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家坪乡关于生态林业发展的调研报告2

钱家坪乡关于生态林发展的调研报告

生态林是指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主要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简单的说生态林就是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的森林,主导利用森林的生态功能。近期,通过走访群众,实际调研,考察了解了钱家坪乡生态林的情况,并对生态林的发展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1 钱家坪乡基本情况

1.1概况

钱家坪乡地处鼎城区的最南端,毗邻桃江、安化、汉寿三县。共有土地面积116540亩,其中林地面积82465.5亩,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56363.7亩,辖17个行政村。钱家坪有耕地面积15959亩,148个村民小组,3876户,有农业人口14734人,密度为184人∕K㎡。

1. 2结构

地类结构:生态林总面积56363.7亩,其中林地51825.7亩,疏林地12亩,灌木林地1276亩,未成林地3250亩。

林种结构:全乡生态林地56363.7亩,全部为沅水一级支流沧水河源头的水源涵养林。

树种结构:有楠竹44093亩,占78.23%,杉树 11596.2亩,占20.57%,其它 674.5亩,占1.2%。

地貌结构:全乡林主要分布在低山丘林和山岗区,其中低山丘林39454.6亩,占70%,山岗区16909.1亩,占30%。

1.3 社会经济条件

钱家坪乡从公益林实施以来,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50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4941元,人均林业收入3523元,经济增长对比20xx年翻番。全乡经济活动主要有竹跳板加工、竹扫帚加工、黑山羊养殖、生猪养殖,规模达到3410户,总收入达到3920万元。气温变化相对常德其他非山林地区变化较小,年温差变化不超过30度,最近十年温差变化基本一致。 2 生态林发展的现状

2.1林地利用现状

据近调查,全乡林业用地82465.5亩,占整个乡的总土地面积的70.77%,其中有林地59548.5亩,占林业用地的51.10%;疏林地12亩,占0.01%;灌木林地11827.5亩,占10.15%;未成林造林

地8961亩,占7.69%;无立木林地2116.5亩,占1.82%。森林覆盖率65.24%,林木绿化率68.09%。

2.2森林资源现状

该区域生态公益林面积56363.7亩,占有林地面积82465.5亩的68.35%,林分活立木蓄积7.78万m?,其中生态公益林蓄积3.48万m?,占44.8%,楠竹立木总蓄积790万株,其中生态公益林蓄积760万株,占96.2%。

3生态林建设取得的成效

3.1生态环境成效显著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社会安全,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钱家坪地属常德最南端,又是鼎城的主要林区乡,其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森林生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造林就是造水,同时,借中央解决安全饮水工程的东风,乡里自来水工程已在建设之中。近年来,乡政府把生态林发展放在重中之中的位置,坚持退耕还林,禁止陡坡开荒,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已初步取得较好的成效。20xx年以来,全乡已累计投入造林资金1910.8万元,共完成大面积造林0.93万亩,其中进行贷款造林0.15万亩,退耕还林0.29万亩,完成四旁植树13.72万株,义务植树0.867万株,强了生态林的水源涵

养和功能。目前,已初步完善了全乡的生态环境现状,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面积达1.5万亩以上。

3.2生态林建设成果丰硕

一是生态效应。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基本成为常德南部的天然屏障,纯天然氧吧,真正成为了绿色的林海,生态环境好了起来。初步测算,林区每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700万吨,释放氧气500万吨,可以有效的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是经济效应。以所属林区生产的林木为原材料,引进项目技术,使林木产业附加值大大增加,乡就业率不断升高,老百姓不用外出务工,在家就能工作、增收,从而使得家人团聚、幸福安居,幸福指数大大增加。三是社会效应。钱家坪乡生产的竹木加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使知名度大大增加,进一步的为林业项目的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品牌基础。

4 存在问题

4.1生态林绿化总量还不足

从目前的生态林建设情况看,有林地面积占公益林总面积的比例相比之下还很低,绿化总量小,另外生态公益林中,生态林地面积56363.7亩,占林地面积的68.35%,建设任务仍很艰巨,需要进一步加大生态林建设工作力度,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生态公益林绿化总量不断增大。

