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中国城市发展创新 模式研究与实践

杨天举

泛华集团 董事长

2012-4-14

目 录

主持人致欢迎词 ................................... 1

杨天举报告 ....................................... 2

一、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的理论体系 ................................. 3

二、中国城市化概况 .................................................................. 4

1、概况 ................................................................................. 4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 4

3、城市发展阶段 ................................................................. 4

4、国家功能区发展战略 ..................................................... 5

5、十二五规划精神解读 ..................................................... 5

6、中国城市化发展方向选择 ............................................. 5

7、城市化进程十大关系 ..................................................... 6

8、城市建设面临三大问题 ................................................. 8

9、城市经济体聚集发展 ..................................................... 8

10、城市发展的思考技术路线 ......................................... 11

11、城市运营 ..................................................................... 12

12、城市发展创新路径 ..................................................... 14

13、城市成长阶段与规划 ................................................. 15

14、项目落地与资金落地 ................................................. 17

15、城市运营路径图 ......................................................... 18

16、城市现金流结构平衡 ................................................. 19

1

17、城市价值实现路径 ..................................................... 20

18、城市规划、建设、金融整合 ..................................... 22

三、泛华案例 ............................................................................ 27

1、吉林省辽源市——资源型转型 ................................... 27

2、辽宁省铁岭市——中央行政商务区 ........................... 28

3、河南省漯河市——中原食品名城向中原产业低碳示范

城转变 ................................................................................. 28

4、广西省桂林市——临桂新区 ....................................... 28

5、广东省汕尾市——打造中国区域合作与产业转移示范

区 ......................................................................................... 29

6、新乡平原新区——产业低碳示范区 ........................... 30

7、黑龙江海林——中国木业产业生态新城 ................... 30

8、贵州安顺市——国家级智慧产业低碳示范区 ........... 31

9、长春——生态新城 ....................................................... 32

12、苏州木渎镇——无限游小镇 ..................................... 32

13、苏州高铁新城综合开发项目 ..................................... 33

14、内蒙古阿拉善盟——黄河西岸生态综合开发区 ..... 34

15、贵州瓮安县——实现全程域规划招商 ..................... 34

16、黑龙江鸡西——矿区生态城 ..................................... 34

17、武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 ..................................... 34

18、安哥拉敦多城市建设项目 ......................................... 35

19、南苏丹项目 ................................................................. 36

2

四、泛华模式与经验 ............................................................... 36

主持人致谢 ...................................... 37

3

主持人致欢迎词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龙江发展论坛特别邀请到了泛华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杨天举同志来为我们做专题辅导报告,报告的题目是“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杨天举同志是全国知名专家,兼任国家发改委中国产业发展基金会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专家组组长、中国建筑协会经营管理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工程设计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程担保专家委员会会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特聘研究员,还担任我国多个城市的经济与发展顾问,曾获得中国城市建设60年十大杰出人物、辽宁省房地产发展功勋人物、中国招商引资十大专家等荣誉称号。杨天举同志研究领域广泛,带领泛华集团顺应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趋势,深入研究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泛华成熟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在实践中广泛应用,现在已经在黑龙江的海林市、吉林省的辽源市、辽宁省的铁岭市、河南省的漯河市、新乡市、云南的大理市、新疆吐鲁番市等成功实施,推动了当地城市的科学发展。

今天,杨天举同志能够在百忙当中来我们省作报告,对我们

1

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今天在总会场参加报告会的有:省直各单位和在哈省属高校的省管干部、副厅级后备干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中层以上干部;在分会场参加报告会的有:各市地省管干部、副厅级后备干部、县市区区委书记和政府班子成员、驻当地省属高校及省直单位的省管干部、副厅级后备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划局和国土资源局的主要负责同志、省直重点县市省管干部、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的主要负责同志。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杨天举同志作报告。

杨天举报告

感谢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感谢省委党校给我这个机会来跟大家一起交流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些实践、学习的体会。

今天我讲的是“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这个题目其实是很大的,我们只是从城市建设和城市化的过程当中通过我们的实践谈一点体会、理解和认识。泛华原来是建设部下属企业,一直在做城市建设,在实践当中摸索城市如何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总结出了一套可行方法,这套方法得到了建设部的高度认可。前年,我们的一些实践方法作为了国家建设部的课题,今天跟大家汇报一些研究成果,作为一个课题向大家汇报。

2

一、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的理论体系

其实从理论角度来说,城市发展创新模式应从三个角度入手,第一是发展经济学,第二是空间经济学,第三是制度经济学。一是从注重资源要素的配比与经济结构的研究,二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研究要素资源的集聚与其形成规模效应的竞争,引领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后通过制立制度的激励和制度的安排来形成依靠城市的集聚。如何研究要素资源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形成累积循环效应,从而提高城市的聚集力,人口、资源、产业、空间和金融在一定时期内得到提高,最后提高城市的竞争能力,提高效应模式,形成和打造产业竞争力。所以城市的竞争力来自于资源,我们就是从这个理论入手来研究城市发展特点。

城市很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我们还只是从城市建设发展角度这个突破口入手来分析,并没有把城市的全部问题全面分析。我们从两个角度去研究入手,第一是从规划入手,第二从建设入手。在这个过程当中,离不开金融,所以我们第一个概念就是研究系统规划,研究所有城市遇到的发展规划问题,提出一个城市发展的前途纲领,第二,通过结构化的金融,把开发金融和商业金融的有机结合,只进行商业金融,来实现城市的发展。系统发展的规划决定城市结构的方向。掌握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城市发展的速度、方向、速度问题就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3

二、中国城市化概况

1、概况

大家知道从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47%,在未来中国的城镇化率要达到70%。这是中央调结构、促增长、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其中创新驱动,提高消费,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城市化,所以中国的城市化、城镇化如何破解是在20xx年调结构、促增长、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的一条手段。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也围绕着中国的城市化问题,所以我们改革开放30年,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比喻的话,就是:

W=G×P×M

W表示人民财务的增加;G代表政府配置资源的能力;P代表规划要素资源,可能是可变的。不同地区,不同人灵活运用这三个变量,就可能出现从数字积累到体格积累的过程。

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产业发展,扩大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能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目前主要还是应该投资拉动建设,最终目标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消费,使增长方式发生变化。

