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开展情况汇报

小学“课题研究”开展情况汇报

我校与20xx年3月开始开展课题研究的,至今已有一年多了,现在我将我校的课题研究开展情况与各位领导、老师们交流,希望能让大家了解我们的工作。我们是这样去落实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的:

一、落实好本校教师间的业务培训

每星期一的业务培训中,要求培训教师尽量找关于的课题研究的内容来给大家学习,也顺便收集为继教资料,一举两得,并要求老师们做好学习笔记。

二、抓好周二周三的教研交流

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是我校所有语文教师的集中教研交流时间,周三下午

第三节课则是所有数学教师的集中教研交流时间,教师们可对当天的公开课进行评课议课,或进行相关的业务学习:看教学光碟、交流教学心得等。让教师们在交流中分享教学成果,提升业务能力。

三、集众人之智慧,抓好集体备课

我校紧紧围绕课题研究开展教研工作,语文组的的课题是《在阅读教学中感悟文本内涵》,数学组的课题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与实验》。每学期开学初,语数教研组便分别讨论本学期的研究子课题是什么,一般预设研讨课、示范课、集体备课几种课型。集体备课安排五节以上,课前几天由执教教师提交教学预案,本组教师共同探讨教学的各个环节、课件的制作、学法教法的指导等提出可行性建议,执教教师修改教学方案后方可上台执教。

四、带着目的,有针对性地听课评课

以往的随意听课后,评课的教师们发现的问题、亮点如出一辙,前者说了,后者便无话可说,教学的氛围不够浓烈。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本学期,我们听课前先做了分工。例如数学组让不同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即教学设计、教师的语言引导、情境创设、重难点突破、多媒体资源运用各个方面有侧重点的去

听课。评课议课时,由一位教师进行主要点评之后,其他教师再根据侧重点的分工情况,分析点评该节课各方面的落实成效,评析课题研究在课堂上的体现。

五、课题研究的资料收集

每次上公开课,执教教师都要写教案、说课、反思、课题研究记录表、评课议课记录表五份材料,集体备课的则有教学预案与教学方案两份教案。执教、教研交流完成后,尽快地完成材料并上交于教研组长之处,教研组长也做好相关活动的记录。公开课也尽可能地渗透法制教育,为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收集资料做好准备,做到一物多用,以便减轻教师多次上公开课的负担。

六、重视教师教学随笔的撰写。

要求每月每位教师写教学随感3篇以上,并上交一篇有一定质量的教学随笔到教务处,培养教师们认真观察课堂,惯于教学反思,为教学积累经验,为撰写经验论文积累素材。

七、期末的课题研究小结(每期每人一次)。

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或者教研工作中,将自己做过的,看到的,想到的方法及思考,以课题研究小结的形式撰写出来,交到教研组长处,教研组长再结合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写一份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学校教务再写出一份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以上是我校课题研究中已经落实的工作内容,但愿能够给各位兄弟学校带来帮助,得以借鉴,希望领导老师们多提建议,让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效。

 

第二篇:听《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报告有感

听《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报告有感

期盼已久的小课题研究培训会终于举办了!暑期和市教科所联系来学校做《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报告,因为局领导也要参加,所以一直在找时间点,由开学初进行推到11月7日下午进行。

昨天下午的报告会由教育局袁局长主持,邀请了教科所的宋所长和梁所长来作报告。梁所长的报告从八个方面来对教师们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培训指导:

什么是小课题研究?让老师们知道了小课题研究是教育工作者自觉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具体的问题、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持续的关注,不断反思追问,积极进行改进的研究性教育行为。小课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真实——问题来自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微小——切入口小,论述范围小;成型——由点及面,归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改性”,方法的“可行性”;短期——时间短;深度——以小见大。在如何进行选题方面,梁所长运用实例进行引导,让老师们明白在小课题选题时应注意的问题,明白了如何从日常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中选题,从学校教学工作重点中选题。如何把问题转化为课题?什么样的问题才可以转化为课题?梁所长运用例子来进行展示,让老师们知道了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课题,可以运用缩小法、发散法和转化法来确定课题的题目。介绍了小课题研究的四种方法:经验总结、叙事研究、调查研究和个案研究。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小课题研究的步骤,小课题研究的五个基本程序以及小课题的表达方式。

梁所长的报告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利用实例加以贯穿,让老师们听得明白,记得清楚。历时将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会,整个会场的秩序井然,没有交头接耳说话的,没有接打手机的,每位老师都专注于专家的报告,都在聚精会神的倾听,在扎扎实实的记笔记。为什么会场会如此的安静?一方面源自于老师们自身的需求——教科研能力亟待提升,一方面来自于梁所长的生动报告。只有讲得好,讲听众之所需,才能吸引听众,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思考我们现实的课堂,为什么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同老师上课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关键在于老师。一方面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切合学生实际,一方面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引导艺术是否切合学生的口吻,教师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教学魅力,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明白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再“对症下药”,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