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文化复兴的实践与创造——景德镇田野考察记

统文化复兴的实践与创造——景德镇田野考察记

方李莉

乐天陶社茶室中外陶艺家作品。王宇文摄

在景德镇工作的日本陶艺家的作品。方李莉摄

景德镇创意市集(见图)、陶艺街、三宝国际陶艺村等,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景德镇吸引年轻人创业的主要场所。张 雪摄

  景德镇是我的家乡,十几年前我曾写过一本书《飘逝的古镇——瓷城旧话》,因为我目睹自己从小生活过的景德镇正在发生剧烈的变迁,许多老的坯房、瓷窑被拆除,破旧的里弄被改造,一座陌生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向我走来,而我幼时熟悉的那座古镇正离我们而去。

  但今天,当我再次回到景德镇做研究,发现当年飘逝的古镇又回来了,市中心的政府大楼被拆除,重建了当年的瓷窑,还重建了许多古建筑、古街道。最令人惊讶的是,以前的十大瓷厂都已改制,瓷厂的旧址形成了一些类似北京798的艺术区,在景德镇周边的村庄也出现了众多的手工作坊和艺术家工作室——不仅有景德镇当地的手艺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的年轻学生和艺术家。在景德镇的高新区,我看到的不是大型的工厂,而是一些大型的手工业工场。我感觉飘逝的古镇又回来了,但绝不是原样地回来,而是又陌生又新鲜地回来了。

  景漂:年轻的文化力量

  近年来,景德镇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景漂”,指的是从不同城市和国家来景德镇定居或谋生的人。中国人大多熟悉“北漂”一词,许多年轻人来到北京这座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追寻自己的梦想,即使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也愿意在这座城市漂着。景德镇这座古老的城市,凭什么吸引了那么多年轻人特别是艺术家?他们也是到这里来寻梦的吗?景德镇这座传统的手工艺城市新的活力何在?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题目。于是,从20##年8月份开始,我带领几个学生和英国杜伦大学人类学家罗伯特·莱顿教授一起,在景德镇开始了田野考察。

  我们侧重调查了两个陶瓷艺术区:一个是离市区4.7公里的叫“老厂”的村庄,这个村庄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人开作坊,但未成气候。20##年以后,这里开始集中了一些下岗工人和周边农村到景德镇来打工的农民,通过十几年的学习与磨合,这些人成为了拥有手艺的工匠。正因为有如此的工匠资源和作坊,而且租金也相对便宜,因此从20##年开始,“老厂”就汇聚了60多家学生开设的工作室。

  这些年轻人基本都是全国各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他们的知识来自于学院教育,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学校学习的技艺远远不够,所以要依靠当地工匠在某些环节的帮助。而景德镇几百年来形成的不同作坊的分工合作制,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一需求。他们将自己无法完成的工序包给当地的作坊完成,而自己完成最富有创造性的设计与装饰部分。

  实际上,许多年轻艺术家以及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难以靠卖“高档”艺术品为生,因此,他们大多将艺术才能发挥到制作生活用瓷上,以满足追求精致品位的中产阶层。学生工作室做得最多的产品是茶具。这里的茶具除了茶壶和茶杯,还包括茶洗、茶勺、花插、香具、茶叶罐等与传统茶文化相关的配件。学生的产品和传统的产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更加个性化、艺术化。如大多数茶叶罐用新文人画装饰,并在盖上安一铜钮,让人眼前一亮。还有香具,不再是传统的香炉造型,有着各种不同的创意——有的被做成书卷型,有的被做成树叶型,虽然是新的设计,但又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很受人们喜爱。

  这里传达出的信息是,中国正在形成一种传统文化复兴的趋势——许多大城市的文化场所和一些家庭需要大量这种既传统又现代、具有艺术性的室内陶瓷实用品,这些实用品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生动体现,也在构建着一种新的人文环境。在如此背景下,现在景德镇不仅传统文化在复兴与发展,还借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链,支撑着当前景德镇的经济发展。

  瓷都:富饶的工艺资源

  我们考察的另外一个地点是景德镇雕塑瓷厂,这个工厂有点像北京的798艺术区,以前是一个国营瓷厂,现在被出租给当地的或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不同国家的工匠及艺术家做工作室,或开店铺、做艺廊。这里厂房宽大,租金不贵,最重要的是集聚了许多从雕塑瓷厂下岗的工匠,他们的手工技艺被许多艺术家看重。20##年,香港乐天陶社在这里建立了分公司,其主要的工作就是接待到景德镇来做陶艺的各国陶艺家,加强景德镇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乐天陶社不仅提供各种工作上的便利,还提供翻译者,从20##年至今,已经接待过1000多位国外陶艺家在这里搞创作。一些曾在乐天陶社做过驻厂艺术家的外国陶艺家,熟悉这里的环境以后,开始在这里开办自己的工作室,为此,这个地方逐渐成为外国陶艺家以及外地陶艺家较集中的地方。