3、城市发展阶段

目前很多城市在发展初期仍然以建设为主,如何可持续地搞

4

好建设,这就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4、国家功能区发展战略

这几年,中央陆续出台了很多国家功能区战略,我也参加了很多国家功能区战略的论证、规划、研究,在东部的长吉图战略,黑龙江也在积极筹备,大家都在国家功能区战略的过程当中来研究怎样落实政策能力,怎样来打造城市的发展支点,从而提高城市竞争能力和宣传能力。

5、十二五规划精神解读

所以我们理解在“十二五”期间,核心是五大目标,第一是转变增长方式。第二是怎么样解决城市扩大的内需。第三是提升城市发展创新能力。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来改变增长方式。第四是产业升级。第五是社会协调发展。

6、中国城市化发展方向选择

怎么样把握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最后最重要的就是怎样推动城市化的进程。所以我们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重要的是双向发展,一个是结构调整,第二就是抓住规律。我们今天重点讲的就是城市化发展规律,怎么样提出一套系统具体的方案,怎样扩大内需,以结构促增长,我们认为有三条技术路径:其实这三条技术路径的研究方法不一样,第一,省会大城市。比如哈尔滨的城市化和武汉的、沈阳的城市化。第二个技术路径是区域中

5

心城市。如果用行政语言就是地级市,中国有280多个地级市。第三个技术路径就是城镇化。

中国的2000多个县,40000多个镇。他们不能按一个技术路径去走。第一个路经研究的是大城市蔓延,产业的结构升级。区域中心城市更多研究的是工业化发展,怎样结构升级,怎样以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县镇级的发展。城镇化的技术路径又不同,他更多地看重怎样通过农业的发展带动工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的发展,怎样把资源的优势变成产业的优势,使产业聚集,形成产业链,带动城乡统筹,加快城镇化进程。所以中国的城市化方法是不一样的,三条技术路径,解决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如果不能从特点出发,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特点,最后就会出现千篇一律,最后自己的比较优势都没有了。

所以,从概念上来讲城市发展观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从城乡统筹来说,怎样解决农民进社区,产业进园区,让农民享受到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成果。从数字来看,我们并没有真正实现城市化,人口、要素、产业如何积聚,怎样解决城市内涵,是我们要深层次研究的问题。在实践当中,我们把城市化中遇到的问题归为十大问题。如果这十大问题能够有机结合,互相联动,其实就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7、城市化进程十大关系

主要有四大问题:一、城市化的推进机制,怎样通过政府规

6

划引导、市场配置,置于市场配置多一点还是市场配置少一点,是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地区决定的,不是人为需要多少决定的。二、城市化的统筹。城市化过程首先是城乡统筹搞好,就能使城乡进程加快,城市化质量也能提高。三、城市化与区域发展。刚才讲国家对区域发展,站在怎样一个高度,站在月球和地球上思考,怎样在区域发展中研究要素在一定空间的具体,怎样改变城市中的竞争关系变成竞合关系,涉及到一个城市化与区域发展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城市化与产业化的关系,我们提到最重要的就是“产城一体化”。通过产业的聚集,带动要素之间的聚集,带动重要人口高度的聚集,形成辐射刚性需求,带动城市土地价值的提升,这是城市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所以,产业创造主体,城市创造需求,怎样使供给和城市需求有机结合,这是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命题。而实践这个命题,涉及到城市化如何进行,人口如何聚集,怎样聚集。第二,土地价格如何决定,如何更高效的利用。第三,环境如何保护,低碳循环可持续。还有就是金融部分。全国陆续成立了8000多个成功品牌,因改革而生的成功品牌,也面临着被改革,这十三亿的举债怎样实现,涉及到一个可持续的问题。所以金融滞后,城市化的速度也不会加快。四、城市的营销,城市软实力如何把握,城市的品牌如何确定,城市的招商引资如何确立,有待思考,这四大问题,如何有机的联动的系统的思考,其实就是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很大的一个难点就是城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深度去思考去研究。

7

8、城市建设面临三大问题

在实践当中,城市建设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城市如何定位。第二,城市建设主体,怎么建。第三,城市功能如何保管。大家站在省里角度研究国家发展战略,站在省里角度研究省级发展战略。怎样站在一个高度,跳出城市看城市,怎样站在月球看地球的角度,来谈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性能,来提出区域经济的内在因素。第二、城市主体的建设,因改革而生的,有怎样面临着被改革,建立按照规范化市场行为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机制。第三,主城市,特别是新区建设,功能建设,这里涉及到功能创新问题,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有机结合,产业化给城市化提供了动力以及创业需求方式,在这里说是城市化建设不如,战略思想如何区域化,发展动力如何产业化,产业机制如何前瞻化,发展规划如何系统化,这些特质来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

9、城市经济体聚集发展

研究这几年在城市创造一套体系,国家批准了一些办法联合一些博士后站在研究城市的要素资源,来探讨具体规划,特别是城市的具体理论的研究,制度研究和资源研究。怎样做到制度的保证,来形成合理的配置,形成人口、资源、资本、历史、信息产业等要素资源,提高城市的价值,综合辐射能力,最终实现城市的创新价值。第一,资源禀赋的研究。第二研究城市资源。怎

8

样把资源变成产业资本证券化。第三,产业需求。第四,人口如何集聚形成消费主体。第五,城市化具体的路径。第六,如何进行社会性的民主建设。怎样把区域的竞争关系变成竞合关系再生产,最重要如何打造产品市场向服务市场,最终到达要素市场去,如何让一个城市向高效发展,抓住要素市场需求越多,这个城市的竞争能力就越强。最后是金融生态系统。一个地区如果能很好的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生态系统,这个区域的发展就真正的能够做到可持续,区域要素的生产能力就越强,形成产业经济形成规模经济,从而带动城市发展,形成城市的内在竞争力。

所以,我们研究的技术领域就是一个城市的可变资源,像我们黑龙江是资源型城市,怎样运作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制度文化等把可变要素变成具体要素,把不可变资源变成具体资源进行比较,形成专业分工和专业化,从而形成增长,竞争能力就能提高。

怎样建设城市的具体模型,把资源优势如何变成产业优势,形成产业链、产业基地,全世界而言,资源越多的地方越是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过程一方面是农业现代化带动工业现代化,带动城镇现代化。另一种就是怎么样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变成价值优势,有的地方有钱的人永远有钱,没钱的人永远没钱,没有形成当地的供给需求,资源如何带动产业优势,形成人口聚集,通过金融价值从而提高城市竞争力。这个模型就是城市的聚力模型,概念就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城市和区域的一定范围

