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畜牧养殖的调研报告

关于荣昌县香江养猪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的发展,农村的致富带头人们开始了已他们自己的致富之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带动了本地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对此,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研.

一、调研安排

1、调研时间:20xx年7月8日9:00到11:30

2、调研地点:荣昌县香江养猪专业合作社

3、调研方式:面对面问答,查阅文献

4、调研主题:发展新农村的畜牧养殖,构建和谐社会

5、调研结果:荣昌县香江养猪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直接安排我们进行了会谈,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发展史和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建议

二、调研基本情况分析

此次调研选取的问题主要是:养猪场的历史,养猪场的规模,养猪场的收益,养猪场的常见问题,建养猪场的注意事项,养猪场的用药和防疫问题,养猪场的发展前景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管是预防用药、治疗用药还是药费合计都过高

小猪阶段就要注射疫苗,包括猪瘟,蓝耳病,链球菌病等的疫苗,母猪预防也得花钱,考虑到药费,有时候猪病了,就直接宰杀掉,损失很大。

2、畜牧技术方面水品存在差异

由于畜牧工作工资相对较低,还脏,累,臭,所以根本不好招人或者招不起人,导致工作人员水品有差异。

3、疫病形式严峻,养殖风险加大

蓝耳病,猪瘟,W病等瘟疫的爆发,对养殖业造成的损失无比巨大,甚至可能连场一起亏损。

4、饲养成本增加,行业宣传错位

饲料价格波动大,饲料品质不一,欺诈现象的出现等,使养殖风险加大

5、价格波动幅度大,养殖风险加大

猪肉价格与疾病和市场需求的关系重大,没有固定的保障制度,一旦面临风险,养殖户处境苦不堪言。

四、建议

我们认为养猪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一是完善行业基础信息统计、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对包括疫情、价格、存出栏

情况等行业基础信息要完善统计措施,建立科学化、透明化的行业信息发布公共平台,使业者能及时、准确地获取行业信息。

二是建立健全基层技术服务体系,保证基层养猪能被科学指导、合理饲养。

三是建立健全从上而下的培训体系和培训制度,使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均能得到相应的培训机会。

四是加大对适度规模养猪业的投入,制定和完善适度规模养猪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对适度规模养猪配套技术的研究、集成和推广。

五是加快建立行业风险规避体系,试点推行养猪保险制度和完善各项生产补贴政策,特别是病死猪无害化政府补贴政策。

六是加快建立健全行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

七是建立行业准入体系,限制技术力量不具备的场户饲养母猪等,避免其自身亏损的同时使行业风险加大。

 

第二篇:关于加快农民养殖技术培训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农民养殖技术培训的调研报告

舒大华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社会的小康。农民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农村科技进步,已成为畜牧部门的神圣职责。如何提高农民培训质量和效果,怎样解决农民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我们面对的新课题。根据德江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安排,于4月15日至25日组织畜牧股、市场信息股和畜牧技术推广站组成调研组,由我带队按照调研要求抽样到青龙镇、煎茶镇、复兴乡、共和乡、龙泉乡和荆角乡,深入农村开展问卷式调查,经过走访12个养殖小区、36个养殖大户,同时利用晚上8—1O点农闲时召集养殖小区农户(共80户)座谈,共发放问卷15O份,收回128份,通过统计、分析、研究,初步摸清了我县农民培训现状、影响农民培训的因素和农民对培训的意见及要求,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德江县农民养殖技术培训现状

近年来,我局紧紧抓住“科技”这把“金钥匙”,以科技培训为切入点,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认真开展实用养殖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了一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涌现出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促进了牧业增效、农民增收。据统计,全县每年开展实用养殖技术培训1 2 0 0人(次),各类科普宣传咨询培训1 500人

(次)。通过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经济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

1、培训单位基本情况

德江县畜牧兽医局为政府工作部门。全局在职职工84人,其中:管理干部23人,职员5人,专业技术人员54人,工人2人。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34人。

