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doc

与时俱进抓教育 科技创新促成果

——软件技术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我院学生工作一直致力打造的品牌亮点。结合计算机作为高新技术的专业特点,以拓展大学生素质为中心,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各项科技创新色彩浓厚的活动,为我院学生构建了一个“学术、技术”载体, 走出了一条具有计算机专业特色的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之路。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科技创新对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乃至对决定这个国家前途命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对塑造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树立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科技创新不但促使学生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追求创新成果的过程中形成“大胆质疑,锐意进取,不畏困难,顽强拼搏,敢于超越”的精神。这种精神,对学生在求学之路上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而全面推进学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长远意义。

一、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主题;深入思考,在对工作前瞻性定位上下功夫。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腾飞的世纪。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的科学论断指明了社会要发展,国家要富强,必须把科学技术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直接动力。如果把生产比作一艘大船,科技是船上的帆,那么创新就是风了,没有风,船就无法前进。

正是基于对时代发展主题的深刻认识,如何与时俱进地迎接挑战,就成了摆在我院学生工作面前无法回避的课题。我院在深入思考,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院的专业特点,充分考虑到科技创新对培养我院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性,基于为广大学生“建设一个训练专业知识的平台,搭建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打造一条通往省级国家级科技创新竞赛的大路”的三点考虑,大胆地作出了走科技创新之路的前瞻性决策。

二、敢于尝试,构思出科技创新之路;勇于实践,把宏伟蓝图化为现实。

我院认真深入分析了学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多年来“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重学业分数,轻动手能力”的教学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何发挥专业特色,与时俱进地抓好学生工作?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作出回答。我们在深入思考、大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走科技创新之路的构想。

美好的构想不会自动实现,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懈付出去转化为现实。在向学校职能部门汇报了这一想法后,得到了他们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他们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鼓励我们积极发

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克服各种困难,当好走科技创新之路的排头兵,并表示将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三、学院搭台,搭好服务青年、科技兴国的舞台;学生唱戏,唱响发展自我、科技创新的时代主旋律。

走好科技创新之路,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条清晰的、操作性强的思路,关键在于在工作中有没有狠抓贯彻落实。我院按着“抓品牌,重普及,抓发动,促氛围”的工作思路,在走科技创新之路的征程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抓好两个品牌项目,大力推动我院学生专业素质拓展。从20xx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和从20xx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的软件设计大赛,是我院科技创新竞赛的两个品牌项目。我院对这两个品牌项目的实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旨在把他们打造成通往“大学科技园杯”科技创业大赛,“863软件园杯”青年软件设计大赛,河南省“挑战杯”乃至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学技术作品竞赛的平台。另外,我院还组织老师或邀请外校老师对参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心指导。实践充分证明:这两项竞赛,对大力推动我院学生的专业素质拓展,培养我院学生的学术科技创新精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立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积极推进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立项工作。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科研创作热情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院不惜重金构建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同时,我院还积极组织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规范了科研立项的管理,

并且有多个项目被立为大学生课外科研项目,其中的不少项目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自20xx年以来,我院学生项目小组共参加“挑战杯”比赛四届,其中获得国家级铜奖一次,省级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各一次。另外,20xx年我院王颐宁等人的作品获得第二届河南省青年创新软件设计大赛优秀奖。20xx年我院姜莉等创作的Flash作品在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节获得三个一等奖和四个二等奖。

除了打造精品活动外,我院结合专业特色,为全院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机会。我们组织了面向全院学生的“网页设计大赛”,组织了一系列计算机知识综合讲座,包括“硬件系统知识讲座”,“程序设计知识讲座”,“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多媒体运用知识讲座”,“计算机主板知识讲座”,“Pconline网络知识讲座”,“CISCO IT认证讲座”,面向新生的“计算机文化讲座”等等,并且结合软硬件的展示,使同学们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成立计算机协会,为计算机爱好者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们成立了计算机协会,将对计算机有兴趣的同学召集到一起,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自由交流经验的空间。我院对计算机协会进行严格规范化的管理。我院不定期为计算机协会成员举行活动,如邀请知识渊博的教授或有经验的经理人讲述IT界的最新知识和发展趋向,让我院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知识和发展动态。同时我们也组织我校计算机协会的会员与其他高校的计算机协会的成员学习交流。

在学生会专门设立了科技创新部,负责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统一开展全院跨年级,跨专业成立了多个兴趣小组,对于有突出表现的小组给予重点支持,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场地和费用支持,并为他们安排专门的辅导老师,帮助学生提高创新和创业能力。学院坚持大力表彰奖励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优秀学生,大力倡导和资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学科特点参加各层次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和发明创造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我院对每年参加河南省“挑战杯”获奖作品的认真选拔基础上,组织了指导老师认真评审指导,并提出了修该方案。另外,我们还认真细致地做好参赛选手的思想工作,并尽一切可能为他们提供各种物质保障,使他们确保最佳的精神状态。他们亦不负众望,有一支团队获得国家级三等奖,三支团队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

组织学生参加我眼中的改革开放年度征文评选和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我们充分利用了多年营造的科技创新氛围,发动、引导学生参加积极参加我眼中的改革开放年度征文评选和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这些竞赛中,我们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我院在走科技创新之路时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既有体现计算机专业技能的比赛,又有普及计算机知识的比赛和全国性高级别的比赛,给广大学生提供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