4.2生态林防护效益有待提高

一是生态林防护效益不高,林地利用率低,防护功能弱;二是从目前树种结构看,仅有楠竹、杉树等较少的几种,结构较单一;三是从建设结构看,没有完全形成乔灌草复层异龄结构,存在纯林、单层林多,混交林、复层林少的问题,防护效益和防护功能不强。

4.3生态林管护投入有待加强

在全乡的生态林建设中“重造轻管”的问题仍存在,造林投入较多,管护投入较少,形成“春天栽树轰,秋后管理松”的现象,对森林资源的管护还没有完全引起高度的重视。 4.4生态林发展机制需要完善

争取退耕还林项目的面有限,农民又缺乏富余资金,加之林地经营权流转困难,林权抵押和林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易吸纳民间资本投入林业生产,加快林业发展困难。保障机制欠规范,生态林保护、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缺乏有力保障,发展林业面临困难。

5钱家坪生态林发展具有的优势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竹木资源丰富。全乡经济建设日异月新。金星竹业、云峰木业等大型竹木加工企业相继落户钱家坪,生产的竹夹板、木模板销往全国各地。小型竹木加工企业多家,个体手工业加工户,从业人员人多,生产的竹筷、竹跳板、烤火架、楼梯等产

品供不应求,全年产值几百万元。形成了具有山区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粮食、山羊、生猪、家禽等产品亦很丰富。

通讯设施:交通便利,国道穿境而过,乡村公路网络覆盖全乡。通讯发达,交通便利。投入近千万元的移动通信覆盖全境,电信光缆送到了千家万户,新建硬化水泥道路达到30公里,207国道、常邵高速穿境而过。

经济建设:经济活跃,市场繁荣。境内“金星竹业”、“云峰木业”、“哈佛门业”纷纷落户,“竹”、“木”加工业达到48家,全区最大的黑山羊与肉鸡养殖基地、养猪大户彼彼皆是,这些构建了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基地为纽带,以专业市场为销售网络的经济格局。 思想活跃,民风纯朴,环境宽松,是各路商贾兴业的好地方,是各路游客休闲的地方。

6 钱家坪生态林发展的规划设想

钱家坪生态林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关乎着整乡的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和质量,因此,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以生态优先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分布、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实行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突出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6.1大力实施森林环境保护工程,建立以天然林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这项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森林环境的保护和森林保护环境。可通过森林自然保护区和建设林工程来达到此目标。一是利用现有郁闭度

高、效能好的林区,抓紧申报,尽快列入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已确定的生态林严禁任何形式的采伐和利用。对稀疏林地实行封山育林,增加森林的郁闭度;二是建立生态自然保护区,维护林区的自然生态平衡。

6.2进一步搞好乡辖区生态林造林规划 。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划定区域,分类指导。对于整个林区可划定核心区、外围区和特定区,并根据山、丘、平不同的地类和不同林种林相采取不同的保护和建设措施。对于山、丘、平不同的地类和植被,可采取不同的造林方式和方法,实行封、造、改相结合的造林措施;对15°以上的陡坡禁止开荒种粮,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6.3依靠科技进步,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的营林技术 。品种单一、造林技术落后是影响生态林功能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开展钱家坪生态林发展中,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打造优质高效的体系。一是要引进推广树冠密、保水保土能力强的乔、灌、草品种,例如常绿的松和树冠高大的杨,对适宜本地生长的板栗是最佳的生态经济型树种;二是推广抗旱造林新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三是开展多种造林模式研究,采取不同的树种、不同的密度、不同的混交方式和立体种植等,探索最佳生态林造林模式,提高生态林的效能;四是监测林区周围森林面积、蓄积的消长变化、环境变化、森林病虫害发生、森林火灾发生等方面的情况,及时掌握库区生态环境状况,对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能够早发现,及时采取措施,把损失降低在最低限度;五是

搞好生态林工程与林业技术推广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确保造林质量,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

6.4依靠科学技术,采取生物农药防治法。 我乡林区的林木树体高大,森林害虫较多,防治和管理较为困难。对此类林木宜采用生物农药防治,使用时尽量稀配药液,时间上选准最佳防治时期,即采摘前20天以上施用。生物农药药效长,残留期短,害虫抗药性弱,防治效果好于常规化学农药,这样既环保,又保护环境,从而能更好的保护好钱家坪的生态环境。

