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扶贫村有关情况调查报告

**县**镇**村有关情况调查报告

市委办调查组

(20xx年2月20日)

为更好的开展建设扶贫和“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活动,受市委常委、秘书长委托,由市委副秘书长带队,调查组一行于近日赴**县**镇**村对有关情况进行调研。该村是市委**书记联系**县的建设扶贫点,也是“四深入”活动**书记的联系村。从调查情况看,该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民风淳朴,群众基础好,村组干部战斗力强,具备扶持发展的条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南部,地处三南路与**国道交汇处,距县城5公里。现辖12个村民小组,295户,1080人,党员30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全村稻田面积746亩,旱土200亩,山林面积3000亩,渔塘、水库面积200亩。

1、村级经济状况。20xx年,全村农民年均纯收入4683元,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668元低千余元。因病、因残、特困低保户18户。村中大部分青壮年人外出经商或务工。其中外出务工人员312人,主要流向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在本县工业园区务工人员50余人。其他村民大部分以渔苗养殖和水稻、玉米种植为主,全村约60%的农户都培育鱼苗。全村没有自己的实体经济,但有集体收入。20xx年全村集体收入为2.08万元,其中石头坳水库承包款12800元;4个红砖厂

的管理费6000元;渔场管理费2000元。生猪养殖初具规模,有养殖大户5户,生猪存栏量1200头。总的来看,全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无主导产业,种田种地、外出务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民收入不高。

2、村级组织建设。该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情况是趋好的。村里党务公开较规范,村支活动开展较正常。村支书***同时兼任村委会主任,今年47岁,年富力强,经历丰富,有十几年的村支两委工作经验,是全村的致富能手。12名村民组长中,党员5名,平均年龄56岁。30名党员中,全部为初中以上文化,其中高中文化4人;平均年龄59.6岁。全村党员年龄偏大、党员发展不多的问题仍然存在。

3、基础设施建设。较之前几年,近年来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些发展,12个村民小组中,有7个通了水泥路。村级活动中心拟在今年启动建设。村里有小(二)型水库一座,是全村水稻灌溉和骨干塘的主要水源。整体来说,全村基础设施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有较大差距。

4、精神文明建设。镇党委、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乡风文明教育,大多数村民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一些村民思富、思进的愿望较为迫切。

为更好的建设村庄,充分发挥本村优势,加快村域经济发展,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村制定了20xx年至20xx年三年发展规划。主要包括:

1、村级活动中心建设。共四层,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同时配备办公设备,建设篮球场、羽毛球场、老年活动中心等

2、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水利设施建设。该村石头坳水库为小二型水库,水面面积100余亩,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年久失修,现已是病险水库,急需除险加固。同时,6处骨干塘、2500米水渠水沟急需清淤防渗。二是电力建设。增设变压器2个并增容,线路增粗。三是村道建设。实现户户通水泥路目标,总长4公里。四是通讯设施建设。全村12个组开通有线宽带。

3、安全饮水工程。全村12个组295户全部用上自来水。

4、村容村貌整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改厕295户,改厨295户。搞好亮化、绿化和净化。在亮化上,对全村所有房屋外墙进行粉刷、装修;绿化上,对全村所有院落、道路进行绿化,面积约10亩;净化上,建好垃圾池,配备垃圾运输车对垃圾进行收集转运。

5、学校建设。对学校操场和通往学校的道路进行硬化。

6、产业建设。一是扶持牲猪养殖大户,达到年出栏3000头的目标。二是建设绿色休闲生态农庄。该农庄集种、养、吃、住、休闲、娱乐于一体,带动村级旅游业发展。三是发展壮大鱼苗养殖规模。建设规模化养殖场,以规模带动产业,以规模促进效益。四是建设绿色环保农产品特色基地。种植绿色环保蔬菜,养殖农家鸡、鸭、鱼等,形成农家土产特色,做响农家土产品牌。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资金严重不足。因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不高,村民也不富裕。尽管村支两委实施了开源节流,全村群众也团结一致,积极给予支持,但仍然是杯水车薪。要实现自定的村级三

