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实习性质及目的和要求(2)

第二章·············实习的工作内容和计划(3)

第三章·············实习路线地质现象概述(5)

第四章··············福清宏路、东张路线(8)

第五章·············闽江—洪塘—洪山路线(9)

第六章···········长乐江田—北山—下沙路线(11)

第七章···················鼓山路线(12)

第八章····················结束语(12)

第一章     实习性质及目的要求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他与工程地质学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工程勘察是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工程地质学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课程设置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为了使各类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达到“方案优先,造价最低,工期(周期)较短”的最佳效果,认真学习和掌握好工程地质基础知识是较为重要的。

1、实习性质:

(1)是与《水利工程地质》课相互配套的课程实践教学学习。

(2)是为了学习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服务的人是教学实习。

2、实习要求:

(1)对于与水利水电工程密切相关的地质作用,地质现象及地质环境条件有较深的印象。

(2)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类型、规模、构成(水利枢纽工程构成)、功能(性能)及设计与施工的过程步骤有较清晰的感性认知。

3、实习的目的:

(1)加强随工程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方法的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学习“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奠定感性知识基础。

(2)通过本课程教学实习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热情和兴趣。

第二章     实习的工作内容和计划

1、实习的主要内容:

(1)了解和掌握罗盘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功能。

(2)学会和掌握罗盘进行定位、定向和测量各地质体或地质界面(结构面)的产状要素

(3)熟悉掌握地形图的判读和使用通常(习惯)步骤与技能。

(4)使用地形图进行实地定向、定位,观察图中与实地中的各类地形地貌现象。

(5)实地观察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强度、产物及相关的弟子那个地貌问题。

a.实地考察风化作用及风化壳的特征。

b.观察常年流水地质作用类型、强度、产物及相关的地形地貌。

c.古代与现代的沉积地质作用现象及特征的观察。

(6)观察内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强度、产物等问题。

a.岩浆的侵入作用及所形成的侵入岩类型及特征的观察。

b.岩浆的喷出作用及所形成的喷出岩类型及特征的观察。

c.侵入(切)穿插接触关系(现象及其产状)的观察。

d.各类断裂构造的形态、规模、产状及特征的观察和测量、褶皱构造的形态、规模、产状及特征的观察和测量。

e.褶皱构造(背斜构造)的形态、规模、产状及特征的观察和测量(使用罗盘)。

(7)岩石和岩层类型及特征的实地观察。

a.侵入岩和喷出岩、沉积岩的类型、层理构造等特征的观察

b.沉积岩的类型、层理构造等特征的观察。

(8)水利水电工程类型、构成、形态、平面布置及功能等一班特性的观察。

(9)实地观察福清东张水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地质、地形地貌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

(10)实地观察其他类型工程建设与地质地貌环境条件

2、实习工作时间及计划和进度安排:

a.20##年12月20日,实习动员、任务布置介绍,领取实习仪器(罗盘),实习地点、线路、计划进度及主要内容的扼要讲解。

b.20##年12月21日,工程地质环境,各类地质现象和水利水电工程录像观看。

c.20##年12月27日,福清的东张水库库区地质考察。

d.20##年12月28日,洪塘大桥、洪山大桥、闽江南北港等地的地质考察。

e.20##年12月04日,长乐江田、下沙及北山等处地质踏勘。

f.20##年12月05日,八一水库及鼓山地区的地质考察。

第三章     实习路线地质现象概述

1、福清宏路、东张路线

(1)福厦公路旁某边坡质条件:

边坡体由岩浆岩构成,属于酸性喷出岩的一种,可初定为流纹岩,岩石的构成矿物具有明显的定向排列特征,似流动状,俗称之具流纹构造,反映了该种岩石是岩浆喷出地面,流动冷凝结晶成岩过程,伴随着结晶矿物的定向流动排列状态。

(2)宏路—东张水库公路某路堑式边坡:

该路堑式边坡由碎裂状结构和散体状结构岩体构成且受风化作用严重,自稳定性较差。

(3)东张水库坝区的地质条件:

坝区由中粗粒花岗岩构成,岩石呈致密块状构造,微风化或多呈新鲜状,以岩基状产出。构造裂隙呈高倾角。

2、闽江—洪塘(南港)--洪山(北港)路线

闽江南港河谷宽阔,沙滩与江心洲堆积发育。北港河谷较为狭窄,沙滩与江心洲堆积较不发育。洪塘大桥桥头公路边坡由花岗岩组成。

3.长乐江田—北山—下沙路线

(1)江田某加油站附近公路剖面的地质现象:

