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估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

动态评估

梁春玲

2012-12-11 18:25:09 来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xx年第3期 摘 要:黄河三角洲除油气资源外尚未得到全面深入开发,定量衡量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状态,选择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成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采用生态足迹分析这一定量方法,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结果表明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的压力之下,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不容乐观。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基本是通过消耗自然资本存量来弥补生态承载力的不足,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结构亟需调整。

关键词:生态足迹,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

定量测度发展的可持续性状态,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已成为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热点与前沿领域之一。直观综合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模型(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Approach,简称EFAA)得到广泛应用。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沿海三大三角洲中尚未得到全面深入开发的唯一的一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重心的渐次北移,黄河三角洲将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区域[1,2]。当前我国油气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科学、合理地定量衡量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状态,选择适合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成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采用生态足迹分析这一定量方法,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

1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的计算基于以下基本事实[3,4]:(1)人类经济社会中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能源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是可以确定的;(2)消耗的这些资源

和废弃物多能折算成生产和吸收这些资源和废弃物的生态生产面积。该方法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各类土地在空间上互斥。例如,一块土地被用来作为耕地,就不可能同时用作建筑用地或其他用地。这种“空间互斥性”的假设使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具有可累加性。在生态足迹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量被折算为化石能源地、建成地、海洋(水域)、林地、牧草地、耕地等6类基本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具体的计算过程一般遵循以下5个步骤和方法。

1.1 计算各种消费项目的人均年消费量。①划分消费项目;②计算区域第i项年消费总量,计算公式为:消费=进口+产出-出口;③计算第i项的人均年消费量Ci(kg·人-1)。

1.2 计算生态足迹组分,即生产各种消费项目人均占用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利用生产力数据,将各项资源或产品的消费折算为实际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即实际生态足迹的各项组分。生产第i项消费项目人均占用的实际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为aai=ci/pi,p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年平均生产能力(kg·hm-2)。

1.3 计算生态足迹需求。①汇总生态足迹组分,即生产各种消费项目人均占用的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②确定均衡因子。由于上述化石能源地、建成地、海洋(水域)、林地、牧草地、耕地等6类基本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生产力不同,需要对计算得到的各类生物生产面积乘以一个均衡因子,将它们转化为具有相同生态生产力的面积,才能汇总各项消费项目的生态足迹。③计算人均占用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等价量;④求各类人均生态足迹的总和fe,⑤计算地区总人口(N)的总生态足迹FE,FE=N×fe。

1.4 计算生态足迹供给。①计算现有条件下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aj;②计算产量因子yj。在生态足迹供给的计算中,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区域背景资源不同,需要对不同土地类型的面积进行标准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某类生物生产面积类型所代表的局地产量与世界平均产量的差异可用产量因子表示。某个国家和地区某类土地的产量因子是其平均生产力与世界同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的比率。③计算人均生态足迹供给,公式为:某类人均生态足迹供给=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产量因子×均衡因子;④总计人均生态足迹供给,求得汇总后的人均生态足迹供给cb=Σaj×rj×yj。⑤计算地区总人口(N)的生态足迹供给CB=N×cb。

1.5 计算生态盈余(赤字)。生态盈余(赤字)=生态足迹供给-生态足迹需求。如果生态足迹需求超过了生态足迹供给,即出现生态赤字;若小于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则表现为生态盈余。

生态足迹方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有其自身的优势。因为生态足迹指标是可测度的、全球可比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是涉及公平性、系统性和发展的一个综合指标;计算中采用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方法更容易理解和开展重复性研究[3];尤其是时间序列的生态足迹研究体现了区域生态足迹的发展变化过程。

2 黄河三角洲时间序列的生态足迹计算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涉及的数据资料:①《东营市20xx年统计年鉴》、《东营市20xx年统计年鉴》、《东营市20xx年统计年鉴》、《东营市19xx年统计年鉴》;②各相关单位调查数据及专家经验数据;③东营市各县区的实地调查。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估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估

2.2 生态足迹研究账户组成

在对黄河三角洲进行生态足迹中,选择1994至20xx年时间维,以19xx年、20xx年、20xx年和20xx年为代表年份,将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应用到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分析中,根据模型要求,每个代表年份设计2个参数账户:生物资源消费账户和能源消费账户。

2.2.1 生物资源消费账户

生物资源消费账户,包括当年人口消费的各种农林牧产品、水产品等。各大类下还有细分类,将这类生物产品消费转化为维持当年人口消费需要的牧草地、耕地、林地以及水域面积。生产面积折算时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19xx年计算的有关生物资源的世界平均产量资料,使计算结果可以进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比较,各项均衡因子分别为:化石燃料用地为1.14,草地为0.54,耕地和建筑用地为2.82,林地为1.10,水域为0.20[3,4]。依据生物资源消费资料,将其转化为提供该消费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各种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乘以相应的均衡因子系数得到相应的生态足迹。