9

内)研究要素资源,研究城市的资源禀赋,怎样把资源禀赋最大化,怎样形成区域的技术地位和技术优势,从而搭建城市的产业体系,再通过城市的软实力,人文、历史、旅游等,通过资源禀赋研究,研究城市的特色及技术产业,搭建城市的产业体系,再通过城市的软实力提高,通过制度的激励和保障来研究城市的具体模型,构建城市的具体模型。从区域分析,寻找自己的比较优势,不断优化。第二,通过城市注重自然禀赋的研究来资源配置,形成转化形成产业优势,怎样通过城市的制度、技术创新、综合承载能力来提高城市和产业在一定的空间内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文化、资源等要素等技术相互作用,怎样通过文化和经济等要素对经济的影响,最后通过文化、制度、资源和技术的提炼,在一定的空间内形成,从而形成产业为核心的信息流、资金流、人流,在空间内产生聚集效应,这样的结构来研究城市。

后面从资源、技术等要素方面阐述,就不再阐述了。如何把要素资源。如果是一个矿区,如何把资源纵向产业链、横向产业链、怎样从一维到二维到三维,这里涉及到城市效应问题,累计循环效应,形成第二、三产业,到产业集群相互关联。其实在广东、浙江的一些大企业,都是虚拟的,最后都是产业集群,一镇一品,一镇一个产业集群,一个县一个产业集群,小企业大集群。浙江反倒没有大企业,真正的大企业是集群的大企业,形成集群效应,产生联动、产生集化、成熟效应、累计循环效应,从而形成产业集群。这就是通过龙头企业产生集群,这就是我们研究的

10

一个范畴。如何研究区域战略、如何研究相关产业结构。第二,研究城市资源,产业能力,涉及到区域的定位,功能定位、产业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形象定位等,怎样研究发展战略,招商引资、产业的打造、交通的引导。

10、城市发展的思考技术路线

城市发展创新性思考是什么?第一是我们可以做什么,如何解决空间战,如何解决区域战,如何研究相关产业问题。第二。能够做什么,研究城市资源问题,研究产业能力问题,研究经验、案例。这里涉及到区域定位问题,产业定位问题,发展目标问题,功能定位问题,城市形象问题,从而研究怎样研究发展策略,从产业带动,招商投资,城市形象打造、交通引导,一个完整的科学发展观问题。如何实践中动车组现象,即每节车厢都有动力,并且每节车厢的动力频率是一致的,否则,每节车厢都有动力,若不在一个频率下去发展,可能还是不能前进。城市都有一个误区:城市新区先做规划,我们认为是个误区。城市发展应先找魂,城市的魂是发展新区不是先做城市规划,而是先研究城市战略产业,把战略产业体系研究透了,开出任务书,开出方向,这是真正的城市规划,才找到了城市的魂,找到了方向。如同开发房地产,开发商开发项目不应该先找建筑师,而应该先找房地产策划师,研究产品定位,消费群体是什么,标准是什么,以小户型为主还是大户型为主,以高端用户为主还是以低端用户为主。同样,

11

如果一步就进入到先找建筑师做方案设计,就算建筑师再好也不一定是个好方案。其实,城市建设也一样,真正要研究透城市发展定位,产业方向,主导产业,战略产业,特别是战略新兴产业,城市的内生动力在哪?只有把城市产业体系研究透了,再给城市开出任务书来,城市规划,甚至国际招标,否则,城市没研究透,甚至一开始就城市招标,有些城市规划参数是保密的就规划就繁荣,那只能从美学上、人文上做文章。城市发展动力肯定不是重点研究,只能在美学文化上去研究。怎样从动力源、再加上美学、人文研究。城市研究从空间上体现属于重大项目内容,城市承载能力,城市重大增长能力,城市重大项目就有了内容,把定性变成定量,把定量的过程转变成金融的概念。如果把规划都做完了,从法定上通过完了,再招商引资,金融很难进去了。所以,三者有机结合的最佳空间,才是城市的最佳规划。

11、城市运营

城市运营要有城市表内资产和表外资产的概念。城市表内资产,是财政局能统计进来,收入财政可支配资源资产;城市表外资产,城市要建新区,城市要发展未来,城市要有战略,其实,城市未来任务,城市新区规划,就是怎样把表外资产与表内资产有机结合起来,如果结合的好,把表内资产进一步放大,表外资产变成虚拟现实。否则,中国大部分城市表内资产只是吃饭财产,不具备发展表外资产扩容新区的建设。如何加快城市化进程,如

12

何发展城市化呢,这就涉及到怎样把表外资产与表内资产有机结合起来。否则,本届政府只管这个,不管那个,下届政府还不了就变成很复杂的干群关系。

城市发展应该从城市产品到产品战略意义。城市产品,是指现金流,资产抵押,商业银行贷款,能再融资,再放大,再重组;开发性金融,战略意义是指表外资产表内化。开发性金融是长融长投的思维,能否让未来做中长期贷款的开发性投融资者能看到未来地域的增长、未来财政收入的增长、未来人口聚集、未来土地价格的增长,未来城市资源的增长,能不能覆盖现在融资的领域。

表内资产与表外资产结合,就是战略运营和产品运营的结合。这就涉及到开发性金融和商业金融问题。商业金融最重要的是短融短投。城市用商业金融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来做未来城市新区建设是有矛盾的,比如建新区,未来城市新区先搞产业聚集区,产业密集化,先搞产业聚集区,产业聚集区最初都赔钱,但政府又必须要作为。只有产业积聚才能带来社会要素的积聚,人口的聚集,才能带动第三产业,才能带动城市价值体系,才能带动未来价值体系在工业中的投入。怎样在政府指导下进行市场化运营,这就涉及到策划、规划、金融、开发、运营。怎样把资源、资产和资本有机结合,怎样享受到空间规划过程中。涉及到政策规划体系的研究、投融资的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体系建设,从而带动产业集聚、空间聚集,人口聚集。

13

12、城市发展创新路径

城市化,就是发现需求,创造需求。我们的使命就是当好城市的顾问,帮助城市发现动力从而走向城市化。提出的口号是:产城一体化。首先是城市新区建设,新区建设不能就是建新城,搞房地产,这是死结。没有产业,没有动力源的城市会浪费很多钱和资源。一个城市新区的发展首先是产城一体化,先解决产业布局问题。只搞产业园区也不行,它不能形成良性循环,而一定是产城一体化,我们的经验,大概比率是6:4和3:7,即60-70%产业园区,30-40%生活园区,而且不能先搞生活园区,先搞生活园区也是土地的巨大浪费。应该是先搞产业积聚区,确定出主动产业和配套产业,当产业高度聚集的时候,就带动了人口的聚集,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当第三产业发展之后,土地价值递增。

