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津市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2月8日在津市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市长 罗先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迎难而上,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全年实现GDP 77.7亿元,同比增长13.5%,人均GDP达到30966元(4869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4:44.6:35.0调整到18.6:48.0:33.4;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6亿元,增长20.7%,税收比重达到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28亿元,增长42.2%;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亿元,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357元增加到17409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728元增加到6773元,增长18.2%。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称号。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是: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参与常德市“百亿园区大竞赛,掀起水利、交通建设新高潮”活动,92个重点项目竣工80个,常德考核项目全部完成目标进度。完成交通投资2.8亿元,东常高速接线主体竣工,涔水大桥建设顺利推进,澧水津市段航道疏浚完成前期工作。完成水利投资5800万元,完成5座小(Ⅰ)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启动8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超额完成了城市防洪工程、小型农田水利、沟渠疏浚等建设任务。项目争资再上台阶。

全市到位各类资金11.5亿元,同比增长1.79亿元。财政、劳动、发改口分别到位资金4.98亿元、1.65亿元、1.17亿元,争取到大洼城市水厂及供水管网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投资4.5亿元的毛里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上报国家环保部,有望落户我市。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全年共到位内外资23.9亿元,增长18.2%。签约引进项目31个,其中亿元项目5个。加大与中联重科、省轻盐集团等知名企业的招商对接力度。引进利泓纺织投资3.7亿元、年产1700万米牛仔布及染整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银行融资难中求进。在银根趋紧背景下,新增工业贷款

3.2亿元,常德财鑫担保津市分公司、金源小额贷款公司分别累放工业贷款3.18亿元、1亿元,吸收市外资金8000万元。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38.9亿元,增长38%,规模工业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120亿元、32.7亿元,分别增长49.2%、26.6%,顺利实现20xx年提出的“百亿工程”战略;规模企业发展到64家,实现入库税金1.4亿元、利润7000万元。产业扩张全面提速。坚持做大、做强产业,汽配、盐化、纺织、造纸、食品五大产业规模产值分别达到38亿元、13亿元、16亿元、4.8亿元、17亿元,分别增长51%、43.9%、29%、16%、74%;生物医药、新型建材产业加速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4.6亿元,增长43%。中联车桥6万根工程车重型桥项目开工建设;湘澧盐矿达到100万吨产能,60万吨盐硝联产项目进展顺利;雪丽造纸实施110吨硫化床锅炉和1880高速纸机技改项目,达到12万吨产能;娄星等企业实施精梳紧密纺技扩改,全市纺织规模达到30万锭;中意糖果日产200吨果冻生产线投产。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家,高新产品产值比重达到30%。园区框架全面拉开。把园区作为兴工主阵地、经济增长极,完成基础建设投入1.5亿元。中联大道、团湖大道主体竣工,青山路延伸线建设进展顺利,创业路、胥家湖路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嘉山大道、周家铺路、青山路完成亮化、绿化。新征地1500亩,平整土地1000亩。团湖小区安置点完成二期扩容,

新洲、戚家、关桥安置点启动建设。园区新增规模企业7家,规模企业户数达到40家,规模工业产值达到93.8亿元,增长48.8%。服务企业全面深化。扎实开展“企业服务深化年”活动,实行“一企一册”台账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用电等问题,组织企业开展课题攻关5项、申报专利7件,申报节能技改等奖励资金1800多万元,招工1800多人。

——城乡建设不断加快。大力推进城市发展。开始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启动九澧大道东段、沿江风光带旧城改造等规划编制。污水处理厂全面投运,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投入试运行,大洼城市水厂动工建设。车胤东路、清远路完成升级改造,孟姜女大道南拓主体工程竣工。建立城市基础设施长效维管机制,投入700多万元,添置环卫设施,启动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清运机械化率不断提高。开展了“垃圾不落地,文明在手中”整治行动,市容市貌不断改善。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湘北公路沿线城乡统筹示范带建设,渡口核心示范区面貌焕然一新。完成环洞庭湖土地综合整治一期项目2.4万亩,实施占补平衡3355亩。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2000人,建设沼气池503口,改厕2000户。新建和改扩建标准村卫生室10所,实现81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粮、棉、油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1家。稳步推动城市经济。商贸流通、餐饮娱乐消费日趋活跃。“家电下乡”等工作纵深推进。三眼桥市场竣工开市,襄阳街市场启动建设。毛里湖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湿地公园,神九堰等特色农庄被评为全省首届百佳魅力村(庄)。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市销售商品住宅7.8万平方米,增长12.4%。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实施“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完成植树造林8000亩,扩大饮用水源保护范围,新增15座小型水库禁止投肥养殖,压减珍珠养殖面积800亩。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