6.5以项目为支撑,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凑集资金方面,应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齐上的原则,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生态林发展是发展我乡经济的一个重大工程之一,我们要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利用好资金,建立一批高标准、精品、样板示范工程,带动全乡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向上积极争取资金对我乡生态林体系建设加大对资金的投入,适时利用山区扶贫开发、贷款、以工代赈、退耕还林、等方面的资金,用于生态林的发展。运用市场机制吸纳社会资金,通过对乡区域内的“四荒”资源的拍卖、承包、租赁等形式进行改制,吸引有能力开展经营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和个人投资建设小林场、林业加工厂等建设,扩大资金来源。

6.6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林木管护。林业发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毁林严重,管护跟不上。各地要认真宣传《森林法》等一系列林业法规政策,实行严管重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依法治林,依法

制止人为破坏森林资源。各乡、村都要建立护林组织,制订切实可行的护林公约,林业、公安部门要密切配合,及时查处毁林事件,打击破坏林木的犯罪分子,保护林木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林业生产的正常秩序。

 

第二篇:关于岳西县生态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生态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

(讨 论 稿)

为加快我县生态旅游的发展步伐,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县政协组织相关界别政协委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调研组,于年前分别到县内有关乡镇和县有关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听取了部分乡镇、涉旅部门和行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为拓宽思路,调研组专赴本省石台县和河南栾川县,学习考察了外地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综合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领导下,积极顺应全国生态旅游迅猛发展的态势,充分发挥我县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着力实施“做活旅游”发展战略,使全县生态旅游资源得到了较快的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初现雏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景区开发步伐加快

自98年以来,我县相继开发了司空山、妙道山、鹞落坪、枯井园、天仙河、茅山大峡谷、明堂山等自然生态景区和禅宗文化景区。保护和抢修了中央独立二师司令部旧址、请水寨暴动旧址、王步文故居、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等红色景点。特别是去年 1

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引来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实力强的大客商,加快了景区开发建设步伐。投资1.2亿元的驮尖风景区、5000万元的天峡风景区正在建设中;香港旭日集团投资1亿元开发司空山项目已经启动。石关体育综合训练基地扩建项目和小河南古村落开发项目正在规划设计中。司空山、妙道山、明堂山、天峡等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被列为省“861”计划。

(二)服务功能逐步提高

一是通达能力明显改善。过境济广高速即将贯通,岳武高速已被省发改委批准立项,318国道和211省道正在改造,我县外通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兴建、改建了318国道至明堂山、妙道山,天仙河至妙道山、河图至凉亭坳等景区与主干道和景区间的公路,提高了景区可进入性。

二是接待能力有所提高。目前,全县城乡拥有大小酒店(旅社)30余家(其中:达四星级1家,达三星级3家),农家宾馆(含农家乐)40余家,还有一些星级宾馆正在规划建设中,吸纳游客能力得到提高。

三是县城建设步伐加快。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为做靓县城,把县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来抓,先后实施了衙前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路改造硬化工程,街道亮化工程,南园桥彩虹工程,城西广场绿化工程,滨河东、西路建设工程。天堂西路工程已经启动。随着这些市政工程的建设,改观了市容市貌,提升了城市品位。

2

(三)产品档次渐进升级

以创建活动为载体,景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司空山、中央红军独立二师司令部旧址、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和明堂山风景区已通过AAA级景区验收。扶持发展了一批农家乐示范户(其中省级1户、市级2户、县级20户),发展小型娱乐服务业数十家。岳西县被省环保局评选为“安徽省首届十佳环境优美县”,店前镇、响肠镇已被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优秀旅游乡镇”。响肠镇被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通过创建活动促进了景区软硬件建设,提升了旅游产品档次和水平。

(四)宣传促销力度加大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为加快我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多次赴上海、南京、武汉、合肥等大中城市举办旅游推介会,积极参加各级各地旅游交流会、研讨会、报告会,特别是去年成功创办了“大别山(安徽.岳西)映山红旅游文化月”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跃,影响较大,较好地宣传了岳西,提高了我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综合效益开始显现