  由于这里有由当地艺人构成的不同的服务行业,艺术家在这里创作非常方便,如奥地利陶艺家玛蒂娜所说:“在这里可以找到任何你需要的手艺人,他们对自己的领域非常精通,从拉坯、修坯,到上釉、勾花,他们可以帮助艺术家将最初的设想转变为成形的作品。”她还说:“景德镇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拥有我前所未见的陶瓷技术。” 日本陶艺家安田猛从20##年初来到景德镇,一呆就是十几年,几乎成了“景德镇通”。是这里的工匠,帮助他一起完成了许多高难度的艺术作品。韩国李仁镇教授曾在美国攻读陶艺专业,当时他认为美国是世界当代陶艺的中心,后来他发现美国的当代陶艺是受了日本的影响,所以他去了日本留学,再后来他来到景德镇做陶艺创作的交流,在这期间他发现美国和日本拥有的所有手工技艺和釉料景德镇都有,美国和日本没有的陶瓷手工技艺及釉料,景德镇还有。

  除了来自国外的艺术家,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陶艺家也纷纷来到景德镇。许多当代艺术家在景德镇建有自己的陶艺工作室,包括众多中国画创作者在内的艺术家也都愿到景德镇尝试创作。

  显然,景德镇吸引大家的,不是它的原料、窑炉等硬件设施,而是它千余年积累下来的手工技艺和手工生产方式。这些曾被人视为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在今天却成为了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不仅为当地的工匠传承和运用,还为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艺术家、年轻人传承,并以新的合作、新的文化再生产方式不断延展。今天,景德镇能够重新成为世界的陶瓷手工艺中心之一,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里是陶瓷手工技艺最精湛、釉色品种最丰富的地方。上千年的制瓷史,曾为皇家和世界不同市场制作精美瓷器的历史积累,是景德镇最重要的财富和资源,但资源需要有人利用,才能显示其价值。这些外来的艺术家以及年轻的学生,正是这些资源的重要寻找者和开采者。他们带着自己的想法和艺术观念来到景德镇,利用当地的材料以及工匠们的技艺进行艺术创作,在传承与发展了景德镇的传统手工艺的同时,又和当地工匠一起创造着景德镇的当代文化,这是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新的世界艺术图景。

  由此,我们看到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传统文化并没有离我们远去,相反,其在帮助我们建构今天的社会文化的同时,还在帮助我们看到通往人类社会的未来之路。如果人类能够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发展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文化之路,和区域性的独特的现代社会运行模式。同时,我们还能看到,中国民间的文化传统复兴正在形成一种明显的趋势,这一趋势将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形成中国自己特有的当代文化价值观,值得关注和研究。

 

第二篇:景德镇的陶瓷文化

景德镇的陶瓷文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景德镇的陶瓷文化

866 更新时间:2006-4-27

一、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素有“瓷器之国”之称。景德镇是我国陶瓷主要产地之一,制瓷历史悠久,闻名中外,享有瓷都之誉。郭沫若1965年在一首诗中写道:“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景德镇春秋时属楚地,秦统一中国后属九江郡,汉改属豫章郡,三国时属吴;东晋荆州剌史陶侃曾“擒江东寇于昌南”,遂于此地设镇,曰新平镇,意为新近平安之地。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镇置县曰新昌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为“浮梁”。据《郡县释名》:“以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也”,故称浮梁。因镇治所在昌江之南,又称昌南镇;又因此地镇民多以陶为业,故又称陶阳镇。 景德镇一名始于北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北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器,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瓷器。”(《景德镇陶录》卷五)景德镇由此得名。

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官方瓷业机构,专门负责烧造官府用瓷及官办贸易所需瓷器。瓷局代表朝廷,集中了人才、技术、原材料等多种优势,这对景德镇瓷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有力的促进。景德镇制瓷业在元代进入了一个创新时期,首先是制胎原料,采用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提高了烧成温度,减少了器物变形,烧造出颇有气势的大型器皿;其次是青花、釉里红的烧制成功,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结合更趋成熟,具有强烈中国气派与风格的釉下彩瓷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然后是颜色釉的成功,高温烧成的卵白釉、红釉、蓝釉,是熟练掌握了各种呈色剂的标志,从而结束了元代以前瓷器单一的影青釉和单一的刻划花装饰的局面。