年发展规划,资金缺口巨大。

2、电力供应不上。**村各村组分布较散,电力线路长,全村只安装了一个变压器,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目前的供电能力不仅难以满足当前农村电器化日益普及的需要,更难以满足**村今后经济发展的需要。

3、信息渠道不宽。由于未开通宽带及有线电视,**村目前的信息渠道尚不宽广。**村群众主要通过手机、人工等渠道获取信息,导致有时获得的信息较为滞后,甚至过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村农副产品的外销,影响了**村经济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村是市县两级从多村中挑选出来的建设扶贫和“四深入”活动联系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具备优先发展的条件。在活动开展初期,我们建议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件事:

1、组建队伍,集聚合力。市委办作为联系**村的牵头单位,应及时组建驻**村建设扶贫工作班子。建议由市委副秘书长***任组长,市委政研室、市水利局、市卫生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市委办赴**县挂职的同志,市委政研室、市水利局、市卫生局分管领导,**县委办、**镇有关领导为成员。组建好工作班子后,要对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目标任务进行分工,调动参与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凝聚建设扶贫的工作合力。

2、深入调研,完善规划。我们此次的调研,是一个初步的、只针对全村面上情况的调研,因时间紧,并没有深入各村民小组进行更为详细的研究。建议“四深入”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再由市委办牵头,组织市委政研室、市水利局、市卫生

局及县委办、**镇有关人员,再次深入各村组宣讲政策、调查研究。要对**村三年(20xx年—20xx年)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等进行研究,并结合调研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搞好规划的纵横对接,理顺发展思路,确保建设扶贫有规可依、取得成效。

3、突出重点,推动发展。搞好**村建设扶贫工作,应认真落实市委开展“四深入”活动、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新村建设为载体,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农户能力提升和公共服务完善等重点,不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村民持续增收,促进集体经济持续增长。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应抓好乡村道路硬化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电力能源建设、现代通讯建设等。二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培育壮大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特色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突出重点产业、重点基地建设。抓住今年1号文件出台的机遇,以科技为支撑,重点发展油茶种植业,建设绿色环保农产品特色基地。利用已有基础,抓好以牲猪、鱼苗养殖为主的养殖业,建设规模化、现代化养殖场。三要加大劳务科技培训力度。坚持把培训农民、提高素质作为治本之策,全面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搞好示范带动,着力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四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建设扶贫的重要意义,并以身作则,做群众的楷模。积极发展一批思想素质好、觉悟高、热心公益事业的青年党员,特别要发现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

党员。加快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五要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健全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全村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搞好农村低保与建设扶贫有效结合管理体系建设,将农村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及时纳入扶贫范围,提高他们的生产发展能力。

 

第二篇:XX乡XX村的建设扶贫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XX乡XX村的调查报告

4月下旬,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广泛开展“深入基层解难题,支持帮助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我深入到XX乡XX村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讨论会、走访入户、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该村经济发展、基层社情民意有了充分的了解,并结合实际,对症施策,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

1、地理人口。该村地处XX县东北部,距县城28公里、乡政府7公里,紧邻桂东县沙田镇。辖2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96户,987人,土地总面积12435亩,其中山地面积10048亩,水面面积25亩,耕地面积1009亩(水田917亩,其中旱涝保收田200亩,旱地92亩)。全村共有贫困农户139户、394人,其中享受农村低保24户30人,开发性贫困农户15户66人。在贫困农户中残疾人12人,孤寡老人3人,缺乏劳动力农户7户,因长期患病致贫的农户6户,长期缺粮农户11户、43人。

2、经济发展。该村属于山区贫困村和集体经济空白村,农业经济基础薄弱,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水稻、蔬菜、小水果(杨梅、西瓜)以及外出务工为主。村内无厂矿企业,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20xx年,村民人均村收入为764元。

3、基础设施。全村水泥公路1.7公里,砂石公路2.9

公里;境内上坑水库及灌渠已在去年进行了整修,可解决2个村2500人的灌溉用水。人畜饮水困难涉及到4个村民小组,586人。

4、村级组织。全村现有党员24名。村支委委员5名,村委委员3名,平均年龄为50岁,高中以上文化的3人。现任村支部书记邓解林,47岁,有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群众威信较高,工作责任心强。村委换届选举定于4月底前完成,新一届的村委主任、村委秘书、计生专干正处于提名候选阶段。

