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校本培训资料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培训资料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应掌握的要点有如下4个: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点组成部分。 ○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3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

4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简称“两个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练一练:

1、填空:语文是最重要的 交际工具 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填空:语文素养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 多重功能 和 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理解并熟练背诵4条基本理念:

练一练:

3、简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4、简答: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哪些语文素养?

参考答案:

1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

2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

③丰富语言的积累

④培养语感,

5发展思维 ○

⑥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7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

力。

8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

9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

10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

5、填空: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6、简答:你是如何理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句话的?

参考答案: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7、《课程标准》要求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请你结合教学实例,说说应如何体现自主学习的?

参考答案: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的展开。

例:

1放手初读课文,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

2师生共同梳理已知、未知和欲知,结合文本的教学目标,整合学习的难点、○

兴趣点,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3围绕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程序与方法,展开自主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解读○

文本;

4当学有所得时,自主选择学习伙伴,交流、辩析、评价、丰富学习成果; ○

5教师在此过程中,是合作的伙伴,也是平等中的首席,指导、合作达成教学○

目标。

8、结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任选一题谈谈应如何完成下面教学任务:

(1)讨论: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

(2)讨论:《马背上的小红军》中,陈赓到底到得起对不起小红军?

(3)讨论:《枣核》一文,为什么以“枣核”为题?

参考答案:

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一般有小组合作和班集体内的共议交流等形式。而当前的语文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所以,安排合作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活动时间充裕;

2合作学习内容确实需要合作、探究; ○

3组内学生组成合理,明确分工,角色任务清楚; ○

4有必要的方法提示:如依据文本内容,找到相关句段,联系上下文整体思考;○

5时机要恰当——学生确有需求; ○

6可自主寻找伙伴,但也应教师的适当参与。 ○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练一练:

9、填空: 九年一贯制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部分

练一练:

10、选择:

一至九年级要认识(B)个左右常用汉字。 A 2500 B 3500 C 5000

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C)万字以上。 A 350 B 500 C 400

二、阶段目标部分

建议:了解阶段目标的设计特点,清楚本年段目标,把握年段间的联系;分不同方面理解记忆;既关注一些量化的目标要求,也可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展开论述。 练一练:

11、填空: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体现了目标的阶段性与整体性。

12、填空:课标要求1—2年级的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会写(800~1000)个;3-4年级的学生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会写(2000)个;5-6年级的学生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会写( 2500 )个。

13、填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 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中年级侧重 引导学生热爱、关注生活,自由表达 ,高年级侧重 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

14、填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15、简答:根据所教学段,写出您所任教的学段的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例:第二学段)

参考答案: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②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③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④能使用硬笔熟练低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⑤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16、简答:根据所教学段,写出您所任教的学段的习作要求有哪些?(例:第三学段习作要求)

参考答案:

①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②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低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③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珍视。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④学写读书笔记喝常见应用文。

⑤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17、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把握你所教年段学生阅读目标?(例第二学段) 参考答案: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为: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

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

万字。

18、在词语教学方面,不同学段的阶段目标有哪些不同?

参考答案:

低——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高——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19、在默读教学方面,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有哪些?

参考答案:

低——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中——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高——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0、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哪些语文学习习惯?

参考答案:

1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

3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

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

5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6其它。 ○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意义。 其中尤以“教学建议”为重点。

一、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教材编写建议 —— 大致了解 “实施建议”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原则、方法和策略”,有很强的指导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了解

练一练:

21、填空: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22、填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建议

建议:熟悉5条“教学建议”,要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理解、有落实,有在教学中的体现;理解记忆第5条“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

4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脱离基本素养而凭空形成。 ○

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

练一练:

23、填空:

__学生__是语文学习的主人。_教师__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 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 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 语文基础 。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 创造潜能 ,促进学生 持续发展 。

24、判断: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

25、填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 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的能力。

26、填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 观察 、思考、 表现 、评价的能力。

27、填空: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需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28、填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 具体

的交际环境 中进行。

29、填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 协调 和实施的能力。

30、你是如何理解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参考答案: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31、简答:在教学中应如何做到“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参考答案: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32、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参考答案:应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从习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到自主下笔成文,始终用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重视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引导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提高习作自信心。

四、评价建议

建议:知道评价的目的和一般操作方法;了解“评价建议”按五个方面展开;把握各学段目标的达成要求。

练一练:

33、填空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 与 学生间互相评价 相结合。

34、判断: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语文课程评价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

35、填空:

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义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 等方面的表现。 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 浏览: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第二篇:顺义区小学语文教师校本培训资料[1] 2

民办宣桥小学语文教师校本培训资料

写在前面的话

本学科复习资料包含四个部分(小语课程标准;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技能和语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所涉及的是小学语文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所应具备的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同时也是教师学科教学必备的案头参考资料。题型设计形式比较单一,相关知识链接有限,目的在于引导教师再学习、再巩固,充电后能站在较高学科素养上指导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复习范围及题目示例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应掌握的要点有如下4个: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点组成部分。 ○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3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

4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简称“两个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练一练:

1、填空:语文是最重要的 交际 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填空:语文素养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 多重功能 和 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理解并熟练背诵4条基本理念:

练一练:

3、简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4、简答: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哪些语文素养?

参考答案:

1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

2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

1

③丰富语言的积累

④培养语感,

5发展思维 ○

⑥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7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

8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

9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

10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

5、填空: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6、简答:你是如何理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句话的?

参考答案: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7、《课程标准》要求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请你结合教学实例,说说应如何体现自主学习的?

参考答案: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的展开。

例:

1放手初读课文,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

2师生共同梳理已知、未知和欲知,结合文本的教学目标,整合学习的难点、兴趣点,○

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3围绕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程序与方法,展开自主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解读文本; ○

4当学有所得时,自主选择学习伙伴,交流、辩析、评价、丰富学习成果; ○

5教师在此过程中,是合作的伙伴,也是平等中的首席,指导、合作达成教学目标。 ○

8、结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任选一题谈谈应如何完成下面教学任务:

(1)讨论: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

(2)讨论:《枣核》一文,为什么以“枣核”为题?

2

参考答案:

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一般有小组合作和班集体内的共议交流等形式。而当前的语文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所以,安排合作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活动时间充裕;

2合作学习内容确实需要合作、探究; ○

3组内学生组成合理,明确分工,角色任务清楚; ○

4有必要的方法提示:如依据文本内容,找到相关句段,联系上下文整体思考;○5时机○

要恰当——学生确有需求;

6可自主寻找伙伴,但也应教师的适当参与。 ○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练一练:

9、填空: 九年一贯制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部分

练一练:

10、选择:

一至九年级要认识(B)个左右常用汉字。 A 2500 B 3500 C 5000

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C)万字以上。 A 350 B 500 C 400

二、阶段目标部分

建议:了解阶段目标的设计特点,清楚本年段目标,把握年段间的联系;分不同方面理解记忆;既关注一些量化的目标要求,也可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展开论述。 练一练:

11、填空: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体现了目标的阶段性与整体性。

12、填空:课标要求1—2年级的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会写(800~1000)个;3-4年级的学生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会写(2000)个;5-6年级的学生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会写( 2500 )个。

13、填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 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中年级侧重 引导学生热爱、关注生活,自由表达 ,高年级侧重 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

3

14、填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15、简答:根据所教学段,写出您所任教的学段的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例:第二学段) 参考答案: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②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③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④能使用硬笔熟练低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⑤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16、简答:根据所教学段,写出您所任教的学段的习作要求有哪些?(例:第三学段习作要求)

参考答案:

①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②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低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③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珍视。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④学写读书笔记喝常见应用文。

⑤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17、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把握你所教年段学生阅读目标?(例第二学段)

参考答案: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为: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

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

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诵○

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

4

18、在词语教学方面,不同学段的阶段目标有哪些不同?

参考答案:

低——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高——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19、在默读教学方面,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有哪些?

参考答案:

低——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中——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高——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0、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哪些语文学习习惯?

参考答案:

1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

2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

3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

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

5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

累习作素材。

6其它。 ○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实施建议”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原则、方法和策略”,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中尤以“教学建议”为重点。

一、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教材编写建议 —— 大致了解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了解

练一练:

21、填空: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22、填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建议

建议:熟悉5条“教学建议”,要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理解、有落实,有在教学中的体现;理解记忆第5条“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 5

策略”: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

4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脱离基本素养而凭空形成。 ○

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

练一练:

23、填空:

__学生__是语文学习的主人。_教师__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 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 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 语文基础 。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 创造潜能 ,促进学生 持续发展 。

24、判断: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

25、填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 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的能力。

26、填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 观察 、思考、 表现 、评价的能力。

27、填空: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需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28、填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 具体的交际环境 中进行。

29、填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 协调 和实施的能力。

30、你是如何理解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参考答案: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6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31、简答:在教学中应如何做到“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参考答案: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32、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参考答案:应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从习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到自主下笔成文,始终用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重视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引导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提高习作自信心。

四、评价建议

建议:知道评价的目的和一般操作方法;了解“评价建议”按五个方面展开;把握各学段目标的达成要求。

练一练:

33、填空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 与 学生间互相评价 相结合。

34、判断: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语文课程评价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

35、填空: 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义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 等方面的表现。

7

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 浏览: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理念综合运用的练习:

设计原则:运用课程标准理念,审视教学行为,反思理念落实情况;辨析某些教学现象;介绍体现某些教学理念的具体教学实例。

练一练:

36、判断: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

阅读教学一定要以读为本,训练朗读、默读、诵读、略读、浏览等读书方法。 (√)

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 )

37、请任选一题目,根据课程标准理论加以分析评点。

(1)下面是《坐井观天》课堂实录的一个片段。

师: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生甲:小鸟说的对。

生乙:我反对,我认为青蛙说得对。

生丙:他们说得都对。(众生哗然。师若有所思,片刻停顿之后,即向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

师: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很好。如果能把理由说出来,那就更好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生甲:(迫不及待)小鸟说得对,因为天确实大得很。

生乙:(胸有成竹)青蛙说得对,因为他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它说得是实话,也没错。

生丙:(按捺不住)他们都把各自看到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了,都很诚实,应该都对。 师:(点头肯定,竖起大拇指)好!几位同学都谈出了各自的见解和感受,说得都有道理。大家再想想,假如青蛙跳出井口,他还想到什么,说些什么?大家讨论讨论,看谁想得好,说得棒。(学生各抒己见,兴趣盎然。)

8 (√)

参考答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在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多元理解,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个性化的同时,重视其正确导向。

(2)案例:

一位教师给三年级的学生讲古诗,刚刚板书题目,学生就开始背诵起来了。老师说“啊,我还没讲你们就会背了,那你们会写吗?”学生也说“会”,老师说,“那你们来写写吧!”这时,学生在黑板上开始一笔一划地书写,可惜这课该学的生字他一个也不会写。

问题1:你认为上课一开始老师这样处理古诗的教学方法可取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在尊重学生差异、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目标的达成过程——是调控目标、驾驭课堂能力的体现。

问题2:如果让你来讲这节课,接下去你会怎么处理呢?

