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玲+省级骨干校长培训班赴南京名校学习考察报告

福建省第五期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班

赴南京市名校考察学习有感

泉州市洛江区河市中心小学 黄辉玲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学习名校先进育人经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变的主题。为全面提高福建省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福建省教育学院组织省级第五期小学骨干校长于20xx年3月30日至4月3日赴南京市名校考察.在教学班主任郑是勇老师、行政班主任邱俊珲老师的带领下,各位骨干校长来到了南京市夫子庙小学、长江路小学、北京东路小学、拉萨路小学为期5天的学习考察活动。

我们通过参观校园、与领导交流、与教师坐谈、听取经验介绍等形式获得了大量的鲜活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给每一位学习考察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不虚此行,下面我重点介绍其中两所名校。

一、 考察学校基本情况 (一)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坐落在风光旖旎的十里秦淮风光带中心(秦淮区瞻园路22号就夫子庙旁),始建于19xx年,时值“废科举,办新学”,就夫子庙学宫建校,是中国最早兴办的新式学校之一,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夫子”命名的小学。夫子庙小学秉承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弘扬儒家文化和教育思想精华的同时,还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学习方法、教育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和进展。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是江苏省省级实验小学。现有教学班26个,1330多名学生,教职工72人。学校占地6405平方米,建筑面积6975平方米。体育馆、图书馆、计算机室、语音室、电化教室及各专业教室一应俱全。整个校园呈明清建筑风格,雕梁花窗,飞檐出甍,闹中取静,古朴清幽,成为秦淮河畔的一朵奇葩。

学校教师以爱为本,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支“爱心天使、德艺双馨、学者风范、魅力无穷”的一流团队.学校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全国优秀辅导员1名,江苏省特级教师3名、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南京市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15人,秦淮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20多人.众多优秀教师在国家、省、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荣获大奖,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南京夫子庙小学本着建设一流师资、培养一流学生、办一流实验小学的办学思路,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连续多次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市模范学校。19xx年,被江苏省教育厅首批认定为省实验小学。三次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19xx年被授予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群体称号,20xx年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20xx年被评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20xx年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学校,20xx年被评为首批“园林式校园”。

学校以科研为先导,扎扎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评价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探索素质教育的校本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主体教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新路。“九五”期间,学校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深入实施《发展小学生五自能力的实验研究》。课题成果专著《自主教学初探》正式

出版,获得南京市普教系统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和南京市哲学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级奖。“十五”主课题《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经过近五年的研究,课题各项研究工作已全部完成,顺利结题,课题的相关成果多次在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获得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课题成果《走进自主探究》正式出版。“十一五”主课题《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研究》,课题各项研究工作已全部完成,顺利结题。

(二)南京拉萨路小学坐落于悠悠古城南京清凉山脚下,这所原由24个班的民办小学,乘着改革的春风,伴着时代的步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一校三址,分校设备精良,分部宁静幽雅,总校部人才济济,校园占地总面积达22000平方米,拥有69个班,近3400名学生,每一个年级有8个班(20xx年新生编为10个班),170余名教职工。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基地”,“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南京市先进教师群体”、“江苏省红旗大队”……今日,又创办了“童瞳少儿合唱团”,有70多名优秀学生组成,由姚莹、张文丹等老师带队,先后夺得了鼓楼区南京市等合唱比赛奖项。由此种种,使拉小成为了鼓楼区的精品,南京市的名校。

近年来,学校以“崇尚一流,追求卓越”的精神,依法治校,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创新求领先”,确立了全新的办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发展中拥有智慧”。学校构建了以外语、计算机、数学活动课程为特色的智慧教育模式,让拉小走进社会,让拉小的孩子成为杰出的社会人。学校始终重视师德建设,要求教师与读书相伴,与发展

携手,与成功同行,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现学校有市名校长1人,省特级教师1人,市区优青37人,市区级骨干教师47人,教育硕士1人,本科56人,大专以上学历占93%,青年教师占87%,形成了一支“敬业奉献,团结进取,业精质高”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特色办学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我校密切关注时代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构建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学校成立了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形成了以信息技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学校投资500万元装备了5个计算机房,拥有计算机270台,生机比达10:1,此外还建设10个多功能教室、建立了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现在学生不仅能运用计算机学习,还具备良好的操作技术。1998—20xx年,学生连续七年获得“江苏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小学组团体冠军,连续三年获得“江苏省青少年信息技术应用竞赛”的团体冠军,他们也获得过网球和游泳奖.他们用计算机绘制的图画、编辑的小报、制作的动画及网页令来访的领导、老师啧啧称赞,也让家长倍感欣慰。

如今,拉小的领导锐意进取,教师勇于奉献,学生好学向上,已成为同行钦羡、老百姓向往的一所高质量的学校。可成绩和荣誉属于昨天,真正的辉煌是明天。教育面向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我们将勇立潮头,奋进拼搏,高歌一曲时代新歌,把学校建成“教育现代化的基地,教改实验的典范,素质教育的先锋”!