低碳概念,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标准,有的地区称生态,有的地区称低碳,这可以说是标准问题,也可能是价值观问题,也可能是生活方式问题,但重要的是产权一体化问题。解决产权一体化,我们提出的口号是:从系统规划入手,从总体入手,两者有机结合,互为因果。

在实践中招商引资。城市新区建设就是一个项目规划体,怎样把概念变成项目,把项目孵化成投资,根据投资不同的习性,引进不同投资,再引入产业投资、科研投资。城市的招商引资就是地区。有些地区大家趋之若鹜,例如,广西从地缘军事谈到地缘政治谈到地缘经济,带来最大的红利是土地规划一次性调整,

14

南宁上千年历史城市一次性增加200平方公里的建设土地。政策红利带来经济增长。产业孵化,品牌孵化问题,关键是区域价值带动形成体系,创造有价值的体系。

13、城市成长阶段与规划

一个地区的发展,任何一个城市发展都涉及到处于什么阶段,是起步阶段、发展阶段还是成熟阶段,来研究这个城市,建立科学的发展体系。

城市的区域发展要根据区域需求来研究项目资源。哈尔滨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在新区建设发展(包括老城),外延扩大再生产比内涵扩大再生产存在更多的问题,我们更多的讲外延扩大再生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城市的新区建设,不可逾越十大节点: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土地规划、专业规划(农业规划、交通规划、科技规划、环境规划等等)。所以我们在看中国的目前实现三大刚性规划,战略产业规划是发改委提出的,调整五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建设部管,调整20年城区规划;土地规划国土资源部管,调整15年的;还有专业规划,如环保规划是环境部门负责;在实践中,这些规划都是国家法令规定的。在实践工作中很多规划调整的时间不一样,调整的角度不一样,调整内容不一样,但都是国家刚性的指引,一般六七个副手在管这些事情。管土地的,管城市规划的可能一个副手管还好一点,有的两个副手管,都是贯彻替天行道,所以怎样管才是问题的关键,

15

而且每个部门都有完整的十二五规划体系。所以我们在实践中规划得不细、规划得不协调、规划得不统一,规划得不能让大家在一个平台上去做,其实是最大的浪费、最大的不节约,每一套规划都有一套规划体系、咨询机构、实施机构在起支撑作用。

一个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是“魂”,即战略,国民经济规划指导未来发展方向,但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战略产业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怎样通过城市规划来体现,往往这两个规划是脱节的。城市规划更注重美学空间布局,如果战略发展与战略规划不能有机的结合,怎样用城市规划承载所有的这些,这应该是一张蓝图,大家同唱一首歌,如果能够大家同唱一首歌——战略和发展,来提高城市系统,在实践中这是一条可行的路。

还有一条,在研究战略产业的过程中,应该把金融揉入进去,规划落脚点,大家行动开始招商引资,这是我们的一个出发点。怎样把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相互有机结合,一个城市真正有机结合的好就会发展的好,所以我们提“五位一体”,提系统规划。城市招商要有政策优惠,其实城市真正的招商是环境的招商,是规划的招商、未来的招商,真正的招商应该是整个系统的招商,把偶然招商转变成持续招商。这里我们谈低碳规划,现在全国都在谈城市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我们认为真正的低碳经济应该从战略角度去思考,从产业角度去思考,环保产业这个产业就是低碳产业,这是重大项目规划应该考虑的。

从计划性的、命令性的规划向引导式的规划转变,从供给型

16

的规划向创造需求导向的规划转变,从偏重技术型的规划向发展规划转变,研究发展趋势、发展方法,农业型城市一定是从研究农业规划开始发展,带动第二产业发展,第二产业积聚要素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这样的城市规划一定是从研究农业规划开始入手,带动工业规划,带动产业规划,再带动其他。规划一改法律的严肃性就没有了,因此一开始就要从系统入手,从片面规划向系统规划转变。战略产业引导战略意识、发展方向、未来的需求、政策高度。战略产业规划为管控服务,重大项目规划是为实施服务的。能将这些有机结合,就不至于改规划了,浪费资源。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特点,通过系统的规划,投融资规划、品牌建设、市场的推广、招商引资,带动城市的发展,最后形成城市的品牌、城市的名片。城市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两型城市的打造、综合实力的提升,这里就涉及到项目的引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14、项目落地与资金落地

刚才谈的都是关于城市的规划,下面谈一谈金融问题,金融问题是一个专业的问题,我在这里谈谈概念的问题,规划落地了,接下来如何落地,怎样落地。规划如果不系统,目标缺失,那么项目怎样能落地呢,怎样能创造需求呢。当把城市系统规划后,把城市资源系统梳理后,再进行产业资源、建设资源的集结。我们谈怎样把资源、资产、资本揉合进来。如果能把资源、资产、资本进行一个有机的结合,就能发挥城市效用最大化,政府真正

17

是要有作为的是两类公司,一类是基础设施建设公司、一类是产业投资公司。政府招商引资,无论怎么招商引资,其实天天研究产业,政府对产业管理是虚拟的。现在政府不是直接投资产业了, 现在的政府不需要自己去指挥投资产业了,不可能直接去投资产业,他是领导,但是政府什么是直接作为的呢?基础设施建设上必须作为,甚至公益性的医院学校等,这是政府必须做的事,但是政府没有钱,没有钱说白话。其实政府真正要做的事就是把产业体系研究透,真正需要政府作为的是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基础建设,社会基础建设就是学校医院等,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怎么来做,这涉及到结构经营概念,政府还要设计一个概念就是产业,要想打造一个产业体系,需要一些科技手段进行产业孵化,产业孵化差不多了,有了内生动力,就能循环发展。

15、城市运营路径图

城市科学的路径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路径,我们做的第一步就是城市的顶层设计,这是谋划策划,其实一个城市发展区域的谋划,要有站在月球看地球的思维来谈,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站在区域的角度,你这个点承载着什么,是什么样的功能,什么样的节点,然后把产业规划投融资领域研究透以后,如果没有总规、控规那就往下做。其实我们在实践当中,哪有总规、控规不现做的,但是这个内容包括区域谋划投融资规划一定研究完成,优化现有的总规、控规,因为现在的法律逆序走完程序。但是怎