参考答案:

宜关注最后一句话——“可惜这课该学的生字他一个也不会写”,设计接下来的教学。

38、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参考答案:

这种现象确实非常的普遍。表面上看,是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尊重学生,培养孩子的人性化阅读。实际上,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实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新课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着。上面的案例,忽视了老师引导的功能。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的认知要在老师的牵引下思路逐渐清晰,而上面的案例中的学习会处于一种杂乱,无效的状态。

引导学生的读,一要有目的,二要有方法,三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之前,交给学生问题,要读出什么,读懂什么,还要明确地说明怎样读懂,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些基础上,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习习惯。

对于课堂上的换座位朗读,我个人认为值得商榷。课堂教学要注意课堂秩序,如果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那是得不偿失。

39、案例分析

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课文《遥远的恐龙世界》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恐龙的相关资料。下面是开始上课时的一个片断:

9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遥远的恐龙世界》,老师课前让你们收集恐龙

的资料。你们收集了吗?

生(齐答):收集了。

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谁先来。

生(一男生):老师,我收集的是三角龙的资料。

接下来,这个男生手捧着搜集来一张张的资料,读起来。刚读几句,遇到生字,读不下去了。课堂上顿时沉寂了,教师只好信手拿过来资料开始进行讲解。

问题1:你认为上课一开始老师这样处理搜集的资料可取吗?为什么?

问题2:如果让你来讲设计课前收集资料的这类型课,你会怎么处理呢?

问题3:应如何有效地使用课外教学资源?(搜集、筛选、整理、运用)

参考答案:

1、明显是不合理的。资料的收集和利用在新课程中作为拓宽学习课程的一种方式,为老师和学生所欢迎,它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但是,上述案例中,课一开始就交流,学生在没有很好地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像是一个个被架空了的高楼,立足不稳,不能很好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是很正常的。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应该让学生自己展示给大家,这个分享的过程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学生重中体会成就感,能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位老师在学生的表述出现困难的时候应该向他提供及时地帮助和鼓励,而不能越俎代庖。像案例中的做法只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2、应将这些资料的交流放在学生对恐龙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进行。如:除了课文上的这些知识,你还有什么可以告诉大家的吗?说说你收集到的情况吧!同时,应坚持学生收集的资料学生自己展示。学生展示过程中有困难的,老师提供协助,并适时地鼓励,以激发孩子们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信心。图片以及资料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交流的空间,还应在班级上作展示。让学生的成功体验在课后得以延续。

40、《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有如下生字:

bì hǔ ji? w?n zh?nɡ bō shuǎi bó zhǎnɡ wò xīn

壁 虎 借 蚊 (挣) 拨 甩 伯 掌 握 新

低年级识字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识字教学规律,请你运用这些规律谈一谈如何进行本课的生字教学。

参考答案:

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有意注意时间短,因此,学习本课生字时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汉字是由音、形、义三要素构成的,因此,识字教学包括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字义教学三个方面。

10

1上课伊始,可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利用课件认识“壁虎”,既体现直观形象特点,○

又与认识事物相结合;

2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中先自主认识生字,体现先认后写、○

分散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特点;

3结合质疑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在随文识字中,联系生活实际,直观认○

识理解字义:如几个小动物动作的理解,“挣、拨、甩、掌握”等;

4解读汉字,在此11个字中也应有方法和规律: ○

例:以熟带新法、直观演示法(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

形声字教学:壁 比较法:蚊

运用直观原则:掌、挣、拨、甩、握 联系生活:借

11

民办宣桥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指南

(习题示例、参考答案及相关知识)

一、汉语拼音部分

说明:汉语拼音是识字、阅读和学说普通话的基础。对一名语文教师来说应必须掌握汉语拼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前鼻韵母、后鼻韵母,掌握拼读规则与方法。

1、音节一般是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的。写出汉语拼音的字母表: 声母表

韵母表

整体认读有

前鼻韵母有

后鼻韵母有

2、汉语拼音在拼读上应注意的规则是(○1j q x 与 ü相拼把点去;○2b p m f w与o直接拼,而不与uo相拼)。标调规律是( 有ɑ标ɑ上,无ɑ找o e,i u并列标在后。)

3、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动人心弦(xuán) 应接不暇(xiá) 退避三舍(sh?) 同仇敌忾(kài) ....

B.拈(zhān)轻怕重 盘曲(qǔ)而上 好(hǎo)大喜功 风驰电掣(ch?) ....

C.瞠(chēng)目结舌 大模(mú)大样 良莠(yǒu)不齐 得不偿(cháng)失 ....

D.长(zhǎng)足进步 垂涎(xián)三尺 刚愎(bì)自用 促膝(qī)谈心 ....

4、下列城市按字母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上海 ②武汉 ③北京 ④重庆 ⑤昆明 ⑥广州 ⑦成都 ⑧大连

A.③④⑦⑥⑧⑤①② B.③⑦④⑧⑥⑤①②

C.③⑦④⑤⑥⑧①② D.③④⑦⑤⑥⑧①②

5、给下面的汉字加上拼音(注意使用隔音符号,凡地名第一字的声母应大写)。 旅行 剖析 曲折 西安 翻案 修身养趣 嫦娥奔月 连绵不断

二、汉字部分

说明:小学语文教师应知道汉字的三要素和特点;知道且会运用书写规则;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知道并会判断简单的象形字、形声字、指事字、 会意字;会修改常见的错别字;会用音序、部首、笔画查字法查字典或词典,选择字义。

6、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作为符号,每个汉字一般都具有(音、形、义)三要 12

素。汉字的特点是(○1表意性强;○2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不仅与一定的意义相联系,而且与相应的语音形式相联系;○3汉字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方块字)。

汉字字体演变经历了(一是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为小篆阶段,二是从小篆变为隶书阶段,三是从隶书变为楷书阶段)。

7、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最小的单位,基本形式是点和线。汉字笔画的组合方式基本上有 (相接、相间、相交) 三种类型 。汉字的书写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8、汉字的“六书”是指(象形 形声 指事 会意 转注 假借)。象形字和指事字是独体字,会意字和形声字是合体字。形声字在结构形式上出现了表音成分。汉字的偏旁有些偏旁与字的意义有关(叫形旁),有些偏旁与字的读音有关(叫声旁)。

(相关链接——

1、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下?、?凶?……等等。?上?、?下?两个字是用横线?一?为界,在横线上用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上方的位臵,写成?二?,也就是?上?字;而在横线下面画符号则是?下?字。?凶?字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ㄩ?代表深坑,中间的?×?就是象征掉下坑的那种惊吓的感觉和危险的情形。?本、末、刃、天?都是指事字。

2、会意字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会意字类型:①异体会意字:用不同的字组成。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比如,?休?,?人?和?木?合在一起,一个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如?武?,从戈从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②同体会意字用相同的字组成。如?从?,表示两人前后相随、?比?,表示两人接近并立。

3、偏旁和部首有什么区别?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偏旁是?在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位、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囗’,‘偏、翩、篇、匾’中的‘扁’,‘拎、伶、翎、零’中的‘令’,都是偏旁。?部首是?字典、词典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如山、口、火、石等。?我们可以知道:部首是因为字典、词典检字释义等的需要,从偏旁中归纳出来的,偏旁包括了部首。)

9、请分别注明下列汉字属于哪种造字法。

日(象形) 江(形声) 上(指事) 休(会意)

从(会意) 司(指事) 页(象形 ) 圆(形声)

13

(“六书”考查形式:

(1)下面一组全是象形文字的一组字是( )。

①歪(会意)田(象形)龟(象形)样(形声) ○2灾(会意)本(指事)鸟(象形)榜(形声)○3水鱼门马 (象形) ○4旦(指事)羊(象形)掰泪(会意)

(2)下列___组汉字全是形声字。

A入巾(指事) 河(形声)石(象形) B明 急 灾(会意) 腾(形声) C忍(指事) 韭(象形)椿(形声) 从(会意) D腕 妈 湖 鸭(形声)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 )。

A.迫不急(及)待 清香四溢 指鹿为马 B.唇亡齿寒 喜出忘(望)外 川流不息

C.惊涛骇浪 书声琅琅(朗) 实事求是 D.刻苦钻研 饱经风霜 络绎不绝

11、在括号里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摩肩接肿( ) 如火如茶( ) 朝三慕四( ) 不记其数( ) 火中取粟( ) 好高.....

鹜远( ) 完壁归赵( ) 万马齐暗( ) 白璧无暇( ) 堰旗息鼓( ) 跋山射水......( ) 英雄倍出( ) 墨守陈规( ) 熙熙嚷嚷( ) 各自为站( ) 炫丽多姿( ) ......

(相关链接——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及辨别方法:○1因字形相似而误,如?盲?与?肓?。 要辨别这类错别字,一般说来,只要从读音入手,都可以比较轻松地辩别出来。○2因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而误,如?绚丽多姿?误作?炫丽? 。这类错别字由于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辨别有一定的难度,但这类字形旁(义符)的分 析,从意义上加以判断。○3因音同或音近而误,如?萧瑟??误作?箫瑟?。 这类错别字的辨别也主要是从词义的角度入手。)

三、词语部分

说明:词语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清楚词性并会按词性分类(名、动、形);能准确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了解词语的用法;知道词语的褒贬色彩,并会分类;知道短语的结构,能正确搭配词语;积累熟语,会写常用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

12、(语素)是语音和意义相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是构成词语的基础。词有实词和虚词,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

13、按词性给下列词语分类。

撕破 水井 清澈 工程 委屈 钻石 绊倒 单薄 坚决 施主 勇敢

动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1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填在括号内。

近义词

①喜爱( ) ②迟疑( ) ③哽咽( ) ④嫉妒( )

⑤特殊( ) ⑥胆怯( ) ⑦爱惜( ) ⑧眷恋( )

反义词

①热爱( ) ②团结( ) ③伤心( ) ④谨慎( )

⑤幸福( ) ⑥崭新( ) ⑦寒冷( ) ⑧自馁( )

(相关链接:如何找一个词语反义词:1、抓词素的反义。如前进—后退 2、对原

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如生疏——不生疏——熟悉。3、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找反义词。如何找一个词语的近义词:1、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找。如:赞扬—颂扬2、

从词的意义上找。先弄清词语意思,然后想和他意义相近的词。轻视—轻蔑)

15、词义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欣欣向荣”在下列语句中用了词义的哪

种意思?

