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知识不仅存储于人的头脑中,而且还存储于客观世界。

设计必须反映产品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可能的操作方法和反馈商品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运转状态。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 几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

1)概念模型: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只是这种交流要靠产品来体现。产品本身必须能够说明问题。如果设计者没有提供这种概念模型,用户只得自己创造,结果容易出错。概念模型是优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2)反馈:显示操作的结果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反馈,用户便总会琢磨自己的操作是否产生了预定效果。因为没有反馈,用户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关闭或是重新启动机器,从而丢失刚刚完成的工作;或是重复指令,使机器操作两次,造成不利后果。

3)限制因素:要想使物品用起来很方便,几乎不出错,最牢靠的方法是让该物品不具备其他功能,从而限制用户的选择范围。设计时未考虑限制因素,是在产品上附加警告信息和使用说明的原因之一。

4)预设用途:优秀的设计人员总是设法突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将不正确的操作隐匿在用户的视线之外。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

设计模型是指设计人员所使用的概念模型,用户模型是指用户在与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模型。系统表象基于系统的物理结构(包括用户使用手册和各种标示)。设计人员希望用户模型与设计模型完全一样,但问题是,设计人员无法与用户直接交流,必须通过系统表象这一渠道。如果系统表象不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出设计模型,用户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建立错误的概念模型。

自然匹配是指利用物理环境类比(physical analogies)和文化标准(cultural standards)理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空间类比概念设计控制器,如控制器上移表明物体也上移;为了控制一排灯的开关,可以把开关的排列顺序与灯的顺序保持一致。有些自然匹配则是文化或生理层面的,例如,升高表示增加,降低减少,声音高表示数量多。

有趣的是,人们在使用日常物品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埋怨自己的倾向与常规的归罪习惯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人们习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与环境,而把别人的问题归咎与性格。

人的行动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确定目标 2)确定意图 3)明确行动内容 4)执行

5)感知外部世界状况

6)结实外部世界状况

7)评估行动结果

在日常情况下,行为是由头脑中的知识、外部信息和限制因素共同决定的。人类习惯于利用这一事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必学知识的数量或是降低对这种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的要求。

人们依靠着两种类型的知识: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前者包括各类事实和规则。例如:“红灯亮了要停车”。。。陈述性知识易用文字表达,也易于传授。而程序性知识则使人知道如何演奏乐器,如何在冰面上把爆了胎的汽车平稳地停下来,如何在打网球使有效回击对方发过来的球,以及在说“frightening witches”这个词组时,知道如何正确地移动舌头。程序性知识难以用文字、甚至不可能用文字表述清楚,因此很难用语言来教授,而最好的教授方法是示范,最佳的学习方法是练习,因为就连最优秀的教师通常也无法描述这类知识--程序性知识大多是下意识的。

艾伯特。贝茨。洛德用实例证明说,。。。“叙事歌唱艺人”实际上根据诗歌的韵律、主题、情节、结构和其他特征,对史诗进行了再创作。他们的技能出众,但并不是靠死记硬背。一部长篇史诗,艺人们只需要听一次就能在数小时或一天后,“逐字逐行”地背诵出来,这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史诗中的多重限制因素。洛德指出,实际上前后两次背诵的诗歌并非一字不差,但听众会觉得它们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它们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具有同样的韵律,而这些才是听众所关注的。

心理学家把记忆分成两大类:短时记忆(STM)和长时记忆(LTM)。

短时记忆存储的是当前信息,信息自动进入短时记忆,并可毫不费力地提取出来,但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一般只能存储5-7个信息项目。如果对记忆内容加以复述,存储量可达10-12个信息项目。

长时记忆存储的是过去的信息。她的存储和提取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并非实际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经过了一个解释加工的过程,因此会出现偏差或更改。我们能否有效地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知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初解释这些信息的方法。。。长时记忆的问题不在于她的容量,而是在于她的组织--如何存储和提取信息。如果记忆材料具有一定意义或是与已知信息相吻合,存储和提取过程就会容易很多。如果材料没有什么意义,就必须先对其进行解释加工,然后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文化行为准则以基模(schemas)的形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得以体现。基模也就是知识结构,由一般规则和信息组成,主要用于解释情况,指导人们的行为。在一些固定的情况中(例如,在餐厅吃饭),基模会很具体。认知科学家罗杰。希安可和鲍勃。埃布尔森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遵循事先写好的“稿子”(scripts)行事。社会科学家欧文。戈夫曼把规范行为的社会因素称为“框架”(frames),并且展示了框架控制人类行为的过程,即使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情况或文化中。

记忆中的信息被重叠在一起,这是对联结主义学派记忆理论的粗略概括。其实,信息进入记忆之前,还必须经历一个加工过程。

当我们经历两件相似的事情时,这两件事就会融合在一起,形成某种一般化的“原型事

件”,这一原型便会控制我们对其他相似事件的解释和反应动作。如果所经历的事情与这个原型相差很远,那它就会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储在记忆中。