二、 主要经验

1、科学的管理体系。管理是学校的生命线,管理是学校的晴雨表。南京市这四所名校给我的印象是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实效化。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下的层级管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既保证了校长的宏观调控权力,又能极大的调动中层干部、班主任老师、科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的管理严格而又民主的,学校重大制度的出台由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再交教职工大会讨论,执行制度严格,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同时实行层层承包责任制,校长、中层干部、教师职工,谁都有明确的责任,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奖优罚劣、优胜劣汰。

学校管理层有较高的素质。管理层素质越高,学校也就办得越有特色。管理层的核心就是校长,校长办学要有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说,要把学校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要搞出什么样的特色,校长要有自己的主见。

2、服务意识到位。以真诚无私的奉献赢得学生信赖,家长的尊重,社会的信任,更好地为学生、家长、社会服务。

在南京长江路小学考察时,副校长给我们介绍时说,学校的教育就是为社区服务,每个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他们要求各班主任在每学期开学一月内,家访率必须达到100%,必须亲自登门家访,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并及时将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通报家长,达到家校共同育人的目的。在教育教学中,如需要同家长沟通的,也必须是亲自登门拜访,不允许打电话叫家长到学校。从这一小事,就充分体现了学校浓厚的服务意识。

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广泛树立服务意识,提倡“走进学生”、“蹲下身来看孩子”,实施个性化的教育、个别化的辅导,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使教育全面走向未来。

学校的优质服务理念还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实小”精心创设了满足学生学习、运动、身心发展多种功能需求的育人环境,将墙壁、花草、庭院、雕塑都提炼为育人元素,充分利用一切空间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成长提供最佳环境和广阔舞台。譬如,在课桌椅的订制中,也是以学生的舒适、便捷为原则,严格筛选供应商、精心商榷制作方案。

在考察中得知,学校无论大事小事,无处不体现了学校的服务意识,处处为学生着想,事事从学生出发,怎能不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社会的认可呢?

3、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 学校有一个特点,就是教师队伍年轻化,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力量,年轻也就最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挖掘现代教育资源,他们精力充沛,适应能力强,学历层次高,能很快领会课改理念,创新教育机制。教师工作担子重,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工作积极性高。校长介绍说,每位教师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有的教师任教两个班的主课外,还主动要课上,这种敬业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和这些示范校一样,我校也有自己的教育亮点,但由于缺乏理论层面的指导和总结提升,这些亮点都处在璞玉未琢的原生状态,难以对大面积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带动、引领作用。今后,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搞好学校硬件建设和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努力打造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的学校。

 

第二篇:南京之行学习考察报告

课改春风拂面至 羽翼初展任翱翔

------南京之行学习考察随笔

自去年期末施行课改以来已过去两月有余,大伙儿一直对“讲学稿”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有种一直难以名状的感受。如何编写“讲学稿”?如何运用“讲学稿”?如何才能让“讲学稿”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这一直是我们课改小组的困惑!也是压在我们心中的一块巨石!正当春风再次吹绿江南的时节,叶校长也给我们送了一股春风-----我们课改小组在教体局陈主任的带领下,于2月29至3月4日远赴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和溧水县实验小学进行实地考察,这对我们而言,无异于久旱之甘霖,炎日之凉风!满怀憧憬,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两所学校进行学习考察。考察的这几天令我颇有感触,思绪久久不能平静,现将我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一 东庐中学

此行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讲学稿”模式的发源地-----溧水县东庐中学。东庐中学是最早使用“讲学稿”模式进行教学的学校,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可以说对于“讲学稿”的编写和使用他们最具发言权。我们先聆听了几位教师的授课,令我感到震撼!在课堂上,我没能找到以前的公开课模式,教师亲切的笑容,朴实的语言,师生之间的开放性交流,学生对于求知的主动性等等,让整堂课轻松而愉悦。学生不再是知识是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人,是科学文化领域的探索家;老师亦不再是文明的播种机,而是引路人,将学生引领至知识的殿堂。

1

如果说课堂教学给我带来的感受是震撼,那么课后与东庐中学王主任的交流则令我感觉到汗颜和由衷的敬佩了。通过与王主任的交流,为我们解开了一些积压已久的困惑,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讲学稿”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应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就要提高“讲学稿”的质量,需要教师们通过精心编排,反复研讨。原则上课后不再布置课外作业,有的只是查缺补漏。

2、“讲学稿”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些有用的学习方法。如:课前认真自学教材,课堂认真探究等等。

3、“讲学稿”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要努力提升老师素质,促使教师不断学习,通过改变教师备课方法来促使教师提升自身素质,促进团队钻研。同时也以讲学稿为抓手,推动校本教研,提升校本教研能力。

4、“讲学稿”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经济负担,(基本不订课外辅导资料)但教师手上有大量的资料,备课组通过精选,将其融入于讲学稿。

5、“讲学稿”的使用要有学校强有力的各种措施、制度做保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课改的实施都要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措施、制度做保障,让课改不是走形式,而是真正为教学服务。

