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流苏和简爱爱情观之比较开题报告

白流苏与简•爱爱情观之比较 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包括选择课题的背景、选题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一)选题背景:在学界的各类文学作品中,女性问题一直都倍受关注,反映女性形象命运悲剧的作品非常多。其中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和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是文学作品中塑造得比较丰满的两个女性形象。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虽外表柔弱,内心却藏着果断;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的简•爱虽出身寒微、长相平庸,但却有着独特的个性魅力。她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本文通过对她们爱情观的分析比较,从中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引导现代女性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本选题运用了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方法,对白流苏和简•爱爱情观的比较,不仅丰富了女性人物形象的研究内容,而且这也是对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一次具体实践。

(三)选题的实践意义:爱情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白流苏与简•爱的爱情故事是完美的。通过对她们各自的爱情观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了解作家笔下的爱情观,并引导现代女性在爱情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二、选题研究现状(包括目前国内外对本选题的研究情况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现状:学界对白流苏和简•爱的研究是比较多的,主要是综合地分析她们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以及她们对待情感的态度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的,具体表现为:

1.人物形象方面:罗鉴晨发表的《东西方女性的坚强与柔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与张爱玲<倾城之恋>中女主人公形象比较》。

2.人物性格方面:濮美玲《从哲学角度看白流苏和简爱的性格》。

3.情感态度方面:许艺萍《简•爱和现代女性爱情观比较》、孙伟民《自卑情结造就了简•爱鲜明的人格魅力——解析<简•爱>》。

(二)待解问题:目前学界大多都是分别对白流苏和简•爱各自的爱情观进行分析,尚未将两者的爱情观进行比较和分析。因此,对白流苏和简•爱的爱情观进行比较尚有一定的研究空间。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对白流苏与简•爱的形象分析以及对其爱情观的解读,从中了解她们爱情观的差异以及其差异的根源。并通过对她们爱情观的分析比较,从中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引导现代女性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由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论述:

(一)白流苏和简•爱的形象分析

1.白流苏的形象

 2.简•爱的形象

(二)白流苏和简•爱的爱情观

1.爱情观的相似点

2.爱情观的异同点

(1)依附与独立

(2)物质与精神

(三)白流苏和简•爱爱情观差异之根源

1.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生活环境

3.人物性格

(四)结语

研究方法:

文献法,文本细读法,对比分析法,平行研究法,综合分析法。

四、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一)主观条件:

1.大学期间学习了《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等课程,具备了较好的文学素养和理论基础。

2.笔者对女性爱情观这方面特别感兴趣,所以产生了研究这方面的念头。

(二)客观条件:

1. 贵州数字图书馆;2. 毕节学院图书馆、人文学院资料室。

五、研究进度安排

2012年11月——12月,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2012年12月——2013年1月,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2012年12月——2013年1月,收集资料,开展研究,拟定写作提纲。

2013年1月——3月,深入研究,撰写论文初稿。

2013年3月——5月,论文修改、定稿。

六、主要参考文献

[1] 张爱玲. 倾城之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M]. 北京: 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3.

  [3] 李彦萍. 中国现当代女作家研究[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

  [4] 朱栋霖.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5] 郑克鲁. 外国文学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7]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 比较文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6] 李雪华. 东方式的被动,西方式的主动——白流苏与简•爱形象比较[J]. 云南: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7] 陈诚. 生存之艰 婚恋之惑——简·爱与白流苏人生之比较及其启示[D]. 安徽: 安徽文学, 2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