剖面展现出一较完整的褶曲构造。为背斜。

(2)下沙海岸带某海岬的地质现象:

海岬主要由酸性的侵入岩即花岗岩和基性侵入岩脉构成,花岗岩即是海岬的主体,其间穿插侵入多条暗黑色成墙状或脉状的基性侵入岩(辉绿岩或辉长岩)。海岬岩体裂隙节理较发育。

4、鼓山路线

(1)鼓山公路旁岩体风化作用现象:

岩体自表面向下成全风化状、强风化状、中(微)风化状和新鲜(未风化)状。

(2)鼓山晶洞花岗岩:

鼓山花岗岩作为酸性侵入岩的一种,有独特的构造特征,即具有晶洞构造。

(3)停车场剖面地质现象:

花岗岩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后自下而上岩性及其工程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

(4)鼓山西侧半山坡岩体的物理风化现象:

本为一完整连续的花岗岩体,由于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的破坏,已成支离破碎的残丘、石鼓与孤石。

第四章     福清宏路、东张路线

此路线,设四站。

1、青盛大酒店站

酒店后有一土质边坡,土质边坡堆积物成分复杂,厚度不均,变化很大,构成不均。所具有的工程性质复杂,治理有一定难度。在酒店正后方由于人工开挖坡脚,有设计以人工护坡保证前方工工程安全。该护坡表面喷有2-5cm的砼;护坡上安插有泄水管,减少土质边坡的破坏概率。

2、324国道46km处:

此处为一拐弯处,岩体为岩浆岩,石体呈有序定向排列。有明显流动痕迹,流纹岩有大量分布。整体相对完整,呈块状,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其裂面与坡脚一致,易沿着结构列面发生坍塌,这也是这段路难治理的原因。

3、宏路某路段:

该处山包为破裂状、散体状岩体边坡。改边坡处于强风化或中风化状态,稳定性相对较差。该处路段采用了路障式边坡。坡脚建了片石挡墙,上方不稳定岩体表面喷一定厚度砼。

4、石竹湖

东张水库建于解放初期,水域面积16平方公里,库容2亿立方米,流域面200平方公里。该大坝的建设,解决了福清灌溉缺水问题。现如今,它的功能进一步扩充,装有两台发电机组,具有一定发电功能,提供了本地用电。该湖也是一个优秀水源,提供了大量的居民用水。

该坝为重力坝,全长210m,分17块,坝高38m。坝底为花岗岩岩体,大坝即建于花岗岩岩基上。该处花岗岩属于未风化的新鲜基岩。且基岩的裂面走向与大坝走向平行,无层向差异,裂面高角度倾向上游。以上条件,对于大坝的建设极为有利。为了查看坝的安全情况,有取过岩心进行试验,基本无变化,表明大坝情况良好。

第五章     闽江—洪塘—洪山路线

1、闽江南港(洪塘桥南)

桥的破坏原因有二:此处采砂活动频繁,加大了河床的局部侵蚀作用,水动力增强,加速河床侵蚀,为维持侵蚀搬运、堆积作用,该河段严禁采砂;桥头边的楼盘距桥墩不到20m,对桥墩产生侧向挤压,为此,另一侧建对称楼盘,避面侧向挤压不平衡。

2、洪塘桥南台桥下:

闽江流域面积占福建省50%,水量大于黄河水量。随长度不长,但水能丰富,开发前景大。由于闽江砂质优良,以致过度采砂。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中上游水口电站的建成,拦截了大量泥沙,导致闽江侵蚀作用增强,对水利工程产生了不利影响。

3、洪塘北台:

此处桥台采用堆筑的方式,软土层太厚,达十几二十米。建成使用后,出现了深部滑移。经过了两次加固处理。将所有桩合二为一,并通过“穿裙子”的方式加重桩体,以提高抗滑力。

4、金山寺站:

该处路段有一岩体边坡,由花岗岩构成,基本完整,处于未风化状态。虽有一明显结构裂面,但此裂面对边坡的稳定性基本没影响。但为了以防万一,表面还是做了一定的加固处理,坡脚用铁网锁定,表面喷有砼,种植绿化草珊瑚。