2.2.2 能源消费账户

能源消费账户,包括维持当年人口消费需要的燃油、煤炭、汽油、原油、电力和热力等,计算生态足迹时将能源消费转化为建筑用地面积和化石能源面积。以世界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将当地能源消费所消耗的热量折算成一定的化石燃料土地面积。用转化来的能源消耗量除以当年总人口即为人均能源消耗量;用人均能耗除以全球平均能源足迹即可求出人均生态足迹。对各种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乘以相应的产量因子和均衡因子系数得到生态足迹供给。

由于生态足迹指标的计算要计算净消费量,所以在能源和生物资源的消费额中考虑了贸易部分,计算时所用数据为区域人口的能源消费和生物资源消费的净消费额的生态足迹。

2.3 黄河三角洲生态足迹计算

对上述获取数据进行处理,根据生态足迹分析模型,人均生态足迹=(生物资源消费量/全球平均产量)/区域人口数量,从而得到19xx年黄河三角洲的不同消费品的人均生态足迹(表1)。而对于能源部分账户,人均生态足迹=[(能源消费量×这算系数)/区域人口数量]/全球平均能源足迹,将当地能源消费量折算成一定化石燃料土地面积(表2)。在上述生态足迹计算的基础上,结合19xx年东营市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汇总后得到东营市19xx年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各类土地的人均生态足迹供给=供给面积×产量因子×均衡因子(表3)。

黄河三角洲各类土地的产量因子依据Wackernagel 等[5]对中国生态足迹计算时的取值:建筑用地为1.49,林地为0.91,草地为0.19,耕地为1.66,水域为1.00。按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所建议应留出12%的生物生产面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2],出于黄河三角洲湿地为生态敏感区的谨慎性考虑,在生态足迹供给计算时扣除15%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以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同上,可以依次计算出20xx年、20xx年和20xx年黄河三角洲的生态足迹需求和供给。黄河三角洲1994~20xx年人均生态足迹供需状况如表4所示。

3 黄河三角洲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黄河三角洲自19xx年至20xx年生态足迹供给稳步增长,而生态足迹需求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政府的开发和宏观调控下,人均生态足迹供给平稳增长,由19xx年的0.5801hm2 增长到20xx年的0.7279hm2。19xx年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0313hm2,是供给的1.78倍,人均生态赤字为0.4512hm2;历经十年的开发后,至20xx年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8507,是供给的2.54倍,人均生态赤字1.1228hm2。同时,人均生态赤字从19xx年至20xx年持续增长,19xx年为0.4512hm2,20xx年为1.1228hm2,是19xx年的2.5倍。表明黄河三角洲人口的消费需求超过了自然系统的再生能力,反映其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图1表示各代表年份与前一代表年份的生态足迹增加量,需求增长量大于供给增长量。19xx年中国人均生物生产面积的生态阈值为0.8hm2,黄河三角洲19xx年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0313hm2,超过了全国人均值,在国家尺度上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此后至20xx年生态足迹需求逐年增加,一直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但20xx年该区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8507hm2,没有超过全球人均生物生产面积的生态阈值(2hm2),在全球尺度上尚处于可持续状态。

上述数据说明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超出了其生态承载能力的阈值,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的压力之下,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不容乐观。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基本是通过消耗自然资本存量来弥补生态承载力的不足,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结构亟需调整。

作者简介:梁春玲(1982~),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慈福义,张欣.循环经济型城市与区域发展政策研究—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

[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12(2):5~6.

[2]李百红,赵庚星,董超,等.基于遥感和GIS的黄河三角洲盐渍化土地动态及其驱动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2):310~318.

[3]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19xx年甘肃省生态足迹计算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5):607~616.

[4]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可持续发展测度的评价指标[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4):60~64.

[5]WACKERNAGELM. ONISTO L. BELLO P. et al.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J].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3):375~390.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

 

第二篇: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开题报告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开题报告