——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为民办实事深入开展。全面完成省、常德市及本级48项实事任务,财政支出超过2.2亿元,同比增长30.2%,民生工程投入超历史。社会保障明显增强。新增城镇就业561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700人,城镇零就业家庭100%实现就业援助。社保扩面9627人,支付社会保险费2.6亿元。城镇居民医保参保80096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7.4%。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4168万元,城乡低保月救助标准分别提高到178元、78元。累计救助城市居民14.23万人次、农村低保8.1万人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84户。筹集和新建廉租房1076套,新增公租房200套,向2980户发放租赁补贴400万元。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年共申请国家级科技项目4个、省级8个。成功承办省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中小学“校安工程”,市一中通过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2名考生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利率销售制度,人民医院成功举办百年院庆,新建医技大楼投入使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4.31‰以内,成功创建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囊萤照读”进入省级非遗名录,“新洲古城”成功申报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民防空、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水平稳步提高。审计、统计、物价、外事侨务切实履行了职能。广播电视、体育、民族宗教、农机、畜牧、地震、档案、保密、方志、老龄、残联等各项工作都有新的进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管理不断创新。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干部到户工作法,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强化信访维稳职责,全年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越级非正常上访事件。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全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

——满意政府深入人心。深入推进满意政府建设,99家责任单位公开进行“满意承诺”,大力开展“满意政府‘双十佳’评选”等主题活

动。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坚持开展调查研究和公示听证活动,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满意政府监督员参与政府重大决策。启动了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政务监控系统建设,建成了7个乡镇政务中心,政务公开范围不断扩大。公正执法不断推进。开展“公正执法年”活动,对各行政执法部门实行了公开评议,简政放权203项,开展行政审批职能内部集中改革试点,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经济环境不断优化。加大优化环境测评力度,深入开展“百企走访座谈”,严厉查处各类影响经济环境的人和事,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政风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7件、政协委员提案95件,办理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确保了市长热线、市长信箱、市民留言回复率达到100%,人民群众的尊严和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主要为:一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科学确立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二是把握大势、主动跟进,积极抢抓了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三是做大总量、累积能量,始终突出了项目建设的发展重心;四是围绕中心、服从大局,真正形成了政通人和的发展氛围;五是重诺守信、优化服务,切实创造了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六是改善民生、维护民利,全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对于这些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倍加珍惜,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服务业发展不快,产业规模不大,重大项目不多;土地、资金、用工等瓶颈制约日益明显,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群众收入水平不高,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很困难;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仍然较大;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每一个成就,城市农村发生的每一处变化,人民群众得到的每一点实惠,无不饱含着历届

市委、市政府的艰辛努力,无不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汗水,无不见证着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津部队、武警消防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津市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20xx年工作思路

各位代表!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推进的关键之年。当前,津市的发展面临挑战。受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欧债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宏观形势总体平稳与微观经济活力不足交织,我们的发展预期存在一定变数;正在加速推动的转方式、调结构,使我们的发展模式面临考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兄弟区县你追我赶,我们保位争先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津市的发展充满希望。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科技创新、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我们在危机中抢抓机遇、趋利避害。今年,中央确定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展实体经济,重视“三农”和改善民生,支持县域经济和小微型企业发展,支持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我们借助政策支撑,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经济实力日益雄厚,各级领导班子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全市人民求富思进的愿望更加强烈。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时刻保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感,时刻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时刻保持不甘人后、敢于争先的责任感,把发展的压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以更大的魄力和胆识,以更足的锐气和干劲,奋力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共同谱写发展的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常德市、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工业立市”核心战略不动摇,全力推进“全省全面小康领先市”、“全省城乡统筹领先市”建设,突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保稳定,大力推进现代工业、现代城市、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不断开创“实力津市、创新津市、宜居津市、幸福津市”建设新局面。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完成上级核定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落实上述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要坚持“五个不动摇”:

一是坚持发展战略不动摇。“十二五”规划集中全市智慧,符合津市实际,必须贯彻落实,使政府工作充分体现上级精神,落实市委部署,满足群众意愿!

二是坚持发展主题不动摇。“创新引领,科学发展”是今年市委经济工作会确定的发展主题,必须牢牢把握。要创新科技进步,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发展举措,使经济社会各领域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津市创造”和“津市经验”!