随着明堂山、司空山、妙道山、鹞落坪等景区景点的开发开放,不仅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据调查,20xx年接待游客32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近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60%。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吸纳了一部分劳动力就业,特别是景区景点附近农民,通过办农家旅社、售农副产品、为旅游服务等,走上了就地转岗、发家致富之路。

3

二、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认为,我县生态旅游业虽有较大发展,但与生态旅游资源大县的地位太不相称,与“旅游经济强县”还有较大差距,与省内外一些同类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态势相差较远。我县生态旅游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发展速度不快、水平不高,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1、思想认识不够。一部分人对发展旅游在认识上还有差距,对生态旅游发展的潜力认识不足,对旅游在县域经济中的拉动作用认识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片面。一提到发展旅游,就认为是旅游部门的事,存在与己无关的思想。二是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岳西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没有黄山、天柱山那样高的品位,人文景观虽有司空山——二祖道场,但没有三祖、四祖、五祖那么大的名气,对发展旅游业缺乏信心。三是急功近利。一些人只注重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对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已致有的旅游景点、有的珍稀物种遭到人为因素的破坏。

2、旅游产品总体档次低。近几年来,我县旅游虽招来了一些商,投了一些资,开发了一些景点,但至今还没有培育出一个高档次的精品景区。目前,我县对外开放的景区景点普遍存在“散、小、弱、差”问题,市场竞争力非常有限。一是星级旅游产品少。目前我县对外开放的景区中国家级景区少,没有一个AAAA级景区。二是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深,特色不鲜明。一 4

些山水景点有看头、没说头,文化景区有说头、没看头。司空山冠有“中华禅宗第一山”的美誉,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慧可大师是中华禅宗第一人,在全国和东南亚影响很大,但其丰厚的禅宗文化内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其名气不仅与一祖寺无法比,就是与三祖寺、四祖寺也相差甚远。三是旅游产业链短。景点比较松散,缺少项目支撑,特别是“购”和“娱”相当弱小,游客享受不到 “白天游景点、途中能购物、晚上有娱乐”的“一条龙”服务,逗留时间短,消费很单一,对服务业的拉动和辐射力不强。

3、基础设施不配套,综合服务能力弱。由于投入不足,我县旅游基础设施不配套,服务功能不完善,硬件不“硬”。一是交通不顺畅。部分景区的道路等级低,各旅游景点间通达力不够,尚未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可进入性差。二是县城服务功能不完善。目前城区由于投入不足,建设档次不高,文化品味低,公共设施不配套,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休闲娱乐会所。

4、发展环境不优,开发建设速度慢。在政策层面上,我县虽出台了一个很好的文件,但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不到位,支持和服务旅游业的大氛围尚未形成,软环境不“优”。一是缺乏有力的协调机制。虽成立了由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旅游协调指导委员会和若干个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遇到问题协调难。二是政策措施不健全。我县现已开发的景区,由于政策措施不配套,存在管理缺位或不到位现象,造成一山多主、管理体制不明、隶属关系不清,导致有的景区投资商已多年取得了开发经营权,但就是不愿投入,粗放经营,停滞不前。有的景 5

区存在权属者与经营者的矛盾,缺乏一个有效的政策措施协调,影响了景区开发建设的速度。

5、宣传促销效果不明显,客源市场小。近年来,我县旅游在宣传促销方面下了一些功夫,做了一些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总体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我们认为,首先是旅游产品定位不够,没有一个真正喊得出、叫得响、感染力强、体现岳西个性的旅游主题形象口号。其次是宣传造势整体性、全局性意识不强,各景区景点缺乏共创品牌、联手促销意识,配合不够,力量分散,主题不明,效果不佳。第三是在强势媒体做广告的少,就是本县的宣传媒体也是做商业广告的多,做旅游宣传的少。

6、人才匮乏,经营管理水平低。目前,我县旅游管理队伍薄弱,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缺少既懂旅游经济又懂旅游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优秀的营销人才和有市场头脑的经纪人,策划、开发、管理等水平有待提高。

三、加快我县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县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把“生态立县”作为“五大战略”之首,把“做活旅游”列入“六大举措”之中,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旅游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定位。因此,要促进我县生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更加切实有力的举措,着力把我县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度假、避暑疗养、宗教朝觐、观光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真正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县到旅游经济强县的跨越。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6