广阔舞台,为全面打造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好、综合素质高的新一代大学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卓有成效。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学生科研创作热情和创业精神,提高了广大大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营造校园学术氛围,推动校园学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逐渐形成了有良好梯次、有完善组织的、有规范的科研立项规章制度的计算机学院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四、一分耕耘,洒下辛勤汗水;一分收获,喜尝丰收果实。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在学院科技创新工作思路的统领下,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适应学院实际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各级各类科学学术竞赛是检验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成效的标准与舞台。

经过了多年的努力,我院学生在河南省青年创新软件设计大赛、河南省及国家“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Nokia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等重要赛事中取得丰硕的成果。20xx年至今,我院在省级以上的学术作品、学科竞赛中获奖已近50人次。所有取得的这些成果,都充分说明了我们走科技创新之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获得情况另附)

五、回顾过去,总结经验以利再战;展望未来,征程漫漫再创辉煌。

在回顾我们走过的学生科技创新之路的漫漫征程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

1.学生工作应该大胆探索,要有长远的目光,要能及时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更新工作理念。

2.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也是一个“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注意夯实基础,注意一点一滴的积累。

3.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决非是几个人之功,这是一个团队合作精神的高度体现。这里面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学生干部的辛勤努力,广大同学积极参与、顽强拼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顾过去,我们决不能仅仅陶醉在取得的辉煌成绩中,而应该把它当作是一种鞭策,一种鼓励;展望未来,我们有百倍的信心去奋斗,去拼搏,去夺取明天更加灿烂的辉煌。

 

第二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加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科学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和服务于学生的科技创新事业,按照“搭建平台、典型引路、积极引导、重在普及”的思路,充分体现“强基础、重能力、抓创新”的原则,建立并完善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并优化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学院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生机盎然,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成果逐步显现,科技创新品牌建设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低年级重普及,高年级重提高”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新格局。

一、建立和完善一套机制,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保驾护航

为保障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计算机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了以“环境搭建为先导,学院投入为保障,政策体现为推力,教师指导为支撑、科协工作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

1、环境搭建为先导。学院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院设有创新实验室四个:计算机技术创新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和ACM/ICPC训练基地,配备了单片机、ARM7、ARM9、XScale255、XScale270、国产CPU等一系列的软硬件开发环境;提供EDA、SOC、SOPC、DSP以及美国Xilinx公司提供的高端FPFA芯片和开发设备。每年,都有百余名同学在创新实验室进行科研项目开发和比赛训练,创新实验室也日渐成为学生的科技创新基地。

2、学院投入为保障。学院逐年加大资金投入来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近五年直接用于学生科技创新经费投入7万余元(不含对指导教师奖励和年底工作量折算发放津贴的院系投入)。20##年至20##年,学院分别投入经费为10000元、13000元、15000元、16500元和18000元,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3、政策体现为推力。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学院对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成绩的学生在保送研究生及学期综合成绩评定时予以加分,并在评优方面优先考虑。保研方面,根据大赛级别和所获奖项的不同,最高加分可达3分,最低加分0.2分。科技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可获得创新奖学金,并被授予“学生科技创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近三年,已有13名同学通过大赛加分,获得了个性化保研资格,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4、教师指导为支撑。学院安排多名教师来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院在创新实验室安排了11名专职和8名兼职指导老师,其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6人。这些业务精湛、经验丰富、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心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在课外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佳绩提供了技术支撑。

5、科协工作为基础。学院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来开展日常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科技创新协会是学院团委和学生会之外的第三大学生组织,协会主席和副主席为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佼佼者,副部长及部员都热衷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协会的主要工作是举办科技讲坛、组建创新小组、开展技术培训、组织科技竞赛及进行科研训练。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在学院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了基础作用。

固定的实验场所,营造了良好的课外科技创新氛围;领导的关怀与重视,推动了课外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配套的政策和奖励措施,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提升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学生科协的勤奋工作,保障了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序运转。

    二、探索和优化三种模式,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学院在实际工作中,初步探索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三种特色模式并不断优化,有力推动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

1、“四自两结合”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直是学院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学院以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和创新实验室为平台,以业务精湛、教风优良的教师科研团队为技术保障,以学院大学生科技协会为依托,以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载体,经过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四自两结合”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新模式:“四自”即科协自行组织科技活动,学生自发参与科技赛事,教师自觉给予创新指导,学院自愿提供资金配套;“两结合”即“学研产”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在“四自两结合”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模式下,学院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蓬勃开展,学院学生也多次在各级科技竞赛中获奖。

2、课外科技创新与学风建设相互促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特别注重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学风建设紧密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提高学院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后进同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学院全体师生努力的共同目标。学院十分重视低年级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高年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低年级本科生采取集中自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培养刻苦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对高年级学生采取分类指导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个体的优势、专业特长及兴趣爱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政策、制度、环境等因素,激发创新动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对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并激励其他同学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学生科技创新促进学风建设方面,在“四自两结合”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模式下,在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们会发现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和不足,这样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又会影响到周围其他同学。这样以点带面,就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效应,从而推动了学院学风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3、针对“拔尖”学生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学院十分注重对“拔尖”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努力为他们提供创新训练环境与条件。“个性化”教育是创新教育的组成部分,学院支持和鼓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挑选学习成绩优秀或有特长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培养,对其理论学习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学院在经费、场地、实验仪器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以此推动“个性化”教育全面开展。目前,学院除建有“数字逻辑与电路”、“嵌入式系统”、“可编程逻辑及数字系统”等基础实验室外,还建有“计算机技术创新实验室”等创新训练环境,并配备了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这些实验室主要用于对“拔尖”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计算机赛事培训以及学生业余科技活动制作。对“个性化”突出的学生,指导教师提前介入,并跟踪培养。经过此环节的训练,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实践创新能力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三、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为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普及与提高搭建平台、营造氛围