县畜牧兽医局内设办公室、人事股、兽医股、畜牧股、市场信息股、法制股等6个内部机构;下设草地畜牧发展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副科级机构和畜牧技术推广站、兽药饲料监察站、草地工作站、渔业技术推广站、渔政管理站、执法大队等6个职能站。20个乡镇均设臵畜牧兽医站,为县畜牧兽医局延伸单位,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全县畜牧兽医系统在职人员225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5人,初级职称162人,全县有村防疫员260人。

2、调查乡镇农民养殖技术培训情况:

调查对象主要是养殖大户、养殖小区的农民。调查结果(见附表)说明:养殖生产中直接参加或接受过我局专业技术培训的人数有89人,占69.5 3%,在这部份农民中,另外还参加过其它单位或乡村组织专业技术骨干“传、帮、带”培训的有44人,占49.44%,自

费出外学习的有11人,占12.34%。参加培训后在生产中基本能够运用养殖技术知识来发展生产的农民有66人,占66.67%。调查中,大多数农民希望我们今后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并经常上门指导生产。

3、养殖技术培训主要形式:①农民技术骨干培训:对部分养殖大户猪牛羊改良点公畜养殖户、养殖小区带头人,集中学习、出外参观,进行培训,每年培训约80人次。②科普培训。我局在养殖小区项目建设、整村推进、发展大户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结合养殖技术推广、扶贫、下乡活动,深入村组、农户,常年向农民开展技术指导、咨询,全县每年培训约15OO多人次。③养殖技术协会培训。我局根据养殖专业技术协会意见要求,组织农民进行培训,每年约培训农民500余人。目前这种协会在全县已发展到35个,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技术培训的新模式。④“院县共建”工程培训。我县自20xx年开始,畜牧局联合铜仁职院、贵大根据市场需要,对农民开展养殖专业技能培训。五年累计培训农民1200人。

二、影响农民养殖技术培训的因素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保证。实施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现在农民群众普遍认识到学用科技对提高生产效益,增加收益的重要作用,有迫切学习的愿望。但调查中发现,领导不够重视,缺乏培训经费,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现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和方法不够

完善,力量分散等,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我县还没有把农民养殖培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曰程。县委、县政府没有高度重视,我局也暂没有抽调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在个别乡镇甚至是一年都没有开展过培训,即使开展几次,也是应付的多,抓落实的少,更谈不上经费的投入。由于县财政紧张,没有将农民技术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我局也无财力投入长期、普遍开展培训。

2、培训单位技术师资力量薄弱。从专业技术队伍看,我县畜牧专业人员虽多,但其素质参差不齐,中级以上职称基本都是90年代毕业的,离现在也有近1 0多年了,基本不能跟上新时代,同时也没有及时得到知识更新,年纪大的未到外地开阔视野,没有受到专业院校新技术的培训,新技术的传授受到限制;新参加工作人员,也因缺乏实践经验,指导生产的能力差,培训农民的效果不理想。

3、农民文化素质和教育程度偏低。全县总人口49.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1O万人,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接受科技能力差,专业技术人员虽对其多次培训,但收效甚微,有的甚至还我行我素,培训几天后依然使用传统养殖方式,严重影响了养殖实用技术的推广进程。在抽样调查统计中发现,在1058名农业人口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62人,占5.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12%的O.32个百分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725人占6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1.72%的13.

72个百分点,农村的文盲271人占25.6%,高于全省平均11.5%的14.1个百分点。

4、农村劳动力弱化,农民接受养殖技术知识程度不一。我县农村劳动力多为老、少、妇,他们学习科技知识的效果差,接受科技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较低,直接制约畜牧科技水平提高。在接受调查的120名农民中,老人(60周岁以上,多数为男性)28人占21.88%,妇女44人占34.37%,60岁以下男性劳动力56人占43.75%(多数的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大多数为老人和妇女,接受能力差,不能学以致用。另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民受培训教育的程度也不一致,我县交通方便的村培训工作有声有色,而边缘地区相对冷落和不足。集体培训多,入户包户培训指导少,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的上门和入户指导的需求。