二 溧水县实验小学

带着对“讲学稿”的新感受、新认识,我们一行人又来到了此次学习的重点站-------溧水县实验小学。初入校园就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校园宣传栏里对书法的研究,以及学生的作品等, 2

让我很好奇:这会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呢?“讲学稿”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在这里又会是怎样呢?毕竟我们是农村小学,相对于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模式,我们更想了解“讲学稿”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在小学实施情况。在实验小学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先聆听了几位老师的公开课,坐了二十几小时车的我们,又经过东庐中学的学习,早已令我们倍感疲倦,我甚至还怀疑我还能不能坚持了。可当我走入实验小学课堂后,倦意早已抛诸九宵。看着孩子们凭借自己的语言积累,深入到对课文的透彻解析,令我瞠目结舌-----这是小学生应具有的分析能力吗?这是小学生能达到的阅读水平吗?课堂上,老师几乎就重复着几个字:谁还有什么想法?其它对课文的深度剖析全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看到这一切,我更下定决定要把“讲学稿”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搞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的能力。

听完几堂精彩的公开课后,我们又聆听了实验小学吴校长关于“讲学稿”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的教学报告。可以说他们对校本教研的态度,对校本教研的穿透力都令我深深折服。吴校长在报告中主要就以下几个方面向我们阐述着他们对“讲学稿”模式的理解:

1、 探讨“讲学稿”模式的经历及感受。一开始他们也有着我们同

样的经历和困惑,“讲学稿”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模式,在小学教学中能不能开展,适不适用等。经过几次学习考察和交流之后,特别是在参加完第三次全国“讲学稿”交流年会后,促使他们下定决定使用“讲学稿”模式进行教学。

3

2、 集中骨干教师成立“讲学稿”模式课改小组。“讲学稿”模式

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先学后教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再通过教师精心挑选的习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学习。

3、 “讲学稿”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方便。首先是关注到了

学生,以学论教,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是能指明学生学习的方向,以关心鼓励激励学生的话去引导学生,同时也能关注到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再次是能做到教学合一,保重点、攻难点、解疑点;最后,延着学生思维性展开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提升,同时课堂深层教学资源增多,把静态课堂变为动态课堂。

4、 “讲学稿”模式在教学上带来的突破。让学生提前自学是心理

准备的过程,也是独立探索的过程,这对学生主动学习而言是有用的,有好处的。然而怎样开展以“讲学稿”为依托的提前自学呢?根据年级高低应注意突破重难点,有针对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起点,制定编写最适合的“讲学稿”。

短短几天的考察学习,很快就过去了,意犹未尽的我思绪万千:

1、“讲学稿”模式有没有增加学生负担?新课标下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那么在“讲学稿”模式下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呢?我想,在编写“讲学稿”时要充分考虑学习内容的质和量,宜精不宜多,通过精选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去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也就能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了。

4

2、怎样提前自学才能有效?就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和认知特点,他们的自学能力并不强,这就是说我们不能盲目地去追求学生的自学效果,幻想着,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掌握所有知识,这是不现实也是不理智的,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方法,根据年级年龄的高低,提出不同的自学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吧。

3、是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有使用“讲学稿”模式的必要?任何事物都有相对的一面,“讲学稿”模式的使用是不是真就适合于所有课程呢?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认为在数学课程上使用比较能取得效果,而语文课上在部分环节中结合“讲学稿”来进行教学也能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但不宜满堂灌,具体还要等实施起来才能定位吧。

4、如何将“学生、学稿、教材”三位融合在一起?在我看来,水平再高,能力再强,要想把这三位完美地整合在一起,都不是一件易事,这也就是说,我们应当集众人的智慧,通过多种途径的研讨,将它们有效的串接在一起,为课堂教学服务。

5、如何了解学生对“学稿”的使用情况以及如何进行检查和评价?这应当也是使用“讲学稿”模式教学的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了,其实“讲学稿”的使用可能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然而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会大量增加教师的课外工作,这里就包括课前的预习检查以及课堂的评价。在学习的这几天中,我觉得东庐中学的赵上春老师处理得非常不错,在课堂上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去评价。(如:同桌互评、学生自评、小组评、前后桌评、自由评等等)评价方法因校而异、因师 5

而异、因生而异,更多的留待我们自己去探究吧。

6、使用“讲学稿”后如何能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是不是使用“讲学稿”模式进行教学就“千师一课”、“千生一学”了?我想这主要还是要看教师对讲学稿的使用能力吧,在使用“讲学稿”的同时也能融入教师的个人魅力,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没有魅力的教师,即使“讲学稿”编写得再好,学生也不会愿意去学,更谈不上效果了。

7、怎样利用“讲学稿”来提优补差。关于这一点说来惭愧,我直到现在也没能想出个子丑寅卯来,期待着各位同仁的交流与帮助。

总言之,通过此次的学习交流,为我们在摸索中指出了一条明路,是阳光大道还是荆棘坎坷,一切都还有待于实践去证明。我愿化作一缕春风,助雏鹰展翅,遨游广宇。

清湖乡南团小学 舒宏华

20xx年3月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