如果有1000个类似的事件,我们就会把它们综合成一个原型。如果只有一件事与众不同,我们也会将其存储在记忆中,且不与其他事件混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我们的记忆中似乎就只有两类事件:一般事件和特殊事件。一般事件发生的概率应是特殊事件的1000倍,但在我们的记忆中,特殊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不一般事件低。

这就是人类的记忆。我们总是把类似的事件融合在一起,而过分地强调不同寻常的事件。 与差错相关的设计原则:

1)了解各种导致差错的因素,在设计中,尽量减少这些因素。

2)使操作者能够撤消以前的指令,或是增加那些不能逆转的操作的难度。

3)使操作者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并纠正差错。

4)改变对差错的态度。要认为操作者不过是想完成某一任务,只是采取的措施不够完美,不要认为操作者是在犯错误。

要想办法设计出可以容错的系统,人们正常的行为并非总是准确无误的,要尽量让用户很容易地发现差错,且能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

设计人员对自己的产品太熟悉,以致他们察觉不到,也无法了解到产品的哪些方面会造成使用上的困难。

设计人员必须让自己的客户满意,但这些客户未必是产品的最终用户。

将任务化繁就简的七个原则: 1)应用储存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 2)简化任务的结构 3)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 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 5)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性因素 6)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 7)若无法做到以上几点,就采用标准化

在西方文化中,设计反映出资本主义市场的重要性,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厂家把设计重点放在产品的外观上。在消费经济中,食物和饮料价格的贵贱不在于它们味道的好坏,易用性也不是衡量家用和办公用设备优劣与否的首要标准。我们的周围充斥着欲望之物,而非实用之物。

 

第二篇:学与教的心理学 读书心得

《学与教的心理学》

主编:皮连生 19xx年x月第二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 20世纪6、7十年代,心理学领域发生两件大事,其一,出现的认知心理学革命,表明,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已从研究人的行为转向研究人的认知。心理学着重揭示构成人的能力的知识本质及其习得过程。

其二,教育心理学中出现了 专门研究课题教学过程的分支学科 —— 教学心理学。表明教育心理学家已从孤立地研究学习,转向研究课堂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活动,而且把教师的行为,教学的全过程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来自:再版书中前言。

2、学生喜欢与不喜欢教师的教师特征问卷调查,归纳出有效于无效教师的特征。 见P4 表1.1

来自:再版书P4

3、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即,教师应懂得皮格马利翁效应。

来自:再版书 P11

问: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具体的 言语?问题?引导?课堂和学案

4、 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01教师对学习准备的认识?对最近发展区的把握?

02直觉的作用。让人感到 简单,省事,有奔头的体验,愿意再继续往下分析。

03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的教、学?怎样收获好的效果?

04转化在教学中的应用?

05形式运算阶段(11——15) 假设—演绎,抽象,系统思维在教、学中怎样处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即我们俗称的动脑子。)

06皮亚杰也认为,大多数人只能在他们有经验和有兴趣的领域运用形式运算。来自:《教与学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月第二版 P46.

07 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 关系:辩证的看:

认知发展阶段制约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

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 统的学校教学肯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同上:来自书P47) 问: 只有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那,现实中,怎样做到?#

5、 谈谈个性:

高中生特别强调 个性,在心理学中,对 个性 的全面认识,避免 奇、异、怪,就是个性,无知、蛮横的张扬所谓的个性。 个性:

6、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从客观的我向主体的我过渡,从他 律向自律过渡,从无性意识到有性意识的过渡。(书P56)

现实:三星学校,由于学生家长文化层次普遍偏低,对学生的成长教育方式方法上落后,导致学生的内心并未真正成熟。有处于“心理断乳期”(家长宠爱的多,虽然三星家长的经济条件一般,但,对孩子的爱,不是理性的,还以宠爱为主,不让孩子动手分担任何家务

劳动,怕分心,耽误学习), 有盲目的以为自己成熟(受社会负面影响,家长关爱的少。)

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书P56-57)

现实:三星高中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周围的正面评价少,多数教师习惯性的从内心里认为这些学生的智力低,脑子不够用,不是考大学的料。平时混沌的学,考试前,突击大强度的死记硬背式的复习,为了应付高考,又不拖学科均分后腿,则多劝学生选报艺术,美术,体育类,降低文化课的分数要求。而多数学生对艺术并不感兴趣,并且,多数学生家长的经济状况,对于大学的艺术生费用负担不起,可为了升学率,还是年复一年的这样做。

对策:需要三星中学的教师,真正的醒悟,用一颗公平,慈爱的心,教学,备课,这样,学生才有好的出路。对学生整体科学、人文素养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