明代初期,景德镇设御窑厂,专门烧造官府用瓷。为了保证御窑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官府把在战乱中失散的工匠又重新集中起来,使景德镇制瓷工匠的队伍和瓷业生产规模都空前庞大起来,“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正是当时极好的写照。明代的景德镇不仅官窑兴旺,民窑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了“官民竞市”的局面,这种竞争促进了瓷业的发展。此时的景德镇已成“天下窑器所聚??万杵之声殷地,炎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的江南雄镇。以成化斗彩为代表的彩瓷,是我国制瓷史上的空前杰作;永乐、宣德年间的铜红釉和其他单色釉的烧制成功,则表明了当时制瓷业的高度技术水平。景德镇明代瓷器既有釉下彩绘又有釉上彩绘,还有釉上与釉下相结合的斗彩,将我国瓷器装饰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清初,随着封建政权的相对稳定,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顺治二年手工业“匠籍”的废除,国外对中国瓷器的需求量的增加,使景德镇瓷业生产在清代前半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代表了整个时代的水平。自康熙十九年御窑厂正式恢复到乾隆中叶,瓷业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制瓷技术更趋娴熟精湛,品种尤为丰富多采,高低温颜色釉“精莹纯全”,珐琅彩、粉彩精细秀雅,特别是康熙的青花、五彩、三彩风格别致,雍正墨彩朴素清逸,乾隆的青花玲珑和瓷雕等工艺瓷巧夺天工。造型精巧、装饰绚丽、瓷质莹润三者兼备,构成了康雍乾三朝瓷业的辉煌成就。此时,景德镇瓷业进入了黄金时代。

鸦片战争以后,景德镇瓷业逐渐萎缩衰败,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景德镇瓷业才重新焕发青春,又走向繁荣振兴之路。

二、

瓷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是古代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结晶。瓷器源于陶器,又精于陶器。在人类历史源流中,陶器的出现,并非某一地区先民的独创,它是史前文化的一个普遍现象,而瓷器的发明,历史已经证实,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创造。到东汉时期,我国最早的瓷器已经脱胎而出,自它问世以后,我国由南到北相继出现了烧瓷的窑场。

景德镇开始制作瓷器以前曾有过制陶阶段,“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浮梁县志》)。据清人蓝浦《 景德镇陶录》:“(景德镇)水土宜陶,陈以来土人多业此。”可知景德镇于南北朝时的陈朝便有了瓷业烧造。根据目前发现的古代窑址和出土实物考察,景德镇至晚在五代时期已经开始了瓷器的烧制。景德镇制瓷业历经千年而长盛不衰,这在世界陶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她虽然不是瓷器创造者,但却以集大成者的风姿,以高度的瓷业成就,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陶瓷文化。

景德镇陶瓷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从瓷器烧制方面考察,主要表现在质地、造型、装饰三个方面。

景德镇瓷器质地有四个特点: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景德镇陶录》记载:唐武德中(公元618-626年),镇钟秀里人陶玉,制成“土埴白壤,体稍薄,色素润”瓷器,载入关中,且贡于朝,被称为“假玉器”。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朝廷诏新平民霍仲初,制瓷进御。霍为镇东山人,所造瓷器“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一个称为“陶窑”,一个称为“霍窑”,所烧制的瓷器都是质薄、色素,一个称为“假玉器”,一个称为“莹缜如玉”。宋代出现的介于青釉与白釉之间的宋影青瓷,便已进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艺术境界。又如景德镇的薄胎瓷,薄如蝉翼,轻若绸纱,透明如镜,洁白如玉,击之声如磬,清脆悦耳。

在造型方面,有圆器与琢器两大类别,圆器专指在辘轳车上制作的盘、碗等圆形品种,以杖拨车,轮转成型,效率较高,厚薄均匀;琢器即琢磨之意,有轮车拉坯,也有模印镶嵌,制品包括缸、瓶、坛、罐、壶、盅等立体或方形品种,式多奇巧,制法各异。除圆器、琢器之外,在造型方面还有一朵奇葩--瓷雕。景德镇的陶瓷雕塑,依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圆雕、捏雕、浮雕、镂雕、锒雕等种类,具体品种则不计其数,从陈列美术品、玩具到生活器皿,无所不有。景德镇所生产的陶瓷雕塑,瓷质光洁,造型优美,千姿百态,魅力无穷。