(2)春风吹走了冬天的寒意,吹走了雪花的痕迹,山角下嫩黄的小花布满整个视野,

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 )

(3)奥运的春风吹拂着北京,使首都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

16、按词语的褒、贬色彩分类。

卑劣 谦虚 堕落 洒脱 贡献 胆怯 武断 坦诚 美轮美奂 井底之蛙

有声有色 守株待兔 表里如一 为所欲为 诡计多端 装腔作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词语在运用上应注意(词语的使用范围;词义的轻重;词语适用的对象;词语

的感情色彩。)

18、短语的常见结构有(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述补短语、

介词短语、量词短语)。下列短语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思想解放 千秋万代 消灭敌人

B.祖国大地 光辉灿烂 粗心大意

C.男女老少 恢复平静 胸有成竹

D. 执行任务 布置作业 提出问题

(相关链接:几种常用短语知识。

一、并列短语 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类型 (1)名+名 文化教育 今天或明天(名词短语) (2)动+动 调查

研究 愿意并实行(动词短语) (3) 形+形 光辉灿烂 庄严肃穆(形容词短语) (4)

代+代 我和他 这样那样(名词短语) (5)数量+数量 四面八方 千秋万代 三斤五

15 (1)他顽强的意志带他走出了事业的低谷,现在他的事业欣欣向荣。 ( )

两(名词短语)。

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臵。 例如: 工厂 农村 我 你 他 。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臵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1)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2)大小顺序:省、市、县 (3)年龄顺序:老、中、青 (4)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 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5)语言习惯:男女老少 金银铜铁 油盐酱醋

3、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 例如: 姐姐和我(名词+代词) 勤劳 勇敢 不怕苦(形+形+代)

二、偏正短语

1、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 (1)定+中(名、代),如:(祖国)大地(一朵)茶花(前进)的步伐 (2)状+中(动、形),如:[很]好看[独立]思考[慢慢]地走

2、旧语法:?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新语法:统一为?的?。

三、动宾短语 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动词+宾语。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 例如: 消灭敌人 放下包袱 丢下它 发展生产 进行斗争、骗取信任 恢复平静 爱热闹 下决心 有幽默感 像珍珠

四、述补短语 动+补 动补短语中的补语不能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 例如:看清楚、去一趟、拿起来、引在脑子里 形补短语 形+补 以形容词为中心时它的后面只有补语,因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例如: 跑得快 走的急 机灵得很 密得不透气

五、主谓短语 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 主语可以回答谓语?谁?、?什么?;谓语可以回答主语?怎么样? 例如: 觉悟提高 思想解放 阳光灿烂 心情舒畅 特殊主谓短语:名词做谓语。 例如: 今天星期三 明天国庆节 他中等身材

六、复指短语 两部分组成,语法地位一样,所指内容相同,意义上有复指关系,结构上是同位关系,在句中做同一成分。 例如: 首都北京 厂长老王 华罗庚教授 他自己 咱们学生 母子二人 鲁迅先生 美丽这个词 春秋两季 封建统治阶级棗地主 我们每一个人 复指短语都是名词性的,中间一般不能加入虚词;加后意义有变化。 例如: 我们渔民,我们的渔民。一些复制短语中间可以加入指量短语,如:我们渔民,我们这些渔民。

七、方位短语 由名词或动词加上方位词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时间。 例如: 井冈山上 月光下 他们之间(名词) 吃饭以前 改革中 回收之间(动词) 树林东边 操场上(处所) 六十分以下 三十岁以上(范围) 开会以前 一年以上 解放后(时间)

八、量词短语 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

1、数量短语:一个、二斤、四里、三次、一回、三只、一碗、两包

16

2、指量短语:这种、那种、这堆、这次、那回。

九、?所?字短语 ?所?加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 例如: 所有 所想 所需要 所认识 所忆 所闻 所作 所图 ?所?字短语一般不独立使用。)

19、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也是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

(1)成语是经过人们长期的运用和提炼而传下来的固定短语,常常作为固定的结构单位和完整的意义单位来使用。大量成语是历史故事、古代寓言的概括,或是古代书面语言中现成的语句。请写出5个由典故而形成的成语: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拔苗助长、狐假虎威、囫囵吞枣。

(相关链接: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但也有不是四字格式,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四字的语法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

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

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

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

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

(2)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写出2句你所知道的谚语。

例: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3句关于勉励学习的名言警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歇后语由两部分构成,前半一般是形象的表达,后半解释这一形象表述的含义。可分两类:○1)喻意,如:瞎子点灯--白费蜡。(喻白费功夫)○2)双关,如:四两棉花--弹不上(谐 17

音双关)○3)后半的解释直接表示这个歇后语的含义。如:大海捞针--无处寻。写出2句你所知道的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部分

说明:小学语文教师要清楚句子的种类;知道并能准确判断复句的类型,会用关联词语填空;知道并会判断句子的语法错误,能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知道常用的修辞方法,并能正确判断与运用;能正确变换句子的表述方法: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被”“把”字句转换、直接语句改成间接语句。

20、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根据语气用途,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特殊句式有(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

21、复句的基本类型有(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承接复句)。分别写出列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

并列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递进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折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果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件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接复句(??,又(还)??(便,于是)??

(先)??,然后(再,接着))

2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尽管 )风吹雨打,我们(也 )坚持到校学习。

(2)有人口头上(虽然 )讲得很好,(但是 )行动却做得很少。

(3)这种境界,(既 )使人惊叹,(又 )叫人舒服。

(4)(不管 )怎么拥挤,他( 都)能挤过去。

(5)四合院的房子与房子之间,(不是 )相互连接,(就是 )各自分开,有分有合。

(6)(如果 )水再上涨,江堤(就 )有危险。

(7)上海(不但 )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而且 )是一个科学文化中心。

(8)诚实是美德,(无论 )做什么,(都 )要讲老实话,办老实事。

(9)星期天你(与其 )去公园,(不如 )去奶奶家。

(10)妈妈(一边 )看电视,(一边 )织毛衣。

(11)做事(只有 )坚持不懈,(才能 )成功。

(12)(因为 )河道纵横交叉,(所以 )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13)(即使 )遇到阴雨天气见不到太阳,国旗(也 )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在天安门广场。

(14)(既然 )他对你的批评是正确的,你(就 )应该虚心接受。

18

(15)我(之所以 )热爱自己的家乡,( 是因为)那是我生长的地方。

(16)(只要 )调换一下出场顺序,( 就)能转败为胜。

23、句子的语法错误有(成分残缺与赘余、词语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误用关联词语等)。

2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B.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C.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D.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25、用修改符号(删除、颠倒顺序、插入、移动等)修改下面的病句。

(1) 同学们纷纷走上讲台,提出决心。

(2) 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很坏的作风。

(3)山川河流把晚霞染红了。

(4)这篇课文反映了旧俄时代的穷孩子的命运是痛苦的。

(5)最近学校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

(6)王小红端正了学习目的和态度。

(7)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在提了。

(8)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我改正并认识了错误。

(9)我们要发扬和继承党的优良作风。

(10)我断定他大概可以考上大学。

(11)今年的庄稼是个大丰收年。

(12)今天下午,由张声和李春争夺乒乓球冠亚军。

(13)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

(14)有些人口头上讲得好听,而且行动上做得很少。

(15)护士回答说:“你没有体温。”

(16)新书包里装了课本、钢笔、橡皮、练习簿和上课用品。

(17)我们全班同学都来了,只有王小明一个人没来。

(18)我正在做完了功课,小辉来了。

(19)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扁豆、茄子、苹果等蔬菜。

(20)参加连欢会的有老人、中年人、小孩子、男人、女人。

19

26、常用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对比、设问、反问、反语、反复、借代。)

(相关知识链接: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即打比方,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句由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组成。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蝉非常喜爱音乐。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与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10)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肯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否定的,否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肯定的。因此,不需要回答。如:你们见到过这样的总理吗?

(11)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20

此外,教材中还出现:双关、顶针(或称?联珠?是指把前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为后一

句起头的词语)等修辞方法。例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

砍了,还有竹根。)

27、判断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1)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啊!( )

(2)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的朝我眨了眨眼睛。 ( )

(3)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5)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 ( )

(6)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 )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

(8)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 )

(9)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在这平台上弹琴。 ( )

(10)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 )

27、改换句子的表达方式,但不改变句意。

(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是同一条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改写成被字句、把字句

○1我摔坏了陈明的小木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小的蛀虫毁坏了一艘大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3)把直接语句改成间接语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白石对毛主席说:“如果您喜欢这种笔墨,我回去以后,再给您重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4)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 )

○3母亲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

(相关链接——把直接引述句改写成间接转述的句子要做到?三改一不改?:

1.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如?我??你??我们?等)改成?他?或?他们?。

2.改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

3.适当地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

4.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五、段(自然段、结构段)与篇章

说明:篇章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又一重点。教师要清楚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的各种体裁及特点;知道文章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了解名家及作品,知道教材中所选名篇,积累精美语段。

28、小学阶段常用的标点符号有(逗号、句号、叹号、问号、冒号、引号、破折号、顿号、分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请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

儿童文学选 这本书里有一首诗 题目是 时光老人的礼物 诗里写道 365天 谁也不多 谁也不少 只有聪明的人才能把时间安排得最好

29、小学课本中的课文体裁有:童谣、童话、寓言、诗词、记叙文、说明文、散文、游记、小说(节选)、故事等。

30、文学常识

(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文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与描写。

(2)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性、知识性、科学性,常用说明方法是: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太阳》)、打比方、描状貌、引用、列图表。说明文的语言要求是准确、严密、平实、简洁、通俗、生动。

(3)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散文的线索有:○1以人物的行踪及缩减为线索;○2以某一事物为线索;○3以景物的变化(或变换)为线索;○4以某一事件为线索。举例:《白杨》??

(4)诗歌按内容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形式分可划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民歌体、散文事等。诗歌的特点:○1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性;○2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抒情性;○3语言的凝练与准确性;○4语言的和谐与音乐性。

(5)童话的主要特征:○1丰富的幻想;○2采用拟人、想象、夸张、对比、反复的表现手法;○3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4语言简洁形象、生动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6)老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主要取材(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他的(《草原》《猫》)等文章入选到北京版实验教材。

22

(7)叶圣陶是中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小说(《稻草人》)是叶老早年童话集,入选到北京版实验教材的作品有(《小小的船》《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

(9)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他的(《鸟的天堂》)入选到小学语文课本中。

(10)冯骥才是著名作家,文学家,著名民间文艺家,它的(《珍珠鸟》《挑山工》)等作品选入小学课本。

(11)中国四大名著的名称与作者是( )。

(12)唐宋八大家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大李杜”是指(李白、杜甫),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人称“诗仙”。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13)开国元勋朱德曾赋诗赞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14)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苦难的历程》、《阴暗的早晨》、《彼得一世》和剧本《伊凡雷帝》),他的(《七颗钻石》《穷人》《跳水》)入选京版试验小学语文课本。

六、古诗文

说明:古诗文部分,要了解五言、七言古诗的平仄规律;能分类积累古诗文,积累“三”“百”“千”的部分句子;能结合语言环境巧妙运用古诗句;了解语言逻辑中“三段论”的表达方法。

(一)五言诗、七言诗的平仄

31、五言诗和七言诗平仄规律:

A 仄仄- 平平- 仄 B平平- 仄仄- 平

C 平平- 平- 仄仄 D仄仄- 仄- 平平;

七言诗的句式:

A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B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C 仄仄- 平平平- 仄仄 D平平- 仄仄仄- 平平

32、文言文的断句练习:给划线的语句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23

(答案: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 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答案: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归②,谓其人曰:“今日病矣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 ——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

(二)积累与运用

33、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出 处《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②(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出 处 《论语·学而》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 )。 ——李白 《望庐山瀑布》

34、情景中运用古诗

(1)当许多城市居民彩电、冰箱、空调都齐备的时候,边远山村才开始看黑白电视,真可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唐)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我国的广告业起步迟,发展快,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之势。 ——岑参(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四句: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5、默写《三字经》中前十句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36、写出百家姓的前20个姓。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七、简单语言逻辑

37、《晏子使楚》等课文中运用了语言逻辑学中“三段论”的表达方法。请根据“三段论”表达特点,写出相应语句。

(1)上等的人访问上等的国家,下等的人访问下等的国家。

24 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我最不中用,派来访问楚国。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有运动员都要努力训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我也要努力训练。

