到。另外,Roger一张嘴就会在空气里呼出不同气体的混合物。其中自然包括从肺中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来自胃的丙醇和数种碳氢化合物(己烷、甲基戊烷、异戊二烯等)。在封闭空间中,这一混合气体能明白无误地指示有人存在。

__________

即使气味还不足以出卖Roger,他的心脏也会改变这一切。首先,人类心脏以每分钟约70次的频率搏动,这一人类特有的节奏引发一种典型的振动,能够被一些仿地震仪原理制造的仪器在几米内探测到。

另外,心脏细胞和所有的肌肉细胞一样,也有肌电活动。在医院中,医生往病人皮肤上粘贴电极测量这一活动。而更尖端的仪器现在已能对微弱的心肌电活动实施远程探测。

背叛我们的神经元!

最后,可能背叛我们的还有大脑。它由60亿至100亿个神经元组成,它们通过神经电信号进行交流,因此也难以遁形,用于探测心电活动的仪器同样也能对此进行远程探测。但鉴于神经电信号比较弱,有效探测范围目前还不超过几厘米。或许几年后这个距离能大大增加。

总之,即使在密闭的掩体内,Roger也不太可能逃脱追踪。当然,这些探测器不仅可以用来制服暴徒,还能成为制造大团圆结局的神奇工具。想象一下其他的Roger:这一个或许是青少年帆船爱好者,不巧被巨浪卷走,那一个或许在滑雪时被雪崩掩埋??体温或者心跳都可能让他们得救。

(选自《新发现》20xx年第9期,有改动)

1.下列对科普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没有比身体更会背叛我们的了”,起到了领起后面段落的作用。

B.人体必须靠燃烧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人的体温在红外线下最容易被察觉,使用望远 - 6 -

镜或摄像头的话在几十公里外就可有效识别。

C.人体有300万到400万条由水、盐、尿素及氨水组成的汗腺,本身没有什么气味,但会由于皮肤上细菌的作用而发出令人作呕的酸味。

D.人类的心脏每分钟搏动约70次,这种节奏可以引发一种典型的振动,因而能够被一些仿地震仪原理制造的仪器在几米内探测到。

E.人类的大脑由60亿至100亿个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电信号进行交流,目前多使用探测心电活动的仪器对此进行远程探测。

解析:B.应是使用特殊的望远镜或摄像头。C.应是“汗液”本身没有气味。E.有效探测范围目前还不超过几厘米。

答案:AD

2.请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出合适的句子,并阐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心脏也泄密!理由:因为从前后文看,此处应填写与上文的“热血动物的痕迹!”“不呼吸?不可能!”及下文中“背叛我们的神经元!”一样起到领起后面若干段落的作用的句子,这个句子必须与上述句子一样揭示出让Roger无法藏身的一个理由,而且应为感叹句。

3.从全文看,有可能出卖Roger而使他难以逃脱追踪的自身因素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体温、体味、呼吸声音、心跳频率、神经电信号。

4.科普文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特色。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其不同的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想象丰富,构思巧妙。如本文虚拟出搜寻逃亡者Roger的情形,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②语言生动,妙趣横生。如文中将人说成“热血两足动物”,极为诙谐幽默。③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如文章多处使用了诸如“他已经成功脱逃了吗?当然没有!”之类的设问修辞,可以激发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 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