1、成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机构。为了使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使各项政策、资金、措施能真正落到实处,学院专门成立了由学院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其他班子成员担任副主任,全体辅导员和科技创新指导教师为成员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组委会。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组委会作为一个常设机构,负责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政策落实、规划制定、方案论证和策划协调等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校内外各级各类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加大对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力度。学院科协每次举办活动前,都通过各种途径对活动进行宣传,包括电子屏、条幅、海报、工程之家公告、启航网公告、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网站公告、校ACM网站及东北地区ACM网站通知等。通过宣传,计算机学院的特色科技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也吸引了全校广大同学参与到计算机学院科技创新活动中来,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注重提高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普及和覆盖。大一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重要时期,不适宜全面深入地参与课外创新活动,但是为了调动大一学生从事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普及率,达到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覆盖,学院于20##年创立于了科技讲坛——IT讲坛。IT讲坛自成立以来,共举办了三期大型讲座,700余人次学生从中受益;此外,为了提高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普及率,学院每年从全校选出80名同学进入创新实验室,组成若干课外科技创新小组。成员可以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及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的带动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学院参加和举办的各级各类与计算机专业有关的赛事及科研活动中取得佳绩的学生很多都出自学生科技创新小组。

    4、不断提升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层次和水平。学院除了注重对低年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普及外,也非常重视选拔、培养和培训“拔尖人才”参加国际国内的各类高水平高层次科技竞赛,从而提高我校和我院的知名度,提升学校形象和影响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通过高水平科技竞赛的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同学关注和参与到这些赛事中来。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学院采取了两项措施。第一项措施是为每一个参赛队都配备了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第二项措施是对参加国际级、国家级大赛的参赛队员开展技术培训、进行模拟训练,专业训练和各种比赛的磨练使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有了显著增强,而且这种“以赛代练,以练促赛”的模式使他们在临场比赛和学习训练中都受益匪浅,理论水平及实践创新能力均得到较大的提高。

四、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屡创佳绩、硕果累累

1、普及情况。近五年来,学院直接参与校级以上科技竞赛的学生人数达1200余人,150余名学生在国家级以上计算机、信息类大赛上获奖。2006至20##年学院学生直接参与课外竞赛普及率分别为20.89%,31.63%和68.40%。

2、获奖情况。学院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课外科技竞赛并屡创佳绩。近五年学院学生共获得校级以上课外科技竞赛奖励240余项。其中国际级8项,国家级18项,省级30项,校级190余项。

五年来,计算机学院的学生课外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标志性成果逐年递增,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普及率逐年提高。现以表格形式将学院学生近五年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情况统计如下:

1、五年来学院参加国际级、国家级大赛情况统计分析

表一、五年来学院参加国际级、国家级大赛人数统计

备注:“/”表示该年不举行或尚未举行此项大赛

               

表二、五年来学院参加国际级、国家级大赛获奖情况统计

备注:20##年部分比赛尚未举行或结果尚未公布。

    从表一可以看出,学院大赛参与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从表二可以看出,学院在国际级、国家级大赛中,取得了突出成绩,表明学院在计算机类大赛中已步入全国前列。

2、五年来学院参加省市级、校级大赛情况统计分析

表三、五年来学院参加省市级、部分校级大赛人数统计

备注:“/”表示该项赛事未举办或尚未举办,其余校赛数据不全,故未在表格中列出。

表四、五年来学院参加省市级、部分校级大赛获奖情况统计

备注:20##年部分比赛尚未举行或结果尚未公布。

    从表三可以看出,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参加具有计算机特色及学校特色大赛的人数呈增多趋势。从表四可以看出,学院学生在省校级大众化大赛中,积极参与并勇创佳绩。

3、人才培养。在学院培育出的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中,有13

名学生获得了个性化学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另外还有一些本科学生凭借自己的创新科研优势应聘到了研究生都很难应聘到的高薪职位。截至目前,学院已经为全国各兄弟单位尤其是“三海一核”领域科研院所培养了数百名创新型人才。

五、今后工作思路与规划

鉴于学院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与不足,今后工作的重点将全面转移到进一步树立科技创新品牌及提高普及率上来。

1、明确目标。

学院将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整体思路,打造学院的若干课外科技创新品牌,营造全体师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1)巩固原有品牌Imagine Cup微软全球学生大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ACM大赛,争取把“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及“Xilinx杯”中国高校开放源码硬件创新大赛等赛事打造成品牌。

(2)降低进入创新实验室的门槛,让更多的学生进入实验室,感受科研环境,提高科研兴趣与信心,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2、进一步深化并推广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三种模式。

(1)深化推广“四自两结合”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模式。提高各方参与积极性,在学院层面上扩大资金投入,并鼓励学生申请专利,鼓励学院各任课老师在上课时就专业知识的应用领域作深入讲解。

(2)深化推广学生科技创新与学风建设相互促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班主任工作作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班主任要积极向学生传授课外科技创新经验与技巧,并对班级中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同学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

(3) 深化推广针对“拔尖”学生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降低“拔尖”学生选拔门槛,把更多的有潜力的学生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并鼓励低年级学生参与国家级赛事。