(相关链接——推理属形式逻辑学,推理种类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三段演绎推理法?简称?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词项的性质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演绎推理。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三个不同的词项,分别叫:大项、小项和中项。在结论判断中作谓项的词项叫大项,大项通常用?P?来表示;在结论判断中作主项的词项叫小项,小项通常用?S?来表示;在前提判断中出现两次而在结论判断中不出现的词项叫中项,中项通常用?M?来表示。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着三个不同的判断,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其中,包含着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包含有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包含有大项和小项的判断叫结论。

三段论的词项有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任何一个三段论,必须有也只能有三个不同的词项。

第二、任何一个三段论,其中的每一个词项必须也只能在两个性质判断中各出现一次。

举例: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大前提

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 ——小前提

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结论

说明:结论中的主项叫做小项,用?S?表示,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 结论中的谓项叫做大项,用?P?表示,如上例中的?应该受到尊重?; 两个前提中共有的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 三段论推理是根据两个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与大项P和小项S之间的关系,通过中项M的媒介作用,从而推导出确定小项S与大项P之间关系的结论。)

附:汉字的偏旁部首表

顺义区小学语文教师校本培训资料12

25

26

顺义区小学语文教师校本培训资料12

说明:

1.本表列示汉字部首及其发音与例字;

2.一 ~ 二画每部举10个例字,三画及以下每部举5个例字; 3.在每画中按一 丨 丿 丶 乙的顺序排列; 4.在下面的部首中,

凡是前面有▲的部首,都可以单独作汉字使用, 而前面没有▲的部首,则不能单独作汉字使用, 凡音节前有●的部首,表示该音节是一个零声母。 一画(5)

▲ 一 h -enɡ 一 七 丁 三 干 于 下 上 丈 万 丨 sh -u 中 内 北 旧 甲 申 电 由 且 冉 丿 p -ie 九 乃 千 久 及 升 乏 反 丹 长 丶 d -iɑn 义 丫 之 为 头 主 半 州 农 举 ▲ 乙 zh -e 乙 刁 飞 乡 以 丑 乞 乡 尹 尺 二画(27)

27

顺义区小学语文教师校本培训资料12

▲ 二 ●er 二 干 于 亏 五 开 井 元 无 云 ▲ 十 sh -i 十 支 古 考 毕 华 协 直 卖 南 ▲ 厂 ch -ɑnɡ 厂 厅 仄 历 厄 厉 压 厚 厨 雁 匚 q -ü 区 匹 巨 匝 匡 匠 匣 匾 医 匪 ▲ 卜 b -u 卜 卡 外 占 卢 贞 卧 卓 卦 桌 刂 d -ɑo 刊 刘 刑 列 划 刚 创 刎 判 删 冂 t -onɡ 内 冈 冉 同 肉 罔 网 周

亻r -en 亿 仁 仆 仇 仍 化 仅 仗 付 代 ▲ 八 b -ɑ 八 公 分 兰 半 只 兴 关 并 共 ▲ 人 r -en 人 个 今 令 从 介 仓 伞 命 拿 ▲ 入 r -u 入 汆

勹 b -ɑo 勺 匀 勿 勾 句 匆 包 旬 甸 够 ▲ 儿 ●er 儿 兀 元 允 兄 光 尧 先 党 兜 ▲ 几 j -i 几 凡 凤 夙 壳 秃 凯 凭 凰 凳 亠 ●uen 亡 卞 六 亢 市 玄 产 亦 亩 变 冫l -iɑnɡ 习 冯 冲 次 决 冰 冻 况 冷 减 冖 p -inɡ 冗 写 军 罕 冠 冢 冥 冤 幂 讠●iɑn 计 订 认 讥 讦 讧 记 设 诉 诌 卩 d -ɑn 卫 叩 印 卯 危 却 即 卷 卸 卿 阝●er 队 防 阮 阵 阳 阶 阴 陆 陈 陕 (右) 邓 祁 邦 邢 邪 那 邮 邹 郑 郎 凵 sh -ɑn 凶 击 出 凸 凹 画 函 幽 凿 ▲ 刀 d -ɑo 刀 刃 切 分 召 危 负 争 色 兔 ▲ 力 l -i 力 办 劝 功 加 务 动 劣 劫 劳 厶 s -i 允 去 台 牟 县 矣 叁 参 畚 能 ▲ 又 ●iou 又 叉 支 友 反 双 邓 劝 圣 戏 廴 j -iɑn 廷 延 建

三画(38)

▲ 工 ɡ -onɡ 工 巧 式 差 项

▲ 土 t -u 土 圣 至 坐 块

▲ 士 sh -i 声 壶 壹 喜 鼓

艹 c -ɑo 艾 节 芯 芽 花

廾 n -onɡ 卉 弁 弄 弊

▲ 大 d -a 大 夯 夹 夸 夺

▲ 寸 c -uen 寸 对 寺 寻 封

28

尢 ●iou 尤 尬 尴

扌 t -i 提 打 扔 扩 扛 弋 ●i 贰 式

▲ 小 x -iɑo 尔 尘 尖 劣 肖 ▲ 口 k -ou 右 叮 号 占 只 ▲ 囗 ●uei 囚 回 围 困 国 ▲ 巾 j –in 市 币 布 帅 吊 ▲ 山 sh -ɑn 岗 岔 岛 岸 岩 ▲ 彳 ch -i 行 彻 征 径 彼 彡 s -ɑn 形 衫 参 彦 彬 犭 q -üan 犯 狄 狂 犹 狐 ▲ 夕 x -i 岁 罗 梦 夂 d -onɡ 务 备

饣 sh -i 饭 饮 饲 饼 饵 丬 zh-uɑnɡ 壮 将

▲ 广 ɑ -uɑnɑ 广 庄 庆 序 店 ▲ 门 m -en 闩 闪 闭 闯 闷 氵 d –iɑn 汇 汗 江 汛 池 忄 x -in 忆 怀 忧 作 恼 宀 ɑ -ɑi 宁 守 宅 安 字 辶 zh -i 辽 达 迈 近 远 彐 x -ün 寻 灵 录

▲ 尸 sh -i 尺 尼 尽 屁 尾 ▲ 己 j -i 已 岂

▲ 巳 s -i 巳 包 导 巷 ▲ 弓 ɑ-onɡ 引 弛 张 弦 弧 屮 ch -u 蚩

▲ 女 n -ü 奶 奴 妆 妄 奸 ▲ 子 z -i 孔 孕 存 孝 学 纟 s -i 纠 约 纹 纺 继 ▲ 马 m -ɑ 闯 驮 驯 驰 驴 ▲ 幺 ●iɑo 幺 乡 幻 幼 兹 巛 ch-uɑn 巢

四画(39)

▲ 王 ●uɑnɡ 主 玉 弄 玩 现 29

▲ 韦 ●uei 韧 韩 韬

▲ 木 m -u 未 株 极 朵 权 ▲ 犬 q -üɑn 犬 状 臭 献

▲ 歹 d -ɑi 歹 死 毙 殊 殊 ▲ 车 ch -e 斩 轻 较 载 辆 ▲ 戈 ɡ -e 划 成 戏 戒 战 ▲ 比 b -i 比 皆

▲ 瓦 ●uɑ 瓷 瓶

▲ 止 zh -i 止 正 步 武 歪 攴 p -o 敲

▲ 日 r -i 旧 早 旬 旷 旱 ▲ 曰 r -i 曰 曲 曹 者 冒 ▲ 水 sh -uei 水 汞 录 尿 泰 ▲ 贝 b -ei 贝 贞 负 财 员 ▲ 见 j -iɑn 观 规 觅 觉 览 ▲ 牛 n -iou 告 牧 物 牵 犁 ▲ 手 sh -ou 承 拜 拳 拿 掌 ▲ 毛 m -ɑo 毯 毫

▲ 气 q -i 气 氢 氧 氦 氮 攵 ●uen 收 攻 改 败 故 ▲ 片 p -iɑn 版 牌 牍

▲ 斤 j -in 斤 斥 斩 断 斯 ▲ 爪 zh -ɑo 爪 妥 受 采 孵 ▲ 父 f -u 父 爷 爸

▲ 月 ●üe 肝 肚 肘 肖 肩 ▲ 欠 q -iɑn 欠 次 欢 欧 欣 ▲ 风 f -enɡ 飕 飘 飒 ▲ 殳 sh -u 段 毁

▲ 文 ●uen 文 齐 斋 斌 虔 ▲ 方 f -ɑnɡ 方 施 旅 族 旗 ▲ 火 h -uo 火 灰 灾 灵 炕 灬 h -uo 烈 烹 焦 煎 照 ▲ 斗 d -ou 斜 斟

▲ 户 h -u 启 扁 扇 雇 礻 sh -i 礼 社 神 祝 祸 30

▲ 心 x -in 心 必 忘 闷 忍 ▲ 爿 p -ɑn 戕

五画(22)

▲ 示 sh -i 奈

▲ 石 sh -i 码 岩 砖 砌 砍 ▲ 龙 l -onɡ 聋

▲ 业 ●ie 凿

▲ 目 m -u

▲ 田 t -iɑn

▲ 四 s -i

▲ 皿 m -in

钅 j -in

▲ 矢 sh -i

▲ 禾 h -e

▲ 白 b -ai

▲ 瓜 ɡ -ua

▲ 用 ●ionɡ

▲ 鸟 n -iɑo

疒 b -inɡ

▲ 立 l -i

衤 ●i

▲ 穴 x -üe

▲ 疋 p -i

▲ 皮 p -i

▲ 矛 m -ɑo

▲ 母 m -u

六画(21)

▲ 耒 l -ei

▲ 老 l -ɑo

▲ 耳 ●er

▲ 臣 ch -en

▲ 西 x -i

▲ 页 ●ie

虍 h -u

盯 盲 相 省 眨 甲 申 由 电 亩 罗 罚 罢 蜀 罪 孟 盅 盆 益 盏 针 钗 钙 钟 钢 矮 利 秃 秀 私 秋 百 皂 帛 皇 皆 瓜 瓢 瓣 甩 甫 甬 甭 鸠 鸡 鸣 鸥 鸭 疮 疯 病 痒 痘 产 竖 站 竟 赣 补 初 袄 袍 裆 穴 穷 空 突 容 胥 疏 楚 疑 皮 颇 矛 柔 母 贯 毒 贯 耔 耕 耗 耙 耘 考 取 耶 闻 耷 耿 臣 卧 臧 西 栗 粟 覆 页 顶 烦 顽 顾 彪 虑 31

▲ 虫 ch-onɡ 虫 虱 闽 虾 虹 ▲ 缶 f -ou 缸 缺 罐 ▲ 舌 sh -e 甜 辞

▲ 竹 zh -u 竹 竿 笑 笨 笼 ▲ 臼 j-iou 舀 舂 舅 ▲ 自 z -i 自 息 臭 ▲ 血 x -üe 衅

▲ 舟 zh-ou

▲ 衣 ●i

▲ 羊 ●iɑnɡ

▲ 米 m -i

▲ 艮 ɡ -en

▲ 羽 ●ü 扇

糸 m -i

▲ 聿 ●ü 肃

七画(17)