(一)统一思想认识,坚定旅游发展信心

1、更新思想观念。在人类面临生存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风靡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它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据权威测算,旅游业投入增加1元,国民生产总值增加4元,新增1个就业岗位,可拉动相关产业增加5个就业岗位。我县境内山青水秀,生物资源极为丰富,专家称为“是一座生态保存发育完好的天然花园”,被国家、省评定为“国家级生态县(区)”、“安徽省首届十佳环境优美县”,良好的原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内部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生态旅游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后发优势。因此,我们要审时度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发挥优势,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发展我县特色生态旅游业。

2、明确发展思路。全县上下要强化“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不断提升旅游对相关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龙头带动功能为目标,以高起点搞好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精品景区(点)、创建理想旅游目的地为重点,以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为原则,以强化组织领导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全面实施“做活旅游”战略,强力推动旅游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要把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纳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强化政策引导,创新运作机制,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上规模、上档次。要坚持以高起点规 7

划和具体详规指导开发,以资源整合达到深度广度开发,以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借助外力推动开发,以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环境引导和促进开发。

3、把握发展方向。突出生态、红色、禅宗、温泉四大特色,精心打造红色基地、山水景观、禅宗圣地和沐浴中心。把养生休闲避暑度假旅游作为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推进以“三山(司空山、明堂山、妙道山)、两水(天仙河、天堂湖)、一城(县城)”为重点的旅游开发建设,着力把我县打造成中东部地区最理想的休闲度假胜地,实现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强势的转变,使生态旅游业成为对县域经济增长拉动力强、贡献大的主导产业。

(二)坚持党政主导,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生态旅游业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产业,要使其健康快速发展,党政主导是关键。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生态旅游业放在“一把手工程”、“一号工程”的重要位臵来抓,加强和健全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总指挥,县四大班子相关领导为副总指挥,县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坚强领导班子,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全县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统一协调解决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把发展旅游工作纳入有关乡镇和部门的年度工作指标考核体系。各相关乡镇和部门要把发展旅游工作摆上位臵,成立组织,建立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2、营造发展氛围。要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我县新的经 8

济增长点来加快培育,象抓工业经济一样来抓旅游经济,象抓园区建设一样来抓景区景点建设,强力营造“做活旅游”的战略氛围。

3、召开兴旅大会。建议在适当时机,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全县旅游发展大会,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动员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推进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每年召开一次全县旅游工作会议,总结表彰上年工作,部署安排下年工作,解决紧要具体问题。

4、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岳发[2007]40号)的文件实施细则,加大贯彻执行力度,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特别是要切实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制定出台财政、土地、金融等方面优惠政策,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业,推动旅游企业上规模、上等级。鼓励和支持乡镇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和扶贫开发,大力发展特色动植物观光园和农家乐。灵活放宽土地政策,吸引大中城市有识之士来我县按规有序建造“都市外的家”。

5、建立监督机制。要加大督办力度,抓好重点工作和重大建设项目的责任落实、任务落实,加大督查力度,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抓紧组建旅游协会和涉旅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自律作用和推介促销作用。

(三)强化规划管理,打造特色旅游精品

河南栾川的实践证明,旅游经济发展具有超常规、跨越式的特征。一个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在于发展的先后,而在于 9

对品牌战略的运用,许多地方由于一两个品牌的成功运作,而成就了大旅游的目标。尽管我县旅游业总体水平滞后,但只要集中精力、财力和人才,抓好核心景区和重点景点建设,就可以实现带动全局发展的目标,从而把我县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1、强化规划管理。开发旅游资源,要遵循“先规划、后建设”和“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为主”的原则,我们要把旅游发展规划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做到与城镇建设、土地利用以及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文化等产业规划相衔接。旅游规划必须在拓展旅游功能和突出生态、红色、禅宗、温泉四大特色上下功夫,整合资源,串点成线,形成精品。各景区也要下功夫搞好景区内的景点设计规划。强化规划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旅游资源开发和硬件建设,必须符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坚持没有规划不准上项目、规划不通过论证不准实施、项目不经审批不准动工的“三不准”原则,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和破坏性建设。特别是对那些占有资源乱开发和不开发的经营者,要及时督查和纠偏到位,达不到限时要求的要坚决强力收回经营权,确保全县旅游资源在政府统一规划控制下,得到充分科学的利用。