3、加大科技指导力度。

(1)增加科技讲坛开讲次数并扩大嘉宾范围。由原来的每两个月举行一次,增多至每月举行一次;邀请的嘉宾也不局限于本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争取邀请到其他学院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经验的师生及学院校友作为主讲嘉宾。

(2)对科技创新指导老师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进一步明确各指导老师的工作职责及日程安排,对工作突出的老师予以奖励,从而调动指导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4、进一步扩大科技竞赛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

(1)扩大宣传力度。学院团委宣传部将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宣传团体,并对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报道,发布到启航网,工学新闻网等媒介。

(2)加大奖励力度。加大学期综合成绩科技创新加分力度,加大对在国内国际获奖同学的学院奖励力度,在学校、学院评优活动中,进一步优先考虑科技创新型人才。

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科技创新过程对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全面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脚踏实地和锲而不舍的作风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而科技创新的完整过程也将对培养大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起到积极作用。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学生工作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推广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三个模式,遵循“以学习为中心、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针对影响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继续提供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积极搭建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努力营造勤学善思的良好氛围,不断采取灵活务实的有效措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而继续努力。

机电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从20##年至20##年的五年里,机电工程学院在学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思想的指引下,认真领会学校学生工作指导思想,全院师生聚精会神搞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五年来,学院学生科技创新逐渐由统一组织向搭建平台转变,教学对学生课外创新贡献率越来越大,由单纯的学生自主科技创新向课内外相结合转变,学生科技创新制度日益健全完善,创新普及率逐年提高,创新保障越来越有力,创新成果越来越丰富。

回顾五年来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工作制度化,参与普及化,形式多样化,保障有力化,成果标志化。

一、工作制度化

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作为机电学院的一个品牌和亮点,也是机电学院学生工作的重点,为保证其稳定性和持续性,学院一直十分重视创新工作的制度建设。06年学院成立了由院长亲自挂帅的机电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同时陆续出台了《机电工程学院本科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章程》、《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实施办法》、《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科研创新基金使用办法》、《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科研立项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在实际中严格贯彻执行,这就确保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在“人”“财”“物”重要因素上有了政策支撑。

在领导组织方面,树立了全院上下一盘棋思想,形成了以院长为核心的学生科技创新的领导机构,在重大问题上定期议事;形成了以副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科技协会、机器人社团为层级的创新活动开展的指导机构,组织策划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主办、承办、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形成了热心于创新指导的知名专家教授为成员的评审机构,负责对学生的科技竞赛作指导与评审。

二、参与普及化

为增加我院学生科技创新的普及面,让最大多数同学能够感受创新、参与创新,我院推出了三段式的本科生科技创新教学模式----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多门创新实践课程,课程内容分为普及、提高、竞赛三个阶段:针对大一开设了四门创新观摩课,针对大二开设专业任意选修课,针对大三开设机器人创新实践课和必修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目的是用课内教学推动课外创新,同时让更广泛的同学了解创新、参与创新。

为配合三段式教学模式,学院针对不同年级进行广泛动员。号召低年级同学每班以创新小团队的形式向学院申请立项。对于没有能力单独立项的同学,可以充实到高年级的创新团队中参与创新,增加对创新活动的了解,为以后独立创新打好基础。对大三的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在科技创新方面给学生以系统的培训和指导,通过每年一届的庆懋杯专业作品设计大赛、校五四杯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创新普及化的同时,使一些优秀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对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特长的优秀人才,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强化,依托学科实验室,集中优势重点组队,参加一系列国家和国际级的重大赛事,来带动学生科技创新,烘托创新氛围。

三、形式多样化

机电学院在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始终坚持“四结合”即课内创新和课外创新相结合;学生自主创新和科研相结合;本科生创新和研究生创新相结合;高水平创新活动和毕业论文相结合的多样化的创新教育形式。

学院通过所开设的专业主干课,辅之以三段式科技创新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课堂这个主战场上为创新打下一个雄厚的基础,再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竞赛等诱因使课内创新与课外创新达到了有机的结合。学院每年都要积极创造条件与各学科实验室的导师取得联系,让一些有创新能力的本科生进入学科实验室,参与导师的部分科研任务。也有一些导师主动从科研中拿出一些有创新点的小项目,选拔一些本科生参与其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与科研相结合,一批本科生在研究生的传、帮、带下,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高质量的创新作品脱颖而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不断涌现,而这批人才又成为下一批学生在创新方面的领路人。

高水平创新活动和毕业论文相结合,在我院主要是全国机器人电视大赛。因大赛需要研制的时间长、参赛的人数多,需要大四的学生用至少将近半年的时间来完成。经过实践探索并得到学校同意,学院将整个机器人设计的方案分成若干子项目,将这些子项目做为每名参赛队员的毕业论文,这样一方面给参赛队员吃了“定心丸”,又给队员们带上了“紧箍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个结合”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使得广大学生在更多机会、更好的条件、更多的支持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互溶,发散思维,一点一滴积累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成为创造型人才夯实了基础。

四、保障有力化

首先是领导重视。机电学院一直把学生科技创新作为学院的品牌和亮点,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和保障,并将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纳入到年终绩效考核。近几年来,学院每年都拿出几万元,用来奖励那些在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有突出贡献的指导老师。

其次是优秀的教师资源。几年来学院科技创新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一些成绩,离不开像王立权教授、张立勋教授、刁彦飞教授这样一大批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没有这些老师的无私奉献、大力支持,机电学院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就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