三是坚持发展核心不动摇。要始终坚持“工业立市”核心地位,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环境优化为保障,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

四是坚持发展路径不动摇。津市拥有厚重的城市,精致的农村。要以城市扩容带动,以现代农业拉动,以环境整治推动,突出城乡统筹的发展路径,全力打造“全省城乡统筹领先市”!

五是坚持发展根本不动摇。始终以提升28万津市人民幸福指数为根本,更加重视和改善民生,促进群众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真正实现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发展福祉覆盖城乡!

三、20xx年工作重点

(一)突出项目建设,强化发展支撑

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以上,实施重点建设项目40个以上。

1、加大招商引进力度。突出招商引资首位战略,坚持市级领导推动、部门企业联动、全民参与行动,重点开展课题招商、以商招商和小分队招商,做到“无人不招商、无时不招商、无处不招商”。力争引进一个投资过10亿元项目,6个以上投资过亿元项目,引进内资达到22亿元以上。坚持招商任务分解、严格调度考评、坚决兑现奖惩。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围绕产业配套、链条延伸、产业集聚开展招商,围绕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商贸流通、推动文化旅游实施招商。紧盯中联重科产业配套、盐化产业链延伸、园区物流产业园、大型综合市场、体育馆、城市综合体建设、嘉山文化旅游开发等重点项目的签约引进。坚持“招大不舍小、招远不舍近、招外不舍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健全项目论证评估体系,把最好的资源交给最有实力的企业开发。

2、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工业方面:重点推进中联车桥6万根工程车重型桥、湘澧盐化60万吨盐硝联产、中沃二期、鑫嘉城消失模汽车铸件生产线、致远公司汽车轴类配件生产线、年产水煮猪鬃3000吨暨100万打高档刷等项目建设。交通方面:完成东常高速津市段建设,建成涔水大桥主体工程,加快澧水航道疏浚、千吨级码头、城市西环线、澧水二桥等项目前期工作。水利方面:重点抓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推进城市防洪圈、毛里湖排渍大型泵站等前期工作。城建方面:

重点抓好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城北区旧城改造、车胤大道改造、城东开发等项目建设。农业农村方面:重点抓好毛里湖保护与开发、环洞庭湖土地整理、乡镇油茶基地、农业生态园、灵泉粮库等项目建设。服务业方面:重点抓好宝达大酒店等项目建设。民生与社会事业方面:重点抓好大洼城市水厂、保障性住房安置、环境监测综合大楼等项目建设。

3、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全力向上争取各类资金11亿元以上。继续发挥财政、劳动、民政和发改等单位的争资主渠道作用。城市建设方面:重点跟进城镇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污水管网二期、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廉租房、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工业和节能环保方面:重点跟进产业振兴、毛里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等项目。交通方面:重点跟进安慈高速(安乡至慈利高速公路)、重点文明路、千吨级码头、澧水航道疏浚整治等项目。农业方面:重点跟进生猪养殖、血防、水利基础设施等项目。社会事业方面:重点跟进中小学“校安工程”、急救中心、文化事业“三馆”建设等项目。全年新开发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0个,做好50个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

(二)壮大现代工业,提速新型工业化

以园区建设、产业升级和要素保障为重点,推动现代工业发展。

1、加快园区发展。集中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以更硬的举措,积极创建“省级工业集中区”。投入1.5亿元以上,新征土地1500亩,建设周家铺路延伸线、创业路、胥家湖路、新城路;抓好孟姜女大道、中联大道等绿化亮化工程;采取融资租赁方式,启动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启动园区11万伏变电站建设。完善新洲、戚家、关桥3个安置点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封闭式管理、授权委托等服务机制,力争工业项目入园1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园区新增规模企业7家,规模工业产值增长30%以上,入库税金增长25%以上。

2、加速产业升级。坚持扩规与提质并重,力争5个传统产业和2个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18亿元以上。推进产业扩张。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汽配产业重点扩大铸造、锻造规模,引进齿轮、模具深加工等项目,力争中联车桥本地配套率提升到20%以上;盐化产业重点发展氯碱深加工和精细化工;纺织产业重点引进织布、染整、针织及成衣制造项目;造纸产业重点调优纸品结构;食品产业围绕中意优势品牌,主攻特色和休闲食品。培育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推进鸿鹰祥园区异地新建、阿斯达扩大产能等项目建设;新型建材产业重点推进卡普吉诺墙地砖项目一期竣工投产、二期建设启动。积极引进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进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积极扶持建设汽车车桥研发中心、盐化省级技术研发中心、食品市级研发中心。发挥鸿鹰祥和石化仪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打造名品名牌。