▲ 麦 m -ɑi

▲ 走 z -ou

▲ 赤 ch -i

▲ 豆 d -ou

▲ 酉 ●iou

▲ 辰 ch -en

▲ 豕 sh -i

▲ 卤 l –u

▲ 里 l -i

▲ 足 z -u

▲ 身 sh -en

采 b -iɑn

▲ 谷 g -u

▲ 豸 zh -i

▲ 角 j -iɑo

▲ 言 ●iɑn

▲ 辛 x -in

八画(8)

▲ 青 q -inɡ

舟 航 舱 般 舵 衰 衷 袋 裁 裂 羊 美 姜 羔 羞 料 粉 粒 粥 精 艮 良 艰 恳 既 翅 翔 翘 翠 紧 累 紫 絮 繁 肆 肇 麦 麸 赴 赵 赶 起 超 郝 赧 赫 豆 登 酒 酥 辱 象 豢 豪 豫 卤 重 野 量 足 趴 距 跃 跛 躲 躺 悉 釉 释 豁 豺 豹 貌 角 触 解 誊 詹 辞 辟 辣 辨 瓣 靓 静 靛 32

▲ 其 q -i 甚 基 斯

▲ 雨 ●ü 雪 雷 零 雾 震

▲ 齿 ch -i 齿 龄 龈

▲ 黾 m -in 黾

▲ 隹 zh -uei 隽 难 雀 焦 雇

▲ 金 j -in 銮

▲ 鱼 ●ü 鱼 鲜 鲨 鲤 鲲

九画(5)

▲ 革 ɡ -e 革 勒 靴 靶 鞋

▲ 骨 ɡ -u 骨 髋 髌

▲ 鬼 ɡ -uei 鬼 魁 魂 魄 魏

▲ 食 sh -i 餐

▲ 音 ●in 音 章 韵 韶

十画与十画以上(6)

髟 b -iɑo 髯 鬃

▲ 麻 m -ɑ 麻 麽 磨

▲ 鹿 l -u 鹿 鏖 麝

▲ 黑 h -ei 墨

▲ 鼠 sh -u 鼬

▲ 鼻 b -i 鼾

小学语文“专业技能”部分复习指南及题型示例

33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技能。

一、听

“听”的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最基本的能力——在人们的日常言语活动中,“听”占45%,因而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会倾听。作为教师要凭借听来捕捉点拨、引领的契机,作为语文教师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听的能力,自身的听的能力的提高就更不可忽视了。

1.达成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听的要求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刻要倾听学生的发言,以便因势利导、以学定教的特点,可以大致确定语文教师听的目标:专注地倾听,尽量准确而全面地获取信息,能抓住其中的要点,并理解其观点和意图。

2.策略提示

有意地听的意识和良好的听的习惯养成很重要。无论是日常交际、课堂教学,还是听读文章都应该力求做到如下三点:

①要专注。因为语言信息具有“一次性”的特点,言语的声波留给听话的人又是极其短暂的,而我们获取信息需要求准确、求全面,所以要专注的听。这也是对说话者的尊重。

②要抓住要点。无论是漫谈式说话,还是主题式发言,说者都有一定的目的,(有任务的听读更不必说了)听者要注意及时抓住重要信息,并做到即时的整体联系(瞻前顾后)。

③要理解说话者的意图。不仅听明白,而且注意从说话者的角度去考虑他这样说的理由。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最经常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的“听”。教师在课堂中的听要做到耐心——听学生说完,想不起来或者说不清楚时要等待,必要时也可以中止;要适时对学生的说给以“反馈”——可以通过体态动作或者相应的表情来传达,有时也要追问或点拨;还要注意引导全体学生倾听,并通过听来引导学生乐说、会说。

3.考查例举

听读一篇短文,然后回答问题。题目形式包括填空、判断、问答等,内容涉及获取信息类、整体把握类、有所感悟类

例1:

北京的园林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北京的园林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34

也许是因为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艳丽,似乎只有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

故宫、颐和园等建筑金碧辉煌,布局工整、对称。左边有一条游廊,右边也有一条,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甚至连屋内的摆设也是如此。在各个大殿、各个宫院,大门外边都要摆两座石狮或麒麟,大门大多分左、中、右三扇。店内的梁、柱高大,空间宽敞而略显阴暗。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美,但却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一段曲廊,一丛阶边的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对烘托气氛无不起着微妙的作用。例如,颐和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每段房梁上都有油漆彩绘,或山,或水,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一幅?嫦娥奔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非常耐人玩味。

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有时在万绿丛中建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那大红色的梁、柱,十分庄重。当然也有例外,谭柘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底,墙壁灰暗,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

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造园林的好地方。在依山傍水之外,建一座庙宇,半山腰修一座亭子,湖中建一座水榭。这时可极少讲究对称,但考虑色调对比仍十分周到,山上的亭子要用大红和金黄的彩绘,水榭要灰暗些,庙宇要红墙绿瓦,显得庄严、肃穆。

这只是我对北京园林的粗浅的介绍。若想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还是请您亲自来游览吧。。

一、填空:

1.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_________,注重局部的_________,注重色彩的__________。

2. 故宫、颐和园等建筑金碧辉煌,布局______、_______。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_______之美,但却以其____________的气势使人折服。

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北京园林的色彩都是金黄或大红的。 ( )

2. 北京大多数的宫殿都铺着琉璃瓦。 ( )

3. “山上的亭子要用大红和金黄的彩绘,水榭要灰暗些,庙宇要红墙绿瓦,显得庄严、肃穆。”这句话告诉我们北京的园林讲究色调的对比,也体现了“细微之处见匠心”。 ( )

三、回答:

1.以“颐和园”为例来说明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短文内容,写出北京的园林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拓展:北京园林中被称作“万园之园”的是哪个园林?

二、说

“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直接的沟通方式,更是语文老师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包括“讲述”和“交际”。

1.达成目标

参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到教学中“说”的特点,语文教师要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语言简炼、连贯,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观点鲜明、有条理。

2.策略提示

①做到说有目的,意图清楚。

②有整体的想法,注重层次性。即兴“说话”或者“演讲”也一定要先在头脑中快速整体构想。

③要用普通话讲述。口齿清晰,语速适中,语言连贯。

④注意与听众交流,即便是讲述故事也如是。

教师在课堂中的“说”包括讲授、点拨、参与讨论、总结等多方面:讲授一般在学生学习的难点处,因而意思要清楚、口齿要清晰,要以学生的反映来调整自己讲解内容的深度和速度;点拨一般是承接学生的发言,或者引导方向,或者引导深入,需要注意的是让说者和听者明白来龙去脉;参与讨论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更多的是倾听——让每一个人展示自己,适时发表意见,必要时才“站出来”;总结不只是在课尾,一个内涵丰富的问题的讨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的理解,都需要教师及时恰当的总结,总结时要引起全体学生注意,讲究一定的语调、语速,尤其要有一定的整合和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语文教师还要用自身的语言形象诠释、证明祖国语言的准确与优美,激发学生学习和掌握祖国语言的热情。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说”一定要声情并茂、生动优美,富于表现力。

3.考查例举

根据创设的情景或者给定的话题说三分钟。

例1:读书的相关联想——讲述故事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杆跳沙皇?的美誉。他曾35次创造了撑杆跳的世界记录。其实他也曾一次次失败,他的教练告诉他:?记住!先将你 36

的心从杆上‘摔’过去,你的身体就一定会跟着一跃而过。?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著名的心理学大师卡耐基经常提醒自己的一句箴言是:?我想赢,我一定能赢,结果我又赢了。?

请你讲述一个你自己“突破心理障碍超越自我”的故事。

例2:读书的角色体验——参与创作

记得别人的感受

这件事发生在西西里岛的巴布鲁度假村,那时我在那里担任一家公司的英文公关翻译。有一天我在大厅里,突然看见一位满脸歉意的日本工作人员,安慰着一位大约四岁的西方小孩,饱受惊吓的小孩已经哭得精疲力尽了。问明原因才知道,原来这位日本工作人员因为那天小孩较多,而一时疏忽。在小孩子的网球课结束后,少算了一位,将这位澳洲小孩留在网球场。等他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到网球场,将这位小孩带回来。而小孩因一人在偏远的网球场而饱受惊吓哭得稀里哗啦。现在妈妈出现了,看着自己的小孩哭得惨兮兮的……

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你会怎么做?

事情其实是这样的:我亲眼看见这位妈妈,蹲下身来安慰四岁的小孩并且很理性地告诉他说:?那位日本姐姐因找不到你而非常紧难过,她不是故意的,所以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位日本姐姐的脸颊,安慰她一下!?当下我看到那只有四岁的小孩踮起脚跟,亲亲蹲在他身旁的日本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如果你就是这位日本工作人员,经历了此情此景,你会??

例3:从“幸福”、“和谐”、“教学相长”中选择一个题目说三分钟。

三、读

“读”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宝贵的经验,这是大家的共识。学习语文、学会语文一定要以读为本。《说文》对“读”的诠释是:“读,诵书也”,“诵书”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朗读,其二是阅读。

(一)朗读

朗读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求重视朗读。早在19xx年朱自清就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提出“语文教学从朗读下手”。教师示范朗读的作用不可低估——激发兴趣、促进理解、感受语言魅力??

1.达成目标

朗读的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正确地读要做到用普通话读,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要一字一句读准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 流利地读要 37

做到把句子读完整,不读断句,要读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连贯流畅,速度适中。有感情地读要做到能比较准确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语调恰当,有轻重缓急,情感的表达要真挚、朴实、自然。

2.策略提示

朗读能力要在实践中提高,语文教师在教学每一篇课文之前都应该有朗读的练习和体验,达到能够真正给学生示范的程度。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

①熟悉朗读的内容。通过读准、读通达到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包括掌握主要内容、中心思想——这是读书的主要目的,也应是对朗读的要求(读懂文意是读出感情的前提)。

②确定朗读的基调。每篇文章都在表情达意,但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传达出的情感也是不同的,比如《开国大典》是庄重、严肃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是悲哀的、凄婉的。

③运用朗读的技巧。朗读要使用普通话标准语音做到发音清晰,每个字声、韵、调正确,进而做到语气连贯、速度适宜、抑扬顿挫。这就需要亲历体验,并选用外部言语表达的各种技巧(常用的朗读技巧有停顿、节奏、重音、语调四种)来传达内部的心理状态。

3.考查例举

读教学设计的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如:《索溪峪的“野”》的第2自然段;

读自己的习作。

(二)阅读

阅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的过程,也在生活的层面上帮助人们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余秋雨先生说:“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达成目标

《课程标准》对阅读有如下诠释: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要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作为语文教师应达到总目标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38

2.策略提示

且不说语文教师应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读名著、读好书,一定要全心读好自己所教的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做到:

①亲历阅读,读懂作者。教师教学生的每一篇文章教师都应该经历亲身阅读的过程,并且按照读懂一篇文章的一般步骤来进行(通读,了解写了什么;再读,看看怎么写的;细读,感悟这么写蕴含着什么;品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达到获取信息、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揣摩表达的基本目标。

②深入研读,读出自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中要力求读出自己的感受,形成对文本的深度解释。

③读中学写,发展语言。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不仅是读的范本,也是写的样本。因而在读中要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读中要学习文章的选材和组材的方法,在读中要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实现在理解、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联接:

之一:完成阅读短文的策略

①用心通读短文是“好的开始”

②读懂题目要求是“解题的关键”

③答题再读短文是“成功的基础”

④展开思维过程是“成功的一半”

⑤联系相关的规律是“保险的增加”

⑥求准、求全、求佳是“佳境的追求”

之二:相关知识点策略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可以先凭直觉——已有知识或者是生活的积累来理解,但这只是起点。

②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这个词语→结合语言环境(本句及上下文,有时需要立足全篇)来理解→有时还需要结合词语在其他语境中的运用来全面考虑。

(2)联系上下文补上适当的语句

猜读补写是新题型,完成猜读一定要联系上下文:

①结合语言环境读一读,明白这部分讲的是什么

②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可以怎么填,多想几种

③多种答案比一比择优填空

④连起来读一读,验证是否连贯

(3)排列顺序要立足整体找联系

排列顺序考查的是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知识点,既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又需要理解局部的联系。

39

①通读,从整体上了解讲什么(段落的还要弄清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包括弄清顺序或者线索

②细读,找出句段之间的联系

③排好后读一读,检查一下

(4)分段

分段就是按照文章的逻辑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作者的成文思路,是读懂课文的基本要求,也是块状设计教学,立足整体引领学生感悟的铺垫。(但不一定每篇课文都要进行分段)

划分段落的一般步骤是:

①通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

②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意思,适当归并(结构清晰的文章会跳过此步)

③再从整体上考虑,全文分为几段合适(答案不唯一)。

可以借助分段的一般方法:比如: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先后顺序、地点或空间位置的变换,或者按照文章的结构(分总、总分、总分总)??