另外是充足的资金保障。我院主要通过三个渠道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学生科研立项,20##年至今,机电学院从学校立项获得的资金总计达到七万元;二是学院专项投入,20##年,学院拨出六千元专款用于学生科技创新;三是社会资助。20##年4月实现院企联合,与哈尔滨庆懋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庆懋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每年拿出三万元做为学生科技创新资金。另外,82级校友捐赠给学院的10万元经学院领导研究决定也用于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五、成果标志化

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的积累,我院近几年来在各类的科技创新活动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了一大批高水平创新作品和一批优秀的创新人才:

陈东良、季宝峰先后获得20##年的第二届、20##年的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这个奖项是学生科技创新领域里的最高奖。20##年,由季宝峰、宋辉、邓辉峰、刘德峰参与制做的“仿生机器蟹”荣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的“挑战杯”大赛上,20##年,夏振涛、蒋赞同学参与制做的多功能助行机器人在第十届全国挑战杯上获得了一等奖,打破了我校在此赛事上未获一等奖的历史。在近四届的全国挑战杯上,我院共获得了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20##年黑龙江省挑战杯,我院共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在全国机器人电视大赛上,同样是硕果累累。20##年,首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闯入全国八强; 20##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荣获亚军;20##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获得最佳表演奖;20##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获得国内赛亚军,亚太地区季军;20##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再度闯入全国八强;连续7届的校五四杯,我院五次捧起五四杯,两次获得优胜杯。从20##年到今,已有近二十名同学因参与科技创新而被直接保送研究生,有的之后还取得了硕博连读的资格。

下一步,机电工程学院将在五化创新模式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创新基地的建设,推动创新工作的普及

20##年4月份,机电学院向学校申请了两个创新基础,机器人创新基地和艺术设计创新基地。机器人创新基地,我院共向学校申请了160万元的配套资金,这些资金将完全满足三段式教学,也为创新普及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为保障基地的平稳有序运行,将出台相关管理制度,聘请专门教师,选拔一定数量的学生骨干参与到创新基地。

二、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推动学生科技创新

目前三段式教学模式由于场地条件、设备等因素,只局限于几十人规模,创新基地获得审批后,学院将用两年时间不断完善教学计划,面向全校学生,扩大选修课程覆盖面,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比率。

三、加强对机器人社团的指导,打造精品创新社团

按照求新、求实、求精的原则,加强对机器人社团的指导,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争取两年内获得国家级优秀社团。建立相关机制,选拔优秀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适时对社团成员进行培训,明确目标和任务,将指导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创新作为考核目标,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大舞台。

经过多年努力,机电学院基本形成了领导重视创新、教学支撑创新、教师支持创新、政策倾斜创新、学生参与创新、成果促进创新的富有活动力的大好形势。尽管如此,我院的创新工作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但是我坚信,在学校方针指引下,在学院的正确领导下,机电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一定会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第一部分 信通学院近五年来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一、坚持“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必须有明确的理念。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要想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光学不练不行,光练不赛不行,赛不出水平不行,知识转化成能力必须经过实践的环节,实践是产生创造力和提升能力的必经途径,没有实践就没有收获,没有实践就没有能力的提升,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实践是才能的放大器,实践是才能的发动机,因此我们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的育人理念,将这一理念贯穿到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的始终。

二、搭建了多功能、分层次、开放性的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为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学院建设了多功能、分层次、开放性的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该平台由11个具备各种功能的实验室构成,分为“低端入口” 、“中端过渡” 、“高端出口”三个层次。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其主要职责,借鉴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运行,支持学生题目自拟、方案自选的“自助式”实验项目,实验室面向全校各专业实行全天候开放。

 


三、组建了知识结构分布合理的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团队

为了给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学院组建了一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指导教师团队,共有二十多人。专职指导教师是学院外聘的三名航模专家,擅长工程制作与控制,他们能够指导学生制作和操作各种航模;兼职指导教师是学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师,他们具备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可以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电子大赛。

为适应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学院自20##年开始推行“课外导师制”,将有能力、有意愿的教师组织起来,挑选学习成绩优秀或有特长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培养,利用课余时间义务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师生之间形成了相对固定和连续的导学关系。由于目前加盟科技创新的学生越来越多,学院为“课外导师制”提供技术支持,开辟了“课外导师制”实验专区。

课外导师制搭建了师生交流的平台,该平台以开放式资询、学生与导师见面会、导师召开学术探讨会、旁听研究生学术报告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科研究现状,并在导师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在开放实验室进行自主创新活动。

经过6年多的实践,挂在课外导师制旗下的40余名学生先后在电子大赛、空中机器人大赛中获奖20余次,涂林艳、刘冰保送为清华大学免试研究生,郭天祥、宋宝森、刘占亚等8人保送本校研究生。

四、建设科技型学生社团,做好学生科技创新的普及与提高。

学生从事科技创新,一个很大的困惑是感到无从入手,不知如何入门。科技型学生社团作为一种载体,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活动成为有序的行为,可以使学生较好地融入科技创新活动中。

信通学院支持了两个科技型学生社团,一是“E唯协会”,Electronic Vision寓意对电工电子技术的追求,现有1600名会员,可谓阵容强大。“E唯协会”定位在科技创新普及层面,以开展电子制作、控制模型为主攻方向,是科技创新的入口;二是学院学生科协,定位在科技创新的提高层面,以开展系统级电子电路设计为主,是科技创新的出口。学院为社团提供场地、设备和技术指导,为社团制定了“热爱专业,崇尚科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训词,使学生社团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俱乐部。