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从装饰方面集中体现了景瓷的艺术成就。

青花瓷属釉下装饰品种。其瓷胎骨细腻,晶莹柔润;其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其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该瓷一向被人们誉为“人间瑰宝”,居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青花始创于元代,至明代已臻成熟,分别创出了“宣(德)青凝重、成(化)青雅致、嘉(靖)青幽清”的独特风格;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青花瓷器器型更为复杂,装饰更为丰富。青花工艺多种多样,常见的主要有手绘、贴花和印花三大类。手绘的青花瓷,画面生动活泼,属青花瓷中最为珍贵的品种;贴花的青花瓷,图样清晰,规格统一;印花的青花瓷,线条简练,画面规整。青花纹饰丰富,品种俱全。自古以来,景德镇所产的青花瓷器倍受国内外人们的宠爱。据传,十五世纪的萨克森国王,为取悦于新选的王后,竟用四队近卫军向邻国君主换回十只青花瓷瓶。

青花玲珑瓷又称“米通”瓷,外国朋友则称它为“嵌玻璃的瓷器”。这一品种,是在同一件瓷器上,即绘有青翠欲滴的“青花”,又布有碧绿透明的“玲珑”(镂孔),二者和谐地融为一体,互相衬托,相映生辉。制作这种瓷器,是一门十分精细的工艺。制作时,艺人需先用小刀在泥坯上细心地刻出各式各样的镂孔,再填入玲珑釉料和配上青花纹饰,然后入窑焙烧。青花玲珑瓷为景德镇所独创。据文献记载,明永乐年间青花玲珑瓷便已问世。

粉彩瓷始创于清康熙晚期。粉彩是釉上彩的一种。彩绘时先在白瓷釉面上勾成图样,再填上一层“玻璃白”(一种含有铅、硅、砷元素的画料),然后用彩料描绘洗染,入彩炉烘烤而成。粉彩画面线条纤细秀丽,形象生动逼真,色彩粉润柔和,富有立体感。粉彩的技法多种多样,既有简洁洗炼的写意,又有严谨规整的工笔。其精细处,刻划入微;豪放处,潇洒秀逸。1965年,郭沫若到景德镇参观,吟诗赞颂粉彩技法“画比荆关字比苏”。粉彩的图案装饰形式丰富多采,有单面彩式、双面彩式、边脚图案式、散点折枝式、吊灯洋莲开光式等。粉彩瓷品种繁多:有碗、盘、杯、瓶、坛、缸等单件品种,也有餐具、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屏风等配套品种。有小至几厘米的瓷瓶,也有高至数米的瓷瓶、口径大至一米的瓷缸和长达十多米的壁画。

颜色釉瓷,系用铁、铜、钴、锰等氧化物,配制成不同的色料,施于泥坯或瓷胎之表层,经高温或低温焙烧而成的一种瓷器。这类瓷器釉面斑驳璀灿,呈色五彩缤纷,被人们赞之为“人造宝石”。景德镇所烧制的颜色釉瓷品种多达百余种,如祭红釉瓷,其瓷面的釉色似初凝的鸡血,深沉安定,莹润均匀。祭红釉瓷为景德镇所创制,因古时皇室常以它作祭器,故称之为“祭红”。又如三阳开泰釉瓷,其瓷面的釉色为:在乌黑闪亮的釉面上,呈现出三处扁圆形的红釉,红釉四周喷射黄、青、绿各色光芒,恰似三颗太阳喷薄而出,故称“三阳开泰”。易经上有“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之说,意为冬去春来,阴消阳长,万物复苏,古人把上述釉色称为“三阳开泰”,寓有“三阳开泰运,五福转新机”的祝祷之意。

三、

19xx年,国务院正式命名景德镇市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制瓷成就和贡献外,保存完整的古代制瓷作坊的部分遗址、古窑和与制瓷有关的古代建筑也记录