5、下安新苑:

该处边坡岩石风化程度高,属于强风化(全风化)岩石,采取了造价相对较高的框架格构加固方式。这种边坡的界面破坏面较难确定。

6、洪山桥南:

新桥建成后,运行状况良好。但由于北港的侵蚀作用强于南港,若拆除旧桥,将会加剧侵蚀,威胁到新桥的安全,故旧桥不再进行人工拆除。

第六章     长乐江田—北山—下沙路线

1、省道203线长乐龙门:

该路段为路障(堑)式边坡,岩石风化程度高,已进入强风化状态。有明显的背斜褶皱构造,且倾斜轴面不对称。堆积层状明显,节理明显。

2、下沙海滨度假村:

该处海岸的海岬为花岗岩构造,整体块状。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有脉状基性侵入岩(辉长岩、辉绿岩)的存在。结构裂面相对较多,倾向、倾角不一。由于花岗岩的构成,此处海岸稳定。

第七章     鼓山路线

1、鼓山路旁:

岩体上生物风化严重,表面已成松软、松散状。由于树的进一步生长,从岩石中吸取无机养分,并释放有机物,对岩石产生化学作用。但其下部植物根部未到达的地方,还属于新鲜岩石。

2、鼓山花岗岩:

少见的晶洞花岗岩,是由于特殊的成岩过程形成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十八景停车场:

此处边坡属于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未风化皆有的情形。风化层分布不均。且强风化、中风化层中有残余新鲜岩石的存在,工程性质较复杂。

4、鼓山半山亭:

此处石鼓属于物理风化,有大块完整岩体,风化成了一块块岩石。

第八章     结束语

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是觉得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会了在实地实习时如何使用罗盘测定岩石的产状,如何认识一个地方的地形地貌,对地质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某些地质条件下的工程性质有了一定了解。

能够学着理论联系实际,并从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以及和别人团结互助的能力。

总之在这次实习中我收获甚多,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我希望以后会有更多这样的机会

 

第二篇: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一.前言

秦皇岛市石门寨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KM,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

实习区交通十分方便。实习基地坐落于柳江盆地。实习区气候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但受海洋影响较大。年降水量在400--1000mm。实习区工农业并重,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等。山坡多种植果树,尤以桃树,杏树较多.。工业以采掘业为主,有煤,耐火黏土,建筑石材以及水泥原料等。

本次实习所在地秦皇岛市柳江盆地,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地质公园。盆地地层出露明显,构造丰富多彩,并有多条河流从其间穿过,是理想的地质填图教学和普地教学基地。盆地南

北长约20千米,东西长约12千米。地势总体

为北高南低,自南而北,由群山丘陵、台地残

丘转而为倾斜平原。北、东、西三面为群山和

丘陵所环绕,南侧向渤海敞怀。最高的山峰为

盆地中部偏北的老君顶,海拔为493.7米;盆

地的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是本区山高坡陡的地

方,一般海拔在400米以上。

大地构造位置图

二.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在使用前需作磁偏角的校正,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重合,两者间夹角称磁偏角。地球上各点的磁偏角均定期计算,并公布以备查用。当地球上某点磁北方向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时,称东偏(记为+);偏于西边时,称西偏(记为—)。如果某点磁偏角(δ)为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A=A磁±δ。为工作上方便,可以根据上述原理进行磁偏角校正,磁偏角偏东时,转动罗盘外壁的刻度螺丝,使水平刻度盘顺时针方向转动一磁偏角值则可(若西偏时则逆时针方向转动)。经校正后的罗盘,所测读数即为正确的方位。 在对方向或目的物方位进行测量时即测定目的物与测者两点所连直线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至测线的夹角(如图5-3 C所示)。首先放松磁针制动小螺纽,打开对物觇板并指向所测目标,即用罗盘的北(N)端对着目的物,南(S)端靠近自己进行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三者连成一直线,同时使圆形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测目标的方位角。

三.地形图的阅读

地形图(以下简称地图)则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投影图。 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貌:是地表平坦起伏的自然状态。如山地、丘陵、平原等。

地物:是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的固定性物体。如江河、湖泊、道路、村庄等。 定向越野所用的地图是由地图比例尺、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指北方向线和图例注记五大要素组成。