当今,高校中的各种学生社团很多,但运行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例如没有活动经费、缺少必要的指导和引导、信誉度不高等。信通学院支持下的学生社团在经费、场地、技术指导方面有充分的保障,学院和学生社团之间建立了友好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了办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经过培育,“E唯”协会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学生社团。

“科技创新与学生社团相结合”,是信通学院成功的经验。学生称:学生社团是“科技创新的摇篮”。

五、以竞赛为牵引,以创新实践类课程为支撑,探索新的科技创新普及形式。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学院策划了十余门与学生科技创新结合紧密、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系列创新实践类公共选修课。每门课3学分,组成链条式实践类特色课程体系,设置课程的入口与出口,覆盖大一~大三学年,配合这些课程,学院建设了 “控制模型创新实验室”、“DIY实验室”、“电子制作实验室”、“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 “业余电台实验室”、“无线电测向实验室”、“SOPC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等,共同搭建了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实践类特色课程与实验室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实践类课程紧扣学生科技创新主题,深受学生欢迎,选课学生多,受益面广,以控制模型课程为例,06- 07连续二年选课呈现火爆场面,已达到校级平台课程的规模。

控制模型类课程在结课时都要举办校内的课程展示性质的竞赛,一则宣传课程与科技创新,二则作为评定成绩依据。学院与校团委、教务处联合举办了2006“遥控船模竞赛”、2007“遥控冰帆竞赛”、2008“遥控冰雪橇竞赛”、2008“程控小车竞赛”,参与人数达1100人。这些赛事大范围的普及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创造了“崇尚科学、提倡创新、追求卓越”的校园氛围。

通过这些课程和竞赛的训练,学生大都可以成为各种电子赛事的选手,并通过大赛获取奖项,为“保研”和择业创造了条件。

六、近年学院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果

学院组织、支持的赛事分三个层面。一是“国”字号大赛,引领了学生科技创新的方向;二是由省行政部门组织的省级赛事,实际上是“国”字号大赛的补充;三是校级赛事或立项,是科技创新入门的重要途径,例如校团委主办的“五四杯”科技作品竞赛,教务处推出的大学生科研训练。

几年来,学院有近千人参加了各类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80余人获国家级奖项,近200人获省级奖项,获奖率高达50%以上。详细情况见下表:

学院参加校级科技创新赛事或立项的人数也已经超过千人,参加院系级别竞赛的更是不计其数,我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普及率已经超过80%。

学院还承办或自行组织了许多次大型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例如全国/省级电子大赛、校“五四杯”竞赛、金点子设计与制作大赛、遥控船模竞赛、遥控冰帆竞赛、遥控冰雪橇竞赛、程控小车竞赛、“信通杯”电子设计大赛等。为全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普及做出了贡献。

第二部分 信通学院未来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思路

   

一、坚持学生科技创新与实践类公共选修课程相结合

公共选修课是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而设置的。学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开设了十余门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实践类特色课程,每门课3学分,组成链条式课程体系,设置课程的入口与出口,覆盖大一~大三学年,如图1所示。

图1 链条式、实践类特色课程体系

设置实践类特色课程的思路可以放开些,例如“校园DV制作”,似乎是文科类课程,我们打破常规申报,得到学校支持,纳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体系中。

课程是这样实施的:可以从网上选课,亦可召开选课咨询会现场报名选课,这种方式兼有宣传课程、营造创新气氛的作用。教学内容模块化,每门课程列出十余个并列的训练模块,只要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某一模块即可视为完成教学要求,不必硬性规定上课时间,使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与主动性完成课业,但在开课之初通常集中讲授10学时的前导课。课程在结课时继续举办校内的课程展示性质的竞赛,一则宣传课程与科技创新,二则作为评定成绩依据。

二、学生科技创新与学科赛事相结合

学科赛事极具挑战性,与学生科技创新互为补充,竞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科技创新氛围;而日常科技创新活动可增强学生的技术储备,为参加学科赛事打基础。

实现“学生科技创新与学科赛事相结合”,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从组织上、制度上抓起与落实,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光学不练不行,光练不赛不行,赛不出水平不行”,这不仅是口号,也是工作思路。

三、继续坚持学生科技创新与学生社团相结合

学生社团作为一种载体,经过引导,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活动成为有序的行为。学院电工电子试验教学中心每年都要接待新生参观实验室,我们介绍情况时多次有意识地提及课外科技活动话题,学生非常感兴趣,但又很困惑,感到无从入手,不知如何入门,这是新生面临的普遍问题。这时我们明确地告诉学生,参加科技型学生社团,融入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取得水到渠成的收效。

学生社团思想活跃,经常举办以创新为主题的讲座、培训。从学校的博导讲坛、院长论坛,到院系的CST论坛、创新知识讲座;从以参赛为目标的电子大赛培训、机器人制作培训,到科普性的电脑知识讲座,网页设计讲座,学生社团在创新中成长。

四、继续推行学生科技创新课外导师制

课外导师制是学院的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是推进学生科技创新的尝试,我们将有能力、有意愿的教师组织起来,挑选学习成绩优秀或有特长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培养,利用课余时间义务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师生之间形成了相对固定和连续的导学关系。