18

样在把法律的程序走完过程当中,要把顶层设计、战略规划确定好,优化现有的总规、步规,这样的话使得项目的概念就形成了。有了项目的概念其实投融资体系就完成了,投融资体系完成了,就是把政府的信誉、银行的信誉、政府的特有权、市场资源,这时大家又有一个概念,当这个概念占领了,其实这里再导入商品经济,这种商业金融就是开发性金融,如果简单的理解就是这样,这时候再做基础设施建设。再做产业类再做地产业,最后再做开发,这是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一个开发模式,所以城市的发展我们认为先进行启动指导,定位问题、方向问题、产业选择问题、项目筹划问题、空间优化问题、技术创新问题。

第二步是开发金融性设施,基础设施。人口聚集、产业聚集,再商业街,所以我们提到一个概念就是经营性建设,什么叫经营性建设,一个城市的发展,新城建设,如果你的视角不站在10年、20年来考虑,这是矛盾的。规划要考虑20年,建设一定要考虑30年,如果考虑20年的事,谁也不来投资,所以规划主要考虑的是20年、30年、50年,但是带来的问题马上就涉及到建设,如果你考虑了20、30、50年,那么一定3、5年要实现一些目标,说明你的规划可行。

16、城市现金流结构平衡

这里涉及到如果我们涉及到10年以后的经营性建设,经济的增长、税收的增长、土地价格、资产的增长,那么一定得覆盖

19

3、5年之内的投融资的陷阱。如果不能覆盖那就出事了,投资环境搞不好,上届政府的计划的事下届政府从来不想管,下届政府看上届政府啥也没有,那怎么办,规划重来,结果就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怎样延续是一个话题,一届届政府它是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因为它需要资源不断的配置,隔一段有一个计划隔一段有一个计划,每届都有一个延续,每届都有每届的创新点,这个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但是这个陷阱如果不能很好的改革,那么未来20年的肯定还不起,规划全都烂了,所以这就是我们认为可持续从定量的方面讲的。

我们认为城市价值的实现不是价值的创造,这里涉及到主体,资源、信誉、渠道、怎样搭建,涉及到怎样设计好投资设计、金融机构、产业联盟和政府资源的有机结合,如果能很好的把这些辩证关系处理好,城市就能发展好。所以城市运营是基于城市资源整合为核心的,城市资源的配置、现金流的配置、机制的安排,这个机制的安排就是未来一定要覆盖现在的投资融资陷阱。如果不覆盖那么就出问题,那么后续就不可持续了,后续不可持续就出事了,本来就事不就人变成就事就人了。所以怎样经营性建设,怎样把资源资本利用好,这里就涉及到合理搭配、制度的保障,细节问题就不讲了。

17、城市价值实现路径

规划城市和信用城市,所有规划都重要,但是专业的片面不

20

重要,所有规划,包括战略规划、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环境规划、农业规划、科技规划等等都重要,但是得通过一个载体,都得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因为一个城市四五十个部门,有些招商引资的指标,四五十个部门平均分指标,有的不是在经济主战场上,那么你也给分配招商指标,他怎么完成啊,他都不知道你的发展规划纲要是什么,怎么给你完成指标。所以这就是大家怎样同唱一首歌,否则让大家激动感动不知道怎么行动,最后到被动,所以这就涉及到怎样去谋划,重视到最后怎样去实施。第二个就是信誉,这就涉及到投融资完善的问题,投融资主体、重大项目、城市资源、政府的信用资源,最后才开发城市,这里就涉及到开发持续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怎样用市场的办法,这种国家、社会、私人怎样有机结合,如何打造,这是才能变成效益,两型社会才能打造,宜居宜业宜商才能形成,产业聚集才能合理。

一个城市的发展首先是城市的信誉度,研究一套城市的行动纲,完善一套城市的投融资体系,这时候才开发建设,在项目建设、在产业建设、在城市价值基础上。我们跟国家行政学院我们跟国家行政学院共同成立一个城市发展的研究中心,研究城市的一些共性问题,一些课题,其实这条途径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其实城市开发,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各种各样的规划,城市管理都是业务督导,都重要,都承载了重要的使命,要么不会设立这么重要的,但怎样有效集成。目标一致化,管理系统化,决策科

21

学化,合作多元化,这才是城市效益最大化,城市价值最大化。所以它并不是什么高科技,就是怎样的系统思考,用管理基础的理论来集成基层科学。所以怎样研究城市创造性,多发性,怎样把系统运用在城市发展上,就是研究城市要素资本,其实就是帮助城市搭建城市的。

18、城市规划、建设、金融整合

从城市的招商工程,建立城市新区项目抓起,从咨询入手,从融资开发建设运营入手,从战略的资源、产业制度整合资源。怎样研究产业结构规划、空间规划、人口积聚、环境及社会、城乡统筹。建立中国新兴的城市化,在全国陆续选一些城市,有代表的城市作为试点,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甚至社会的参与,国家发改委等等的关注,包括国家的参与。其实就是个培养人的概念,第一个概念就是做一个系统的规划,其实一个城市发展规划研究透了,这个区域的理论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就研究透了。

这里有一些创新点。第一个就是城市定位、规划前景,这个规划不是简单的城市规划,系统规划,什么规划前景,特别是产业规划,订单是规划,但订单是条款,特别是产业规划。天津滨海地区,在参与规划中,有一个国际性的产业规划单位和我们一起合作,在规划过程中,给我们提一个做产业规划的概念,天津滨海地区开始规划的最重要的一个思想,当时三个城市上海、珠

22

海、天津在竞争,结果珠海和上海都没竞争过天津,天津拿出来的招商报告,这就是我们需要的, 所以订单是规划,但是订单是招商工作,所以招商前进,才能项目多、金融支持、城市形象策划区域结合,城市形象策划,这时才做生态环境建设,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建设,投资品牌建设。所以产业的发展、优化空间布局、保障生态环境,所以搞这个就是到地方跟地方一起把蛋糕做大,一起把城市做大做强。其实一个理念,在中国做一个报告,一小时两小时就解决,把一个战略推动其实也很难,理念先说好,怎样通过理念的创新,到理论的创新,到组织的创新,到流程的创新,到战略的落地,其实是很难的。这里就涉及到资源如何整合,理念如何导入,机制如何设计,如何开发建设,中国目前的干部素质接受力强,但是怎样上升到组织,通过组织的再造流程的再造,其实特别复杂,