(一)、地图比例尺

地图上某线段长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之比,叫地图比例尺。即:

地图比例尺=图上长:相应实地水平距离

例如,某幅地图的图上长1cm,相当于实地水平距离10000cm,则此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

1、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地图比例尺的大小通常依比值大小来衡量,比值大,比例尺就大。如1:10000就大于1:15000。

图幅面积相等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其图幅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小,图上显示的内容就越详细。如1:10000地图上的1平方厘米相当于实地10000平方米,1:100000地图上的1平方厘米相当于实地1000000平方米。

国际定联规定,定向越野一般采用1:15000比例尺地图,为适应特殊地形的需要,也可使用其它比例尺地图。根据我国的现有条件,以采用1:10000比例尺地图为宜。

2、地图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定向越野地图上的比例尺,一般是用数字比式表示,如1:10000。个别地图除用数字比式表示外,还绘有图解比例

3、图上量读实地距离

(1)、用直尺量算:先用直尺量取图上两点长度,然后依据地图比例尺按公式计算。 计算公式为:实地距离=图上长×比例尺分母

如在1:10000地图上量取两点长度为1.2CM,则

实地水平距离=l.2×10000=120(M)

(2)、目估法:即先估计图上两点长度,尔后按公式计算。

定向越野时,一般是在运动中求实地距离,主要是采用目估法。图上距离越长,估计误差就越大,可以采用分段目估。

图上量取的距离,都是水平距离,而实地总是起伏不平的,实际距离往往大于水平距离。因此在计算实地距离时,须将图上量得的距离加上适当的改正数。

四.地层

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而侏罗系属濒太平洋火山活动带。除普通缺失中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系,白垩系及第三系以外,其他时代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明显,化石丰富,很具有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石炭统,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

本区地层自老而新简述如下:

(一)元古界青白口系(pt3q)

1 龙山组(pt3q)

龙山组为本区内最老的沉积地层单位。主要分布在东部张岩子至东部落,南

部鸡冠山等地。以张岩子村西部剖面最好。本组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下韵律底部是灰白色含砾粗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向上过度为紫色,黄绿色杂色页岩。上韵律底部砂岩稳定成分增加,顶部出现蛋青色泥灰岩。分选,磨圆较好,砂岩中斜层理,波痕及海绿石矿物屡见不鲜,属典型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与下伏绥中花岗岩块体岩石呈沉积接触。

2 景山峪组(pt3qj)

分布与龙山组基本一致。在李庄村北出露较全。

本组岩性由碎屑岩,粘土岩过度到碳酸岩沉积。具有海相沉积特点。与龙山组整合接触。其分界标志层是以其底部黄褐色或带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净砂岩,其底部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有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海相特征明显,因此本组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二)古生界(Pz)

一寒武系

1.府君山组

本组主要分布在东部落至沙河寨,以及西部上平山一带。东部落剖面出露较全。

本组岩石标志明显,下部为暗灰色厚层状结晶灰岩。产莱得利基虫Redlichia。

上部为灰白色豹皮状白云质灰岩夹暗灰色薄层灰岩。与下伏景儿峪组分界标志是

下部暗灰色厚层状结晶灰岩底部薄层灰岩中含角砾或砾岩。本组属浅海相沉积。

2馒头组

本组分布与府君山组一致,岩性以鲜红色泥岩为主,往上过度过粉砾质页岩夹白云质灰岩透镜体。泥岩底部具角砾或砾岩。粉沙质页岩中含石盐假晶,与下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分界标志是其底部含角砾状薄层泥岩。本组属干旱气候条件下滨海相或泻湖相沉积。

(三)中生界(Mz)

1北票组(J1b)

在本区分布面积广,主要在中部区。以黑山窑至大岭一带出露较好。

分界标志为北票组的底砾岩,上部以粉砂岩,黑色炭质页岩为主,含煤线,底部具大砾岩,与下段分界明显。本组属湖泊,河流及沼泽相沉积环境。

2蓝旗组

本组以一套火山岩系分布在盆地中部老君顶至大洼山一线。在上庄坨,傍水崖一带出露较好。与北票组等老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本组岩性主要为火山熔岩与火山杂屑岩互层。