也许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置疑,利用业余时间义务指导学生,图的是什么?一方面教师展现的是对教育的热忱、对教育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学生获益,教师也获益,教师充分享受“教”的权利,在科技创新中发现和培养苗子,纳入自己的研究生团队,读研时上手快、后劲足,便于开展更深入的科学研究,这无疑是一种教学思路。

五、坚持学生科技创新与实验室开放相结合

事实上,学生科技创新是一种“超纲”的学习活动,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开展项目制作,对实验室开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适应学生科技创新,学院将继续开放“控制模型实验室”、“电子线路实验室”,用于学生科技创新的实验室达到2000平方米。在管理模式上赋予新的内涵,实验室如同图书馆那样运行,支持“自助式”的实验项目,开放时间自早8:00-晚10:00。有的实验室干脆交给学生自行管理,中心只进行宏观控制。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创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既减轻了中心的管理负担,又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运行效果良好。

六、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团队是一个定义宽泛的概念,我们现在所说的团队泛指为完成某一科技创新任务而形成的具有技术攻关型的学生组合,例如为备战电子大赛的团队、“挑战杯”团队。电子大赛团队规定3人,大型赛事需要十余人组队。由于团队是为了备战竞赛临时组建的,需要队友分工配合,才能获取佳绩。有的学生在平时就自行结组,在一起磨合、磋商,完成某一选题,一旦有了机会,很自然地组队参赛。这些做法都要向学生宣传,值得借鉴。

团队建设要考虑的问题是:学科竞赛的预期目标;团队日常训练计划;团队的分工与合作;团队的优化与管理。团队成员要团结协作,默契配合。在组建团队时,学院将从管理层面尽量协调志同道合的学生自发地结成团队,自行产生组长。

团队是需要培育的,大学4年是暂短的,因此团队培育与建设宜早不宜迟。结合控制模型课程,从大一开始发现人才,培养兴趣,组建团队,模拟竞赛场景进行演练;大二承揽校科技立项,锻炼工程实践能力;大三参加学科赛事,为实现自我价值奋力一搏。这样的团队合作时间达三年之久,将为大学生活留下美好的记忆。

贯彻落实学生工作指导思想

加大科研创新力度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学校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开展精英教育、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学校党委也明确提出了“以学习为中心、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针对影响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一流校园环境”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结合我院专业和学生的实际,我院学生工作初步形成了“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核心,积极搭建学术研究平台、实践锻炼平台和综合素质提升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学生工作理念,将科研创新工作提到新的高度,全面把握,指导工作。近五年来,人文学院以“引领工程大学人文风采”为工作理念,以“精干,高效”为工作准则,以“理念建设”和“模式建设”为抓手,从我院的专业特色出发,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科研创新工作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一、理念建设

1、“以人为本”的理念,保证各项活动的人性化服务。

人文学院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在学院领导的亲自参与和直接指导下,学院上下进行了以“人本”理念的各项科研创新改革。以推动学院科研创新气氛,调动学生的科研创新热情,培养同学们探索的主动性,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方法的转变。

首先,针对同学们所需制定学院科研创新工作任务。学生之所忧,学院之所思;学生之所思,学院之所行。人文学院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为同学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学生代表”研讨会、教师研讨会等各种方式了解科研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认真听取同学们和老师的建议,尤其重视同学们的科研需要,只要是正当的要求,学院尽量满足同学们,为同学们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保证同学们对学院政策的信任,坚定他们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信心和热情。

其次,改革管理体制,落实人性化管理。为了保证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学院建立了长效的激励机制。通过施行院系科研经费配套计划, 各种评优评奖适当考虑科研创新成果,获得创新学分等各种激励措施来调动同学们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并且随着创新活动的深入,对每个阶段的科研创新工作区别对待,典型宣传,推出标志型成果。学院电子阅览室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不仅白天向学生开放,而且晚上也开放,这极大地方便了同学们的创新活动。学院图书资料室也全天向同学们开放,并且学院通过大量的投资不断更新丰富期刊和各项学术研究成果,保持学生获得创新资源的前沿性和多样性。

再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行区别对待。以保证学院服务的效率性,实现人本服务的可操作性。比如针对大一学生,由于他们专业知识薄弱,各种科研技巧也没有完全掌握,学院推出了“本科生—研究生对接”的政策。就是给大一的每个寝室配备一名优秀的研究生,研究生来具体指导寝室的科研创新活动。研究生的项目本科生也可以参与,从事一些基础性的辅佐工作,主要学习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经验和方法。这样不仅实现了资源互补,也走向了“双赢”。使每个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同学收益,是学院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全面统筹发展”的理念,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同学们在参与科研创新活动中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各种知识得到融会贯通。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科研创新活动的强大动力和基础,也是创新活动的灵魂。只有具备这种全面发展的能力,科研活动才能在各种知识的交叉点上擦出创新的火花。人文学院的“全面统筹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整个大学本科阶段看作一个学生科研创新周期,从大一开始对同学们实施系统性、连贯性的服务和指导。二是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以团队形式组成,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人际关系能力、心理素质能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三是鼓励同学们参与实践,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改变文科生的软肋:实践操作性的缺陷。