那么我们的战略,城市发展创新的特点,用20字方针来总结的话就是战略为势,创新为魂,产业为本(这个产业是产业体系),规划为纲(就是系统规划),金融为器。要想干事,说天上的事,做地下的事,有三个,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四个投入:规划与产业投入、规划与金融问题、产业与金融问题、金融与制度问题。

刚才讲的很多都是价值方面的问题,再讲讲产品方面。怎样从理论篇到实施篇,这几年我们提到一个概念就是产品质量,就是智慧产业低碳示范城加产业园。产业园刚才讲了半天,一定是

23

先发展产业为主。今天上午,我们跟黑龙江的龙兴资源集团进行深度座谈,我们经过几个月的会谈,大概确定了其产业发展模式,它是黑龙江省资源性的集团公司,手上控制了很多的矿物资源,但是我们跟他们探讨了我们的模式,就是怎样与他们结合,结合时发现一个现象,有资源的地区一般都是欠发达的地区,那么怎么把欠发达变成产业优势,形成产业基地,带领城乡,实现产业化。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一矿一区新城”的发展,怎样把矿产资源变成产业基地。这样不仅仅龙兴集团有积极性,地方政府的县、镇、市也有积极性,地方政府的县、市、镇合一,三方共赢的局面来打造矿、区、城一体化。怎样把资源变成资产、资本,最后形成有矿业的产业基地,这样政府也可以解决当地的就业、城市面貌改善等问题,不至于守着矿区发展不起来,所以这就是我们建议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下面再讲一讲智慧产业园区,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就是新城建设。最近武汉经济开发区,这个地区今年的财政收入是200多亿元,就是这样一个规模的地区。正好武汉跟我们在做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怎样打造?我们的理念就是智慧产业园区,就是刚才的概念。通过怎样进行第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第三产业。所以我们提到一个口号是智慧产业城市,智慧产业城市要比智慧城市的概念更深,智慧城市包括互联网、数字城市化等等这还是停留在硬件上的,我们认为这还不够,重要的是内容要数字,要智慧,我们所说的科技园、科技股、科技孵化器啊等

24

等。最近我们考察了香港数码港。原来这个地方就是凡来这里的企业,政府都会给优惠政策,政府给你补贴、贴息贷款,相关的像税收、房租都有减免。现在,它的云基地、数据中心、数据服务中心,整个的系统,移动物联网的区域阶段系统,比原来的科技孵化器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其实都是智慧产业链。

第二个就是区域总部经济。每个地区都会有自己的产业特点,都会有一些龙头企业,那么围绕这样的龙头企业打造自己的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集聚,形成现代物流,把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移动物联网经济整合到一起,就叫区域总部经济。包括现在的文化创业产业基地。打造新城,而不是简单的把新城旧城往一起聚,这样加上低碳、智慧、数字、节能减排形成一个示范作用。

我们提到智慧产业低碳示范城。智慧产业示范城就是总部经济区加文化创业产业区,特别是大城区的结构升级,为智慧城市、各种智慧交通、智慧基础设施,低碳产业,像节能减排、太阳能处理,集中供暖等等这些都是示范作用。怎样构建以智慧产业、总部经济、智慧低碳示范城、文化创业产业基地、国际商区的智慧城市五大类别,构建智慧低碳现代物流基地,智慧低碳现代商贸基地的总部经济。就像我们在滨海新区做的一个案例,天津滨海新区的土地资源特别紧张,我们就想要发展楼宇经济,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大公司,小窗口、大服务”。我们把五万平方米大楼五层以下的空间全部装修成最高档的会议室、会议厅、展示室、展览厅,但是顶层就是小隔间,小公司。这样,大公司今天

25

在这里开董事会、招商会,感觉今天这个大楼全是人家的。结果带动了总部经济,好多公司的总部都放在这,地方给了最大的一个优惠政策,政府奖励给我们出租者,政府还在一层设立了一个工商税务商检一条龙的服务平台,就是“大公司、小窗口、大服务”,这样施工的概念变了,平面的开发区变成立体的开发区,现在政府把这个设计当成了样板了。让我们开发五十栋大楼,天津高效发展楼宇经济,来打造区域总部经济,这都是创新啊。移动互联网、区域经济的概念一形成,所以数字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硬件,也可以理解为软件,也可以理解为内涵。

所以,我们这几年做了很多城市规划,无论新城旧城,都是从问题的手段、方向的选择、动力机制的建设、规划建设的路线开始,我们从系统规划入手,到开发建设,到招商引资,有些城市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是我们跟很多政府的合作。第一我们的理念要和政府达成共识,如果能够达成共识,接下来我们就为政府进行区域谋划、顶层设计,帮助其进行产权处理,资源处置。规划做出来,我们就可以共同进行改造,然后再做智慧产业低碳示范城的开发建设。我们去年在国资委的帮助下,在北京搞了一个中国城市大联盟。许多的大企业,很多中央的大企业,都进入了联盟,有产业伙伴、金融伙伴、地产伙伴、财团伙伴、协会伙伴,包括各个要素的交易所都进来了。像证券交易所,国际环评交易所,低碳交易所,文化交易所,技术交易所,资产交易所,资金

26

交易所,包括国资委全要素服务中心,都在这里。政府的资源要素需要盘活,像产权交易中心的概念,我们提到搞联盟营销,专业分工、业务合作、产业联盟。根据需要来为政府创造需求,迅速提高城市价值。

三、泛华案例

下面就再讲讲我们做过的一些案例,通过案例进一步理解我们的理念。

1、吉林省辽源市——资源型转型

第一个是吉林省辽源市的煤炭小城市建设,是国务院下发的国家煤炭资源转型第一批的十二个小城市之一。这个城市煤炭资源预告枯竭,怎样进行产业延续,怎样进行新的产业发展,发展能源替代产业,结构如何升级,我们给他做了系统的规划研究和产业定位研究,产业怎样“有中生有”,怎样“无中生有”。我们协调国家开发银行,给了40亿的贷款,城市整体面貌发生重大的改变,国家发改委现场请我们做了经验交流。就是探讨如何进行资源转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这个城市其实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一边是沈阳中心城市区向沈阳聚集,另一边是大连沿海规划区域。长期规划图里面没有辽源市,那么辽源处在一点点被边缘化,就是“经济塌陷”。