(5)概括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避免两种情况:过于简单(一句话抽象概括)和过于繁琐(复述内容)。

应该做到:内容具体、要点全面 、语言简洁这三点。

有规律可循:记叙文应该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明文要讲清楚说明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可以用要素归纳法、段意合并法、取主舍次法??

(6)写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不仅能够反映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是作者的写作主旨,有时还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愿望。因此,给文章起题目应该力求:

①与主要内容或者中心思想密切相关

②简洁

③新颖

(7)写读文后的感受

既然是读文后的感受,一定要与短文内容密切相关,一定要与自己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

3.考查例举

《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评价要求是:综合考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重视评价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具体考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40

结合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和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阅读能力的考查拟确定阅读考查内容如下:

积累词句:

摘抄(成语、某一方面如神态??)

仿写(照样子写词语)

找出或者写出近义词、反义词

根据意思写成语

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词(句)

获取信息

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了解文章某一方面的内容

理解语言

联系上下文解词(包括据词句定义)

结合课文内容确定词句的具体含义

理解词句(含义深刻、关键的、前后呼应的??)的内涵(包含词句段的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根据题目要求画句子

揣摩表达(辨析顺序、写法)

改写句子

加标点

排列顺序

猜读(含续写结尾)

分部分,写段意

概括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给文章起题目

修辞手法

排列顺序

空白点想象

语言鉴赏

体会情感

体会作者、文中人物的感受

读文后的感受

可以有填空、选择、判断、问答等形式

41

例1:

———————

我从邮局取回一个邮包。那是我的一个搞雕塑的学生寄来的,里面放着一副由树根雕成的眼镜,非常精美。我心中一动——这么多年了,他还记着那件事?

那是20年前,我在一个小城市的中学任教。他来自农村,在学校住读。高一时他的成绩在班上遥遥领先,可到了高二下学期,他的成绩却下降不少。这让我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个孩子虽然来自农村,却自尊自强,学习非常努力,从不肯落在别人后面。我试着找他谈了几次话,想问出原因,可他总是低着头,红着脸,嗫嚅着不肯说什么。

后来我问了一位和他很要好的同学,才知道他最近一段时间总是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他曾去医院检查了视力,居然两眼都近视到了400度了。

我思虑了几天。他家中比较贫困,显然他是不忍心向父母开口要钱配眼镜。我拿钱给他配一副眼镜并不难,但让这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接受却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他对别人的同情怜悯一向特别敏感,稍有不慎,便会使他的心灵受到伤害。

一周后的一个星期天,我约他到我的寝室来,说要给他补习一下古文。我认真地为他讲了一会儿,便起身假装到书架上找资料,顺便碰掉了那副早已准备好的眼镜,然后漫不经心地说:?哎,我这东西太多了,乱七八糟的,好多以前的东西还堆在这儿呢。?看到他正抬头望着我,我便说:?哦,你看,这是我前几年配的眼镜,一直没戴,结果现在都不合适了。你戴上试试,让老师看看好不好看!?说着,我把眼镜递给了他,又回身继续在书架上找东西。

再回头,他已戴上眼镜,正在翻看我的教学辅导书。

?不错啊,很像个大学者哦!感觉怎么样??

?我觉得……挺清楚的。?

?那太好了,你正好戴着它吧,连眼镜盒也拿去吧,省得放在这儿占地方。?我心中一阵暗喜。

?老师,我……?

?怎么,嫌我的眼镜不好啊??我假装有些生气地说,?都没怎么戴过,你看,还挺新的呢。?

?没,没有。?他红了一下脸,不再做声了。

后来,他的成绩又如从前一样优秀了。他顺利地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如今已经是著名的雕塑家了……

时隔多年,我教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这件事情我几乎已经忘了,直到收到这个邮包。在邮包里有他的一封信,信中写道:?20年前,您送我的那副眼镜让我能够看清黑板,而夹在您教学辅导书里的记有我近视度数的纸条,则让我看清了您的良苦用心。您让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安抚了我稚嫩自卑的心灵。这副根雕眼镜是我酝酿多年的作品,现在敬献给您。它不是一副眼镜,而是我感恩的心……? 42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漫不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酝 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时隔多年,我教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这件事情我几乎已经忘了”,“这件事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9自然段写道“我心中一阵暗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敬献给老师的不是一副眼镜,而是________________;“我”送给他的也不仅是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不使“他”的心灵受到伤害,“我”思虑了几天,才“巧妙地”送给“他”一副眼镜。正像他说的“良苦用心”,都体现在哪呢?请根据第5~12自然段的内容,将下面空白处的情节补充完整。(可以用原文中的话,也可以自己概括一下)

(1)我约他到我的寝室来,说要给他补习一下古文。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_____”上填合适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

5.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多处运用了省略号,标上序号,选择其中的两处说说表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结构严谨,请你从中找出两组前后呼应的句子,分别用“_____”和“在原文中画出来。

8.文中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请你抄写其中的两句,并简单写写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 43

环。它宛如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zǎi zài)。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 纪录 )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1000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做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作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 )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 )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天中就曾出现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经过长期(观察 观测)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即?短晕?)以内时,未来的12 ~36 小时之内会出现风和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即?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察 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从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拼音或者是词语,用“√”表示。

2.照样子摘抄词语。

碧蓝的天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晕是光线经过高空中空气的反射形成的。

B晕是日光经过空气的反射形成的。

C晕是光线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形成的。

D晕是阳光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形成的。

5.在第⑤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4

6.第⑥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依次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晕的?下面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描摹色彩 解说概念 解释成因 说明作用

B解说概念 追溯历史 技术实验 划分种类

C描摹色彩 记述实验 解释成因 划分种类

D解说概念 追溯历史 解释成因 说明作用

四、写

语文学习中,“写”包含“写字”和“写作”。

(一)写字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是一种凝聚力,它积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写字呢?不仅是人格自我外现的一种形式——字如其人,而且书写过程即为审美体验的过程——亲近文化,并且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1.达成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能正确工整地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2.策略提示

提笔即是练字时。教师课堂上的板书,在学生作业中的批阅都应该做到规范、端正,注意行款格式。

享受书写的美感。汉字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注意结构的疏密,笔划的连贯和动作的张弛。

3.考查的形式与内容

与撰写教学设计或者习作合并考查。

(二)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语文综合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的写作不仅能造就自身的书卷气,成为学生的典范,而且能提升生活的品质。

1.达成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且在对第三学段学生要求“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的基础上在60分钟内能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2.策略提示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作文源于生活,要用心地去品味日常的生活,捕捉工作中、生活中有意义的现象和信息,自觉地去积累生活。

坚持与学生同下水。从指导学生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或缺少写作过程中在构思、主题提炼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切身感受,那么,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就不会完全做到给学生以有针对性的符合作文自身规律的指导。从提高自身素质的角度来说,写作素养的 45

提高必须在写作的实践中才能实现。

进入角色批阅作文。批阅作文的过程应该是与学生一起感受生活、抒发体验的过程,进入角色的审阅会使教师粗略经历习作的经历,提出“如果我来写”角度切合实际的建议。

相关联接——建议完成习作要展开如下过程:

①审题。习作的起点是读题目和提示,以明确习作的要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②选材。精选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要注意做到广中求佳——准备或者回忆的相关材料多多益善,通过一一比较确认习作的素材。

③构思。文章是一个整体,下笔之前应该有了行文思路——胸有成竹。

④表达。成文的过程是运用语言的过程,要注意运用阅读中学到的一些方法,但一定要抒发真情实感。

⑤提升。作文不仅仅是记录生活,一定源于生活、引领生活,所以要善于由点及面,由小见大——追求新颖的立意。

3.考查例举

参考教材出现的内容与形式,以贴近教师生活的命题、半命题限时作文为主。 ①那节课,______________

②成长

听读《北京的园林》参考答案:

一、

1.雄伟 精细 艳丽

2.工整 对称 自然 雄伟、庄严

二、

1.× 2√ 3√

三、

1.颐和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每段房梁上都有油漆彩绘,或山,或水,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一幅“嫦娥奔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非常耐人玩味。(可以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但应源于短文)

2.要点: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园林建筑有皇家的气派;

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艳丽;

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造园林的好地方。 46

拓展:北京园林中被称作“万园之园”的是颐和园。

阅读例1参考答案:

1.漫不经心:不放在心上。

酝酿:准备。

2.

(1)“这件事情”指的是“我”知道他的眼睛近视了,又不忍心向父母开口要钱配眼镜,就给他配了一副眼镜,并以自己前几年配的,现在不合适了,也没地方放为由,巧妙地送给了他。

(2)“我心中一阵暗喜”,是因为“我”巧妙地送给他眼镜的设计如愿以偿——既帮助他配上了眼镜,又没有伤害到他的心灵。

(3)他敬献给老师的不是一副眼镜,而是一颗感恩的心;“我”送给他的也不仅是一副眼镜,而是一颗爱学生的心。

3.

(1)约他到我的寝室来,说要给他补习一下古文。

(2)假装到书架上找资料,顺便碰掉了早已准备好的眼镜。

(3)说是前几年配的眼镜,现在已经不合适了,让他来试试。

(4)让他正好戴着它,省得占地。

4.您让我体会到了人间的真情(像妈妈一样的爱心)

5.根雕眼镜 巧赠眼镜

6.