(四)第四系

1上更新统

本区上更新统主要分布在大石河,汤河及其支流的二级介地上,再黄土营,上平山,义院口,下花野,东塔等地均有出露,其主要岩性为沙砾石层和土状物质等。

2全新世统

该区全新统主要分布为河流相的沙砾石层,广泛分布于大石河,汤河及其支流的一级介地和河漫滩上,这些沙砾石层具有分选磨圆和层理。并见有下部河床相和上部河漫滩相成的二元结构。

五.岩石

1、岩浆岩

侵入岩:花岗岩、花岗斑岩

喷出岩:安山岩

⑴花岗岩

出露于东部张岩子村附近,沉积不整合在马

岭组石英砂岩之下。岩石为肉红或灰白色,

但岩体分布很不均匀,结构构造变化很大。

其中有很多混合岩化的迹象和老变质岩的

残留体或捕虏体。下元古界混合岩化片麻状

肉红色钾长花岗岩,,为绥中花岗岩(γ2)。

主要成分为石英、黑云母、正长石、角闪石及少量斜长石,粗砾等粒结构,块状构造,节理发育。约17.5~18.2亿年。

刘家房村西及蟠桃峪地区等也有以长石为主的肉红色响山花岗岩,含黑云母和石英。 ⑵花岗斑岩

出露于潮水峪等地,岩墙状产出,侵入在晚寒武世至中奥陶世的地层中,常见被基质熔蚀的钾长石和石英斑晶。

2、沉积岩

砂岩、页岩、灰岩

⑴砂岩

位于张岩子的青白口群下马岭组至纯含砾石英砂岩,石英含量90%以上。色彩较浅,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磨圆好,

分选均匀。

位于上石炭统太原组地层的以长石为主的砂岩。发黄,磨圆好,分选好。有许多层层崩裂的球状风化,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X型节理。

位于下二叠统山西组顶部与下石盒子组底部地层的石英、长石、岩屑杂砂岩,磨圆、分选都不好,层薄。

⑵页岩

位于下马岭组的紫色页岩。底部由于岩浆侵入时的热接触变质作用而带有明显的角岩化性质。

⑶灰岩

亮甲山组夹泥质灰岩含有砾屑,为盆地内生成的隐晶

灰岩或微晶泥岩碎屑,是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岩石 .

灰黑色、性脆,硬度不大。

主要分布于府君山组地层内豹皮状灰岩的。薄层夹白

云质条带。岩石风化面上,常有虫孔和花斑共生,是

豹皮灰岩的标志。

分布于下寒武统府君山组及奥陶统地层内的白云质灰

岩,张岩子、瓦家山一带发育较好。层内构造均匀,

一般为中厚层,形成于浅海深水环境。反映了当时的

非正常海相。

柳江盆地碑旁边的饵状石灰岩。浅海环境碳酸盐沉积。被动荡的海水打碎、磨圆、再一圈圈粘连而成。张下组典型特征。

六.地质构造

一基本构造特征

柳江向斜为一个近南北向不对称的短轴向斜,其大地构造属华北地台燕山沉降带东段,山海关隆起南缘。山海关隆起的范围包括遵化以东,锦州以西,山海关以北的三角地带。根据构造形态特征,该向斜可分为东翼区,西翼区,北部义院口区及西南部上平山区。以向斜南部的韩家岭至北端的板厂峪一线向斜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东翼区,其他三个区位于西部。(一)褶皱构造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本区褶皱构造按所在构造层描述如

下:

1向斜

柳江向斜的基底是与青白口系长龙山

组不整合的早元古代变质岩系—绥中花岗

岩,主要分布在向斜的北,东及南部边缘。

六降想写的西部及东南外缘发育有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花岗岩侵入岩基,如响山花岗岩体和后石湖山碱性花岗岩体,它们在地势上构成高峻险要的山地。根据构造形态特征,该想写可分为东翼区,西翼区,北部义院口区及西南部上平山区,以想写南部的韩家岭至北端的板厂峪一线将想写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东翼区,其他三区位于西部。东翼区地层出露面积宽,除个别地段发育有次一级的褶曲外,总体近于单斜构造。岩层向西倾斜,平缓而稳定,属简单构造类型。