27

2、辽宁省铁岭市——中央行政商务区

第二个案例就是我们做的辽宁省铁岭市的规划。怎样打造一个中央商务区,怎样带动现代物流,打造物流产业基地,带动第二产业发展,这个地方离中心城市沈阳很近,一下就发展起来了,铁岭现在的环境特别漂亮。

3、河南省漯河市——中原食品名城向中原产业低碳示范城转变

第三个案例就是河南省漯河市,就是双汇企业所在地。一开始请了一个全国最知名的规划团队给他做了一个水平很高的城市规划图,从规划角度本身,从人文美学到城市功能设计,都无可挑剔,政府也给与批准,也按照规划对一些建筑给予拆除,拆完之后呢,很多的房地产商不干了。请我们过去后,我说你这个规划这么好,魂在哪?动力源在哪?所以说我们要挖掘动力。双汇一年生猪屠宰,农民就业带来上千万元的收益。冷链加工,冷链配送产业等,那是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形成了猪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4、广西省桂林市——临桂新区

第四个案例就是广西省桂林市,桂林是一个老的旅游城市,要建设新城区。我们给他规划建设了一个创业大厦,租给政府,现在进入了装修阶段,20万平米,租赁出去,国开租赁,手续

28

完全符合市场化的运作。前两天,广西自治区主席说这个模式可以在广西的大部分地区推广出去。

5、广东省汕尾市——打造中国区域合作与产业转移示范区

再一个就是广东省汕尾市。汕尾市在广东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穷的地区。在一个最发达的地区还有一个这么穷的地区,财政收入一年才20(亿)。怎么样去发展,我们开始给他做了一个10平方公里的产业转移示范区,用30亿。快做完了以后,汕尾市说能不能再给做大一点,所以我们给他规划用200平方公里给他做了一个创新,就是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就是能不能用深圳的概念做汕尾,把深圳的机制引入汕尾,是两个市政府的合作。结果这个报告一直送到省委书记汪洋同志那里,结果汪洋见了这个报告以后给了我们高度的评价,给的批示是:新加坡找出路找苏州,深圳找出路找汕尾。因为新加坡在苏州建了一个苏州工业园区,新加坡没地,就找苏州,结果深圳没出路,找哪里呢,就找汕尾,这给批了个这么个指示,汪洋同志全力支持,带领深圳市委书记两次到现场办公,结果批了400多平方公里。土地指标不占投资。省里特批了这个指标,一个副省长主管这个工作。现在已经实施了。现在广东省全省性的两次产业园转移都请我们做的报告,请我们去做的宣传,怎样把一个发达地区和一个欠发达地区结合,把发达地区的经验传播。像黑龙江这样的企业完全可以和发达地区的企业联姻。比如说,现在苏州的工业园区正在做退

29

二进三,他要把第二产业移出去,发展第三产业。那么把第二产业移出去又不是把他赶走,怎样具体去做,也有文章可做。现在他已经挂牌了。

6、新乡平原新区——产业低碳示范区

其实新乡离郑州近,挨着郑州。他与郑州一河之隔,黄河一过就是新乡。正真上,新乡与郑州相距60多公里,但它并没有按着郑州建新城。他挨着郑州边上批了一个118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区。我对外宣传为郑北新区,其实他是新乡新城。但是大家看,这个东西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东西建完以后,特别漂亮,但到了晚上之后全是熄灯现象。当地老百姓说这哪是新城,这就是房地产。所以,郑北新城,我们跟省里汇报时,省里就特别接受这个观点。只要产业进去,产城一体化,产业进去,人再进去,我们系统规划,从产业,到投融资,到BT。所以,这个事,全市做了全体的动员。动员之后,我们给全市做了战略规划,系统的规划,投融资规划,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这是开工仪式。他们市场说,这个第一次,在这个城市规划上,市长、书记亲自出席规划会。

7、黑龙江海林——中国木业产业生态新城

这个是20xx年进去,在一个县级市做一个新城,开始是在一个农业开发区做,怎样研究,海林欠缺农业资源,我们和当地

30

人一起研究他的发展方向,唯一大家认为可能是他强项的是他的木业。至少木业产业发展是大家能信的,为了这个信念,大家同唱一首歌。一届届政府研究怎么形成这个,最后现在形成了大的木业加工生产基地,大的木业生产配套基地,形成了产业集聚。有了这样的产业集聚,学校、医院、宾馆等集聚,社会功能就完善了。现在研究怎样让产业结构升级。我认为县域经济也是一个比较好发展的经济。这就要规划、开发。这是和政府联合做的。这是20xx年做的,一个县域经济已经获得批准了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我认为,以后就是研究怎么样用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其实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是可以拿到一些国家的政策红利的。所以,海林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也是县域经济中值得推广的。

8、贵州安顺市——国家级智慧产业低碳示范区

安顺市也是中国的一个特别穷的地方。虽然有黄果树瀑布。但是贵阳人去旅游,当天去当天回。在安顺留不住人,给地方上带来无限的麻烦。好事不多。基本上不住,没有消费,回去住贵阳。领导还要去陪吃。在这样的地方呢,我们怎么去打造。所以研究来研究去,他挨着贵阳,提出打造黔中经济区贵安新区,远期120平方公里,近期60平方公里。结果,今年国务院正式批了国家黔中经济区贵安新区。名字都没变。现在全面建设。全力进去、全面宣传。我们一进去,中铁建等就全部进去。现在势头正强。我们给他打造的是救援经济,国家紧急求援产业基地。辐

31

射前沿区域。

9、长春——生态新城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是长春的伊通河流域的生态新城。这个做得特别大。因为伊通河是长春的母亲河。整个长春市是叶形,穿城而过的就是这条河。穿越了4个行政区。

通过农业带动,发展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用这一概念打造智慧农业。所谓的智慧农业就是把数字概念用到农业上,如数字灌溉,利用太阳能发展观光农业,农业产业化的集约。农民享受到城镇化的进程,农民土地又规模经营了,土地又集约了,城市化了,农民很情愿地城市化了,享受到城市化的成果。这个事儿大家很重视,因为是国家功能区战略,并不是越搞农业,就永远是农民。谁也不能直接破题城市化。但是通过三农问题解决,城乡统筹问题的解决,农业破题了,产业化破题了,城市化破题了。反过来,城市化又反哺农业、工业化。