①表示停顿,在思考

②没想好怎么说,故而中断了

③省略了他现在的其他情况

④省略信的其他内容,表示语意未尽

7.文章前后呼应的句子有:

①“那是我的一个搞雕塑的学生寄来的,里面放着一副由树根雕成的眼镜,非常精美。”与“这副根雕眼镜是我酝酿多年的作品,现在敬献给您。它不是一副眼镜,而是我感恩的心……”

②“再回头,他已戴上眼镜,正在翻看我的教学辅导书。”与“夹在您教学辅导书里的记有我近视度数的纸条,则让我看清了您的良苦用心。”

③“他对别人的同情怜悯一向特别敏感,稍有不慎,便会使他的心灵受到伤害。”与“……更安抚了我稚嫩自卑的心灵”

……

8.略

47

阅读例2参考答案:

1. zǎi 记录 观察 观测

2. 蚕丝般的云幕 美丽的光象 科学的解释 绚丽多彩的晕环 斑斓的色彩 美丽的晕环

3.“这一发现”指的是阳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

4.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5. 不但(不仅)……而且(还)

6. 第⑥段运用了(列举数字)、(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

7.D

语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

1.什么是教学策略?(了解)

教学策略是在一定教学观念指导下为调控教学各要素关系而作出的系统的综合的动态的构想。它超越了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步骤,又不像教学原则那样抽象。它是组织教学、选择教法、调控各教学要素关系的依据。

2. 阅读教学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过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了解)

“对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互动的对话,通过各种不同视界的碰撞,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是师生之间全方位的、跨时空的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的对象是文本,它是沉默的和潜在的,它需要融入主体的理解,方能把潜在的文本变成现实的文本,这一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在于学生的阅读是一个不自足的系统,它需要唤醒、引领、提升,因此阅读教学的对话包括主体与文本(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主体与主体(师生、生生)的对话。是语言、思想、生命的对话过程。

3.语文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指什么?(掌握要点)

知识与能力指的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能力。语文基础知识指的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的掌握,理解、运用标点及其他语文常识性知识。语文基本技能主要指传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他相关能力指与本节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关的能力培养,如判断、分析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实践运用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等。

48

4.怎样解读文本?(掌握要点)

(1)从语言文字入手,弄清字、词、句的意思,了解主要内容;

(2)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

(3)弄清文章中写到的有关知识;

(4)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

(5)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教育意义;

(6)归纳遣词造句的特点,布局谋篇的方法;

(7)分析课后作业,确定训练重点和方式。

(8)了解编者的意图。

解读文本,不光要逐字、逐句、逐段把课文读懂,还要处处考虑学生能不能懂,怎样才能使学生学懂学会;不仅要把课文读好、读熟,最好还能全文背诵,达到不看课文就了然于胸的程度,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5.举例说明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如何制定(掌握并运用)

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都要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四个要素。如《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可制定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产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6.如何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汉语拼音教学(了解运用)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1)示范、观察、模仿法:教师作发音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口形、舌位,体会发音方法。与此同时,可以配合发音部位图进行说明。如zh的教学。这是拼音教学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应强调让学生观察,如b。

(2)引导法:利用儿童已掌握的声母、韵母的发音,帮助学习难发的声母、韵母。如: o-e – l lɑ - lu。

(3)比较法:把两个或几个声母、韵母放在一起,比较音、形的异同。如:bd pq

(4)演示法:教师运用手势、教具作必要的演示,表示发音部位的动作或发音特点。如声调、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5)夸张法:为了突出发音的特点,有时有意将口、唇、舌的动作适当夸张,有时有意将声音拖长、加重,这样,学生的印象较深,对发音特点也容易领会。如:b-p

(6)分解法:利用插图引出句子,从句子中分解出词语,从词语中分解出音节,最后从音节中分解出声、韵进行教学。如:b。

(7)局限法:练习发音时,设法使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受到限制,以便正确发音。如:n

(8)口诀法:伞把t,拐棍f,靠背椅子真像h。 z、c、s后有椅子,翘起舌头zh、 49

ch、sh。(椅子一靠,舌头就翘。)

7.字(词)义教学的方法有哪些?(了解并能运用)

常用的方法有:(1)直观法。直观法就是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灯片、幻灯、录像或动作、表情、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如“袖”、“仰”。(2)联系法。联系法就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如“更”。(3)选择法。选择法就是让学生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的义项,从而理解字词义。如“疾”。

(4)比较法。比较法就是让学生利用熟悉的同义词、反义词帮助理解生词的意思。(5)运用法。运用法就是让学生用组词造句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理解字词义。适用于既无法用动作演示,又无法用语言或其他的方法把字义解释清楚的字词,特别是一些虚词。如:也、把。(6)构字法。构字法就是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通过分析字形来理解字义。如“伞”、“笔”等字。

8.以一篇课文为例,谈词语教学时机的选择(了解并运用)

词汇教学要贯彻阅读教学的全过程,理解词义要与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词义教学。一般说来,有三种处理的方式:

(1)讲读课文前:有的词语,学生不能从上下文中领会它们的意思,而且不首先弄懂,可能成为讲读课文的“拦路虎”,应在讲读课文前“扫除”,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山崖、峡谷、珊瑚、龙虾“等,这些词语离开课文可以讲清,故可以放在讲读课文之前学习。

(2)讲读课文中:大部分词语,应放在分析讲读课文的同时进行理解,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他们的意义和所表达的思想。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海防前哨、五光十色、瑰丽、威武、绽开、蠕动、栖息”等词。

(3)讲读课文后:还有的词语,在课文中是带总结性的,或者是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在讲读课文之后还应提出,这样才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富饶、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小学教材中还有很多寓言、成语故事,如: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南辕北辙等,也属于这种情况。

9. 需重点指导学习的句子有哪些?(了解并运用)

(1)含义深刻的句子。(2)对于表现主题思想有较大作用的句子。(3)内容和结构都比较复杂的长句。(4)生动形象的句子。(5)在文章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6)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难以理解的句子。

10. 指导学生理解句意的方法有哪些?(了解并运用)

(1)从抓关键词语入手;(2)联系上下文理解;(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4)联系时代背景理解;(5)抓主干理解句子;(6)直观演示理解句子。(7)句子对比;(8)抓课程资源;(9)想象理解

11.复述的方法有哪些?(了解并运用)

(1)改变顺序复述,将运用了倒叙、插叙的课文改为顺叙。如《凡卡》、《江姐》。 50

(2)改变人称复述:第二人称的改为第三人称,如《再见了,亲人》;第三人称的改为第一人称,如《鲸》、《新型玻璃》等。

(3)改变体裁复述:如将叙事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改为故事。

(4)扩充内容复述:《精彩的马戏》中只详细地写了猴子爬竿、黑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三个节目,可让学生仿照这几个节目的写法,将小狗做算术、猴子骑车、马钻火圈等节目也补充出来。

12记叙文教学策略(了解并运用)

记叙文是一种泛指通过人、事、物的具体记叙来表现主题反映社会生活的文章,既包括非文学作品的记叙文,又包括采取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类型:可分为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四类。

(1)把握记叙的不同着眼点。

虽然都是记叙文,但由于写作目的不同,作者记叙的着眼点也就不同。有的记叙文是着眼于记人的,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是着眼于叙事的,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有的是着眼于写景的,如《大海的歌》;有的是着眼于状物的,如《我爱故乡的杨梅》。抓住了记叙的着眼点,就可以抓住教与学的主攻方向。

(2)理清作者思路,把握篇章结构。

文章不同,理清思路的方法也不同。有的课文可以借助审题、释题,揭示作者的思路。如教《日出》,可以让学生通过审题,了解课文是围绕“日出”写的。然后让学生思考:根据题意,课文就是要写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再联系对课文的讲读,就把作者的思路揭示出来了。有的课文可以在讲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掌握事情的发展线索。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课文中有“天还有没亮”“到了中午”“黄昏时候”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凭借这些词语,联系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就能理清作者的思路。

(3)掌握文章精髓,揭示深刻主题。

记人的记叙文,就要分析人物的外貌、言语、行动、心理;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任务与环境的关系等,旨在揭示人的精神品质、道德风貌。记事的记叙文,就要分析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分析典型事件或场面等,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旨在通过主题事件,显示一定的思想意义。

在教学中,尤其应抓住:对表现中心有突出作用的词句和段落,如表现人物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深刻生动的词句,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作者的精辟的议论和抒情性的语句等,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并认识它们对表达思想内容所起的作用,例《白杨》,文中爸爸赞美白杨树的一段话,语意双关,是表现中心的重点段落,就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文字,了解白杨树的特点;还要进一步认识爸爸“表白自己的心”的深刻含义,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指出的是,只靠“理解”语言文字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 51

感受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朗读。要抓住重点语句和段落,引导学生多读,在朗读中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4)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因此,生动形象是记叙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文章往往通过动词、形容词等各种词语的巧妙运用,各种句式及大量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新鲜、活泼、富有形象性。在教学中,就要结合内容的分析,体会语言的艺术魅力,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例,及时地抓好写作。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详略得当,就可让学生模仿学习。

13.说明文的教学策略(了解并运用)

说明文是用来说明事物性质、形状、起因、功用等的文章。在小语课本中,说明文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主要是介绍自然、地理、历史、生物等知识,所以又称为常识性课文。它们有双重任务:一是传授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科学知识,使学生增长见识,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二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说明文的能力,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事物的方法。

(1)抓准说明中心。

抓准课文的说明中心是教好说明文的关键。因为每篇说明文都要提出问题、说明问题。因此在分析课文,寻找说明中心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说明文提出说明中心的规律。

——题目揭示说明中心: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开头提出说明中心的:如《蝙蝠和雷达》第二自然段:“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结尾总结说明中心:如《蛇与庄稼》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

——中心体现在重点段落之中:如《琥珀》,作者通过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稀有琥珀,来说明这块琥珀的形成和发现。作者对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的分述是文章的重点段,体现出文章的说明中心。

(2)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表达方法

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简洁、通俗的特点。在说明文的教学中,要注意抓住这些语言特点,使学生认识到用词确切才能准确地反映事物。如《鲸》中的句子:“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主要”一词能否去掉?通俗、形象:叶圣陶说过:“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说明文为达到生动说明的效果,常常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如《大自然的语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这些话,拟人与比喻结合,把没有生命的东西或动植物都赋予了人的性 52

格和行为,不仅说明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说明事物有多种方法。教学说明文,除了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介绍说明的那种事物的特征、本质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如《鲸》这篇课文,为了说明鲸的种类、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作者不仅用具体数字来说明,还运用了比喻、比较等方法。在课后思考题中,让学生找出哪些地方用列举数字的方法加以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就是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引导学生学习说明的方法。

(3)弄清说明的层次,了解文章的结构

说明文的内容层次清晰,结构上大体也有一定的方式。一般说来,说明事物构成的,按构成的顺序写;说明事物功用的,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写;说明事物发展过程的,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物,把内容分成几个方面或按方位顺序写。说明文开头往往先提出说明的对象并加以诠释,然后再进行具体说明,结尾有时要做一下综合说明。如《鲸》,就是先提问题,再围绕提出的问题加以说明。课文一开头就提出“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接着课文就具体说明鲸到底有多大。课文第四小段也是先提出问题:“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然后加以具体说明。其他段落也都是先点出要说明的问题。因此,在说明文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看看课文是怎样提出问题的,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从而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认识说明文的一般特点。

为了学习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在小学高年级,可以设计一些练习,如归纳段落层次,编写课文结构提纲,选择准确的词语填空等等。也可以让学生仿作,写一篇短文或片段,说明自己熟悉的事物,以训练学生说明事物的表达能力。

(4)加强直观教学

要充分利用挂图、实物、标本、模型、幻灯、电视录象甚至电影,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难为简,使抽象变为形象,把应了解的知识大体弄懂。如教《鲸》,可组织学生看看科教片;教《爬山虎的脚》,可带学生参观实物。