(1)西翼地区地层出露面积狭窄,岩层倾向东,倾角在40-50度之间。

受南北向冲断层影响,个别地区倾角较大。部分地区属复杂构造类型。

(2)东部落西山短轴向斜

该向斜分布在东部落西山,南北长1.75km东西宽1.0km,何不出露凤山组,两翼依次是长山组、崮山组、张夏组。向斜被东部东西向断层切割,为一右行扭性断裂。

2背斜

(1)`张赵庄——吴庄背斜

该背斜分布在张赵庄、吴庄、花厂峪一带。成南北向延伸,出露长度 4.5km宽度0.5km。 背斜核部出露徐庄组页岩,枢纽向南倾没,为一系列强烈挤压的褶皱和逆断层两侧出露张夏组鲕粒灰岩和长风组泥质条带状灰岩。该背斜北段被花厂峪--王庄断裂、南段被吴庄--车场断裂切割。在花厂峪,背斜向北倾没。核部有酸性岩系充填。东翼受南北向断层影响,地层倾角变陡(如图),甚至出现直立和倒转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2)柳观峪—秋子峪背斜

柳观峪—秋子峪背斜分布于柳观峪以东,秋子峪以南,呈北北东向延伸,出露长度约

1.8km,宽约0.3km。背斜核部在柳观峪以东由府君山组构成,沿裂隙发育有重晶石脉。背斜核部向北北东方向延伸到汤河以北,出露毛庄组紫红色页岩和粉砂岩,再往北褶皱轴逐渐倾没。在柳观峪以东,北斜两翼由馒头组、毛庄组和徐庄组、张夏组组成,西翼被一条走向45°的断层切断。在汤河以北,两翼由徐庄组和张夏组构成。

(一)断裂构造

本区断裂构造有南北向、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但以南北向断裂最为醒目,其次为东西向;在断裂的活动强度和规模上,均表现为西强东弱。在断裂面的力学性质上则表现为多期次构造叠加,具有复合断裂的特

该断裂在浅水营至北林子一端呈

进南北向延伸。在石门寨东门126高

地,断层向东倾,倾角85°。西盘为

张夏组鲕粒灰岩,叠层石灰岩;东盘

为亮甲山灰岩(含舌卷罗,满洲角石)。

断裂带内为硅化角砾岩袋,在平面上呈锯齿状。在126高地北采坑,该断横剖面断层走向N25°E,倾向南东,倾角60°,断裂带宽15米。由东向西依次是正长斑岩岩脉,硅化角砾岩和石英脉。断裂带东侧见有10cm宽的断裂缝,内见有断层泥,片理化及断面上的垂直擦痕,表明该断层张性活动后曾受过挤压。

在潮水峪一带,断层走向N20°E,倾向东南(实际上倾向为东西向摆动)。

上盘为凤山组泥质条带状灰岩;下盘为冶里组厚层灰岩。断层面无论在倾斜方向上,还是在走向方向上均表现为舒缓波状。断面上镜面,垂直擦痕,阶步以及断裂带内挤压透镜体等特征明显。

七.地质发展史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本区在地质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历过的主要运动有五台运动,吕梁运动,蓟县运动,太康运动,海西——印支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喜马拉雅运动。

一、元古代的发展

前中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Ar——Pt1)

从区域性地质背景来看,本区前中元古代处于地槽发展阶段。地壳大幅度下降,堆积了巨厚的沉积物,经历了五台运动和吕梁运动。特别是早元古代的吕梁运动,地槽回返,产生了漫长而复杂的褶皱运动,并伴有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逐渐形成了一套巨厚的变质岩,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构成了华北地台结晶基底。结束了前中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

中元古代地台发展阶段(Pt2)

吕梁运动以后,华北地台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初期地台边缘部位仍带有活动性特征,断裂活动比较强烈,断陷和隆起比较明显,地台北部出现了呈北东方向延伸的燕山海槽。

晚元古代地台发展阶段(Pt3)

晚元古代早期,华北地台由边缘凹陷转入整体下降。北部陆表海不断扩大,山海关古陆范围缩小。到青白口期本区已经成为陆表海的一部分。堆积了龙山组滨海相碎屑岩和浅海相泥灰岩,稍后堆积了景儿峪组滨海相碎屑岩和浅海相泥灰岩。本区晚元古代晚期震旦纪再度成为古陆剥削区。

二、古生代与中生代的发展

古生代地台发展阶段(Pz)

古生代伊始,本区再度下降,海水由北方侵入,接受沉积,随后海侵扩大,有大量的碳酸岩盐沉积。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气候温暖潮湿;生物界无脊椎动物三叶虫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晚期浅水活动区形成球形隐藻灰岩。