二、XX乡XX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XX乡XX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交通基础设施滞后。该村位于106国道旁,且该村的通村公路基本开通,有一定的交通优势,但通组公路大部分都是砂石路,交通条件落后,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二)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为空白,村内无支柱产业、厂矿企业。

(三)农业产业发展缓慢。该村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品种单一,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差。20xx年由村支两委牵头实施了土地开发,主要种植杂交杨梅,但是由于技术指导未能跟上,再加上境内无加工企业,农业增产增收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

(四)医疗卫生条件落后。该村无村级卫生室,村民患病要到邻村或乡卫生院就医,村民最基本的初级医疗保健没有保障。

(五)人畜安全饮水困难。全村共有4个组586人(占全村总人数的59.4%)存在着极大的饮水安全隐患,雨天喝泥水、旱天没水用、农忙季节喝“农药水”。

三、帮扶工作对策

(一)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五个好”的要求,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建设,配合乡党委认真做好村委换届工作,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提高班子整体素质,着力增强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以及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力和引领发展、构建和谐、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五带头”活动,充分发挥全村24名党员在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中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素质。积极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和“三培养”工程,培养建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不断壮大骨干队伍的力量。三是加强工作机制建设。建立“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组织”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认真落实党

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完善村支部、村委会、村经济组织各项工作制度。

(二)以结构调整为抓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绿化荒山植树造林。引导和鼓励村民种植衫树等经济林木1000亩,2011完成500亩,20xx年完成500亩。二是扩大米辣椒种植面积。采取以奖代投形式,调动村民种植米辣椒的积极性,投入资5万元在去年300亩的基础上扩种200亩,使全村种植面积达500亩,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三是积极发展杨梅产业。对现有的500亩杨梅种植好、管理好,使其早见成效,形成一村一品,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小水果加工业,确保雨季农民增产增收不受影响。四是积极发展养殖业。鼓励村民养殖鸡鸭,发展庭院经济,拓宽增收渠道。扶持养殖大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以基础建设为重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硬化部分通组公路。争取项目资金,鼓励和支持村民筹集资金,分期分批对全村尚未硬化的通组公路进行水泥路面硬化,改善村民出行条件。投入60万元,对邓家至西岭、上寨2公里公路进行拓宽硬化。二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拓宽浆砌农业灌溉水渠,提高农田灌溉能力。投入12万元,对上坑水库左右干渠1公里进行拓宽浆砌。三是搞好卫生设施建设。修建村卫生室,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修建垃圾站,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投入13万元,

修建村卫生室,争取上级资金修建垃圾站。四是努力实施农网改造。多方筹集资金40万元,实施全村电网高压、低压改造,提高村民日常生活生产用电质量。五是着力改善人饮条件。对现有的蓄水池和自来水主管实施改造,切实保障群众生活用水。

(四)以共同富裕为宗旨,逐步减少贫困人口

一是以技术帮扶为先导。投入5万元开展技能培训、贫困农户的实用技术培训以及组织“两后生”参加职业学校的培训,提高致富能力。二是以资金帮扶为保障。投入10万元,对有一定致富能力,但缺乏资金的贫困农户,给予资金上扶持。三是以产业帮扶为主导。指导贫困农户发展一些投入少、见效快的短平快产业,增加收入。

(五)以文明和谐为目标,推动社会事业进步

一是大力推进民主管理。坚持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实行重大决策征求群众意见制度,推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和财务公,接受各方监督。二是大力弘扬新风良俗。深入开展“和美村庄”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引导,树立典型,遏制歪风,弘扬正气。三是大力保持村容整洁。完善《村规民约及村容村貌管理办法》,促使全村经常性保持清洁、整齐、美观,努力创建卫生家园、生态村庄。四是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宣传法律法规,倡导遵纪守法,落实计生政策,抓好森林防火,调处民事纠纷,维护社会治安。五是大力发展社会

事业。健全农村“低保”、“五保”和新农合等社会保障制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