3、加强要素保障。充分发挥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作用,坚持“领导联产业、部门服务企业”制度。强化政策扶持。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和监测,认真落实国家支持小微型企业优惠政策,加大财税扶持力度,解决好企业用工、用电、环境协调等具体问题。强化融资服务。坚持金融机构工业信贷奖励,积极发挥常德财鑫担保津市分公司作用,支持金源小额贷款公司做大做强。全年新增工业贷款4亿元以上。强化用地保障。强力推行占补平衡、增减挂钩,推进集约节约用地,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加快企业上市。成立企业上市工作领导服务小组,出台奖励政策,引导支持湘澧盐化、中意、鸿鹰祥、阿斯达等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三)狠抓“两城”创建,提高新型城市化水平

按照“以水为源、以绿为美、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为总揽,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力争“十二五”期内成功实现“两创”。

1、加强城市规划。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加快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加大城市规划包装力度,融入文化元素,打造城市视觉系统。完成九澧大道东段、澧水沿江风光带、孟姜女大道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开展规划清整,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批后管理,加大规划执法力度。

2、加快城市提质。实施车胤中西路等道路改造,完成新村小区居民通道硬化,完成护市路等路灯改造。实施城市绿化行动,以后湖景观、澧水沿岸绿化带、植物园建设为重点,推进城区园林景观工程。完成双济沟改造及绿化、美化工程。完成九澧大道西段等提质改造工程,启动红旗广场和园林式单位、小区、工厂建设,高标准推出10个“园林式单位和小区”。促进小城镇发展,重点抓好1-2个特色示范镇建设。

3、规范城市管理。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高标准改造垃圾中转站、公厕。规范城市渣土运输和户外广告牌设置管理,集中整顿城市交通秩序。对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等现象开展专项治理。

4、搞活城市经营。完成土地收储800亩以上。依法清理、回收超期闲置土地。依法依规加强征地拆迁工作。力争土地收益达到1亿元。创新融资体制,逐步推行城投公司自负盈亏管理。启动公寓式安置建设,盘活土地资源,降低储备成本。

5、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出台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加快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业发展,启动庭园春天等五星级宾馆建设,力争引进1家品牌超市,继续做好“家电下乡”、“农超对接”等工作。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启动物流中心建设。依托“一山一水”(嘉山和毛里湖)、“一男一女”(车胤和孟姜女)四张特色名片,完成古大同国家森林公园项目规划,发展以乡土生态游、宗教朝圣游、休闲体验游等为主的文化旅游业。落实国家政策,稳健发展房地产业。大

力发展现代金融业。支持创建“省级金融安全区”,力争引进1家新的金融机构落户。

(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以农村为主战场,切实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1、加快统筹进程。完善城乡统筹工作机构,编制城乡统筹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完成15个“宜居村庄”整建规划。加快城乡共建。深入推进新农村核心示范区建设。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加快集镇扩容提质步伐,打造宜居住宅村镇,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以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推进“庭院绿化、公路绿化、环毛里湖绿化”工程。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着力解决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农村安全饮水等问题。加快城乡共管。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完成水务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加大涔水、澹水、小流域治理,规范河道采砂秩序。加强噪音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水源保护,禁止投肥养鱼。加大植树力度,完成造林8400亩,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快城乡共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逐步推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探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统筹运作模式,实现垃圾处理一体化,力争开通城乡公交大环线。

2、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打造1-2个特色产业“拳头”品牌,努力建成1-2个高标准的农业现代园区。加强粮食工作,巩固提升粮、棉、油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1-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新申报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探索发展1家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2家常德市级农村专业合作示范社,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以上。

3、夯实基础工作。深化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机制,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完

善农村资源资产股份合作机制。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继续深入开展 “启民智、修民德、正民风”、“四送下乡”等活动,培训农民9000人次以上。

(五)推进社会和谐,加快“全面小康”步伐

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努力分好“蛋糕”,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

1、大力加强民生保障。提高民生福祉,提升保障水平。扩大社会就业。全年新增就业5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援助城乡困难对象就业10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000人,零就业家庭100%实现动态就业援助。强化社会保障。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提高新农合配套标准和报销比例。将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覆盖所有用人单位。抓好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建成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规划启动殡仪馆迁址工作。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新建448套廉租房、450套公租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0户。推行部门综合预算改革,提高公务员津补贴标准,住房公积金财政配套比例足额到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内。在加强民生保障的同时,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郑重承诺,今年全力以赴实施八大民生工程:①完成800户棚户区改造任务。②新建和改建2个农贸市场。③完成3所农村小学维修改造。④建设1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⑤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平均补偿率达到55%,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实施基本药物零利率销售。⑥完成8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谢家堰集中供水项目建设,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5000人,压减珍珠养殖面积500亩。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地沟油”、“潲水油”行为,确保不发生一起重大群体性食品中毒事故。⑧实施2个敞开式小区整治和3条小街小巷建设,开展城郊结合部环境整治。