早奥陶世冶里期海进再度扩大,沉积环境逐渐变为正常浅海较深水环境,以大量的碳酸岩出现为特征。早奥陶世末发生太康运动,华北地台大面积抬升,海水退出。

中石炭世早期,本区地壳又开始下降,海水侵入,本区处于滨海沼泽相沉积,形成一套富铝铁质碎屑沉积物。地壳升降频繁;晚石炭世地壳略趋稳定,海水时进时退,但以陆相沼泽为主,气候适宜大量植物生长,死后形成巨厚堆积,形成本区含煤地层。

二叠纪本区以河流相,湖泊相和沼泽想沉积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生长繁茂,气候

转为干旱时形成一些红色碎屑岩沉积,这个时期也有海水侵入。

中生代地台活化阶段(Mz)

本区在二叠系石千峰组地层沉积之后,曾发生过两次构造变动。大约在海西晚期本区经历了一次自西而东的挤压作用,产生了由龙山组至石千峰组组成的柳江向斜及南北向压性断裂和北东,北西两组扭性断裂。向斜西翼倾角略陡,东翼倾角较缓。由于柳江向斜向北扬起,地形北高南低,北端侵蚀层位较低,东翼区石岭以北侵蚀至二叠系下石盒,普遍不见下石盒子顶界。向斜北西端侵蚀至下奥陶统马家沟组。

本区在海西——印支运动以后,侏罗系北票组河流相沙砾岩层呈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前中生界不同时代地层之上。

北票组沉积以后,本区燕山运动第一期构造变形仍以塑性变形为主,产生了本区北西向构造,并伴随有闪长玢岩浅成侵入体侵入形成岩墙岩脉等。

中晚侏罗世是华北地台极不平静的时期。兰旗组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北票组之上,频繁的构造运动伴随而来的是阵发式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位。本区兰旗组火山岩系受新华夏系北北东向构造控制。西翼区南北向走向断裂被新华夏系压性或压扭性断裂迁就,利用,部分新生断裂切割了北票组。

八.实习区矿产

柳江盆地矿产以沉积为主。岩浆矿床和变质矿产不重要。沉积矿产有煤、耐火粘土、用做玻璃原料的石英岩、冶炼用的白云岩等。其中煤和耐火粘土的开采历史悠久。有一定规模。此外,可到处见到石灰岩采石场。用做建筑材料和烧石灰。内生矿床规模不大,如上平山重晶石铅锌矿(规模很小,矿坑已废)及花场峪附近温泉堡花岗岩基接触带的矽卡岩钢铁矿点等。

(一)煤矿:柳江盆地为一含煤盆地。主要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童的太原组。下迭统及下、中侏罗统。由于向斜东西两翼构造的差异性。煤矿多分布在上石炭统至下二迭统地层中。而侏罗系煤层可开采的主要限于义院口附近。本区最大煤矿由柳江煤矿、长城煤矿。

(二)耐火粘土:主要分布于向斜的东翼的石炭二迭系地层内。由于受成矿条件的影响,层内常有相变。所以矿体多呈透镜体状且大小不等。主要开采区在半壁店及欢喜岭。规模较大。其他多为生产队作为副业而小规模开采。

(三)石英砂岩:为玻璃原料。分布于柳江盆地南缘鸡冠山。石英砂岩的底层层位,属于万元古代龙山组。矿石就时厚层质地较纯的白色石英砂岩。

(四)白云岩:作冻冶用的原料。夏奥陶统亮甲山组顶部,有厚达50米以上的白云岩,是本区白云岩的主要层位。

(五)石灰岩:石灰岩是做烧制石灰及其他建筑用的良好材料,下奥陶统亮甲山组的厚层石

灰岩是主要开采对象。

(六)重晶石:位于柳江盆地南部的上平山倾伏背斜区,属于低温热液充填型。矿石矿物阿主要为重晶石,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有萤石、方解石。此外,矿脉中金属矿物还有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以及次生的白铅矿、孔雀矿、蓝铜矿。

(七)铜铁矿:位于柳江盆地西部燕山其花岗岩岩基与柳江向斜西翼的旱古生界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上,在解除交代作用而生成的西卡岩有铜铁矿化。规模稍大的有花场峪矿化点,含黄铁矿及磁铁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