2、打造精品线路。近几年,我县生态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精心打造2-3条旅游精品线路,科学安排好1-3日旅游路线。要突出重点,一是以我县西南部山水景区为依托,以司空山、妙道山、明堂山、天峡(含驮尖)、天仙河等景区为重点,统一规划,整体打造,联合宣传,统一形象 10

品牌塑造,把“三山一峡一水”打造成精品景区景点。二是以东北片汤池温泉、石关涓水湾、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枯井园省级自然保护区等景区为主体,精心设计,增加景区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构建疗养休闲度假区。以精品的辐射效应带动其它景区的发展,努力把我县打造成庐汉宁等周边大中城市的后花园。

(四)完善服务功能,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要根据我县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位臵,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改善旅游发展条件。

1、加快道路建设。要抓住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的机遇,多方努力积极争取合武高速岳西段早日开工建设。要结合国、省道改造、“村村通”和扶贫开发等工程,抓好景区与主干道的连接线和景区间的道路建设,破解交通“瓶颈”,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一个外通内畅、安全快捷的旅游交通网络,有效解决旅游进入性问题。

2、抓好县城建设。城市品味的高低,体现着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也是一个地方的窗口和名片。因此,我们在规划建设县城时,必须确立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思想,用旅游城市的理念经营县城、做靓县城,突出山区特色意识,突出生态环境意识,突出文化景观意识,完善县城规划,加快建设步伐。在开发新城区时,要优先安排公共设施建设;在改造老城区时,要腾出黄金地段用于公共设施建设。要加快山货大市场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规划建设山珍美食、休闲娱乐等各具特色的专业 11

街。建议尽快规划开发天堂湖(毛尖山水库)和温泉休闲度假区,继续抓好衙前河美化工程建设,满足游客各种不同的需求。要积极创造条件创建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着力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提升县城整体形象,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一个布局科学合理、基础设施配套、休闲氛围浓郁、自然环境优美、具有山区特色的旅游聚散中心。

3、强化部门服务。县直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全方位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项目的审批,要从简从快办理;对主要的星级宾馆,有关部门要通过共建方式积极予以帮助指导,避免无序、多头检查,努力创造良好的旅游经营环境。

4、培育人才队伍。旅游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人才支撑。要创新吸引人才机制,注重旅游管理人才和企业家队伍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培养和积极引进经验丰富的旅游营销、策划、创意人才。抓好旅游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批爱岗敬业、技能精湛的本土人才,提升服务档次。可借鉴选拔“村官”、“企官”的经验,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拔优秀人才到重点景区景点挂职,帮助旅游企业搞好景区开发与管理。

(五)强化宣传促销,拓宽旅游客源市场

旅游离不开宣传,只有通过宣传才能把旅游产品卖出去,否则,再好的旅游产品也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要坚持整体策划、整体打包、整体营销,全县一盘棋的宣传营销策略,走“政府做好形象、企业做精产品、旅游做大平台”的市场开发道路。

1、设立旅游标识。统筹策划、统一安排在高速路口、交通 12

要道和公共场所等显眼位臵设臵旅游宣传牌、指示牌和标志性建筑,让旅客随时随地领略到岳西优美的山水人文景观,感受到浓郁的旅游氛围。尽快推出具有独特创意,体现岳西特色,能喊得出、叫得响的岳西旅游主题宣传口号。建议采取信函、广告、网络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有奖征集主题口号,通过群众评议、专家评审、集体决定,在强势媒体上做广告宣传。如潜山推出“天柱山,一柱擎天”,江西婺源推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浙江安吉推出“中国竹乡、生态安吉”,河南栾川推出“绿色栾川、健康乐园”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主题形象口号,叫响了这些地区旅游品牌,吸引着中外游客慕名纷至沓来。

