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程小霞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更是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无论什么样的孩子,他们在写作入门阶段都要经历看图说话、写话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可指导学生根据图片,体会到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进而对社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此外,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还可以采用讲故事、演课本剧、小品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一、在拼音教学中渗透德育

拼音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此时我们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音方法和拼读技巧,也要注重其思想情感教育,使汉语拼音教学避免相对抽象和枯燥,无形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把握住了对初入校门的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记得在学习“j、“q”、“x”和“ü”相拼,“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时,正当我准备归纳时,一小女孩举手站起来说:“小ü看到j、q、x,挖掉鱼眼还念ü”,说是在学前班就会了。此时,我没有简单的否认或置之不理,而是询问:“小鱼儿可不可爱?你喜欢它吗?”“你忍心伤害它吗?”大家互相一说,都认为“挖掉鱼眼”太残忍了,不能这样。于是我们修改了句子:“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就脱帽”。小朋友们不仅掌握了枯燥的规则,也上了一堂爱护小动物、待人要有礼貌的德育课

二、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几乎每堂课上都要周而复始地识字写字。在识字教学中,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很重要,同时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过程,如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的“我会读”中关于 “打”字的教学。我先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这个字的读音,分析了这个字的字形。然后问,你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能组词吗?学生便积极地举手发言,有一人组了“打人”,其余纷纷跟着说“打架、打骂、打死、打倒”等等,我一看这势头便反问了一句:“这些词说得不错,但我们能随便打人、打架、打骂别人吗?你们还能组其它有表示打这这个动作的词语吗?”在引导下学生很快组成了“打球”“打水”“打鱼”等词语。低年级学生是人生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必须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避免识字教学简单而又枯燥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小学阶段的课文含有许多育人的素材,我们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适时、适地、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等,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学习一年级下册第三组专题教材,要让学生懂得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激发对地球大家园的热爱,意识到肩负的环保责任,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学习第五组专题教材,了解靠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终于喝到水的乌鸦,知道古

时候有位沉着冷静、当机立断的司马光,认识善于思考、想出称象妙法的曹冲。使学生认识到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思考,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则是一种创造。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创造,让智慧的火花点燃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四、在看图说话教学中渗透德育

指导小学低年级孩子看图说话,是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小学低年级孩子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更是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无论什么样的孩子,他们在写作入门阶段都要经历看图说话、写话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可指导学生根据图片,结合说、写这两个重要环节从小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思想的教育。如《找春天》,教师引导学生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左到右进行观察。学生掌握了以上的观察顺序,一经图画出现、就能通过思考,有选择地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教师在此时渗透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教育。通过《该怎么做》这组图的教学,学生既掌握了看多图说话的方法,又在看图说话中受到了“知错就改”的教育。

五、拓展语文教学活动的空间,有意识的启发诱导。

在教学过程,我坚持从报刊、杂志、电视中积累故事、童话、寓言、小说,结合语文教学,向学生有意识的渗透,启发诱导。如结合玉树地震、云南旱灾,向学生讲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开展“献爱心,捐送一瓶矿泉水”活动,从

而使学生了解社会,体会到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进而对社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此外,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还可以采用讲故事、演课本剧、小品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参与德育渗透教育,不知不觉受到启发诱导。

总之,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只要我们教师选好切入点,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实施德育,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

姚集中学 刘立

二〇一四年三月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教文育人,利用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挖掘文章内涵和美学情趣,以美怡情,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净化、陶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下面我仅就《骆驼赋》一课浅谈一下是怎样进行德育渗透的。

《赂驼赋》是一篇震撼人心,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作品,作者借物喻人,通过对顽强坚忍的骆驼和英勇献身的驼工刻画,热情歌颂了珍爱生命,为抢救国家公共财产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以及为勘探和开发油沙山而献身的烈士们。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生命物质的热爱之情和对人类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在教学中,我分别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德育渗透。

1、从简介时代背景中进行德育渗透

本文叙述的是19xx年我国第一代石油工人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在简介这一内容时,我把事先搜集好的铁人王进喜的事迹图片资料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然后要求学生分析归纳,在那个时代,我国石油工人都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学生讨论后得出,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德育渗透。

二、在分析细节中进行渗透

本文作者没有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外貌和语言,而是通过感人的细节展示人物美好的心灵,因此,在分析本文的主旨,把握人物形象时,我抓住细节描写分析这一环节,随机进行德育渗透,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中?猝然倒地,它张着大嘴、仰天长啸?时,驼工向队长?苦苦哀求?,当骆驼顽强地支撑起前蹄,毅然站了起来,?迈着沉重但充满无限希望的驼步,一步步向勘探队走来时……”和他跪倒在地?紧紧地抱着队长的双腿??失声大哭?那些细节,来充分感受驼工那金子般善良的爱心,通过对?他的上衣袋中只有五元人民币,这钱是他第一个月 留下的工资,准备寄给他家双目失明的老母亲?这个细节描写分析,了解他是一个极为孝顺的人,从中认识到小人物也有大境界。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受到震撼。

三、从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中进行德育渗透

《骆驼赋》一文环境描写着墨不多,但紧扣主题,烘托了人物的心灵。如?19xx年,当第一支石油勘探队踏入这浩瀚的生命禁区时,运载物资、陪伴他们前行的只有‘沙漠之舟’——骆驼?和?远处绵延起伏的阿尔金山??那被风沙撕裂的道道褶皱???‘?苍苍戈壁,戈壁苍苍,只有沙砾,只有沙砾?——这些描写,在布置学生阅读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把它们找出来,然后分析其作用,通过讨论和点拨,得出

这些环境描写暗示了工作环境的恶劣,石油工人面临的困境,烘托出石油工人不怕困难和本文主人公义无反顾,英勇献身的精神,从而渗透思想教育。

四、在朗读中渗透德育

本文内涵深刻,叙事生动,并于叙述中融入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容易激起学生情感共鸣,我在本文教学中根据文章特色将指导朗读贯穿始终,尤其是抓住那些表现力很强的细节描写和抒发情感的语句段落,如?我也仿佛听见范介民说:我永远和骆驼同在了??’??不远处——永垂不朽??31年了,他和那峰骆驼一直走向我们心灵深处?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达到内化。深深感受到我国第一代石油工人思想品德的高尚,精神之伟大。

五、在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中进行渗透

本篇课文不仅热情歌颂了石油工人不怕困难,珍爱生命为抢救国家财产而壮烈牺牲的献身精神,更深层次的内涵,是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范介民以及同他一样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石油工人之所以足以让作者终身难忘,是因为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与献身精神深深打动了他,在分析这一层旨意时,可以通过?不远处,已建成了一个百万吨的油田,钻塔林立,钻机轰鸣,现代化运输车队川流不息,油沙山下耸立着一座纪念碑?的阅读,提出这样的思考题:?这个油

田与这座纪念碑之间有什么关系???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探讨,使学生把握了正是石油工人的无私奉献,才换来了今天石油战线崭新的面貌,说明了人生在世只有奉献,才能使社会国家向前发展,人才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这个主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以上渗透途径和方法要因教材内容而定,不可千篇一律,同时要严格按照?见缝插针,随机育人?的原则。否则,语文教学就成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