2、全面推动社会事业。切实推进科技进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规范办学行为。做好省教育强市视导评估验收工作,做好学前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积极申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学校。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参合率达到98%,逐步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农民就医全免费。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强公民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抓好物价、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对台、方志、档案、保密、人防、地震等工作,重视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工作,加强残疾人和老龄工作。

3、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启动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乒羽中心规划建设,力争引进一家3D影院。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加大对虎爪山等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办好“车胤读书节”等文化节会活动。积极开展志愿者行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大力推进基层文化活动室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农家书屋功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养文艺人才,支持文艺创作,提升文化软实力。

4、努力创新社会管理。继续开展“大接访”活动,坚持市长热线、信访接待日制度,大力化解信访积案,进一步推进“一中心五网络”建设。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村居财政保障标准提高到6万元。做好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抓好青少年教育管理、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对社会组织、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场所的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抓好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和安全隐患排查,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加强学生用车安全管理。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提高消防安全、森林防火救灾能力,健全突发

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平安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六)深化满意政府建设,提升政府形象

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推进阳光行政,强化工作推行,树立廉洁形象,努力打造群众信得过、放得心、靠得住的政府。

1、打造开放、开明、开拓的创新政府。没有思想的开放,就没有理念的创新;没有政治的开明,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摒弃夜郎自大、养尊处优,守成求稳、看摊守业,懒惰疲沓、不思进取的思想意识,摒弃怕失误而不惜丧失机遇、怕担责而不惜影响发展的精神状态,树立快人一拍、先人一步的创新精神,培养有大追求、干大事业、谋大发展的勇气和魄力,让开放之花在津市迸发,让开拓之风在津市激荡!

2、打造守法、守规、守纪的法治政府。按照市委建设“法治津市”的要求,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厘清政府的法定职权,明确标准、程序和时限,依法行使权力。规范决策行为。坚持调查研究、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和合法审查相结合,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严格公正执法。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严格规范权力运行。优化发展环境。按照“政策最优、收费最低、干扰最少、服务最好”的目标,打造宽松优越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宁和谐的建设环境、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听取采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虚心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加强政府系统内部监督。

3、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政府。要大力推进重大决策、重要民生、财政预算和公共交易等领域公开。继续坚持面向社会公开市政

府领导联系电话。切实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关心困难群体,保障群众权益,突出加强对保障房分配、惠民资金发放等领域监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打造谋事、干事、成事的实干政府。牢固树立“无功就是过,从政须有为”的理念,做到说一句、是一句、句句算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坚持政府年度工作责任分解,推行更加严格的目标管理、更加严格的绩效评估、更加严格的督查督办、更加严格的责任追究,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在全市上下形成“踏石留痕,抓铁有印”的实干作风!

5、打造亲民、爱民、惠民的服务政府。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举措,惠民才会出真成效。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目标和头等大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多干顺民意、解民忧的实事,多办惠民生、增民利的好事,真正让全市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6、打造廉政、精政、节俭的清廉政府。要促进干部廉洁自律,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坚决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千方百计降低行政成本,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少搞各类评比、庆典活动。厉行“三短一简”,即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简办事,改进会风、文风、话风、事风“四种作风”。坚决不干劳民伤财的事,坚决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坚决不花没有效果的钱,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

各位代表!我们津市初为澧兰之地,以渡而名,因商而兴,凭工而强,文化厚重。作为津市的一名新市民,感觉到津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感受到津市人民善良聪慧,务实奋进。回首过去,我们充实、无愧、自豪;展望未来,我们自信、坚定、沉着。尽管津市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夯实的基础、发展的势头、蕴藏的潜力令人信心倍增,受到的关注、拥有的影响、赢得的支持让人底气十足。市政府一定会在市委

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与全市人民一道,以永不懈怠的工作激情、永不畏难的顽强斗志、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发奋图强,励精图治,全力以赴开创建设“实力津市、创新津市、宜居津市、幸福津市”的辉煌前景!

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秘书处 20xx年2月6日印

津市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文件(十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