12、苏州木渎镇——无限游小镇

还有一个正在做的案例,苏州的木渎镇,现在已经进入苏州的主城区,苏州第一镇。一个镇一年的财政收入20多个亿,一年还有8个多亿的资产收入(如写字楼出租等收益),土地出让

32

金30多个亿,一个镇一年收入达50多个亿。木渎镇原有10平方公里工业区,现已进入主城区了,需要退二进三,需要结构调整,让我们帮助打造智慧产业平台,就是打造高新经济区、科技园、文化创意产业等。在此经营多年的工业企业,如何迁移和安置是个难题。一亩地的拆迁成本是200元,拆迁成本很高,当然地价也很高。镇里的意愿不是简单将工业企业赶走,让我们帮助考虑,如何将这些产业移到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要产业转型,欠发达地区如何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辐射,这是政府与政府之间的联姻,欠发达地区建立一块非地与发达地区结合,这样“两头在外”,搞工业区就是“两头在外”,研发在外和销售在外。

13、苏州高铁新城综合开发项目

还有一个案例,苏州高铁。高铁时代的到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现在的高铁站基本都离母城7、8公里范围,恰恰这个范围正是城市空间拓展区。高铁时代使整个城市空间都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考虑打造“一站一区”城,通过一个高铁站打造一个工业园区,带动一个新城区发展,高铁新城建成后,苏州到上海20多分钟,到杭州40多分钟,高铁使得城市结构空间布局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帮着考虑建设网络商城、区域结算中心,包括华东五省的网络结算中心。苏州是全国学习的榜样,当我们把我们的理念跟苏州政府汇报完时,苏州政府认为,跟我们的理念密切结合,可以把国家的一些资源,打造苏州智慧产业集聚区。

33

14、内蒙古阿拉善盟——黄河西岸生态综合开发区

还有一个案例是内蒙古阿拉善,我们做了一个很大创新。国家要保护黄河,在这个地区建立大型蓄积水电站。水电站的建成,河套近期能接触1000平方公里土地,远期能接触3000平方公里灌溉土地,能形成国家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怎样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产业集聚,带动城市发展。我们探讨在这样的地区,怎样将资源优化,发展“农业硅谷”。

15、贵州瓮安县——实现全程域规划招商

还有一个案例,贵州省瓮安县。据当地讲,遵义会议前的所有准备会议都是在瓮安开的。遵义市准备把瓮安县打造红色旅游,我们正在帮助做系统规划。瓮安县委书记提出,如何通过旅游带动城市发展。

16、黑龙江鸡西——矿区生态城

还有一个正在做的案例,鸡西市鸡冠区。通过系统规划资源高效利用。鸡西市是煤炭资源型城市,怎样突出鸡冠新区的示范效应,做系统规划,20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产业园区,10平方公里机场。

17、武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

还有一个正在做的比较大的案例,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国家

34

给武汉的定位是区域中心城市,如何打造成国家中心城市?目前,定位国家中心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一直以来,武汉中部城市群发展已经进入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我们跟国家发改委一起探讨,包括国务院很多部门,来研究如何将武汉打造成国家中心城市,包括经济开发区,如何作为城市载体,实现国家价值、国家职能、国家战略支点,怎样达到三大目标,最后形成方案,报国务院审批。郑州、太原、长沙等其他城市是否有意见啊。

18、安哥拉敦多城市建设项目

我们现在把国内的做好,把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输入到安哥拉。我们在安哥拉做了一个系统规划,10平方公里的新城,将国内做法移植过去。过去在国外做的是工程项目,我们做的是城市建设,打算用4年时间建成。安哥拉总统桑托斯给予高度评价,我们将这种模式向商务部汇报,商务部让我们系统总结,将我们这个案例上升到国家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案例,中国改革开发三十年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很有借鉴意义,尤其是非洲、东南亚、拉美国家,特别有借鉴意义。发展中国家如何可持续发展,中国改革开发三十年,从如何走工业化,发展城市化,反过来反哺农业,加速城市化进程,这些经验特别值得推广。所以,我们正在积极倡导,甚至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这个国家就是没钱,只要是我们帮他做新城建设,没钱,

35

但可以给我们资源,我们用城市建设换资源。如做进出口生意的、做电器生意的,只是简单一笔生意,而如果帮着建新城,那是政绩。今年10月桑托斯要竞选新一届总统,在选举之前,他一定要给老百姓建新城,建生态城。所以用我们的概念帮助发展中国家,从规划入手,进行资源重组,打造产业园,帮助打造新城。

19、南苏丹项目

参与竞标的有全球40多家,最后剩3家,其中有泛华一家。国家商务部说,要把规划资源用透。所以,我们感觉到,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我们还有一些案例,包括奥运会啊,世博会中国馆整个装修过程。

四、泛华模式与经验

最后一句话,泛华的模式,泛华的城市发展经验,战略为势,产业为本,创新为魂,规划为纲,金融为器。所以,泛华的模式是从实践中探索,理论也好,创新也好,都需要实践,没有最好,都需要大家在实践中去优化。今天将我们做过的一些实践来跟大家交流,政府还是企业很多需要创新,很多东西需要摸索,抱着一种创新的思想去尝试,国家行政学院与我们一起联合搞的研究中心,有些内容我们可以参与,报国务院有关部门采纳,今天讲的这些内容都是实践经验,完全是实践课。

36

感谢省委宣传部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把我的经验给大家介绍一下。有不妥之处或不谨慎之词,希望大家包涵。谢谢大家! 主持人致谢

谢谢杨董事长!

刚才杨董事长利用半天的时间,围绕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从多个角度为我们做了一场非常精彩、丰富的报告,报告综合运用了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理论,阐释了城市建设模式创新、整体规划、综合开发、产业布局、创新的技术路径和实践案例等,既有对中国城市发展的独到前瞻性研究,也有对个案的崭新视角的深入分析,特别是报告中阐述了关于“产城一体化”、城市聚集力系统、规划集成理论等方面理论和观点,以及泛华集团关于城市运营管理集成、产业带动城市发展路径,以及智慧产业低碳示范区、示范城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及这些理论在中国大中小各类城市的实践应用,确确实实给我们带来了很深刻的启发,引发了我们思考,令人耳目一新。这对于我们把握我国城市发展趋势,追逐城市建设运营管理的前沿,进一步做好我们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下面我建议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对杨董事长的精彩报告再次表示感谢!今天的报告会到此结束。

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