14.童话教学的策略(了解并运用)

童话是在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幻想,采取拟人的方法写出的新奇有趣的故事。小学教科书中有选编了很多童话。特点:奇特的幻想;虚构的情节;优美的语言。

(1)引发想象。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童话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学童话时,可以抓住幻想的部分,如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四次擦燃火柴的情节(面前出现了温暖的火炉、香喷喷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反复阅读,在了解内容、学习语言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抓住适合展开想象的句、段,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如《美丽的公鸡》,应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在头脑中想象公鸡昂着头、挺着胸脯,得意洋洋的样子,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还可以根据情节的发展,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生的合理想象,既能丰富对童话内容的理解,又能加深对童话思想意义的认识。

53

总之,不要过早地做理性的分析,应注意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充分感受童话中的人格化了的艺术形象。有人说:“幻想是未来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的摇篮。”

(2)把握情节。童话故事是通过幻想虚构的,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住情节。《美丽的公鸡》公鸡自以为美丽—公鸡找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它们都不与公鸡比—公鸡很难过,去问老马,老马告诉它一个道理—公鸡天天打鸣,为人们做事。

(3)学习语言。童话的语言浅显、生动、形象,对于发展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的语言有积极的作用。如《小马过河》一课,小马和妈妈、牛伯伯、小松鼠的对话,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口语特点。教师要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朗读是学习、吸收语言的有效办法。朗读童话,要用接近口语的语气,速度应放慢一点,要读得亲切,表达出应有的情感。有些童话,如《小马过河》,还可以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朗读中,受到教育,学习语言,提高朗读能力。有些童话从儿童年龄特点出发,有意识的将一些情节和语言稍加改变重复出现,如《美丽的公鸡》,教师可用来训练复述,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5.寓言教学的策略(了解并运用)

即“寓意于言”。“寓”就是包含、寄托的意思。把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寄托在精炼生动的故事里,这就是寓言。寓言和童话一样,也是受孩子们欢迎的文学样式之一。特点:寓意明确突出;比喻生动形象;故事简洁短小。

(1)紧扣题意,设置悬念。

教学寓言时,可首先通过题意的分析,让学生产生悬念,诱发学生的思维。如第五册《守株待兔》,株:树桩子;待:等待。守在树桩旁等待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又如第四册《狼和小羊》,教学时也应先抓住题目中关键词“和“,让学生想象狼和小羊之间会发生什么事?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2)引导读议,感受形象。

寓言的寓意是包含在生动的艺术形象里的。只有当学生具体而完整地感受到了形象,才能真正领会它的寓意。因此,寓言教学和其它文体的教学一样,必须重视引导学生感受形象,通过感受形象来领会寓意。具体地说,可以从下面的几方面着手:

A.抓关键词句: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如《狼和小羊》一课教学中,教师只须抓住“故意找碴儿“这一关键词语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狼要故意找碴儿?狼一共找了几次碴儿?哪几次?这样,使学生对狼强词夺理的丑恶嘴脸和狡猾凶残的形象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抓寓言中的重点句子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如一位教师在教《狐假虎威》一课时,紧紧抓住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句子“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与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大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54

B.抓感情朗读。

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指导朗读。感情朗读,可以增强形象的鲜明性。如《狼和小羊》,就要指导学生读出狼恶狠狠的语气,小羊那温和、委屈的语气。在学完全文以后,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这样,在读中既可以提高朗读能力,又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形象。

总之,教学寓言时,教师不能只讲是什么故事,什么教训,而应该从“语文”这个角度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去感受寓言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深刻地领会寓意做好铺垫。

(3)深入浅出,理解寓意。

寓言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他所说明的、所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因此,揭示寓意是寓言教学的关键。

让学生理解寓意是个难点。因为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学生不易理解故事中寄托的深刻道理。为此,教师往往要为学生跃上一级台阶做好铺垫。如《狐假虎威》。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以进一步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培养观察事物,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增强是非观念。

16.诗歌教学的策略(了解并运用)

诗歌是诗和歌的总称。在小语教科书中包括古诗、现代诗、儿歌。特点:高度的概括;澎湃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

(1)激发情感;(2)展开想象;(3)学习语言;(4)加强诵读。

17.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了解并运用)

所谓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及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口语交际的特点:第一,思维与表达的同步性;第二,交流过程的双向性;第三,交际手段的综合性;第四,交际目的的现实性。

——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1)辩识语音的能力;(2)理解语意的能力;(3)评判话语的能力;(4)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5)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1)在口语交际课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2)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3)在日常生活和其他各科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口语交际教学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训练。情景创设是否成功,交际活动安排是否合理是口语交际训练成败的关键。

——口语交际课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1)确定好教学内容:

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可大体上分为五类:“介绍”类、“独白”类、“交往”类、“表演”类、“讨论”类。

55

教学内容的确定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要注意:从生活中取材;考虑儿童实际。

(2)设计好教学的思路

如看图说话一般要按“观察—理解—表达”的思路进行训练。教学时,先从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入手,指导他们按一定顺序,全面、细致地观察,再要求他们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把观察、理解的内容说出来。例《小青蛙找新家》。

18.习作教学的策略(了解并运用)

教师如何进行习作的指导?

(1)写前指导

——写前观察、积累、选用材料

写前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与问题有关的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观察,选择好观察的对象、视角、方法,把握住事物的特征和背景。这里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明确目标,激发写作激情

教师要交代本次作文的目标和要求,还有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让学生自身有一个发表的需要,是有所为而发,有所为而写,感到不吐不快,变教师的“要我写”为学生的“我要写”。为此,教师必须善于创设作文情境,精心设计提示导语,唤起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出现创作冲动。这里主要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

——帮助审题、构思、立意

这实际上是帮助学生解决“如何写”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回顾、剖析比较、形象联系、实物启示、讨论争议、口头作文引路等方式,让学生自己考虑怎样根据题目的要求去具体写以及如何写好的问题。

(2)写中指导

教师对于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指导,主要是要求学生迅速入题,打好草稿,再集中力量修改。在学生动笔写作的过程中,教师不宜再喋喋不休地做“指导”,因为教师这时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稍大一些的声响,都可能影响学生写作时的思路,形成干扰,使他们原本顺畅的思路受到阻碍。此时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贯彻学生的写作,对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小声的适当的个别提示。

习作讲评的方法有哪些?

(1)从讲评材料上分:A.佳作赏析;B.得失分析;C.文字推敲。

(2)从讲评方式上分:A.泛评;B.点评;C.专评.

教师如何进行习作的批改?

——习作批改的内容:思想内容方面;篇章结构方面;语言文字方面;书写方面。 ——习作批改包括:

(1)“批”教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毛病、问题,习作中的优点、特点加以分析、说明和评定。包括眉批和尾批。

(2)“改”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组织结构、字词句段、标点等进行修改,包括删、 56

增、调、换。

——习作批改的要求:

(1)内容和形式相统一:我们在批改习作时,不仅要注意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注意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认识。

(2)围绕教学要求进行:习作批改是习作指导和训练的继续,因此,它应服从习作教学的整体。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习作训练,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这是我们批改的依据和出发点。批改时看学生是否达到这次习作指导的要求,这就是这次习作批改的重点。我们有些教师主张“精批细改”,常常在习作上“大删大改”,面面俱到,教师改得辛苦,学生却不得要领,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就是习作批改的方向不明确,只有把习作指导和习作批改结合起来,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多作鼓励,多留少改,多批少改:批改习作的出发点应放在珍惜和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爱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

教师在批改习作时,应始终明确一点:批改习作要注意激发、调动学生练习习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对学生微小的进步都要予以表扬。对明显的不足和错误,也应从爱护出发予以指出,而不做严厉批评。切不可用一些打击学生积极性的“棍子语言”,如“一塌糊涂”,“简直不象一篇文章”,“满纸废话,离题千里”,使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一谈习作就产生对立情绪。有位老师说得好:“与其在批语中写上‘通篇语句不通’,不如把文中少数几个写得通顺连贯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批上‘这几句写得通顺连贯’”。

尊重学生,我们在批改作文时还要坚持“多留少改”,可改可不改的地方尽量不改或少改,尽可能保留学生作文的原词、原句,即使改也要尊重学生的原意,忌“大删大改”。

习作批改还应多批少改,可以用眉批指出其错误和不足,让学生自己去修改。如“这里用词不当,请换个词。”“这句话罗嗦,你能写得简洁点吗?”“文章结尾不要表决心,还能换个结尾吗?”这样的批语有助于调动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4)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坚持从不同年级、不同程度学生的实际出发,事实求是,就一定能使每个学生的习作能力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训练和提高。

19.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策略(了解并运用)

(1)注意活动的开放性。

——内容的开放。要求教师一要保证活动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二要保证活动内容的可供选择性。因为只有具备这两点的活动内容才能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多方面需要;才能促使他们通过对活动内容的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获得各得其所的相应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

——过程的开放。要求活动的过程应是动态的、变化的。学生的活动表现、活动需 57

求应是调整活动进程的基本依据。

——空间的开放。这是指要把以往固定的空间(教室)变为弹性的空间(如图书馆、植物园、社区等等)。活动的场所要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确定。即便确定在室内,也可以根据活动的特点,打破单一的“秧田式”座位,进行多种形式的座位组合。

——结果的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动结果的表现形式要具多样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调查报告、实物说明、诗歌、小品表演等等。二是活动得出的结论要具多样性,既可以得出统一认识,也可以保留多种意见;既可以形成完整结论,也可以留有一块“空白”。

——师生关系的开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人格上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在角色扮演上形成良好的转换机制,教师可以是传道者、真理的代言人,也可以是学习者、意见的倾听者;可以是长辈、导师,也可以是兄长、朋友。向何种角色转换,何时转换,视活动的需要而定。

(2)注意活动的阶段性。

——内容选择的阶段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的年龄段所制定的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不同的。教师必须依据新课标,依据学生的年龄阶段选择内容。

——活动形式的阶段性。

不同年龄学生的智力、心理发育是不同的,活动的形式也应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必须依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特点的活动形式。以“社区活动”为例,低、中年级的学生宜侧重于对社区各种设施的了解,因此活动形式可以是教师带领下的参观,汇报展示的形式以语言描述、图画展示为主;而高年级活动的重点应放在理解和思考社区的设施建设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活动形式可以小组活动为主,考察的结果可以用报告、图片、模型或统计数据等形式表现。

(3)注意活动的综合性。

——知识的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某种程度的学科的学习作为基本条件,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因此知识必然综合。

——教育功能的综合性。学科课程由于内容的系统、连贯,使得学科课程的教育功能比较单一。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由于其内容、方式的综合,必然导致教育的功能也是综合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综合考虑,体现教育功能的综合。

——考察评价的综合性。教育功能的综合必然使考察和评价学生要体现综合性。教师要从学生参加活动时的态度、情感以及参加活动时的能力、行为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4)注意活动的实践性。

——突出活动的可操作性。一是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利于学生的实 58

际动手操作;二是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便于操作。

——保证时间的充足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体验”、“探究”的时间,二是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小组讨论、交流的时间;三是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汇报、展示、交流的时间。

——突出过程的完整性。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由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宰者、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要敢于“放手”,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凡是学生可以做到的事情,教师决不越俎代庖,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自主实践的过程。

59

相关推荐