3、“协调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学、研”能力的协调。

“协调发展”是人文学院科研创新活动的一个特点。首先,我校是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人文学院以一种极具包容的科研创新态度,积极地参与理工科的部分项目。 积极鼓励同学们走出学院,积极参与理工科同学的科研创新项目,发挥自己的优势: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这些知识也是理工科的创新活动所需的。实现科研创新跨学院、跨学科合作,拓展科研创新活动的范围和类型。其次,还表现在“教学计划的学习任务与科研创新活动”之间的协调。坚持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学习为第一要务,在学习任务完成得条件下,鼓励同学们参与科研活动。以学风建设促进创新活动建设,以创新活动建设提高学风建设的水平和层次。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相辅相促,构成了人文学院建设的良性循环运行系统。 

4、“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人文学院的科研创新活动,始终以“升华过去、思考现在、面向未来”的思路来实施。把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未来重要的资源和竞争力来培养,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大学本科阶段的科研创新活动主要侧重于学生思考问题、关注现实问题、创新思维、科研伦理的指导和教育,其中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思维为主导。 具备从事创新活动的基本能力和形成实事求是、踏实谨慎的科研作风。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进行有益的探索,以增强将来在就业、考研以及研究性工作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质量工程。

二、模式建设

在充分理解科研创新工作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经过人文学院领导、全体师生的探知与求索,通过实践加以完善形成了初具体系的人文学院科研创新工作培养模式。通过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保障和激励、实践和锻炼等方面的模式研究,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多元培养主体模式、“三维视角”的挖掘和训练创新人才模式、大学生 “本科科研四年计划”设计的系统性培养模式、“竞赛和立项牵引,社团运行,中心保障,社会融资,力争实践”的运行模式。

1、“四位一体”的多元培养主体模式

所谓“四位一体”,是指学院科研创新领导小组、科研创新导师小组、院团委科技创新指导中心、班级科研创新小组。四个科研创新工作小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以学生自主研究为主,导师提供指导的科研创新工作队伍的有机整体。通过加强培训、突出重点、分工协作、完善考评奖惩制度等措施,充分发挥4个主体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具体措施为由学院领导组成科研创新领导小组,主要对所有的科研创新工作提出建设目标、议定方针政策,保证科研创新工作的顺畅进行。科研创新导师小组主要由学院的老师组成,对各类科研创新赛事给予技术上的指导,给每个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同学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服务。院团委科技创新指导中心主要是为同学们提供学校最新的科研创新活动信息,为同学们从事科研创新对各主体进行协调沟通,了解科研创新活动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解决,为各类活动的开展排忧解难。班级科研创小组由班级同学自主、平等、自愿组合而成,他们的任务就是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主动参与学校、学院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小组成员相互补充,共同进步。

2、“三维视角”的挖掘和训练创新人才模式

“三维视角”是人文学院挖掘创新人才的工作模式。“三维视角”首先是指,创新型人才要有一定的基础。例如,宽广的知识面,系统的专业训练,较强的适应性等。二是在创新活动中,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以适应我们的团队运行模式。三是创新型人才的孕育离不开健康的大学文化。作为文科院系,人文学院努力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培植土壤,优化环境,营造氛围,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舞台和空间。形成了以“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学院科研创新文化。

3、“本科科研四年计划”设计的系统性培养模式

人文学院对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法进行。把整个本科阶段的科研创新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计划,按照“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方法论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制定每个同学的本科科研任务,每个学期实施不同层次、不同任务的科研创新工作。其系统性与连续性能够促进学生整体科研水平等的提高,也便于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推出具有专业特色和标志性的科研创新成果,这是很多学院开展科研活动中比较容易忽视的。通过大学四年的系统性科研创新培训,力争实现每名学生至少参与一个科研项目,发表一篇科研论文。

4、“竞赛和立项牵引,社团运行,中心保障,社会融资,力争实践”的运行模式

“竞赛和立项牵引”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各种组织所构建的竞赛和立项平台,最大程度地发挥政策优势;“社团运行”指以社团的组织模式保障项目运行;“中心保障”指依托创新中心的统一管理和协调为项目的实践与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社会融资”指在项目运行期间,将吸收社会资金和各种竞赛奖金作为补充,提供资金保障;“力争实践”作为最高目标,期望达到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创新中心将会面向各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大家在创新的基础上参加各种国内和国际的科研创新大赛,获得创新活动能够经费,以便于更好的将自己的创业理想付诸实践。

三、成效显著

随着科研创新气氛的浓厚,管理服务的到位,各种模式的科学运行,人文学院科研创新活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各类科研活动和赛事中屡创佳绩,硕果累累。20##年6月,SIFE团队在沪参加了SIFE中国商业实践挑战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获得Rich’s组冠军奖;今年SIFE国际大学生企业家联盟2008东北区域赛SIFE 团队获“SIFE东北区优秀团队”称号。本、研学生科研立项申报五十余项,05级、06级的科研创新活动覆盖率都在80%以上。在科研立项结题作品方面,作品质量也逐年提高,已在各类刊物上发表的结题作品超过30%。科研创新活动参与率位列学校前列。学校“五四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五四创业中,学院也屡次取得好成绩。其中也不乏优秀的科研成果作品,如:申天恩同学的论文作品已被CSSCI收录。今年申报的“五四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超过40%的作品已经发表。在哈尔滨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哈尔滨市检察院、哈尔滨市南岗区法院、哈尔滨市道外区法律援助中心、黑龙江高盛律师事务所集团等实习基地,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通过长期的锻炼,已具备相当的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人文学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也充满着机遇。学院对于科研创新工作的支持与重视必将得到秉持和发扬,通过多方的共同建设,定将为同学们搭建更大的科研创新平台,营造更好的创新氛围,以实现人文学院科研创新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