和反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保存下来的古窑有:湖田古瓷窑遗址、南市街古瓷窑遗址、白虎弯古瓷窑遗址、黄泥头古瓷窑遗址、柳家弯古瓷窑遗址、御窑厂遗址等。湖田古瓷窑址位于市郊南山山麓的湖田村,其范围约四十万平方米,是景德镇古瓷窑遗址中烧瓷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处。瓷业兴于五代,经宋、元至明中叶结束,持续生产达七百余年。从其范围内的堆积物来看,有五代、宋、元、明遗物堆积,五代堆积物中以白釉瓷器为佳,宋堆积物以影青刻、印花为主,元以黄、黑为多,明以青花瓷为主;马蹄窑、琵琶窑、葫芦窑等大窑炉散布各处;其遗迹和遗物,集中地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由初级到高级的历史进程。南市街古窑址范围数万平方米,是景德镇境内规模仅次于湖田窑的古瓷窑遗址。遗物上溯五代,下至元初;产品器型精巧,釉水晶莹,多有精美的刻划花和印花;装烧形式有支钉迭烧、匣钵仰烧和支圈复烧等多种。御窑厂遗址,在市中心,厂跨珠山,周围约1.5公里。御窑厂是专门生产宫廷用瓷的,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有窑20座,到宣德年间增至58座,规模宏大。窑的种类有风火窑、色窑、大套缸窑、匣窑、青窑等。御窑长期与民窑竞争,对促进景德镇瓷业发展有一定作用。高岭古瓷矿遗址,位于东乡高岭村。远在南北朝时,这里就出产优质造瓷原料高岭土。在元、明、清历代史料笔记中多有记载,明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炬》中所记述的出糯米土的高梁山,即指矿区高岭山。在高岭村至今仍保留着明代万历至清代雍正时期有关开采高岭土的石刻,存有不少明、清矿坑遗迹,以及一丘丘雪白的尾砂堆,最厚处达50米。“高岭”一名,已成为全世界制瓷原料的通用术语。

景德镇市区内保存着不少与制瓷有关的古代建筑,从建筑学的角度显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龙珠阁,位于珠山之顶,是明、清御窑厂的重要标志。阁始建于唐代,称聚珠亭。宋代修茸一新,称中立亭;明代万历初重建,称环翠亭;明代天顺间改建,称朝天阁;清代改称文昌阁;1925年重建,称龙珠阁,此名一直相沿至今。龙珠阁已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徽。

师主庙,座落在珠山东侧的龙缸弄地段。相传师主庙是为纪念晋朝人赵慨而修建的。赵慨生于西晋,东晋时官至五品,先后在福建、浙江、江西任职。他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后为奸臣所害,降职贬官,隐居于景德镇。在镇时,他运用在浙江了解和掌握的越窑制瓷烧造技艺,对景德镇陶瓷的胎釉配制、成型和烧炼等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为发展瓷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尊敬、爱戴他,称他为制陶“师主”,在他死后,专门建庙祭祀,把他当成“佑陶之神”供奉。佑陶灵祠,俗称风火仙庙,设在原御窑厂内,为祭祀明代陶工童宾之祠。童宾,又名广利,景德镇人。《浮梁县志》载:“万历间,内监潘相奉御董造,派役于民,童氏应极,大族人惧,不敢往,神毅然执役。时造大器,累不完工,或受鞭棰,或苦饥荒,神侧然伤之,愿以骨作薪,丐器之成,遽跃入火。翌日启窑,果得完器,自是器无弗完者。家人收其余骸葬凤凰山。相感其诚,立祠祀之。”现庙已毁,其墓还在。师主庙、佑陶灵祠反映了景德镇行业神崇拜的风俗。

天后宫,位于市区戴家弄一侧,系当年福建会馆所在地。景德镇地处内地,何以要祭祀这位海上女神?据说,古时福建有位瓷商,一次贩运景德镇瓷器去海外,船行途中,突遇狂风巨浪,眼看要遭灭顶之灾,绝望中瓷商大呼天后保佑。天后果然显灵,使商船转危为安。重抵景德镇后,瓷商为报天后救命之恩,遂以全部资财为天后建宫。天后宫记录了景德镇瓷器对外贸易的史实。

景德镇还保留了明代瓷器街、三闾庙街和一批明、清古建筑。明代瓷器街在市区麻石弄,为明末清初形成的瓷器交易场所。史载:“瓷器街颇宽广,约长二三百武,街两旁瓷店张列,无器

不有。”三闾庙明代古街,位于昌江与西河的交界处,为古代鄱、浔、都、徽诸州通往景德镇的必由之路。从五代起,四川、河南、安徽就不断有人迁居于此。至清代,这里仍是交通方便,商业繁荣的集镇。三闾庙街古时曾是舟船云集的码头,由数百块两米长的条石砌成的台阶直抵河面,迄今保存完好。清代康熙年间,这里有四条大渡船往返于市区之间。当年水路交通和商贸往来的盛况,由此可见一斑。这些历史遗存,为考察、研究瓷都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