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孟子译注》

读书笔记:孟子译注感

书名:孟子译注(简体字本)

译注者:杨伯峻

责任编辑:聂丽娟

出版发行: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版次):20xx年12月北京第一版

初识“孟子”是在中学的课本中,知道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各代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到烂熟于心。确并未揣测他更深的意义。

再次走进“孟子”,又有了一种不同的感受。感到孟子有一种雄辩的气势,他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感受到他性善论、仁政、王道等重要思想。

其中民本也是其中之精华所在。“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摘自《孟子译注.梁惠王章句上p11》)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摘自《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下p258》)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是民心的向背,民心所向是一统天下的决定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摘自《孟子译注.离娄章句上p129》)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重要,所以他还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摘自《孟子译注.公孙丑章句下p64》)民本这一理念,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有联系、共同点的。“保民”“富民”“教民”,服务人民,满足人民的需求,促进全面发展。但是也有所不同,“以人为本”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有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比起民本的范围就扩大了,社会进步的体现,眼界也就放得更大了。“以人为本”就像是孟子思想的发展进步的成果,历史文化的借鉴与继承。

细细品味《孟子译注》,同时读到杨伯峻老师的注释,更加通俗地明白儒家思想,中华千年的文化精髓,倘佯在浓浓的“之乎者也”中,更觉一种享受。

《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上p233》: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上p234》译文:孟子说:“无一不是命运,但顺理而行,所接受的便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站在有倾倒危险的墙壁之下。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受是不是正命。”

纷繁复杂,美丽奢华的大千世界,每个人的遭遇和经历相差甚远,怎样的生活,是苦是累,是快乐是难过,在孟子看来,是我们无法抗拒的命运安排。但是他说,如果我们遵循命运发展的规律,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不屈服,不懈努力,奋斗不止,无论结果怎么样,都符合“正命”。在主观努力中,顺其自然。相反的,如果有人明知危险,却偏要留恋于此,违背了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最终压于围墙,落得“非正命”。在我看来他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尽管人无法与命运抗衡,但是人们在命运面前也不是消极的,如果我们采取积极的心态,在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的最终结果,能够知道危墙即将倒塌的情况下,就会努力躲避开行将倒塌的危墙避免无谓的伤亡。同样的道理,不违法乱纪,不做坑蒙拐骗偷的坏事,坚持仁爱善良本性,认真的去对待生活,这就是孟子所谓的“知命。”

人身难免诸多的缺憾,人生难免诸多的坎坷。如果我们一味消极的听命于,等待于命运的安排,生命便会在命运的锁链下枯萎窒息,失去应有的光彩。让我们主动的去拥抱生活,热爱生活,这就是先哲遗训的丰富内涵了。

在孟子的言语中,似乎张口便是哲理,都是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可以总结的真谛。

《孟子译注·尽心上p24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上p243》译文: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登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小了;所以对于看过海洋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了;对于曾在圣人之门学习过的人,别的议论也就难以吸引他了。

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

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而“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译:“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的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都有光辉,一点儿缝隙都一定照到。流水这个东西不把洼地流满,不再向前流;君子的有志于道,没有一定的成就,也就不能通达。”

这里,杨伯峻老师的翻译已经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怎样理解原文。想要自己能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我们要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不能够盲目的寻找。有了目标、方法,我们就要有坚定的信念,朝着已定的方向,前进、前进!

并且,在此书中,我还可以扩展知识面,了解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谓受益匪浅。

我想流传千年的璀璨文字,是需要一遍一遍读的,反复琢磨、推敲,然后运用、传播。Disiye77

 

第二篇:孟子

浅谈孟子道德修养学说

---------《孟子》读后感

摘要: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先哲,他的著述,不仅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问题,而且反映了人类社会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这正是他的思想能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的原因。我们需要对其深入研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关键词:孟子,教育,思想,道德,影响,批判

本人选择《孟子》中的其中一篇《万章》来浅谈孟子所提倡的道德修养学说。

在《万章》中,首先讲述的是子产被欺骗的故事。在本文中,子产之所以会上当受骗,孟子认为是主管池塘的小吏太会编假话。因为小吏的说法太合乎情理了,使得子产不得不相信他,并且发出感叹:“得其所哉!“的确,小吏不仅会说谎,而且很会圆谎。值得思考的是,小吏的谎话何以编的如此真切?他又如何敢欺骗他的上司?我想,无外乎他早已摸透了上司的喜好和工作方法,他知道子产不会监督派人监督他,最多只是听个工作汇报而已,所以,他尽可以放心地送鱼入腹,大饱口福。