2、强化媒体宣传。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重点做好省市媒体宣传推介工作,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短信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包装宣传。要督促景区建立好各自的宣传载体,如画册、光盘等,特别是网站建设,让大江南北的游客一上网站就一目了然。县“一报两台”在旅游旺季开办旅游专版专栏,大力宣传岳西旅游产品,提升岳西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开展活动宣传。积极探索政府搭台、部门联动、企业唱戏的新途径,策划举办形式多样、影响较大的主题鲜明、特色各异、寓乐于游的旅游节会活动和宣传促销活动。持续举办好“大别山映山红旅游文化月”活动,适时举办“茶艺文化节”,创办“中华禅宗文化旅游节(研讨会)”等活动。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来岳举办大型节会活动,实现客源市场的新突破。各涉旅企业要放宽眼界,在做好自身宣传的同时,积极融入联动宣 13

传促销体系。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开展诸如登山运动、集体婚礼、才艺大赛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涉旅载体活动。

(六)挖掘旅游文化,丰富旅游产品内涵

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有了文化,就有了灵气,就有了品位,就有了竞争力。要把岳西独特的山水文化、禅宗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古迹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中去。要尽快组织力量,对现有的文史资料、民间传说和名人传记进行归纳整理,提炼精品内容,装饰旅游产品,编写出精彩动听的解说词,使游客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开发“岳西高腔”、“龙灯会”、“木偶戏”、“山歌小调”、“婚嫁习俗”和民风民俗等民间艺术文化,举办具有岳西个性、可参与性和趣味性的旅游演艺节目,邀请知名书画家、作家、歌星、影星到岳西休闲度假、写生创作、献才展艺,借助名人效应喧染旅游产品。争取省乃至国家宣传文化部门或影视界到岳西拍摄风光片、电影、电视,丰富旅游文化内涵。继续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形成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良性循环。

(七)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旅游产业投入

1、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岳西实际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对一些跨行政区域的景区景点,成立高规格的管理委员会,赋予职责,统一协调管理景区开发建设。对行政区划单一的景区采取政区合一的管理模式,以便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旅游管理部门职能,赋予明确的管理权限,充分发挥其在旅游规划落实、项目申报、行业管理等方面的行政职能作用。

2、创新融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工 14

商企业广泛参与,引导各类资金多元投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旅游经济发展机制。对新办旅游企业给予比新办工业企业更优惠的扶持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招大商、选好商,吸引有资本、有资质、有品位的客商来我县投资兴办旅游业。

3、培育龙头企业。鼓励旅游企业做大、做精、做强,支持企业与旅游“六要素”相关联的产业联姻,形成产业链,集结优势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旅游集团公司,形成合力,强化龙头带动作用,推进岳西旅游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八)抓住工作重点,着力解决五个问题

旅游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做的工作很多,当务之急是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保护好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资源。我们要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学习借鉴外地做法,尽快研究制定“保护政策”,加大对生态景区、革命旧址、古建筑、古民居、古树木、名贵珍稀动植物、怪石、温泉、奇花异草(如映山红、兰草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对目前开发规划未敲定、开发条件不具备的,一定要采取先保护起来再说的办法,确保全县生态旅游资源的不被破坏和永续利用,确保岳西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修编好旅游规划。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02年启动编制的,面对时代新形势和发展新态势,建议尽快启动新一轮规 15

划修编工作。在修编工作中,要与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重点项目、重点景区要力争纳入省、市旅游开发建设规划。

第三,征集好品牌口号。建议尽快面向全国公开发布信息,广泛征集体现我县旅游定位、高度凝练的旅游品牌口号,使之叫得响、喊得热、记得住。公开征集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宣传炒作的过程。

第四,编写好导游解说词。“景色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可惜我们这么多年就是缺少这张嘴!建议尽快组织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搜集、挖掘岳西生态旅游文化资源,精雕细刻,整理编写出统一规范、精美动听的导游解说词,生动解读岳西旅游文化内涵,着力提升岳西旅游文化品味。

第五,组建旅游集团公司。鼓励和支持旅游龙头企业整合全县旅游各要素资源,在资源共享、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前提下,组建岳西旅游发展集团公司,让现有涉旅企业从松散型、粗放型向集约化、规范化转型,全面提升我县旅游产业竞争力。

县政协生态旅游调研组

20xx年3月28日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