武红艳 武海燕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旅游是人类追求美与享受的一种文化性活动,而生态旅游则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往往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一些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乏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旅游资源的损害和浪费。因此,为了确保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必须认真了解生态学伦理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制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旅游的产生式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本质特征和要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合理、有序、科学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合理有序、科学地开发,不仅能使当代人获得享受旅游资源的权利,而且也能保证后代人开发旅游资源的能力和权利。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研究目标: 国外的相关研究: 由于现代旅游起源于国外,而国外的旅游学研究也比国内早得多。世界旅游组织(WTO)对可持续旅游进行了定义:可持续旅游发展在保护和增强未来机会的同时满足目前旅游者和东道区域的需要。可持续旅游导致以如下形式管理所有资源;在保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活支持系统的同时,经济、社会以及审美方面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理论介绍,主要包括生态旅游发展阶段、生态旅游要素等方面的内容。从生态旅游起源入手,可以将生态旅游发展阶段分为生态旅游兴起、蓬勃发展、稳定成熟三大阶段。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者Marc.McDill等提出生态旅游是由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提供者、生态旅游环境和生态旅游体验四大要素构成的整体。 各国根据本国的资源特色和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如美国的国家公园游,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乡村可持续旅游,肯尼亚的野生动物生态游等。(David A.Fennell Ross K.Dowling.生态旅游政策与规划.张广瑞 宋瑞 马聪玲 沈涵译.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中Ruwantissa I.R.Abeyratna 通过对岛屿国家生态旅游的研究指出,由于岛屿国家都过度依赖离开航空就无法生存的长途旅游业,因此这些国家正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上。另外,其中的Cevat Tosun 以土耳其为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挑战。研究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挑战在于挂机经济政策的重点、公共行政管理结构、环境问题、过度商业化以及国际旅游系统结构。研究认为,尽管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非常有益的,但其实具有很大的困难。研究还提出,

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国际组织的鼓励和协助

国内的相关研究: 国内对旅游有关问题的研究较早的主要是旅游地理学者,如陈传康(主编和出版了《北京旅游地理》、《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深圳市旅游发展规划》等三部著作;

发表了《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理论和案例研究》等100多篇文章),郭来喜(长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旅游地理研究科学组织,担任多届研究所所长、副所长),雷明德(主持或参与主持《陕西省植被》、《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开发研究》、《旅游资源开发》和有关高校教材的编写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要有《旅游资源与旅游规划》、《我国黄土高原持续开发和治理的思考》、《城市生态学与西安城市的管理和建设》、《陕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有关地理学基本理论和地理教育等方面)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相继出现了大批有关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方面的著作和教材,如(张建萍.旅游环境保护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他们在广泛介绍国外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同时,呼吁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还分析了中国实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进入21世纪,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国内学术论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近几年国内生态研究的7个大方向(鲁小波,李悦铮,21世纪初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 经济地理 2009),包括生态旅游感念与本质、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生态旅游的管理、文化生态旅游、国外生态旅游经营介绍。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在一些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还有一些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解决。 笔者认为,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事业,必须首先了解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和特征,然后逐步分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生态旅游所存在的相应问题,其次根据我国现今的基本国情,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不同领域的协作,对我国生态旅游事业进行合理科学的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基本内容: 1.相关理论概述。主要介绍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生态旅游的定义、以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 2.问题的提出。主要介绍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如何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3.问题的解决。在全面了解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优势的前提下,找出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相关问题,根据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提出解决的方法,并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之路。 (二)研究方法: 归纳法:主要是总结事物的特征。文章中许多观点早已有学者提出,但是他们都只说了某一方面,或是说的不完整。在这篇文章中对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观察法:对相关景区进行观察,找出相关问题,然后进行整理研究。 文献资料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途径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然后对文献进行整理,最后总结。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进度安排: 1.2009.11.15-2009.12.15 课题的相关内容研究

2.2009.12.15-2010.1.15查阅和整合相关资料 3. 2010.1.15-2010.2.15 对经过整合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剖析,提出自己的见解。4.2010.2.15-2010.3.20在有尽可能多的论文写作材料的基础上撰写并完成论文初稿,并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 5.2010.3.21-2010.4.5:配合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论文指导和写作工作的中期检查,完成二稿和三稿的修改。 6.2010.4.6-2010.4.19:论文定稿并进行规范化审核。 7.2010.4.20-2010.4.30:学生将完成的论文按要求整理装订成册,和有关的参考资料、宿舍笔记、社会调查记录、实验数据原始记录等超过材料交给指导教师,并提出答辩,指导教师对论文形式及内容进行审核。合格的论文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到系论文工作(答辩)委员会,送交主审教师初审,不合格的在一周内完成修改。

8.2010.5.4-2010.5.15:经过系论文指导小组审阅通过后做好论文定稿和印刷、装订工作 9.010.5.16-2010.5.17:进行答辩。 10.2010.5.18-6.3:按答辩意见进行修改并定稿。按指导教师要求收集相关的需要上交毕业论文资料

五、课题的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论文,附有图表。

六、其他有关问题或保障机制: (1)图书馆查找的相关统计数据太过陈旧,没有近期的最新数据统计。 (2)由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迅速,有些理论方法已经过时,细节处理跟不

上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步伐。 (3)由于重选论题,对相关资料的查找工作时间不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