子产已逝,但今天的我们应该从他受骗的故事中有所启发。令人颇感遗憾的是,现实生活当中,一些领导干部正在重复子产的路。他们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工作决策中,他们习惯于坐而论道,主观臆测;布置工作时,他们往往高高在上,不建立相应的工作监督机制;检查指导工作时,他们喜欢电话询问而不实地考察。领导干部有如此的工作作风,那些溜须拍马,投机取巧之人便应时而生。于是出现了又一个子产和小吏。如此下去,工作何以开展?

再来,探讨一下《万章》下篇孟子所阐述的交友之道。孟子认为,交朋友,最重要的是看重对方的品行,双方平等。“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这就是孟子的交友原则。友,是“友其德“,一个没有德的人,没有仁义,没有善心,这样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也达不到孟子眼中”友“的标准。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管宁和华歆“分席而坐“的故事。管宁仅仅因为华歆多看了几眼金子和读书时因有高官路过而跑过去凑热闹就与华歆绝交,似乎有些不可理喻。但细细想来,却也是可以理解的。从一点小事上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操守。在管宁看来,品性已坏,怎可交友?

孟子的交友观不仅在“友其德”上,他还看重两个人的互相交流。不仅要自己“不挟”,还要使对方不以仰视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即双方的平等。现代诗人徐志摩在他的一篇文章《海滩上种花》中写道:“真朋友是相知,相知谈何容易,你要打算打开人家的心,你先得打开自己的心,你要在自己的心里

容纳人家的心,你先得把你的心推到人家的心里去,或真性情的流转,是朋友的秘密,朋友的快乐。”徐志摩的话就是这一道理的最好注脚。而文中的“贵贵,尊贤,其义一也”更是孟子交友平等观的完美体现。朋友之交,应以“恭也”为准则,也就是说以双方平等,相互尊重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交到好的,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在《万章》中,孟子列举了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四人。伯夷清高,伊尹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柳下惠随遇而安,孔子识时务。孟子认为前三者都还只是某一方面具有突出特点,而孔子则是集大成者,具有智圣合一的特点。

今天来看,伯夷有点过于清高,清高得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所以他最后与叔齐一道“不食周栗”,饿死于首阳山。今人也许会觉得他有点迂腐。但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点也就由此产生,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饿死不吃美国粮”正是对这种清高品行的传承和发扬。

伊尹“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很好写照。 柳下惠一方面随遇而安,另一方面却坚持原则,我行我素。这体现在他不羞于做职务卑微的小官,不被重用而不抱怨,穷困而不忧愁。现今社会中,不管事情好坏,给钱就做者有之;千方百计往上爬者有之;因一时失意而怨声连天者有之;因贫穷而抱怨甚至家庭失和者有之。比起古人,我们是否该汗颜呢?

孟子在这里并没有展开对孔子的全面论述,而只是抓住他应该怎样这一点,来说明他是“圣之时者“,即圣人中识时务的人。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孟子强调的正是孔子这种变通,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所以才有”孔子之谓集大成“之说。智圣合一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也就是德才兼备。当然,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但是,只要每天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每天哪怕进步一点点,德才兼备的目标最终还是可以达到的。

最后,我们应怀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眼光去看待《孟子》这本著作。例如孟子所主张的王道,要求每家五亩宅地都种上桑树,必须饲养各种家畜,这是不现实的,也是错误的,因为生产已逐步专业化。但孟子王道思想本质是使“黎民不饥不寒“,”养生死而无憾“,即使百姓死而温饱,对养生死葬都没有什么忧愁和顾虑,者才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吸取的历史精华所在。

参考文献:1. 《孟子研究论文集》王兴业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xx年版

2. 《孟子译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 19xx年版

3. 《孟子今读》 苗永川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xx年版

4. 《孟子》杂文的论辩与讽刺艺术 刘洪仁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xx年

5. 《孟子》余非鱼 吉林出版社 20xx年1月

6. 《孟子说》 蔡希勤 华语教学出版社 20xx年1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