三、加快我县农民技术培训的措施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①我局将从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农民技术培训工作,把农民技术培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乡镇配合共同抓,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民技术培训工作的新路子。加强对农民技术培训的宣传力度,让农民能够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②充分利用政策宣传、市场引导、利益驱动等手段。通过广播、电视、简报、专栏、宣传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大力宣传农民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先进经验、优秀典型和实施效果,

大力宣传农民科技培训的目的与意义,鼓励、动员农民参加培训,营造科教兴牧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2、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农民培训针对性。①在培训前充分调研,摸清情况、精心组织,按需施教。农民技术培训工作要充分了解农民的需求,不能“一厢情愿”定题目,无论是制定培训计划还是实施培训计划,开展具体的培训,都要面向市场需求,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规模以及开展培训的时问作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进而明确培训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培训计划,以增强农民科技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②完善机制,多样教学。建立和完善培训的市场机制,开设农民技术培训示范学校,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农民技术培训是一种成人教育,因此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应该针对成人的特点,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的实际,应用成人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课堂讲课内容不容易记住。另一方面我们讲的也可能并不全是农民希望听的内容。

3、组建专业机构,多方筹措,整合资源,加大培训力度。成立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局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一是制定培训规划和内容;二是协调解决培训经费,做好后勤保障;三是统筹安排人员,做到集中培训在局里会议室,召集乡镇技术干部、养殖大户、小区、协会以及养殖爱好者,实行局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集中上课,再针对培训情况到实地现场培训,分类指导;四是利用院县共建聘请专家来我县上

课,传授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等;五是抽调系统业务骨干派到贵大或其他院校深造取经。

4、加大投入,提高农民培训的积极性。目前农民的收入还比较低,要农民出钱参加培训确实有一定难度。按照中央“多子、少取、放活”的政策,建议县政府应将农民技术培训所需经费列入公共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由县政府统筹安排落实。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和体制,使农民培训进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达到双赢的局面。

5、科学规划,认真抓好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在具体培训中,必须要坚持“高、广、实、活、严”五字方针。一是在培训的组织领导上要突出一个“高”字。要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协助抓,这样才能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抓,共同推进培训工作全面开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在培训的对象上要突出一个“广”字。要按照“一户一人学一技”的要求,对农民进行全面培训,以提高农民素质。同时,对那些真正想培训、愿意接受培训的人员,更要进行重点培训,让他们通过培训,先富起来,以此带动大家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三是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一个“实”字。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全县畜牧产业布局开展农民实用养殖技术和畜牧新技术培训,使之更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四是在培训形式上要突出一个“活”字。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民素质培训网络,

在培训方式不要拘泥于形式,可采取集中与分散、长期与短期、白天与晚上、送科技下乡与干部下基层、专家授课与现场操作、请能人进来与送农民出去以及养殖大户带动等灵活多变的有效形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五是在培训管理要突出一个“严”字。对培训实行目标考核制管理。不允许任何人为了完成培训任务,搞“花架子”,走过场,必须把培训质量和效果放在首位。

6、聘请专家教授长期到我县讲学。①随着养殖生态环境的改变,在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越来越多,聘请养殖行业专家教授使疑难能够得到及时解答,有效地减少经济损失 ②随着全县农民实用养殖技术的普及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县、乡、村养殖专业技术骨干的知识更新,高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和指导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更离不开行业专家教授的指导。

7、建立农民技术培训长效机制。①构建多种主体参与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构建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畜牧局为实施主体,村委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为组织者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立畜牧局为依托,乡、村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基础,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县、乡、村相互衔接、上下贯通的农民科技培训网络。②建立高素质的农民技术培训师资队伍。提高养殖技术培训的质量,是加快农民养殖技术培训的关键。畜牧局今后将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分批送出到贵大或外地参加较为全面的养殖技能师资培训,经过考核,挑选优秀的技术骨干,组成农民技术培训师资队伍。按计划分赴各乡

村,长期从事农民养殖技术培训。③完善农民技术培训考核、激励机制。把培训实施任务交给社会后,建立农民培训的考核,激励机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加强对负责技术培训人员的考核,不仅在培训数量上考核,更要重视对培训质量的考核,同时建立让农民学员参与的考核机制,对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效果好、成绩突出的技术人员进行奖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